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如何克服初三孩子补课抵触心理(最终版)
编辑:诗酒琴音 识别码:20-457625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09 21:33: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如何克服初三孩子补课抵触心理(最终版)

时间:2011年10月30日 地点:平盟会客厅 主要内容:

平盟学习研究院老师(以下简称平盟):您好,欢迎来到平盟教育。

家长:老师您好!听别人介绍平盟的老师比较好,孩子在这里进步比较大,我们夫妻两个想把孩子送到您这里来学习。我家孩子各科普遍分数不高。物理、化学还没那么糟糕,问题较多的是语文和数学。最近一次考试,孩子语文满分120分,考了70多,作文才得了32分,阅读也很差。数学是100分满分,也才考了60多分。我们家长很是着急。想问下老师,这好几科怎么补?是如何安排的呢?平盟:您的孩子的基本情况我们已经了解。在我们这里,有孩子补4科成绩的,但是每个孩子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辅导方案都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们不是用一张试卷来测试,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孩子半年来的试卷,作业和笔记来进行一个分析。第二步是针对孩子的情况我们来给孩子配备善于解决他问题的老师;第三步是让老师和孩子接触,我们会综合老师和家长的反映来确定下一步的计划。您家孩子的弱项是语文和数学。尤其是语文,对其他科目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可以说,语文学的不好,在其他考试中很可能连题目都看不明白。

家长:是的,看我家孩子的试卷,其中很多不该丢的分都丢掉了。

平盟:如果孩子在每次考试中都出现这种问题,那么就是一种常态性的问题了。这代表孩子的学习专注度有问题。如果不加以纠偏,以后每次考试都会卡在同一个陷阱里。

家长:老师您说的对,我家孩子平时做题公式用的很多,可是一到考试换了一种形态就容易出错。平盟:2010和2012年中考试题在题型上的变化不大,但是考试的内容量增大了。考试考的是知识点的组合能力。不同的知识点打破常规,进行组合。而平时上课学习的知识点是拆分后的,分散的。这也是很多孩子平时小考、月考没问题,但是大考往往失利的一个主要原因。

家长:我家孩子初一时不过课,也是采用的一对一的方式。一个学期加一个寒假的时间,但是开学测试仍然没有进步。孩子变得没有信心了,觉得补课没有用,对一对一的辅导特别抵触。平盟:您家孩子需要认可的老师和系统的方法。您家孩子排斥的不是上课的形式,而是由老师面对面带来的压力感。像您说的您家孩子宁愿选择课外的大班,这就说明了您家孩子是在逃避这种压力感。老师不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造成孩子学习上的接受性程度低,使孩子学习不主动并且形成对自己学习的消极认知。长此以往,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强调老师的针对性一定要强。

成绩的稳定提升很重要,结果起伏不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信心。现在的孩子很想得到证明的提升,但是往往都有太多的包袱。一位好的老师的则能带动孩子自信心的提升。他们应该会研究孩子的状况,站在心理的层面上肯定孩子,将压力专为正面的动力。双方持之以恒,三点合成一力,使孩子中考不留遗憾。这样到了高中阶段的学习更能顺利。阶段性优势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努力推动老师带着孩子不断前进。家长:你们在聘老师上要求很严格吗?

平盟:是的,我们平盟的老师得经过多年中考、高考的检验。各个老师的讲课风格不一致,对别人家的孩子合适的不一定和适合您家孩子。所以我们在挑选老师方面会更严格。

家长:我家孩子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但是质量上却不能保证,这怎么办呢?平盟:您家的孩子保证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这说明孩子还是努力了。但按时写作业并不代表考试的能力好。作业只反映了孩子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作业的质量却反映了孩子做题的效率、专注程度等。家长:我家孩子不爱提问怎么办?

平盟:不爱提问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重点在于孩子在学习上有盲点,不知道问什么、怎么问。这是典型的学习被动。所以关键是要让孩子学懂,学懂了才会提问。在提问中孩子慢慢会找到成就感。

家长:我家孩子考试时特别粗心,往往不该丢的分都丢了。

平盟:我们这里有一个孩子也是这种情况。现在考试出题人往往不会把题目设置的很难,但是实际上却暗藏玄机,孩子在专注度上不够,有效的针对性的训练也比较缺乏,就会容易踩中学习的雷区。

家长:现在学校的教学和考试是有脱节吗?我家孩子每次小考都考的不行,但是每次大考成绩都会上升,每次班里的成绩排名会上升20个左右。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稳定

平盟:这个问题很具有普遍意义。小考和大考,考察的内容、方法是不同的。小考是每个知识点的考察,每次考试的内容不会超出本单元知识点的范围。大考考的是整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内容的丰富量上远高于小考。小考考察的是一段时间学习成效问题,大考考的是知识的综合运用、组合能力。所以,有的孩子小考考的好,大考却不行,说明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有待提高。每次小考还不错,说明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但是大考时出现问题,说明孩子不能有效地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融会贯通起来。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一定的外力来对孩子予以指导帮助了。

第二篇:如何克服孩子的攀比心理(本站推荐)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攀比心理

据报道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穿着打扮,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然而京翰认为,如果中小学生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一味地追求名牌效应,则不是一件好事。

京翰教研院的心理教师李老师揭示称,热爱攀比至少会给中小学生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①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②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③养成并助长虚荣心及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

④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走进误区,发展下去将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因此,京翰教育认为,家长对孩子过于讲究穿着的现象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盲目迁就,而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健康的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首先,家长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端正消费行为,以身立教。孩子对美的认识往往受父母的影响,甚至将父母的穿着打扮作为效仿的对象。如果父母以新奇时髦、穿金戴银、穿名牌服饰为美,甚至以此炫耀自家的身份、地位或富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么孩子当然就会无师自通,上行下效了。

其次,应教育孩子集中精力搞好学习。要通过教育,使孩子明白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引导孩子在学习、劳动、品德方面与同学展开竞赛,而不是在穿着上盲目攀比。即使家庭条件允许买名牌衣服,也要讲究穿着的环境,上学时以穿校服和其他朴素大方的服饰最为适宜,这样就不会让孩子在穿着上产生优越感,而能与其他同学平等相处。

京翰教育教研院的李老师称,其实攀比是很正常的心态。有时候这种心态的存在可以促使人去努力,关键是如何把握。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争取该争取的,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京翰教育李老师建议,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攀比原因进行不同的引导,不能一味打压,那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他的要求不仅在家庭中没有得到满足,心理上还受到负面的刺激,也许他会寻求外界的“帮助”,这样很容易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

第三篇:如何化解再婚家庭孩子的抵触心理

顾女士和陈先生结婚的时候都是再婚,各自都有孩子,婚后半年多,陈先生和顾女士10岁的儿子看上去相处得还不错,让他俩很感欣慰,于是陈先生决定利用暑假把他14岁的女儿小雁接来一起生活——他一直希望如此,但女儿对父亲再婚很反感,不愿意跟后妈一起生活,宁愿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这也是这个“乖乖女”跟父亲唯一不合拍的地方。顾女士答应了,并对小雁来后有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做了“思想准备”。

继母热情相迎,女儿冷若冰霜

小雁来的那天,顾女士精心准备了她爱吃的菜,然而见面充满了火药味。一进门,小雁就冷若冰霜,不正眼看一下,对顾女士的问候更是充耳不闻。顾女士不泄气,热情地让小雁洗手吃饭,小雁很冷冷地说:“我不洗手,我只用消毒纸巾。”给小雁夹菜,小雁翻白眼:“我吃饭用不着你帮助。”为了缓和气氛,陈先生说:“尝尝妈妈做的鸡翅。”小雁反感:“咸死了!这么难吃!她才不是我妈!”顾女士赶紧给儿子使眼色,以防不高兴的儿子“说怪话”火上浇油。陈先生再打圆场:“大家很多习惯不一样,今后慢慢相互适应。”小雁立刻站起来:“我才不会去习惯任何人、讨好任何人!”然后回到房间大力关上房门。

类似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顾女士觉得很累,吃力不讨好,但只能按着性子。原本很得女儿信任的陈先生也失去了往日地位,女儿对他也没有好脸色。

虽然有陈先生的安慰,但顾女士委屈得想哭。天天对孩子小心谨慎和颜悦色,得到的却总是冷嘲热讽。她不知该如何是好?但也只能重整旗鼓。她决定用“爱心+耐心”,争取早日感化小雁。

小雁一天单独出门,谁也没告诉,回来后顾女士和陈先生都没说什么,儿子羡慕了,因为他从没有获得单独出门并且不告诉父母的权利。顾女士和陈先生在沙发上说话,小雁过来打开电视机,故意把声音开得很大,儿子见父母还是不责备,马上抗议:“你们太偏心了,你们从来都不说她。”对顾女士放在房间的杯子,小雁也在看到它的第一时间就把它“请”了出来:“我不喜欢它,圆鼓鼓的,我要拿它当垃圾筒!”顾女士和陈先生口径一致:“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没问题!”

面对这个忽然叛逆的“乖乖女”,顾女士和丈夫犯难了:不知道应该怎样应对女儿的抵触、怎样来感化她的对立?而儿子还在不停地攀比女儿拥有而自己得不到的种种“权利”。重组家庭的融合问题,还真是让人伤脑筋!

多因素导致“后母”难被接纳

“夫妻一方或双方都是再婚、双方都有孩子或者一方有孩子,就有了所谓的„后爸、后妈‟,与普通家庭相比,相处中的问题自然多一些,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为何顾女士一片真心换不来小雁的理解和接纳?我想问题是多方面的。

首先,小雁今年14岁,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独立意识的形成,该年龄段的叛逆心理最明显,即便不是重组家庭,该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之间也常出现对立与矛盾,所以小雁不单与顾女士无法相处,与父亲也沟通不良。

其次,多数孩子都难以接受父母离婚的现实。虽然在当下的社会中离婚已很常见,但从孩子的角度,对于家庭的破裂他们无法像成年人那样去理解甚至不敢对外承认自己的父母离婚,因此也就很难接受父母的再婚,难以接受“后妈”或“后爸”。

第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相处需要时间,尤其是小雁,她本来就像一只刺猬一样来到这个家庭,短短的一个暑假还不足以改变她对顾女士的偏见,何况她对陈先生的不满也还没有解决。顾女士的“爱心+耐心”是对的,只是做得还不够。

第四,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有待改善。顾女士和陈先生对小雁的刁难不断忍让或者回避,而孩子并不领情,甚至变本加厉,无原则的迁就有时也会导致父母与孩子无法平等沟通,孩子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不懂尊重别人。而父母对待孩子的标准不一,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孩子。

家庭教育不能丢掉原则

如果重组家庭中的各种关系没有处理好,可能会使孩子受到二次伤害,也会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多的困难。刘奋告诉记者,从一些统计资料看,相当一部分犯罪青少年都有父母离异的背景。“重组家庭的孩子与继父或继母„合则双美,不合则两伤、甚至多伤‟。”

为了孩子,陈先生和顾女士可谓“呕心沥血”,虽然目前结果尚不如人意,但刘奋认为,努力总会有回报。“因为人的心都是肉长的,小雁的冷漠与对抗也是暂时的,„爱心+耐心‟最终一定能够获得她的理解和接受。但如前所说,需要改变方式方法,平等地与孩子沟通,甚至把小雁当作大人一样与她沟通,可以跟孩子说说自己的难处,也许能得到孩子的理解,这样孩子也会把内心的真正想法说出来。还有,家庭教育不能丢掉原则,因为任何地方都需要有规矩,家庭也不例外。”

要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重组家庭的父母如何与子女和睦相处?刘奋认为,像小雁这样的孩子,应该教育他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1,变冷漠为接受。对小雁来说,父母离婚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某种意义上她是受害者,心中确有痛楚。但她也要从父亲的角度考虑,他也是受害者、痛楚可能更大,而上有老下有小、还要挑起家庭的重担。小雁对继母的冷漠,实际上伤害的是她父亲,因为这会使他左右为难。“冷漠不但是婚姻的杀手,也是人际关系的杀手,如果老是让继母„热屁股碰上冷板凳‟,对现状又有何益?实际上,继母并不像小雁想像的那样„坏‟,否则父亲也不会选择她。况且,不让父亲再婚,让父亲独自为家庭操劳、受着孤独和痛苦的煎熬,这应该也不是小雁的心愿。”

2,学会互相尊重。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受到伤害会觉得痛苦,但小雁要明白,她在伤害别人时对方也一样会痛苦。不妨学会换位思考,是的,自己失去了一个母亲但又得到一个母亲,父亲失去了一个妻子却又得到一个伴侣,这不一定就是坏事。感情需要一点点地培养,只要小雁自己做到善解人意、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她一定会和继母改善关系,而这时最感欣慰的人就是她的父亲。”

3.给予相应的回报。重组家庭后,继父或继母一定会想方设法与继子女好好相处,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因为唯有如此,家庭才会有真正的和睦。作为继子女,一定要认清现实,体谅对方的难处、体会对方的善意,千万不能凡事都和亲生父母比,因为人都是有差异的。“他们对你慈而宽,你就要对他们敬与爱;他们对你和颜悦色,你就要对他们柔声细语。要明白,和睦的关系离不开双方的努力,作为孩子,不能总是要求他们为你付出,相应地自己也要学会付出,比如帮父母干点家务、买点小礼物,这些小小的举动就有可能使他们内心感动,更加地关爱你。”

第四篇: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攀比心理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攀比心理

现在很多孩子都这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穿着打扮,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然而,作为小学 生,如果他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一味地追求高档、名牌效应,则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影响:①分散精力,影响孩子的学习;②加重家庭 的经济负担;③养成并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及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④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走进误区,发展下去将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家长对孩子过 于讲究穿着的现象不能掉以轻心,任其自然,更不能盲目迁就,助其发展,而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健康的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 为,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首先,家长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端正消费行为,以身立教。孩子对美的认识往往受父母的影响,甚至将父母的穿着打扮作为效仿的对象。如果妈妈 说:“女儿穿这件红色衣服真漂亮!”那么孩子就认为穿这件衣服很美,天天穿着不肯换。如果父母的审美情趣低下,以新奇时髦、穿金戴银、穿名牌服饰为美,那 么孩子当然就会无师自通,上行下效了。

孩子追求名牌效应的心理,除受社会上高消费的影响外,也与有些家长自身的审美观、消费观有关。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给孩子买高档衣服,甚 至买金项链、金手镯,这是应该的,甚至以此炫耀自家的身份、地位或富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在别的孩子面前“不掉 价”。殊不知,这些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是一种误导。

其次,应教育孩子集中精力搞好学习。要通过教育,使孩子明白自己是一名学生,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引导孩子在学习、劳动、品德方面与同学展开竞赛,而不是在穿着上盲目攀比。即使家庭条件允许买名牌衣服,也要讲究穿着的环境,上学时以穿校服和其他朴素大方的服饰最为 适宜,这样就不会让孩子在穿着上产生优越感,而能与其他同学平等相处。

攀比也是很正常的心态,说实在的,我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攀比心,包括我们成人。有时候这种心态的存在可以促使人去努力,比如努力多挣钱、努力考一个好学校、努力获得奖项等等。人前进的动力,不就是为了得到好的生活和得到他人的尊重吗?攀比其实是很正常的一种心态,关键是如何把握。在自己能 力所及的范围内,争取该争取的,没有什么可非议的。

要知道孩子为什么攀比,在评价一个孩子攀比心是不是强烈之前,我们还是要仔细追溯一下导致他攀比的根本原因。

比如说,是因为周围的同学比较追求物质享受,而孩子很从众;还是因为他缺乏自信心,想靠一些表面上的东西来弥补;或是性格敏感,太在意自己的形 象;或者是因为他受到了同学的嘲笑,从而产生不服气的心理等等。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引导,不能一味地打压,那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他 的要求不仅在家庭中没有得到满足,心理上还受到负面的刺激,也许他会寻求外界的“帮助”,这样很容易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

现在的很多电视广告都在宣扬物质享受和所谓的“光鲜靓丽”,我们要和这些并不实际的宣传做斗争,教育孩子脚踏实地,不盲目攀比并不容易。所以,还是盼望媒体能够负责任一些。

不知你们平时都给孩子买什么书籍?以前我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也跟孩子说过要多看书,多学习,充实自己的心灵而不是做一个“绣花枕头”,可是 说实在的,在选择阅读的内容上还是很有限,除了那些学习辅导和少部分名著。但是孩子就像一块吸水的海绵,能吸收各种各样很多东西。我现在不怎么管他能看什 么书,不能看什么书,我只给他一份长长的书单,在每个书名前面画上星星,星星越多,代表这本书越值得阅读,在我推荐的这些书里甚至有漫画和武侠。孩子很爱 看书,自然也就不会整天琢磨外表或其他的事情了,“只要过得去就行!”这是他的原话。我想,我给他的足可以让他受用终生了。攀比这件事情,我想他肯定会很 明白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攀比的害处人所尽知,在这里就不过多地分析了。但是,攀比也不是一无是处,关键是不能盲目攀比,把握“尺度”最重要,更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

因此,我们认为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最重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生活及处事方式,是最利于身心健康的正常心态。

第五篇:孩子脆弱心理的表现及克服的方法

宝宝什么时候变得脆弱敏感

三岁以后,宝宝突然对成人表现变得敏感、脆弱,孩子开始对妈妈在感情上依恋。可能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会哭哭啼啼,没有安全感,说明孩子的情感敏感期到来了。到了六岁后,以前绝不会引发他哭啼的事情,而在这个时候他却会委屈和哭泣,情绪极不稳定,对父母传递过来的情感高度敏感,父母情绪稍微有一些变化,他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把注意力转移到父母对他的情感上来,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有一点点小矛盾,就立刻哭着说要妈妈,以前总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现在忽然哭着不让妈妈离开,必须陪着他。这个时候家长就下个定义:认为孩子太脆弱,承受力差,爱哭,这样的结论是不妥的。任何情感都需要表达出来,宝宝敢于说出,这样可以产生积极作用。

宝宝为什么如此脆弱

现在的宝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凡事要求家长迁就,致使感情和心理相当脆弱,动不动就哭鼻子。比如,在幼儿园受了老师一点小批评,和小朋友玩受了点委屈,家长没答应他的要求,等等,这些都能让这些感情脆弱的宝宝情绪低落。

感情脆弱的宝宝一般有哪些表现

1、宝宝过于敏感自尊

这类宝宝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尤其是受到嘲笑、轻视后会感到十分害怕,形成自卑脆弱、退缩逃避、气量偏小的性格,在行为举止上常常显得拘谨、不爱说话、喜欢独来独往。

2、宝宝虚荣心强

现在很多的家庭都给宝宝提供过于优越的物质条件,从而助长了宝宝在物质上的虚荣心。专家认为,在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过高地评价自己,再加上很多家长喜欢盲目地夸奖宝宝,使宝宝产生在精神上的虚荣心。虚荣心强的宝宝很喜欢攀比,如果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往往会感到强烈的失落感,心理失去平衡,脆弱不堪。

3、宝宝赢得起输不起

输赢本乃兵家常事,可是有些宝宝赢了,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输了,他就怨天尤人、垂头丧气,甚至自暴自弃。

4、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气

同样是摔跤,有的宝宝能自己迅速爬起来,拍干净身上的尘灰,继续若无其事地玩耍;而有的宝宝却只是趴在地上啼哭,伤心。这表明,在挫折面前,后者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气,心灰意懒、逃避退缩。

家长如何帮助宝宝克服脆弱

1、给宝宝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逐渐扩大宝宝的交往范围,尽可能地挖掘宝宝的优点,使宝宝在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功,让他有充分把握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获得他人的认可、赞美,树立自信心。

2、注意教育的方式,不要纵容宝宝的消费欲望。要培养宝宝节俭朴素的生活习惯;不要盲目表扬宝宝,使其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让宝宝受得起表扬也受得起批评。

3、要有一颗平凡心,正确对待宝宝的输赢。当宝宝失败时,家长鼓励宝宝,把宝宝从脆弱的感情中拉出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家长能够对输赢淡然处之,宝宝对输赢的心态也就能摆正了。

4、在挫折教育上,身教重于言教。当家长受到挫折时,冷静、坚强、勇敢的心态可以潜移默化培养宝宝直面挫折的勇气。当宝宝面对挫折时,家长要显得平静,淡化宝宝的受挫意识。当宝宝经过自己努力克服了一些挫折后,家长要及时赞扬宝宝,让宝宝在心理上获得一种胜利感,从而增强克服挫折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如何克服初三孩子补课抵触心理(最终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