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基层卫生院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编辑:紫云轻舞 识别码:20-433806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27 03:51: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基层卫生院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目 录

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活动„„„„„„„„„„„„1 开展工作义诊活动„„„„„„„„„„„„„„„2 “献爱心、送温暖”下乡义诊活动„„„„„„„„5 中医知识普及宣传„„„„„„„„„„„„„„„6 中医养生保健„„„„„„„„„„„„„„„„„11 中医药知识宣传资料„„„„„„„„„„„„„„18

沙琅中心卫生院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

根据《广东省2014年度中医药知识宣传》的精神,2014年7月初以来,沙琅中心卫生院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宣传队”,多次下乡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和利用中医药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养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知识方法进行宣教。

2014年7月24日,沙琅中心卫生院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队在沙琅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高海雄带领下在本院内和防疫组,向广大民众朋友进行了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共发放了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方法、颈椎病健康预防教育、原发性高血压防治常识、煎煮中药的学问、中医四时养生法、中医养生七法日常知识等中医药宣传资料1000于份。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崔英伟大夫当场向来咨询的广大民众朋友做了“冠心病中医药防治知识讲座”。

沙琅中心卫生院这次开展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普及活动不仅让农民朋友了解到中医中药防病治病的有关知识,还为很多因农忙不能及时外出就医解决了他们的病痛,得到了沙琅镇全体民众的欢迎和好评,并希望我们今后多开展这方面的活动。

1、在医院内开展宣传活动

2、在防疫组开展宣传活动

“献爱心、送温暖”下乡义诊活动

沙琅中心卫生院组织医护人员下乡免费义诊,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由办公室主任梁宗毅带队,为老人进行了身体检查。义诊进行了一上午,此次活动得到了镇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也体现了关爱老人、关注民生的心声。

中医知识普及宣传

遵循自身规律 保持中医特色 才能弘扬中医优势

中医药学是中国第一大发明,其意义远大于我国指南针、纸、印刷术和火药等四大发明。中医药学是中国的原创性医学,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学是成熟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医学,可以应对各种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认为是新出现的疾病,如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

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人类两大医疗保健体系。与发展仅二百年的现代医学及其所出现的诸多弊病相比,中医药学有极大的优势;中医药学是防病的健康医学,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药学拥有自信心,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自主发展中医药学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医药主管部门的责任。我们要告诉世界: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健康医学,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活法。然而,中华先哲们所创立的本真中医药学,在今天的学术界几乎消亡殆尽;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也几乎荡然无存。要振兴中医,发挥中医优势,就要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保持中医特色。

一、中西医药学及其方法论比较

(一)什么是中医

什么是中医?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科学完整的定义。下面只是想谈谈我们一点想法。今之“中医”称谓,始于清末民初。其时,将外来的教育称为西学,将自己的则称为国学;将外来的医学称为西医,将自己的医学称为国医,后来亦称中医。迄 今,中医、国医二词通用;在教科书中多用中医一词,中医院校开设的门诊则多称“国医堂”。所以,“中医”可以说是“中国医学”、“中华医学”的简称,是与从国外引进的西医即“现代医学”相对的一种医学。故《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医”的解释是:“中国固有的医学”。中医药学是自从有了中国就存在的医学,也就是有了中华文明就存在的医学。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7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繁衍壮大,中医药学起了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是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法则揭示了人体气血运行规律;描述了在气的作用下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并以此指导中医的诊断、治疗、用药,包括养生,以扶正祛邪、调整气血、疏通经脉、不治已病治未病等,把健康和长寿带给亿万人民。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其含义不是五种元素,而是对运动形式、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描述,并以之指导医疗保健的实践。把五行理解成五种元素,实在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我们认为,所谓中医药学是:根据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五运六气学说,按照阴阳五行所揭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以经络学说、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借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和自然界万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偏性,使之恢复到和谐平衡状态,从而保障人们健康的医学。

二、中医是国宝,是成熟的理论医学

(一)中医是国宝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我国古籍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医籍,且,中医是中国哲学、人文科学、社会学、天文学、地理学、农 学、化学等各学科之集大成者,是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的自然科学与文化的统一体,或说是东方科学的代表。因此,中医药学的振兴必将带动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中华文化复兴的意义将远大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华文化是“和”文化,讲人与人和谐相处,民族与民族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尤其是对于人体,非常讲究“阴气平和,阳气密固”,保养正气以滋润性命,顺应四时而养生。因此,中医的物质、人文世界观必将指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引领人类社会进步,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华文化复兴的世纪。中医药学是中国的原创性医学,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降的2000多年中,中国发生321次瘟疫,正是中医药的防治,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所以,中国从未出现过像欧洲那样一死上千万人的悲剧。

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最有优势、最有实力、最有底气、最有后劲,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唯有中医药。而且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简便廉验和人性化服务等代表了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中医药将来能够解决世界人民的健康长寿、无疾而终问题。根据我们的调研,几乎没有多少西医能治而中医治不了的病;反倒是许多中医能治的病如多因素疾病、病毒性疾病等等,西医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很多被西医判了死刑的患者,经过中医的治疗,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有人说,西医手术比中医强。的确如此。但是,一则西方已经认识到90%的手术是不必要的,二则中医手术在东汉时水平就已很高,那时就用“麻沸散”进行手术麻醉,只是因为手术过于残忍、大伤元气而且很多病症施以药物和运用其他方法也可以解决问题,因而抛弃了发展手术。

因此,中医药学是我们的国宝,这一点勿庸置疑。

(二)中医是完整的、系统的、成熟的理论医学

一些西医以及近百年来我国的不少科学文化“精英”一再强调:中医是经验医学,不科学。我们经过调查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与此正好相反:中医是理论医学,而且是成熟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医学。

中医是理论医学也体现在:她运用阴阳五行的准确含义完全能够解释中医的各科学说,能够说清楚中医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是怎样建立来的,说清楚中医的治疗原则,说清楚病人发病及其痊愈的原因,随时可用以指导临床。按照中医理论,几千年来解决了中华民族遇到的各种疾病,包括近几十年来遇到的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或没有很好疗效的新出现的疾病,如SARS、艾滋病、“禽流感”、戒毒等等。既然按照中医理论能够应对各种疾病,不必先要经过种种实验以取得经验才能找到有效治疗方法,为什么有人硬要把中医说成是经验医学呢?!

而且,中医是成熟、系统、完整的理论医学。首先,历史悠久,中医有5000年历史,西医只有二三百年历史,说它是个孩子是抬举它;其次,5000年的发展使其能够轻松应对新出现的SARS、艾滋病等,而且效果极佳;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其理论体系非常系统、完整,可随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各种疾病。在此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一些科学文化“精英”把中医说成是“经验医学”,是因为不肯认可中医有“科学”的依据!现代医学倒是“有”科学依据,却无法摆脱经验医学的束缚,这些“精英”却把西医标榜为“理论医学”,实在是长文化帝国主义志气,灭中华文化威风!

中医诊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并非千人一方。深圳黄炳华大夫自学中医,一个诊所,三两个医生,没有任何“先进”的仪器设备,却什么病都看。因为他疗效好,费用少,远近闻名,许多患者跑百十里地前往就诊。一个小小诊所,他每天要看四五十人,甚至七八十人。他辨证论治一个阑尾炎,不过百十元花费,效果很好;而西医看阑尾炎,需三两千元,动辄手术,患者还得受罪。

(三)中医中药不分家

自古以来,中医中药是一体,从不分家。一提中医,就包括中药以及中医的各种非药物疗法。一个中医,要懂中医理论,要懂药性,会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也要会针灸、按摩、拔罐等,还要会认药、会采药、会炮制、会自制丸散膏丹。他们认药凭眼观、鼻闻、手摸,似乎不科学、不先进,其准确性却并不亚于现代仪器,十分有效而且简单方便,为当代仪器设备所不及;惜乎几十年来的“现代化”,老药工已经所剩无几,其经验即将彻底失传,新中国培养的中医几乎不会认药,更不会炮制。广东电白县一位老药农,年过古稀,认识一千多种中药,只要你叫得出药名,他就能从山上给你找来,实属难得之人才,可哪所中医院校愿意请他教学生认药呢?!

有人要废医存药,认为中医不科学,中药还有点用,只要提取有效成分,做得和西药一样了,现代化了,与西方接轨了,就可以进入世界主流医药市场。这些人想错了。中药与西药不同,必须由中医按中医理论辨证使用,离开了中医,中药就都是废物、垃圾以至于是毒药。中医开的每个处方,都是一对一地以药性之偏纠正人体之偏,这与西医用药完全按说明书是两回事。

所有这些分家之举,都是不懂中医之发展规律而制定政策使然。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中医药有五大发展规律。可惜百年来没有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总是以西医药的规律要求中医药。

中医养生保健

(一)中医讲究养生保健

中医讲究:“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不仅是防病于未然,更是养生保健,使人健康长寿,不得病,无疾而终。

扁鹊是名医,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扁鹊说,他们兄弟三人,大哥医术最高,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二哥医术次之,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自己医术最差,只能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众所周知,一块钱的预防相当于8块钱的医疗。但中医的养生远高于平常所说的预防。

中医养生方法有多种,比如:

1.运动养生。中医的体育是养生体育,又称为导引,“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西方的体育是竞技竞体能体育,往往使运动员一身伤,一身病。邓铁涛老教授坚持八段锦,今已92岁高岭,仍思维敏捷,声如洪钟,健步如飞。

2.饮食养生。中医讲食疗,讲食物四性五味的平衡搭配而不讲营养成分;讲“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讲吃饭“七分饱”。

3.音乐养生。中国之古筝、古琴,弹起来令人心旷神怡,适于养生。

4.书法养生。书法、绘画,亦是中医养生之法。

此外,中医之养生方法甚多,不可能尽述,如孙思邈倡导养生13法:发宜常梳,齿宜常叩,耳宜常鸣,腹宜常摩,等等。

中医之养生保健绝非现代医学之预防。现代医学所谓预防,讲的是隔离,讲的是消灭致病微生物,讲的是不接触致病源;清朝每次瘟疫发生时就是这么做的:派兵围住患病村庄,不使与外界接触。而中医之养生保健首先是调理人之身心状态,摄足五味,劳逸适度,其次才是运用药物、针刺等疗法,调理脏腑、经络、气血,这些足可以解决西医毫无办法的“亚健康”问题。

养生的意义大于预防。遗憾的是,今天的人们在西学“征服自然”思想的浸淫中,基本忘记了中医的养生思想和理论。

(二)中医擅长治疗慢性病、老年病和疑难杂症

中医不仅能治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对慢性病、老年病、疑难杂症非常有效,对于这些多因素疾病,现代医学没有很好的办法,而防治这些疾病,正是中医的优势。例如,2004年,确山电业局李某68岁住院治疗,西医确诊为脑出血,心衰,肺衰,肾衰,真乃多因素疾病;无法治疗,推出医院,亲戚朋友都已准备好花圈,经中医治疗,先服安宫牛黄丸,后服60剂汤药而愈,至今健在。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真正发挥中医防治慢性病、老年病、疑难病的优势,则可解决老龄社会的医疗保健问题,使这些为社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年人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他们对于慢性病、老年病、多因素疾病几乎是束手无策,而且认识到中医擅长于治疗这些疾病。美国总统医疗顾问方励培先生2005年底来我国在科技部也讲到,中医适于治疗慢性病,承认他们在这方面没有优势。

(三)中医药最大的优势是治疗急性病和防治外感热病

一些人总认为中医是“慢郎中”,其实中医擅长于治疗急性病。董建华教授说过:“我国历史上的名医都是治疗急症的能手。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医治疗急症受到了影响,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误会,好像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其实,中医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乙型脑炎、外感高热等急重症方面,都已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当今名医——山西灵石县中医院李可老师就是治疗急危重症的高手。李可治病,常是一剂知,二剂已,遐迩闻名。李可擅长用中药抢救濒危病人,使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起死回生,其中有案可查、被西医下了病危通知书者,亦有百余人。李可先生说:“擅治急症,是中医药学的固有传统,历代中医名家大师,人人都是‘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何以现代中医退出急症阵地?时下世人视中医 13 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我呼吁老中青三代中医起而雪耻,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自甘附庸。”

所谓外感热病,即西医说的病毒性传染病,如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此没有有效疗法。西医要杀灭病毒,苦于没有找到合适药物;疫苗似乎是个好的预防办法,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病毒变异太快,疫苗研制无法跟得上病毒的变异。中医从来不主张杀灭病毒,主张调动人的自身康复能力,与之和平共处。中医从来不怕病毒,也无需弄清病毒是什么样子,只需扶正祛邪而已。中医这一优势是世界其他医学所不具备的。

SARS期间,全球平均病死率11%,中国内地为7%,台湾为27%、香港和新加坡均为17%;因中医的介入,中国内地SARS的病死率大大低于其它国家和地区。由于广州中医介入SARS最早最深,广州SARS死亡率仅3.4%。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48例SARS病人,采用中医疗法治愈,始终未用呼吸机,创造了三个“零”的奇迹:零死亡,零转院,医护人员零感染。如此世界奇迹,谁人又去调查、整理、宣传了呢?没有!所宣传的是“中西医结合”!自己的桂冠非得要送去戴在别人头上,这不是谦虚,是贾贵站惯了!

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迄今20多年,世界各国的努力终无结果,致使西医大家到处宣扬艾滋病永远治不好。我们调研 14 的结果是:民间中医在国家尚未来得及关注艾滋病患者的2001年,主动上艾滋病村免费为他们治疗,疗效奇佳,稳定了民心。中药只需吃几个月最多一年即可停药,不反弹。义乌孙传正治疗171例患者中,13例患者抗体转阴,可惜没有引起我国中西医大家以及管理机构的注意;哪怕你去调查否定了孙传正的结果也好,也是一大贡献,却从未有什么机构去核实。这只能说明我们卫生界对中医不屑一顾!最可怕的就是这种麻木不仁!

中医治疗急性病、外感热病有优势,然而,我们今天中医院的急诊室都是用西医方法急救;国家艾防办、国家疾控中心都没有中医。

(四)中医简便廉验

与西医相比,中医的另一优势是简便廉验。“简”是指中医能化繁为简,只需望闻问切即可确定病情,辨证论治,所谓“大道至简”;“便”是可以就地取材以及所施手法方便,所谓“天生万物,无一非药石”之谓;“廉”是中医治疗费用少,往往是现代医学治疗费用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验”则是中医疗效好,几十年来中医治疗乙脑、流行性出血热、SARS、艾滋病就是明证。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World Health Report》和官方汇率计算,2001年,占全球人口21.0%的中国消耗的卫生总费用占世界总额的2.1%,而占全球人口11.4%的西方七国集团消耗了世界卫生资源的77.0%。虽然中国人均卫生资源消耗量与发达国家有天壤之别,但我 15 国人均寿命却与他们不相上下,一个基本原因是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由于中医简便廉验,现在养活不了自己,只好学习西医,引进各种仪器设备,借以掏患者的口袋,从而丧失了中医的这一优势。中医三大特色

(一)整体论

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整体,把人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把人的五脏六腑也看作一个和谐的整体,既讲物质,也讲精神。所以中医讲的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整体。一位老干部,心脏病,西医认为需要搭桥,请中医司令吕炳奎司长看了看,吕老说问题在肝不在心,吃了几付汤药,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再犯过心脏病。由此可见中医整体论之一斑。

(二)辨证论治

中医是个性化治疗,所谓“辨证论治”,是中医辨别不同体质人的不同疾病之病机,因人、因时(一年四季,一日四时)、因地制宜,或用中药或用非药物疗法予以治疗。例如:当年柯老在上海、东北、北京感冒,所用中药皆不同。何也?上海潮湿,东北寒冷,北京干燥。

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决定了中医更为人性化、个性化,更符合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三)中药讲药性,不讲成分

中药讲究药性,即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中医不讲药物的有效成分,不讲靶点(当然,也不讲有人所谓的多靶点),不讲营养。中医或说中药技术的一个核心秘密是炮制,通过炙、蒸、煅、烧等方法改变原药材的药性,这是世界其他医药学体系中所没有的。

要发扬中医药的优势,必须保持自己的特色。只有保持特色,才能保证中医优势的发挥。正如韩启德副委员长最近在广东省中医院视察时讲:“中医也不是排斥现代医学,但是首先中医不要把自己的特色丢掉。”丢掉了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也就不是中医了,自然也就没有中医的优势了。

因此要想振兴中医,必须坚持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保持中医特色,如此,才能发挥中医的优势。

第二篇: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精神,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和利用中医药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养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知识方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为做好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加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识,维护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知识和科普文化需求。

(二)推动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队伍建设,拓展宣传普及渠道,探索构建宣传普及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能力。

(三)增强社会对中医药的普遍理解与认同,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二、项目范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三、项目内容

(一)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

1、活动方式与内容⑴ 采取科普讲座、中医健身方法演示、义诊、文化表演、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⑵ 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医药方针政策及中医药发展成就;二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基本理念和知识;三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四是中医药历史知识、名人故事等。

2、活动目标⑴ 使群众了解中医药的有关方针政策,了解中医药的发展成就。⑵ 使群众了解中医药的基本理念,掌握一些中医药科普知识,学会一些常见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

3、活动要求⑴ 每个县(市)至少开展以上宣传方式中的三项。其中科普讲座至少五场;义诊至少五次;其他宣传方式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开展。⑵ 宣传活动要深入到社区、街道、乡镇、村庄、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个县(市)直接受益人群至少五千人次,受益人群尽可能广。⑶ 项目的组织开展注意发挥和利用当地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媒体扩大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争取良好的宣传效果。⑷ 每次活动结束要就活动形式、内容和效果进行小结,并留有活动的相关文字及影像资料。在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中,各省要注意选拔和培养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培育和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二)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

1、工作方式与内容⑴ 采取组织编写、制作出版中医药科普作品(含音像制品)、在媒体上开设栏目等方式,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⑵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各省组织编写出版中医药文化宣传及科普作品,印制发放中医药知识宣传品;二是协调当地主流媒体开设中医药知识和科普宣传栏目或专题介绍中医药知识;三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2、工作要求将作品出版及宣传资料发放、所开设媒体宣传栏目的内容及效果等情况形成总结。在开展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工作中,各省要对基层需求进行调研,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形成调研报告。此外,各省还要召开一次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探讨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项目组织实施

(一)我局负责项目实施的宏观管理与总体评估,组织专家对各地项目贯彻落实方案进行审核,并对实施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二)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项目贯彻落实方案,报我局审核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

五、项目资金安排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480万元(未含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620万元),重点用于组织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和加强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的经费补助。各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共同制定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具体补助内容及金额详见财社〔2008〕212号文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08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附件三,已发)。

六、项目执行时间本项目执行时间为2008年—2009年。各省(区、市)于2009年1月31日前编制完成项目贯彻落实方案;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项目任务。

七、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我局负责审核各地的项目贯彻落实方案,对项目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二)各省(区、市)要加强对本地项目的组织领导,落实专人负责。

(三)加强项目绩效考评工作。在项目执行中期,我局将进行中期考核与评价。在项目执行结束后三个月内,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将项目总结评估报告上报我局和财政部。我局将根据各省项目实施情况对实施结果进行检查与评估。

(四)严格按照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下达各地的项目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我局和财政部将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各地项目执行的实际效果作为安排下相关项目资金的依据。

第三篇: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2008年以来,我院以国家局印发的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实施方案为指导,严格落实省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及早部署,广泛发动,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项目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院按省局要求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的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措施落实有力。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成立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增强宣传意识,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的理念;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内、对外宣传活动,宣传‚天然中药,绿色医疗‛医院品牌,普及中医药知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现自身医院文化价值,提高医院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

(二)方式方法多样,内容丰富充实。3年来,我院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加深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识;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使群众了解中医药有关生命、健康与疾病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保健知识,掌握常见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增强社会对中医药的普遍理解与认同,扩大中医药的影响,树立社会形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推动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长期开展,并组织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咨询、文体表演、知识竞赛、教 1

授健身方法、科普游艺互动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内容,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深入。

(三)狠抓中心活动,确保取得实效。2008年3月,我院积极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站活动,重新规划建设‚神农百草园‛、养生健康馆,在市政广场举办多场中医药知识宣教,组织我院‚××市名中医‛举办2次大型义诊活动,活动期间在××日报、××晨刊刊登2个整版,邀请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在主要街道和广场制作、悬挂横幅40余条。此后又多次参加和组织‚中医中药中国行‛为主题的各类健康宣教、义诊、文化演出等活动。

(四)培养优秀人才,提高科普能力。我院以‚151‛××英才培养工程为载体,加强对我院5位培养对象的中医药科普和教学能力培养,提高他们开展中医药知识宣教的能力。

(五)抓好基地建设,开展科普宣传。医院以附设的中医药学校为依托,每年借与××中医药大学联合召开研究生班、乡医和社区医生培训班的机会,举办中医药论坛和健康讲座,为基层培养了大批中医专业实用人才。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等‚五进‛工程,深入开展义诊、咨询和健康教育,为群众提供中医药知识咨询,解决群众看病难、请专家看病更难的问题。3年来,组织志愿者专家团先后60多次深入市政大楼、花园小区、幼儿园、银座商城、××镇、部队干休所等,为群众免费查体6000余人次,提供医疗咨询600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明白纸‛6000余份,开办健康教育讲座30余次。

二、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的情况

(一)编印宣传材料,扩大行业影响。在弘扬突出中医药特色的院歌、院训、医院理念的基础上,2008年制作出版医院整体和以中医药为主题的‚杏林春晖‛大型宣传画册各1部,2009年医院‚×××××××‛服务品牌成功争创‚××省服务名牌‛,拍摄‚天然中药,绿色医疗‛专题片1部,制作出版争创‚××省服务名牌‛画册一部。2010年又制作出版以中医药特色为主题的大型宣传画册1部,印发了《员工手册》。充分发挥院内64块宣传栏的作用,每季度及时更新内容。

(二)充分利用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开设专题、专版、专栏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每月发行一期《岱下杏林》,做到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完成率100%,目前已出版71期。充分发挥医院网站作用,全方位、多视角介绍医院特色专科、专病和医院最新动态,普及中医保健知识,并做到及时更新。3年来,共在××日报刊登稿件600余篇,120余万字。尤其是我院新病房楼主体工程开工仪式期间,连续3天3整版在我市引起了较大反响。在《××晨刊》设立《××杏林》专栏,每周1整版刊登我院相关新闻,共计180个整版。在××1台《××新闻》播出前的黄金时段播出医院整体形象宣传片,在××电视台《健康生活》及周边县市区的电视台、电台制作宣传节目900余期,仅仅2010年一年,在××1、2台《新闻零距离》、《天天说事》、《新闻背后》、《夜线》等栏目播出我院新闻节目200余期。为使医院的宣传更上层次,我们积极与上级媒体合作,在《健康报》刊登医院招聘人才信息,在《中国中医药报》整版介绍医院近年来中医药发展概况,在××省人民广播电台向全省人民介绍医院重点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协调我院专家在《××晚报》设立空中诊室,积极响应省中医药管理局号召,在××省健康频道《名医讲坛》节目中播出我院国家重点专科和省名中医,积极配合市卫生局,与××市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建立空中医疗服务网,把我院的特色优势通过电波的形式介绍给广大泰城市民。2009年,在举国欢庆建国60周年期间,协助市卫生局拍摄、制作相关视频、画册,拍摄制作《国粹走过30年》专题片并在××台播出。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上的宣传内容、视频资料、报样等都详细作了登记,并经常与临床科室进行交流、沟通宣传的效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院连续多年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集体。

(三)开展大型活动,宣传普及中医中药。在搞好医院日常宣传的基础上,2010年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我院和××电视台联合组织医疗小分队和采访报道组奔赴四川北川和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克服条件恶劣和高原反应等困难,开展了为期10天的‚心系灾区、爱心奉献‛医疗救助和采访报道活动;10月初,我院又与××电视台联合开展了‚中医医院专家在新疆‛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医务人员和记者组成的采访小分队远赴新疆,开展为期半月的采访宣传活动,让全市人民了解我院中医药专家在新疆的生活情况、工作成果。××电视台对这两个活动进行了全程采访和实时报道,扩大了我院在全市的影响,宣传树立了中医药行业的正面形象。2010年5月12日晚,医院在××电视台演播大厅举办‚‘天使〃爱〃美丽’汶川玉树大地震祭暨5〃12国际护士节纪念晚会‛,11月4日,与××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第十个中国记者节庆祝晚会。通过这些活动,扩大了中医药影响,提高了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

三、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

对于上级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同时坚持多方筹集配套资金,财务科加强财务管理,审计科加大资金使用审计力度,力保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通过以上工作,我院中医药宣传开展的有声有色,促进了医院中心工作的开展,但在工作中还存在宣传面不够宽、不够深入扎实等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制订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根据《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10〕146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0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10〕27号)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项目范围

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项目内容

(一)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

1.活动目标

(1)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加深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识。

(2)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使群众了解中医药有关生命、健康与疾病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保健知识,掌握一些常见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

(3)增强社会对中医药的普遍理解与认同,扩大中医药的影响,树立社会形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2.活动内容和方式

(1)组织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

(2)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咨询、文体表演、知识竞赛、教授健身方法、科普游艺互动等活动。

(3)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动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在基层长期开展。

3.活动要求

(1)各地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在2010年已安排5个以上县(市)的基础上,继续选择5个以上县(市)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

(2)宣传活动要贴近基层,贴近社区,贴近农村,使更多的基层群众参与活动并从中受益。每个县(市)直接受益人群至少达到5000人次。

(3)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当地媒体的作用,通过媒体扩大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争取良好的宣传效果。

(4)每次活动要注意收集相关文字及影像资料。

(5)在开展活动中,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

(6)各省(区、市)要注意培育和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二)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载体

1.工作方式

采取组织编写、制作出版中医药科普作品(含音像制品)、在媒体上开设栏目等方式,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

2.工作内容

(1)挖掘本地的中医药典籍、文物古迹、传说故事和其他历史古籍文物中的中医药文化内容,进行研究整理,组织创作一系列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群众、图文并茂的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丛书(手册)。

(2)要协调当地主流媒体开设中医药知识和科普宣传栏目专题介绍中医药知识。

(3)要注意利用互联网、手机、公交地铁电视等新兴媒体资源介绍中医药知识。

3.工作要求

(1)在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载体中,各省(区、市)要把基层的需求作为工作重点。

(2)总结本地区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出版、宣传资料制作及发放以及所开设媒体宣传栏目的内容及效果等工作情况。

(3)要定期召开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探讨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项目执行时间

本项目执行时间为2010年—2010年。各省(区、市)于2010年4月15日前编制完成项目组织实施方案,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项目任务。

四、项目资金安排及资金管理要求

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按照每省(区、市)80万元标准给予项目资金补助(未含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2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组织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30万元用于加强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重点是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媒体建设以及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队伍建设的经费补助)。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补助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下达各地的项目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财政部将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各地项目执行的实际效果作为安排下相关项目资金的依据。

五、项目组织实施及监督与评估

(一)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报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各省(区、市)要加强对本地项目的组织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将项目总结评估报告于2011年1月15日之前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项目的宏观管理与总体评估,并对项目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在项目执行中期,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检查督导,在此基础上进行中期考核与评价;在项目执行结束后,将根据各省(区、市)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

第五篇:定远县总医院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实施方案

定远县总医院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实施方案

各科、股室、门诊部、永康分院:

为加强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和利用中医药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养生康复等方面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理念和方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关于印发2012年安徽省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执行方案的通知》(皖中医药[2012]12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深化医改关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任务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促进中医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成果。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及“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掌握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和养生保健基本方法;使社区和乡村卫生人员进一步掌握并运用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使城乡居民广泛接受中医药服务,基层医务人员更多更好地提供中医药服务;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

三、活动主题

传承中医国粹 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

四、活动内容

(一)中医药文化科普周活动

2012年10月22日-28日为我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在宣传周内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文化科普讲座、中医健身方法演示、义诊等形式为主的中医药宣传活动。

(1)中医药知识与文化健康讲座。发挥我院中医药的作用,结合科普行动组织专家举行中医药健康讲座1-2次。广泛宣传中医药方针政策及中医药发展成就;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基本理念和知识;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中医药历史知识、名人故事。

(2)中医义诊咨询活动。10月27日在我院曲阳路门诊部组织中医骨干进行大型义诊活动。

(二)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

从我院组织选择5-10名中医技术骨干组成定远县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有计划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

(三)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充分利用各级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集市等场所,向乡村、社区群众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发放中医药科普宣传资料,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讲座活动;面向乡村和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培训,使其掌握和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中医治疗常见病诊疗技术、中医药适宜诊疗技术和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的传播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把中医药科普读物等送进家庭。医院结合三下乡活动组织实施“中医药大篷车”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中医药人员开展中医义诊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满足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中的作用。

五、组织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成立总院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医务股长、科主任、中医骨干为成员,统筹协调,狠抓落实,在总结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及“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推进医改进行周密部署,细致安排,达到预期效果。

(二)建设队伍,完善机制

大力挖掘和培养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造就一支能力强、水平高、受欢迎的科普宣传队伍;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科普工作制度和机制建设,使其成为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的主力军,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长效机制。

(三)总结经验,加强管理

认真总结、及时推广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自觉接受监督。

定远县总医院 2012年10月20日

基层卫生院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