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动方案
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动方案
(2011—2013年)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和市经济信息化委等七部门《关于促进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通知》精神,结合上海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建设情况
1、服务平台架构初步建立。2010年,上海市成立了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截至2011年5月9日,本市各区县相继建立了区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公布了服务中小企业的热线电话,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两级中小企业工作部门为主导,以综合性服务机构为枢纽,以社会化专业服务平台及园区、商(协)会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架构。
2、区域性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本市着力打造有特色的区域性平台,如:徐汇区2006年以来扶持了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信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虹口区建立了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了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杨浦区33个园区共同打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积极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融资服务,2009年担保贷款3.9亿元;闵行区建立了新能源环保专业孵化公共服务平台,吸引了一批为光伏产业配套的小型科技企业;宝山区建设钢铁信息交易平台,支持中小企业近600家。
3、市场化服务平台逐渐兴起。本市逐步建立了一批技术创新、质量技术、市场开拓、信息服务等市场化服务平台,尤其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了技术创新和质量技术服务平台58个,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11个、生物医药24个、软件和信息服务业5个、先进重大装备9个、新材料5个、新能源汽车1个。
同时,服务平台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综合服务平台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服务水平,社会化专业服务平台需要提升品牌知名度。二是建设服务平台的意识不强,个别区县、部分企业对服务平台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升。三是空间布局不平衡。有的区县有数十个服务平台,有的区县只有几个服务平台;有的园区服务平台较多,有的园区服务平台相对较少。四是功能强弱有差异。技术创新、质量技术、市场开拓服务平台较强,而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员培训服务平台较弱;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服务平台较多,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平台较少。
二、主要原则
1、指导思想:2011-2013年,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本市在科技、金融、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已有服务平台优势,着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引导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加快构建支撑力强、辐射面广、资源集聚、布局合理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
2、建设原则
(1)政企结合。要鼓励各级政府及园区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公共性、公益性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解决中小企业不了解、不敢买、买不起服务的问题;同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利用相关企业资源,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形成“政府服务得抓手、相关平台得效益、中小企业得服务”的多赢局面。
(2)点面结合。要推动专业服务平台围绕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创业基地,加快布局设点,满足区域内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检测、设备共享等需求;同时集聚社会资源,推选“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满足全市范围内中小企业在信息、融资、市场、法律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3)软硬结合。要支持服务平台的硬件建设,扩大服务场地,增添仪器设备和设施;同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落实必要的资金保障,支持服务平台正常运行,增强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品牌,提高服务平台的“软实力”。
(4)增量与存量结合。要扩充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员培训等增量服务平台资源,支持社会资源新建服务平台,充实服务平台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同时,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质量技术、市场开拓等存量服务平台资源,推动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加强服务平台的集成服务,充分发挥已有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避免重复建设。
三、建设目标
在2011-2013年的三年期间,按照“一年布局建成、两年深化完善”的工作思路,通过委办联动、市区联手、社会各类服务机构联合,着力推进2类9种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示范平台100家,使各类服务平台数量达到300家,其中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平台达到50%以上,努力成为全国高端服务平台的集聚区、创新服务平台的引领区。
1、综合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40家);
2、专业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30家),技术创新平台(100家),质量技术平台(40家),管理咨询平台(10家),创业辅导平台(20家),市场开拓平台(30家),人员培训平台(10家),融资服务平台(20家)。
四、建设方向
1、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区县、园区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和窗口服务平台,推进本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落实,形成企业诉求一门式受理的服务枢纽,规划和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各类服务对接,解决中小企业实际困难。
2、信息服务平台:推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及社会各类服务机构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发挥信息服务平台覆盖广、渠道多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市场、政策、技术、产品、标准、人才等各类信息服务,打造各类资讯服务平台;推进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的服务平台建设。
3、技术创新平台:着重提升研发设计平台服务能力,拓展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和服务网络,积极提升射频识别、芯片分析等38个研发平台,加快建设手机研发测试、工业软件测试等服务平台,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等产业方面形成共性开发服务平台;推动产学研联合服务平台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4、质量技术平台:着重提升质量技术平台服务标准,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鼓励服务平台开展质量咨询活动,争取在集成电路、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的检验检测服务方面形成突破;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平台进一步发展。
5、管理咨询平台:着重提升管理咨询平台服务质量,推动国内高水平的管理咨询公司建设服务平台;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中小企业购买咨询服务,努力形成本市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咨询服务平台。
6、创业辅导平台:推动创业园区、创业基地、孵化器建设“创业苗圃”等服务平台,提供创业培训、商务策划、项目诊断、财税申报等辅导服务;推动创业实训基地等服务平台进一步发展,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上海创业,将上海打造成“创业者乐园”。
7、市场开拓平台:着重提升市场开拓平台服务能级,形成现代物流、电子支付、电子商务、会展等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营销网络,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8、人员培训平台:支持相关企业为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员工提供各类培训,建设生产管理、技术交流、技能培训服务平台,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9、融资服务平台:鼓励浦东、杨浦等区县建设区域性融资服务平台,引导张江等园区、创业基地、孵化器建立园区融资服务平台,加强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收集、融资知识培训、企业与各类投融资机构对接活动等;开展“银政企对接活动”,开发具有区域特点的融资产品,满足本区域内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五、建设内容
1、布局建成阶段(2011年)
(1)摸清情况,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梳理服务平台建设现状。组织区县、园区和商(协)会,摸清本市服务平台建设情况,筹备建立服务平台数据库,明确服务平台行业分类、建设状态, 发布《上海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名录》,向全市中小企业免费发放。二是建立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及平台协同机制。在“上海中小企业”网上,按区域、功能集中发布服务平台的服务资源、活动信息,加强服务平台的集成服务,便于中小企业查找服务资源,形成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门户网站。三是鼓励企业使用服务平台、申请平台服务。年内认定首批“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2)创新思路,完善功能布局。一是联通在中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区建立的服务平台。二是建立上海市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拟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集聚全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部、风投机构、股权基金、担保机构等资源,建立上海市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形成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对称、信心不对称的问题。三是加强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社会资源,着重建设技术查询、标准查询、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培训等服务平台。
(3)联合区县,推进区域布局。一是依托区域资源推动服务平台布局。徐汇区着重建设法律服务、股权融资、专业检测等服务平台;长宁区着重建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服务平台;普陀区着重建设陆上货运中心、有色金属交易等服务平台;闸北区着重建设人力资源、对外贸易检测与认证、云计算产业等服务平台;虹口区着重建设银企对接、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检测等服务平台;杨浦区着重建设设计创意产业、银企对接等服务平台;黄浦区着重建设国际黄金珠宝设计、智慧外滩、金融、老字号发展等服务平台;静安区着重建设国际商务、时尚创意产业、老字号及自主品牌发展等服务平台。二是聚焦区域产业推动服务平台布局。浦东新区着重建设医药、软件、集成电路研发检测等服务平台;闵行区着重建设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传统轻工及现代服务业等服务平台;宝山区着重建设钢铁资讯等服务平台;嘉定区着重建设新能源汽车、汽配研发检测等服务平台;松江区着重建设电子边角料交易等服务平台;青浦区着重建设新材料、生物、软件研发检测等服务平台;金山区着重建设化工、机械、输配电等服务平台;奉贤区着重建设石化交易、质量检测、创业辅导等服务平台。
2、深化完善阶段(2012-2013年)(1)提升服务平台的服务内涵和服务能力
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建立服务标准,出台“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指南”,鼓励示范平台建立行业标准,引导服务平台做到“服务五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服务时间)。二是降低服务门槛,促进政府资助的服务平台和服务资源进一步降低收费标准,开展免费公益活动,提供免费基本服务。三是健全信用制度,开展“诚信服务活动”,推进服务平台注重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信誉,不断提高信用等级。
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提高服务平台专业化水平,鼓励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专业服务人员的比例。二是提高服务平台信息化水平,鼓励服务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服务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三是启动服务平台培训计划,分步骤地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提升辐射能力。一是建立和完善服务平台信息推送系统,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使用服务平台服务,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二是开展对接活动,加强服务平台与区县、园区、企业的交流,扩大服务半径,将园区服务平台、区级服务平台逐步提升为区级服务平台、市级服务平台。三是培育服务品牌,引导服务平台增强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制定品牌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2)形成服务平台建设的长效机制
完善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形成互相协同、政策完善、运转高效、监管到位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鼓励服务平台与大学、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落实政府扶持政策,加强和完善服务平台管理。
完善服务平台绩效评估机制,形成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公信度高的示范平台群体。开展中小企业满意度调查,推动服务平台自我评估,加强项目验收和绩效考核,重点评估100家示范平台的服务成效。
完善服务平台推进机制,形成委办联动、市区联手、机构联合、园区参与的推进机制。加强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环保局、市质量技监局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推进各类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区县、园区的沟通,建设区域性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商(协)会、企业的作用,推进社会化专业服务平台建设。
六、保障措施
1、加大指导和宣传。要高度重视服务平台建设,把服务平台建设作为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统筹规划,抓紧布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尽快完善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要加大指导和服务力度,总结经验,推广有效做法,培育和宣传示范平台。要结合产业特点和服务资源,推动和引导相关园区、商(协)会、企业建设服务平台。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要把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列为区县服务中小企业工作评估的关键指标。
2、加强运行管理。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要不断完善服务平台数据库,及时调查了解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情况,发现和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要推动服务平台建立目标管理制,评估服务平台的服务绩效,对达到服务指南中服务标准的服务平台给予一定的支持。
3、加强工作交流。各区县要及时梳理服务平台建设动态,推动区域内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交流,并及时向分管领导反映情况。市中小企业工作主管部门每半年统计区县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并向区县中小企业工作部门及时反馈;每年总结全市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向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向区县政府反馈。
4、加大扶持力度。要对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对公信度高、效果显著的服务平台,给予一定的资助,并从单纯项目支持向购买平台服务延伸,从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向业态创新服务平台延伸,鼓励中小企业购买平台服务。同时,吸引和带动社会投资,持续推动服务平台建设。
第二篇:益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推进我市中小企业快速、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确保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目标和“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实现,迅速扩大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步伐,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质量,增强工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就业再就业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以及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全国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精神,结合我市工业园区创业基地建设的实际,制定2007年至2010年我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
一、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截止2006年底,我市共有中小企业29600家,从业人员138.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4.3%、6.2%。其中:中小工业企业3140户,从业人员14.2万人,工业个体经营户17600户,从业人员60539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54亿元,同比增长30.8%,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87.8%,在工业企业中,中小工业规模企业户数436家,产值过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84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48家,过亿元的工业企业27家,过亿元企业比上年净10家。益阳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拥有机械、化工、建材、纺织、电力等36个行业,其中:装备制造业、棉麻纺织、造纸、食品加工、电力、建材初具规模,已成为我市六大优势产业。近年来,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产业又成为了我市工业的新亮点。从业人员的分布,采矿业占4.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5.1%,而制造业占90.5%。2006年益阳中小工业企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为26.8%,工业创造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 %。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已逐步成为我市社会经济的主力军。
2、创业基地建设已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在我市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近三年,我市坚持走集中成片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构筑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形成了“创办新企业、开发新岗位、促进多就业”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生成和发展,促进了就业和创业良性循环,创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基础,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充分发挥园区带动作用,推进创业基地建设。目前,我市朝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赫山区龙岭工业园、桃江经济开发区、资阳区长春工业小区、沅江市的工业科技园和农业科技园等省市级园区,在投入了大量资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引进高科技、大项目的基础上,借用园区的政策优势采取多种方式,探索建立园区内创业孵化器的新路子,赫山区龙岭工业园创业基地总规划用地750亩,总投资4.5亿元,首期建设用地180亩,投资103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已建成8栋30000m2标准厂房及完成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入驻机械制造和纺织工业23户,毕业3户,在孵企业20户,配套建设了800—1000人居住的员工宿舍区和5800m2的办公用房。益阳朝阳高新区利用已形成的“两基地一园区”(湖南省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基地,中南大学科技园)的品牌优势,充分利用生产力促进中心及企业孵化器等优势资源,加大与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的合作,积极筹建留学生创业园,该区规划留学生创业园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423亩,总投资17750万元,建设周期5年,总建筑面积26万m2,其中:标准化厂房21万m2,综合服务区建筑面积5万m2,以此全力打造益阳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引进50家关联企业,目前第一期5万m2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已投入使用。桃江经济开发区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在短短的的三年时间里,新建标准厂房61000m2,形成固定资产2.7亿元,落户企业10家,已签订合作项目31个,总投资达25亿元,成为了桃江县中小企业最具潜力的创业基地;
二是利用国有企业闲置场地等资源,鼓励下岗人员再创业再就业。我市原有市属国有企业111家,国有职工48444人,拥有资产总额308044万元,资产负债率83.3%。自从2002年以来,国有企业实行“退二进三”,企业改制、破产等改革措施,有53家企业成功地实行了“两个置换”改制。但还有51家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既不能正常运行,又难以实现改制或破产,职工下岗待业,工厂关门停产。面对这种局面,不少企业留守班子不是坐视不为,更不是等上面来救济,而是想方设法利用现有闲置的厂房和设备,发挥国有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盘活资源,催生企业,开创了我市发展再就业创业基地,使老企业走出困境的新路子。益阳缝纫机厂,从2000年开始,盘点资源,利用135亩厂区面积,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办公用房以及2000多万元可利用的设备和设施,发挥原有机械加工、铸造、电镀、热处理、烤漆、喷塑等多种工艺先进和技术职工队伍的优势,确定了对外引进,分块租赁办厂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走出了一条老企业发展再就业创业基地的新路子。到2006年止,先后已有40多家租赁业主入驻该厂办企业,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机械加工创业基地,目前,在孵企业36家,共计租赁厂房面积73400m2,设备187台,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超过1.8亿元,上缴税金8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安置下岗职工110多人,近几年来,通过该基地孵化壮大的企业10多家,其中: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有3家,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有2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有1家。益阳资江电子元件公司、益阳宇晶机器厂就是在该基地孵化成长起来的省级“小巨人”企业。我市国有企业管理部门,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制的同时,对部分暂不能或没有条件进行改制的停产或破产企业,抓住益阳缝纫机厂这种走出困境的典型,因地置宜,积极推广,涌现了象益阳市空压机厂、益阳市链条厂、益阳市电梯厂、益阳经纬编厂、益阳电机厂、益阳变压器厂等各具有特色的再就业创业基地,形成了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求发展,下岗职工谋求生存再就业的新局面。益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正在规划将这些创业基地整合起来,统一管理、综合服务,形成具有益阳特色的再就业创业基地,促进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开发就业岗位,推动创业工作。我市在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的战略中,整合社会人才、技术、自然资源、闲散资金等各种有效可利用的资源,开发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广大有识之士提供了广泛的创业机会,仅益阳电厂的粉煤灰就孵育出12家新型民营建材企业,益阳兰溪的大米加工孵育出了近200家包装加工企业,使创业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3、全市就业压力非常严重。2005年,全市城镇及农村富余劳动人约2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约6 万余人,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4.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每年分配的大学毕业生本地就业1900余人,据测算,我市“十一五”期间,全社会每年将新增劳动力
1.8万人,其中:农村需要转移劳动力9000余人,每年大学生毕业就业人数约2000人,要保持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每年需新增就业岗位1.7万个。
4、创业工作步履艰难。我市创业基地工作在探索发展的过程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具有益阳特色的创业格局和规模,但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体制性障碍比较突出,利用国有闲置资产创办再就在就业创业基地与国有企业破产改制的矛盾暂时得不到彻底解决;二是工业基础差,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人员较多,社会包袱重,影响政府财力对创业基地建设的投入扶持力度;三是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改善难以较好地落实到位。
二、建设创业基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加快我市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建设必要性
一是积极推进创业基地建设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解决我市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我市城镇就业总量的50%以上,个体、私营企业年均增就业岗位5000个,占全社会年新增就业岗位的30%左右。
二是打造益阳市小企业创业基地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的需要。益阳市工业基础较差,无一家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也只有34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均属传统产业。机械、纺织行业是益阳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机械制造加工产业诞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纺织产业“达”字牌袜子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享誉全国。为了改造传统产业,承接益阳市中小企业的产业转移,使国有企业改制后进行优良资产、优势资源重组,迅猛发展中小新型民营企
业,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已势在必行。
三是有效利用国家对中小企业重点扶持政策,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完善服务体系、创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有利于为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局部优良环境,推动国有企业改制和优势技术剥离,有效利用国家对中小企业重点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能使其成为新型中小企业乃至龙头企业的孵化器。
2、我市中小企业创业发展趋势以及对创业服务、创业基地需求的预测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产业需要承接,优良资产和优势资源需要重组和整合,一大批商业老板、企业精英顺应潮流振兴实业,创业者应运而生,绝大多数将投入中小企业创业队伍,同时受高新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辐射和带动,其产业链的延伸必将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创业呈现高潮,创业者对创业服务、创业基地的需求与日俱增。据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市新生中小企业将在2000家以上,按一个创业基地保有孵化是量100家至少需20个小企业创业基地,同时,保证在孵企业的成活率,降低创业成本是创业成功的优决条件,需要得到全方位的创业服务。
3、创业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根据我市区域经济的具体情况和8个县(市)区已形成的园区经济发展的格局,“十一五”期间,集中财力和国有闲置资产以及社会资源,调动和激发创业者创办企业的积极性,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势在必行。
三、建设思路和目标
1、建设思路:“十一五”期间,我市发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工业强市”战略为指南,紧紧围绕《益阳市“十一五”工业发展纲要》,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巩固发展传统产业,承接延伸高新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降低创业主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成活率和成功率,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2、总体目标:到2010年,我市将建成十个与小企业基地配套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3、布局理由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分级负责,突出重点,抓好上述十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体现了我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结合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注重现实基础和条件,突出其地方特色和经济效益,以城镇为中心,以现有条件为保证,具有其合理性。益阳市龙岭工业园创业基地,以传统产业机械制造和纺织工业为特色,在中心城区内创建创业基地,能及时就近引进原国有改制企业的优秀企业精英实现=创业,并能顺利完成对原有优良资产和优势资源的重组和整合,益阳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创业基地则充分利用闲置的改制国有企业资产和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吸纳民营企业灵活机制和管理模式,与之嫁接,留学生创业园则依托益阳市新区已形成的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制造业等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项目等“洼地效应”,面向中小企业业主,特别是持有科研成果人员创办的科研型企业落户创业园,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或延伸其产业链。
四、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与工作机构
为确保“十一五”期间我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实现其总体目标,益阳市人民政府责成市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市经委为责任牵头单位,政府组成部门的相关部门为协作单位,并成立了益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工作的日常工作,该中心的业务职能和工作重点已经市编委批准(详见附件)。
2、配套政策,财政支持措施
在用好用活国家对中小企业重点扶持政策的同时,市政府将配套制订创业基地鼓励政策,建立市级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基金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奖励基金(地方财政注入资金1000万元),重点扶持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3、建立责任制,严格实行考核奖励
创业基地建设拟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对责任人实行严格考核,完成工作任务有奖,有功人员实行重奖。用岗位责任制约束人,用各种奖励激励人,确保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如期目标。
益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第三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议方案
XX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议方案
摘要:针对XXX市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从有利于服务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加快创新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紧迫性,这是由XXX市的经济社会的竞争性决定的,这是由市场发展决定的,这是由中小企业需求决定的。
关键词: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创新;资源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GDP增长、税收、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的贡献举足轻重。因此,要不断发展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现阶段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
一、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是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要举措,对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服务资源的整合和配置
XXX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要坚持非营利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坚持促进产业升级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社会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与统筹规划、重点推动相结合,将分布较散、功能单
一、主客体脱节的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园、科技园等联系起来,并且将各种基础设施、服务手段等现有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和配置。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服务企业,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达到平台建设基本工作的要求,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有利于加快XXX市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是XXX市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XXX市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积极探索建设方式和发展模式,通过与大学、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性服务机构、企业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集聚优质资源,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开展工业设计、技术咨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等服务,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增强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三)有利于科技转化和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目前,XXX市正在探索与丹东市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及科研院所,XXX市职高、电大、技校、党校和规模以上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协同服务机制,加快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步伐。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的功能,提升创业服务能力和质量,而且可以使创业的服务体系更加专业,与社会接轨程度更高,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技术成果转化、适用技术推广和创新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
二、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迫切性
针对XXX市中小企业面临着发展、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竞争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是迫不及待的。
(一)XXX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近年来,XXX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所占比重达全市经济总量的97%以上。但是目前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管理滞后、信息不畅、市场竞争力不足等诸多弊端。只有通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及时向外界宣传XXX,推介XXX,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发展质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吸引更多的“三高”人才,才能从根本上适应XXX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建立以服务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的必然选择
“立足于中小企业、服务于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宗旨。实践表明,只有加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借助各种新闻媒体、技术平台、“广交会”、“博览会”、“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才能更快捷地了解市场,了解社会需求,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这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其他组织所不具备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三)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促进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法规标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员培训、设备共享等方面服务,建立和完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支撑体系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作用就越来越显现出来
XX省作为我国企业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企业发展好坏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2年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出台,XXX市委、市政府也先后出台十大举措,鼓励企业做强做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同时还明确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创新支持体系”的要求。XXX市经信委从全市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努力构建企业服务的三大平台(即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通过两年的建设与运行,基本构架已经形成,功能效应初步显现,企业对平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服务企业事业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平台的软、硬件设施、完善探索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的新模式。
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硬件条件差。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平台的基础设施条件,服务企业的专业设备、配置水平均达不到新的运营需求。二是平台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目前,平台服务还仅仅局限于企业咨询、创业辅导、人才培训、金融对接、新技术推广等层面。三是市场开拓、产品检测、知识产权、司法维权等服务尚未建立。四是区域局限。五是后台数据库建设滞后。六是专业服务团队建设滞后。七是缺乏市场机制和创新运营模式建设。八是应用信息化、电子商务等新技术运用得不够。
主要原因是后台运营力量不足,服务功能不全,平台点击率不高,在线呼叫人气指数不高。因此,加快推进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仅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政府转变职能,推进服务企业新模式的重要举措。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能有效推动XXX市中小企业服务的发展,为XXX中小企业的腾飞创造条件。通过平台的搭建,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网络服务体系,有效地为广大中小企业排忧解难,使中小企业在网络化潮流中同大型企业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为中小企业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入全球一体化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立XXX市中小企业的动态信息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系统,科学、直观地提供给政府各部门和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全面提高对中小企业的监管、指导和服务,为政府部门中小企业的监管和服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提升XXX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优质的服务。
通过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实现对XXX市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指导,实现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与中小企业的沟通与联系,提高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用、培训、创新、创业、维权、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实现中小企业与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的多维沟通,增强法律观念,掌握国家政策,提高自主创新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电子政务及中小企业系统工作,构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及时发布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指导中小企业把握、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品牌战略实施,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中小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共享数据库,使相应的政府部门和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形成一个大的数据库,实现数据网上传输、联系网上沟通和信息资源共同享有, 既加强政府内部相关各单位与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与了解,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办公经费,又加强了政府与中小企业和中介机构桥梁与纽带功能的作用,可以及时了解中小企业及社会服务机构的要求和动态,为各级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构建一个统一、高效、功能齐全、具有新的运营机制、人气指数高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是实现社会服务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政府服务资源效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还将有利于降低企业解决难题、寻求帮助的成本,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进一步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建设原则和策略
服务平台建设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坚持非营利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坚持促进产业升级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社会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与统筹规划、重点推动相结合。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统筹网络、数据、应用和服务资源,强化基础设施、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率关系,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系统设计,规范建设
综合考虑技术与管理因素,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技术体系与管理体系相融合。参照国家标准,坚持开发和利用相结合,强化基础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应用环境差异性和应用需求多样性研究,规范资源组织、应用协同和安全保障的设计、开发和集成工作。深化应用,务求实效
加强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着力抓好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商业应用模式研究,更加重视简化办事程序、优化业务流程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在增进政府行政监管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本着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条件成熟就集中力量帮助其尽快建成投入运行,不搞“无源之水”,不搞“马拉松工程”。不仅要帮其场地建设和设备更新,还有帮助建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低价有偿服务、滚动自身发展”的运作机制,建立相应制度,规范运行,实实在在为广大中小企业搞好服务。
用两年时间,建立、充实和完善一个以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提供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政策服务等各种服务,依靠成熟先进的后台技术、强大的数据库和协会、中介机构、大专院所组成的专业服务队伍,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把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公信度高的示范平台。完善政策措施,培育服务品牌,使公共服务平台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功能趋于完善,服务质量及企业满意度稳步提升,实现政府对企业公共服务职能与服务体系商业服务功能的完美结合为工作思路,通过平台形成海量的信息仓库和数据仓库,通过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满足中小企业迫切的科技创新需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深入服务立足XXX、辐射浙江,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促进经济的快速良好发展。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总体建设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和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中小企业集聚的区域和行业建立、充实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重点培育一批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公信度高的示范平台。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原则,为区域和行业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员培训、设备共享等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需的各种服务。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培育服务品牌,使服务平台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功能趋于完善,服务质量及企业满意度稳步提升,对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分期建设内容
根据建设资金情况,建设将分为二期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一期建设重点(—)建设任务
1、建设中小企业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包括:整合市经信委现有业务系统,新建中小企业数据申报分析系统、基础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只能查询处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及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系统。
2、整合经信委现有分散的业务信息资源,建设经信委信息资源基础库。
3、在现有基础上,增配相应的系统软硬件,搭建XXX市经信委信息系统支撑平台。
(二)建设目标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1、打造科技服务平台不仅成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间的桥梁,还将成为应用新技术、具有新模式、网上网下连动、24小时不落幕、后台和专业团队支撑强、人气指数高,直接服务企业的专业服务平台,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企业之家”。
2、完成科技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建设以及部分软件功能的开发,科服平台开始试运行。建立强大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基本建立四个数据库,即企业难题库、科技成果库、专家库和企业数据库,并开展其他的数据库基本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征信系统建设工作。
3、建立专业的服务团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网站、大专院所和专业中介机构的自身优势,结合市经信委的行政部门职能,根据“专业的事由专业的团队做”的理念,根据现有资源,组建一支由行业协会、大专院所、中介机构的专家组成的一支为企业服务的专业的服务队伍。
4、建立“企业之家”呼叫中心,实现文字对话、网路呼叫。完成呼叫中心的服务内容建设。
5、建立“专家室”在线视频诊断、答疑、会议交流平台的服务内容建设。
6、开展平台宣传工作。在完成平台建设、团队建设以及呼叫系统的建设后,开展平台的宣传工作,让中小企业了解服务平台的内容、功能以及联系方式,努力做到企业有需求就找“企业之家”。
信息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
1、完成综合服务场所(服务窗口)的改造。对综合性公共服务窗口的“一台八区”进行改造,在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地设立和完善服务工作站8个,为企业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2、完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信息平台和金融平台的系统软件开发,并正式运行。
3、按照“意识、硬件、功能、机制”四到位理念,全市企业公共服务立体化、交织化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4、在全市重点工业区县(市)建立3家企业健康辅导基站。
5、具有年服务企业1万家以上的服务能力,企业满意度90%以上,具体:一是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服务5000人(次)/年;二是为企业培训各类人员3000人(次)/年;三是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1000家(次)/年;四是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1000家(次)/年;五是为企业提供市场推广服务3000家(次)/年。
二期建设重点(—)建设任务
1、继续加强数据库建设。根据数据库建设计划,继续增加人、财、物等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数据库的建设,在保证一期已建数据库更新完善的基础上,再建立5个数据库(即
(1)建设积累企业、个人征信系统。(2)仪器、检测设备、检测机构库。
(3)各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学科及研究方向汇集库。(4)技术专利库。
(5)各级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库)。
2、继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着重宣传推广公共服务平台“企业之家”的特色的系统的服务功能、服务项目,扩大服务影响力;同时采用多种方法、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加点击率、聚人气。
3、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完善。在一期试运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和服务内容,重点完善在线咨询、电子商务、网上诊断的功能,并正式运行,在完善增加服务内容的同时,拓展服务新领域。
4、根据实际运行的情况,对综合服务场所功能、设施和构架进行完善与提升。
5、在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地再建5个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辅导工作站。力争2013年底前,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立体化、交织化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6、区域数据对接系统建设。为政府各相关部门、中小企业、社会各类服务机构三者间的“即时通讯、信息交换、互动交流”提供有效载体。
7、行业专家库响应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专家业务专长和技能优势,通过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文字、视频音频等手段,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全方位、高效的服务。切实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经营和生产水平,增进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二)建设目标
科技平台建设目标:
1、完善科技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以及软件的开发,科服平台开始正式运行。
2、基本建立五个数据库,即(1)建设积累企业、个人征信系统。(2)仪器、检测设备、检测机构库。
(3)各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学科及研究方向汇集库。(4)技术专利库。
(5)各级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库以及开展征信系统建设工作。
3、完善专业服务团队建设。在已经组建一支由行业协会、大专院所、中介机构的专家组成的为企业服务的专家团队基础上,加强专业团队的服务项目、服务能力以及团队成员素质的提高。
4、完善“企业之家”呼叫中心建设。完善、充实呼叫中心的服务内容,提高呼叫中心的有效服务率,增加呼叫中心对智能手机和云服务信息推送的支持。
5、完善“专家室”的在线视频专家答疑诊断、视频会议服务,让每一家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专家团队。
6、继续开展平台宣传工作。在科技服务平台正式运行阶段,加大平台宣传力度,让中小企业了解服务平台的内容、功能以及联系方式,努力做到企业有需求就找“企业之家”。
信息平台、金融平台建设目标:
1、对一期完成的综合服务场所(服务窗口)进行优化完善。根据来访企业的意见征求意见,对综合性公共服务窗口的“一台八区”进行完善,为企业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
2、完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信息平台和金融平台的系统软件二期开发及升级,并完成区域数据对接系统和行业专家库响应系统建设。
3、在一期的基础上,在全市重点工业区县(市)再建立5家企业健康辅导基站。
第四篇:XX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XX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一、现状分析
(一)2009年本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冲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大对企服务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215.5亿元,增长10.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25.5亿元、120.8亿元、69.2亿元,分别增长5.6%、10.8%、15.5%,三次产业比重为11.8:56.1:32.1。实现大地域财政收入12.2亿元,增长21.6%;地方财政收入4.46亿元,可比增长22.8%;其中,各项税收增收8000万元,增长29.6%,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8.4%,比去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可比增长17.8%。牢固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增长”理念,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落实税收优惠及各类扶持资金1.2亿元,完成工业投资42.8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4亿元、利税39.5亿元,分别增长15%、17.2%;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2家,累计达到203家。“**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省压力容器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四大品牌的吸纳聚集作用凸显,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五大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261.5亿元,增长22.5%。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12.5亿元,增长10.9%,高新技术比重达到29.6%。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个,新增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新增省级以上著名商标5个、著名品牌6个;实施市以上科技发展计划23项,申请专利566件,其中发明专利122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被评为全市节能工作先进单位,12个项目入选市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项目库;全面关停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银座奥森热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硫工程顺利实施,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区采取政策推动,资金支持,开发人才,产学研合作,园区建设,争创品牌,表彰奖励等措施,引导企业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大大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目前全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4家;工程技术中心3家,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创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产业的相对集中,提高了产业集群的规模与档次,推动了传统产业新型化和**产业规模化的发展。
(三)推动创新工作的情况
1、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大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和申报工作。组织实施了已认定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调研。我们对全区现有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估,全区企业技术中心运行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企业技术中心规模普遍较小,高层次人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2、加大技术创新项目扶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是对去年列入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二是积极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2009年申报省技术创新项目17项,其中被列入省技术创新计划的有15项。
3、加强品牌培育争创工作,推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一是继续做好名牌争创工作。通过努力,我区新增省级以上著名商标5个、著名品牌6个;实施市以上科技发展计划23项,申请专利566件,其中发明专利122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四)目前影响创新的主要因素,以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资金问题。融资难、资金紧张的状况主要体现在小企业上。规模以上企业融资困难和信贷问题相对较少,只要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发展潜力,产品适销对路,并且有有效资产抵押的企业,银行都能给予放贷扶持。80%以上的小企业受无有效资产抵押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无法获得贷款,流动资金缺口较大。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减弱造成企业产成品积压,加之产成品价格的大幅回落造成众多企业利润降低甚至出现亏损,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性加大,使本来就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资金链断裂的连锁效应将使更多企业受影响。国家虽然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银行的大部分贷款主要向大工程、大项目、大企业集中,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信贷规模很低。第二人才问题。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困难。中小企业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大企业,这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人才。中小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高科技技术产业,包括一些不适合大规模资金运作的领域,所以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往往对个体的力量依赖性更大。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没有一个持续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也不利于中小企业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人才。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技术问题。自身质素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我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缺乏。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等方面不具备优势,严重制约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的缺乏往往同时意味着在信息方面的缺乏,信息方面的劣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急需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第四信息闭塞。限于主客观条件,中小企业缺乏及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变化万千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第五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缺乏信息化规划、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不紧密,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和资源匮乏,缺少社会服务平台。反映出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滞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加以解决。
二、建设思路、原则和目标 建设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区委、区政府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公益服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不断完善规范,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基本思路,建设和完善一批以科技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服务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检测检验、研发试验、质量认证、新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成果转让等公共技术性服务。
基本原则:
1、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
2、坚持政府引导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突出重点,优先建设政府重点扶持的服务平台,同时兼顾区级服务平台的原则。
4、坚持综合性技术服务与专业性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公益性服务和商业性服务互为补充的原则;
6、坚持讲究实效、规范操作、勇于创新的原则。工作目标:
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依托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现有科技中介机构,在产业相对集中地区建设3个左右省级扶持的服务平台,5个左右市级服务平台,10个左右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建立一支为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专家队伍,每年开展1—2次技术服务活动,初步形成一个上下联动,有一定服务能力、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的体系。
三、总体布局及重点建设项目
(一)总体布局:中心总体规划为“前所后院”,即沿街前面建设10万平米的扇形大楼,后面建设专家公寓3.3万平方米,宿舍楼8000平方米,创业人员活动中心1.2万平方米
(二)重点建设项目:
1、平台名称:拟定为“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和研发中心”;
2、选址地点:**区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内
3、场址用地:300亩
4、计划投资:3.5亿元
7、建设内容: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和研发中心(扇形大楼)、专家公寓、宿舍楼、创业人员活动中心等。
8、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扇形大楼10万平方米,专家公寓3.3万平方米,宿舍楼8000平方米,创业人员活动中心1.2万平方米。
9、入驻单位:选取30家信息化意识较高、基础较强、效益较好的企业统一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信用担保、专业科研院所、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金融分支机构、软件公司及50家品牌商户等。
(三)项目的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3.5亿元,全部为自筹。
(四)项目的预期效益:项目建成后,可形成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品牌会展中心、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信用担保、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平台、购物娱乐等综合型服务体系。
四、保障措施
1、编制建设规划。要根据我区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以及调结构、上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与区域产业及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服务平台建设规划,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和任务,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各有关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在中小企业聚集区推动建立服务平台,集聚资源,为行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
2、加大政策扶持。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服务平台建设。各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加大对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的支持,吸引和带动社会投资,加快推动服务平台建设。要研究制定示范服务平台评价标准,对信誉好、服务优、效果显著的示范服务平台,实行服务补助和奖励表彰等扶持措施,引导服务平台规范运营,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3、完善工作机制。各地要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的现有工作基础,积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要明确分工,加强配合,完善管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4、加强指导和宣传。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要加大指导和服务力度,及时调查了解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情况,发现和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推广有效做法,培育示范和服务品牌。要发挥网络、报刊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对优秀示范服务平台的宣传,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服务平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五、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转变观念,完善政策体系。因此要加强调研,不断完善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的政策体系。不仅要梳理已有的政策,还要制订新的政策。但“高、冷、隔”式的新政策要尽量少些更少些,即努力避免让中小企业感到高不可攀、难感温暖和隔靴搔痒,使新政策不仅可以实施,而且更与中小企业贴心贴肺,贴近实际,切中问题要害,令中小企业倍感温暖。新政策决不只是用来应付的花架子,不是挂在墙上的“画”。与此同时,要建立第三方机制,对每一项政策落实进行具体评估。
2、要组建官、学、研、媒、产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打破政府行政管理、科研机构、媒体宣传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相割裂的不良局面,形成合力与良性互动。在这方面,避免大而全,围绕市场驱动,突出专业化、精细化,如建立专门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宣传策划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绝不可能遍地开花,必须有一定的选择性。其次,建设起来后必须真正发挥其作用,否则维持运行都很困难,更何谈其持续发展和为中小企业真正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员培训等服务,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建设要有针对性,应优先建立在那些企业集群已有一定规模的地方,而不应是普遍开花、全面推进。只有这样,有限的政府资源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政府投入的回报也才能最**。
4、设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基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速信息、投融资、产权交易、管理咨询、品牌培育、信用评估、人才选聘、科技中介等基础性、公益化、普惠性,侧重社会效益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区经信局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二日
第五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X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中小企业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我X产业集群转型升级,X年X月,由XX、XX、XX组成考察调研组,对XX公司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组一行实地参观了XX公司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听取了相关人员的情况介绍,并就有关问题与XX公司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实地学习考察交流认为,XX公司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档次高、政策好、前景广阔,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XX公司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 XX公司经过积极准备,投入资金升级改造软硬件设施,于XX年XX月通过国家工信部评审,成功申报XX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平台。XX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评审开通,使得XX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成为XX经信委在XX设立XX家产业集聚区平台之一,系XX唯一一家,也是XX唯一的石油石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的服务宗旨是,整合工业园区及其他社会服务机构资源,统一纳入一个服务“窗口”,在平台内为石油技术服务中小企业及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政策法规、管理咨询、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市场开拓、招聘培训等社会化服务。
二、XX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融资困难等缺乏竞争力的共性问题和难题,201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信部、发改委以及人力资源等部门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应该为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形势严峻,加快转型升级的时代,帮助XX广大中小企业解决实质性难题,有效引导中小企业在整体经济形势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更好更快发展,成立XX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是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各方社会资源,推进企业健康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服务平台建设,是落实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要举措,对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工作建议
建立XX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推进企业健康发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窗口服务平台定位。XX窗口服务平台职责是服务于XX本地的中小企业。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开拓、融资服务等内容。通过呼叫中心、服务大厅、网络平台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线上线下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的优质服务。
(二)平台主要建设内容。一是配合做好网络平台。在全区统一开发的平台网络管理运营系统、共享数据中心的基础上,结合XX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建立和完善窗口平台网络,实现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和协同响应。二是规划建设服务大厅。服务大厅建设包括服务接待区、信息体验区、培训室等功能区域,配备大屏幕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查询一体机等。同时建立健全服务质量、客户回访、评价等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培育服务品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给企业提供多渠道、多元化的服务。
(三)优化平台服务体系。一是服务体系建立。为更好的发挥窗口平台的各项服务职能,引进和整合优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社会化服务资源,逐步形成以公益性服务为主导,市场专业化服务为补充的多层次、全覆盖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扩大中心服务的多元化。二是筹建服务联盟。邀请信息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开拓、融资服务等专业的机构组建服务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成长性。三是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出台促进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服务机构评价标准,对信誉好、服务优、效果显著的服务机构,实行服务补助和奖励表彰等扶持措施,引导服务机构规范运营,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队伍管理建设。一是加强人才保障。采取激励、引进、培育的措施扩大专业服务队伍规模,优化专业人员配置,要建立健全专业人才评价制度、薪酬保障机制、表彰奖励制度,以激发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二是强化服务培训。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平台服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统一服务规范、明确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水平。三是组建专家队伍。积极与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广泛合作,建立起一支专业性强的咨询服务团队。邀请经济学者、市场经济分析师、金融理财专家、律师等相关专家加入,并作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业咨询服务队顾问。四是建全管理制度。制定出台《XX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运营监督管理制度》和《XX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人员考核管理制度》。通过服务跟踪、企业回访、绩效考评等多种方式,形成优胜劣态的制度,促进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对服务人员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完善业绩评价办法,做好服务项目和内容跟踪、评价、考核。XXXX 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