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质量兴市”汇报材料定稿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20-994347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3 13:59: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质量兴市”汇报材料定稿

中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淮安康居花园小区

工作汇报材料

淮安康居花园项目部

202_-12-01

江苏淮安康居花园项目

中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将按照多年来积累的成功项目管理经验来运行和管理本项目,形成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进度、质量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的项目管理机构。同时,项目经理部在总公司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高效地组织和优化生产资源,严格按照项目一体化管理体系来运行管理。

四、工程质量管理:

1.质量目标

本工程为淮安市首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自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至施工单位,为表达优质建设、高效施工的决心,工程质量目标定为整个小区21栋楼创淮安市“翔宇杯”优质工程奖,其中18-21#楼争创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

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根据行业质量标准及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本项目建立完善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质量管理。各专业分包均应配置相应的技术人员和专职质量管理员,并纳入到本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中。

根据本公司的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各部室及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质量控制及通病防治措施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事先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以指导项目施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对分项工程、关键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编制实用性的专项方案。

项目部组建专门的技术质量检查小组,一方面制定工程的各项材料采购计划,强化各种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工作,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核对质保资料,按规定进行材料进场取样检验工作,场地内材料分类堆放,合理布局,标识清楚。另一方面更加强了施工过程检查工作,对现场的各道工序进行实时的质量监督,实施质量检查过程控制、精品管理。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各道工序均进行“三检”制度,不合格的工序未经整改处理完毕之前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通过项目三级自检、监理验收、转序交检等质检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工程实体质量稳步提高。

质量通病防治方面,针对江苏地区实际情况及本工程特点,结合以往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和预测本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通病,编制切实可行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从源头杜绝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施工现场树立质量通病预防展牌,针对工程不同阶段进度及具体施工情况,标识出质量通病防范重点,班前对各班组工人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工作,江苏淮安康居花园项目

中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经理负责,设专人进行管理,从而保证创建文明工地各项制度和措施能够层层落实到实处。

六、现阶段小结:

自项目开工至今,我项目部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秉承“崇尚诚信、追求卓越!”的企业宗旨,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以创新为动力”的管理理念,力争把该项目建设为淮安市保障性住房示范工程,节能工地的样板,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为淮安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再次感谢莅临检查指导的各位专家领导!

淮安康居花园项目部 202_年12月1日

江苏淮安康居花园项目

第二篇:质量兴市工作总结专题

质量兴市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市“质量兴市”工作在在XXX、XXX两级质监部门和XXX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高举质量兴市和打假治劣两面旗臶,充分发挥质量工作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全民质量意识普遍增强,质量整体水平逐年提高,名牌战略稳步推进,假冒伪劣得到有效遏制,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我市开展质量兴市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严格制度,确保质量兴市活动的顺利开展。

质量兴市活动是实施以质取胜,促进质量振兴,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我市市委、政府始终把质量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把质量兴市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加以重视。首先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质量振兴工作,下设办公室在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质量兴市活动的日常工作。各乡镇和企业主管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区域和本系统的质量兴市工作。其次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202_年,我市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活动的实施办法》(即202_年——202_年质量振兴实施规划),明确了全市质量振兴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第三是严格制度,强化管理。一是全面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二是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质量兴市运行分析会,研究解决质量兴市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三是建立质量调度会制度,协调质量兴市实施办法的落实及相关质量工作。四是建立考核机制,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半年、年终两次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干部工作实绩的依据之一,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质量兴市的责任感。

二、多方联动、广泛宣传,营造政府重视、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在实施“质量兴市”战略过程中,市委、政府深刻认识到,振兴质量事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是全民的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全市各级各单位、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是难以实现的。为此,我市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各界参与质量工作的积极性。首先,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质量振兴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将其纳入考核目标,有效的提高了各单位参与质量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进行深入动员。除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的领导成员会外,还分行业组织企业召开产品质量工作会,202_年至今已组织此类会议7次,参加会议的各企业领导近300人次。最后,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大造声势。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质量知识,公布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质量抽查结果,利用春节、“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化日等节日在市城中心广场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介绍产(商)品质量动态,传授识假辩假知识,引导百姓放心消费,每次大型宣传活动,市领导都亲临现场指导。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2000份,接待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全民质量意识普遍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投身质量振兴事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2、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在巩固消灭无标生产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帮助企业制订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有能力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截止202_年,共帮助32家企业制、修订企业标准64个,帮助5家企业办理了采用了国际标准标志。此外,我市还加快了农业标准化步伐,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建设了“水稻汗育稀植”、《小麦套种玉米间种大豆》、《菜菇立体种植》、《酿酒葡萄》四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点扶持了大午、徐绿、新科等一批无公害生产示范园区,培植了“锄禾”牌花椰菜,“豹子头”苹果等一批无公害产品,促进了我市蔬菜、果品、畜禽肉等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并在北京等地的农产品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3、充分发挥计量管理职能,开展“民心工程”。一是深入开展集贸市场、加油站计量专项整治工作,打击计量违法行为。二是深入企业开展强检计量器具检定,使我市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连年在98%以上,并把开展计量工作与企业开展降废减损节能降耗工作结合在一起,为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

4、大力推进许可证及质量认证工作。近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帮助引导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作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4家企业取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54家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1家企业通过了3C认证,获证率达100%。为实现与国际接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形势,我市还把宣传GB/T19000—ISO9000标准,指导帮助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作为质量振兴工作的一个重点。市质监局工作人员在深入企业调研帮扶时,每到一家企业都要宣传这一标准,并运用典型事例说明实施质量体系认证的好处和紧迫性。五年来,我们共深入100余家企业进行了宣传,现已有22家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

5、加快技术检验机构改革步伐。为适应企业需要,提高检验水平和效率,我市不断在改革技术检验机构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建设新检测办公楼过程中,对实验室进行了重点规划和科学设计,使实验室面积达300平方米。二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承检能力,先后投资近100万元添臵、更新检验、检定仪器设备,新增检验检定项目均通过认证认可和计量达标验收。产品承检范围连年增加,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6、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几年来,我们采取企业上报、入企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全市重点企业共计210家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实现了微机动态管理,初步建立起了科学准确、灵活高效的质量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可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也为从源头抓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服务、夯实基础,打牢“双兴”工作根基。

1、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202_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开展质量管理、质量检验、计量测试、特种设备等方面的培训,共为200余家企业培训各类专业人才500余名,组织河北俊峰物探装备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人员参加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现已有8人取得了质量工程师资格,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巨力集团是我市重点扶持企业,由于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急需提高特种设备操作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我们与省质监局联系后,委派专家,深入企业举办培训班,并根据企业生产要求灵活安排上课和考试时间。为其培训特种设备操作及管理人员46名,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要。

四、重点帮扶、争创名牌,提高企业竞争力。

名牌体现了质量,体现了效益,是高质量和综合经济优势的象征,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臵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为重点,将质量兴市活动与实施名牌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制订了名牌培育和发展规划。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质量档案,确定重点帮扶企业名单等方式,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了一批名牌产品,并不断吸引优良资产和生产力要素向这些企业和产品集中,规模效益和品牌竞争力不断加强。目前,我市有中国名牌产品“甲家”牌小麦粉生产基地1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5个,曾有2家企业获河北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其中河北徐水市刘伶醉酒厂到期未续),3个产品获河北省优质产品(其中2个产品已到期)。

河北刘伶醉酒厂是徐水市的一家老酒厂,拥有800年的古窖池,技术精良,酒质醇厚,其产品刘伶醉酒曾被评为“中国白酒创新品牌”,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知名度较低,效益长时间徘徊不前,影响了企业发展。为此,市政府经多方研究,确立了帮企业争创省名牌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创名牌过程中,市领导多次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进驻该厂,深入生产一线,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照申报省名牌产品的条件逐项帮扶,使企业顺利获得了省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刘伶醉酒知名度大大提高,产品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巨力集团生产的吊索具,在荣获省名牌产品后,产品打入了三峡、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市场上畅销不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名牌产品及生产企业为其它企业做出了榜样,大大推动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产品的积极性。

五、打保结合、疏堵并重,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假冒伪劣产(商)品的存在,是开展质量兴市工作的最大障碍,市域经济要发展,产品质量要提高,就不允许假冒伪劣有生存的空间,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并不矛盾。白酒是我市的区域性产品,也曾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九十年代后期的无序竞争,导致各白酒生产企业经营困难,还两度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全国重点整治区域。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以来,市委、政府对酒业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先后出台了《徐水市酒业打假治理整顿工作方案》、《关于规范酒厂生产行为的规定》及《关于生产委托、来料加工品牌白酒的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酒厂生产条件、包装标识等作了具体规定。并以白酒换发国家生产许可证为契机,帮助有能力的企业添臵了生产、检测设备,培训了质量检验人员,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同时加大了对不法经营者的打击力度,明确了质监、工商、酒类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完善了打假责任制,每名执法人员分包1——2家酒厂,市长与各部门一把手签定打假责任状,各部门一把手与本局股所长、股所长与执法人员层层签定责任状,下大力砍掉了一批规模小、效益差、无自己品牌、以投机为主的小酒厂,酒厂数量从过去的100余家锐减至现在的46家,酒业生产经营环境大为改善。目前,这46家酒厂中已有3家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4家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10家酒厂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刘伶醉”酒连年被评为省重点名牌产品。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我们的双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市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市政府质量奖励基金一直未能到位,建筑业、服务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与省用户满意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再接再厉,奋力追赶,使我市的质量振兴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第三篇:质量兴企业汇报材料

在全市开展“质量兴企”工作会议的汇报材料

一、质量兴企工作是质量兴市必然要求

根据今年5月30日,自治区质量兴桂办印发的《202_年开展质量兴企工作指导性意见》,我们德保县委、县政府谋划早,行动快,迅速安排质量兴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质量兴企的前期筹备工作,并于8月18日召开了全县“质量兴企”工作动员大会。始终与百色市质量兴市办保持着密切联系,及时沟通质量兴市工作各项准备事宜。

二、工作重点

(一)引导和推动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增强质量安全责任感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和增强企业“以质取胜”的意识,引导和推动企业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与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质量安全、产品质量水平密切相关,使企业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质量安全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

(二)引导企业全面夯实质量工作基础

1.要大力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运用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2.要加快建立健全企业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大中型企业 1

和重大基础产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技术标准的研究和采用,中小企业要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力争实现辖区规模企业主导工业产品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

(三)要引导企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要引导和推动企业强化创新意识,集中力量开发核心技术,加快质量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技术进步, 优化产品结构,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要引导企业积极创立名牌产品。

大力引导和推动企业开展创品牌培育工作。建立和完善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产品、服务业品牌产生机制,引导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优势企业积极争创品牌,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聚。以品牌产品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的集聚,开展“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实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园区”的品牌升级。

(五)引导企业树立诚信观念,营造信用机制

引导和推动企业树立“重质量、守信用、讲诚信”的生产经营理念。企业要加强自律,努力做到“五不准”,即: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不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不准投料、组装;国家明

令淘汰的产品不准生产和销售;没有合法的产品标准、未经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的产品不准生产、销售;不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伪造商标、假冒名牌。

三、德保经贸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质量兴企工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们经贸局将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大质量工作机制,紧贴德保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发挥经贸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为企业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大力支持全县质量兴企工作开展,为创建幸福和谐新德保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四篇:蚌埠市质量兴市工

蚌埠市质量兴市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蚌质兴办〔202_〕1号

202_质量兴市工作督查情况的报告

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质量兴县(区)工作实施进展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促进各县区、各部门质量兴市工作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充分总结质量兴市工作的阶段工作经验,推进质量兴市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市领导小组要求,于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中旬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质量兴市工作自查督查工作。各县区、各部门进行了认真自查,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会同部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督查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质监局副局长许良胜带队,对怀远县人民 政府、市高新区管委会、交通局、旅游局等四家单位进行了督查抽查。

督查情况表明,各县区、各成员单位都能做到领导重视、组织保证、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工作规范、宣传及时。认真贯彻杨宏春副市长在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对照蚌政办„202_‟92号印发的《蚌埠市质量兴市工作实施意见》和各县区、各成员单位具体实施意见以及《蚌埠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202_年重点工作安排》抓落实,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并及时进行总结。但也存在个别单位认识和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禹会区政府和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两家单位未能及时组织自查和上报总结。

202_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县区、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质量兴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质量兴市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品质量

一是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市质监局强化产品质量源头监管,综合运用生产许可证、定期检验、监督抽查等手段,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全年监督抽查54类产品1473组样品,合格1248组,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4.72%。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比去年(83.18%)提高了1.54个百分点。

二是实施名牌战略。市质监局扎实做好名牌产品培育和申报工作,制定名牌产品培育计划,确定重点培育对象,积极靠前服 务指导,引导企业加强质量基础工作,确保我市新增3家企业的3个产品荣获了“202_年安徽名牌产品”称号;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累计完成“怀远石榴”和“沱湖螃蟹”等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工作,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条件审查,并向社会发布了受理公告。

三是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市政府已发布实施《蚌埠市推进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实施意见》(蚌政„202_‟115号)。市质监局以347家工业企业为重点,分类指导,对有出口产品的企业要求尽快按国外标准指标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按计划分步进行;发布实施了4个行业标准,1个国家标准;国内外标准馆藏已达1万件以上;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4家。

四是大力加强技术支撑与保障能力建设。市科技局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大型企业的联系,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全年共安排工业项目33项,安排平台项目8项,组织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品20项、国家火炬计划2项、省级火炬计划1项,组织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5项、省级重点新产品1项,组织申报省级工业类科技攻关项目4项,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6项,省级创新基金3项。

五是开展节能降耗计量基础工作。市质监局制定并下发了《蚌埠市质监局202_年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能源计量国家强制性标准宣贯会,对全市每年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进行了一次普查并建立能源计量档案;开展了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工作,我 市重点能耗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通则》规定比例,周检率达100%;华光集团、新源热电公司2家企业通过省局计量检测体系考核,取得《计量检测(保证)体系证书》,我市顺利地完成了重点能耗企业通过计量检测体系确认的推进计划。

二、农产品质量

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市农委积极扶持建设市级检测中心、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点和县级检测站,开展农产品检测体系规范化建设。全市共有11个检测站,其中市级4个,县(区)级7个。全面开展蔬菜、畜禽和水产品例行检测,探索建立“政府监测、产地企业自检、社会商检”三位一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202_年以来,全市共抽样检测蔬菜样本16087个,合格率99.48%;抽样检测定点屠宰场猪尿样300个样本的“瘦肉精”残留,合格率达到100%。在省农产品例行抽检中,我市送检的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检测合格率均居全省首位。积极开展农产品包装标识和追溯制度建设,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二是开展农资市场整治。市农委组织了春秋两季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开展了春秋两季农资市场整治督查活动和种子、农药、兽药等重点市场专项检查活动,与怀远县农委联合举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全市共抽检农药样品210个,合格率达87.7%。

三是积极开展三品论证和农业品牌创建。组织蚌埠名优农产 品参加了北京、合肥、上海等农产品展销活动。组织4家企业申报202_中国名牌农产品。将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启动无公害农产品强制性认证试点和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追溯制度工作。

四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市农委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组织实施了35项农业地方标准;抓好已建和新建的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帮扶已经见效的重点龙头企业,着力扶持一批出口示范基地,推进农产品出口实现大幅度增长。

五是抓好农业科研。市科技局列入202_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支持的农业项目达到29项,下达资金85万元。加快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农业专家大院1个(怀远大青豆协会);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选育大青豆地方优良品种2个。

三、市场商品质量

一是加强商品质量监管。市工商局以专项执法检查为主要形式,深化商品进货索证索票、进货台账等两项制度建设,开展为期7个月的全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回头看”专项活动,狠抓社区、乡镇食杂店两项制度建设的监管,逐步向所有食品及其经营户、所有非食品类重点商品和广大农村延伸;健全和完善日常监测与快速检测相结合的商品质量安全监测与监控体系,适时发布消费警示,消除安全隐患。

二是抓好商标注册和信用建设。市工商局培育、发展驰名商 标和安徽省著名商标,积极推荐,新创202_年安徽著名商标产品15个;加大驰名和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重点打击侵犯“奥运商标”、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傍名牌”违法行为。大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评选活动,积极培育、扶持和建设省级“守重”单位30家,市级“守重”单位97家;强化合同监管,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打击骗取合同保证金等违法行为。

四、食品药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市食品药监局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工作,确定食品安全目标并纳入市政府综合管理指标,召开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顺利通过了省政府食品安全目标考核;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在每个节假日和中、高考期间组织各监管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市场执法检查,组织开展了亚硝酸盐“百日整治”专项行动以及猪肉市场专项检查;指导固镇县顺利通过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中期考核验收。

二是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监管。市质监局全面推进28大类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全市352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全部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率继续保持100%;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全市119家食品生产小作坊全部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全部建立了原料进货、产品销售台帐和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制度,小作坊承诺书签订率继续保持100%;下发《关于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园区活动的通知》在全局系统 部署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园区(街道、乡镇)活动。

三是加强食品消费卫生监管。市卫生局规范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创建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对餐厅卫生等级信息实施强制公布,强化消费环节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亮证的监管,加强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粮、油、米、面索证登记台帐的督查,针对中考、高考和国庆、中秋等重点时段,开展了全市上下联动的“卫监1号行动”。

四是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全过程监督。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宣传贯彻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强化政府责任,提升全市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市食品药监局发挥快检车的作用,对246家涉药单位进行了检查抽样,强化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质量和数量,狠抓药品源头治理;加强专项检查,对涉药涉械单位实施跟踪检查,对各地药品安全水平实施综合评价。

五、进出口质量

一是强化进出口检验检疫。检验检疫进出口货物9988批,货值4.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3%、30.51%;检验不合格货物4批,占0.04%;检验检疫覆盖率达到69%。按照“全注册”、“全登记”、“全备案”、“全监管”的要求,摸排162个企业,掌握商品品种、出口国别、出口货值等8个方面的基本信息。严格实施棉花、医疗设备等进口产品检验检疫,对发现问题的设备及时出具检验证书,帮助企业补发设备4次、维修1次。二是严格高风险商品监管。积极开展辖区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的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完成了对辖区内14家输日、美、欧盟、港澳等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专项检查,对出口食品实行批批检测,保障了出口食品质量无国外通报。开展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确保服装、胶合板等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实行“一企一策”的监管方式,检验出口服装1320批、货值515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09%、17.11%;检验出口木制品644批、货值369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4%、23%。推行新的工业品检验监管模式,加强滤清器、家用机床、纺织品、乳胶手套等工业品的检验监管,检验滤清器196批(824万美元)、家用机床328批(387万美元)、乳胶手套312批(790万美元),使企业产品质量能够长期稳定地满足客户要求。

三是加强出口企业质量管理。推广“防护计划”,帮助企业建立SSOP和HACCP体系,提高产品的保护意识和水平。与辖区57家重点出口企业全部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了质量档案,并对1家玩具生产企业实施了产能核定。开展了应对ROHS指令调研工作和Reach法规培训,提升了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能力。

四是大力开展出口品牌建设。市商务局认真履行职能,以提高质量和产业素质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202_至202_年,我市丰原生化“BBCA”品牌、经安徽省商务厅、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真审议,荣获“安徽出口名牌”有效期两年,并享受相 关扶持政策。

六、建设工程质量

一是抓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市建委按照“安全、合格、满意、精品”四个层次的需求,采用质量巡查、综合检查等手段,组织开展在建工程巡查、抽查54次,印发季度工程质量巡查通报三期,分类抓好不同工程质量的监管,做到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率继续降低,保证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率在万分之一以下。

二是推动建设工程科技进步。市建委积极应用全市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系统,通过“建管之窗”、“建筑工程管理业务信息平台”,建立网络化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大力推动建设工程科技进步,组织并帮助、指导施工企业完成创建202_省优质工程“黄山杯”奖项目2项、省级“用户满意工程奖”项目3项、市级优良工程项目20项、“珍珠杯”奖项目11项。

七、水利工程质量

市水利局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和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强化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新建、除险加固水利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水利部及省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执行。202_年,淮干蚌埠宋家滩段河道整治工程、怀洪新河因洪致涝处理工程、许曹段河道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淮北大堤加固工程怀远段涡河、饶荆段堤防加固工程、五河县行洪区撤退 道路工程、张公湖疏浚工程、涂山路跃进桥拆除重建工程、圈堤防汛物资仓库及管护设施、五河县202_年灾后重建工程等通过单位工程验收。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未发生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列入国家计划基本建设项目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00%。

同时,加强勘测设计成果审查,强化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的监督检查,做好企业信用评价,严格资质管理,不定期组织开展全市水利工程质量大检查活动和工程验收前的质量专项检查,全面推行工程竣工检测制度,规范质量评定,积极开展全市水利工程创优评优工作。

八、交通工程质量

一是工程质量监督。市交通局加强对项目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加大监督检查频率,202_年,全市高速公路工程优良率达到100%,全市交通路网工程优良率达100%,合格率达到100%;同时开展全市农村公路“质量年”活动,全市农村公路关键指标抽检合格率达到100%以上,一次验收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二是公路养护市场化。高速公路小修保养及大中修工程全部实现社会化招标,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小修保养实现合同养护,大中修工程实现辖区内招投标,实现了社会化招标。建立日常养护考核机制,推行养护工程监理,完善养护工程验收办法,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养护工程合格率100%,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合格率达100%以上。

九、旅游服务质量 一是实施旅游精品工程。市旅游局大力开展“旅游品牌提升年”创建活动,实施“旅游景区创A、旅游饭店创星、旅行社创级”等系列主题提升工程。创建了龙子湖风景区、禾泉农庄2个国家4A级景区;新增5家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省政府新批旅游乡镇4个;新增旅游星级饭店3家。全市18家旅游星级饭店中有6家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旅游星级饭店”;5家旅行社被评为安徽省“旅游质量信得过旅行社”。

二是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市旅游局加强对旅行社、导游和景区从业人员管理,分批组织县(区)旅游局长、部门经理、导游人员及星级饭店服务员参加省、市培训班,受训人员202_多人次,持证上岗率达92%以上;举办星级饭店服务员和旅行社导游员技能大赛、观摩演示,提高专业技能;研究制定了《旅行社百分制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对旅行社实行量化管理;完善旅游行业自律公约,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的经营和服务行为,推进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在全市开展整顿规范旅游市场专项行动,依法做好旅游市场监管。

十、商业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市场运行调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商务局加强对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预警,认真做好全年市场供应、消费安全工作。202_年完成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比202_年增长21.2%,总量列全省第六位;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生猪屠宰行业监管,规范生 猪定点屠宰管理及保证肉品安全,确保猪肉市场供应工作;认真督导餐饮行业发展工作,联合市经委、质监局、环保局开展创建省级绿色饭店活动,评选推荐“安徽省绿色饭店”,营造绿色消费环境,经省商务厅、省经济委员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环境保护局评审认定,我市天洋海鲜城等4家餐饮企业被正式认定为省第一批 “安徽省绿色饭店”,展示了我市餐饮住宿业改变粗放经营、优化业态结构和节能降耗水平。

二是全面提高商业服务整体水平。市商务局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指导和协调力度,完成了202_年农家店建设预定工作目标计划,全市建设日用品农家店180家;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加大对吴小街农产品批发市场等5个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作的指导力度,增强其辐射力,切实做大做强;积极实施城市社区商业双进工程,以市级以上商业示范社区为载体,改善消费环境,新增一家省级商业示范社区湖滨社区和一家国家级社区黄庄社区。

十一、医疗服务质量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市卫生局制定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内容和重点,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力度,保证医疗安全,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强化医院管理,严格医疗服务要素准入,医疗服务市场逐步规范。组织实施《医院管理评价 指南(202_版)》,建立科学的医院管理评价体系。加强医院内涵建设,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健全医院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大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技能。

十二、运输服务质量

进一步提升公路运输综合服务水平。市交通局不断组织完善客货运输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并在网站公布所有运输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打造诚信运输;落实公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和普通客运服务标准等系列标准和规范,对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和驾校的质量信誉进行考核,实行排行榜制度,定期在蚌埠日报向社会公示。

十三、环境质量

一是加强工业点源治理与监管,努力提高企业达标排放的水平。通过加强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强化在线监控设施建设,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等手段,稳步提高企业达标排放水平。202_年,全市国控、省控重点企业废水综合达标排放率为96.6%。

二是加强减排项目调度力度,完成202_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坚持污染减排月通报和调度,加强污水处理厂等减排项目核查等,推进减排项目稳定运行,圆满完成202_年全市COD、SO2减排目标任务。

三是全力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开展 了全市县级以上城镇饮用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调查,强化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力度,加大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频次,积极应对涡河上游砷污染事件,确保了全市饮用水源地安全。

四是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全市大中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率达到100%,“三同时”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十四、经济运行质量

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市经委积极做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工作,指导丰原生化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4998万元;申报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徽华益导电膜玻璃有限公司、安徽疏浚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华隆消防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专家委员会答辩;完成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已向省发改委提交《关于固镇县3家企业申请棉花加工资格认定的请示》,帮助企业办理“棉花加工资格认定”,新的资格认定工作待国家下发。

二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国电蚌埠电厂自去年5月正式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0亿元,进入试验、调试阶段;汽配产业园南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近期可开工建设;丰原集团秸杆纤维素生产乙醇项目已完成环评报告书编制,因环境容量原因暂时无法获批;普乐新能源公司一期工程年产5兆瓦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已投产,二期规划年产50瓦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现设计已完成,正在办理环评手续,部分设备已订购,正 在加工制作中。

十五、市场经济秩序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市领导小组成员各行政执法单位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解决家具等五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及出口木制家具有害生物问题;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商品和药品、虚假广告和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开展针对商业贿赂、商业欺诈、旅游“零负团费”、虚假促销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经济秩序。

二是开展奶制品专项整治,确保食品安全。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我市工商、卫生、质监、农委、食品药监、商务等部门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含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市工商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2917人次,检查经营主体79095户次,责令下架问题乳制品22581.94公斤,实现了乳制品监管工作的四个100%到位,即全市食品经营户100%逐户检查到位、检查发现的问题奶粉100%下架退市到位、下架和库存问题奶粉100%登记保(封)存到位、面向社会和消费者100%宣传疏导到位;始终把不合格奶制品的退货退款作为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抓退货换货,采取现场解决纠纷、公开退货承诺、建立退货联动机制、驻店监管、跟班工作等措施,全市退货金额约111.6万元。市卫生部门执法人员对我市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内婴幼儿喂养情况和辖区奶粉生产企业以及大中小型超市、育婴产品商店的奶粉婴儿食品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检查餐饮经营单位57家、超市35户次、婴儿食品专卖店11户次、托幼机构20户次;印发《卫生执法公告》150 余份,接受热线咨询1560多次;开展筛查救治工作,对辖区内所有婴幼儿进行摸底调查,发现问题立即引导就近致县级及以上医院就诊,并指导婴幼儿家长密切观察婴幼儿的表现,消除家长的恐惧心理。市质监部门组织对我市6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企业是否严格执行原料奶进厂检验制度,是否存在掺杂使假和使用不合格原料奶,生产环境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使用的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等物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否严格执行产品出厂检验等;抽调执法和质检技术人员组成四个驻厂监管小组,分别进驻蚌埠市和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六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驻厂监管;对出厂乳制品实行批批检验,并协助、指导企业配备、完善检验设备和人员,实现企业每日逐批自检后上市销售。市农委组织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对奶站、饲养企业进行不定期检查,深入基层农户、奶站及乳品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检查防疫合格证、奶牛免疫证、投入品使用等;对养殖场(户)和经纪人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使其了解添加违禁投入品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提高依法生产经营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对全市奶牛饲养场、奶站,奶类加工企业实行不定期检疫,各区畜牧兽医部门专人驻场监督负责奶源管理工作;重点检查养殖场投入品记录和动物疫病治疗记录,严禁使用和添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化学品,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确保奶类加工场原奶来源、进货台帐、检测报告等符合要求;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组织市工商、卫生、质监、农委、商务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四次集中督查,有效应对了问题奶粉事件。

十六、质量兴企活动

一是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市经委组织全市企业开展优秀QC小组推荐工作,争创省级QC小组4个。组织汽配工业园申报安徽省优秀质量管理奖。

二是普及质量管理知识。市经委组织我市124名员工参加202_年全国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统考,合格率达100%,提升了员工素质,促进企业有效开展质量管理,提高执行力。

十七、质量奖励

积极兑现奖励政策。市质监局认真组织开展蚌埠市质量奖评价工作,市政府已对荣获202_年蚌埠市质量奖的8家单位和8名个人进行了发文表彰并授予奖牌和荣誉证书;积极推荐我市企业申报安徽省质量管理奖,新增2家企业荣获安徽202_年省质量管理奖荣誉称号、3名个人荣获安徽202_年省质量工作先进个人。市经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蚌发[202_]10号)文件,组织兑现新荣获名牌产品、安徽省质量奖等质量奖励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和组织树立正确质量观,追求卓越绩效。

十八、宏观质量分析

市质监局在各部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顺利编写完成了《蚌埠市202_年质量状况白皮书》并已发布,全面反映全市整体质量状况,科学指导质量兴市工作。

十九、宣传工作

加大质量兴市宣传力度。建立了“质量兴市”新闻发布制度,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产(商)品、农产品的质量状况等质量兴市工作情况;建立了质量兴市专题网页,及时发布质量兴市各项 信息;编发《质量兴市工作简报》7期;借助“3.15”、“质量月”等活动、蚌埠金质网等平台,广泛宣传质量兴市活动,营造“质量兴市”的浓厚氛围。

二十、质量规划

将根据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202_-202_)》制定情况,在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适时修订《蚌埠市质量振兴计划》,制定全市质量工作远景规划。

我市质量兴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工作,把质量兴市工作引向深入。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协作,齐心协力开展质量兴市、兴区、兴县工作。各县区、各成员单位都应充分认识质量兴市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大质量意识,延伸质量领域,动员全员参与,共同促进质量兴市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各类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全面提高。二是要密切工作联系,加强信息报送。在各县区建立联络员制度,加强工作协调和信息报送;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大质量兴市工作宣传,及时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工作信息。

202_年3月19日

抄送:安徽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第五篇:马鞍山市质量兴市工作总结

附件1:

202_年质量兴市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202_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质量兴市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重点,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合作与大力支持下,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普遍增强,“质量兴市”活动阶段性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一、强化领导、完善机制,有效推进运行体系建设

(一)完善工作机制。202_年是我市全面开展质量兴市活动承上启下之年,为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组织体系有效运行,针对个别成员单位的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进行了充实调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真正形成了牵头部门认真负责、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合力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的工作机制。

(二)明确目标任务。根据《马鞍山市质量兴市实施方案》(马政办„202_‟104号)的要求,印发了《马鞍山市质量兴市工作责任制》等四项质量兴市活动基本工作制度,建立了质量信息联络员网络和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编制发布了《202_年马鞍山市质量状况白皮书》。制定了《马鞍山市202_质量兴市重点工作安排分解表》,做到总体目标明确、计划明晰、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措施有力,积极稳妥地推进质量兴市活动向纵深开展。

(三)强化工作宣传。质量兴市活动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舆论宣传阵地,多形式、广渠道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编辑《质量兴市工作简报》,及时反映质量兴市工作动态信息;通过举办国际纪念日(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世界标准日)、质量月等系列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安全的氛围。

二、突出重点,把住环节,稳步提升全市质量管理水平

(一)工业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全市质监系统深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全年共监督检查企业430家次,监督抽查样品793批次,经检验合格777批

次,批次合格率为97.98%。全市产品抽查合格率稳中有升,高于20080.3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86个百分点。

(二)农产品质量持续平稳。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主线,突出重点,开展了七项专项整治治理行动。全年共抽检农产品6981个,除蔬果抽检合格率为99.9%外,其余均为100%。在全省第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我市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三大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均为100%,位居全省第1位。

加强标准化与品牌农业建设。202_年,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4个,续展绿色食品3个,较去年增加13.11%;3家企业6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申报创建省级标准化基地3个、新建市级标准化基地4个;通过产地和产品认证,树立了一批农产品品牌,提高了我市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标准化工作成绩斐然。202_年,市政府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先进单位”;6家企业取得“AA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称号,市《沐浴业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发布实施;马钢、矿院等大企业及一批中小企业主导和参与了26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省锻压机床及刃模具标准化委员会落户我市;马钢公司主导制定的两项国家标准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四)品牌战略有序推进,驰名商标实现零突破。组织12家企业、12名个人申报安徽省质量奖,3家企业、2名个人入选。推荐18家企业20个产品申报202_安徽名牌产品,新增安徽名牌产品7个,5家企业7个产品通过省名牌复审;目前,全市已拥有安徽名牌产品49个。建立“阶梯式名牌培育机制”,组织开展了首届马鞍山名牌评审工作,16个产品被授予“马鞍山名牌”称号。

积极开展“一所多标”活动,帮扶各类经济主体申请注册商标166件,推荐申报省著名商标20件。“马钢”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驰名商标零突破。

(五)“两大安全”进一步巩固。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管力度 2

进一度加大。一是扎实开展了打击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隐患治理和宣传教育专项行动,首次发布了《马鞍山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白皮书》,首次实行了特种设备安全警示“黑名单”制度,率先在全省开展了电梯安全运行信息化管理系统试点工作。二是以新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利用召开宣贯会、专题讲座、企业座谈会、广场咨询活动、发放知识读本等形式,加大宣贯培训力度;在生产领域组织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率先在全省推行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任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两大安全”监管形势稳定,为我市建设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六)质量奖励制度不断完善。启动了首届“市长质量奖”评选工作,召开了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周春雨市长将安徽首个市长质量奖奖牌授予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并奖励企业50万元,为202_年全市“质量月”活动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当涂县评出了全省首个县长质量奖,奖励企业20万元。市政府拨付265万元奖励资金,对200810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订以及5家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给予重奖;当涂县也给予上述县属企业10万元奖励。市长质量奖的成功评选和颁发以及政府对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成绩突出单位的奖励,掀起了广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热潮。

三、齐抓共管、合力推进,质量兴市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202_年,市本级共受理监督在建工程547项,备案竣工工程549项,工程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重大质量事故始终保持零记录;全市31项工程被评为市优质工程“翠螺杯”奖,7项住宅工程被评为市“用户满意住宅工程”,3项工程被评选为省优“黄山杯”奖;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

交通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全市国、省及重要县道等干线公路整体合格率98.85%,农村公路整体合格率98.2%,按质按量地完成了目标任务。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严格按国家、水利部及省有关要求,监督建设单位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体制,实现了水利工程质量事故率为“零”的目标。

二是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查迎检工作为主线,以污染减排为重点,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群众环境利益为目的,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执法,全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5.9%;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

三是强化市场监管,确保流通环节消费安全。全面开展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全市4万多户个体工商户和近万家私营企业全部纳入全省工商信用监管体系;集中开展了节日食品市场、食品添加剂市场、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取缔无证照食品经营户146户,查处食品安全案件82件,蔬菜农残检测36586批次,食品快速检测2540批次,开展食品监测4次。

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收购和滥屠宰病死猪及出售、运输、储存、加工病害猪肉的违法行为,保证肉品消费安全。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努力提高农村市场商品质量。组织开展了医疗器械、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及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等专项整顿工作,开展了餐饮消费环节重点品种监督抽样工作。

四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8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360亿元。中钢矿院“湿式粗粒永磁筒式磁选机CCTS1230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首批自主创新产品,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总数达155个。全年专利申请685件,授权专利372件,中冶华天“合金化微调方法”发明专利填补了我市海外专利申请的空白。华骐环保“前置生物膜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及应用”等10项科技成果获202_省科学技术奖。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至228家,民营科技型企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加速发展新的增长点,科技进步有效促进了全市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档升级。

五是以诚信创建为抓手,积极打造马鞍山山旅游品牌。以“讲诚信、树形象、重管理、抓质量”为主题,继开展诚信旅行社评定后,又开展了诚信旅游饭店评定活动,评出5家“安徽省诚信旅游饭店”;对全市35家诚信旅行社进行了复核,4

2家旅行社被为省五星级优秀诚信旅行社,17家旅行社被评为四星级诚信旅行社,推动诚信旅游向纵深方向发展。建立完善了旅游信用评价系统,营造了旅游者安全旅游、健康旅游、文明旅游、依法维权的理性消费环境。

六是精心打造马鞍山出口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推进外贸企业进行产品认证。指导华菱西厨挂牌成立皖东出口集群检验检测中心,获得省级扶持资金105万元,使我市机械行业产品认证迈上新的台阶,为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更多便利;稳步推进出口基地建设,建成市级食品机械出口基地和剪折机床出口基地并授牌,积极筹建汽车零部件、液压机具等出口产业基地。

针对本市纺织服装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建立了出口服装监管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工作,建立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档案数据库,推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帮助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扶持外贸企业走“质量兴企”道路。

四、加强平台建设,为质量兴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国家钢铁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加快建设,顺利通过了省级资质认定和“二合一”验收;省机床及刃模具产品质检中心成功落户,6个项目通过资质认定并首次承担了省级监督抽查任务。中钢矿院“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重点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工大“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等3个实验室列入省重点实验室,中冶华天“电能质量治理”等2个实验室列入省级实验室;中冶华天等5家企业获批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我市已拥有获证检测机构24家,涵盖了钢铁材料、建筑工程、建材、疾控、环境监测、纤检、药检、机动车检测等多个领域,为全市产品质量提高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_年我市的质量兴市工作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质量监管和服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源头抓质量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二是部分企业质量法制观念和质量意识淡薄,质量技术基础薄弱,质量管理手段落后,制约了 5

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三是辖区内拥有核心技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不多,省名牌数量在全省排名第八位居中游,与我市在省内的经济地位不相称;四是质量兴市工作在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有效性上还显不足;五是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信息报送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02_年,我市质量兴市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核心,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技术标准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加强质量管理能力和技术基础建设,坚持全过程治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管、行业规范、市场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大质量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全市总体质量水平,使质量工作在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重点是从以下八个方面狠抓落实。

(一)加强领导,营造质量兴市的浓厚氛围。一是坚持政府对质量兴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质量兴市领导小组作用,进一步完善质量兴市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质量兴市工作全面、有序地推进。二是借助各种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全民质量意识,使“质量兴市、质量兴区、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成为社会共识,进一步营造“质量兴市”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夯实基础,抓好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国家级、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建设,加强市、县两级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科学、准确、高效的检测服务;二是加强质量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以企业电子质量档案为核心的质量监管动态数据库,为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质量信息服务。三是建立全市宏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质量宏观分析系统,为政府制定质量宏观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四是建立和完善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建立统一的企业质量诚信档案、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产品质量信用 6

记录发布制度和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强化新闻媒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和行业自律,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三)深入实施质量奖励制度,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市长质量奖的标杆引领作用,以及省、市质量管理奖的行业引领作用,强化政府导向与政策引导;积极推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由现有的制造业向电信、移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延伸,促进公共服务领域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大对市长质量奖的宣传力度,形成各行业学习质量标杆、不断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措施,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在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质量提升上狠下工夫,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一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制定相关产品和技术标准,并按标准组织生产、科学生产和安全生产,加强和完善质量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实施质量动态管理;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源头管理,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三是加强建设工程的现场质量管理与控制,全面提升精细化施工和规范化监理的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100%、质量事故始终为零、工程质量排次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四是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大监管力度,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推进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五)以品牌培育为抓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立足本地现有主导产业,选择确定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信誉好、发展前景广的重点产品,逐一制定完善培育规划,梯次推进、重点突破。开展好马鞍山名牌评价活动,从各支柱行业、重点项目中筛选培育申报产品,侧重在高新技术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特色板块产品、产业化农产品中开展名牌认定,做到保持一批、成熟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形成名牌产品争创梯队,确保名牌工作的可持续性。

(六)加强质量管理,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抢抓机遇,推动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进程,加强和改善服务 7

质量,精心打造服务品牌,推动全市服务业乘势而上、加速发展。推进服务业贯彻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促进服务业从简单粗放逐步向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全市服务质量和水平;采取切实措施,对供电、移动、邮政、电信等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形象。

(七)健全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抓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质量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加强重要工业品和农产品、食品、药品的全过程监管,扩大监督抽查的覆盖面,创建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县(乡、镇)、优质产品示范区和质量安全样板区域。建立健全预防质量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指挥和救援体系,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确保重点行业、领域的质量安全。

(八)夯实工作基础,争创质量兴省先进市。充分发挥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加强对质量兴市工作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努力构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各成员单位要按照省级质量兴市先进市考核细则的要求,全面强化质量兴市的各项基础工作,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级质量兴市考核验收,争创质量兴省先进市。

“质量兴市”汇报材料定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