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地下室外墙裂缝原因分析(精辟)(优秀范文5篇)
编辑:悠然自得 识别码:20-439861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30 09:39: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地下室外墙裂缝原因分析(精辟)

奥体南区商业办公楼地下室外墙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针对我单位供应混凝土奥体南区A座商业办公楼等五项工程,于2014年1月18日施工浇筑的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P10,在春节后发现地下室外墙出现裂缝,裂缝特点为竖向裂缝,部分裂缝呈有规则分布,一般4~5m一道,延主筋方向产生; 裂缝宽度一般不大,大多数在0.3mm以下;附墙柱两侧等特殊结构部位裂缝较明显,墙长中部附近较多;模板拆除后不久可发现细微裂缝,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内外温差的变化,裂缝还会逐渐增多变大;近年来较多工程地下室外墙在施工阶段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后3-28d之间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开裂,裂缝多为竖向裂缝,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地下室的平面形状、设计构造、外墙周长、配筋、施工、养护条件及混凝土等都有关系。针对该工程出现的裂缝问题,我们分析可能存在以下原因,我们双方将根据以下原因找出针对的措施方案,多方改进,力争减少或避免在后继施工的外墙裂缝的产生。

二、裂缝成因分析

(一)设计方面

1.墙体配筋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在混凝土中进行细而密的配筋,钢筋将约束混凝土的塑性变形,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如果钢筋直径过粗,起不到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往往产生裂缝。

2.“后浇带”设置可能存在不合理情况。后浇带是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混凝土收缩变形缝,是一种特殊的施工缝,设置后浇带可以取消结构中永久性的伸缩缝,是解决超长混凝土收缩变形的重要措施。如果后浇带设置间距过大,容易引起混凝土开裂。

(二)混凝土自身方面方面,地下室外强出现裂缝,从混凝土方面来说主要是混凝土的自身收缩而引起的,其收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初凝前由于水分蒸发,内部水分不断向表面迁移,形成混凝土在塑性阶段体积收缩。一般混凝土的塑性收缩约为1%,坍落度大的混凝土则可达2%。当施工时温度高,相对湿度较低时,混凝土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供应不上蒸发量 的情况下,表面失水干缩受下面凝土的约束,会出现不规则的塑性收缩裂缝。这种塑性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二次振捣(压抹)可以愈合,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贯通性有害裂缝。

2、水化收缩及自干缩裂缝 水泥在水化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水化收缩。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收缩量约为1%一2%。水化收缩在初凝前表现为浆体的宏观体积收缩,初凝后则在已形成的水泥石骨架内生成空隙。水泥在继续水化过程中不断消耗水分导致毛细孔中自由水减少,湿度降低,外部养护水供应不充分的情况下,内部产生自干燥现象。由于自干燥作用导致毛细孔内产生负压,引起混凝土自干燥收缩。由于一般混凝土的水胶比较高所以比较少发生自干燥收缩。

3、温差胀缩裂缝

混凝土浇注后,水泥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一般每100kg水泥可以使混凝土温度升高1O℃左右,加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2—5d内,内部温度可达50℃一80℃,而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试验表明,在标准环境下,混凝土温度和环境温差于25℃时,即出现肉眼可见的温差收缩裂缝。

4、干燥收缩

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开裂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以后,内部的游离水会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失水,导致混凝土由表及里逐渐产生干燥收缩。在约束条件下,收缩变形量导致的收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出现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裂缝。干燥收缩包括发生在开始阶段不可逆收缩和再潮湿后的体积膨胀,后期干燥时发生的可逆收缩。影响混凝土干燥缩的因素有:水灰比、水化程度、养护温度、含水量、水泥含量、构件厚度与体积和表面积之比、相对湿度、干燥 速率、干燥时间等,而地下室外墙拆模后(一般为2—3d),虽然进行浇水养护,但由于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做恒温恒湿进行养护,而只能采用浇水进行 养护,因此混凝土外墙的干燥及收缩在所难免。同时由于地下室外墙混凝土体积和表面积之比较小(厚度较小),从而导致干燥速度快、时间短;通过观察发现,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收缩开裂大多数均发生在浇筑后的15d内,裂缝主要集中在墙高1/2处向上下扩展,根部及顶部几乎没有。沿墙长每2~3m一道。

(三)施工方面

1.养护可能不当。混凝土早期失水,造成混凝土干缩裂缝;忽视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养护;冬季混凝土养护保温、保湿、测温不当。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标准要求,而导致混凝土温差胀缩裂缝

2.拆模时间过早。一方面造成墙体不能带模养护,形成干缩裂缝;另一方面,由于拆模过早,扰动穿墙螺栓,使得穿墙螺栓处形成渗漏。

3.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上返梁浇筑方法不当;竖向、水平结构同时浇筑时,连接部位浇筑不当;钢筋密集及预留管道部位振捣不密实。4.钢筋处理不当。扎丝接触模板;迎水面保护层不够;钢筋直接接触垫层。

三、外墙裂缝的预防措施

地下室外墙裂缝的控制,主要从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施工三方面来考虑。单从混凝土配合比来说,主要措施是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我们将在后期采取以下措施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1、水泥。减少收缩宜用低水化热、铝酸三钙含量较低、细度不过细,矿渣含量不过多的水泥。2014年1月18日施工使用的水泥为冀东P。O42.5R水泥,该水泥为早强型水泥,早期强度较高,比较实用冬季施工的混凝土,但可能不太适用于该工程的超长,较厚的地下室外墙施工,我们将在后期将水泥换为P。O42.5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相对较低,细度也相对合理,可有效减少由于水泥水化而产生的收缩。

2.砂、石。宜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宜用粒径较大的连续级配、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1%的碎石或卵石。我们将在后期增加山碎石的用量,并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3.掺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升。实践证明,每降低10 kg水泥用量,水泥水化热将减少1℃。在冬季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较高,而粉煤灰的用量较低,这不利于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在常温施工后我们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可较大幅度的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掺合料的用量,减少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4、与施工单位沟通协商,在保证施工的情况下竟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及砂率,可有效减少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5.在常温施工时我单位将掺加缓凝型减水剂,减少混凝土用水量,同时延缓混凝土的早期水化,较少温差裂缝的产生。

(三)施工方面建议

1、钢筋的间距、尺寸、保护的厚度要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加以控制,外墙内外层钢筋之间用方箍加以支撑,纵横向钢筋采用每点绑扎;

2.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尽量降低不均匀性。除控制混凝土制备和运输中的质量外,还要注意混凝土浇筑时防止离析、振捣密实以免墙内出现薄弱面而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时,布料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下料高度不超过3m,振动时要快插慢拔,暗柱和暗梁处仔细振捣;

3.根据测温记录和气象预报确定拆模时间,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 ℃,温度陡降不超过10℃,拆模后应注意覆盖和及时养护。

4.外墙混凝土的养护。外墙拆模时间不宜过早(适当延长拆模时间),可采用带模浇水养护。模板拆除之后,可在墙体顶部架设喷淋管与墙体螺栓扎牢丸持续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模板拆除后,也可在墙两侧覆挂麻袋或草帘等覆盖物,连续喷水养护。及时做好施工防水层和土方回填,以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对混凝土抗裂大有好处。

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原因错综复杂,需要我们多方的共同努力,查找原因,寻求解决方法,尽可能的较少或避免裂缝的产生。

第二篇: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报公司)

纽约时代(太阳晶城大厦)东区2#楼工程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案

南通清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纽约时代(太阳晶城大厦)工程项目部(盖章)

2014年4月20日

一、工程概况

纽约时代(太阳晶城大厦)东区2#楼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占地面积1303平方米,地上总占地面积19875平方米,建筑物高度为99.8米。本工程主楼基础为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为1.5米结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厚度为350MM~400MM。

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为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卷材大于0.9),外砌60厚砖墙保护。

二、地下室外墙裂缝特征

地下室墙体裂缝多属混凝土收缩裂缝,混凝土收缩裂缝有以下几点:

1、裂缝出现的时间早,属早期裂缝。在未拆模时这类裂缝便已存在,有些裂缝在拆除模板后不久出现,与气温骤降有关。但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裂缝的出现与发展基本趋于稳定,缝宽加大甚小,少数裂缝在混凝土养护后期会自行消失。

2、裂缝出现具有规律性,沿地下室墙长两端附近裂缝很少,而墙长的中部附近裂缝较多,多为垂直于底板的竖向裂缝,出现在墙体中部或柱墙刚度变化较大的地方,两端较少。

3、裂缝一般长度接近墙高,裂缝宽度大小不一,界于O.05~0.18mm之间。

4、裂缝常表现为贯通性,也有表层裂缝。本工程地下室外墙裂缝经近30天观察基本为表层裂缝,也发现存在一些贯穿性裂缝。

5、随着时间增长裂缝会有所发展,数量也有增加,但裂缝宽度加大不多,发展情况与混凝土是否暴露在大气中和暴露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通过长达近30天裂缝的观察,裂缝发展情况基本与上述特征相符。

目前东西两侧外墙未发现裂缝,北侧外墙裂缝为细微裂缝,长度不一,基本为竖向较均匀的裂缝,裂缝缝隙较小。

裂缝分布较有规律,所有裂缝基本上呈垂直分布,裂缝长度基本与浇筑高度相等,裂缝间距在3~5米左右,裂缝宽度较均匀。外墙内侧裂缝较外侧少,部分裂缝与内侧位置吻合。

雨水顺裂缝上部未做防水处渗入,故有两处墙体内部裂缝出现渗水。

三、地下室裂缝原因分析 混凝土墙体开裂就是由于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地下室长墙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形成特点分析,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应变。

混凝土长墙的水平应力是常引起墙体垂直裂缝的主要应力,长墙中部即剪应力等于零位置的应力最大,该值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线胀系数、温差、收缩差、长高比、长度、约束形式、徐变及混凝土配筋等有关。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升温为正,引起压应力;降温为负,引起拉应力。将混凝土的收缩值换算为当量温差,当此当量温差是负值时应力表现为拉应力。因此当混凝土降温和收缩同时发生时,混凝土结构承受互相叠加的拉应力,当这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在墙体中部出现第一道裂缝,形成一块变为两块的局面。每块墙板又有各自的应力分布,且其应力图几乎相似,但裂缝长度的最大值由于长度减少了一半而减少,此时如果该值仍然超过抗拉强度,则会形成第二批裂缝。如此持续下去,直到混凝土内部的应力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抗拉强度,裂缝才趋于稳定状态而不再增加。

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其抗拉强度更低,因此在拆模后极易出现裂缝。随着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其强度的增大,裂缝的发展逐渐稳定,由此可知最早产生的裂缝是由于最大应力造成的,严重时会形成贯穿性裂缝,缝宽较大,但后期产生的裂缝缝宽较小。当混凝土内部水平最大应力等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结构处于一种极限不稳定状态。混凝土可能开裂,也可能不开裂与混凝土配筋率、混凝土的性状和施工因素有关,而裂缝的间距、宽度、长度具有一定的离散性。

四、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因素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开裂是由于混凝土拉应力超过了其本身的抗拉强度而引起的,与设计、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设计原因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墙体伸缩缝最大间距为20米(露天)~30米(室内或埋入土体中),但实际工程设计中地下室墙长大部分会超过此规定,后浇带的设置常受建筑物结构特征的影响仅考虑主楼与裙楼的沉降,而未考虑地下室长墙的开裂问题。合理设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减少变形约束,可以有效的释放混凝土早期应力应变,减少开裂的机会。

2、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塑性收缩大,其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更大。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大、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多、砂率也会相应的提高,骨料粒径减少等均会导致混凝土收缩率、水化热更大,更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二)、施工材料

混凝土本身质量优劣,却是至关重要的,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裂缝是一定存在的,混凝土混合物本身不良性状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加大水化热等,导致混凝土更加容易开裂。影响混凝土配合比质量的因素如下: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降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2、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增大砂率。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粗骨料粒径的减小均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下降,而不稳定性变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收缩性。

3、水泥品种对混凝土的收缩影响较大,一般认为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

4、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的选择对混凝土配合比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外加剂严重的增加收缩变形,有的甚至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施工工艺的选择

施工工艺与操作方式不适宜,也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混凝土混合体本身体现的各向异性对抗拉性能是极其敏感的,在相同的施工条件情况下裂缝开展的情况是不相同的。因此必须做好施工前技术预控措施与班前技术交底,对减少或遏制混凝土开裂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

1、墙体混凝土施工前木模应充分保持湿润状态。混凝土表面水分大部分被木模吸收且又得不到短时间的及时补充,引起混凝土表面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宜选择早晚或夜间温差不大的时段施工混凝土,以减少温差效应。

3、墙体混凝土模板拆模过早。过早拆模会引起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损失和混凝土内表温差加大。模板在混凝土终凝后的一定时间内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保湿作用,故应当延长拆模时间至7天前后,有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裂缝的控制。

4、混凝土终凝后应强化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养护工作必须尽早进行,并适当延长,抗渗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地下室墙体混凝土养护在拆模后可能的情况下采取混凝土表面披挂湿麻袋或沿地下室外墙周边设喷淋水管,设专人养护以保证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五、裂缝处理措施

1、有记录:观察地下室外墙裂缝出现的时间、位置以及裂缝长度、宽度、深度、数量和裂缝随时间发展趋势,并形成详细记录。

2、裂缝处理的最佳时期:在上部加荷处于稳定的状态下裂缝不再随时间的影响而发展,也就是裂缝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方可进行处理。

3、裂缝处理措施:地下室墙体裂缝处理应优先在迎水面防水层施工前进行处理。本工程地下室外墙外侧裂缝拟采取在做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前加做一道聚氨酯防水工序的处理方法:(1)、缝隙处填补堵漏宝

对于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0.2mm),未贯穿、深度较浅的裂缝,不漏水或开裂已经稳定的裂缝。此类型的裂缝,现阶段不作处理。对于渗水部位或≥0.2mm的裂缝,凿V型槽,槽宽≥5mm,槽深≤10mm。缝隙灰尘清理干净后用堵漏宝填堵,表面抹平。

(2)、附加聚氨酯防水层,宽300㎜。(详聚氨酯施工)(3)、抗渗漏试验

在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完毕、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结束且室外土方回填后,应进行地下室外墙抗渗漏试验,若发现地下室外墙体内侧表面有湿渍或有渗漏现象发生,应及时采取堵漏处理措施进行修补:

采用高压注射法,将追水堵漏剂用注射针头射入砼裂缝中。膨胀聚氨酯在高压下能渗透到各种缝隙及砼毛细管中,追踪裂缝、遇水膨胀,将各种砼缝隙、砼毛细管充满,从而达到止渗、堵漏效果,真正做到不渗不漏。

六、聚氨酯施工

1、主要特点:

(1)可在潮湿或干燥的多种材质的基面上直接施工;(2)涂层弹性高,强度大,耐水,耐久性优异;(3)无毒,无污染,施工简便,工期短。(4)聚氨酯防水涂料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2、施工条件:

不能在0℃以下或雨中施工,不宜在特别潮湿又不通风的环境中施工,否则影响成膜效果。

3、施工准备:

(1)防水涂料进入现场,必须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

(2)使用工具:短把棕刷、油漆毛刷、刮板、小桶、小批刀、钢尺、壁纸刀等。(3)戴手套,穿软底鞋.4、施工工具:

(1)基面清理工具:锤子、凿子、铲子、扫帚、钢丝刷,麻布;(2)取料配料工具:台秤,称料桶,水桶,搅拌器,剪刀;

(3)涂料涂覆工具:滚子用于涂覆较稀的料;刮刀用于较稠的料及嵌缝处理。刷子用于面层修平及异形部位涂刷;大面积涂覆可用滚子或刮板进行施工。5:施 工(1)配料

配料应在涂刮前的所有准备工作进行完毕后进行,甲乙料的配比按生产厂家的规定配比,称量要准确,其配料量应根据工程用量速度来决定,一般配好料应在半小时内用完。

配料时,首先加甲组分,随之加入乙组分,并不断的搅拌均匀,搅拌是否均匀,可以从反映变化中加以确定,料由稠变稀,色泽由深蓝深绿变成黑色,此时说明料已经充分搅拌均匀,应在清洁,干燥的圆形容器中进行搅拌,因为方形容器容易造成边角处得不到充分拌和,从而使局部不能固化,应及时清除容器和搅拌器上的涂料,最好上下午要调换桶,否则会产生类似疙瘩的不均匀涂膜存在,容器低部要垫好油毡或其他与基层隔离的物品,防止料落在基面上,造成将来防水层的气鼓和剥离现象。(2)施工

将面处理后,就可以进入防水涂布,在施工前必须检查墙面是否干燥,含水量应控制8%左右。

在操作时将搅拌均匀的聚氨酯涂料分涂在施工部位上,用刮板或滚筒将料均匀的摊平,第一度应保持0.5mm左右,等第一度料未固化前铺布,布搭接宽度3-5cm,(玻纤布的标准为04mm,玻纤布主要起到加强层和保护层的作用)在固化成熟后,检查是否有空鼓,固化不良之处,如有上述情况,应进行技术处理。待修补后方可涂第二度,第二度的方法应与第一度涂层垂直,厚度在0.6 mm左右。第三度方法与第二度方法一样,施工总厚度在0.7mm左右。涂层总厚度为1.8mm(涂层表干时间为,夏季约8h,秋季12h,冬季24h。)

(3)当配料粘度太大不易流淌,施工困难时,可掺入一定数量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或磷酸稀释,其比例控制在10 % 以内,涂料固化过快时,加磷酸或苯蟥酰氯,如固化过慢时,加二酸二丁基锡。

6、内墙涂膜防水层质量要求:

(1)涂膜防水层要求涂布均匀,不得过厚、过薄,更不允许出现露底现象,涂膜厚度均匀一致。

(2)涂膜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不得有空鼓、折皱、砂眼、脱层等现象的存在。

7、清洗:

在施工间歇或结束时,应及时用清水清洗所有粘有涂料的工具及工作装,以便下次使用。

8、工程检验:

防水施工完毕后,应认真检查工程各部分,涂膜防水层不应有裂纹,脱皮,鼓泡,皱皮,流淌现象。

9、安全消防

(1)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对所使用的材料性能及安全措施全面的了解,并在操作中严格劳动保护制度。(2)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禁止酒后作业。(3)防水施工每天下班前,清理杂物,确保工完场清(4)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10、文明施工(1)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工完料净场地清。

(2)施工现场制定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提高施工人员职业道德和文明施工意识。(3)将各项措施切实落实到班组和每个施工环节中,切实体现出我单位文明施工的企业形象。

第三篇: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针对抹灰出现裂缝是施工中的通病问题。抹灰裂缝一直以来与我们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挑战。为了寻求解决方法,故回访已往施工过的外墙记录状况和结合有关知识对外墙抹灰裂缝作出一些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制定详细的防治措施施工方案,在《芳村花园二期工程施工总承包及承包管理配合服务第七标段(F区、小学工程)》工程实施。本工程是政府安居办的保障房建设工程。工期比较赶、质量要求更高更严。通过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大大降低本工程外墙抹灰出现裂缝的机会,减少返工和保证施工进度要求。

通过回访公司已往施工过外墙工程,发现裂缝产生的部位如下:

1)墙体的大面: 特别是没有分格缝或者分格缝设置的少,或者不合理的大墙面出现裂缝现象较重,因为砂浆的收缩比较大。

2)施工缝、冲筋处:外墙装饰抹灰施工中不可避免出现冲筋、施工缝,由于冲筋、施工缝处的砂浆,先施工的和后施工的收缩不同容易出现收缩裂缝,加上对这些部位处理达不到要求,导致裂缝现象的发生。

3)门窗洞口的四个边角处:主要原因是结构材料收缩、结构变形、墙体的沉降及温度变化引起。裂缝形状有呈水平状的、斜向45°。这种裂缝较宽并且较深,属于贯通缝。

4)女儿墙与屋面板交接处:此处外墙抹灰裂缝多为水平贯穿性裂缝,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很容易造成墙体的渗漏现象,女儿墙与屋面板交接处的裂缝是由于屋面板温度变化对墙体产生水平推力,另一个原因是施工中女儿墙处的构造柱没按规范要求设置或者间距太大。

5)突出外墙的结构边角处装饰线:这些部位产生的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这种裂缝较细,不容易看出来,对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物的美观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6)建筑墙体所用材料不同处:不同材料产生的变形不同,建筑工程中砖墙与混凝土柱子、砖墙与预制混凝土过梁、砖墙与混凝土连系梁之间,在工程中都出现过抹灰裂缝现象,一般抹灰结束后不久就会出现。

常见的裂缝按产生的原因有: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空鼓裂缝、结构裂缝。按裂缝的深浅有:表面裂缝、深进裂缝、贯穿裂缝。

1)收缩裂缝是抹灰砂浆中水泥水化硬化时,体积逐渐减少等原因而引起的抹灰面的干缩或收缩,砂浆中水泥的安定性差,水泥在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由此产生大量的收缩裂缝,而在实际施工中收缩裂缝大多较浅,是一些表面性的裂缝,对装饰及结构没有太多影响。

2)温度裂缝是由于温差较大或结构降温较大时,受到外界约束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温度裂缝大多也是表面性裂缝。

/ 3 3)结构裂缝是由墙体结构变形,而引起与结构牢固黏结在一起的抹灰层的裂缝,这种裂缝比较明显,长度大、裂缝宽度宽,属于贯穿性裂缝,危害比较大,容易造成墙体的渗漏现象,是防治的重点。4)空鼓裂缝是底层灰浆与墙面黏结不牢固,施工前墙面淋水不够,抹灰后水分被墙面很快吸收,影响黏结力,形成空鼓而产生裂缝。另外墙面清扫不干净,留有浮土及松散渣块等,各层之间灰浆施工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墙体含水率不一致,中间层灰浆标号高于底层标号,凝结时产生收缩压力,造成底层与中间层墙面空鼓,这些都可能使墙体抹灰产生裂缝。

对于裂缝产生的部位及原因,我针对本工程的外墙施工从设计、施工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提前预防。

(一)从设计方面考虑的防治措施 :

首先,我熟悉本工程的施工图纸、相关规范及行业。查阅施工图纸在设计中是否对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结构加强等。如:不同材料的部位加强拉结筋,提高砌筑砂浆的标号,洞口上设置现浇过梁,窗下设置窗下现浇板带;其次,查阅施工图纸设计中有没有注意框架结构的整体刚度,对体形复杂的建筑物应采用变形缝将它分成几个独立的单元。防止由于出现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墙体开裂;最后,对于外墙,尤其是东西山墙,建筑设计宜作立面分隔,为施工提供适当的工作界面,同时有利于粉刷砂浆收缩裂纹出现在分隔缝上。在适当的分块划格范围内,即使有微小裂缝。

如存在施工图纸上的问题,建议设计单位对其进行修改。从设计方面对外墙抹灰产生裂缝进行有效的防治。

(二)从施工方面的防治措施

1)外墙结构

A.堵好墙身的各种孔洞。基体孔洞及不平整处先用1:3水泥砂浆找平,如找平层太厚(大于10mm),应分层找平。

B.堵好脚手眼。有些工程由于脚手眼堵的不结实,堵砖时没有将缝隙塞满砂浆,有的甚至一点砂浆没塞进去,这样墙体抹灰干了之后在脚手眼处容易出现裂缝,下雨时将导致墙体出现渗水,且不易被发现。所以应从墙体施工方面入手,先保证结构强度,以致结构不易出现变形。有资料分析,外墙裂缝,脚手眼处呈原洞形状裂开,此种裂缝约占45%—65%。具体防治办法是:堵眼应在墙体抹灰前2h进行,应先将浸透水的棉丝塞满孔内,等30min后取出棉丝,孔底铺满砂浆,再将水浸透过的砌块砌入孔内,两侧立缝均用勾缝溜子填满砂浆,直至密实为止。2)

确保砖砌体施工质量

A.墙体施工:砌筑砌体施工时应做到表面平整,上下搭接,左右错缝,搭接尺寸要符合施工要求,绝不允许出现通缝。还要注意墙体的拉结筋要按要求预埋。①填充墙墙体拉结筋应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设置,一般长度不小于50cm,间距不大于50cm。② 填充墙体所用材料在施工前应充分浇水湿润,一般空心砖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宜为5%—8%。③填充墙上部斜砌部分应

/ 3 待其下部沉降稳定或7天后才进行砌筑,严禁一次砌筑至顶。○4 填充墙部位预留洞口在砌筑墙体时应留设规矩,并留马牙槎,洞口较大时内应加设 6钢筋。

B.砌体部分与混凝土部分交接处的外墙面,在抹灰前要挂钢丝网,以抵抗因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开裂。钢丝网的搭接宽度宜在150—250mm之间。

3)对外墙抹灰要求需采取以下措施

A.在找平层施工前,对基层进行仔细清理,对混凝土墙表面的浮浆、残留的模板木屑等一定要清理干净;为了使混凝土墙面有足够的粗糙度,需进行甩浆和喷浆处理,以利抹灰砂浆与基层粘结牢固。B.砂浆需按造配合比要求严格计量,控制水灰比,严禁施工过程中随意掺水;材料方面:选择干缩性小的水泥品种,在施工中作好水泥的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坚决不用。砂子的含泥量及杂质严格控制在规范规定之内,砂子的粗细要符合要求。砂浆配比要符合设计要求,砂浆搅拌要均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施工中长时间没有用的砂浆、搅拌后超过3个小时的砂浆、出现泌水现象的砂浆,应重新搅拌后才能使用。

C.抹灰施工:提前洒水润墙,根据经验来看最好提前一天进行,洒水的程度是墙体基本湿透。第二天再根据干湿情况适当洒水湿润。洒水过少,砂浆中的水很快被墙体吸收,砂浆收缩过快会产生裂缝。洒水过多,抹灰时容易出现流坠现象,也会导致裂缝出现。所以洒水要均匀,避免出现一部分润湿少,一部分润湿多的现象。

D.对抹灰砂浆需进行分层抹灰,尤其是高层建筑高度较高,由于施工误差等原因,局部外墙抹灰较厚,这就需要进行分层抹灰,每层抹灰厚度不应超过2cm,后层抹灰必须在前层抹灰砂浆凝固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后方可进行,如果抹灰厚度过大的话,在分层处应该增设钢丝网。

E.外墙抹灰施工时,尽量减少施工缝、冲筋处。

F.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槎时,应在槎端抹实压平。定浆后,可用尺板贴者用铁抹子切成反槎。当下层接槎抹灰前,向槎内充分洒水浸润,然后再刷一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这样接槎便于衔接,不易出现螺纹斑痕。

本工程通过制定以上防治措施后,大大降低外墙抹灰的裂缝产生的机会,取得较好成就果。减少了返工和有效地保证施工进度。满足本工程工期“赶”的要求。

/ 3

第四篇:外墙抹灰裂缝的原因及防治

外墙抹灰裂缝的原因及防治

沈阳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高希微

目前外墙采用水泥砂浆抹面,表面刷涂料的工程在我市较为普遍,而抹灰开裂的现象也相当严重。裂缝不仅影响观感质量,而且容易造成外墙渗漏,影响使用功能;由于初冬或初春时节,雨水渗入裂缝之后,会产生冻胀现象,日久天长能够导致抹灰层脱落,直至造成伤亡事故,因而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那么造成抹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应如何预防呢?

一 基层为砖或砌块 1裂缝原因

1)基层干燥。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缺少水分,干缩较大而开裂。抹灰时,墙体普遍很干燥,砌筑过程中浇砖和砂浆中的水分已蒸发掉了。抹灰施工时,操作工人可能在砖墙表面浇一些水,但这仅能润湿表面,仅是为了抹灰操作方便,墙体内部仍是干燥的,浇在表面的水分,很快就会被墙体吸收,抹面的水泥砂浆仍处于干燥状态。

2)砂浆中水泥掺量过大。有一些操作工人为操作方便或追求交活时表面压 光,在砂浆中掺入的水泥量较多,一般按体积配合比为1:2,如果采用细砂,水泥量可能更多。水泥掺量越多,抹灰层开裂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3)养护条件不好。外墙面抹灰成活之后难以养护。风吹、雨淋、特别是夏 季阳光下曝晒,砂浆中的水分很快就丢失,很容易造成抹灰层干缩开裂。

4)抹灰留槎方法不当。抹灰一般要分两次进行,先抹底子灰,后抹面层。如果这两层抹灰都在同一部位留槎(施工缝),该部位就容易产生裂缝。此外还有一些原因,如砂子含泥量大、水泥质量不合格等,抹灰操作时抹压时间过长等,但这些因素出现的机率相对少一些,在此不做讨论。

如果把外墙抹灰和室内水泥地面作一对比,就更明显了。室内地面的基层为混凝土楼板,吸水率很小,面层多采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少,只占1/6~1/7(体积比),成活后太阳晒不到,大风吹不着,覆盖方便,容易洒水养护,一般住宅每个房间面积不大,在厂房或公建地面面积较大时也容易分格,不会使收缩过于集中,其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外墙,若某项措施不到位时尚可能出现裂缝,何况各方面条件都相差甚远的外墙抹灰呢?

找到裂缝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应采取下列措施防治裂缝:

1)抹灰的前一天,充分浇水湿润墙面,将墙浇透,第二天抹灰时,表面已无 明水,但内部湿润,解决了基层干燥的问题。

2)控制砂浆的水泥用量。不能采用1:2的水泥砂浆,也不得在抹灰层表面加 水泥素浆。底子灰宜采用粗砂,配合比可为1:3;面层宜采用中砂,配合比可为1:2.5。切不可追求抹灰当时的表面压光而增加水泥用量。只要水泥质量合格,不必担心抹灰砂浆的强度问题,为满足抹灰的需要,砂浆必须要有一定的和易性和粘结度,其中砂子的掺量不可能过多,只要能够把砂浆抹到墙面上,砂子的掺量不会超过1:3.5,其强度一般能达到7.5Mpa以上。

3)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抹灰部位。避免抹灰成活后即遭烈日曝晒。阳光强 烈的时候,应安排阴面抹灰,南侧应安排在多云时或早晨9点之前、下午3点之后施工。大风天应停止施工。此外,在按第一项要求湿润墙面时也可先将已完成的抹灰层浇水湿润,然后再向墙体浇水,这样能避免抹灰层在硬化过程中过于干燥。

4)抹灰层合理留槎。底子灰与面层不应在同一部位留槎,底子灰的留槎应超 过面层300mm左右,即面层抹灰要比底子灰退回300mm左右。这样可防止因留槎集中于同一部位导致的裂缝。二 外保温墙体饰面

1 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心板(GSJ板)

这种板是靠锚栓穿透苯板固定在墙上,抹灰层位于外侧的钢丝网架上。由于苯板的强度很低,不能起到锚固锚栓的作用,所以锚栓相当于穿透苯板的悬挑构件,其固定端是嵌入墙体的部分,而抹灰的重量则为施加在端部的集中荷载。按照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GSJ板墙体保温及内隔墙构造》辽2000J108图集要求,墙体抹灰总厚度为25~30mm,这种荷载是较大的,如果抹灰厚30mm,每m2达60kg,《GSJ板墙体保温及内隔墙构造》图集要求的锚栓设臵方法是间距为500mm,梅花形设臵,组成边长为500mm的等边三角形(详见该图集第13、14页)。这样平均每平方米GSJ板约有4.7个锚栓(M5膨胀螺栓或φ6钢筋)来固定,每个锚栓悬挑长度为63mm,承受的荷载为13kg左右,这会使锚栓产生一定挠度。由于墙体的垂直偏差、平整偏差以及安装GJ板的误差,局部抹灰厚度可能超过30mm,这样不仅加大荷载,且不均匀,导致施加于各个锚栓上的荷载不一致,而这在安装锚栓时是难以预计的,无法用调整锚栓疏密的方法使各锚栓承受的荷载均匀。荷载不均匀,导致锚栓变形不一致,再导致抹灰层开裂。2001年前后,沈阳市使用这种保温板表面抹灰普遍开裂,效果不佳,因此建议停止使用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心板(GSJ板)作外墙外保温。

2 EPS外墙外保温板

由于这种板外饰面采用刮抹面胶浆的做法,而胶浆厚度较小,通常只有几毫米,因而很少出现裂缝。使用这种材料的要点就是限制胶浆厚度,按辽宁省地方标准《EPS板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DB21/T1271-2003规定,抹面胶浆总厚度不宜大于5mm,房屋底层不宜大于7mm。此外,饰面应采用弹性涂料,以防止胶浆表面出现裂纹。

第五篇:论地下室外墙渗水原因及防治措施

论地下室外墙渗水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地下室墙体混凝土裂缝渗水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为此,介绍了地下室工程墙体、顶板混凝土裂缝出现后采取的控制措施及相对应的修补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供大家参考。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渗水;原因及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地下室结构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防止渗漏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国内外高层建筑混凝土地下室墙裂缝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而且严重降低建筑物的耐久性,对今后处理补救也造成极大困难。地下室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外墙渗漏水治理难度较大,混凝土地下室墙出现裂缝,一定要认真对待、科学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

1、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主要特征

(1)绝大多数裂缝为竖向裂缝,多数缝长接近墙高,两端逐渐变细而消的,为枣核形。

(2)裂缝数量较多,宽度一般不大,超过0.3mm宽的裂缝是很少见,大多数缝墙度≤O.2mm。

(3)主要分布在外墙柱边和柱间墙中部,且经试验大部分为贯通缝。(4)裂缝出现时间多在拆模后不久,有的还与气温骤降有关。

(5)随着时间裂缝发展,数量增多,但缝宽加大不多,发展情况与混凝土是否暴露在大气中和暴露时间的长短有关。

2、裂缝主要原因

2.1、混凝土收缩

从裂缝特征可见大多数均属收缩裂缝。由于采用商品泵送棍凝土,由于商品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砂率大,粗骨料少,导致收缩增加,裂缝可能性加大。此外,地下室混凝土墙收缩较大的主要原因混凝土标号高,水泥用量过多,养护不良以及外墙柱达到了大体积混凝土收缩量加大而拉裂柱间墙等。2.

2、设计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IO一89)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伸缩裂缝的最大间距为20(露天)一30m(室内或土中),但实际工程长超过规定为36m。需要指出的是,本工程设计突破了规范规定后,地下室墙的水平钢筋仍按构造配置,这是墙较易裂缝的又一因素。2.

3、温差过大

包括混凝土内外温差大、昼夜温差、日照下混凝土阴阳面的温差、拆模过早及气候突变等因素的影响。2.

4、地下室墙长期暴露

这类薄而长的结构对温度、混度变化较敏感,常因附加的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墙体开裂。同时还应注意,设计时地下室墙均按埋人土中或室内结构考虑,即伸缩最大间距为30m。实际施工中很难做到墙完成后立即回填土和完成顶盖,因此实际工程应取最大伸缩缝间距20m。这也是地下室墙裂缝普遍的一个因素。

2.5、混凝土施工质量差

原材料质量不良、配合比不当,未使用UEA微膨胀剂、坍落度控制差,施工中任意加水及混凝土养护不良等因素,均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加大而裂缝。

3、处理方法

目前常用的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类。3.

1、表面涂抹渣

常用材料有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等。混凝土表面应坚实、清洁,有的表面根据材料要求还要求干燥,以涂抹环氧树脂类为例,其处理要占是先清洁需处理的表面,然后用丙酮或二甲苯或酒精擦洗,得干燥后用毛刷反复涂刷环氧浆液,每隔3—5min涂一次,至涂层厚度达到l衄左右为止。国外曾报道用这种处理方法的环氧浆液渗入深度可达16—84咖,能有效防止渗漏。3.

2、表面少刷加玻璃丝布法

目前常用的有聚氢酯涂膜或环氧树脂胶料加玻璃丝布,以前者为例,其施工要点如下,将聚氨酯按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1.5:2的重量配合比搅拌均匀后,涂布在基层表面上,要求涂层厚薄均匀,涂完第一遍后一般需要固化5h以上,基本不粘于时,再涂以后几层。一般涂4—5层,总厚度不小于1.5mm。若加玻璃丝布,一般加在第2至第3层间。处理时应注意玻璃丝布宜用非石蜡型,否则应做脱腊处理。环氧树脂胶结料应经试配合格后可使用。被处理表面应坚实、清洁、干燥,均匀涂刷环氧打底料,凹陷不平处用腻子料修补填平,自然固化后粘贴玻璃丝布l一3层。3.

3、充填法

用风镐、钢钎或高速旋转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形成V形或梯形槽,清洗干净后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沥青油膏、高分子密封材料或各种成品堵漏剂等材料封闭裂缝。当修补的裂缝有结构强度要求时,宜用环氧砂浆填充。3.

4、灌浆法

灌浆材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甲酯、丙凝、氰凝和水溶性聚氨酯等。其中环氧类材料来源广,施工较方便,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甲基内烯酸甲酯粘度低,可灌性好,扩散能力强。不少工程用来修补缝宽≥0.05mm的裂缝,补强和防渗效果良好。环氧树脂浆液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浆液配方可参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灌浆方法常用以下两类;一类是用低压灌入器具向裂缝中注入环氧树脂浆液,使裂缝封闭,修补后无明显的痕迹,俗称打吊针,% 料大楼工程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经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灌浆法处理后,再无渗漏;另一类是压力灌浆,压力常用0.2-0.4Mpa。

4、预防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几点建议

4.1、设计方面

(1)没有充分依据时,不得任意突破设计规范关于伸缩量最大间距的规定。应注意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6.1.1条注⑤ 的要求:“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可按照使用经验适当减小伸缩缝间距”。

(2)设置后浇带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力或使用UEA微膨胀剂。

(3)加强水平钢筋的配置,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水平钢筋保护层应尽可能小些;第二,防裂缝钢筋的间距不宜太大,可采用小直径钢筋小间距的配筋方式;

第三,考虑温度收缩应力的变化加强配筋。4.

2、材料方面

(1)水泥:宜用低水化热,铝酸三钙含量较低、细度不过细,矿渣含量不过多的水泥。

(2)砂、石:宜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石子宜用粒径较大的连续级配、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的碎石或卵石。(3)掺减水剂,以减少混凝土用水量。

(4)掺入微膨胀剂,配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国内常用掺1O%一15%UEA或10%左右的AEA。

(5)掺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升。4.

3、施工方面

(1)模板选用:对外露面积较大的混凝土墙体,气温变化剧烈的季节以及冬季不宜使用钢模板。选用木模时,应充分湿润,以利保湿和散热。

(2)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尽量降低不均匀性。除控制混凝土制备和运输中的质量外,还要注意混凝土浇筑时防止离析,振捣密实以免墙内出现薄弱面而产生裂缝。

(3)根据测温记录和气象预报确定拆模时间,保掂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温度陡降不超过10"C,拆模后应注意覆盖和及时养护。

(4)浇水养护。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持续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l4天。

结束语

地下室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外墙渗漏水治理难度较大,但在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渗漏水的处理过程中,始终遵循地下工程的渗漏水治理的原则,即“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治理”。在渗漏水治理前,熟悉掌握工程的原防排水设计、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对原防排水的位置、施工中的防水设计变更、材料选择做到心中有数,为治理时方案的制定带来帮助。渗漏水治理施工时按先顶后墙而后底板的顺序进行,尽量少破坏原有完好的防水层。最终在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指导下,完成渗漏点封堵,使用三年多来,地下室外墙裂缝渗水处理部位未见渗水现象,达到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建家.建筑物外墙渗水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2]林惠娜.框架结构中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广东建材,2010 [3]薛亚鸽.墙体渗漏水防治的几点做法.建设监理,2008 [4]王兴国,韩林峰.浅谈建筑物外墙渗水的原因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地下室外墙裂缝原因分析(精辟)(优秀范文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