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灵乡镇民情调查综合报告(修改)范文合集
编辑:诗酒琴音 识别码:20-266283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1 13:34: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灵乡镇民情调查综合报告(修改)

灵乡镇民情调查综合报告

按照省委、省政府、黄石、大冶两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三万‛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共派出21个工作组分别进驻全镇各行政村,进村入户,以‚宣传农村政策,调查社情民意,服务农村发展‛为宗旨,积极问政于民、主动问需于民、虚心问计于民,切实帮助群众在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生活上解困,并为村组干部鼓干劲、出点子、找出路,指导村组挖塘筑堰、兴修水利,同 时,引导农民抓好农业生产、搞好结构调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诊把脉‛。‚三万‛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灵乡镇民情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灵乡镇是大冶市西南中心城镇。全镇国土面积135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辖21个行政村、292个自然湾、2个街道社区、1家省管工业园——灵成工业园,1家中央直属企业——武钢灵乡铁矿。近年来,灵乡镇紧紧抓住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和大冶市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两大机遇,以村庄整治为支撑点,以大金、毛灵沿线为示范带,以谈桥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为试点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实现了在黄石市乡镇中跨越发展、争先进位的目标。

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灵乡镇农业和农村都发生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增长步入快车道,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6亿元、完成综合财政收入2.8亿元,实现上交税收1.7亿元、实现招

商引资8.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经济总量跃升黄石乡镇第一。二是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目前,中心镇区现已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灵成工业园现已建成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已达3万人,流动人口1.2万, 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2010年大冶城镇化率为44.6%)谈桥片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已与镇区连为一体,进一步扩大了镇区人口与规模。戴岭、罗桥两个副中心集镇建设已初具雏形,农民集中居住趋势明显。三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灵乡镇在产业特色上形成了‚矿冶之镇、模具之园、劲酒之源、油茶之乡‛,灵成工业园入园企业39家、47个项目,其中特钢模具制造业已投产23家,正在建设的12家,投资8亿元的武钢轧辊、投资20亿元的武汉重冶相继引进投产。2011年,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39亿元以上,上交税收达10560万元,并被省发改委、省模具钢协会授予‚湖北模具产业园‛。四是发展机遇不断增多。灵乡镇继前几年获得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康明星乡镇标兵、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等国家级殊荣,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湖北省中心镇、百镇千村试点镇、‚楚天杯‛三届乡镇、全省先进基层党委等省级殊荣,黄石、大冶城乡一体化、高产农田建设项目试点镇等市级荣誉以外,2011年,又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镇‛、‚湖北省(乡镇)党委‘十面红旗’‛等最新荣誉,今年3月,又被列入湖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这为灵乡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灵乡在大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辐射带动作用将会不断放大。

二、存在问题

各工作组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调查情况,了解到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灵乡镇党委、政府带领

全镇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勤劳致富奔小康,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但是,因种种因素制约,当前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深度变革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灵乡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落后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是目前灵乡镇农村存在的普遍现象。近些年来,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兴修水利,但离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还有很大距离,部分村组当家塘堰严重淤塞,部分泵站设施严重老化,抵御水旱灾害能力严重不足。曹铺村李家坑自然湾村民生活饮用水、农业生产灌溉用水,主要依靠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一条水渠。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水源地与刘仁八镇下纪村南刘湾发生多次纠纷,至今未能妥善解决,导致该湾20多户近百名群众生活饮用水和生产灌溉用水及牲畜饮水困难。该村港湾胡自然湾也存在群众生活饮用水困难问题,原来的饮水工程始建于1988年,由原大冶县爱卫办投资兴建,由于年久失修、管理不善、损坏严重,导致该组20多户百余名群众生活饮用水、生产灌溉用水和牲畜饮水出现困难,至今大多数群众仍然只靠饮用毛铺水库水生活。随着农田改造步伐的不断加快,受损水利设施亟待修复。

此外,近期正在进行的土地整理和农田改造,也对农田水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农田改造把小块地整成了大面积连片田地,便于机械化作业,但是水利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上,造成地形改变后,原来的灌溉渠道无法发挥作用,严重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地不

能种,农民群众望地兴叹。

2、交通设施建设还不均衡。灵乡镇境内交通十分便捷,大金省道全长13.6 公里纵贯全境,与106、107 国道呈‚工‛字型相接,全镇乡镇公路总里程达到82 公里,其中水泥路面里程66 公里。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灵乡镇‚村村通‛工程已全部达标,95%实现了‚组组通‛,大部分乡村公路达到了‚片石路基、砂石路面‛的标准,基本实现了镇区道路刷黑,文明村相通水泥路,乡村普及砂石路的目标。坳头、长坪、宫台等经济条件较好的试点村已经实现了‚户户通‛。但是,由于毛铺地处山区,唯有毛灵公路直通镇区,由于道路狭窄、车流量加大,导致塌陷严重。风亭村有灵罗公路穿村而过,大部分进组道路已硬化,但是像1组、10组还是依靠机耕路出行,造成村民出行不便、学生上学困难。戴岭村朱申湾距大金省道较近,但通组道路尚未硬化、崎岖不平,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出行。

3、部分农户生活依然困难。在调查中发现,病、残是导致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生病无钱医治的困难户在灵乡还有不少,还有在灵乡毛铺、张河、西畈李、罗桥、风亭、大庄等村由于主要劳动力出门打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还有很多,由此也产生了像土地抛荒、生活无人料理等诸多问题。风亭村下肖汪湾16户人家有11家举家外出,剩下几家也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打工虽然增加了家里的经济收入,但小孩从小缺少教育和关爱。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差,有很多情况突出的农户,家中只要有病人,就会造成一个家庭的返贫。3组的袁仁寿,妻子、儿子都患有精神病,大儿子04年不堪生活的痛苦喝药身亡,二儿子袁细稳长期服用精神药。全家靠低保维持生活,工作组了解情况后送去慰问金和药品,但解决不了根本问

题。燕窝袁湾的徐纯斋原本在新疆承包大棚种菜,家庭幸福富足,三年前一场大风刮走大棚,风华正茂的儿子查出患有白血病,妻子承受不了打击服毒身亡,现在父子二人居无定所,相依为命。曹铺村山下郑自然湾留守老人郑世生老人现年75岁,右眼几乎失明,左眼视物不清,下肢患严重皮肤病,老伴已经去世,住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土砖瓦房,膝下有一儿子现年30岁,身患残疾,至今未成家立业。该老人目前只能靠政府每月下发的80元低保、60元养老金和邻里的施舍维持生计,生活举步维艰。

4、农民就业渠道比较狭窄。全镇21个行政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坳头、宫台、大畈、长坪等村条件较好,集体经济收入比较殷实,但像毛铺、曹铺、贺铺、张河、岜山、西畈李等村由于地处穷乡僻壤,没有支柱产业,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在穷村还是在富村,群众普遍反映就业较为困难,收入来源单一,又无一技之长,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大多数村民只有选择外出从事繁重、危险、收入很低的工作。留守在家维持生计的大部分是搞家禽、生猪等养殖。还有部分群众,由于年纪较大,没有技术,无力外出务工,发展种养殖业又缺乏资金支持,风险较大,不敢贸然行事,家庭收入普遍较低,生活比较困难。

5、农民种田普遍不够积极。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三农‛问题核心所在。如何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让农民回归土地?如何实施农村科学种田、机械化耕作?如何以利益为杠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国家在三农问题上施行了多项惠农举措,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但我们在深入田

间地头与村民交流中,发现情况并不象我们想像的那么好。村民们人人称赞党的惠农政策,但是他们并不看好种地,究其原因,一是农资价格偏高,二是农田水利建设瘫痪,三是种田效益普遍比较低,四是种田技术严重落后,五是单打独斗不成规模,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所以农民群众‚宁可抛荒也要外出打工‛成为普遍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解决对策

1、兴修水利设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万物之源,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在兴修水利上大做文章。一是要尽快恢复农业灌溉水系。走访时发现,原本有农业灌溉渠道,但由于近年疏于管理,部分渠道被毁,有的甚至改作他用。要确保农业用水,就必须恢复水系。二是要尽快落实管理责任制,加强管理。走访交谈中了解到,多数水利设施没有落实责任制,实际上是‚三不管‛,形成‚蓄水时无人管,用水时各自抢‛的局面,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主要的是不能确保农田用水。三是借这次全国水利普查的东风,以农田改造为契机,摸清全镇的水利设施现状,根据当前的地形情况和实际需要,新建一批港渠、泵站等基础水利设施,确保农业水利安全。

2、建好通村公路。‚要想富,先修路‛。修好一条公路,致富一方百姓。一是争取计划、争取资金,硬化好组级公路。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争取计划;发动所有本村在外工作的能人志士,为共建家乡出谋献策、慷慨解囊;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筹集资金,力争在两年内完成所有通组公路的硬化。二是养护好现有公路及其设施。要选派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养护工,要用一定的经费确保公路的畅通。三是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协调、组织好入户公路的

建设,确保农用物资运得进,农产品运得出。

3、关爱留守人群。农村‚留守人群‛问题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将在较长时期里存在。这一问题不是简单的农村家庭问题,也不仅仅是‚三农‛问题,而是一个急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必然要面临、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切实解决好我镇的‚留守人群‛问题,我们建议:一是构筑服务体系。设立‚关爱农村留守人群‛工作机构。牵头做好‚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摸底排查工作,建立“留守人群”档案动态信息库,随时掌握留守人群的各类需求。二是加强舆论宣传。特别要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好并用好‚四点半学校‛,在外出务工人员和子女、妻子、父母之间建立起监护、关爱的桥梁。三是发展镇域经济。要大力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开发‚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增加农民就业技术培训力度。灵成工业园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或返乡创业,发挥‚园区带动就业‛的比较优势,以此减少农民群众外出务工现象。

4、壮大集体经济。一是扶持培养种养殖户。积极向各级政府、部门争取启动资金;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并组织技术人员上门为种养户服务;组织种养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争取开发林地。灵乡镇有广阔的林地,尤其是毛铺片和风亭、风桥等村,几乎家家都有退耕还林地,但是很多村组至今只是种植没有价植的小树木,要充分争取林地政策,并种植经济林木,增加农户收入。三是引导农民发展家庭加工业。由政府牵头,与相关手工制品加工企业联系,采取来料加工的形式,发展家庭作坊式加工产业。投入小,成本低,见效快,可以解决部分留守妇女和老人的

就业问题,增加其收入。四是因村制宜,创办发展项目。要在退耕还林,开发荒山荒坡,兴办苗木基地上念好‚山‛字经,走‚绿色‛企业之路,利用土地田野的优势,通过对土地租赁承包、入股、有偿转让等流转形式,增加集体收入。

5、推进土地流转。目前,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受益很低,且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在这种形势下,流转土地到有经营意愿和能力的人手中,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要顺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趋势,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田,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臵,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切实提高土地流转实效。二是要根据现有政策规定,按照‚自愿有偿、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签订合同和备案‛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三是要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是农民家庭经营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土地流转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南畈村、子山村,土地利用率很高,在机械化耕作、小麦、水稻种植等方面特色显著。但是,我镇其他村农业产业优势很不明显,要把大豆、雷竹、柚子等产业做强做大,就必须以‚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为抓手,坚持规模化发展、商品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大冶市灵乡镇‚三万‛办

2012年3月23日

第二篇:灵乡镇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调查报告(修改)

灵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中共灵乡镇委员会

为了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摸清情况、打好基础,我镇党委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相关要求,组织成立了调查组,采取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发放问卷等形式,于3月2日至10日对镇党委直属党组织进行了全面调研,经过分析整理形成本报告。

我镇党委直属党组织72个。其中,党委4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59个,共有1846名党员。通过调查,我们对全镇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分析归类,发挥作用好的有43个,占总数的59.7%;发挥作用较好的25个,占总数的34.7%;发挥作用一般的4个,占总数的5.5%。总体情况尚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基层党组织基本现状

按照大冶市委的安排,我镇党委对所属基层党组织情况逐一进行了分析调查,此次调查摸底结果主要体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1、各级组织设臵合理。根据实际需要,我镇党委下设村党委2个、工业园区党委1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委1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59个。我镇各党组织书记一般由各单位一把手担任。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经镇党委批准,按照“区域相近、同级分类”的原则与临近单位组成联合党支部,确保每一名党员都能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能够按时参加组织活动。各类基层党组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共设臵有共青团组织56个、妇联组织42个、工会35个,组织完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常开展群团活动,为基层党组织增添了活力。

2、班子队伍健全和谐。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要求,调整、配备党组织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能够按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注重干部的实绩;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完善并落实领导班子责任分工、议事决策机制和工作程序,保证决策科

学;坚持走群众路线,关心党员干部的困难,办事公道;坚持从整体出发,相互交流思想,增进感情,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认真研究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我们建立了组织书记成长计划,开办干部论坛,实行组织书记列席党委会制度,采用“千分制考核”办法,促进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和组织工作有效开展;我们建立了完备的入党积极分子发现与跟踪培养制度,吸纳优秀青年人才入党,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我们建立了“后备人才”库,全镇共储备35岁以下青年干部共117人,在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3、基本活动开展扎实。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重要抓手,坚持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我镇各基层党组织还按照“五个基本”建设要求及“创先争优”活动安排,坚持“活动求实效、党员受教育、组织获提高”的要求,开展党员干部“一挂五联”活动、“三万”活动、党员公开承诺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慰问困难党员活动、走访慰问“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活动,赢得了党员群众热情欢迎和高度评价。组织建产业,群众好就业,党员创家业,我们先后开展了“1+N”党员帮富工程、“双培双带”等主题实践活动,共培植“双建双带”致富标兵300余人,各类市级以上致富典型11个。2011年,我们还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拨付专项资金65万元,为各村配备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经费,建立23个远教站点、5个远教剧场,强力打造多功能、多媒体、智能化远程教育活动室。

4、组织制度执行有力。各基层党组织不断完善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制度,结合单位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一是建立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通过严格组织生活,提高“三会一课”的质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增强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二是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通过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加强党

员标准和权力、义务的教育,使党员以党章为镜子,经常进行对照检查,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民主评议,发现党员队伍中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明确努力方向,妥善处臵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努力健全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建立和完善企业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把民主讨论、集体决策与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结合起来,既避免组织书记个人独断专行,又能防止“名为集体负责、实则无人负责”的现象,保证班子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互相谅解、互相支持,努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的良好氛围。四是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制度。党组织在整顿积极分子队伍、做好培养教育考察、搞好写实记实等方面都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以真正贯彻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把好党员的入口关、质量关,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五是积极落实“五议五公开”、便民服务制度。全镇各村广泛推行了“五议五公开”工作法,全面真实公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基础建设、重要民生问题办理情况、土地征用及补偿分配、计划生育指标分配、宅基地审批等村级事务,都纳入了“五议五公开”工作法决策的内容。2011年,我们还投入80万元,结合21个村各自工作实际,高标准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

5、基本保障能够落实。按照中共大冶市委组织部要求,我镇党委按期收缴党费,用于“七一”创先争优表彰、开展各项党内教育、竞赛活动和购买党组织、党员学习书籍资料等,并按照比例划拨给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使用和上缴市委组织部。党组织活动室是开展党员教育的基本条件。我镇党委所有党组织均能保证有活动场所,很多党支部还专门配备了笔记本、投影仪等电教设备,设臵了远教剧场,并添臵学习光盘,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我镇党委还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村干部工资镇财政统筹,并根据村干部职务、工作年限,探索建立了全体村干部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在党员关怀机制上进行了初步探索,建立了贫困党员、病残党员最低生活保障、党员干部与贫困党员“一对一”帮扶、党员节日慰问、大病救助、安排就业岗位等制度,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在调查摸底过程中,我们通过走访群众、问卷调查、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出我镇基层党组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组织能力不够,缺乏模范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不少基层党组织班子缺乏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弱,缺乏应有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凝聚力,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如何促进农村发展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科技兴农的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办法不多,思想不够解放,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不能走出传统而老化的思维和工作模式,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服务意识淡薄,脱离人民群众。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大力推进,各种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职能,学会用经济、政策和法律的手段来开展农村工作,服务群众。但是,目前我们的一些基层党组织,建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都搬到了服务大厅,但服务意识还没坚定,仍然沿用以往那种简单粗暴、行政命令的“家长”式工作方法,这种“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往往造成事倍功半。有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随着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宗旨淡化,观念扭曲,逐渐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思想僵化,在征地拆迁、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有的基层党组织干部思想状况不纯,影响了服务热情,导致脱离人民群众,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3、组织大包大揽,影响工作效能。具体表现为,有的基层党组织包揽村中大小事务,将“领导核心”片面的理解为对农村的各项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本应由村委会召集村民代表或召开村民大会决定的重大事项,却由基层党组织决定;有的基层党组织涣散,软弱无力,村里的大小事情均由村委会决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无法体现;有的认为村民自治就是“自由”了,就可以不要党组织的领导;有的认为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是十几名党员选出的,村委会是全体村民选的,村里的事业就应该由村委会说了算,党组织只收收党费,管管党员就可以了。

4、党员结构失衡,导致后继乏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薄弱环节。我们一些基层党组织,特别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基层党组织,对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党员年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老年党员多,青年党员少;老党员多,新党员少;男党员多,女党员相当少或者没有,有些单位连续几年都没有发展新的党员,党员文化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由于村“两委”的报酬较低和大量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能力的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基层党组织无法吸收这部分优秀人才,这就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感觉到后继无人,从而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5、集体经济薄弱,制约职能发挥。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由于一些配套改革措施没有到位,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运转资金缺口较大,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缺乏经费来源,影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近年来,我镇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明显增多,21个行政村“五务合一”建设工作全面铺开,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地理位臵不相同、产业发展不协调,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对策和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落

实基层党组织改进提高的责任和措施,以“五好党支部”为标准,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整改落实。

1、加强基层组织班子建设。党组织领导班子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战斗力和凝聚力,尤其是在各基层党组织重点培养一位党性强、作风正、懂党建、会管理,能与群众共谋共事,受党员、群众拥护的党组织负责人。利用“三会一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机遇,最大限度发挥远教剧场的教育职能,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努力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班子的整体水平和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努力把“一班人”建设成为党在基层战斗堡垒的坚强领导集体。

2、推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把党组织承担的职责、任务、各项基础建设和党员的权力、义务、发挥作用的要求分解成工作目标,直接分解到党小组,落实到支部委员和党员头上,使党支部战斗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具体目标。在党支部目标管理中,通过适量增大完成生产任务的份量,促进党支部工作与生产有机结合,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出来。

3、改进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我们将注意总结探索丰富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内容、形式和方法,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总结和探索围绕所在单位生产任务来开展党支部活动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加强党建考核整顿工作。我们将以“千分制考核”为抓手,定期深入党组织调查研究,分类指导,加强对各党组织党建工作的督促和考核。组织专门力量抓好后进党组织的整顿转化工作,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使基层党组织的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在“和谐灵乡”建设中争作贡献的坚强的战斗堡垒。

5、加大投入发展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既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物质基础。我们将把发展集体经济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一项重

要任务来抓,拓宽工作思路,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寻找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力度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以机制创新做大集体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盘活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将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投入,不断夯实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一个新的平台上高效、良性运转。

二0一二年三月

第三篇:乡镇居委会民情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关于科级干部回出生地帮扶指导工作的要求,3月15日至16日,我回出生地西兴镇居委会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社情民意,帮扶指导生产。调研中共走访农户11户,座谈居民及“两委”干部21人,提出工作建议4条,帮助解决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2件。现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西兴镇居委会成立于XX年,系原八一村分割重组而成,辖6个居民小组,共525户,总人口50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00人。通过多年的建设,居委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西兴居地处原西兴区委、区公所驻地,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多,人口较为密集,商贾较为繁荣,经济较为活跃。2011年,场镇居民人均收入5100元,较2011年增加390元。农村居民利用沿公路、离街近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和劳务输出,去年共出栏生猪1500头,畜牧产值达90万元,270名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实现劳务收入近7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2011增加280元。

基础建设逐步夯实。境内现有村社公路5.7公里,其中西(兴)回(龙)公路2公里,西(兴)高(峰)公路0.7公里,场镇至火盆寨公路1.5公里,至潘家湾1.5公里,基本实现了社社通公路。场镇框架也逐渐拉大,与十年前相比,场镇容量增加了近1/3,XX年开工建设的西华街现已初具规模,街道长830米、宽24米,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近50户居民以及西兴派出所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已顺利入住。

组织建设坚强有力。居委会“两委”班子齐备,村民小组组长由居委会干部兼任,结构较为合理,现设党小组6个,有党员73名。群众对“两委”干部评价较高,认为该居干部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能够公开、公平、公正处事,落实惠农政策不优亲厚友,对日常事务坚持分项定期全面公开,群众相信支部、居委一班人,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较强。

社会稳定民风淳朴。该居委会虽人员结构复杂,但多年无群访、缠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辖区比较稳定。居委十分重视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对稳定隐患排查调处实行挂社联户和责任追究,特别注重防范和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突发性矛盾,支书、主任总是身先士率亲自到场进行调处,有效避免了矛盾的恶化和扩大。

二、存在的问题

西兴居委会虽然在发展经济、基础建设、维护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具体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场镇环境不优。多年来,西兴居由于没有一个规范固定的菜市,逢场天菜农和游商占道经营现象明显。由于没有修建车站,客运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也时有出现。新开发的后街由于处于建设中,建筑垃圾堆码及群众的生活垃圾乱扔现象存在。二是产业结构不优。农业、工商业占比不科学,场镇经营收入总量较低,水稻、小麦等传统种植业主导地位明显,水面养殖和蔬菜种植处于小打小闹阶段,农业规模效益不突出。三是群众观念保守。面对强劲的土地优势,群众深感种田不合算,想调整农业结构,但苦于无信息、无技术、无项目,不知从何入手,还怕担当风险。同时,业主难以引进,规模农业难以形成,增产不增收的矛盾突出。

三、对策建议

西兴发展正逢天时、地利。根据平昌县交通建设规划,平营公路将过境西兴场镇,公路改造完成后,交通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会明显增强,作为场镇居委会,将赢得新一轮发展黄金机遇期。

发展集体经济。一是充分做好土地文章,积极盘活现有土地存量,整合闲置土地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地产田改造,出让土地增收益。二是吸收场镇失地农民和失业居民,开办蜂窝煤厂,组建建筑队务工队和流动助工队等村办企业和经纪企业,有序引导场镇劳动力就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辖区经济总量。

培育支柱产业。紧紧抓住辖区人口密集,居民消费需求大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场镇工商业,增加居民经营收入。同时,居内土地平整,连块成片,应加强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农业,尝试进行土地股权化,引进业主整体连片开发张家坝,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培育种植大户,为场镇蔬菜供应建设“后花园”。其次是充分运用潘家湾星罗棋布的小池塘发展水面养殖,利用火盆寨山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小家禽养殖,走种、养配套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完善基础建设。村内虽有村社公路4条,但这些道路都是近几年开工建设的,全是毛坯路、泥土路,路状很差,逢雨就“瘫痪”。场镇基础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求,从整治场环境入手,采取项目配套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和环境整治工程,尽快硬化西华街,修筑场镇拦山排污渠,改造西回(至达州)出境公路、西高出乡公路和场镇至火盆寨、场镇至潘家湾村道公路,彻底解决“行路难”问题和场镇环境脏乱差问题,树立良好的场镇形象。

注重人文关怀。辖区集中了西兴职业学、西兴小学两所中小学校,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入驻场镇“陪读”现象增多,居委会应倡导人文关怀,充分关心这部分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促进辖区和谐稳定。

第四篇:民情民意调查综合调研报告

关于对民情民意调查的综合调研报告

“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县委“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就马上成立专班深入谭山镇后河村、柳泉村、高杨村,了解该三个村基本情况,并就工作队如何进村入户“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工作队进村入户以来,根据三村实际情况,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农舍,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广大农民群众真心交朋友、敞怀谈心事,了解了广大村民的“所思、所忧、所盼”,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目前,“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活动的入户调查三个村683户全部覆盖。现将走访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村民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三个村共11个村民小组。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63人,外出打工人数占总人口的20%以上。耕地面积4468亩,山场13460亩。三个村除柳泉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优势外,其它两个村集体经济较薄弱,家庭经济年收入2万元左右,村的人均年收入6000至8000元左右。

二、民情民意情况

(一)民情民意好的方面

1、党的惠农政策好,农民得到实惠。走访中许多群众说:“现在政策十分好,孤老有五保,贫困有低保,患病有医保,大病有救助,读书免学费,种地不交税,粮补到帐 1

户,我们农民受益真不少”!所有走访农户都齐夸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比任何时候都好。

2、村委会班子有战斗力,干群关系好。运转有序,工作机制健全,工作职责明确,党组织活动正常,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近年来,村委会和支委会两委精诚团结,埋头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扑下身子,定准位臵,全身心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生产,不断致富奔小康。全村党员干部集思广益,为全村工作献言献策,大力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制,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关键时候率先垂范,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需群众之所需,村民对干部作风满意的占98%以上。

3、社会治安好,封建迷信活动少,民风淳朴。三个村范围内无明显突出的治安问题,无明显治安混乱区,无黑社会性质组织,无吸毒、贩毒、制黄人员,偷盗抢刑事案件极少,封建迷信活动相对较少,社会比较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致富难。相当一部分村民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只能是望富兴叹。

2、基础设施薄弱。三个村因资金缺乏等原因,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需除险加固;另外,还有部分农田灌溉困难。村组公路虽然得到了硬化,但也有些组的道路仍未修水泥

路,下雨天道路泥泞,村民行走不便。

3、村小学生就学不便。由于教学资源整合,给学前幼儿上学带来不便,有的徒步上学需要长达2-3个小时,甚至中午饭需要携带或在亲戚家中。既没有专车,也没有公交车。

4、部分农户因病致穷,生活困难。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农民享受到了“新农医合”等医疗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有的农民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

5、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及养殖业缺乏适用的科学技术,只是靠祖祖辈辈的生产经验。在增收方面,最希望政府: 提供农产品销售信息;提供科技服务;加强技能培训;提供资金支持;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扩大农副产品保护价的品种和范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民情民意化解措施

1、转变观念,增强意识。通过宣讲让农民清楚认识到当前农村发展正面临城市支持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大好时期;让农民深刻体会到各项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从上到下重视和支持三农工作;让农民全面了解今后农村面临的新一轮改革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宣讲让农民强化市场意识,明确市场导向和市场化运作对农户经营的重要性,提高农民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

2、依靠科学,推进发展。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特色产业增收。发展特色产业是农民家庭经营增收的有效途径。要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坚持规模化发展、商品化经营,培育成优势明显、特色显著的产业,实现农民增收。

3、发展非农产业。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引导广大村民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二三产业。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壮大劳务经济。按照“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模式,走出一条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努力实现培训人数最大化、培训效果最优化,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

5、落实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两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民生十大工程”等惠农政策,严格实行“一折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

6、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村级水利、道路、农田等建设步伐;配合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

7、加强组织领导。当前,我们要把精力放在抓“三农”、促增收上。特别是涉农部门和产业发展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综合服务职能,加大对三个村的支持和帮扶力度。营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营销;健全村信息网络,积极推进电子农务,为农民增收提供快捷有效的动态信息服务。

四、“五访”活动开展情况

根据县委开展“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活动的要求,我局“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工作队于3月15日开始进驻三个村11个村组的680多户村民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

通过本次“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活动,我们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也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解广大农民所思、所盼、所忧,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通过几个月多来的入户走访,使广大农户能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农民交谈中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

大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农村各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农村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活动,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1、送政策释民惑,群众反响积极。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群众对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创业就业、社会保障、计生医疗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知道得很肤浅。特别是对办理低保户的标准,列入危房改造对象所需的条件,计生户所应享受的各种保障等不甚了解的群众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基层送政策就显的非常及时,也非常迫切,受到了群众的极大欢迎。工作队通过上门走访、座谈、宣讲等多种方式开展政策宣讲,既系统又通俗易懂的将党的相关政策深入到群众中去,群众对送政策的举措呼声很高。这既增强了政策的透明度和知晓度,获得了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又增加了工作的公开性和可操作性,便于严格按政策办事。

2、送服务解民难,解决实际问题。4月13日,党组书记曹芹带领机关干部深入三个驻点村:开展调研和深入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农民种植情况,详细询问了村干部下一步发展规划,鼓励农户不仅自已要做好、做出实效,还要辐射带动周围农户。

在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各种民生问题,如很多群众要求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各种致富信息等等。对于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工作队能当场解决的均已当场解决,如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工作组的干部同志了解后,随即记录向有关部门反映。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工作组当场不能答复的,记录在案回来后报告上级领导协商后,通过电话或再次走访时答复。工作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工作成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通过此次“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群众对各项政策的反映,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民之所想,民之所忧,民之所盼.为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下一阶段,我们将认真按照县委“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 活动统一部署和安排,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与三个村委会一起,制定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帮助农民排扰解难,不断推动“干部进万家、五访全覆盖”活动的深入开展。

郧县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第五篇:民情调查心得体会

一、调查村基本情况

中阳村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农村,1026人、316户、水田820亩,其他耕地150亩,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每三户拥有一辆汽车,已是一个富裕村,不但公路户户通,村里建起了综合楼,有图书馆、电教室、卫生室,还建了汽车站,是全省小康示范村。

石峰村地处新化西部山区,全村548人、142户、452亩水田、42亩旱土、1600山地,亦是一典型的山区农业村,2011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是有名的贫困村,村里虽通了公路,因住户十分分散,到各家交通亦不方便。

两村相比,人均耕地均在1亩以上,在湘中地区算多的。均无别的资源,同属单一农业村。但中阳村地处城郊交通条件好,石峰村处在偏远的山区,虽有路,但距城远。两村按常理不应相差如此之大,究其因,除了交通这客观原因外,有三大根本性的差距:

一是文化基础差别大。中阳村20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学历有190人,而石峰村不到50%,且中阳村拥有农民技师职称15人,石峰村无1人。

二是村支两委的核心作用相差甚远。中阳村以支书为核心的班子,一心为民,长时间有良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且有良好的组织意识。引导农民成立联合体,以强带弱,以富带贫,共同发展。石峰村则是一个仅能被动应对上级要求的村支两委。

三是对劳动和富裕的认识不一样。石峰村外出打工比例为壮劳力的50%,而中阳村为85%,石峰村55岁以上劳力基本不出村。而中阳村最大打工人员高达69岁,石峰村有几位赚了几万元,回村里建了房子后再不外出,而中阳村在城里和农村均有住房的大有人在,仍在打工。

二、几点启示

启示一: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应是政府解决农村教育的长期必然坚持的行之有效的战略,科技兴农是上策。加快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稳定、农民全面小康紧密相连。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一方面要靠政府的主导和支持,其重要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国家助学政策体系,为最终实现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更好地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促进劳动力转移服务。

启示二: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是农村工作重中之重。一方面党的各项政策要靠基层组织贯彻,抓落实,另一方面农村各种社会关系要由党的基层组织来协调,还有激励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靠有效的基层组织去作为。

启示三:建设新农村必须规划先行,合理有序,不能搞盲目建设。在调查中发现,湖南农村人均耕少,而人均住房占地宽,尤其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将住房建设看得比什么都重,将此视为富裕的象征,劳动的积累,一切发展成果展示。由此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大量占有耕地;二是闲置大量资金;三是资源大浪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00-150平方)。占了耕地后,严重影响发展后劲,闲置资金,使得农村扩大再生产能力低下,浪费资源,造成大量的住房闲置。由此得到三点启示:一是科学引导农村村镇规划已刻不容缓;二是征收土地占用税政策可探讨并试点;三是引导农村消费,如引导农民进城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湖南已到了迅速推进城镇化的成熟和关键时期。

灵乡镇民情调查综合报告(修改)范文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