第一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文4《四季》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四
季
1.能正确认读“尖、说”等10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正确认读多音字“地”在本课的读音,能根据语境选择读音,能正确书写“天、四、是”3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4.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言字旁等3个偏旁;能正确书写“天、四、是”3个生字。
难点
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能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1.字词教学。
识字:“读”占鳌头。读准字音是识记字形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多次通过朗读的形式接触生字,加深每个字音字形在脑海中的印象,为准确识记生字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自由借助拼音读一读、同桌相互读一读、在小组内展示朗读、班级内放声朗读、听录音或教师范读,通过随文阅读积累丰富语言的同时识记字音,达到正音的结果。再运用卡片、课件展示、小练习等方式考查学生,以夯实识字功底。识记字形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再在班内展示自己的识记方法,教师引导用加一加、数笔画或观察图片等方式识记。
2.指导朗读。
课文语言亲切、生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典型词语和语言进行有滋有味的品读。比如:“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联系生活储备感受他们的样子,读出可爱的感觉,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特别是最后一节的表达与前三节不一样,引导学生抓住雪人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演一演,用语速的快慢缓急读出不同季节的特点。
3.积累运用。
结合课后第二题的要求,通过读课文,找一找相同和不同,让学生学会发现规律,学会归纳共同点并尝试运用。比如:句式相同的“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学生可以联系生活的经验来说一说
“花儿朵朵、红旗飘飘、春雨绵绵、河水哗哗”等;课文结构大致相同,每小节都以某种事物说“我是……”来结尾,发现规律后仿造着写一段话,在迁移运用中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再读课文,尝试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季节。
4.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随文识记“尖、说”等10个生字,在语境中读准多音字“地”。会写生字“四”。
2.初读感知每个季节的特点。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同学们,还记得之前学习过的秋天这篇课文吗?让我们一起自信地背诵一遍。(背诵课文)谁能告诉教师,从文章中你知道了秋天有什么典型特点呀?(课件出示秋天图片)
指生交流: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大雁南飞等。
2.谈话导入:同学们真棒,记得真准!通过第一课的读书学习,我们认识了秋天。那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四个季节)除了秋天,还有哪几个季节呢?(春、夏、冬)(依次出现春夏冬季的图片)
秋天加上春天、夏天、冬天就组成了四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四季。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教师指导识字并写字。(课件出示“四”字)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字,怎么记住并写好它呢?“四”可以用数笔顺的方法记住它:竖、横折、撇、竖弯、横。同桌相互说着笔画名称书空一遍。闭上眼睛,自己再书空一遍。
要想写好“四”字,必须注意外框上宽下窄,不要把竖弯写成竖钩。请大家试着描红两遍再临帖写两个,看谁写得更规范、漂亮。
4.已经记住这个字的同学请举起手。好,不错,我们再来齐读课题一次。
温故而知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入手,即复习秋天导入课题,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固所学的知识,也便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随机指导识字并书写,将识字、写字落到实处。也便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随机指导识字并书写,将识字、写字落到实处。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识字正音。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两遍课文,注意遇到不熟或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同桌帮忙。
(3)用圆圈圈出本课的10个生字,大声读给同桌听。
(4)识记多音字“地”。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读书非常认真,收获一定很大,一起来展示一下吧!
2.检查汇报。
(1)本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四个)是的,共有四个小节。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标对了序号。
(2)学生接读课文。找四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哪里读得好,可以模仿着读一读。
(3)交流朗读的情况。
预设:“草芽”“尖尖”“谷穗”“鞠着躬”“一挺”发音需要强调,容易出错。引导学生标画出来,自由读两遍。
(4)这几名同学读得都不错,都把字音读准确了,教师给你们点赞。下面教师可要把本课的生字请出来和大家交朋友了,大家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朋友吗?
3.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会认字):尖
说
春
青
蛙
夏
弯
就
冬
师:这是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全班先来拼读一遍。教师依次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同学齐声拼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及时指导。比如:“尖、说、夏”是三拼音节,“说、春”是翘舌音,“青、冬”是后鼻音,“尖、春、弯”是前鼻音,发音时要注意读准。
(2)自由练习读一读。
(3)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教师抽检生字认读情况。
尖
说
春
青
蛙
夏
弯
就
冬
(4)认识多音字:地。
卡片出示多音字“地”,全班同学认读。这是一个多音字,在本文中读轻声,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ì)谁能用“dì”这个读音组词呢?(大地、地方、土地、天地)
再次读一读这两个读音,读出轻声和四声的不同。
读轻声:
顽皮地
读四声:
大地、地方、土地、天地
小结: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相信这些生字朋友一定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好,帮助我们读更多的文章。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学生朗读课文)
(5)同学们读得真好。为了帮助大家把文章读得更好,教师还准备了录音呢!听一听录音是怎么读的呢?
学生认真倾听,再试着模仿着读课文,争取把文章读好。
三、整体感知,通览全文。
1.教师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1.课文按顺序写了哪几个季节?请用三角符号标出来。
2.每个季节都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各有什么特点呢?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自由标画,教师来回巡视,及时指导。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预设:课文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天草芽尖尖,夏天荷叶圆圆,秋天谷穗弯弯,冬天雪人大肚子。
小结:同学们真会发现、会思考,把问题都解决了,说明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的内容,祝贺你们这节课
收获这么多。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深入地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首先,学习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调动。其次,要注重朗读的多样化、层次化,让学生由不会读到会读,由读不好到读好,逐步培养读书能力,丰富语感,丰富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形成朗读能力。再次,识字遵循随文识记和归类识记的规律,让学生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来达到识准音、记准形的识字目标。最后,初读感知更是尊重学生的认知程度,问题由易到难,让学生标画,既动手又动脑,逐步培养阅读习惯。
第2课时
1.复习会认字,认识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能正确书写“天、是”2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大家的表现非常棒,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懂了课文的内容。教师想看看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吗?
(课件出示会认的生字)大家还会读这些字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尖
说
春
青
蛙
夏
弯
就
冬
师:很好,这些字大家都认识了,那大家再来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季节,课文中写了哪些代表事物?
指生来说一说。教师相机板书:春天(草芽尖尖)、夏天(荷叶圆圆)、秋天(谷穗弯弯)、冬天(雪人大肚子)。
2.过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四季的美丽,也来学着描绘四季的美丽。
通过复习检查了解学情,也便于巩固重点知识,加深印象。
二、以读代讲,品读四季的美丽。
1.全班齐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大家读得很好,字音读得很准确。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一小节中的“说”字。(课件出示“说”字)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个字,这节课我们来看看“说”字的偏旁。(出示言字旁)这个偏旁的名称是言字旁,它的笔画名称是:点、横折提。我们一起来书空言字旁。
3.再来看看生字“天”。(课件出示“天”字)这个字应该怎样写呢?教师指导学生按笔顺指导书写,先写短横,再在横中线上写一长横,撇和捺要舒展。
学生自由描红两遍,再临写两遍。
过渡:大家写得很好。接下来教师考考大家,看看你会思考吗?请看题目要求。
4.理解文本内容。
“他”在文中指的是谁?
“他”真的是春天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2)交流问题一:“他”指的是谁呢?指生交流。
预设一:“他”指的是小草。(教师相机进行评价:找得真对,“他”就是小草。)
预设二:“他”指的是尖尖的小草。(教师相机进行评价:你真会发现和思考,都能知道是什么样的小草。)
(3)交流问题二:“他”真的是春天吗?
①合作探究:这个问题有点难,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思考结果,以了解学情,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
②全班展示:谁愿意把刚才的交流收获给大家展示一下?指名学生交流。
预设一:因为春天来了,小草就会发芽。
预设二:春天来了,小草就会露出尖尖的小脑袋。所以说小草发芽了就代表春天来了。
③走近内心,体会情感:同学们真会思考,也很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储备来理解,这可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呀!同学们再想一想:当小草冲破了泥土,露出了尖尖的小脑袋,他可能看到了什么呢?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能会看到迎春花、柳树芽等,可能会说:外面的世界真美呀!
④同学们想得可真有意思。那课文中,草芽看见了谁呢?(小鸟)大家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小草高兴的心情。
课件出示: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5.想一想春天的景物和特点,仿造作者对话的形式写一写。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柳芽_______,他对_______说:“我是春天。”
___________,他对_______说:“我是春天。”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来回巡视,及时指导学生打开思路。
预设:柳芽嫩嫩,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桃花红红,他对蝴蝶说:“我是春天。”
6.同学们真棒,也会抓住特点来写诗了,把掌声送给自己。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小节。
(1)请大家先读一读第二小节。(学生读文)这一小节写的是哪个季节?(夏天)对,就是夏天。我们来看看“夏”字,它的偏旁是折文,这是一个新偏旁,大家跟教师一起来写一写:撇、横撇、捺。本课中还有一个字也是折文旁,大家知道是哪个字吗?(冬)
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这一小节写了夏天里的哪些景物呢?(荷叶、青蛙)我们来看看“蛙”字,它的偏旁是“虫”,虫字旁的字大多与虫有关。
(课件出示折文旁和“夏、冬”、虫字旁和“蛙”)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新偏旁。
(2)课件出示夏天青蛙荷叶图。通过第二小节,我们知道从荷叶和青蛙这两种事物中可以看出夏天来了,那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知道夏天来了呢?
预设:天气变热、知了叫了等。
7.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四小节,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个小节。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谷穗说“他”是秋天,为什么雪人说“他”就是冬天?
(1)学生读第三、四小节,教师指导朗读:读秋天的句子要读出谷穗弯腰有礼貌的感觉,读冬天的句子要读出雪人的可爱、顽皮。
(2)根据朗读指导,同桌互读第三、四小节,讨论问题。
(3)学生汇报问题一,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4)学生汇报问题二,课件出示冬天的雪景和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冬天玩耍的快乐。
8.写一写,做小诗人。
师:我们写了春天的景色,那么同学们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夏、秋、冬季的景色吗?请大家讨论一下,试着写一写吧。
学生自由创作后交流。
预设:蝉声知了知了,他会说:“我是夏天。”荷花绽放,他会说:“我是夏天。”高粱涨红了脸,他会说:“我是秋天。”柿子红红,他会说:“我是秋天。”河面结冰,他会说:“我是冬天。”
教师读完文章后也作了一首小诗,一起来读一读。
迎春花黄黄,他对小蚂蚁说:
“我是春天。”
大雨哗哗,他对乌云说:
“我是夏天。”
枫叶红红,他红着脸说:
“我是秋天。”
冰面滑滑,他淘气地说:
“我是冬天。”
以读代讲,在读中思,在思考中丰富语感,培养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由扶到放,重点突出。在读书中感悟、识字、写字,熟读后背诵、创作,一步一个台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素养。
三、合作探究。
1.导入:请同学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看一看四个小节的内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2.交流:学生自由发现,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交流。最后,教师统一归纳:
相同点:对话,每个季节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和特点,最后点明季节。
不同点:每小节展示了不同的季节。一、二小节是两种事物对话,三、四小节是自由表达。
小结:同学们很会读书,这样的创作方法我们也已经学会了,相信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我们还能写得更好。
学会观察才会思考,也才能形成能力。创设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四、指导写字,诵读积累。
1.导入:课文中还有一个生字需要写好,就是“是”字。(课件出示生字“是”)仔细观察,开动脑筋,怎样记住并写好它呢?
2.学生说一说记住它的方法。
预设:上下结构。共9画。上面是“日”字,下面笔顺是:横、竖、横、撇、捺。
3.指导书写:“日”在横中线上方,要写成倒梯形,略细长;撇起笔在左下格,与横折的起笔处对齐;最后一笔捺从撇的上半部分起笔,要舒展修长。
教师边说规律边在黑板上书写,学生一起书空,记忆字形和笔顺。学生认真描红三遍,临帖两遍。
4.比赛背诵:比一比,看谁最先把课文完整地背诵下来。学生自由背诵,教师抽查,及时表扬、鼓励。
从观察入手自主识字写字,再重点指导把字写美观,有的放矢,培养写好字的习惯。通过比赛背诵积淀丰富的语言,为交流表达奠定基础。
教学本文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个结合:
一是读书和识字相结合。导课伊始,我便引导学生通过课题认识生字并指导写字。在第一课时中创设读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读课文、读字词中多次接触生字,在非常熟悉的基础上认读每个生字,真正落实识字目标。
二是读书和思考相结合。学生任何一次的读书都是有目标的,带着问题读书有利于让学生把握关键信息,学着去处理信息,同时学生的语言材料也不断丰富,语言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问题的设计注重由易到难,由表层到内在,在一次次解决完问题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三是读书和写话相结合。读书的终极目标是学会表达,因此,第一小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春天还会有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说话的基础上写话,降低了难度。最后,在整篇文章熟读感知的基础上模仿创作,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中还注重通过复习旧知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的培养,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探究中提升综合素养。
第二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识字 4《日月水火》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日月水火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会写“日、田”等4个生字和“捺、点”2种笔画。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l
重点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特点,识记生字。
l
难点
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禾、火”等字。
1.识字。
(1)借助图片认识生字,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建立文字和实物之间的联系,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本课的生字表示的事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学前已经认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生字。
(3)游戏识字。可以将生字、对应的甲骨文汉字、图画分成3组。分发3组卡片,让学生找到对应的“朋友”,说说“朋友”间的相似处。
2.写字。
教学时要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写在格子中间,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认识生字的书写要求,学生通过描红、临摹等方式练习写字。
3.朗读。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读准字音。教师带读时,可以在行与行之间留有停顿,也可以采用师生接读的方式,如“日—月”“水—火”,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l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l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口、耳、目、手”的图片及生字。
目
口
足
手
耳
学生认一认,连一连。
2.课件出示“日、月、水、火”等字对应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
子曰:“温故而知新”,学生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生字,回想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根据已有经验学习新的生字,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图文结合学习“日”“月”,感受象形文字之美。
1.学习“日”字。
(1)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太阳的图形变成甲骨文的“日”字)。
点拨:“日”字中间一横表示太阳的光芒。观察“日”和图之间的共同之处。
(2)学生观察课件演示,明白“日”的基本含义。(“日”表示天上的太阳。)
(3)教师领读“日”,学生跟读,掌握“日”字的发音。
(4)利用“日”字口头组词(日子、日光、日月等),加深对“日”的认识。
2.学习“月”字。
(1)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月亮的图形变成甲骨文的“月”字)。
(2)学生观察课件演示,明白“月”的基本含义。(“月”表示天上的月亮。)
(3)教师领读“月”,学生跟读,掌握“月”字的发音。
(4)利用“月”字口头组词(月亮、月光、日月等),加深对“月”的认识。
(5)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日”和“月”,知道了它们分别代表了太阳和月亮,其实这两个字还有其他意思呢!
请你试着用“()月()日”说一说。你们知道得真多,瞧,“日”和“月”还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呢!
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自主学习“水”“火”。
1.水。
(1)大屏幕逐一出示“水”的字形演变过程。
(2)说一说图画与“水流”相似的地方。
点拨:看到这个字,仿佛能看到河水在不停地流动,有的水面比较平顺,就像这个笔画,“竖钩”显红;有的地方水比较浅,时断时续,“横撇”显红;有的地方水遇到了障碍物,溅起了高高的水花,“撇、捺”显红。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把“水”的各种形态都展现出来了,真美!
(3)组词:请你给“水”字找找朋友吧。指名多生说,指导读好翘舌音。
2.火。
(1)大屏幕逐一出示“火”的字形演变过程。
(2)说一说图画与“火”字相似的地方。
点拨:看到这个字,就好像看到了正在熊熊燃烧的烈火。火苗有高有低,“点、撇、竖撇上半部分”显红,好像在跳舞一样,真美!
(3)组词:请你给“火”字找找朋友吧。指名多生说。
汉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成的表意文字,所以具有一种图画美,中国汉字之美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企及的。带领学生在了解字理的过程中感受汉字之美,从一个个小小的汉字中启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做的事。象形字,除了是中国最早的字形,还是中国汉字的根基。带领学生感受它的美、领略它在中国汉字中的重要地位,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四、画一画,多种方式认识“山、石、田、禾”。
1.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学生自主画出简单的事物。
几座有高有低的山,山脚下有几块大石头。石头的不远处有一块田,田里的禾苗长得绿油油的。
2.学习“山”字。
(1)说一说图画与“山”相似的地方。
(2)屏幕逐一出示“山”的字形演变过程。
(3)小结:古人根据山的形状和特征创造了这个字。后来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就把弯曲的、倾斜的笔画拉直,变成了今天我们学的字了。
(4)联系生活组词、说话,注音强调、纠正“山”的翘舌音。
3.同法学习“田”字。
4.学习“石”字。
(1)“石”字的哪一部分最像石头?
(2)课件出示演变过程。
(3)故事:古时候发生地震了,地动山摇,很多大石头顺着山坡滚下来、掉下来。人们在造“石”的时候想到了石块从山上落下来的情景,就有了这个字。看,上半部分“横、撇”是山坡的样子(显红),下半部分“口”就是山上滚下的石子的样子(显红)。
(4)联系生活组词、说话,注意强调、纠正“石”的翘舌音。
5.学习“禾”字。
(1)课件逐一出示“禾”的字形演变过程。
(2)点拨:“禾”的字形像一棵小苗,秋天植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3)联系生活组词、说话。
6.教师小结。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就是象形字的源头。当你遇到一个字时,还可以画一画它,看看我们能不能用图画来表现出来。
课前学情调查显示,“山、田”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而“石、禾”不认识的学生较多,识字重点就放在了通过字理及生活经验、编故事等多元方法识字上。
第2课时
1.正确书写“日、田、禾、火”四个生字。
2.认识“捺”和“点”两种笔画。
3.朗读课文。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做游戏,找朋友。请分别拿到“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组生字、图片、甲骨文的同学,找到对应的“朋友”。同一组排成一列,读一读生字。
2.教师借助图片复习生字,学生说一说每一个图片代表什么字。
借助游戏、生字卡片和图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朗读课文。
1.师生接读:日——月,山——水……
2.自由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
学生观察范字。
2.范写笔画“捺”和“点”。
(1)捺:轻轻下笔,从左上向右下行笔。
(2)点:从轻到重,向右下行笔。
3.教师讲解生字的书写要求:
“日”横短竖长,里面一横不碰到右侧的竖,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田”中间的横、竖写在扁“口”中间。
“禾”第一笔是平撇,写得短一些,平一些。最后两笔撇捺要舒展。
“火”第二笔是短撇,稍高于点;第三笔是竖撇。
4.引导学生看田字格中的生字,学写笔顺,练习书空,强调框型结构的字的笔顺是“先里头后封口”。
5.教师示范,学生书空,反复练习书空,掌握笔顺后再书写。书写时先描红,后临摹。
6.教师展示书写好的学生的字。
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
四、赏一赏,领略象形文字之美。
1.汉字宝宝们还藏在这一幅幅精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里呢!请欣赏。如果你猜到了这是个什么字,就大声告诉大家!(播放《三十个象形字水墨画动画》。)
2.在我们教材第12页也有不少象形字宝宝,赶紧过去看看。
(1)自己观察图画,找对应汉字并连线。
(2)和同桌学习伙伴逐字交流,说一说图画与字相似的地方。
(3)全班交流。
3.小结:汉字好奇妙啊!一个个字,就是一幅幅画!课后若你有兴趣,也可以找出更多的象形字,配上图画,和同学、家人玩一玩、连一连。
4.课中操:和同桌、学习伙伴一起挑选一两个象形字,随着音乐,用身体摆一摆它的形状。
5.推荐绘本《三十六个字》,领略古人智慧,感受汉字之美。
学习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用不同形式识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在教学导入环节采用图片导入温故知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认读生字环节借助图片,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生字的含义,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口头组词更能加深学生对生字含义的认识和理解。写字时,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详细说明每一个汉字的特点,每一个笔画的不同之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落笔有致,减少出错的概率。
第三篇: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2《 四季之美》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季”的美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感悟美的兴趣。
l
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感受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l
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把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走近四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美。
2.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诵读、感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细腻的笔法。
3.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4.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1.预习提纲
(1)教师结合文章内容设计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收集与四季有关的好词佳句或音乐。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再读课文,想想四季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
l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四季的美,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张扬个性。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出自一位日本作家之手。
本文的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她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清”字。她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官职,便取而为名,她是当时日本的皇后身边的女官。
音乐与朗诵结合起来,感染力很强,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气氛,而且与课文内容高度契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阅读欲望,能马上带领同学们进入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问。
2.学习“黎、晕、漆”等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指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3.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美的句子,反复诵读,体会。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四季之美”的不同。
2.将文中的“四季之美”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文章的?
2.作者眼中四季的最美是在什么时候?
二、读中感美。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四季之美》吧!(屏幕展示原文,教师配乐诵读)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继续欣赏。在读课文时找到最喜欢的句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朗读,一会儿展示给大家,好不好?(屏幕展示,学生朗读)
生:我最喜欢文中呈现出的夏季的静态美,画面中又呈现出萤火虫泛着微微的光,静态的美中又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师: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生1:我最喜欢春天这一段,它通过云彩色彩流动的变换来表现春天的气象。我最喜欢的句子是“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生2:我喜欢夏天这一段,尤其最后一句。在漆黑的夜晚,一两只萤火虫飞舞会给人一种诗意美。
师:富有诗情画意的美。
生:我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后两句。因为我看到雪就会想到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
朗读是最好的理解文章的方法,在老师的带动下的朗读,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四季那动静结合的美,富有诗意的美,并激发学习的欲望。
三、理中品美。
1.师:我们曾经历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季的早晨,但我们很少像作者那样,用细腻的笔法传达真切的感受。怎样才能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对话呢?这节课我们采用体验式学习,变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摄像师,用文字模拟摄像并制作脚本,看屏幕上的要求:
1.陈述人用填空方式陈述成果:根据这一段对______的描写,我们按______的顺序,抓住了它们的______特点加以录制,为使这个特点更加突出,并真实地再现作者当初的感受,我们还加入了______以使这种感觉更真切,引起共鸣;也可结合板书陈述。
2.描绘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述,再现他们带有鲜明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3.在描述的同时,另一个学生把设计好的思路写在黑板上。
4.其他同学聆听并对其进行质疑或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以激发每一位同学思考及参与合作的意识。
师:我们在体验学习时,自由组合成春、夏、秋、冬四组,每组合理分工,制作脚本,体验开始。
(学生自由组合、分工、讨论)
师:各组基本完成,先请各位同学在组内演习,组内指导完善,执笔人请上讲台,展示板书。(学生展示、讨论,各组执笔人板书)
师:那我们按四季的顺序来,有请春季这一组。
生:这一段是对春天黎明的描写,通过“泛、染、飘”三个动词体现它变化的动态美,通过颜色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下面我们采用配乐的形式来体现春天黎明的美。
生:天与海深蓝一片,波涛滚滚。这时天边冒出红色的尖,渐渐地泛白,黎明即将到来,突然红光跳出了海面,云被染红了,海也被染红了,大海不安起来,荡漾着。这时一个火球缓缓升起,海面彻底被染红了,太阳升起来了。整个天、整个海都红遍了。
(描述人说的同时,《春之声》音乐响起)
师:让我感受到了春天黎明的壮美。现在有请夏天一组。
生:本段通过对夏天夜晚的描写,写出了萤火虫翩翩起舞的景色最美。下面请××同学详细介绍。
生:一个漆黑的夜晚,镜头慢慢转向天空,那几颗泛着点点微黄的星光,给人以高远与深邃的感觉。镜头再由空中转到陆地,十分宁静的夜晚出现了几只萤火虫,使安静的夜增添了几分活泼的色彩。
生:这时晴朗的夜下起了微微细雨,伴着沙沙的细雨,几只萤火虫打着它们特有的小灯笼飞来了,微微的黄光在细雨中越发朦胧了,这让观众在视觉上体验到一种迷离的气息。夏天这一段为我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美:一是静态的美,一是动态的美。萤火虫的设计是点缀夏天色彩最富有特色的一笔。
师:描写得很具体。好,现在有请秋天一组。
生1:在秋天的黄昏这一节中,以时间的顺序呈现夕阳映照西山与夕阳西沉两幅画面,夕阳映照西山是以视觉效果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归鸦和大雁的感动,夕阳西沉是以听觉效果为主要内容,风声与虫鸣声使人心旷神怡。
(配乐萨克斯曲《回家》)
生2:镜头中出现夕阳快要落山的情景,此时梦幻式的虚光中依稀可见人们急匆匆回家的身影,乌鸦嘴里叼着小虫快速地扇动翅膀飞回窝里,等候许久的小乌鸦看见后快活地叫着,不停地扇动着稚嫩的翅膀。镜头慢慢转到空中,天空中出现几个黑点,渐渐近了,原来是一列大雁,他们时时变换队列。队形虽是不断地变换,但无一只掉队。大雁渐渐地飞出了镜头,此时镜头只有日落山头,绯红渐渐隐退,深蓝已悄然来临,一阵秋风吹过,掀起落叶,仔细听落叶沙沙声中伴着蝉鸣、蛙叫,此时镜头由远及近,最终聚焦停在黄绿相间的叶子上的蝉。
师:好,有请冬天一组。
生1:冬天最美是早晨,从视觉的角度写出冬天早晨的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清晨到正午不同的美丽景色,写出了雪的静、白、美,下面请××同学做详细描述。
生2:脚本主要抓住冬天的晶莹剔透与洁白的特点。首先全镜头点染冬季的早晨,在一座小山上有一座小木屋,被环抱在黑青的松树中,还有皑皑白雪。天上飘着轻雪,松树的尖已被染白。镜头转移到空中,树顶上的太阳似乎很吝啬,只有些许的光,镜头回至地面,这时一个女子手捧着暖和的炭炉从屋里走了出来,穿过廊下,抬头望着天,看着无数的小雪花如同水晶一般纷然落下。镜头中出现远处的山、冰雪、天空。阳光折射出雪的晶莹,山的朦胧,天的洁净。镜头对头顶的正午太阳进行特写,再转至炭火盆,盆中只剩下少许的炭火和白灰,以及淡淡的炭火的烟徐徐升向天空,以动写静,满溢着冬的充盈。
放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把对每个季节的美的理解与感悟表现出来,既有了个人独到的见解发表机会,锻炼了学生敢于表现与表达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四季美的理解与感悟。
四、听中评美。
师:四组已展示完成果,现在请所有的同学,对其板书、陈述、描述解说进行质疑、点评。
(可欣赏、可建议)
生:我认为本组(春天组)跟其他组比,我们所描述的是散文片段,摄像的专业知识少,或者没有,更没有具体的做法。
师:少了具体如何去做,只描绘美景,缺少必要的文字——摄像的术语。
生:冬天这组在录制中加入了人的活动,使景色有了灵气。
师: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才使景色更加美丽。
师:正如你们所说,夏天是热情洋溢的季节,萤火虫是点睛之笔,作者为什么不着重介绍萤火虫发出的微光以及萤火虫是如何运动的?它是怎样突出夏天晴朗的漆黑的夜和雨夜的特点的?应抓住哪个词语?
生:“迷人”。
师:我们在用文字录制的过程当中,应着重注意什么?
生:应抓住能体现事物或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加以录制。
师:同时加入一些合理的想象,请继续谈。
生:冬天这组表述得很好。他们设计了一个小木屋,让我们有家的感觉。
师:大家都很有见解,各组的录制在遵循作者原有创作的基础上,都有合理的想象与创新,同学们的评价又都有独到的见解,但在部分内容上稍有欠缺,有谁可以提出建议来?
生:我质疑的是冬天这组的脚本,从书中并没有看出有小木屋的描写,我认为不应写上。
师:为什么?
生:因为脚本应遵循作者的意愿,与文章保持一致,所以读者的想象以不出现在脚本中为妙。
针对上面的活动,同学们大胆地展示了对四季美的感悟,这样的评价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眼光,再次发现美。
五、写中现美。
师:各组整体的活动设计有条理。在学习过程中,春天这组抓住动词及时间的推移体现出日出的动态美和色彩的变化。夏天这组注意了文中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秋天这组注重了作者原有的描述,并抓住“感人”一词进行大胆想象创新,冬天这组注重抓住雪的特点加以描绘设计,以突出作者细腻的感受。从中我们应学习哪些写作方法呢?
生1:描写景色的形、色、声、味。
生2:用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写景。
生3:写景要细致地观察。
师:我们在体验中学到许多方法,不过我还想提一点我个人的看法:秋天一组围绕“感动”加以录制,通过乌鸦哺育幼仔来体现感人的亲情,通过大雁队形的变换来体现感动,但这种感动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想一想大雁为什么不断变换队形?
生:不掉队。
师:那头雁为什么不断地变换位置?
生:轮流休息。
师:这是我们常说的一种精神——
生:团结合作。
师:对,是团结合作的精神,更是一种关爱。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出这种精神,需要我们去体味。
师: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广阔的天地,去感受四季的美吧!
(大屏幕展示习题)
用课内外的好词、好句、好段来描绘四季,或谈对四季的感受;
还有哪些事物可以展现四季的美丽?你能在本篇的启示下回忆一下吗?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用三言两语来进行创意写作。(几分钟后)请同学们展示成果。
生:冬之美在于白雪的不凡。清晨时分,雪纷扬落下,白雪抚慰大地。无须回报,无须等待,无须规则。雪似乎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一直是没有时间感的,最后一个到来,翩翩白衣飘然而至,不在乎自己旅程是否漫长,只在乎旅程是否美丽。
师:写得很美,认真观察,抓住了特征。同学们已接受了新的知识,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在这一节课中你一定有许多收获吧!
品读感悟得到了对文章美的感受,这里总结作者的写法,让同学们提升了对美的精神的认识,通过简短的创意写作,再次展现美。
六、结中升美。
生1:语文原来也很有趣。
生2:用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写景。
生3:我想起了一首歌《四季歌》。(学生唱)
师:这节课,我们漫步在充满温情的精神家园中,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草的勃发,花的竞放,风的煦暖,雨的轻细;仿佛听到了蜂蝶的嗡嗡,流水的叮咚。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语文的生活中,走进生活的语文天地中,尽情地遨游吧!
用《四季歌》结束本课的学习,也正照应了四季之美,升华了同学们对四季美的情感。
《四季之美》一文虽篇幅短小,但教师充分利用其特点,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计了“导中激美、读中感美、做中悟美、理中品美、听中评美、写中现美、结中升美”等系列环节,并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因此,这节课不仅知识性强,趣味浓厚,富于挑战,还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评、思、议等多种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及锻炼,更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策划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为课堂有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
第四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识字 2《金木水火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金木水火土
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2.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和横、竖2种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l
重点
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
l
难点
读准“三、四、上”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本课的课文是一首颇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儿歌,从基础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到基本的物质“金、木、水、火、土”,从空间的“天地分上下”,到时间上的“日月照今古”。无不透露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1.识字。
学生学习汉字“一、二、三、四、五”和“上、下”。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听读课文中识字,读准字音,借助图片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生字的含义(用生字口头组词)。
2.写字。
认识田字格。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可以用《田字格拍手歌》帮助认记。本课是学生首次学写汉字,要让学生注意生字的每一个笔画的形状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让学生把字写规范。
3.朗读指导。
教学时,教师要重视示范和带读,引导学生能根据儿歌的节奏读正确、读流利,不唱读,不拖调,“金木水火土”可以读得略重。教师指导学生反复的朗读,最后达到背诵的程度。让学生知道“朗读”和“背诵”的不同要求。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儿歌的含义
l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l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实际、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音频激趣,朗诵导入。
教师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2~3遍。
师:同学们听清音频里面的内容了吗?(让孩子提取所获得的信息)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朗读课文,理解韵文。
1.初读课文,培养朗读习惯。
(1)出示课文,教师示范读。
(2)把课本翻到第7页,拿好课本,坐端正。教师带读,读正确,读流利。
(齐读)
(3)小朋友们真能干,刚才把课文一句句地读出来了。生字宝宝换地方了,你还认识吗?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下
①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反复读,读准字音。
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字口头组词。
2.再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小组合作思考、讨论:
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
3.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
一
二
三
四
五
①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
②我们还能用我们的手指表示这五个数字,做好玩的游戏呢!跟着教师一起做课中操:左右手各伸
出食指搭在一起,变成什么了?(屋顶)
两个手指像什么?(剪刀)
左右各三个手指像什么呢?(螃蟹)
各四个手指呢?(老爷爷的胡须)
各五个手指呢?(老鹰的翅膀)
(2)第二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金
木
水
火
土
古代的人认为五行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几种物质。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天地分上下”中“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天地代表着我们生活的空间。
(4)第四行“日月照今古”中“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今古”指的是今天和古代,意思是从古至今。这里代表时间。
4.齐声诵读。
(1)教师提示:适当停顿、句末稍延长。
(2)分组比赛读。
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识记生字,认识横竖两种笔画。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教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确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一、二、三”的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并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将这份文明传承下去。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五、课后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经过反复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初步背诵课文,课下反复朗读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
第2课时
1.认识田字格,能够按照正确的姿势书写生字。
2.会写“一、二”等四个生字。
一、复习书写姿势,导入新课。
1.正确的书写姿势:①坐姿:头正、肩平、背直。②距离三个一:一尺(眼睛和书本的距离)、一拳(身体和书桌的距离)、一寸(手指和笔尖的距离)
2.学念坐姿歌:
写字坐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脚放平,胸离桌子一横拳,眼离桌子一尺距。
教师教育学生严格按照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从基础开始,扎实好基础。
二、认识田字格。
1.教师课件出示田字格,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中横中线和竖中线。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利用《田字格拍手歌》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分认识田字格,掌握田字格每部分的名称,为写好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正确的握笔姿势。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好朋友就是我们的铅笔。瞧,教师现在把它握在了手中,请小朋友仔细看投影仪大屏幕。
2.会握笔的小朋友请举手,不着急拿笔,让它再在笔盒里休息一会儿,跟着教师来念一首儿歌:
握笔歌
大哥二哥头对头,三哥弯腰下面托,四哥五哥弯弯坐。
笔杆斜靠食指根,指实掌虚把笔握。
跟着教师一起来认一认这五个哥哥。
3.提醒学生注意:腕关节与手臂呈一条直线,不能弯曲。
正确的握笔姿势对于孩子写好字尤为重要,正确的示范与讲解可以让孩子更清楚握笔要领,以后还需不断地检查与巩固。
四、指导书写“一、二、三、上”四个字。
1.教师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教师示范横: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教师示范竖:从上往下,起笔时稍重,收笔时从重到轻。
2.指导书写“一、二、三”字。
(1)观察“一”字。(2)描红写“一”字。(3)独立写“一”字。(4)评价。
3.观察“二”和“三”每一横的占位,再描红。练写、评价指导。
4.指导书写“上”字。
(1)
指导读帖。(2)范写。(3)描红。(4)练习。(5)评价。
教师从学生开始写字就严格要求学生,经过长期练习,学生方能练得一手好字。
五、展示台。
展示写得好的同学写的字。师生共同发现好在哪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帮助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们写字有迹可循。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对于识字、写字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学时,虽然我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并书写生字,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虽然会读,但是书写能力不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尽可能多花一点时间,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一、生动优美的动画展示。
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较为困难。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二、重视书写姿势。
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第五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识字 1《 天地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汉字。虽然学生年龄比较小,但是在幼儿园的几年学习中也认识了一些汉字,在学习拼音之前编排识字部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的学习前后联系。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汉字学习的乐趣,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组教材是以“汉字家园”为主题编排教学内容的。本单元选择了五篇识字:《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通过这一组识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在具体语境中,了解象形字的特点,学习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识记汉字。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三个栏目,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体验识字价值。
本单元的教学关注儿童学习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法和具体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汉字读音、字形、含义之间的联系。
学生从这一部分开始正式的语文学习,同时教师也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内容包括:读书写字的姿势、田字格的应用、严格按照正确的笔顺笔画写字、戒掉随意书写的毛病。朗读课文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正确、读通顺,戒掉以前用手指着读的习惯。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天地人
知道天地人你我他。
1.认识本单元35个生字;会写15个字和10个笔画。
2.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金木水火土
关于金木水火土的儿歌。
口耳目
认识我的器官。
日月水火
汉字的由来。
对韵歌
声律启蒙与对韵歌。
口语交际
我说你做。
1.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
2.对与他人交流感兴趣,感受交流带来的快乐。
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等。
1.学习谜语诗,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区分3组形近字,了解每组汉字字形的不同。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背诵《咏鹅》。
5.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唱读的方式学习儿歌《小兔子乖乖》,能正确朗读。
快乐读书吧
体验读书的快乐。
1.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2.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天地人
1.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l
重点
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生字。
l
难点
读准“天、人、你”的字音。
本课是识字课的开始,课本教材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生字。教师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认识“天、地、人”三个字时,借助图片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认识这三个字的音、形、义。认识“你、我、他”时,学生3人分为一组,称自己为“我”,对方为“你”,第三人为“他”。认识这6个字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口头组词,同时渗透识字方法:
1.生活场景识字:“天、地、人”。
2.比较识字:“地”和“他”,“天”和“人”。
3.动作猜字:“天”和“人”。
4.加减笔画识字:“天”和“人”。
l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l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天地人。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师生互动,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新课。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认识“天、地、人”。
1.课件展示多幅不同的“天”的图片,学生充分认识“天”。
蓝天
白天
阴天
晴天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天”的含义,并借助图片让学生用“天”字口头组词:蓝天、白天、阴天、晴天等。
2.课件展示多幅不同的“地”的图片,学生充分认识“地”。
地球
地图
沙地
菜地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地”的含义,并借助图片让学生用“地”字口头组词:地球、地图、沙地、菜地等。
3.教师出示古汉字“人”,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个什么字?
师:猜猜,这是个什么字?
生:人。
师:你为什么这么猜?
(预测:学生从字形上进行猜测。教师提炼:对,人区别于动物最大的特点是,人有手,会直立行走。)
4.借助图片让学生用“人”字口头组词:大人、老人、男人、女人等。
大人
老人
男人
女人
5.比较“天”和“人”。
渗透加笔画、减笔画识字的方法:“天”减两笔是“人”,“人”加两笔是“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今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三、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童谣内容: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最后一句话正音:“你、我”都是第三声,连续时“你”要读成半上,与第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要读完整。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小组互动活动。
教师课件展示句式:
你是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
他是______________
我们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学生3个人一组,按照上面的句式介绍自己和其他的同学。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5.指名学生口头组词。
预设:你们、你的、我们、我的、他们、他的、其他等。
童谣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与活动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四、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独立朗读课文。
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课文的含义,体验语文学习的美妙。反复的朗读同时也是记忆背诵的前提。掌握朗读的方法: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五、游戏巩固,儿歌结全文。
1.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
2.比比谁是“金嗓子”——指导读好课文,读得有精神、不拖沓。
3.再读儿歌(配上动作),结束全文。
三才者,天地人。敬天畏地爱他人。
天地人,你我他,和睦相处笑哈哈。
本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通过观察图片活动,学生轻松、快乐地掌握本节课的生字“天”“地”“人”,再通过课件中的童谣视频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愉悦地学会“你”“我”“他”三个字。
一、方法多样,有效学字。
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
二、激发学习的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激发和培养。比如在教学生字时,用生字卡片,让孩子们3到4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播放《你、我、他》童谣视频,将情境带入课堂,创设情境识字。增强识字趣味性,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