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浅析
编辑:雨声轻语 识别码:20-416417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8 03:37: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浅析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浅析

山东莱州 原庆杰

佛教大约在西汉后期传入中国,自此以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佛教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孕育和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佛教寺院建筑。随着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不断发展,至南北朝时,声势日大,趋于繁盛,自此以后,从隋唐一直到明清,佛教寺院建筑就一直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主流和主体构成。

佛教寺院建筑的兴起与发展

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佛寺是东汉永平十年的洛阳白马寺,它是利用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而成的,符合宅院型寺院的风格特征。公元二世纪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下为重楼,上累金盘,成为中国楼阁式木塔的萌芽。

经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的提倡,兴建佛寺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建筑活动之一。

北魏的著作是《洛阳伽篮记》记述了当时洛阳的四十多所重要佛寺,其中很多佛寺是贵族官僚捐献府第和住宅所改建的,往往“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将府第和住宅的建筑充分融合到佛寺建筑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太原天龙山北齐第三窟,为供养佛像的主体“佛殿型”石窟,这种建筑方式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北魏灵太后于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建造的永宁寺为这一时期最大的寺院建筑。寺平面采取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的布局,寺平面方形,周围墙上皆施短椽,复以瓦,围墙四面各开一门,其中南门楼三层,东西门楼各二层。这种平面方形,四面开门,中央建主体建筑的布局方法,是从印度的佛寺得到启示,同时结合汉以来的礼制建筑而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的木构的楼阁式塔佛寺建筑。

随着统治阶级对佛教的重视,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建筑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首都洛阳就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佛寺。其中包括公元471年宋明帝所建的湘宫寺、公元507年梁武帝所建的光宅寺、北魏正光四年建造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北朝公元500年左右建的洛阳景明寺。到南北朝后期,北魏和梁崇尚佛教达到极点。北魏末年仅洛阳一地即有寺一千三百六十一所,全国有寺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梁都建康有寺近五百所,全国有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佛寺也经历了如下发展:先把外来形式的天竺

堵波变为中国楼阁式塔,再由寺庙以塔为中心变为中轴线上前塔后殿,最后变到以殿为主采取中国宫殿的布局,这个过程大约到北朝末和隋初完成。

佛教寺院建筑的兴盛

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宗派。此时,国家和民间都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佛寺、塔、石窟的营造中,因而佛教建筑的数量很多,分布面也很广,佛寺也由宗教的活动中心渐演成市民的公共文化中心。当时唐长安城内就有佛寺九十余座,但由于唐武宗会昌五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德两次“灭法”运动,对佛寺殿塔造成了毁灭性破坏,以至于唐代建筑留存至今德只有4座木构佛殿和若干砖石塔。

堪称荟萃中华古建筑瑰宝德第一寺唐佛光寺容唐大殿、金代配殿、北朝基塔和两座唐幢于一寺,大殿面阔7间、长34米、深17.66米,殿身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子组成,属宋代《营造法式》的“金箱斗底槽”平面形式。大殿面阔、进深、柱高均为“材分”的整齐倍数,表明“材分”为模数的设计方法,在唐代已经成熟运用。大殿上覆单檐四阿顶(庑殿顶),下承低矮的台基,平缓挺拔的屋面,深远舒展的出檐,造型遒劲的鸱尾,微微凹曲的正脊,雄大有机的斗拱,一气五间的方形板门,细腻的柱列“升起”、“侧脚”,组构了大殿外观的简洁、稳健、恢宏的气度,典型的战士了唐代建筑的泱泱风貌;其平面、构架、内景、外观的高度协调,也反映出木构架建筑体系成熟期的光彩夺目。

隋唐佛寺继承了两晋、南北朝以来的传统,平面布局同样以殿堂门廊等组成以庭院为单元的建筑形式。据《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所载,大寺可多至十数院,且以二、三层楼阁为全寺的中心。这种以楼阁为中心的布局方法,又见于敦煌壁画中。唐代佛寺在建筑和雕刻、塑像、绘画相结合的方面作了很大发展。本来在南北朝时代已经开始在殿堂和回廊的壁画上绘制各种以经变为题材的壁画,到公元七世纪,随着净土宗的发展和佛教进入民俗化,各种壁画更为盛行。雕塑则在北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留到今天的唐代佛寺较为完整的只有两处,即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正殿。南禅寺正殿建于唐建中三年,是山区中一座较小的佛殿,属单檐歇山顶式。而佛光寺是当时五台山“十大寺”之一,主要轴线采取东西向。寺的总平面,适应着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第一层平台北部有文殊殿,南侧和它对称的有观音殿;第二层是弥勒阁;后面的第三层平台,以高峻的挡土墙砌成,上建正殿,殿阁并存。此寺的正殿模较大,是唐代木构殿堂的范例。佛光寺大殿在创造佛殿建筑艺术方面,表现了结构和艺术的统一,也表现在简单的平面里建造的空间艺术的高度水平,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之一。

隋唐时期的佛寺建筑已不同于南北朝时期以塔作为佛寺组群中的主要建筑的形式,此时塔已经不位于组群中心了;同时,木结构在南北朝基础上,经隋及唐前期发展,也已进入定型化和标准化的成熟时期。佛寺建筑的特点是大殿所有构件紧密结合,互为联系且分工明确,多而不余;在明栿下用四跳斗拱支撑以减轻梁的跨度,草栿也尽量避免了长跨度,虽然整个大殿用料较多,但主要构件的断面也有一定比例,避免使用过大的大料和截锯小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材料的浪费。

大兴善寺、禅定寺、西明寺也是这一时期佛寺建筑的代表。然而,唐代佛寺较为完整的久已不存,只能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看到其壮丽形象。唐武宗李炎在会昌年间(841~846年)颁布的灭法诏书中说当时寺庙“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指责它们和宫殿相同。

佛教寺院建筑新的形式特征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及藏传佛教的进入,宋辽金元时期的佛教建筑达到了新的高度,出现了木构高层筒体结构这一新的结构体系,还产生了中国最完整的一步建筑法典《营造法式》,法式中所制定的法则发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已具有较高的标准化、定型化水平。这时期在建筑艺术方面,从群体组合到个体建筑,造型都有许多新的变化。群体不仅纵深加大,而且注意前导空间的处理和建筑与环境的结合。个体建筑平面形式多样,屋顶组合穿插错落,立体轮廓丰富多彩。同时配以多种类型的彩画,多种手法的雕饰,多种造型的门窗装修,共同形成了柔和、工巧、秀丽的建筑风格。山西大同善化寺是以佛殿为主体的寺院代表。善化寺中轴线的建筑有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坐落在高台之上,前左有文殊阁,前右有普贤阁,以及周围回廊。寺院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布局仍清晰可见。始建于辽的山西大同华严寺也曾采用“两阁夹一殿”的建筑形式,成为这种布局是辽代寺院的典型形式。

佛寺中的个体建筑在这一时期也越发精致,山门、楼阁、僧堂、罗汉院、回廊等都形成了时代风格。其中独乐寺的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外观两层,内部带有一暗层,共计三层,阁高23米,造型古朴端庄。观音阁整座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上,木柱与石础之间可以发生移位,起到隔离水平方向的地面运动的隔针作用;由内外槽斗拱组构的三个铺作层,形成三道水平刚性环,有利于保持各层柱网和整体构架的稳定;采用递脚栿、抹脚栿、柱间斜撑等多种斜向构建,强化了整体构架的稳定;斗拱具有榫卯组合的“柔性构造”特点,雄大的斗拱发挥了“耗能节点”的减震作用,使得独乐寺的千年观音古阁在经历了28次地震(其中包括清康熙十八年的8级地震)后仍安然无恙。独乐寺观音阁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建筑之一。

这一时期南北的佛教寺院建筑出现了不同的发展,各地的建筑风格显现了特有的地域特征。福建省福州市屏山南麓的华林寺的梭柱、用皿斗拱、丁斗拱承托梁尾,柱间不用补间的做法显示出这一时期江南寺院建筑与北方唐宋建筑的区别,其中的一些特殊手法如斗底皿板蜕化,昂咀、梁头刻作特殊德两折曲线,月梁断面近似于圆形,屋顶全用方椽、不用飞椽,椽头用遮板等不但与北方、中原同期建筑不同,与江南的宋元建筑也有所差别,体现了福建特有的地方手法。

元大都圣寿万安寺规制宏丽,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竣工,是一座具有藏传佛教风格的寺院建筑。寺内佛像、窗、壁都以黄金装饰,白塔为藏式佛塔,砖石结构,总高约51米。塔的外观由塔基、塔身、相轮、伞盖、宝瓶等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边再外凸的形状,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相叠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硕大的莲瓣承托着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顶以伞盖和宝瓶作结束,伞盖四周缀以流苏与风铎。夏鲁寺是元代建筑做法内地化的展现。明清佛教寺院建筑特点

明代内地佛教仍以禅宗为盛。宋元时期禅宗的“五山十刹”主宰佛教,明代则有四大名山兴起取而代之,五台山为文殊的道场,普陀山为观音的道场,峨眉山为普贤的道场,九华山为地藏的道场。四山庙宇林立,规制恢宏,成为明代佛教建筑兴旺的标志。

明代佛寺总平面追求完美的轴线对称与深邃的空间层次,如原来的山门演化为前有金刚殿,后有天王殿,成了两进建筑;中轴线上佛殿增至二进或三进,如明南京天界寺有正佛殿、三圣殿、毗卢殿,三殿前后对应;山门内左右对称配置钟楼与鼓楼,佛殿前左右对称配置观音殿和轮藏殿等,都是明代佛寺布局的新特点。砖拱建筑在明代佛教建筑中找到了发展的天地,用砖拱建造的无梁殿建筑兴起。明代无梁殿遗留至今的有著名的有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太原永祚寺无梁殿、峨眉山万年寺无梁殿、五台山显通寺无梁殿、句容宝华山无梁殿、苏州开元寺无梁殿等。

明代的佛教寺院发展成为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建筑形式。明正统五年到十一年(1440~1446年)建造的报恩寺拥有彩画、转轮藏、楠木千手观音、大殿壁塑、万佛阁壁画等精美的艺术品,是一处艺术殿堂。

清代宗教建筑中以藏传佛教建筑为重点,占有主流地位,在艺术创造方面有不少的新鲜经验。汉传佛教与南传佛教也有了同步发展。

藏式寺庙的特点是因山而建,依山就势,呈错落参差的布局,不强调轴线,而以空间构图的自由均衡为原则,往往形成突出的轮廓外观。建筑物多为平顶建筑,石墙小窗。外墙有明显的收分,并粉刷成白色。墙顶以藏族特有的刷成赭红色的白麻草做为女儿墙的装饰。内部为方柱托梁密肋式木构架,有巨大的托木和复杂的雕饰,色彩对比性强烈,并喜欢用金色点缀。内部墙壁画满宗教壁画,殿堂内悬挂佛幡。建筑屋面局部吸收汉族建筑的坡屋顶及斗拱构造,但体量较小,形制亦经过简化。屋顶上尚有许多宝幢、法轮等小型佛教装饰物。最著名的实例是拉萨的布达拉宫。

汉藏混合式寺庙也是清代北方寺院建筑的一大特色,这类寺庙多建在北方地形平坦之处,喜欢采用轴线布局,主要建筑大经堂往往用简化的藏式装饰,其他附属建筑及塔幢的形式选用汉式藏式不一。呼和浩特市的席力图召是这类寺庙的典型,其主要建筑按轴线排列,完全采用汉族传统佛寺的制度,但在中轴线的後面布置了藏传佛寺特有的大经堂。大经堂重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平面分为前廊、经堂、佛殿三部份,全部建在高台上。屋顶为汉族建筑的构架形式。但整体平面及空间处理仍是藏传佛寺经堂的特有规制。建筑外墙镶嵌蓝色琉璃砖,门廊上面满装红色格扇窗,墙上鎏金饰物也很多,这些都使大经堂在外形上显得很华丽,而无藏族寺院雄伟的气质。

承德藏传佛教寺院是汉藏风格结合的另一种情况。外八庙的建筑形式即是吸取了西藏、新疆,以及蒙古族居住地许多著名建筑的特点,集中了当时建筑上成功的经验而创造出来的。就建筑布局而言,大部份寺庙采用前汉后藏式,即前边平地部份按汉人的山门、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的轴线对称格局布置,而后部则以藏式大经堂或坛城式布局结合山势布置,成为汉藏建筑的叠加。如须弥福寿庙是仿西藏扎什伦布寺,其后部建造了一座方形大红台,把经堂建筑包蕴在内;又如普陀宗乘之庙依山势而建,气势更为恢宏,其后部仿西藏布达拉宫,形成错落有致的红白台建筑。

佛教寺院在中国古代的不断发展、日益演化为我们今天重建、复修、新建佛教建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学习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发展,详细了解其建筑结构的同时,现代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现代的佛教寺院建筑中更多的加入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元素,利用舒适、强度高、耐久性强等特点的新建筑材料,在结构设计上也要继承与批判并存,在充分保留古代原有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不断推动佛教寺院建筑的发展。

第二篇:佛教寺院调研报告

形式与政策社会调查

四川省达州市佛教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作 者

院 系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王芊雯 管 理 学 院 会计(1)2011 级 110301026 四川省达州市佛教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1.调查目标:

佛教文化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瑰宝,饱含着无量无边至高无上的智慧和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最大宝库,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文明成就。在利用佛教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是要挖掘佛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内容,让它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调查当地对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佛教旅游景点的建设情况,主流思想;人们对于佛教思想的认识传播途径等。从而探讨佛教文化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初步考察佛教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切实的建议。2.时间:

2013年2月14 ——2013年2月17 3.对象:

达州市佛教旅游景点,信教群众,普通群众 4.调查方式:

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法 5.正文

一、主要佛教景点

(一)三教圣地真佛山

真佛山位于四川达州市达县城南30余公里的七里峡山脉中段的福善乡境内。属于国家aaaa级风景区。真佛山寺庙建筑约15000平方米,占地400余亩。寺庙由“玉皇殿”、“天子殿”、“金刚殿”、“大雄宝殿”组成。

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佛教中观音生日)是真佛山的传统庙会,届时从各地赶来朝山拜佛的香客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场面十分火爆。人们会从山下的土地庙开始往上参拜,由阶梯徒步到最后的大雄宝殿。

(二)一佛寺塔

一佛寺塔又名双石塔,位于达县城东南40公里的景市乡一佛塔村,东到真佛山庙群约5公里,西至景市乡约1.5公里,周围树林茂盛,风景宜人,是真佛山至雷音铺旅游线上的一大景点。

一佛寺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山门高5米,两边门柱上石刻楹联,为“梵刹甚清幽孤月寒烟空色相,园多雅致万家烟火映禅登。”距寺约20米是一佛塔,塔为双石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8年),六边形密檐式实心塔。其中1号塔高42.65米,底层边长3.6米,下为石砌素面台基,高0.23米,基座为须弥座,高0.47米,东边三面浮雕佛龛人物10余尊以及园林建筑图。

(三)大竹凤凰寺

古寺始建于唐朝,天授元年(公元690)据残碑记,名“龙圣堂”,兴盛于乾隆年间,游方高僧越莲禅师上心下提雷老和尚,扩建寺院,更名凤凰寺,规模宏大,有四十八堂,各殿飞檐琉瓦,金碧辉煌,非一般小寺。

凤凰寺处于崇山峻岭,林竹凤雅中,海拔大约600多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6至18度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空气湿润,冬无严寒,霜雪稀少,春秋两季较长,四季分明,山脉起伏,山水秀,茂林修竹,草木苍翠,鸟语花香。

(四)通寺川区朝阳

位于通川区朝阳办事处龙爪塔社区的龙爪山(又名玉印山)上的朝阳寺,周环西外新区、老城区、南城区,下面是新修的美丽舒适供人休闲的塔坨广场。洲河水从上游环绕寺庙而下,山上有数百年的榕树、松树、绿树成荫,各种花卉、园林十分美丽,是一个花园式的寺庙,是众人拜佛修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是原达城八景之一。朝阳寺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2---75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朝阳寺由龙爪塔和寺院两部分组成,龙爪塔气势宏伟、壮观,佛像庄严、梵音不绝、尤其在明代无垢和尚和广玉和尚任住持时,盛极一时,僧众达几百之多。庙会节日,远近朝山拜佛者,览胜观光者,云集此寺,斋堂炊米千斤亦供应不求,一些达官商贾,也幕名来寺拜佛问法。

(五)通川区西圣寺

西圣寺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清嘉庆六年(1801年)扩建。每逢晴日,一抹朝霞从雷音铺山垭冉冉升起,犹如一团火球徐徐上升,光耀夺目。正午,赤色如丹,霞光万道,红霞漫天。西圣朝霞为原达城八景之一。

西圣寺计划在5年内为寺院建成天王殿、三圣殿、地藏殿、藏经楼、钟鼓楼、素餐厅、茶园等,并对寺内环境,按照佛教文化之特点,进行全面规划、美化,将西圣寺建成当地十分重要的十方丛林。届时西圣寺整体建筑将与凤凰山已落成的红军亭、凤凰楼、王家山农家乐群等连城一片,必将成为达州市凤凰山景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佛教色产的集佛教、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佛教修行及旅游胜地。

二、呈现方式

达州市各佛教场所遗存的经文书卷、民俗礼仪、神话传说、楹联字画等精神性的文化传统及其所附着的客观物质载体如:宗教器物、园林布局、雕塑造像、建筑修饰等构成了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来源。佛教文化作为当地的主流文化呈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一)寺庙文化

作为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产业开发核心实体的佛教场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动力,以和谐为目标,借助市场经济模式开发佛教文化并进行良好的对外宣传营销的寺庙场所。神庙是佛教文化最大的载体,也从而形成了新的寺庙文化。当地的佛教文化旅游集中了各种自然人文景观元素,各佛教场所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所进行的旅游文化开发,不仅可以增加佛教寺庙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提高宗教场所自养能力,加大“创建和谐寺庙”活动力度,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治安秩序。同时,也为政府创新宗教事务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开创了积极有益的新方法。

(二)民生信仰文化

源于佛教文化对当地人的影响,每月初一十五都是信徒斋戒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会早起去寺庙点燃香烛祈福求平安,将寺庙旁边的井水带回家做饭,以求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整天不近油荤,只吃素食,代表人要清心寡欲保持内心的干净纯洁。

信徒的种类也呈现多样性。有吃住在寺庙内的普通群众信徒,她们不是僧人但是生活和寺庙内的一样;有每天坚持去寺庙参拜做早晚功课的普通百姓;有初一十五去参拜的;也有只是重要佛教节日才去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佛教信仰融入自己的生活,影响着自己的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

达州市丰富的佛教历史文化资源为加强佛教文化建设力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储备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但在现实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受外部政策支持力度、认知水平、城市经济环境、市民文明素养、自然因素及内部僧人观念及管理建设才能等因素的影响,达州市佛教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及误区,这些问题及误区均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责任缺失相关,最终导致佛教文化建设的僵化、庸俗化或丧失,制约了佛教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观念错误,社会素养偏低,缺乏专业建设手段

达州市地处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市民的文明素养和认知水准还处于较低水平,且受传统观念尤其是历史上极左思潮的影响,普通民众对宗教的理解仍停留在“烧香拜佛”、“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等肤浅认识上,对佛教文化及其社会影响未能建立客观理性的认识。达州市各级政府也未能充分认识到宗教文化对推动社会发展、塑造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发展宗教文化等问题认识不到位,未能准确区分佛教事务管理、佛教文化及佛教旅游三者关系,具体工作中往往将旅游开发等同于佛教文化建设。相关重点寺庙编制印刷或出版了介绍和宣传自身的书籍,但基本处于资料堆积和抒情感怀的层次,对自身佛教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挖掘力度尚显薄弱。在佛教事务(包括文化建设)管理过程中过多使用行政手段,缺乏专业的佛教文化建设人才,尤其是缺少具有高水平佛学素养及管理才能的高僧大德,严重影响了达州佛教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文化建设品位不高,商业化趋势明显

目前,达州市很多佛教场所以自然风光欣赏或烧香拜佛为主,没有充分挖掘佛教和历史文化内涵。相当多的寺庙只满足于建庙塑像,设置香炉、功德箱等迎合大众的外围建设,在大多数佛教寺庙,僧职人员所做仅仅是诵经、为进香者祈祷、发放一些经义小册子、维持秩序等世俗性活动,很少进行佛教文化建设活动。更有甚者,某些佛教场所的开发建设不仅无助于自身健康发展,而且严重破坏了自身的整体格局和历史文化形象一些佛教寺庙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商贩摊点随处可见,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与佛教旅游的商业化气息相伴生则出现了封建迷信活动,其或直接在景区内开展,或依附在佛教场所的外围,呈现出专业化、团伙化、普遍化的特征,严重败坏了佛教的形象。

(三)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承受能力薄弱

受达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及佛教自养能力所限,除净土寺、龙华寺和金山寺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以外,达州市佛教场所大多基础设施陈旧、寺院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较差,对外接待条件堪忧,严重制约了佛教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佛教参观体验及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实现,佛教文化建设因缺少物质基础的支持而蔽而不彰,或付之阙如。以通川区西圣寺和朝阳寺为例,西圣

寺自建立以来,现主持身祥法师观念过于保守,采取边募集边规划的方式建设寺庙,使得西圣寺长期处于时建时停的状态、寺院内建筑材料随处堆放、垃圾遍地,殿宇空荡,难以正常开展佛事活动,满足游人的参观体验需求。每逢节假日和寺庙活动期间,人员拥挤,使得本就不完善的朝阳寺不堪重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保护措施不力,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发展佛教历史文化高度依赖原生的、不可替代的宗教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资源,由于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资金,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宗教建筑、宗教文物不能及时补救、修复。而在维修过程中,如未采取专业化的维护手段,则可能转化为破坏行为。达州市各重点寺庙本已在文革时期经历了惨重的损失,各种佛教历史文化遗存遭受了严重破坏,而宗教自由政策重新颁布实施以来,各重点寺庙的佛教建筑及文物保护因部门利益冲突、专项资金流失及维修技术的原因对原建筑设施和文物本体的破坏则更显得触目惊心。

四、提出的建议

针对上述达州市佛教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达州市政府应充分遵循宗教与社会良性互动规律,积极调整自身职能,完善政策举措,按照保护性开发与开发性保护相结合、立足现实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明确佛教主体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政僧共建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合理推进佛教文化建设事业。

(一)健全佛教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管理体制

“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应以宗教组织和宗教信仰者为主体,以宗教事业为根本依托,以弘扬健康的宗教精神和价值为根本宗旨。”应进一步完善达州市佛教文化建设推进机制,尊重佛教场所主体地位和文化建设意愿,由市政府牵头,民宗局、城乡规划、文化旅游、文物管理、国土资源、环保林业等部门参与,成立相应工作小组,指导、协调、推进佛教文化建设。

(二)推进佛教文化旅游建设

在现代市场经济及地区开放条件下,佛教旅游服务是推进佛教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涉及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影响面之大都是其它文化事业所无法比拟的。政府应尽快编制《佛教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确立达州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发展重点,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根据规划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规划内容,使规划成为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并科学整合全市所有寺院的佛教文化资源,共同打造达州佛教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建立佛教文化旅游主体——寺庙与旅游产业主体——景点、景区和旅行社的协调运行机构,促进佛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良好融合,建立融洽的僧俗关系。加大佛教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周边的环境建设和综合治理,坚决取缔看相算命、消灾辟邪等欺骗游客的迷信活动。

(三)加强佛教文化遗产日常维护

宗教文化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保护好佛教文化的实物部分与佛教寺庙所特有的文化环境,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的良性循环。应加强佛教寺庙文物的日常维护工作,安装安全防范系统与制定合理的防范程序,推动寺庙做到“保护氛围、图纸说明、档案记录、专人管理”四有规范,提高保护水平。

(四)成立全市性佛教文化中心

在达州市积极向现代化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和区域文化中心城市迈进的背景下,应加大力度对达州市城区佛教文化的保护、整合、开发和利用。第一,整合篇二:康多寺院发展的调研报告

康多寺院发展的调研报告,卓尼县千名干部下乡进村入户百日宣传教育和服务基层活动中我被乡“千名干部下乡”活动领导小组调到康多寺工作组。通过“千名干部下乡” 活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了解到寺院建寺到目前的实际情况。以谈心活动中了解的一些情况看,康多寺院还是在一定程度取得了一些发展,下面我就这次“千名干部下乡”活动中,从僧人谈心到看到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 基本情况

康多寺位于康多乡政府所在地,共有僧人31名,该寺院的服务范围为康多乡白土咀村委会8个自然村和杓哇乡4个自然村,占地面积约15亩,有大经堂一座,寺管会成员5人。二. 康多寺目前的现状

康多寺院从1982年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建寺,寺院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信教群众和寺管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重造,目前寺院以初具规模形成了康多寺院自己独特的寺院历史背景,并在安多藏区各寺院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四川、青海、西藏、甘南州的信教群众前来朝拜,对寺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康多寺元从建筑风格到寺院学制,寺规特别是寺内佛

像、供器、神物的陈列等都依照拉萨三大寺院规格而建,安多地区佛教信仰者认为康多、多玛、杓哇寺院拉萨著名三大寺色拉、哲蚌、甘丹寺院一样有相同或者等同的影响力。素有朝拜西藏圣地必先朝拜康多、多玛、杓哇三寺之说。

由于康多寺院在安多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为寺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 国家政策对康多寺院发展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在宗教工作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拨乱反正。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具体措施,主要有开放寺院、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场所和建立爱国宗教团体、培养爱国宗教人员。藏传佛教各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爱国爱教,主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积极开展佛教文化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四川5.12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寺院及僧人积极向灾区捐款,为遇难同胞诵经祈祷,这也充分体现了寺院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3.14事件发生以后,我们积极组织人员对寺院进行大量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法制宣传,使寺院僧人了解了3.14事件的真相和**集团的本质,康多寺院全体僧人支持国家的政策,拥护党的领导。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和甘肃省省委藏区工作座谈会议以后,将寺院纳入非政府组织以后,康多寺院积极响应座谈会议精

神。两个座谈会议精神的出台,将会对康多寺院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四.寺院及僧人生活状况

目前寺院僧人的生活情况和群众的生活一样,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和提高,大部分僧人都用上了现代化交通工具摩托车,有的僧人买上了属于个人的小轿车、电视、手机的使用也很普遍。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甘肃省委藏区工作座谈会后,对寺院僧人的生活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全康多寺院僧人均做到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金全覆盖,僧人有了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解除了僧人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国家政策相继出台以后,解决了康多寺院的水、电、路等实际困难,但是寺院僧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还比较低,一般情况下,僧人通过给信教群众念经来取得20—50元不等的收入,康多寺僧人为所辖约200户群众服务,每月参加15次念经活动,收入在300—750元之间,僧人的收入远远低于我乡的人均1600元,加上每月低保100元计算,收入也在400—850元之间,除去生活方面的基本开支,就所剩无几了,所以是僧人生活最困难。

五.挖掘寺院独特文化,增加寺院及僧人收入。康多寺院是依照西藏哲 寺而建,这一独特的寺院历史背景,该寺又处在冶力关风景区和康多峡风景区,又有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康多寺院要依靠着两大优势,大力发展寺院观光旅游业来增加寺院和僧人的收入,康多寺寺管会要积极学习拉卜楞寺院的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取长补短,发挥自身优势,康多寺的发展一定会有新的发展。

通过这次“千名干部下乡”活动,在寺院和僧人的积极参与下,我形成这个调研报告。如有不妥之处,请予指正。康多乡“千名干部下乡”活动康多寺工作组

陈晓峰

二0一0年十二月九日篇三:寺院园林考察报告

寺院园林考察报告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算是用千言万语也数不尽,道不明。也正是因为这样不简单的历史使得这个民族从来都不缺乏种种宗教上,思想上以及政治组织上的迭出变化。如此一来,作为历史最好见证的中国建筑更是将历史的变迁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宗教建筑,其中佛教建筑中的寺庙最为精华之所在。本次寺院园林的考察,不仅让我更加设身处地的体验到中国园林建筑的灵动趣味,还让我对于宗教信仰与园林建筑内涵的融会贯通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感悟。

归元寺入口

老实讲,归元寺我以前去过很多次,但每次都只是以数罗汉为目的,在罗汉堂数完罗汉,求到属于自己罗汉的签文便再在寺院中草草走上几圈便罢。这次去归元寺考察,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几圈走下来,竟发觉这个看上去似乎不够恢弘霸气的寺庙也有着几分独特的趣味。归元寺模型

早就听说归元寺取名来源于佛经中的一句话“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乍一看很是费解,于是便去查了一查,了解到意指万法归一,方便于人的门道多得很。或者这就是为什么归元寺有那么多门的缘故?归元寺的来历不凡,既非善士舍宅为寺,也不是皇家钦命敕建,而是因为两位远来的和尚,他们是来自浙江也是开山祖师是白光、主峰两位俗家同胞兄弟。正好游方到汉阳兴国寺钻研佛经,却又身体力行,积善行医,三载有余,不敢稍有懈怠,真正念好了救死扶伤、济困解厄的真经。真诚的善举感动了汉阳黎庶,民间纷纷出钱为他们修建了归元禅寺.这倒是个“远来和尚念好经”的典故。也给归元寺增添了些许情趣吧。归元寺主体建筑分内外两院。外院主要由门楼、庭院、池塘组成;内院由北院藏经阁、中院大雄宝殿及南院罗汉堂三个主体建筑,以及天王殿、地藏王殿等组成。归元寺的大门呈三门形态,八字朝阳外开,据说是象征着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喻意吉祥。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放生池了,也是整个归元寺我最喜欢的部分,放生池呈四方形态,池中对称摆置两个莲花形石盘,里面有很多大家放生的乌龟。有人来到池边,它们会从水里探出头来看看,或者争吃扔给他们的食物。它们一点都不会怕生,可能也知道来这儿的人都会有慈悲心,只会怜爱它们,不会伤害它们吧。莲池给整个归元寺带来了不少生气与活力。

放生池

大雄宝殿后面的禅堂

放生池前正中便是韦驮殿了,再向里走就是大雄宝殿,作为寺院的核心建筑,其两旁的园林风景造的便是十分精致,有翠微泉、翠微古池、翠微亭等景观。院内梅花、桂花、玉兰、紫薇等百花吐艳,松柏、棕榈相映,山石盆景相辉,形成景色宜人的“翠微妙境”。不过由于我们去的当天翠微亭处因故在维修,便没能拍到如此宜人之景。也只能是遗憾了。

翠微院

再往南院方向走,便是归元寺最具特色的罗汉堂了,罗汉堂内共有500尊罗汉,整个罗汉堂呈田字形布局,在田字的四个口出分别置有四个小天井,这样就算穿行在500罗汉之中也不会觉得阴暗逼仄了。500尊罗汉像所隔成的路线虽然曲折蜿蜒但是丝毫不会给人拥挤之感,巧妙的建筑格局为数罗汉的游人们带来了别样的趣味。

总的说来,归元寺虽说不是恢弘壮丽,但是在巧妙布局中更多的是精致与轻巧。

罗汉堂外景篇四:寺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寺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寺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论

第二章 开发条件分析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第四章 项目性质与形象定位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营运

第六章 项目建设 第七章 安全系统规划

第八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九章 开发建设与效益分析 第十章 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第十一章 技术指标与投资效益

附件

一、历史事件资料收集 附件

二、名人语录

总 论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生活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生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亲近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已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旅游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

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国家提出宗教事业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佛教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某某寺历史悠久,位于某某区某某镇某某村五社,该寺始建于明初,兴于明清,上世纪五十年代寺庙建筑被毁。修复某某寺,恢复其昔日荣光,既可充分体现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和宗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又能将特色旅游开发、地方经济发展

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巨大。

一、有利资源及条件

某某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环境较好,极目远眺,某某全景尽收眼底,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是诚心敬佛净心,休养生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修复扩建某某寺将遵循顺应自然,合理布局,以绿色生态为根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把某某寺打造为“天人合一、人天感应”的佛门圣地;成立景点建设、管理机构,采用先进的寺庙管理理念,使某某寺的有利资源得到最好的开发和利用。

二、实施方式

某某寺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总体规划:某某寺宗教场所区,养生园,项目总占地约60亩,控制面积300亩。土地来源及性质为划拨出让和流转二种形式。总规化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宗教场所区是本项目重点实施的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占地约20亩,建筑总面积250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金刚舍利塔、财神殿、真武殿、药师殿、西方三圣殿、祈福殿、僧寮、居

士楼、观堂、西净、景区道路、绿化、景观、水电、广场、停车场、及配套辅助设施等。前期工程完成并开放使用后,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进行后期开发,后期开发建设素食养生园,占地约40亩,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某某寺修复扩建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慈善机构、慈善家投入的善款。

三、环境保护、消防措施

环境保护:某某寺修复扩建项目对原生态环境破坏极

小,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我们将设置垃圾回收设施对垃圾进行回收,餐饮食品加工所产生的有害废气,将安装排气管,经过滤后再排放;对生活污水安装过滤回收装置,过滤回收后用于绿化灌溉;对西净(卫生间)修建化粪池进行处理。同时,我们还将大量培植人工森林,对景区内进行绿化,使景区内具备优良的环境。

消防措施:严格消防设施的建设,狠抓消防措施,注重 对消防人员的培训,消防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及教育,增强消防意识,达到一级防火标准。

四、效益评价篇五:中国寺院布局

中国佛教寺院布局杂说

佛教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教之一,深受古时皇家的重视和推崇,所以寺院的布局和供奉佛位是有讲究的,大致是按照古代皇家建筑风格及方位来安排.通常的寺院是坐北朝南,三门向南开,但也有说法,寺院不能太正对南向,有点偏东或偏西的那种向南方向.布局基本上是天王殿,中间供奉弥勒菩萨,以布袋笑弥勒见多.四天王左东南、右西北(以弥勒为准,左即东方)。

弥勒菩萨的背后是供奉韦驮菩萨。以天王殿作为主线,纵线对正,接下来就是主殿——大雄宝殿,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当然也有寺院供奉法身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的左右一般供奉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或者禅宗道场就干脆供奉释迦牟尼佛粘花像,左右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大雄宝殿的左右两旁一般是十八罗汉,左9尊右9尊。释迦牟尼佛的背后,一定是供奉观音菩萨见多,称海岛观音,左右善财童子和东海龙女。观音大士身后配有罗汉或者三十二应身图。

接下来是法堂和藏经阁,两者可以上下两楼,或者相互连接都可以。上述的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都在一条纵线上。

横线主要是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设立左右钟鼓楼,左钟楼(东边),右鼓楼(西边),一般钟楼下或供奉地藏菩萨,鼓楼下或供奉伽蓝菩萨(现关公像)。也有的寺院将钟鼓直接设立在大雄宝殿之中。但大致的布局就是如此。

以“寺”为名

东汉明帝时,释摩腾自西域用白马驮经,初宿洛阳鸿胪寺,于是以“寺”名之,创立“白马寺”。“寺”在白马寺创立之前,为官署之名,后来凡是僧众所居处,皆以“寺”为名。

在中国佛教寺庙的建筑中,殿堂是寺院建筑的主体。殿是供奉安置佛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起居的地方。下面将就普通常见寺庙的格局作些介绍。

布局

院落式的寺院布局,一般是座北面南,从山门(寺院正门)起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座殿堂,周围用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殿之后是法堂或藏经楼(阁)或毗卢阁、观音殿。大雄宝殿前,左右配殿有枷蓝殿、祖师堂(或观音殿、药师殿等)相对。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主轴线东侧,包括僧房(居室)、香积厨(厨房)、斋堂(饭堂)、职事堂(库房)、荣堂(接待室)等。接待四方之来者的客房特设在中轴线西侧。山门

佛寺的大门称为“山门”。由于“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在山林之处,所以得名。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中间一座常建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或三门殿。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如同两个门卫护持寺院。

天王殿

进了山门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在天王殿前两侧有钟楼和鼓楼。天王殿中间供坐北面南的大肚弥勒佛。东西两旁分塑四大天王像,弥勒佛背后神龛内供韦驮菩萨像。

大殿

天王再往北是“大雄宝殿”,俗称“大殿”,为寺庙的主殿、正殿。“大雄”是梵文筏那摩那的汉译,是对佛祖释迹牟尼的尊称,指佛有大力,能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

常见的供奉释迦牟尼佛有三种姿势:一种称“成道像”,结跏趺坐(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成道前,为了众生而牺牲自己,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再一种为“说法像”,结跏趺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还有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名“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右手屈臂向上伸,名“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

还有的是“三佛同殿”。一种是供“三身佛”,“三身”指三种佛身。中尊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指体现了佛法的佛本身。左尊为“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指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右尊为“应身佛”,即是释迦牟尼佛,指佛为度脱世间众生需要而现之身,特指释迦的生身。

又一种为供“横三世佛”。这里的“世”指三个空间世界,以其同时存在,所以叫“横三世”。正中为本尊释迦牟尼佛;左侧为左手持钵(表示盛甘露),右手持药丸的药师佛;右侧为阿弥陀佛。

另一种为供“竖三世佛”。这里的“世”、指因果轮回迁流不断的个体一生中存在的时间。三世指过去(前世、前生)、现生(现世、现生)、未来(来世、来生)三世。在佛像中的位置是: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即燃灯佛。佛经说他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得名。亦说释迦未成佛时,燃灯佛曾为他“授记”,预言将来成佛的事。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弥勒是释迦之后将为佛。佛经讲他将继承释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来佛。

佛殿两侧各九尊罗汉。佛坛背后是观音菩萨手持杨枝净瓶,立于普陀洛枷山海之间。

配殿

大殿的东西两侧配殿是枷蓝殿与祖师殿。

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简称。是“僧园”之意。这里的伽蓝特指“祗树给孤独园”,是释伽在舍卫国居住说法的场所。伽蓝殿供波斯匿王和他的太子祗陀,还有给孤独长者。相传“祗树给孤独园”是给孤独长者用金钱购置波斯匿王太子祗陀的花园,建筑了“祗园精舍”,释迦说法的道场。除了这三位护持佛法建立枷蓝的善士外,殿内两侧还有供美音、梵音、天鼓等十八位枷蓝神的,他们是寺院的守护神。

法堂

大殿的后面为法堂,也叫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的地方,它是佛寺中仅次于

大雄宝殿的主要建筑。法堂也供佛像,但主要设法座。法座亦称狮子座,堂中设高台,中置坐椅,供法师演说佛法之用。法座后挂象征释迦说法传道的图像。法座前置讲台,台上供小佛像。下设香案,供置香花,两侧列置听法席位。藏经阁

法堂之后是藏经阁,藏大量书籍,一般不对外开放。

寺庙建筑布局图

庄严与供具

寺院殿堂布置除各类佛像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庄严和供具。所谓庄严就是以示庄重严肃的装饰。中国佛殿之庄严主要为宝盖、幢、幡、欢门等。

宝盖又称天盖。殿堂所供本尊佛像有宝盖,佛经称华盖。一般以木材、金属或丝织之材料制成。

幢,又称宝幢,为佛、菩萨的庄严标帜。用以表麾众生,制魔众。一般以绢、布等制成。幢身周围置八个或十个间隔,下附四垂帛,或绣宝生如来、地藏菩萨等像,或加彩画,头上安宝珠。每一佛前多置四柱宝幢,或绕宝盖而悬置。幡,又称胜幡。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庄严,它犹如大将的旌旗。幢下长帛下垂者曰幡,而以幢竿垂幢日幛幡。幡有多种颜色和制法,以平绢制成的叫平幡,束丝制成的叫丝幡,以金属玉石联结制作的叫玉幡。旗竿头安宝珠的称云幢旗,幢竿头置龙头的叫金刚幡。幡上多书佛号或经偈,悬挂于佛像前。

欢门,是悬于佛像前的大幔帐,上面用彩丝绣成飞天、莲花、瑞兽、珍禽之类。飞天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神灵。欢门两侧垂幡,称为幡门。门前悬供佛琉璃灯一盏。供养在佛教中名目繁多,有香花供养、饮食供养、灯明供养、衣服供养等等。殿堂供具多寡,看殿堂结构的大小以及法事需要来决定。佛经中说,殿堂当设二十一种供奉之具,如果不能办到,五种也可以。五种供具是:香水、杂花、烧香、饮食、燃灯。佛像前所设香炉、花瓶、烛台叫“三具足”,就是从五种供具中简化而来的。

面围起。供台上前置香几,几上放小香盘。香盘用紫檀木制作,上置一香炉二香盒,分盛檀香、末香。盘前挂一红幢,绣莲花瑞禽之类。

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我国在南北朝时代大规模兴建寺庙成风,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内外有一千多座寺庙。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待中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寺庙之多。

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第三篇:徐州佛教寺院总览

徐州佛教寺院总览

【徐州兴化禅寺】

兴化寺是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古刹,位于景色宜人的徐州云龙山东麓。该寺缘北魏大石佛修建而成,灯燃千载,历久不衰,现为苏北第一大丛林。

云龙山乃中国五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徐州城南三里。山有九节,蜿蜒如龙,逶迤数里。宋代大学士苏东坡在《放鹤亭碑记》中,对云龙山曾有这样的描述:“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云龙山又名石佛山。石佛指山巅石佛像,即北魏大石佛。“躯高三丈余,左右侍卫小佛像,皆凿石所为。”

有关云龙山石佛。据《州志》载:“正平元年(公元451年),北魏拓跋焘率30万大军南下侵宋,驻扎于云龙山、戏马台一带,攻彭城3月不下,其士卒闲暇,用兵器依崖而凿,时只雕一佛头,方面大耳,法相庄严,人呼佛头岩。”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知州王黾承为石佛续凿两臂及胸,成阿弥陀佛半身像,像高三丈六尺余,左右近千尊小石佛和有关佛教故事的摩崖石刻均为唐代所作,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兴化寺的庙宇,据兴化寺碑文记载,宋梁时代此即有庙,名石佛寺或大佛寺,后失修葺而倾圯。明洪武戊寅年(公元1398年),高僧胜吉缘山构宇,建大殿覆盖石佛。明宣德已丑年(公元1426年),正殿焚于大火,殿堂残缺,石佛独好。

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住持僧文安扩大殿五间,殿依崖而造,顺山而成;前壁高三丈有余,而后壁仅三砖叠成,高尺许;整体设计奇绝,建筑巧妙,荟萃古典建筑之精华,故有“三砖殿覆三丈佛”之称,为历代名人所咏叹。

明成化丁未春(公元1487年),太监高公瑛等游兴化寺,见寺院倾圯,不胜惋惜。后由高公瑛倡议,各方资助,复使鼎新。大殿日光霞彩,顿还旧观。

文安圆寂,兴化寺又现断壁颓垣状。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606年),宁波天童寺密云悟祖禅师,往朝五台,游燕都胜迹,路经彭城,见石佛寺冷落,发心修葺,遂派法孙谷庵来彭城化缘置办斋田,修缮兴化禅寺,重燃香灯;后经天池、奎章、月天、舍珠、汰广、登洲、善堂、妙源、仁山、效周十一代住持,香火延续至六十年代初期,此间,毛泽东曾六次登云龙山,游兴化寺。

1966年,“文革”开始,历经沧桑,灯燃千年的兴化禅寺,经书被烧,法器被劫,大石佛被砸,两旁近千尊小石佛被毁坏殆尽,效周老和尚被批至死,寺庙由园林部门管理使用。

1986年1日20日,徐州佛教协会筹委会重新接管兴化寺。1989年,养熙老和尚荣升十二任方丈,在隆启法师、果光法师的协助下,重塑法身,增置法器,焚香续灯,兴化禅寺从此得到复苏。

1993年6月大雄宝殿动工兴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10米处的石崖上凿有释迦牟尼、菩萨、天王、力士、飞天、高僧、供养人等佛教人物造像,造像依山崖而凿成,上下分层,分组排列,气势壮观。雕刻线条流畅,人物丰满,潇洒而富有艺术魅力。后经考古学家考证,为唐宋时期的作品。1995年,该石刻被省政府定为省级保护文物。

1998年9月,果光法师膺升兴化禅寺第十三任方丈,为重振祖业,提出对兴化禅寺的整体规划和改扩建设想。2001年8月,徐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2002年12月兴化禅寺改扩建工程奠基,山门、天王殿、天桥、玉佛殿、十三层宝塔正式动工修建。

兴化禅寺自建寺以来,几经重修,现已形成七进院落,内有大雄宝殿、大佛殿、天王殿、山门、三圣殿、藏经楼、祖堂、法堂、方丈室、客堂、斋堂、库房及僧舍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兴化禅寺在方丈果光法师的带领下,僧众团结一致,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贯彻执行“人间佛教”的宗旨,不断加强寺院建设。目前,兴化禅寺,焕然一新,曲径回廊,花木葱隆;一步一景,幽雅清净;晨钟暮鼓,香火兴旺;不仅被定为江苏省佛教重点寺院,还多次被评为徐州市“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徐州龙华寺】

徐州龙华寺位于徐州城北青山公园一带,始建于公元412年,是中国第一座具有印度建筑风格的佛寺。

郦道元《水经注·泗水篇》中云:(泗水)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法流中夏,自法显始也。其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陆东基堪中,其石尚光洁可爱。

龙华寺的开山鼻祖为法显法师。法显东晋高僧,隆安三年(公元399年),62岁的法显苦于戒律经典缺乏,流派纷争,偕同慧景、道整等10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开始漫长的西行。经过五年艰难的跋涉,于公元404年,他和道整来到印度(由于路途凶险,其余8人或中途返回,或死在路途),到达印度后,他们先后走访了30余国。

东晋安帝义熙八年(公元411年)九月,法显完成了取经求法任务,乘商船从斯里兰卡循海东归(道整留在印度)。经过一年多的漂流,于公元412年9月17日,漂到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东北崂山)登陆。法显法师从青州登陆之后。应兖、青州刺史刘道怜的邀请,到彭城居住,手持龙华图,建龙华寺。法显大师所建的这座具有印度风格的佛寺,被《佛学大辞典》称为“实乃中国第一佛寺矣。”

法显大师所建的龙华寺现已不存。公元1128年(南宋建炎2年),金国军队逼近开封。高宗赵构南逃,东京留守杜充于滑县李国渡决开黄河,以阻金兵,河水夺泗入淮,龙华寺被淹,以后黄河又多次泛滥,徐州龙华寺现已埋入地下八米。

2004年,徐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果光大和尚在市人大会上提出议案,要求复建龙华寺,并重走法显路,取得大量珍贵资料,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办函[2004]73号文批复。异地建于云龙湖南岸珠山东麓。住持果光大和尚。

【徐州泰山寺】

徐州泰山寺,位于徐州南郊泰山顶峰。东临彭园,南接泉山,西望云龙湖,北依云龙山,是徐州市重点寺庙之一。

泰山寺始建于清朝初年。明末,泰山道教衰微,门庭败落,寺基荒废,续而转为佛教道场。后因战乱多次兴废,直至民国初年,泰山寺由性佛法师接任,道场始走向正轨;后经妙净、首净、朗净等诸位弟子努力,香火开始鼎盛。

十年**期间,楼阁庙宇全部被毁。住持僧朗净被迫还俗,下放农村,不久含悲而逝,此后泰山寺荒废。

1993年,政府正式批复复建泰山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寺院整体基本得到恢复,天王殿、碧霞元君殿、东西配殿、僧寮全面建成。

泰山寺现任住持为合愿法师。

【徐州大士岩寺】

大士岩寺位于徐州城南云龙山西麓,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徐州重点寺院之一。清康熙五十七年,时任徐州知府的姜焯在山顶修放鹤亭,让工役在西坡塔建看守放鹤亭的房舍。在地基时,发现一巨石,石质精美,状如观音,于是姜焯从山东请来技术精良的石匠,让其仿照山下黄茅岗唐吴道子所作观世音石碑画像,凿成“送子观音”像。

石匠在雕凿过程中,于石中发现一道白纹,天然若飘带,于是因势雕出。由于该飘带恰巧处于送子观音的腰间,因此“送子观音”又被徐州人称为“玉带观音”。

为了保护玉带观音造像,当时建大殿三间,庇覆其上,后又陆续扩建,形成一座由园通宝殿、韦驮殿,僧寮、亭台、阁道组成的院落,由于当时该院落门额题有“大士岩”三字,后人遂称之谓“大士岩寺”。

大石岩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由佛教比丘尼护持,院内留有多处古迹。园通宝殿两侧抱拄,刻有“慈云无住庄严像,法雨常飞清静身”,为当年乾隆皇帝游大士岩寺时亲笔手书。园通宝殿横梁上有“普陀一支”四字,是大士岩寺为普陀山下院的例证。

园通宝殿前面有两株古柏,树龄已七百年,姿态奇古,傲然挺拔,为徐州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在旧时代,那些求子心切的善男信女,膜拜送子观音之后,往往用摸树来验证。闭上眼睛若能从一株摸到另一株,则所求必应。

大石岩寺院内有鼓亭、钟亭和试衣亭、送晖亭。试衣亭和送晖亭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亭名出自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云龙吐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的诗句。试衣亭北墙嵌有乾隆皇帝《试衣亭诗辨》碑。鼓亭楣间书有“康熙六十年知州姜焯造”十个端秀楷书。两边石柱上有对联“云山怀旧泽,风日忆当年”,是极有价值的清代文化遗存。

大士岩西有依山崖修建的五十三级石阶,气势壮观,陡峭险峻。即有名的“五十三参”。站在此处向西可俯瞰碧波荡漾的云龙湖。

大士岩周围还分布着半山亭、白鹿洞、东坡石床、云龙书院等文化古迹,都是徐州有名的旅游景点。

大士岩寺是徐州非常有名一处文化景观。文革时期,曾惨遭破坏,玉带观音被毁,石刻、碑文被砸。后经隆启法师修复,现已成为清净祥和、佛声连绵,闻名徐州方园数百里的尼众道场。

大士岩寺属法眼宗,南山律派、寂光三昧律师所演一脉,共四十个字:“寂戒元常定,信理妙恒融。从闻修福慧,绍隆佛祖心。大智德勇健,观照万法通。本性周沙界,应现临济宗。”自第一代住持理伟法师后,先后有妙继、行越、融会、融辉、融密、从善、从立、从位;闻昌、闻法、闻可、修智、福荣、福云、福鹤、效周、习

三、玉光、冬岭、育参、妙静、隆启、能海十一代二十四位法师住持。

目前,该寺有尼众十余人,主持寺院工作的为能海法师。

【徐州云龙区奉亲庵】

徐州奉亲庵,又称“念佛堂”,位于云龙山北坡,土山东侧。奉亲庵始建于明代初年,原为供奉仙人吕洞宾的道观。后来看堂道士弃堂而走,吕公堂逐渐荒废破败。

清代道光年间,徐州十王堂住持僧绪忍法师,在居士董凤临的资助下,重修吕公堂。自此吕公堂改为佛教道场,但仍延用吕公堂之名。

清末民初,吕公堂在经历了百年风雨后在慈修的主持下再次得到重修。慈修原名周张氏,生于徐州张家望族。自幼聪慧,通诗书,精算术,擅经营。其母信养佛教,她就随母在家吃斋念佛,周济贫弱。待其稍长,拜皇藏峪瑞云寺冬岭老和尚为师,赐法号慈修,法名觉敏,在家带发修行。慈修看到吕公堂大殿破败,佛事冷落,就变卖自家土地,出资整修原北屋殿堂、西屋大殿和南屋配房,之后请来同门师兄悟修前来住持。至此,吕公堂更名为念佛堂。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慈修法师削发为尼,并变卖家产,在念佛堂前续接一院落。此院建北屋与南屋各三间,山门一间。与此同时,慈修法师北上京城,请家叔张伯英(民国著名书法家)题字。张伯英感其一意吃斋念佛,供养母亲,欣然提笔。我们今天看到山门上镌刻的“念佛堂”、“法轮堂转”、“佛日增辉”、“南无阿弥陀佛”皆为张伯英手迹。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山门落成,大门门额高悬“奉亲庵”(取自慈修供养母亲之意)三字大匾;北便门门额嵌“念佛堂”石刻;大门向南墙壁镶着“南无阿弥陀佛”五个大字。整个念佛堂形成两进院落、房舍二十余间的规模阔大的佛教建筑群。

念佛堂在解放后收归公有。改革开放后,国家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把部分房产交还给僧人。1987年,隆明法师来念佛堂住持佛事,集十年之力,重修大殿。2001年,随着市政建设需要,念佛堂被拆,移至原址东200米重建。

新建奉亲庵气势磅礴。整个寺庙坐南向北,正殿为圆通宝殿。大殿两旁是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的手迹:大悲山上开千眼,垂千手,超拔沉溺;婆娑界内行六度,运六通,化道凡情。圆通殿的左侧是“华藏世界”。毗庐遮那佛端坐于四十莲台之中上,每个莲花瓣上都立着一个栩栩如生的庄严佛。在大殿前方,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现住持为尼僧能通法师。

【徐州云龙区竹林寺】

徐州竹林寺,坐落于东郊狮子山麓,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356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

竹林寺是彭城人为纪念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而在其家乡修建的。

净检法师,俗姓种,名令仪,彭城人。父亲种诞,曾任武威(今甘肃民勤)县太守。令仪少时勤奋好学,擅长书法和绘画,精通诗文,多才多艺。于西晋建兴年间(公元313—316年)前往洛阳西门外竹林寺学佛。不久,从智山大和尚落发,受十戒出家,法号“竺净检”。

净检法师天资聪慧,又苦心修行,几年后,其学问甚至超过了一些有成就的大僧。东晋咸康年间(公元335—343年),净检等四人,从西域沙门昙摩羯多下发受具足戒,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

徐州竹林寺在明清之前一直名列徐州八大寺之一,其规模宏大、名响四方。寺庙建筑由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天王殿;伽兰殿、韦驮殿、罗汉殿、净检法师纪念堂及僧寮住房等组成,气势雄伟、设施齐备。寺庙后院一直生长着逾千平方米的竹林。

由于竹林寺香火极盛,名界人士皆来朝拜。1940年,日军侵占徐州时,日军翻译官中岛吉一从后院竹林中挖出一尊韦驮菩萨木制贴金坐像,后带回日本供奉家中。1973年,中岛吉一病危时,留下遗嘱,请其女婿森秀敏把菩萨归还中国原竹林寺。

1998年9月,森秀敏来到徐州寻访竹林寺,然而由于竹林寺已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但是得到徐州市佛教协会果光法师的接待,并商议归还韦驮菩萨事宜。

2000年4月17日,森秀敏带着韦驮菩萨像从日本飞抵徐州,将国宝恭还到徐州佛教协会,并期望有生之年为复建竹林寺尽力,看到韦驮像回到竹林寺供奉。2004年4月,政府部门批准恢复竹林寺。

【徐州云龙区东山寺】

东山寺,位于徐州城东子房山西麓,始建于清道光初年。创始人为徐州接引庵住持僧定鉴法师。

清道光初年,彭城故黄河畔接引庵住持僧定鉴法师为避黄河洪涝,于是迁建子房山,名东山寺。

东山寺因在风景幽美的子房山,又有张良吹箫即“四面楚歌”散楚兵的传说,所以名闻遐迩,香火一度十分鼎盛,曾放过三壇大戒;康熙、乾隆南下,曾驾临此寺,现留有乾隆御碑一方。

后逐步发展为一处拥有大雄宝殿,罗汉堂、斋堂、寮房、磨坊,僧人练功场、建碑的四进院落。

解放后,因年久失修,最后一任住持精密老和尚,被迫离开寺院,其大弟子东宽留守寺院,此后寺院改成“遣送站”,乐宽和尚还俗,死后葬于庙后,今其墓还在山上,文革期间,整个寺院遭灭顶之灾,荡然无存。

1997年,徐州普渡庵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异地重建于东山寺原庙址。经普渡庵住持常惠法师同意,普渡庵去原名,以东山寺名之。

现东山寺坐东朝西,正对徐州火车站,庙后有张良铜像屹立在鸡鸣谭前,旁有天瀑飞流直下。寺内建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天王殿、子房殿、碧霞元君殿、钟楼、鼓楼、藏经楼、斋堂、餐厅、会客室等。

东山寺现为尼众道场,有尼僧3人,住持为宏音法师。

【徐州古楼区慈济庵】

慈济庵,又名五毒庙。位于徐州市故黄河东岸,鼓楼区大坝头地藏里。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后因黄河水泛滥被淹没。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重建。现存大殿三间,砖木结构,抱柱擎廊,小瓦覆顶,清水脊。殿内有《重建慈济庵碑记》三方,碑文记载:慈济庵者,前明霍夫人之香火院也,因岁久风雨摧残兼之黄河水之淤没,仅有一阁巍然独存。庵主兆瑞持疏募化。有刘门张氏等同心乐助,以次增修矣。落款为清乾隆二十七年菊月(九月)。

院内存有明代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的遗物莲花石幢一座、供施主放生用的石雕莲花池一处、陨石一块。抗战期间徐州沦陷,莲花池被日寇偷运日本,石幢因百姓埋入地下,得以幸存。

此外院内还存有无年可考的红叶古树一株,现仍古朴挺立,红颜映目。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慈济庵古刹,历经兆瑞、觉祥、昌秀、隆启、源敏五位住持的多次重修和扩建,现有大雄宝殿、药师殿、三圣殿、念佛堂、僧俗寮房等一套完整的宗教活动场所和生活设施。

慈济庵现有12位尼师,住持为能宣法师。

【徐州泉山区广化寺】

徐州广化寺原名地藏王堂,位于徐州西关老博爱街(现西安南路增进巷9 号)。该寺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由广运法师创建;距今己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这座百年古刹历经风雨沧桑,屡毁屡修,至今仍保持着初建时的格局。

传说地藏王在救渡众生时,十殿阎君给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制定一部法典,规范世人的行为;二是向世人广讲法度,教人一心向善,这样堕入地狱的人就会大大减少;地藏菩萨同意了。广运法师根据这一传说,发心为地藏王修建一处讲法的地方,于是在当时徐州比较繁华的地方博爱街修建了地藏王堂。

据寺内遗存的碑文记载,地藏王堂是标准的四合院,院落宽敞,房产从多。第一次修缮是在清道光十八年(1838 年),由当时的住持僧广运在徐州郡监生王廷佩、庠生聂允恭的协助下修缮的。到了清光绪三十年又对寺院进行了一次大修。

徐州地藏王堂由于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次遭到破坏;文革期间,众僧尼们被赶出,寺院被政府征用。

1983 年政府部门把地藏王堂归还佛教,在慧郎老师太的主持下,地藏王堂更名为广化寺,又开始了正常的法务活动。1989 年慧郎法师圆寂,由大弟子悟开法师接任住持,广化寺众弟子广结佛缘,佛事昌隆,佛声不断,香客不绝。2000 年,悟开法师因年事己高退居,宏广法师接任住持。开始对寺院大规模修复和改建。

如今广化寺占地584平方米,整个寺院面南背北,寺门前有两个雕花石鼓,寺内房屋齐整,气宇轩昂。大雄宝殿抱柱擎廊,廊额与殿内木梁上布满佛教故事中的各种图画,大殿屋脊上有各种鸟兽雕刻。南屋的拱形门上,砖雕的“地藏王堂”四个大字在经历了百年风雨浸润之后,古香更浓。院落四周,古树婆娑、遮天避日。新建的大殿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正殿的释迦牟尼佛像栩栩如生、气度非凡,配殿西屋有三圣像、药师佛像,东屋是装修一新的念佛堂,在韦驮殿的东边屋,又设立了十殿阎君殿。如今的百年古刹已旧貌换新颜,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每年旧历七月三十是地藏王庙会,庙会期间香客云集,方圆几十里内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徐州泉山区普照庵】

普照庵原名既济庵,为南朝宋时伽蓝,比户部山台头寺略晚。《徐州府志·古迹》载:“既济庵在南门外里许”与奉亲庵(念佛堂)南北为伍。原址在徐州西南土城街56号,是徐州明清期间,七十二庵中著名的庵堂。

普照庵曾多次更名,元明时期曾叫地藏庙,清朝初年又因供奉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

五、阎罗天子、卞成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而更名为十王堂。清道光六年,徐州胡张氏等信众曾捐资重修,并扩建为有20多间房的标准四合院,并更名为普照寺。

日本占领徐州,十王堂被日本汪伪政府征用,建国后,被区政府使用。1985年,徐州市政府将十王堂交还佛教。1997年,因徐州市博物馆扩建,普照寺在徐州天成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孙健铭资助下,迁至南郊泰山北麓。从此更名为普照庵。

新址普照庵坐南朝北,总占地两亩半,计16670平方米。山门由弥勒、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壁画)殿组合一起。内以大雄宝殿为主建筑,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左有观音大士,右有地藏菩萨。东西为鼓楼钟楼,形为亭阁式建筑。殿前有宝鼎,西厢房为卧佛殿,供佛祖涅槃玉像一尊。为缅甸极乐寺敬赠,长3.1米,高1.1米。东厢房十王殿供奉十殿阎王像;对着山门对面为曹山石亭,供有道教八仙之一的曹国舅神像。

普照庵开山祖师已远不可考。据晋、元魏《成实》记载:与彭城系《毗昙》、《成实》高僧道登有关。以后年代祖师名录形成断代局面,到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有徐州名僧原懋在此住持;20世纪40年代僧人安禅为住持;50年代庵中已无僧尼;改革开放,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之后,昌法法师为住持,圣住法师为代住持。

现普照庵住持为满愿法师。

【徐州宝莲寺】

宝莲寺坐落于 江苏省徐州市城东郊蟠桃山,总投资约4亿元,占地700余亩,从2009年开始建造.修建了国内之最的寺庙(宝莲寺)宝莲寺打造了国内“四个第一”:

一、七佛殿———国内最大的大雄宝殿(占地二千多平方米,高度26米);

二、通天阁———国内最高的佛阁(高度59.88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三、天冠弥勒佛像———国内最大的室内锻铜佛像(高度39米);

四、独占鳌头———国内最大的鳌型塑像(高度约10米,长度约18米,宽度约13米)。正在建设中.【徐州九里区白云寺】

白云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楚汉相争的千年古战场__九里山西坡。

白云寺最初为一座火神庙,处于具有五百万年历史的天然石灰岩溶洞下方,唐代常有人在白云洞和火神庙里闭关静修,后逐渐把火神庙扩建成佛教道场白云寺。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参访九里山白云寺时,曾留下两句诗:“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元末正至年间(约1345年左右),白云寺由当时平山寺的僧人接管护持(平山寺在白云寺东3里,九里山平山口,现仅存遗址。在古时,白云寺曾为徐州历史上八大名寺之一,九里山平山寺的分院)。清朝乾隆五十六年,白云寺曾大修,至今乾隆皇帝的题诗碑刻:“神迹千秋仰,仙踪万古流”仍镶嵌在白云寺内的洞口两侧。民国期间(1930年)由当时的住持僧纯朴再度募化重修,1938年被日军侵占,变成军火库;文革期间,被当地红卫兵和村民破四旧拆毁;现有建筑为1994年由当地政府旅游部门集资修复。白云寺宗派传承属禅门曹洞一系,纯朴之后由德培任住持;1949年底,德培被迫还俗。2003年4月,在九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白云寺交市佛教协会管理,并派云龙山兴化寺知客明德法师住持。

现白云寺住持为明德法师。毕业于安徽九华山佛学院,曾任云龙山兴化寺知客。

【徐州贾汪区茱萸寺】

茱萸寺位于徐州贾汪区鹿楼村北现洞山南鹿,距离徐州约五十公里,历史上洞山称为茱萸山,满山遍生茱萸,寺庙因此而得名。

茱萸寺始建于唐代中叶,有大殿和客房二十几间,建筑高低有秩,布局严谨,规模宏伟,是一座典型的古寺庙建筑群。寺庙前有天王殿,中有神殿,南有地藏殿,后有大雄宝殿。西厢各建有客房,斋堂,东西客房及华佗楼,魁星楼等。大雄宝殿内供奉阿弥陀佛和十八罗汉塑像,地藏殿和天王殿内供奉地藏菩萨和十八罗汉塑像,神殿内供奉三国时期的关公,张飞和赵云的塑像。

茱萸寺依山建造,院内有生长千余年的古银树,枝繁叶茂,树围粗约三人和抱。寺后山坡上有一弘清泉,泉水清澈甘冽,依顺山势溪流而下,常年不断。清代后期,因战乱,灾害等原因,寺院香火渐次冷落,大殿客房也因失修而坍塌,寺僧星散。至民国末年,寺内仅有两位僧人勉力苦守。解放后,被当地政府安排供养。千年银杏树被伐作他用。文革中期,寺内留存的三间大殿和佛像均被捣毁,大石香炉和石碑不知去向。

2005年2月,经江苏省徐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贾汪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茱萸寺,目前该寺正在筹建中。

新规划寺院三面环山,依山傍水,山清谷幽,景色秀美,东临万亩石榴园,每年五月间石榴花盛开时,满山花红似火蜂飞蝶舞,山静谷幽,景致宜人。

【丰县永宁寺】

丰县永宁寺起自东汉,兴于皇家,为民间寺院之始也。汉·明帝永平初年,西竺佛教传入中土之后,最初只在京都及诸王府地设寺礼祀,为皇家所独享。丰县乃汉室祖居,为皇室

祖脉之地。因此,倍受两汉帝王之眷顾。

佛兴之初,汉明帝在为自己祈佛保佑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祈求祖上平安。于是便敕资在祖居丰城中阳里建“永宁寺”,以期佛祖保佑家乡“平安无事,永宁万年”。

永宁寺起初选址于县治东北二百五十步,为汉高祖故居遗址。寺院整齐壮观,肃穆庄严,仿宫殿建式,殿堂廊庑互为照应,间次形成“七堂伽蓝”,为方圆百里之名寺。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重修,并更名为白塔寺。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被毁,至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重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更名为道成寺;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废;唐贞观初年,唐王派尉迟敬杜亲自监修,并迁址于县西北隅三合里;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修,更名重光寺;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复名永宁寺;建炎年间(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公元1127--11 30年间)重修,迁址于城东北隅卢绾故宅,即相邻于汉永宁寺原址;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l 79年),僧人普争重修;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僧人文秀重修;元大德七年(公元1 303年),僧人法澍屡加修茸;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 398),僧人仲通重修,并更名为兴教寺;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六月,黄河决于山东,丰县全境被淹,县城夷为平地,寺院亦遭水劫;县治迁旧城东南三十里的华山之阳;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 551年)县治复迁旧址;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始由县令任惟贤(湖北黄陂举人)招募财力重修寺院,仍名兴教寺,迁址于治所西北隅;至清顺治十年(公元1 653年),县民渠景撤旧殿重修,仍选址于县城西北隅,维持至清末,其后无兴替之记录。

民国建元之后,时局不稳,兵燹水患频繁,寺院再无较大修茸,香火渐次衰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寺内原有僧尼逐渐还俗或迁往外地,庙宇逐年塌毁,至“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作为“四旧”之物彻底拆毁,佛事活动不复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宗教政策不断深化落实,佛教活动日趋广泛和自由,佛教信众渐次增多,重修永宁寺的呼声日益增高,2004年丰县人民政府批准,重修永宁寺,现正延武法师积极筹备。

【沛县观音寺】

沛县观音寺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00年),座落于微山湖西畔,汉高祖刘邦故居沛城的南郊,占地6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周红墙。

该寺的前身是沛县张寨镇(沛城南25里)境内的关帝庙。原为融合释道二教为一体的关帝(关羽)祠,内有世尊殿,大士(观音)亭,塑有释迦牟尼佛和伽蓝菩萨圣像。开山祖师为济然法师。三百多年来,关帝庙历经沧桑,多次修缮,香火不断。清未,出家比丘尼能修法师、广成法师开始在此弘法,并在此园寂。

2000年,关帝庙更名为伽蓝寺。因地处偏僻,交通不变,经沛县人民政府、沛县宗教局及上级佛协批准,将伽蓝寺更名为沛县观音寺,并迁址于沛城南郊。后又经沛县宗教局及市佛教协会批准,将伽蓝寺列为沛县观音寺下院。

沛县观音寺是该地区规模较大的弘法道场。现有原戒法师负责,常住僧尼8人。

【铜山观音庵】

铜山观音庵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位于铜山县张集镇吴邵村委会林东自然村,距徐州市十五公里。

相传,丰县有一对母女,忽然在一天晚上做了同一个梦,梦见观音菩萨来到她们身旁,让她们俩远离家乡到东南去渡众。梦醒后,她们各自把梦中所见序叙说了一遍,发现竟毫不差别,于是母女俩发下心愿,按菩萨指点来到铜山的林东村。她们俩在那里搭起一间茅蓬,一边给人看病,一边弘法。后来,在当地人的捐助下,她们住的茅蓬被改建成庙,即现在的观音庵。

解放前,该寺有东西两四合院,东四合院为菩萨圣地,西四合院为住地,有本力、本志、本元、本觉、觉礼、觉权、昌礼、昌羽几位法师先后在此住持。

解放后,原有僧尼或还俗,或迁往外地,寺庙改为学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庙产归还佛教。得到落实。一九八五年正式开放,昌祥法师来此住持寺庙工作。

该庵占地面积五十余亩,观音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弥勒殿、案房、斋堂十七间,院内院外,绿树吐翠,一年四季鸟语花香。

其北为烽楼山,巍峨青秀,祥云萦绕,其南为故黄河,清源流长,灌溉万亩良田及绿色大棚菜地,周围村村相望,水泥路路路相通,池塘棋布,鱼虾满塘,养鸭棚连成一片,一派小康之景。

【铜山县千佛寺】

千佛寺原名石窟寺,位于铜山县大彭镇楚王山西南坡,始建于唐代,该寺因千佛洞而得名。千佛古洞掘于唐代,洞深数十米,宽6米余,洞壁上刻有千余尊坐、卧、立不等佛像,一般高为20厘米,刻工高超,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洞内还有明代石佛数尊,分别为如来、文殊、普贤以及十八罗汉等。洞门上“千佛古洞”石刻。洞内西南方有一子洞,洞内有—井,约3米深,直径1.5米,井水较旺。洞内西北方有一小洞,深七米余,可容1人,弯腰侧身方可入内,相传为僧人闭关用的关房。

千佛寺院落悬砌于峭壁悬崖之间。历史上曾是徐州地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的丛林。文革时,千佛寺被毁,千佛洞惨遭破坏。

目前仅留古唐槐一棵,诸佛宝塔一座。古槐树围长4.5米,树干中空,根系裸露,壮观苍劲,每逢春天,枯枝新芽,蔚为奇观。诸佛宝塔,七层八面,高七米,底宽四余米,雕以人物、龙凤、花鸟走兽,栩栩如生,文物艺术价值极高。

为了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塑造徐州古城的文化底蕴及内涵,满足当地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需要。二00二年,徐州市佛教协会提议恢复千佛寺,铜山县人民政府以铜政[2002]157号文批复,同意复建千佛寺。

千佛寺规划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睢宁县宗善寺】

睢宁县古邳宗善寺,原名九镜禅寺,位于古邳羊山。东汉东平四年(193年)笮融在彭城下邳 “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当地人称笮融所造之塔为九镜塔,因此得名。

公元467年拓拔氏建立北魏,大兴佛教,谕各地官府修建寺院,当地官府在九镜塔的废墟上修九镜禅寺。至唐代九镜禅寺再次修葺,并更名为释迦院。惜在宋、金交战时,被兵燹所毁。

明朝成化年间,宫中太监,邳人徐瑛,奉皇后懿旨,朝廷敕资重建释迦院,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落成。宪宗皇帝赐名“宗善禅寺”。

宗善禅寺依山取势,规模宏大,山门前,有“敕赐宗善禅寺开山纪”碑刻一座,明清两朝修葺禅寺的功德碑数座。山门上方镶嵌汉白玉匾额一方。山门楹联为:“千秋泗滨三宝地,万古羊山一禅林”。向里依次为接引殿、金刚殿、罗汉殿、大雄宝殿。两侧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后为皇姑楼,楼下三宫,东西为毗卢殿、玄都殿、阎罗殿、大悲殿、藏经楼。并寮房僧舍等百余间。大雄宝殿,建筑巍峨、飞檐翘角,朱栋彩梁,内奉释尊铜佛坐像一尊,高2米余,佛身铸有小佛千尊,重4800斤(暗喻四月八日佛诞辰日)。铜钟一口为明朝嘉靖36年(公元1551年)灵壁袁自登等所铸,铜钟高过一人,铸工精湛,重1365斤(喻一年365日)。

史志载:“羊山宗善禅寺两朝建筑,殿宇宏丽气魄雄伟,古木参天,课人诵经之声,响澈山林。鲁南、皖北、豫东、苏浙等地佛徒信众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诞辰,数百里的信众三天前即来此,虔诚顶礼沐拜,香火缭绕极为鼎盛。不幸的是,在日寇侵华期间,这一古老的佛教寺院被毁,文物被盗,解放战争至文革期间羊山已成一片废墟。

现仅存的“宗善禅寺”汉白玉匾额一方。

1995年,为保护古邳文化遗产,睢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复建古邳历史景观领导组,“羊山公园”、“羊山晚钟”列入总体规划。2002年4月徐州宗教局批复,恢复古邳宗善寺佛教活动场所。

2002年7月,宗善寺筹建委员会成立。当年上海古邳籍居士朱智超、张美华夫妇捐善款十万元及数十尊金身佛像。在热心佛教事业的广大信众社会名流支持下。在原寺的遗址上复建了天王殿、三圣殿,总建筑面积555平方米。于2003年9月完成。内置铜铸大钟一口,重1300公斤,宝鼎一尊、香炉三尊和其他法器等数十件,再现了三宝灵光,璀璨的历史文化逐步得到了恢复。

【邳州华严寺】

邳州华严寺始建于唐代武德年间(6 2 3年),位于邳州市铁富镇连防艾山西北麓,仅靠310国道处。据《邳县志》载,鼎盛时期常住僧人百余名,苏北鲁南近万名佛教徒在此受戒,有苏北鲁南名刹之称。

华严寺坐北朝南,三排两进院落,南中后及东西配殿共数十间。自山下至庙门共有10 3级台阶。大殿内供奉佛祖、十八罗汉及观音菩萨铜像。乾隆五十五年曾重修。由刘墉家族捐资。记载此事的碑文,为嘉庆皇帝的老师颐琰所撰,此碑文清晰可见,现仍存。

文革时,华严寺惨遭破坏。2 0 01年3月经邳州市民宗局同意,邳州名中医、政协常委、徐州市佛协理事、第四人民医院院长陈刚辉发起捐资11 8万元,各界人士捐资1 0万余元,华严寺主持释觉圣及众居士捐资3 8万元,新建僚房、斋房、讲经堂2 3间。2 0 01年5月2 6日邳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对外开放。

新复建的玉佛殿敬放四川绵阳罗汉寺方丈果清大和尚赠送缅甸玉卧佛(佛祖),长约4米,重8吨。众居士捐资敬请缅甸玉十八罗汉一尊,长1.5米。

现华严寺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 0 0 0平方米,寺周山清水秀、万亩桃园、仙人洞、情人洞、凤凰台、文庙、武庙、奶奶庙遗址,古迹遍山,风景秀丽,为苏北一旅游胜地。

【邳州石屋寺】

邳州石屋寺,位于邳、睢、铜、灵四县交汇处的石屋山东麓,始建于北魏公元520年的北魏时期,因寺后有石屋而得名。

石屋寺前身为三官庙。公元520年,有衲头和尚云游,观此山有“蛇道虎迹,鹤止泉涌”之胜,且有天然之石室两间,方圆丈许。其室内有巨石伸出,状似龙舌,鬼斧神工,遂依山建寺。

公元1436年,和宗法师盈重修,后毁弃;公元1562年僧会亮长老重修,并立碑铭记。明朝末叶,有主持僧,为人豪爽,富正义感,因行动时好手执麻鞭,故称麻鞭僧,明亡后,麻鞭僧斋戒沐浴,焚香再拜,向北二呼崇祯我皇,遂自缢寺中。时人嘉其忠义,礼葬于寺侧。1935年周佛海任江苏省教育厅长,为了表扬麻鞭僧的节义,曾题“入世精神” 由睢宁县长秦杰人制成匾额,悬于寺内。易君左编《民族英雄故事集》亦将麻鞭僧轶事,选入集内。

公元1701年,僧明意长老重修,且立碑殿前。自明意后第十三代和尚本全,俗名杨岳峰,占城镇南陈庄人,邳州市政协委员。常与福祥长老许世友友好往来,诵经练武。1982年圆寂。当时寺院有前、后大殿,观音阁等,以后无人管理,破烂不堪。1997年,僧照空云游来此,与诸居士四处奔波,热心筹措,再修石屋寺,建山门、大雄宝殿、议事室、垣墙、架电等,占地五亩,建筑面积约三一五平方。

石屋寺现由本心法师负责,有僧人2名。

【新沂观音庵 】

观音庵位于新沂县窑湾镇三桥村,西靠明清古建老街,占地1500多平方米,由真佛法师于一九一五年主持创建,经战乱和文革荒废;一九七六年由常悟(1910-1991)法师主持修缮一次。

一九九六年经镇政府批准,社会各界捐助,由刘家玉、祁桂学、崔金明、郭振福、许自武、江洪椿、周德培、田志平等会同寂文(1921-1998)法师,再次修缮。

二00二年三月在寂园法师的主持下,筹建大雄宝殿,大殿设计长17米,宽9.5米,高12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现基础以完成,预计二00七年落成。

观音庵历经百年风雨,几经沧桑兴衰巨变,在历任主持真佛、常悟、寂文和现主持寂园法师的虔心操持下,始具当今规模。

【新沂观音殿】

新沂观音殿的前身为山隐寺,由于该寺处悬崖之下,乱山拱立,树木蓊郁,竹林清雅,四季烟霭浓雾,游人非至其处,不见有寺,故名。

山隐寺又名寿圣寺。处在马陵山泉潮律院南,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由僧绍清所建,明朝大学士彭时有《寿圣寺记》,惜碑石“文革”遗失。

山隐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毁于日寇一炬,殿堂今已荡然无存。仅存莲花台石、石狮各一对,残碑数块。

观音殿建于山隐寺旧址,由严智法师率四众弟子于1996年4月建成,现由宏宝法师在此弘法。

【新沂禅堂寺】

禅堂寺,始建于明成化10年;山西五台山华严洞分支一一禅宗临济派,位于新沂市南郊十五公里,马陵山风景区西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据庙内残碑载:明万历47年间重修,清道光25年曾扩建,几百年来,历尽苍海,几度浩劫,所有资料全部被毁,解放后仅存遗址。历任住持,不祥。

1990年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信徒讨回寺址(部分),恭塑佛像,禅堂寺再次燃起香火。

1999年11月,严清法师带领四众弟子,恢复东大殿、部分僧舍和围墙,禅堂寺法务活动始走向正轨。

现禅堂寺有僧人2名,由严清法师负责一切寺务。

第四篇:佛教寺院殿堂建筑布局及所供佛(菩萨)

佛教寺院殿堂建筑布局及所供佛(菩萨)

佛教寺院殿堂建筑布局及所供佛(菩萨)概况

寺院是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旅游者登山游览、休闲的最好去处。

中国最早的寺院,不少是官方或达官贵族将官署和私宅改建而成,“以前厅为佛殿,以后室为讲堂”。

南北朝时,开始建造“塔院”和“石窟寺”。塔院是以塔为中心,四周建廊、殿等建筑的寺院形式。石窟寺是以石窟为中心,在石窟内雕塑佛、菩萨像等,在石窟左右两壁开凿僧房或在石窟前修建殿堂的窟寺一体的寺院形式。

隋唐时代,供奉佛、菩萨的殿堂成为寺院的主体建筑,塔已退居次要地位,有的寺院则在寺的一侧造塔。宋朝以后,多数寺院已不再修建塔了。

宋代,汉传佛教寺院殿堂建筑平面布局逐渐模式化,形成了“伽蓝七堂制”。即:佛寺通常坐北朝南,沿山门南北中轴线,保持一定合理的距离,修建若干殿堂。主要殿堂在中轴线上大致按以下顺序修建:

山门——山门殿——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阁)。

此外,在中轴线东西两侧还有对称建造的体形较小的配殿和附属设施,通常有钟楼(东面)、鼓楼(西面)、伽蓝殿(东面)、祖师殿(西面),以及客堂、禅堂、斋堂、寝堂、浴堂、寮堂、西净(厕所)、放生池等。

以上是常见的寺院建筑模式,因地理环境、地形等原因和宗派的不同,有些寺院的建筑模式也有所变化,形成了佛教寺院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

一、山门和山门殿

山门是进山进寺的大门。最早佛教寺院多在山林中修建,故有此称。通常是一座有三个洞门的牌楼式建筑,中间一个大洞门,左右各一个稍小些的洞门。它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天相门、天作门),故也称三门。佛寺的山门即便只有一门,也呼之三门。山门是僧俗的分界。

山门后建有山门殿。通常是一座信道式的长方形小建筑物。在殿的左右两侧各塑造一尊密迹金刚,造型为手执金刚杵的力士。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依据佛经的记载只有一个密迹金刚力士,到了隋唐时期,为了迎合中国讲求对称美的习俗而凑成两位。左尊是怒颜张口,右尊是忿然闭唇。明代以后,山门殿中的力士由《封神演义》中的“哼”(郑伦)、“哈”(陈奇)二将的形象所代替,逐步汉化。

二、弥勒殿(天王殿)

山门殿后是一座长方形的弥勒殿。殿中供奉弥勒,故称弥勒殿。殿的东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故也称天王殿。弥勒背面隔板后塑韦驮像,与之背靠背。弥勒殿前大多置放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守卫寺门。石狮外侧有一对石灯柱,底座为须弥山座,上面是透光的石灯。

有些受地形限制或规模较小的寺庙,往往没有山门和山门殿,而用弥勒殿的三扇大门代表该寺的三门,所以弥勒殿也有“三门”、“山门”之称谓。

(一)弥勒佛

弥勒佛也称弥勒菩萨或大肚罗汉。弥勒是姓,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慈悲”;他名叫“阿逸多”,意思是“无能胜”。他出生于南印度贵族,后来出家成为佛的弟子,却先于佛祖圆寂。佛祖曾预言弥勒4000年(人间56亿7000万年)后继承释迦而降世成佛,号称竖三世佛中的未来佛。

中国佛教寺院的弥勒大多并非弥勒佛的本像。中国佛教寺院的弥勒大多是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大肚罗汉形象。这是源于五代梁朝时浙江奉化的布袋和尚形象。布袋和尚法名契此,身材矮胖,笑口常开,常背一个布袋化缘,点化世人,预测人间吉凶祸福。人们认为他是弥勒佛转世,开始按照他的形象塑造弥勒佛像,供奉于天王殿。

(二)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也称四大天将或四大金刚。他们是:

1、东方持国天王,名叫多罗咤,守护东方。白面,穿白色铠甲,手执的法器是碧玉琵琶。“持国”的意思是慈悲为怀和扶持国土,手执琵琶是表示用音乐感化众生,也表示“调”音。

2、南方增长天王,名叫毗琉璃,守护南方。青面,穿青色铠甲,手执的法器是青光宝剑。“增长”的意思是令众生增长善根,手执宝剑是为保护佛法,也代表挟“风”。

3、西方广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守护西方。红面,穿红色甲胄,手上缠绕一条龙或一条蛇。“广目”的意思是用“净天眼”观察世界,代表“顺”。手缠龙(或蛇)意思是群龙之首,龙蛇也可喻为绳索,对不信佛者将用绳索捆来皈依佛祖。

4、北方多闻天王,名叫毗沙门,守护北方。绿面,穿绿色甲胄,右手持宝幡(混元宝伞),左手握银鼠。“多闻”的意思是指其福德之名闻于四方,宝伞、银鼠,代表下了“雨”和制服妖魔,保护丰收。

佛教认为,四大天王是护法神、守护神,他们担负着护佛、护法、护僧、护国、护众生的职责。老百姓则认为,四大天王表示“风、调、雨、顺”,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消灾灭祸,众生平安。

四大天王源于印度佛教。隋唐时,汉地佛教将多闻天王形象中国化,雕塑成《封神演义》中的托塔天王李靖,手托玲珑宝塔,象征收服一切妖魔。

(三)韦驮菩萨

弥勒背面隔板后的面朝大雄宝殿的是护法天尊韦驮。他戴盔穿甲,手持降魔金刚杵,巡视东、南、西三洲,面对佛祖。传说佛祖赋予他保护佛寺院和“佛、法、僧”三宝安全的任务,成为寺院守护神。

三、大雄宝殿

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又叫主殿、正殿。大雄宝殿通常是寺院中最高大的建筑,为重檐歇山式。寺庙的主要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进行。

该殿的主尊是佛祖释迦牟尼,古印度佛教信徒尊称释迦为大雄,意即英勇无畏,法力无边,能降服群魔,因此,称该殿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雕塑像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大殿正中供奉主尊佛像;二是东西两侧配置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或十二圆觉像;三是主尊像背面是大型海岛观音群像或三大士(文殊、普贤、观音)塑像。

(一)主尊塑像

大殿正中的莲花座(或须弥座)上供奉主尊佛像。主尊佛像类型多样,有设一尊、三尊、五尊、七尊几种情况。

1、塑一座主尊佛像:通常是佛祖释迦牟尼。有坐式、立式、卧式三种造型。卧像一般指释迦牟尼涅盘时的形象,故又称涅盘像。寺庙中一般不供奉卧像。

2、塑三座主尊佛像,有四种类型:

(1)横三世佛像:正中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尊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尊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2)竖三世佛像:正中是“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是“过去世”燃灯佛,右尊是“来世佛”弥勒佛。

(3)三身佛像:表示释迦牟尼的三种化身,正中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尊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尊是应身佛(化身佛)释迦牟尼佛。

(4)其他类型:在部分净土宗寺院中设释迦牟尼佛(中)、阿弥陀佛(左)、弥勒佛(右)或释迦牟尼佛(中)、药师佛(左)、弥勒佛(右)。

3、塑五座主尊佛像:此属于佛教密宗供奉的佛。正中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如来),左第一位是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或叫宝相佛,表示德福),左第二位是东方妙喜世界的阿闪chù佛(表示觉悟),右第一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表示智能),右第二位是北方莲华世界的不空成就佛(表示事业)。

4、塑七座主尊佛像:仅见于辽、金时期的寺庙。

在主尊佛像两侧常配塑有二位胁侍(意为助理、助手)。

释迦佛两侧常设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称“华严三圣”。药师佛两侧常设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称“药师三圣”。

(二)大雄宝殿东西两侧配置的塑像

大殿东西两侧配置的塑像通常有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古印度神话中的神祗qí)或十二圆觉像三种类型。

1、十八罗汉:大殿东西两侧各九尊,具体是:

(1)举钵罗汉,名迦诺迦跋厘隋阁,原是托钵化缘的和尚。

(2)伏虎罗汉,名宾头卢尊者,曾降服老虎。

(3)喜庆罗汉,名迦诺加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与人论“喜”“庆”尤其有名。

(4)看门罗汉,名注荼半托迦尊者。

(5)长眉罗汉,名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道长眉。

(6)静坐罗汉,亦称为诺距罗尊者。是一位大力罗汉,过去曾是位战士,所以虽静坐,仍有力士体格。

(7)挖耳罗汉,名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静”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8)骑象罗汉,名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

(9)乘鹿罗汉,名宾度罗跋罗多尊者,曾乘鹿入宫劝国王修行。

(10)开心罗汉,即戌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知内惟有佛。

(11)探手罗汉,又名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毕常双手举起伸懒腰,故有此名。

(12)托塔罗汉,名苏频陀,是佛陀所收最后一位弟子,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13)芭蕉罗汉,又称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下修炼用功。

(14)过江罗汉,名跋陀罗尊者。

(15)布袋罗汉,名因揭陀尊者。

(16)降龙罗汉,名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17)笑狮罗汉,即罗弗多尊者,原为猎人,因向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18)沉思罗汉,名罗怙罗尊者,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2、二十诸天:即二十位护法天神。

大殿东侧自南而北,依次是:(1)大梵天王;(2)阎魔天王;(3)散脂大将;(4)鬼子母神;(5)韦驮天神;(6)星光月天;(7)臂不动天;(8)大辨才天;(9)月宫天子;(10)娑羯龙王。

大殿西侧自南而北,依次是:(1)帝释尊天;(2)魔首罗天;(3)紧那罗王;(4)大功法天;(5)诃利帝王;(6)坚牢地神;(7)金刚密迹;(8)魔法支天;(9)日宫天子;(10)菩提树神。

3、十二圆觉:即十二位圆通融达、大觉有情的菩萨,他们内藏高佛道,外现凡人相。

东侧自南而北,依次为:(1)文殊菩萨;(2)普眼菩萨;(3)弥勒菩萨;(4)大势至菩萨;(5)净业障菩萨;(6)圆觉菩萨。

西侧自南而北,依次为:(1)普贤菩萨;(2)金刚藏菩萨;(3)清静慧菩萨;(4)观世音菩萨;(5)普觉菩萨;(6)贤善首菩萨。

(三)大殿主尊佛像背面的塑像

大殿主尊佛像背面隔板后的塑像有两种类型:

1、塑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像,佛教常将这最有名的三位菩萨合称“三大士”。

2、最常见的是塑大型海岛观音群像。由以下几类塑像组成:

(1)观音塑像。观音菩萨设在海岛群像中心,常见的形象有:

A、鱼篮观音,又名航海观音,赤脚踏于鳌鱼背上,手提鱼篮。足踏鳌鱼,意思是在茫茫苦海中,“救苦救难,普渡众生”。

B、杨柳观音,大士手持净瓶和杨柳枝。意思是“普洒佛法”。

C、洒水观音,也叫滴水观音,右手持净瓶洒水,或滴水,或泻水。意思是将大悲甘露洒向人间,为世人造福。

(2)观音左右侍从金童玉女像。金童善财和玉女龙女是观音菩萨的胁侍,设在大士的两侧,作拱手呵护状,是十余岁孩子活泼、可爱的形象。

(3)五十三参cān塑像。即善财童子先后参拜53位“善知识”,最后参拜普贤菩萨,“即身成佛”。大型海岛群雕中塑造了53次参拜时的图像。

(4)在观音塑像上面,有的还雕塑有地藏菩萨像,再上面还雕塑有释迦在雪山上修行时的饥佛像。

在海岛观音墙壁上,还雕塑或画有佛教中的各种典故、传说,如“唐僧取经”、“观音救八难”等。

大雄宝殿前的大院正中摆设一个大宝鼎,通常刻有该寺的寺名。大殿前左右有一对旗杆,旗杆顶部各有一个幡斗。逢佛教重大节日,将升起“六色佛旗”,它是佛教九大标志之一(其余八大标志是塔、法轮、莲花座或须弥座、光相、佛祖胸前的卍wàn、念珠、菩提树、袈裟或佛脚印)。

四、本寺主供佛菩萨殿

大雄宝殿后面是供奉本寺主供佛(菩萨)的殿堂,名称直接冠以佛菩萨称号或法号。如福建南普陀寺,中轴线大雄宝殿之后是大悲殿,主供大慈大悲菩萨观世音;河南洛阳白马寺,大雄宝殿之后是接引殿,主供西方三圣,居中者阿弥陀佛,左边是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接引超度世人到他们的极乐世界。

供奉本寺主供佛(菩萨)的殿堂也有建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的,如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殿、普陀山法雨寺的观音菩萨殿就都建造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

此外,也有在天王殿后不建大雄宝殿,而只造本寺主供佛菩萨殿的,如普陀山普济寺就是在天王殿后建造圆通宝殿。还有相当多的寺院只有天王殿和大雄殿,而无主供菩萨殿。

五、法堂

法堂,亦称讲堂。是高僧大德们讲演佛法的地方,是寺院重大佛事活动的场所,如方丈升座、传戒期间设戒坛等等。

法堂中央设一座台,安放讲台和法座。法座背后的木板屏上常常绘有狮子吼图。因为佛教常把说法喻为狮子吼。台下设香案,两侧是听法席。

小一点的寺院不专设法堂,只在某一殿堂内占用一侧,或在藏经楼内设一个法台,供方丈、高僧讲法用。

六、藏经楼

在本寺主供佛(菩萨)大殿之后,都建有宽大、明亮的藏经楼(或阁),用来存放佛经。经书种类很多,通称为“三藏十二部”。“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经”藏,是佛所说的教义、理论、思想和方法;二是“律”藏,是佛所说的戒律;三是“论”藏,是菩萨们和佛学大师们对佛所说的经义加以解释、论述或发挥的论文。“十二部”是依据经文的体裁和性质将它们分为十二类。

有些寺院也将藏经楼多用,一是藏经,二是供奉主供的佛菩萨,三是僧众学习佛经的场所,四是接待贵宾。

七、配殿

中轴线东西两侧还有对称建造的体形较小的配殿和附属设施。这里只介绍伽蓝殿和祖师殿。

1、伽蓝殿设在大雄宝殿右侧。伽蓝殿正中塑波斯匿王,左塑祗陀太子,右塑给孤独长者,这是父子三人。殿的两侧配塑十八伽蓝,是守护、保佑“僧伽蓝”(佛教徒修行的场所)的十八位伽蓝神。禅宗寺院以本山土地为守护神,也称“土地堂”。

2、祖师殿设在大雄宝殿左侧。以禅宗寺院为例,祖师堂通常正中塑初祖达摩,左塑六祖慧能、或马祖、或该寺开山祖师,右塑百丈大师或该寺贡献突出的的祖师。

在整个寺庙建筑群中,寺院的东侧(左侧)为僧人生活区,西侧(右侧)为云水堂,即接待四海云游的僧侣的客房。

第五篇: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1993年10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议通过)

前言

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寺院须保持清净庄严,树立纯正的道风学风,正常开展法务活动,运用其多方面职能,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以利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强寺院管理,维护寺院的合法权益,保证佛教活动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遵照佛教的教制教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管理体制与寺院组织

第一条寺院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下,由僧人自己管理;在教内,寺院受佛教协会的领导。

第二条重点寺院,须按十方丛林制度建立和健全僧团组织。

第三条寺院住持,须根据选贤任能原则,由当地或上级佛教协会主持,经本寺两序大众民主协商推举礼请之;凡全国重点寺院,同时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住持每届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年老体弱不能主持寺务、领众熏修者,亦可创造条件提前退居。除特殊情况外,住持一般不宜兼任。住持在任期内如道风严重不正或有重大失职,经上一级佛教协会核实后予以免职;免除全国重点寺院住持职务,须报中国佛教协会审批。任免寺院住持,均须报相应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住持退位后,寺院应按传统办法,妥善安置照料。僧团序职如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等班首,列职如监院、知客、维那、僧值等执事,由住持按照丛林请职制度和协商原则,定期任命、晋升序职人员,任免列职人员。

住持、班首、执事人选的条件是:爱国守法,具足正信,勤修三学,戒行清净,作风正派,有一定的佛学水平和组织办事能力。担任住持、班首,戒腊须十夏以上;担任主要执事,戒腊须三夏以上。

住持对外代表本寺,对内综理寺务。班首、执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扬六和精神,实行民主集中,管理寺院各方面工作。凡重大问题(包括撤免错误严重或极不称职的班首、执事职务),由住持召集班首和主要执事及有关负责人员举行寺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第四条寺院如确需设立寺务委员会,主任须由住持担任,由主要班首、执事组成,可吸收个别爱国爱教、作风正派、有组织和工作能力的居士参加。寺务委员会的职责相当于上条的寺务会议,任期一年。

第二章僧众修持与佛事活动 第五条寺院须安排好僧众修持,坚持早晚功课,经教学习,修禅念佛,过堂用斋,严守戒规,整肃僧仪。僧人务须僧装,素食,独身。严禁僧尼同住一寺。

第六条寺院须适当安排讲经说法,提高信众对佛教基本教义的认识水平,启发他们广学力行、爱国利民的积极性,指导他们正信正行。

第七条佛事活动在佛教界管理的寺院和其他佛教活动场所举行。活动的规模、次数、时间,应作适当安排,避免妨碍僧人学习和寺院其他工作。

第八条寺院不得进行不属佛教的迷信活动。

第三章收徒传戒与僧团管理

第九条要求出家的人,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佛教,爱国守法,有一定文化基础,父母许可,家庭同意。寺院对要求出家的人,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的,方可接受留寺,指定依止师,授予三皈五戒,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再正式剃度,并按规定的办法和手续发给度牒。

第十条皈依三宝,须本人自愿,爱国守法,品行端正,有一定信仰基础,经佛教徒介绍,皈依师方可接受。接受皈依弟子,应郑重如法进行。皈依人须填表登记个人姓名、简历及介绍人等,交寺院保存。

第十一条寺院僧团健全,道风严肃,管理正常,法务、生活设施完备,方有条件传授三坛大戒。能够举办传戒法会的寺院名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佛教协会严格按照条件,根据实际需要,申报中国佛教协会审批确定;未经批准的寺院不得擅自举办。

具备传戒资格的寺院传授三坛大戒,须事先由省佛教协会商得省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后报中国佛教协会审批。

全国每年传授三坛大戒的寺院掌握在五处左右;每处每次受戒人数一般掌握在二百人左右;戒期不少于四周,以利组织新戒学习戒相律仪。

第十二条受戒者必须年满二十岁,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条件,持有身份证、度牒和当地主管部门及所在寺院的证明信件,经传戒寺院所在省佛教协会甄别鉴定,方可允许进堂受戒。年龄超过六十周岁,除增戒、补戒者外,一般不予授戒。.

第十三条传授三坛大戒,对象以本省受戒人为主;外省受戒人必须由所在省佛教协会征得传戒省佛教协会同意,开具证明,介绍前往受戒。

第十四条传授三坛大戒期间,必须分别讲授戒本。传授比丘尼戒,有条件的实行二部僧授戒制度。废止烫香疤的做法。

第十五条戒牒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印制编号,通过省佛教协会颁发。违犯国法教规者,舍戒还俗者,由所在佛教协会或寺院收回戒牒,上交省佛教协会注销。

第十六条授戒师、剃度师、皈依师必须是爱国爱教、戒行清净、通晓教理律仪、戒腊十夏以上的僧人;其资格由省佛教协会按照条件审核认定,并发给证书。未经认定资格者,不得传戒、收徒和接受皈依弟子。

第十七条寺院应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常住僧人名额,报政府主管部门审定。在规定名额内,凡接受常住僧人,已出家的,必须验明戒牒、度牒或所在地区佛教协会(无佛协组织的可由原寺院)证明;新出家的,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办理。寺院对要求常住的僧人,须考核一年合格后,报请政府主管部门办理户口转入等手续。

第十八条常住僧人如还俗离寺,寺院应收回戒牒、度牒,将户口转回原地。违犯重戒、不遵寺规、教育不改者,经寺务会议讨论决定,予以迁单。对利用僧人身份招摇撞骗、为非作歹、败坏佛门、影响极坏者,经寺务会议决定,报上级佛教协会批准,开除僧籍,收缴其戒牒、度牒,并将户口转回原地。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九条常住僧人须定居两年以上,方可外出参学,并须经寺院同意开具证明,注明参学地点和往来期限。滥开证明酿成严重后果者,须追究责任。接待寺院应验明有关证明,方准挂单,并按公民迁徙流动的规定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凡挂单僧人须遵守寺规,随众修持、劳作。如有违犯,劝说不听的,应随时起单。

第四章培育僧才与学术研究

第二十条寺院应安排时间,建立制度,组织僧人学习宪法和法律,学习时事政策,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增强爱国守法观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宗教徒的要求,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

第二十一条寺院应积极进行智力投资,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培养僧才。可举办本寺僧人学习班,还可挑选品德较好,佛学、文化水平较高的中青年僧人,在法师的指导下,钻研教理,认真阅藏,进行重点培养。有条件的寺院,可在省佛教协会统筹下,举办初级佛学院;也可办短期的专门知识(如佛事唱念仪轨以及寺院管理需要的财会、物保管等)培训班。

第二十二条寺院应组织有佛教文化造诣的僧人,聘请教内外有关专门人才,挑选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僧人参加,结合本寺、本宗派的历史特点和收藏的经书、文物,有计划地开展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把这方面工作和造就人才结合起来。

第五章生产自养事业与布施佛事收入

第二十三条根据农禅并重的传统,因寺制宜,举办符合寺院特点的农业、林业、手工业等事业和法物流通、素斋、客舍等自养事业,逐步做到以寺养寺。生产、自养事业,可以吸收必要数量的职工,也可单独核算,但人事、财务、业务,必须由寺院统一管理。寺院应在布局上把生产服务区同主要殿堂、寮房划分开。要加强寺院僧众与职工的团结合作。寺办生产自养事业单位负责人可参加或列席寺务会议。寺院要关心职工的生活福利;职工要尊重寺院的清规和宗教习惯,服从寺院的管理。对个别严重违犯宗教政策和劳动纪律的职工,寺院有权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寺院不接受社会上的单位或个人在寺院区划内开设商业、服务网点或举办陈列、展览活动。如确有需要,须征得寺方同意,并报请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方可办理。所设网点和举办的活动均应以不影响寺院清净庄严、不损害寺院权益为原则,纳入寺院管理范围。

第二十五条寺院可以接受信徒自愿的布施(包括佛事收入),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和名义向信徒勒捐。寺院应在量力自愿的原则下,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但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方式或名义向寺院摊派财物。

寺院可以接受外国友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不附带政治条件和无损寺院主权的捐赠。一切布施、捐款,除明确供养个人的以外,均归常住。

第二十六条寺院应根据本身财力,积极兴办佛教文化和教育事业,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举办安老、施诊、修桥补路等利生事业,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全国佛教事业是一个整体,提倡寺院之间互相支援与协作。

第二十七条为适应佛教事业全局需要,汉族地区寺院按规定向全国和地方佛教协会提供佛教事业发展经费。

第六章接待外宾与海外联谊

第二十八条认真做好接待外宾工作,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联谊活动。在接待工作中,应做到热情友好,文明礼貌,在教言教,体现政策,自重自爱,注意威仪。应遴选思想、文化、佛学素养好,懂政策、守纪律的僧人,担任接待工作。

第二十九条寺院在涉外活动中坚持爱国爱教、独立自主的原则。寺院原则上不聘请外国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中的佛教界人士担任职务或名誉职务。如遇特殊情况需先报中国佛教协会批准后方可商请。

第七章文物保护与园林管理

第三十条寺院的文物、树木等属寺院经管,不接受任何单位占用。

第三十一条寺院文物,包括经像、法器、供具、古建、碑碣、灵塔、壁画以及字画古玩等,均应登记造册,确定级别,建立档案,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对有重大价值的宝物,应采取特殊措施,避免香火薰染和人为损坏。

对寺内文物保管人员,应组织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文物保护,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接受文物部门的专业指导。

第三十二条寺院园林管理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搞好绿化,管好山林,整洁环境,美化景观,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接受园林部门专业指导。

第八章财务制度与物资管理

第三十三条寺院应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和健全现代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会计、出纳人员,各司其职,一切收支,均须凭证记账,严格手续。政府拨助经费,必须专款专用。

第三十四条寺院实行民主理财,凡大宗开支,必须经由寺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定期向常住大众公布账目,接受大众监督。

第三十五条寺院物资,必须指定僧团有关执事专责保管,造册登记,严格采购、发放手续,并定期检查清点。

第三十六条寺院应清理、建立、健全所属房屋、土地、山林等财产的契证。契证遗失的,报请颁证部门查档复制或补发契证;手续不全的,抓紧补办并完善法律手续。寺院可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维护本寺权益。

第九章做好治安与加强消防

第三十七条寺院根据国家治安条例,建立治保小组,制定具体措施,接受公安部门指导,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第三十八条寺院根据消防部门要求,建立消防组织,配置消防器材,落实消防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消除火灾隐患。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浅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