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校车安全问题及其对策(共)
试论校车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学号:*** 姓名:张微微 工作单位:新野县沙堰镇李庄小学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明天的希望,校车为学生提供了便利,解决了接送困难,但频发的校车事故却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牵动每个人的心,校车安全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校车安全问题为切入点,分析校车安全频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得解决对策。【关键词】校车安全 事故 对策 一.安全问题的事例
于2002起,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实施了农村“撤点并校”,将临近村落的学校进行合并,发展成中心学校。“撤点并校”在大量补贴资金的推动下迅速席卷农村。在这一政策的实施下,中国农村小学校数量从1997年的51万余所减少到206年的29万多所,减幅达42.5%。而从整体来看,至2006年全国的小学校数量已经降到建国初的水平,而且,由于许多地方政府盲目跟风,不顾学生就学路程、寄宿条件等,为合并而合并,给广农村学生及其父母带来了更重的负担。但校车的投入运行为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难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校车安全事故频频发生[1]。2011年11月16日上午9时40分许,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与一辆卡车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19人为幼儿。令人悲叹的是:发生事故的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12月12日下午17时50分许,江苏丰县首羡镇中心小学一辆车牌为苏CR1836,少林牌SLG型校车在行至张后屯村附近时,因躲避一辆人力三轮车,发生侧翻滑入路边泥潭,事故导致15名学生遇难。目前,我国有各类普通学校和幼儿园60万余所,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有2亿多人,有 9000余万名学生需要乘坐校车[2]。
二.造成校车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如下几条(一).车况较差、车型混杂,缺乏营运规范
从校车本身这一车辆特征来讲,校车的出现,方便了学生上学与放学的行走,但一些校车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着实让人担忧。这其中,有的校车是年久失修的小型面包车;有的校车是经过改装加座的中巴车;甚至在农村,有的校车是使用安全技术不合格、非法改装改型的小型货车。这些车辆当中,有的已接近报废年限;有的甚至长期不进行年检,车况极差,车身严重老化。上述车辆的存在与上路,是校车存在交通安全方面问题的巨大隐患。
(二).车体本身不达标导致校车事故多发
目前学校校车大致分为四种形式:学校自备车、学校租用客运公司的车、家长自行组合的车、私人或社会车辆和校办企业联合社会企业一起运营的车,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和报废车辆等成为营运学生上下学的主要交通工具【3】。在我国,每天有数百万的学生乘坐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下学,因车体不达标而引发的校车事故便比比皆是。(三).司机素质较低导致校车事件频发
目前,由于大部分校车是社会车辆,司机没有校车运营的专门要求,违章驾驶、缺乏责任意识等现象突出,有些校车驾驶员,为了节省费用,敢冒被交警查处的风险,宁愿一趟多拉十几个学生,也不愿多跑一趟多烧油。拉上学生后,有的驾驶员,为了逃避检查,在校车玻璃上,贴上了黑色的太阳膜,让路面上执勤交警,不易观察到车内的坐 员情况,以方便自己超员、超载;甚至拉上学生超员后,为了逃避交警检查,竟 然舍弃宽敞的马路不走而走坎坷不平的羊肠小路,这样很危险。更有甚者,为了多拉些学生,一个座位上挤两三个; 甚至把车内的座位拆下来 以扩大车内空间。让学生一个挨一个的站在车厢内。从而,人为地,促成了“超员”现象的发生。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在全国频发。四,校车运营混乱、监管不力。在校车管理上,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都有不可推诿的责任。目前实行的是共同管理、共同负责。然而,共同管理、共同负责最大的弊端就是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缺乏责任主体,从而造成管理结构松散,沟通环节繁多,管理效率不高、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四).校车立法空白[4]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完善的专业校车市场构成了校车交通安全的最可靠保障。从校车市场发展的教训上来看,为了实现校车市场的良性发展和规范运行,国家必要的干预主要表现在校车基本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方面。现实中实施校车系统不仅要有质检总局制定的校车标准,更需要教育、交通、公安等诸多部门的相互配合,仅仅依靠某一部门/机构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校车系统的实施,必须从法律层面来管理,为实施校车系统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基本的校车管理法规制度还有待建立。
(五).学生跨区就读开辟“黑校车”市场[5]
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区域在不断扩大。学生的父母追逐“名校”,他们坚信,好的教育能够 成就孩子的未来,于是绞尽脑汁,把孩子往名校送,而我们很多“名校”,均集中在城区。致使学生跨区就 读的比比皆是,造成孩子没有就近入学。因此,学校和家长有时就会“自发”地租用一些私人车辆接送学生。私人车辆,为了节约成本,便以恶性“超员”的方式来降低人均费用,以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第七,安全宣传不到位,学校、家长缺乏责任心。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学生,由于家庭与在读学校之间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学生家长对交通费用的负担能力也相对较弱,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接送上【3】。所以,也不过多地关心学生的安全;还有的学生父母,因长年在外打工赚钱,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统一管理,自己却什么心也不操。而我们有的学校、幼儿园的师生、员工由于自身接触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较少,学校方面也较少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学生交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部分学生甚至缺乏文明交通行为的养成。正规校车的缺位滋生不合格校车的泛滥。当前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主要以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居多,有的学校虽购置了校车,但为了节省开支而疏 于保养。学校如果按正常核载标准接送学生,觉得负担就会加大。所以,正规校车的缺位,直接导致了黑校车”逐渐产生。三.解决的对策
(一).落实政府责任[6]
对于发展校车,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校车的运营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比如通过立法保证校车的路权,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资源只有政府能够提供。加之,校车运营的利润较低,责任重大,更多的是公益服务性质,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吸引力不大。所以,政府应该在校车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对于校车的发展,政府应该承担主导责任,积极推动校车工程的实施,为普及校车提供资源,并对日常运营实施严格监管。政府还应推动相关立法,一方面让校车在行驶中享有一定“特权”,尽可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为监管校车运营提供依据。
我国没有专门的校车法,在义务教育法中也没有关于校车的规定,造成监管中无法可依。另外,一些统筹的工作也需要政府各部门互相协调来做,比如设计校车的行驶路线等,这些更加说明政府在校车安全问题上的重要性。
(二).拓展工作思路[7]
关于校车的运营,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于具体的运营,有些地方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把校车运营委托给客运公司;办校车不能是单纯的“慈善工程”,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该以适当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当然,政府不一定要把购买、运营等具体事务一揽子包办,可以鼓励企业、学校来办校车。但是政府也不能完全不管,要切实做好立法、监管、统筹等工作。
(三).多头部门尽其职,分工协助齐共管
对于校车安全管理,最终要解决校车问题,关键还得靠政府介入。政府主管部门要对车辆、收费标准等 方面严格评审和考核。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负责对全区的校车,检查营运者的营运手续,检查驾驶人的驾驶 资质,登记校车的行驶路线,加强路面的监控,发现无营运手续的校车,一律取缔和停运。当然,交警部门 要和各乡镇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加强对非法校车的查处力度。同时要深入学校,加强校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对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校车一律停运,待其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常营运。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和幼 儿园的督导和管理,要把校车管理和学生安全管理当作头等大事常抓不懈。只要政府牵头,部门协调,并将 发展校车纳入公共交通规划。唯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学生“超员”的难题。
(四).严格路面安全管理,加大违法查纠力度
严格管理,是规范“良好行为”养成的有效措施,也是杜绝违法行为不再发生的有力保证。因此,交警 执法部门要与运管执法部门强手联合,积极推行错时联勤制度,采取定点设卡和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 地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与检查,加大对从业车辆违法的处罚力度,严格“扎口”管理,逐步使不安全的 “危校车”与不规范的“黑校车”,主动退出正规校车的行列
(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8]
交警部门应该和教育部门相配合,加强协作,一方面向家长宣传不让孩子乘坐“超员”车辆,向家长公 布举报电话,鼓励家长举报违法“校车”;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与幼儿园的管理和督查的同 时,与学校和幼儿园逐一签订安全责任书,对存在违法“校车”的学校、幼儿园应当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处罚,使学生的用车和用车制度管理逐步走上正规,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加强校车的科学管理”意义重大,校车一旦失控,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 道路交通事故,将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血的历史教训再次向我们提出警 示:生命不容侥幸,监管不容松懈。在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上,我们交警部门谨向有关部门,特别是有关学校 部门与驾驶员朋友们,发出呼吁: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的部门做起,从自己的身上做 起,从一个小小的细节上做起,从每辆校车的安全做起,坚决杜绝不安全因素与不法行为的存在,共同为广 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活拨可爱的学生们,人人都拥有一个温馨的家,人人都拥有一个充满希 望与平安的未来。
(六).安全绝不仅仅只是车好就行[9] 硬件保障只是提高校车安全系数的一部分,校车监管、执法和高标准的运营管理,才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如果教育、交管、安监等部门能够真正各司其职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老师、家长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全社会共同关注营造良好的校车交通环境,就能够有效避免校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个坚持“孩子优先”的国家,一个“呵护未来”的社会,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希望我们从校车安全问题起步,真正的维护培育好祖国的花朵,平安是福,安全是金。良好的安全秩序要靠机制来维护,靠责任心来呵护,要靠监管来保障,靠规范化管理来运行。惟其如此,校车安全才能使师生享受安全与健康的保障。参考文献:
[1] 村小撤并牵出校车问题 专家吁未配车地区放慢进程。2012年02月21日中国新闻网
[2]校车问题再次引社会关注 校车安全发展出路在哪 来源:人民日报 [3]吉诃;民工子女就学“非法”困境 [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12期 [4]程经道.建设农村“校车工程”期待政府“买单”[J].伴你同行 [5]闫叔河,刘治国。管理与责任——对校车安全问题的思考 [6]陈小平,李凤虎,崔岩.保障校车安全重在落实政府责任。[7]浅谈管理与责任——对校车安全问题的思考。考试吧
[8]发改委:校车问题不能一刀切 正研究15个问题2011年12月31日
第二篇:浅谈校车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校车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明天的希望,校车为学生提供了便利,解决了接送困难,但频发的校车事故却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 和 社会稳定,牵动每个人的心,校车安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校车安全问题为切入点,分析校车安全频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得解决对策。
一.安全问题的事例
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实施了农村“撤点并校”,将临近村落的学校进行合并,发展成中心学校。由于许多地方政府盲目跟风,不顾学生就学路程、寄宿条件等,为合并而合并,给广农村学生及其父母带来了更重的负担。校车的投入运行为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难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校车安全事故频频发生。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榆林 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与一辆卡车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19人为幼儿。令人悲叹的是:发生事故的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12月12日,江苏丰县首羡镇中心小学 一辆校车在行至张后屯村附近时,因躲避一辆人力三轮车,发生侧翻滑入路边泥潭,事故导致15名学生遇难。目前,我国有各类普通学校和幼儿园60万余所,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有2亿多人,有 9000余万名学生需要乘坐校车。
二.造成校车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如下几条
(一).车况较差、车型混杂,缺乏营运规范
从校车本身这一车辆特征来讲,校车的出现方便了学生上学与放学的行走,但一些校车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让人担忧。有的校车是年久失修的小型面包车;有的校车是经过改装加座的中巴车;甚至在农村,有的校车是使用安全技术不合格、非法改装改型的小型货车。上述车辆的存在与上路,是校车存在交通安全方面问题的巨大隐患。
(二).车体本身不达标导致校车事故多发
目前学校校车大致分为四种:学校自备车、学校租用客运公司的车、家长自行组合的车、私人或社会车辆和校办企业联合社会企业一起运营的车,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和报废车辆等成为营运学生上下学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我国,每天有数百万的学生乘坐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下学,因车体不达标而引发的校车事故便比比皆是。
(三).司机素质较低导致校车事件频发
由于大部分校车是社会车辆,司机没有校车运营的专门要求,违章驾驶、缺乏责任意识等现象突出。在校车管理上,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都有不可推诿的责任。目前实行共同管理、共同负责。然而,共同管理、共同负责最大弊端是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缺乏责任主体,从而造成管理结构松散,沟通环节繁多,管理效率不高、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
(四).校车立法空白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完善的专业校车市场构成了校车交通安全的最可靠保障。为了实现校车市场的良性发展和规范运行,国家必要的干预主要表现在校车基本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方面。因此,校车系统的实施,必须从法律层面来管理,为实施校车系统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基本的校车管理法规制度还有待建立。
(五).学生跨区就读开辟“黑校车”市场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区域在不断扩大。学生的父母追逐“名校”,他们坚信,好的教育能够成就孩子的未来,于是绞尽脑汁,把孩子往名校送,而我们很多“名校”,均集中在城区。致使学生跨区就读的比比皆是,造成孩子没有就近入学。当前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主要以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居多,学校如果按正常核载标准接送学生,觉得负担就会加大。所以,正规校车的缺位,直接导致了“黑校车”逐渐产生。
三.解决的对策
(一).落实政府责任
对于发展校车,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校车的运营需要多方面的资源,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资源只有政府能够提供。加之,校车运营的利润较低,责任重大,更多的是公益服务性质,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吸引力不大。所以,政府应该在校车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二).拓展工作思路
关于校车的运营,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于具体的运营,有些地方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把校车运营委托给客运公司;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多头部门尽其职,分工协助齐共管
对于校车安全管理,最终要解决校车问题,关键还得靠政府介入。政府主管部门要对车辆、收费标准等方面严格评审和考核。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负责对全区的校车检查,登记校车的行驶路线,加强路面的监控。同时,要深入学校,加强校车的安全技术检验。教育行
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的督导和管理,要把校车管理和学生安全管理当作头等大事常抓不懈。只要政府牵头,部门协调,并将发展校车纳入公共交通规划,才能最终解决学生“超员”的难题。
(四).严格路面安全管理,加大违法查纠力度
严格管理,是规范“良好行为”养成的有效措施,也是杜绝违法行为不再发生的有力保证。交警执法部门要与运管执法部门联合,推行错时联勤制度,采取定点设卡和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与检查,加大对从业车辆违法的处罚力度,严格“扎口”管理,逐步使不安全的 “危校车”与不规范的“黑校车”,主动退出正规校车的行列。
(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交警部门应该和教育部门相配合,加强协作,一方面向家长宣传不让孩子乘坐“超员”车辆,向家长公 布举报电话,鼓励家长举报违法“校车”;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与幼儿园的管理和督查的同时与学校和幼儿园逐一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学生的用车和用车制度管理逐步走上正规,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血的历史教训再次向我们提出警示:生命不容侥幸,监管不容松懈。
(六).安全绝不仅仅只是车好就行
硬件保障只是提高校车安全系数的一部分,校车监管、执法和高标准的运营管理,才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如果教育、交管、安监等部门能够真正各司其职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老师、家长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全社会共同关注营造良好的校车交通环境,就能够有效避免校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个坚持“孩子优先”的国家,一个“呵护未来”的社会,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希望我们从校车安全问题起步,真正的维护培育好祖国的花朵,平安是福,安全是金。良好的安全秩序要靠机制来维护,靠责任心来呵护,要靠监管来保障,靠规范化管理来运行。惟其如此,校车安全才能使师生享受安全与健康的保障。
第三篇:浅谈校车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校车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明天的希望,校车为学生提供了便利,解决了接送困难,但频发的校车事故却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 和 社会稳定,牵动每个人的心,校车安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校车安全问题为切入点,分析校车安全频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得解决对策。
【关键词】校车安全对策学生家长
一.安全问题的事例
于2002起,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实施了农村“撤点并校”,将临近村落的学校进行合并,发展成中心学校。“撤点并校”在大量补贴资金的推动下迅速席卷农村。在这一政策的实施下,中国农村小学校数量从1997年的51万余所减少到206年的29万多所,减幅达42.5%。而从整体来看,至2006年全国的小学校数量已经降到建国初的水平,而且,由于许多地方政府盲目跟风,不顾学生就学路程、寄宿条件等,为合并而合并,给广农村学生及其父母带来了更重的负担。言校车的投入运行为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难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校车安全事故频频发生。2011年11月16日上午9时40分许,甘肃省正宁县榆林 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与一辆卡车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19人为幼儿。令人悲叹的是:发生事故的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12月12日下午17时50分许,江苏丰县首羡镇中心小学 一辆车牌为苏CR1836,少林派SLG型校车在行至张后屯村附近时,因躲避一辆人力三轮车,发生侧翻滑入路边泥潭,事故导致15名学生遇难深层原因分析 深层原因分析目前,我国有各类普通学校和幼儿园60万余所,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有2亿多人,有 9000余万名学生需要乘坐校车。[2][1]
二.造成校车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如下几条
(一).车况较差、车型混杂,缺乏营运规范
从校车本身这一车辆特征来讲,校车的出现 方便了学生上学与放学的行走,但一些校车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着实让人担忧。这其中,有的校车是年久失修的小型面包车;有的校车是经过改装加座的中巴车;甚至在农村,有的校车是使用安全技术不合格、非法改装改型的小型货车。这些车辆 当中,有的已接近报废年限;有的甚至长期不进行年检,车况极差,车身严重老化。上述车辆的存在与上路,是校车存在交通安全方面问题的巨大隐患。
(二).车体本身不达标导致校车事故多发
目前学校校车大致分为四种形式:学校自备车、学校租用客运公司的车、家长自行组合的车、私人或社会车辆和校办企业联合社会企业一起运营的车,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和报废车辆等成为营运学生上下学的主要交通工具
比皆是。【3】。在我国,每天有数百万的学生乘坐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下学,因车体不达标而引发的校车事故便比
(三).司机素质较低导致校车事件频发
目前,由于大部分校车是社会车辆,司机没有校车运营的专门要求,违章驾驶、缺乏责任意识等现象突出,有些校车驾驶员,为了节省费用,敢冒被交警查处的风险,宁愿一趟多拉十几个学生,也不愿多跑一趟多烧油。拉上学生后,有的驾驶员,为了逃避检查,在校车玻璃上,贴上了黑色的太阳膜,让路面上执勤交警,不易观察到车内的坐 员情况,以方便自己超员、超载;甚至拉上学生超员后,为了逃避交警检查,竟 然舍弃宽敞的马路不走而走坎坷不平的羊肠小路,这样很危险。更有甚者,为了多拉些学生,一个座位上挤两三个; 甚至把车内的座位拆下来 以扩大车内空间。让学生一个挨一个的站在车厢内。从而,人为地,促成了“超员”现象的发生。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在全国频发。四,校车运营混乱、监管不力。在校车管理上,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都有不可推诿的责任。目前实行的是共同管理、共同负责。然而,共同管理、共同负责最大的弊端就是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缺乏责任主体,从而造成管理结构松散,沟通环节繁多,管理效率不高、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
(四).校车立法空白[4]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完善的专业校车市场构成了校车交通安全的最可靠保障。从校车市场发展的教训上来看,为了实现校车市场的良性发展和规范运行,国家必要的干预主要表现在校车基本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方面。现实中实施校车系统不仅要有质检总局制定的校车标准,更需要教育、交通、公安等诸多部门的相互配合,仅仅依靠某一部门/机构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校车系统的实施,必须从法律层面来管理,为实施校车系统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基本的校车管理法规制度还有待建立。
(五).学生跨区就读开辟“黑校车”市场[5]
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区域在不断扩大。学生的父母追逐“名校”,他们坚信,好的教育能够 成就孩子的未来,于是绞尽脑汁,把孩子往名校送,而我们很多“名校”,均集中在城区。致使学生跨区就 读的比比皆是,造成孩子没有就近入学。因此,学校和家长有时就会“自发”地租用一些私人车辆接送学生。私人车辆,为了节约成本,便以恶性“超员”的方式来降低人均费用,以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第七,安全宣传不到位,学校、家长缺乏责任心。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学生,由于家庭与在读学校之间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学生家长对交通费用的负担能力也相对较弱,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接送上【3】。所以,也不过多地关心学生的安全;还有的学生父母,因长年在外打工赚钱,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统一管理,自己却什么心也不操。而我们有的学校、幼儿园的师生、员工由于自身接触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较少,学校方面也较少进
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学生交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部分学生甚至缺乏文明交通行为的养成。正规校车的缺位滋生不合格校车的泛滥。当前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主要以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居多,有的学校虽购置了校车,但为了节省开支而疏 于保养。学校如果按正常核载标准接送学生,觉得负担就会加大。所以,正规校车的缺位,直接导致了黑校车”逐渐产生。
三.解决的对策
(一).落实政府责任[6]
对于发展校车,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校车的运营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比如通过立法保证校车的路权,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资源只有政府能够提供。加之,校车运营的利润较低,责任重大,更多的是公益服务性质,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吸引力不大。所以,政府应该在校车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对于校车的发展,政府应该承担主导责任,积极推动校车工程的实施,为普及校车提供资源,并对日常运营实施严格监管。政府还应推动相关立法,一方面让校车在行驶中享有一定“特权”,尽可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为监管校车运营提供依据。
我国没有专门的校车法,在义务教育法中也没有关于校车的规定,造成监管中无法可依。另外,一些统筹的工作也需要政府各部门互相协调来做,比如设计校车的行驶路线等,这些更加说明政府在校车安全问题上的重要性。
(二).拓展工作思路
关于校车的运营,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于具体的运营,有些地方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把校车运营委托给客运公司;办校车不能是单纯的“慈善工程”,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该以适当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当然,政府不一定要把购买、运营等具体事务一揽子包办,可以鼓励企业、学校来办校车。但是政府也不能完全不管,要切实做好立法、监管、统筹等工作。[7]
(三).多头部门尽其职,分工协助齐共管
对于校车安全管理,最终要解决校车问题,关键还得靠政府介入。政府主管部门要对车辆、收费标准等 方面严格评审和考核。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负责对全区的校车,检查营运者的营运手续,检查驾驶人的驾驶 资质,登记校车的行驶路线,加强路面的监控,发现无营运手续的校车,一律取缔和停运。当然,交警部门 要和各乡镇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加强对非法校车的查处力度。同时要深入学校,加强校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对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校车一律停运,待其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常营运。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和幼 儿园的督导和管理,要把校车管理和学生安全管理当作头等大事常抓不懈。只要政府牵头,部门协调,并将 发展校车纳入公共交通规划。唯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学生“超员”的难题。
(四).严格路面安全管理,加大违法查纠力度
严格管理,是规范“良好行为”养成的有效措施,也是杜绝违法行为不再发生的有力保证。因此,交警 执法部门要与运管执法部门强手联合,积极推行错时联勤制度,采取定点设卡和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 地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与检查,加大对从业车辆违法的处罚力度,严格“扎口”管理,逐步使不安全的 “危校车”与不规范的“黑校车”,主动退出正规校车的行列
(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8]
交警部门应该和教育部门相配合,加强协作,一方面向家长宣传不让孩子乘坐“超员”车辆,向家长公 布举报电话,鼓励家长举报违法“校车”;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与幼儿园的管理和督查的同 时,与学校和幼儿园逐一签订安全责任书,对存在违法“校车”的学校、幼儿园应当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处罚,使学生的用车和用车制度管理逐步走上正规,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加强校车的科学管理”意义重大,校车一旦失控,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 道路交通事故,将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血的历史教训再次向我们提出警 示:生命不容侥幸,监管不容松懈。在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上,我们交警部门谨向有关部门,特别是有关学校 部门与驾驶员朋友们,发出呼吁: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的部门做起,从自己的身上做 起,从一个小小的细节上做起,从每辆校车的安全做起,坚决杜绝不安全因素与不法行为的存在,共同为广 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活拨可爱的学生们,人人都拥有一个温馨的家,人人都拥有一个充满希 望与平安的未来。
(六).安全绝不仅仅只是车好就行[9]
硬件保障只是提高校车安全系数的一部分,校车监管、执法和高标准的运营管理,才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如果教育、交管、安监等部门能够真正各司其职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老师、家长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全社会共同关注营造良好的校车交通环境,就能够有效避免校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个坚持“孩子优先”的国家,一个“呵护未来”的社会,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希望我们从校车安全问题起步,真正的维护培育好祖国的花朵,平安是福,安全是金。良好的安全秩序要靠机制来维护,靠责任心来呵护,要靠监管来保障,靠规范化管理来运行。惟其如此,校车安全才能使师生享受安全与健康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村小撤并牵出校车问题 专家吁未配车地区放慢进程。2012年02月21日09:32 中国新闻网
[2]校车问题再次引社会关注 校车安全发展出路在哪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时间:2011-11-21 11:07:231,[3]吉诃;民工子女就学“非法”困境 [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12期 [4]程经道.建设农村“校车工程”期待政府“买单”[J].伴你同行
[5]闫叔河,刘治国。管理与责任——对校车安全问题的思考([6]陈小平,李凤虎,崔岩.保障校车安全重在落实政府责任。
[7]浅谈管理与责任——对校车安全问题的思考。考试吧(Exam8.com)
[8]陈仓大队 陈君明邮箱:baojinews8690073@163.com
[9]发改委:校车问题不能一刀切 正研究15个问题2011年12月31日04:46
第四篇:校车安全问题
甘肃小车小议
11月16日上午,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货运卡车与当地一家幼儿园校车迎面相撞,事故已造成20人死亡。
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规超载,左道超速逆行;
二、是幼儿园私自改装车辆,逃避监管,车辆限定9座现改装为无座;
三、是幼儿园董事长李军刚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尽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四、是因大雾天气影响,货车和校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力;
五、是教育、交警部门监管不力。
若不是甘肃正宁校车事故,是不是我国的校车就这样 “安全”下去?为什么在这起事故之后,校车事故都成了热点新闻,越发引人关注?这些事故的原因又说明了什么呢?追究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是必要的,但是更必要的是在此之后作出的补救措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车交通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此类事故的发生,现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一、高度重视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建立完善校车交通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作是当前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保护广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上下学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构建校车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依法严格监管,促进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落实校车安全主体责任;要加大校车购置经费投入力度,引导学校(幼儿园)购置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校车;要创新校车经营管理模式,完善公共财政支持补贴政策,提高校车的普及应用程度;要细化校车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校车安全出行。
二、全面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安全隐患大排查。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要逐校逐园逐生对学生上下学乘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对学校(幼儿园)租用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停用维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路面巡视检查力度,结合公安部开展的集中整治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违法
行为专项行动和“护卫天使”行动,通过警力下沉、区域联勤联动、交叉巡逻等措施,严查校车超速、超员等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交通运输部门要认真核实交通运输企业的包车情况,对于被租赁从事接送中小学生(幼儿)业务的车辆,要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关和驾驶员资格关,督促运输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集中进行一次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交通安全教育,以这起事故为反面教材,教育中小学生坚决不乘拼装车、报废车、农用车、货运车等非法运营车辆和超员车辆上下学,教育提醒步行上下学的中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安全避让行驶车辆,并要提醒学生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不得租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接送学生。要认真开展对校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增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要督促中小学、幼儿园注意防范冬季大雾、降雪及路面结冰对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严格遵守雪、雾天气安全驾驶的规定,必要时可采取停运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或调整上课、入园时间等安全措施。
四、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严肃事故查处。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坚持“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查清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的基础上,严肃处理对事故负有领导、监督、管理责任的单位和人员。要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确保按期结案,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并跟踪督促事故责任和整改措施的落实。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切实搞好道路交通安全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作。
通过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我们深知健全教育风险防控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安全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期望,更是群众的重托。
第五篇:校车安全问题
根治乱象呼唤“校车立法”
显然,我们只依靠一部技术标准和几部地方法规,是不行的。让没有校车的孩子坐上校车,让校车成为公路上最安全的车辆,亟须立法保障。
首先,立法应该明确校车投入的责任主体。倘若,政府在购买校车、维持校车运营方面负有主要责任的话,那么,各级政府的责任需要有清晰的界定,而且,也要成为具有约束力的硬性规定。而对于社会力量介入校车运营,也应明确门槛和责任。
其次,校车一旦上路,那么,校车的道路交通“特权”,也需要通过立法来确保。很多国家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他车辆不准超越校车,而且有非常严历的惩罚措施。
再次,由于校车属于特殊车辆,校车驾驶员的资格审核,当然也要有严格的规定。校车肯定不能随便什么人都能开。而在不久前的一次校车事故中,居然发现驾驶员有10年的吸毒史。
另外,校车是不是应该向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学校一视同仁,也需要立法明确。现在最需要校车的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校车问题最突出的也是农村学校以及公立教育之外的学校和幼儿园。甘肃正宁校车事故、湖南衡南校车坠河事故,都集中暴露了这些问题。校车立法最应该打破这些户籍、地域、公私之别。(《新京报》)
反思·建议
1.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平衡教育资源。校车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问题。增加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是治本之策。首先,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增加公办校数量,改善教育资源缺乏状况,使孩子们真正实现就近入学。其次,国家和地方在投入教育经费时,应更多地考虑各个地区的财政收入水平和学校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平衡各地教育设施饥饱不均的状况,使教育经费使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2.借鉴先进经验,发展“校车工程”。事故发生后,各地彻查校车,有些地方甚至取缔了不合格校车,给学生上学带来诸多不便。这也是公众迫切要求普及“校车工程”的原因所在。这方面既有国外经验可借鉴,又有浙江德清模式可参考。但“校车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费来源、校车生产标准、运营模式、安全制度等各个方面,应结合地方实际,统一规划,统筹管理。
3.完善校车立法,明确管理责任。目前,我国校车管理工作涉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教育等多个部门,但每个部门各自承担哪些监管责任,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由此导致了“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局面。因而,应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完善管理立法,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形成由教育部门牵头,公安部门、交通运输部门通力合作的运行机制。
4.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违法成本。在此次事故中,校车司机违规改装、超速、超载、逆行,家长明知超载仍抱有侥幸心理、让孩子坐上危险的校车,体现了各方安全意识薄弱。因而,除了提高校车驾驶员门槛,还应当加强驾驶员的岗前培训,尤其是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此外,适当提高违法成本,发挥法律的制约作用,从而遏制校车超载等行为,防止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