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8.7亿元支持春耕备耕
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8.7亿元支持春耕备耕
从农业部新闻办获悉:2007年中央进一步加大了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并扩大了补贴范围,共安排专项资金88.7亿元。
粮食生产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中央财政初步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专项资金比去年增加29亿元,良种补贴预计增加9.5亿元左右,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6亿元,测土配方施肥增加4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增加3亿元,新型农民培训增加1亿元。此外,安排5亿元设立棉花良种补贴。
补贴范围扩大。水稻良种补贴增加了四川、广西、重庆3省区市,补贴范围由去年的7个省扩大到10个省区市。预估今年水稻良种补贴面积将达到全国总面积的70%左右,小麦良种补贴面积将达到全国总面积的29%左右,农机具购置补贴在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实施,补贴机具种类由2006年的六大类19种,增加到七大类24种,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由去年的600个县增加到1200个。
第二篇:中央财政安排39.1亿元支持春耕生产
中央财政安排39.1亿元支持春耕生产
为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调动农民田间管理积极性,支持各地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中央财政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安排39.1亿元,用于小麦“一喷三防”、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特大抗旱补助、南方水稻集中育秧、旱作区地膜覆盖等技术补助。此前,中央财政年初公共预算已安排拨付用于支持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并明确要求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与春耕备耕相关的项目资金应在春耕前及时拨付到农民手中和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财政部强调,有关省(区、市)财政部门要抓紧与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制定具体实施指导意见,明确实施范围、补助标准、操作程序等要求,确保补助资金落实到户、春耕措施落实到田、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刊根据财政部网站资料整理)
第三篇:支持春耕备耕调查报告1
**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支持春耕生产调查报告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切实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差别准备动态调整措施,确保信贷调控工作落实到位,农村信用社执行央行文件精神,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国家采取一系列货币政策从紧措施,对农村信用社发展及服务“三农”产生很大影响。就农村资金需求量,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向等进行专题调查。
一、2011年一季度信贷投放情况
**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现有28个信用社55个营业网点,截止到3月31日各项贷款余额165521万元,比年初净放3846万元,比同期减少贷款投放2427元,其中一、二月份净投放贷款2669万元,比同期减少贷款投放1939万元,三月份净投放贷款1177万元,比同期减少贷款投放492万元。涉农贷款年初余额167065万元,三月底涉农贷款余额160987万元,比年初净投放涉农贷款3922万元。
二、2011年一季度信贷投向
为落实国家信贷调控政策,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指标按月核定,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削弱了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一季度人民银行核定我社贷款投放指标3500万元,对于一个110万人口的 农业大县涉农资金需求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的资金需要。支持“三农”是农村信用社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保证农民的生产资金需求,我社在有限的信贷投放指标的提前下果断采取措施,召开了支农专题会议,压缩非农贷款投放,把有限的贷款投放指标尽量满足农业贷款需求,同时加大不良贷款清收,采取多收多放措施,尽最大努力保证春耕生产资金需求。一季度净投放农业贷款3321万元,占净投放量的86%。一季度农户已授信而未发放的贷款将近3000万元,农民迫切等待资金到位。
三、信贷规模控制对信用社发展及服务“三农”的影响 农村信用社网点多,客户分散,贷款需求季节性较强,信贷规模实行按月控制对农村信用社产生不利的影响已经慢慢显现,主要表现在:
(一)信贷规模实行按月控制大大减少了农村信用社对“三农”贷款的发放。
我县联社现辖28个信用社55个营业网点,难以准确实行信贷规模计划管理,农业生产季节性强,有时有贷款指标时没有客户需求,客户有需求时没有贷款指标,同时网点信贷资金需求存在差异,有的网点信贷资金需求旺盛,有的网点信贷资金需求相对较少,造成了本来有限的贷款指标浪费,致使农村信用社对农村贷款支持力度的减少。从2011年一季度全县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投放情况看,农业贷款较 2 年初增加3321万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86%,较同期减少2500万元。信贷规模实行按月控制影响了支农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信贷规模控制抑制了对“三农”贷款的创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的资金能自给自足,但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的资金还需信贷支持,信贷规模控制使农村信用社只能满足农户一般的贷款支持,无法满足农户用于农业产业化的贷款需求。信贷资金供不应求对农业发展是一种制约,对农村信用社本身也是一种制约,同时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信贷规模控制和利率提高阻碍了农村信用社快速可持续发展。
去年由于我社合理运用信贷资金,实现了利润快速增长,目前来说贷款利息收入是农村信用社主要收入来源,今年我县农村信用社存款规模仍然快速增长,贷款规模控制使存贷比例下降,今年3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为44.86%,比年初下降4.2%,利润增长受到制约,实现利润目标任务有较大困难,现我社富余资金有10多个亿,资金运用压力增大。同时农村信用社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以农户、商户和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信贷规模控制导致对部分客户的信贷服务不能按计划提供,从而导致部分客户流失。据统计,一季度全辖农村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贷款较去年同期少投放1000万元,流失一部分优良客户。另外,农村 信用社的利润主要是存贷利差,信贷规模控制使农村信用社资金使用成本加大,减少盈利能力,按人民银行总行2011年2月9日公布的存贷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贷款利率为12.24%,利差9.24%。农村信用社在此之前一年期存款执行利率为2.25 %,贷款执行利率为11.88%,利差9.63%,调整后,比以前利差减少0.39%,至2010年底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7亿元,仅此一项将减少收入600多万元,从而阻碍了农村信用社快速可持续发展。
四、面对信贷规模控制农村信用社所采取的措施 基于上述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从信用社自身经营和地方经济环境实际出发,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信贷投放总量控制,把握支农工作重点 1.制定相关规定,提高涉农贷款占比。在全县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上明确了:三农贷款投放额度不能低于贷款投放总额度的80%。要做到“三个高于”:即涉农贷款增幅高于GDP增幅,涉农贷款增幅高于全县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增幅,涉农贷款余额高于其它贷款余额。到2011年3月底,全县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较年初增加3321万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86%。
2.做牢基础工作,抓好调剂,用好用足贷款指标。按照人行宏观调控要求,全县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2011年计划新增贷款控制在2.13亿元,较去年减少3700万元。由于今年的贷款投放指标总量同比下降14.8%,将有可能会出现贷款供应量不能满足贷款需求的月份和区域,为此我县农村信用社根据历年的“三农”贷款的季度需求量,同时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社的管贷能力,将今年的贷款指标分配到月、安排到社,全县农村信用社一至四季度的贷款投放指标分别是:3500万元、8100万元、7100万元、2600万元,同时对各分社贷款投放每天进行监督,及时调剂各社贷款指标,尽力用好用足贷款指标。另外今年加大了客户授信力度,力争基础客户增加20%,在贷款有指标时,能及时、快捷为优良客户发放贷款,保证了有贷款指标时有投放对象。
3.保障基础农业需求,重点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县农村信用社在保障对粮食生产、春耕备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菜篮子”工程、农机购臵等传统农业贷款资金需求的同时,根据贷款指标额度,重点加大对农资企业、种子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农村经济组织等涉农企业和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并加大对农村水利、农村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对国家控制的“三高一剩”、房地产等产业实行控制,做到有保有压。
(二)狠抓存款组织工作,确保信贷资金需求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必然会影响到可用资金的额度,为此,我们抢抓先机,一季度及时将存款任务分配到各信用社,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掀起组织资金高潮,有力推动了存款的增长,一季度,全县农村信用社组织 存款4.1亿元,较同期多增 1.2亿元,完成计划的77%,保证了支农资金。
(三)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积极筹备“三农”信贷资金
一是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采取逐笔催收的方法,重点清收贷款户有能力偿还而未偿还的贷款,不但盘活了资金,提高的信贷资产质量,也增加了贷款投放指标,能将收回的资金投入到支持“三农”建设中,保证客户需求,今年6月底前要清收盘活7000万元不良贷款,全年要清收盘活12000万元不良贷款。二是加强对新放到期贷款的清收,进一步落实对新放到期贷款未收回的问责机制,提高信贷员的主人翁意识,将全县新放贷款到期收回率提升到98%以上,回笼的信贷资金重新投入到支持辖内“三农”中去。
五、对信贷规模调控的建议
(一)政策倾斜促进农村信用社加大涉农信贷资金投放力度。
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势产业,一直以来只有农村信用社是支农的主力军,现我县农村信用社“三农”贷款占全县金融机构“三农”贷款总额92%以上。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信贷资金需求旺盛,今年到农村信用社要求贷款的农户较多,但贷款指标满足不了农户的需求。贷款规模控制减少了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支持,加剧了农村资金紧缺,使刚刚起步的农村经济受到打击,政府应给予涉农信 贷资金投放政策支持力度,促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增长。
(二)建议人民银行对信用社信贷规模按调控。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80%以上投向农村,主要资金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是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坚实后盾,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三农”,把充足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现实经营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建议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涉农信贷规模按调控,中间信贷规模由农村信用社自身调节,不超出人民银行核定的信贷规模,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大丰收。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第四篇:春耕备耕
阳春三月,春暖大地,又是一年春忙时,全县的春耕备耕工作也全面展开。
近日,记者走进县种子公司,首先看到的就是一辆辆送化肥的大卡车,种子公司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从春节前夕他们就开始联系货源,春节一过就开始储备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截至目前,已储备各类农作物种子14760吨,积蓄农家肥240万方,贮备各类化肥5500吨,肥料、地膜、农药等贮备充足。种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的种子、化肥除了个别品种价格有所上浮外,其它农资价格趋于平稳,公司储备了足量的农资以备春耕春播。
【种子公司经理宋斌善---储备充足】
金穗9号、登海1号、长城799、中北
410、克新1号、青薯168、陇薯6号等是我县今年主推的玉米、马铃薯品种。经试验证明,这些品种不但适应我县地理环境、土壤气候,而且产量高,有助于农民增产增收。为了确保每个品种的种子发芽率都能能达到标准要求,种子公司工作人员对每一批的种子都进行试种,观察其发芽率。
【种子公司经理宋斌善---试种】
【农民---在种子公司买农资保险、价格、发芽率等有保障】 春耕备耕是化肥、种子等农资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的多发季节,为了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结合种子专项执法年、农药专项执法年和肥料专项整治活动,农牧局
农业执法大队联合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检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规范农资市场,严厉农资进货渠道,从源头上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队长李强--农资市场检查情况】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块孕育希望的土地上,正编织着一副繁忙的春耕景象,为了来年的日子更加富足、殷实,农民们在这里播撒希望,收获果实!
【主持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指出农业的增产增收,不能单一的靠面积的扩大和量的积累,而要靠质的飞跃和科技的创新。扬黄灌区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是我县今年农牧业工作重点之一。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对今年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务必高度重视。针对全县用水指标没有增加,而灌溉面积新增4万多亩,水资源紧缺这一突出问题,调整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全县扬黄灌区共有水浇地面积16.43万亩,2012年分配扬黄灌溉净用水量4000万方,亩均仅为243方。按照“以水促调、节水增效”的原则,在扬黄灌区涉及到的花马池、王乐井、惠安堡、冯记沟、青山等5个乡镇,压缩玉米播种面积,扩大黄花、牧草、马铃薯、向日葵等节水作物种植面积,粮、经、饲比例达到5比3比2,推广综合增产增效组装配套种植技术,实现扬黄灌区种植效益稳步提升。
【农牧局负责人---预期效益,一是节水效益。以玉米为主的耗水作物面积由13万亩压缩到6.7万亩,年用水量减少到2350万方,占扬黄水总量的58.8%,其他作物种植可用水量达到1650万方,亩均170方,基本能够满足种植要求。二是经济效益。扬黄灌区种植业年均总产值可达2.42亿元,净产值达1.65亿元。其中黄花种植年总产值为0.75亿元,净产值为0.5亿元,是玉米种植的3倍。】
种植结构调整的执行者、受益者是农民自己。为了顺应市场、经济、自然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群众对种植结构调整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农牧局农业科技人员在宣传引导的基础上,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的向农民传授技术,讲科学种植。
【农民--谈科技人员教科学种植】
【主持人--加快灌区种植结构调整,不但是解决水资源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关于扬黄灌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的推动作用,我们将在今后的节目中做后续报道,敬请关注。】
第五篇:春耕备耕
***镇2014年春耕备耕进展顺利
今年以来,为确保我镇2014年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镇党委、镇政府组织专门力量,深入金融农资部门和村组农户调查了解备耕情况,围绕备耕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在物资供应、农贷投放、生产帮困和信息服务等诸多方面狠抓协调工作,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落实有力,为实现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抓好技术备耕。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和农事季节,加大对农民现代农业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培训,帮助群众分析和研究农业市场信息,引导群众合理调整种养结构;配合市、区农牧、科技部门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重点加强丰产栽培、畜禽养殖、病虫害防治、沼气池维护等实用技术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20场(次),培训农民3500余人(次)。以提质、增产、增收、增效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业新技术在春耕生产中的应用,推广无公害生产、测土配方施肥、高产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等5项先进技术。二是抓好物资备耕。据调查,今年我镇春耕共需籽种1370吨、化肥5600吨、农膜83吨、农药17.8吨。目前供销社及各农资经销点已储备籽种1075吨、占总需求的78.47%,化肥4500吨、占总需求的80.36%,农膜66吨,占总需求的79.52%,农药11.2吨,占总需求62.92%。不足部分,镇农业部门将督促和协助农资部门进行调运,以保障春耕物资储备充足。同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春耕生产资金支持力度。三是抓好帮困备耕。为确保困难群众春耕生产正常进行,镇民政办和农业中心已摸底确定“三缺户”和贫困家庭138户。镇党委、政府正积极筹措资金,帮助“三缺户”、“特困户”解决春耕生产所需物资。为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贷 1
款贵的问题,按照《*省草食蓄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我镇积极宣传贴息贷款政策,引导群众发展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截至目前,共有309户农户申请贷款4035万元,落实放款1200多万元,其他正在银行审查办理之中。四是抓好保墒备耕。坚持以水定地原则,全镇完成冬灌面积6.65万亩,其中井灌面积2.53万亩,河灌面积4.12万亩,2014年计划春灌
6.65万亩。五是推进土地流转备耕。今年,我镇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探索多种流转模式,鼓励种植大户通过租售、转包等多种方式扩大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并结合*区土地流转奖励办法文件要求,加大宣传,加快土地集约化经营,为全镇农户提供流转土地信息、法律政策咨询、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协调利益关系和调处流转纠纷等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