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见恶性肿瘤预防早诊及综合治疗研究项目课题申请指引
常见恶性肿瘤预防、早诊及综合治疗研究项目
课题申请指南
一、总体目标及实施年限
通过对常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控制、早诊和综合治疗研究,促进我国癌症的预防与控制。依靠原有工作基础,在肝癌、胃癌高发区接受预防干预的人群中,通过观察及评价,制定肝癌、胃癌有效的预防干预方案2-3项,相应肿瘤发病率下降幅度达到10%以上。在相应肿瘤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早诊早治及其评价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子宫颈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鼻咽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5-6项,获得肺癌、胰腺癌早期发现的新技术方法2-3项,早期癌的诊断率提高20%以上。开展临床综合治疗研究,形成符合国情的乳腺癌、肺癌、肝癌及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案4-5项,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
实施年限为2006-2008年12月,但5年生存率、发病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在之后的随访中才能观察到。
二、申请课题主要内容
课题1.早期肺癌筛查方法的研究 研究内容
以现代影像学和分子标志相结合,通过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系统验证和评价分子标志物对肺癌早期发现的临床意义。
研究目标
经临床研究证实,2~3种分子标志物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获得相应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具有临床及实验研究的相应条件,具有已建立的研究对列。
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课题2.肺癌综合治疗研究
研究内容
在现有临床治疗方案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严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肺癌临床综合治疗规范。
研究目标
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所在单位为国家认定的肿瘤临床研究(GCP)中心。
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课题3.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预防肝癌的随访及评价
研究内容
继续随访经乙肝疫苗接种的队列及相应的对照队列,以便最终判定免疫预防干预是否使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根据感染的自然史,提出完善肝癌免疫预防策略的建议。
研究目标
总结随访资料,以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为终点,判别免疫预防策略的有效性。乙肝疫苗接种组肝癌的发病率下降10%以上。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具有乙肝疫苗接种
的研究队列及相应对照队列。
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课题4.肝癌复发转移预测和综合治疗的研究
研究内容
对肝癌进行复发及转移的预测,并通过随访进行临床验证。在现有肝癌治疗方案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严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肝癌临床综合治疗规范。
研究目标
提出预测肝癌复发及转移的指标;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所在单位为国家认定的肿瘤临床研究(GCP)中心。
拟安排经费:600万元
课题5.胃癌高危人群的干预及评价
研究内容
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胃癌高发区选择大样本高危人群,进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干预研究。在经过5年以上随访后,评价清除Hp是否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研究目标
证明在高危人群中清除Hp能够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幅度达10%以上。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具有胃癌高发现场
及相应的研究队列。
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课题6.胃癌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
在现有胃癌治疗方案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设汁严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胃癌临床综合治疗规范。
研究目标
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所在单位为国家认定的肿瘤临床研究(GCP)中心。
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课题7.食管癌早期治疗技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
对食管原位癌及粘膜内癌,开展内镜下的粘膜切除术等治疗技术。采用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评估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等技术的远期疗效,提出粘膜切除术等技术的适应证和技术规范。
研究目标
开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等治疗技术不少于300例,其5年生存率应大于90%。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同时具有开展工作所依托的高发现场及相应的筛查工作。
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课题8.基于社区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比较和评价
研究内容
在城镇社区的高危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比较和评价,提供符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方案。
研究目标
早诊率提高20%以上,方案应能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并符合我国国情。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同时具有开展工作所依托的社区。
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课题9.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方案的比较和评价
研究内容
在城镇社区的高危人群中,开展乳腺癌筛查方案的比较和评价,提供符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乳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方案。
研究目标
早诊率提高20%以上,方案应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并符合我国国情。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同时具有开展工作所依托的社区。
拟安排经费:300万元
课题10.乳腺癌的综合治疗研究
研究内容
在总结、评价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严密、符合循证医学
原则的多中心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基于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指标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研究目标
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所在单位为国家认定的肿瘤临床研究(GCP)中心。
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课题11.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的评价
研究内容
在鼻咽癌高发现场,以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为基础,对现有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进行绩效(以死亡率下降为终点)和卫生经济学评价。
研究目标
早诊率提高20%以上,方案应能降低鼻咽癌死亡率,并符合我国国情。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同时具有开展工作的高发现场及研究队列。
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课题12.胰腺癌早期发现方法的研究
研究内容
有效整合影像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在高危人群中提高胰腺癌的早期发现率。
研究目标
早期诊断提高20%以上。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同时具有开展工作的高危人群及研究队列。
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课题13.胰腺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
在对现有临床治疗方案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严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胰腺癌临床综合治疗规范。建立胰腺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网络,形成胰腺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平台和较强实力的技术群体。
研究目标
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提出由学术领域认可的胰腺癌临床综合治疗技术规范。由较强临床和科研实力单位牵头,联合国内优势单位,形成胰腺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平台、高水平的技术群体和国家级科研基地,提高我国整体胰腺癌综合治疗水平。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所在单位为国家认定的肿瘤临床研究(GCP)中心,应是以临床研究和应用基础性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医院,病源众多且主要面向全国各地患者。
拟安排经费:1000万元
课题14.常见恶性肿瘤分子标志的临床评价 研究内容
通过临床研究,评价常见恶性肿瘤分子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同时制定规范化的评价标准。
研究目标
经临床研究证实,2~3种分子标志物有助于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具有临床及实验研究的相应条件。
拟安排经费:
万元 8
500
第二篇:常见恶性肿瘤预防、早诊与综合治疗研究项目
常见恶性肿瘤预防、早诊及综合治疗研究项目
课题申请指南
一、总体目标及实施年限
通过对常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控制、早诊和综合治疗研究,促进我国癌症的预防与控制。依靠原有工作基础,在肝癌、胃癌高发区接受预防干预的人群中,通过观察及评价,制定肝癌、胃癌有效的预防干预方案2-3项,相应肿瘤发病率下降幅度达到10%以上。在相应肿瘤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早诊早治及其评价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子宫颈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鼻咽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5-6项,获得肺癌、胰腺癌早期发现的新技术方法2-3项,早期癌的诊断率提高20%以上。开展临床综合治疗研究,形成符合国情的乳腺癌、肺癌、肝癌及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案4-5项,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
实施年限为2006-2008年12月,但5年生存率、发病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在之后的随访中才能观察到。
二、申请课题主要内容
课题1.早期肺癌筛查方法的研究
研究内容
以现代影像学和分子标志相结合,通过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系统验证和评价分子标志物对肺癌早期发现的临床意义。
研究目标
经临床研究证实,2~3种分子标志物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获得相应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具有临床及实验研究的相应条件,具有已建立的研究对列。课题2.肺癌综合治疗研究
研究内容
在现有临床治疗方案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严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肺癌临床综合治疗规范。
研究目标
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所在单位为国家认定的肿瘤临床研究(GCP)中心。
课题3.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预防肝癌的随访及评价
研究内容
继续随访经乙肝疫苗接种的队列及相应的对照队列,以便最终判定免疫预防干预是否使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根据感染的自然史,提出完善肝癌免疫预防策略的建议。
研究目标
总结随访资料,以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为终点,判别免疫预防策略的有效性。乙肝疫苗接种组肝癌的发病率下降10%以上。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具有乙肝疫苗接种的研究队列及相应对照队列。
课题4.肝癌复发转移预测和综合治疗的研究
研究内容
对肝癌进行复发及转移的预测,并通过随访进行临床验证。在现有肝癌治疗方案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严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肝癌临床综合治疗规范。
研究目标
提出预测肝癌复发及转移的指标;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所在单位为国家认定的肿瘤临床研究(GCP)中心。
课题5.胃癌高危人群的干预及评价
研究内容
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胃癌高发区选择大样本高危人群,进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干预研究。在经过5年以上随访后,评价清除Hp是否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研究目标
证明在高危人群中清除Hp能够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幅度达10%以上。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具有胃癌高发现场及相应的研究队列。
课题6.胃癌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
在现有胃癌治疗方案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设汁严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胃癌临床综合治疗规范。研究目标
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所在单位为国家认定的肿瘤临床研究(GCP)中心。
课题7.食管癌早期治疗技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
对食管原位癌及粘膜内癌,开展内镜下的粘膜切除术等治疗技术。采用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评估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等技术的远期疗效,提出粘膜切除术等技术的适应证和技术规范。
研究目标
开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等治疗技术不少于300例,其5年生存率应大于90%。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同时具有开展工作所依托的高发现场及相应的筛查工作。
课题8.基于社区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比较和评价
研究内容
在城镇社区的高危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比较和评 价,提供符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方案。
研究目标
早诊率提高20%以上,方案应能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并符合我国国情。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同时具有开展工作所依托的社区。
课题9.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方案的比较和评价
研究内容
在城镇社区的高危人群中,开展乳腺癌筛查方案的比较和评价,提供符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乳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方案。
研究目标
早诊率提高20%以上,方案应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并符合我国国情。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同时具有开展工作所依托的社区。
课题10.乳腺癌的综合治疗研究
研究内容 在总结、评价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严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基于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指标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研究目标
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所在单位为国家认定的肿瘤临床研究(GCP)中心。
课题11.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的评价
研究内容
在鼻咽癌高发现场,以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为基础,对现有鼻咽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进行绩效(以死亡率下降为终点)和卫生经济学评价。
研究目标
早诊率提高20%以上,方案应能降低鼻咽癌死亡率,并符合我国国情。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同时具有开展工作的高发现场及研究队列。课题12.胰腺癌早期发现方法的研究
研究内容
有效整合影像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在高危人群中提高胰腺癌的早期发现率。
研究目标
早期诊断提高20%以上。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同时具有开展工作的高危人群及研究队列。
课题13.胰腺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
在对现有临床治疗方案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严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胰腺癌临床综合治疗规范。建立胰腺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网络,形成胰腺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平台和较强实力的技术群体。
研究目标
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5%以上;提出由学术领域认可的胰腺癌临床综合治疗技术规范。由较强临床和科研实力单位牵头,联合国内优势单位,形成胰腺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平台、高水平的技术群体和 国家级科研基地,提高我国整体胰腺癌综合治疗水平。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所在单位为国家认定的肿瘤临床研究(GCP)中心,应是以临床研究和应用基础性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医院,病源众多且主要面向全国各地患者。
课题14.常见恶性肿瘤分子标志的临床评价
研究内容
通过临床研究,评价常见恶性肿瘤分子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同时制定规范化的评价标准。
研究目标
经临床研究证实,2~3种分子标志物有助于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
申请条件
申请者应具有长期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基础,具有临床及实验研究的相应条件。
第三篇:主要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重大项目课题申请指引
附件1:
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主要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
重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为人类认识生物、改造生物提供重要基础,已成为农业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业生命科学领域国际竞争的焦点。本项目依据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现有研究开发基础,以水稻和家蚕为支持重点,同时支持有较好研究基础的主要动植物,以获得一大批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产权为主要目标,系统开展功能基因组研究,为主要动植物品种改良,实现“高产、优质、抗逆、生态、安全”发展目标提供基因资源和知识基础。
项目利用“十五”建立的水稻功能基因组的技术平台,系统开展水稻产量、品质、抗病抗逆、营养高效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克隆验证新基因和调控因子,应用芯片技术建立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并开展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第3、4染色体功能基因的系统鉴定;利用水稻、拟南芥等模式植物功能基因组的技术平台,开展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大豆、花生、番茄等作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克隆验证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建立家蚕和家鸡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平台,分离克隆与家蚕丝蛋白质合成、性别决定、发育变态、分子免疫和对微生物抵抗性、鸡的生长、品质、抗性、繁殖等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和调控因子。
项目的总体目标为:建立并完善水稻、家蚕大规模地开展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技术体系;建立水稻产量、品质、抗逆、营养高效等重要性状的全基因组表达谱,揭示表达调控网络,初步弄清水稻第3、4两条染色体大部分基因的功能;克隆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花生、番茄、家蚕、家鸡等物种新基因和调控因子1700个以上,其中50个以上有重要应用前景;申请基因(含调控因子)专利450个以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400篇以上。通过项目的实施,使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领域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花生、番茄等作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具备一定的规模,并在国际上形成局部优势;建立较完善的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技术平台,家鸡功能基因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形成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此次发布的是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主要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重大项目的课题申请指南,安排国拨经费1.7亿。
二、指南内容 课题1.水稻产量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控制水稻产量和杂种优势的基因并验证功能。
研究内容:通过对课题前阶段产生的突变体库进行系统筛选,获得水稻株型、穗型、粒重、生育期等性状的突变体,分离克隆基因及调控因子;系统建立产量性状和杂种优势的基因表达谱,鉴定特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其对提高产量和增强杂种优势的价值;图位克隆法分离克隆产量性状基因(QTLs)。
考核指标:分离克隆调控水稻株型、穗型、粒重、生育期等性状的基因及调控因子300个以上,其中有重要应用前景基因10个以上,申请专利12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7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700-2800万。课题2.水稻品质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控制稻米品质的基因并验证功能。研究内容:通过对课题前阶段产生的突变体库的系统筛选,获得稻米外观品质、食味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等性状的突变体,分离克隆基因及调控因子;图位克隆法分离克隆稻米品质基因(QTLs)。考核指标:分离克隆调控稻米外观品质、食味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等性状的基因及调控因子300个以上,其中有重要应用前景基因5个以上,申请专利8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6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700-2800万。
课题3.水稻抗逆和营养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控制水稻生物和非生物逆境、氮磷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基因并验证功能。
研究内容:通过对课题前阶段产生的突变体库的系统筛选,获得水稻抗病、抗旱、抗盐、氮磷营养高效等性状的突变体,分离克隆基因及调控因子;系统建立病原、逆境、低氮低磷等条件胁迫的基因表达谱,系统鉴定胁迫条件下特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其对提高抗逆和营养利用效率的价值;图位克隆法分离克隆抗逆和营养性状基因(QTLs)。
考核指标:分离克隆调控抗病、抗旱、抗盐、氮磷营养高效等性状的基因及调控因子300个以上,其中有重要应用前景基因10个以上,申请专利10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70篇以上。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700-2800万。
课题4.水稻第3、4染色体基因的功能分析
研究目标:确定第3、4染色体大部分基因的表型效应。研究内容: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系统分析和鉴定水稻3、4号染色体功能基因;突变体库(项目十五期间我国自行构建及必要的国外引进)与RNAi及其它基因功能分析技术相结合,田间种植并辅之以干旱、低氮、低磷等胁迫条件筛选,系统鉴定基因功能。
考核指标:初步阐明水稻3、4号染色体大部分基因对表型的影响,分离新的功能基因100个以上,申请专利2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900-1000万。
课题5.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和信息平台的完善 研究目标:建立完善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技术。
研究内容:繁殖、整理好已建成的突变体库,进一步分离侧翼序列,使70%以上的转基因株系有侧翼序列的标签;进一步分离克隆全长cDNA,使全长cDNA克隆总数覆盖基因数的90%;完善水稻功能基因组的各种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分析系统和设施;建立基因组水平DNA甲基化分析技术、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等功能基因组新的平台技术。
考核指标:数据完整、能对外及时供种的突变体株系20万个,其中70%有侧翼序列,覆盖全基因组90%以上基因的全长cDNA,较完善的稻属比较基因组学数据库和技术平台。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900-1000万。课题6.小麦抗病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控制小麦主要病害的抗病基因并验证功能。研究内容:以小麦对白粉病、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和黄矮病的抗性为研究对象,利用具有我国特色的遗传资源,研究小麦基因组中的抗病基因(R基因)、抗病信号传导基因、防卫反应基因的数量、结构与基因组分布,鉴定和分离与抗病过程紧密相关的关键新基因,明确关键新基因的物理定位、表达调控规律、生物学功能以及经济利用价值。
考核指标:获得与小麦抗白粉病、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和黄矮病相关的基因300个以上,关键新基因10个以上,其中3个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申请专利1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450-550万。
课题7.小麦营养高效利用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控制小麦氮磷吸收利用效率基因并验证功能。
研究内容:以小麦对磷和氮高效利用性状为研究对象,利用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鉴定和分离与磷、氮高效利用密切关联的相关和关键新基因,明确关键新基因的物理定位、表达调控规律、生物学功能以及经济利用价值。
考核指标:获得与小麦高效利用磷、氮营养元素相关的基因100个以上,关键新基因5个以上并验证其功能,其中2个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申请专利1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450-550万。课题8.玉米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建设和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 研究目标:获得玉米全长cDNA库和突变体库,克隆农艺性状基因。
研究内容:以我国玉米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自交系为材料构建全长cDNA文库2-3个,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供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使用。同时,通过转座子(特别是Mu)或农杆菌介导转座子插入等多种方法,建立我国的玉米突变体库,获得独立的突变体2000个以上,并对突变体进行初步的遗传分析。在此基础上,克隆与玉米产量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基因的表达特性和功能分析。
考核指标:获得玉米全长cDNA克隆和序列信息5000条;获得玉米突变体材料2000份,应用突变体分离克隆农艺性状基因5个以上。申请专利1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00-300万。
课题9.玉米抗逆、抗病、品质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玉米抗病、抗逆、品质基因并验证功能。研究内容: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比较基因组和同源克隆等方法筛选玉米抗逆、抗病和品质等候选基因。在此基础上,进行基因表达产物分析、转基因功能验证(过量表达、基因沉默技术和RNA干扰技术等)、转基因模式植物和转基因玉米的生理遗传学分析等,确定目标基因的功能,进而分析这些基因在玉米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和途径。
考核指标:鉴定出调控玉米抗逆、抗病、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候选基因100个,包括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基因5个以上。申请基因(含调控因子)专利10个,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篇。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50-350万。
课题10.棉花抗衰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与验证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棉花抗早衰、抗逆基因并验证功能。研究内容:构建逆境诱导的全长cDNAs 文库,筛选与抗逆相关基因,研究基因表达;分离鉴定与抗早衰、抗旱、耐盐碱的相关基因,研究其表达模式,阐述棉花抗早衰、抗旱、耐盐碱的分子机制;分离特异启动子,并进行功能验证。
考核指标:鉴定抗早衰、抗旱、耐盐碱特异表达的全长cDNA 1000条;获得在棉花早衰、抗旱、抗盐中具有利用价值的关键基因5个以上,其中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3个以上;分离特异启动子2-3并验证其功能。申请专利5个;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00-300万。
课题11.棉花纤维品质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与验证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棉花纤维品质基因并验证功能
研究内容:构建棉花纤维发育时期的全长cDNA 文库,筛选与棉花纤维品质相关的基因,研究其表达谱;克隆棉花纤维起始、延伸、加厚(生长素合成、乙烯合成、延展蛋白、纤维素合成酶等)相关的基因,研究其在棉花纤维和品质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分离棉花纤维发育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特异启动子,并研究其表达模式。
考核指标:鉴定棉纤维突起及快速伸长期特异性表达的全长cDNA 1000个,获得纤维主要发育时期的关键基因5个以上,并研究其功能,其中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2个以上。申请专利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00-300万。
课题12.大豆优质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大豆蛋白质、油份形成关键基因并验证功能。研究内容:构建大豆种子发育时期全长cDNA文库,筛选与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形成相关的全长cDNA,研究基因的表达谱;利用模式植物和大豆基因组的共线性关系,筛选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形成的关键基因,并进行功能研究。
考核指标:获得品质相关全长cDNA 1000条以上;克隆控制大豆油分和蛋白质相关基因30个,鉴定10个以上键基因并验证其功能,发掘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1-2个;申请专利10个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50-350万。
课题13.大豆抗病、抗逆及广适应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大豆抗病、抗逆及广适应性基因并验证功能。研究内容:利用遗传作图、TILLING和模式植物生物信息分析等方法,克隆与生态适应性相关的基因,筛选出控制大豆开花及光周期反应的关键基因,研究其功能并阐明其信号传导网络;克隆抗病、抗逆相关基因,分析等位基因的变异,鉴定关键基因的功能并阐明其分子机理。
考核指标:鉴定与大豆病害(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疫霉根腐病等抗性)、大豆生态适应性(光周期反应、开花)相关基因20个以上;获得抗病、广适应性关键基因5个以上,并验证其功能,其中有重大应用价值新基因1-2个;申请专利10个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50-350万。
课题14.油菜抗菌核病和抗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油菜抗菌核病和抗逆基因并验证功能。研究内容: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等方法克隆抗倒、抗寒、磷高效基因;利用基因过表达、RNAi、酵母双杂交、多元表达载体等技术,研究抗菌核病和抗逆基因的功能。
考核指标:鉴定与抗病和抗逆的相关基因40个;获得功能明确的抗病、抗倒伏、抗寒、磷高效基因或调控因子10个以上,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基因3个以上,申请专利10 项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00-300万。
课题15.油菜品质和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油菜品质和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并验证功能。
研究内容:利用图位克隆、染色体步移等方法,克隆油菜雄性核不育基因、恢复基因和调控因子;利用拟南芥基因组芯片技术,研究核不育和育性恢复近等基因系的基因表达谱,克隆调控因子或关键基因;采用TILLING/ECOTILLING、图位克隆、T-DNA插入等方法,分离与油脂品质形成(高油酸、低亚麻酸、低硫苷、低芥酸和黄籽基因)及鞘脂形成的关键基因;利用基因过表达和RNAi等技术,研究控制育性基因或油脂品质形成基因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网络。
考核指标:鉴定与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油脂和品质形成(高油酸、低亚麻酸、低硫苷、低芥酸和黄籽基因)、鞘脂形成的相关基因20个;获得控制育性、含油量及品质形成的关键基因10个以上,明确其功能,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基因2个以上,申请专利10项以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1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00-300万。
课题16.花生脂肪酸代谢的相关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花生脂肪酸代谢的相关基因并验证功能。研究内容:构建花生种子发育时期的全长cDNA文库,建立花生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谱;克隆花生含油量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鉴定控制花生含油量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功能。
考核指标:获得与含油量和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全长cDNA 200条以上,克隆控制花生种子含油量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基因5个以上,并鉴定其功能,其中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2个以上;申请专利5项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00-250万。
课题17.花生抗病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花生抗病基因并验证功能。
研究内容:构建病原菌诱导的全长cDNA文库,建立抗病基因表达谱;同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克隆与抗病(黄曲霉、青枯病等)相关基因;分离控制花生抗病的重要基因并进行功能研究。考核指标:获得与抗病性相关的全长cDNA 200条以上;克隆抗病基因5个以上并验证其功能,其中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2个以上;申请专利5项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00-250万。
课题18.番茄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与验证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番茄抗病虫新基因并功验证能。
研究内容:大规模筛选番茄抗性缺失突变体,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分离番茄抗病虫新基因及其调控基因;鉴定在抗虫、病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功能基因及其调控基因。
考核指标:鉴定出100个可能调控重要农艺性状的(直系)候选基因;分离和鉴定重要基因50个,包括2个以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基因;申请专利10项以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280万。
课题19.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技术
研究目标:建立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所必须的平台技术。研究内容:建立家蚕全基因组芯片和分析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谱分析技术,适应于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家蚕遗传资源体系,重点建立覆盖家蚕所有连锁群的近等位基因系统,高效转基因技术。
考核指标:设计制作包括20000个探针以上的家蚕全基因组芯片;建立以2-D和质量指纹图谱为核心的家蚕蛋白质组学研究体系;制作30个覆盖家蚕主要连锁群的等位基因系统。申请专利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500-600万。
课题20.家蚕基因表达谱和蛋白质组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家蚕主要器官的基因表达谱和蛋白图谱,分离功能蛋白。
研究内容:应用家蚕全基因组芯片,建立重要发育时期、重要组织器官的基因表达谱;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重要发育时期,主要组织和器官的蛋白质电泳图谱,鉴定功能蛋白;建立家蚕基因组表达和蛋白质组学数据库。
考核指标:利用家蚕全基因组芯片对家蚕15个主要发育时期和组织器官的基因表达特征进行研究,建立表达图谱;利用蛋白质组学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在不同时期和器官的表达特征,获取50个特征蛋白,建立家蚕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数据库。申请专利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650-750万。
课题21.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克隆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家蚕丝蛋白质合成、性别决定、发育变态和对微生物抵抗性等重要性状基因,并验证功能。
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家蚕丝蛋白质合成、性别决定、发育变态和对微生物抵抗性等重要经济性状,分离克隆功能基因和调控因子。
考核指标:克隆丝蛋白质合成、性别决定、发育变态、分子免疫和对微生物抵抗性等重要性状新基因和调控因子30个以上,其中5个以上有重要育种应用前景;基本阐明其中5个重要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其调控机理。申请专利2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650-750万。
课题22.家鸡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 研究目标:分离克隆重要生产性状的基因,并验证功能。研究内容:利用资源群体,精细定位影响重要生产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通过建立重要QTL区域的高密度SNP单体型图结合连锁不平衡(LD)、候选基因关联、图位表达谱变异分析等方法,鉴定和克隆其功能基因;通过全基因组的寡核苷酸或cDNA芯片,建立肌肉、卵巢、免疫组织等分化、发育、代谢和衰老的转录组、生理组、化学代谢组,鉴定和分离相关功能基因。
考核指标:本课题要精细定位重要数量性状座位50个以上,克隆并阐明分子机理的重要功能基因5个以上,建立2-3重要性状的基因表达谱,申请专利15-2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500-600万。课题23.家鸡表观基因组技术及功能研究
研究目标:分析表观遗传现象与表型变异的关系。
研究内容:确定重要染色体区域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与表型变异的关系;克隆和鉴定小分子RNA等非编码RNA,分析其对重要生产性状形成的影响,利用RNAi等技术主要生产性状发育、表达和调控的相关网络。
考核指标:揭示影响重要经济性状的染色体区域表观遗传变异10-15个,分离克隆小分子RNA20种,并解析调控网络。申请专利5-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以上。
支持年限:5年
经费来源:国拨300-400万。
三、注意事项
1、课题申请单位及要求
课题申请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研究基地的优先支持。
2、课题负责人的条件和要求
在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取得了突出研究成果,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3、课题任务落实方式
对于水稻功能基因组,延续“十五”重大专项的实施方式,根据能力、基础和课题需要,组织队伍落实研究任务,并明确各自的分工和任务。原则上课题4、5的研究内容应与课题1、2、3结合申报。
第四篇:在研究中受益在实践中提高——预防干预项目课题研究总结-北京妇联
在研究中受益 在实践中提高
——预防干预项目课题研究总结
西城区宣师二附小
我校从2006年开始进入“预防干预项目”的子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现已经圆满结题。回首几年经过课题研究,尤其在安全小卫士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均受益。
自从参加课题研究,我校成立研究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整体监督;德育主任主抓全面工作;骨干教师为组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校长认为这项研究不仅从安全角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护意识,从德育角度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同学之间相互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精神,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每次教育活动、公开课都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
我校的研究工作不仅得到市区领导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市区专家的多次亲临指导。通过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而且让老师们在展示的同时找到自身的价值。
在参加研究的2、4、5年级,一直坚持利用班队会时间由骨干班主任、科学教师进行安全小卫士的授课工作。我校的李珊、刘娟、陆琦、康研菲、蔡颍欣老师多次做校、区、市级公开课。其中蔡颍欣老师在北京市安全小卫士课题研究会上做“预防动物咬伤”公开课;康研菲老师参加北京市结题会录像课“预防锐器伤”的录制工作。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安全小卫士的授课摸索出的几点经验,下面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安全小卫士的教学从学生自身调查入手,使安全课成为解决学生现实安全问题的好帮手
每节安全小卫士授课前,同年级组老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查活动,让授课来源于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归于现实。如康老师在讲解“预防动物咬伤”一课时,在本年级组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如本年级共有75人,在本学期被锐器伤害到的同学就有45人,超过半数的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过锐器伤。每次教育活动从引发安全问题这一实际状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学生也更有利于接受。
二、让学生学会认识、分析周围环境,培养学生对危险的辨识力和判断力,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老师们的授课重点。如“预防摔伤”,要让学生看看什么样的环境容易跌倒,应该如何预防。再有“步行与骑车的安全”,学生要学会对比的同时,要知道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骑车,骑车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提醒学生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和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的技能,教育性强。
如有的学生课后谈到:在没有学习《乘坐机动车辆安全》时,每次乘坐小轿车,我都跟妈妈争着坐在前面的副驾驶座位上,学习后
我知道,因为我们还小,如果急刹车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伤害,因此坐在后座是最安全的,安全小卫士还教会我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方法。
三、教师授课灵活,让学生在趣味闯关游戏、社会实践中学知识
安全小卫士的授课不同于其他课程,老师们设计丰富的现场互动、游戏闯关,乃至改变学生的座位方式,让学生做在垫子上自由授课等,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设更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喜爱更自主的学习这门课程。
如蔡颍欣老师在讲解“预防动物咬伤”一课时,给学生带来了可爱的毛茸茸的玩具狗,让学生在垫子上,与他们促膝交谈,孩子们在交流中知道如何预防动物咬伤,万一发生,学会了怎样处理的方法。在老师生动的授课中,学生并没有惧怕它们,而是学会了自护技巧,培养了爱心,同时学会如何关注流浪猫、流浪狗。课的自始至终,学生在趣中学,寓学于乐,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课堂气氛活跃。在学习中,老师非常注重体验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例如课后有的学生写道:老师为了让我们体验被狗扑倒后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在地上都将全身缩成一团,双手放到脑后,抱住头不动或侧倒下,我们是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自护的本领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记住预防的方法,师生结合身边的事例,编排儿歌,强化学生的记忆。如“安全小卫士,教我学知识,上下楼来靠右行,不拥不挤不逆行;公共车上守规矩,不追不跑不打闹;学会辨别信号灯,文明行走斑马线;陌生动物不招惹,危险信号辨得清;锐
器使用方法好,不拿锐器开玩笑;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处理最关键;自护知识学到手,安全伴我快乐行!快乐行!”
四、家校结合,共同创建安全校园和安全家庭
安全小卫士成功的一点还在于每节课后面都设计了家庭安全反馈卡。每次授课结束后,教师都充分利用这张反馈卡,有时老师们根据需求,还进一步设计这张卡片,让学生与家长共同研究、探讨,并制定家庭公约,让这每节课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而且要延伸到家庭教育,使教育立体化,全方位,让预防的理念深入学生心中。
记得学生经历汶川地震后,学生谈学习安全小卫士的感受,有的写到:四川省汶川县的地震,让多少同龄人失去了生命,这一段时间,我们始终都处在悲痛中。我们知道“平平安安”是家长、老师、社会的共同期盼,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弱势群体,我们不能预料灾难什么时候会降临到身边,各个角落都隐藏着怎样的危险,那让我们如何去预防这些隐患呢?《安全小卫士》让我们成为首批受益的学生。
有的说: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并完成家庭反馈卡的时候,我告诉妈妈油锅着火后不要惊慌,更不能用水扑救,而是应该立即拿起锅盖把油锅盖上,或者将要炒的菜放入锅内,锅里的火隔绝了空气就自然熄灭了。我还提醒妈妈一定要关闭天然气阀门呢。
有的:我们学校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是木制建筑,在学习中我知道了如果发生火灾要尽可能的降低身体的高度,沿墙壁爬行通过浓烟区,但是不能把头贴近地面,因为小卫士告诉我们一些较重的有毒气体会在地面附近聚集成一个薄层,如果太近了就会将有毒的气体
吸入体内的!
还有的:在学习中我体会到当“小记者”的快乐,在上“预防动物咬伤”一课前,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动物发怒的信号,我们就亲自到宠物医院进行了采访呢!开始我还真的有些害怕、紧张,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不过那里的叔叔阿姨非常支持我们的,在采访中不仅锻炼了我的胆量,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呢!非常感谢“小卫士”给我小记者的身份。
在安全小卫士的授课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不仅掌握了预防的技巧,处理伤害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起到了广泛的宣传作用,同时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安全小卫士的授课可以说让学生受益终生。
作为学校,我们不仅认真使用安全小卫士这本教材,还针对学生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如预防动物咬伤绘画大赛、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大赛、学习交通手势操,掌握交通知识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结合奥运,与教委共同编写了“奥运安全出行”画册,广泛宣传安全出行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总之,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教委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在学校高度重视下,经过几年的研究,我校有10余名教师荣获市级荣誉证书,学校也荣获北京市儿童伤害干预项目工作优秀组织奖。校园中学生伤害事故明显减少,虽然课题研究已经结束,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研究成果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研究成果的作用,让学生掌握自护技巧,学会观察,防范于未然,将伤害降低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