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障碍学生转化案例
学习障碍学生转化案例
一、基本情况
王浩瑞:男,六年(3)班学生。自控能力差,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要做小动作,坐姿歪歪扭扭不端正;作业马马虎虎,拖拖拉拉,经常不完成。但是一到下课,他就生龙活虎玩耍开了,有时还特别淘气,惹来其他孩子告状。为人不诚实,经常撒谎。性子急躁,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但是该生爱劳动,能积极与老师沟通、亲近。
二、转化措施
1、激活其乐学点。我经常将其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每天中午利用一定的时间帮助他学习。平时我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助他,他对学习的兴趣也愈来愈浓了。
2、对他不足之处我进行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当众批评,否则,就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当我发现他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他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他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他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他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虽然有时的小测试他的测试情况不太好,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到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要求课外习题,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算成功得。
3、重视与家长沟通交流
通过电话、开家长会等形式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传达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改变家长以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多俯首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聊聊,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教育孩子要慎批评、多鼓励。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改掉自身自身不良的习惯,做孩子的好榜样。
三、转化效果:虽然自身毛病还时常有,但纪律、学习有较大转变。月考成绩有提高,从被动学习到转入主动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老师求教,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说明我们的教育还是有成效的。
第二篇:学生转化案例
我在今年接五年级(1)的班主任,面对学生成绩,我不禁打起了问号。为什么有的学生能考90多分,而有的学生成绩却只有60多分?甚至张媚同学的语文才29分。小学知识简单有趣,应该能学好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论怎样,作为老师,我不忍心让这些学生从小就掉队,在起跑线上输掉。于是转化学困生成为了我班级管理中的主要思路,也是前半学期班级工作的重点。
一、认真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需要班主任深入了解,通过观察学困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等找准他们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做好转化工作打下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上课不专心听讲、每天让我催讨作业的都是学困生。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
我班典型“学困生”王松,课堂上东张西望,巴不得有个岔子来乐一乐,作业要么应付要么不交。于是我对他降低要求,让他在课堂上抓不专心听讲者。其实,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王松无非是偶尔的个别不认真者,我发现课堂不再因他而受影响。当他兴高采烈向我递作业时,从他脸上我读懂了成功的喜悦。后来才知,他发现课堂上除自己外没有不专心听讲的。正所谓“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既要治表,也要治本。转化学困生最主要的是研究学困生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我常与各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引导。采取以同桌形式结对帮扶互相促学,按学生程度编排座位,优势互补搭配小组并展开竞争,鼓励小组及时交作业,班干部为小组打分,并记入个人日常考核。
二、表扬形式多样化,让学困生感到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每位学生都有进步要求,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好学生。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除常规考核外,在每期黑板报中,我都要为“班级之星”留一定空间,每周评一次,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最受欢迎的要数“进步星”,学困生也要争取自己受表扬。这无形中也促进了学生积极上进的意识。
尽管学困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他们身上也都有些“闪光点”,需要我们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和每一次的进步,哪怕不太突出,很微小,甚至只是一些苗头,也要加倍去鼓励和扶植。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我班龚玉铮做事总是拖拉,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尽管我绞尽脑汁对他软硬兼施,但对他仍无济于事。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他课文读得好。于是让全班同学一起听他朗读《小桥流水人家》,读来节奏把握非常好,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为他鼓掌,龚玉铮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时我也趁热打铁鼓励他,希望他在其它方面也要努力如此。诚实守信主题班会上,给他机会参加表演,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他表现得还不错,同学们鼓励他,我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他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以后,龚玉铮变了个人似的。课堂活动时主动参与,当然我也毫不吝啬地给他表现的机会,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渐渐的,他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了。在评选班级之星时,同学们也一致表决,进步星应该评给他。只要找准学困生的亮点,也能发掘出他们身上的潜力。面对龚玉铮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毛贺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更多地关注他的优点和特长,使之正确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争取更大进步。
三、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集体意识。
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不仅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非常重要。
谈到我班张媚,许多人认为她是个“傻”孩子,说他“傻”也并无恶意,她不会背乘法口诀,连家长也不期望他能在学校学习多少文化知识,只要老师能关注她成长,以后有受过学校教育的经历就好;由于先天智力影响,家长在她学习方面也无能为力。尽管如此,可是她却调皮捣乱,犯些看似聪明却又幼稚的小错误。在班上我也试图教育引导,但收效甚微。分析张媚,她是集体意识淡薄造成的。于是,我引导她也为班级做贡献,让她每天和值日生一起做卫生。没想到这招真灵,她除了每天积极主动做卫生外,还督促同学们保持地面干净,主动清理同学们桌兜里的垃圾,也抢着做宿舍卫生。大家一致要求鼓励张媚,当然我也不失时机地让同学们送给她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表扬。你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就会给你一个惊喜。原来,班级管理中尝试魏书生先生倡导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就有了一份责任,同时也形成了集体意识。
四、家访实现家校共同教育促进学生进步。
教育学生仅靠教师或家长某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经常家访鼓励家长关心学生学习,不定时向家长发放喜报,汇报学生成绩、在校表现以及家长在关心支持学生学习方面的突出表现。
开学初,戴徐缘留给我的印象是病怏怏的,我引导她扎起头发,脸上多些笑容。不久前一周,她周末作业没写,理由是忘在家了。从她的表情及同学们的反映,知道她在撒谎,于是我到她家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了解真实情况,详细分析她在校的表现及原因,是家教过于专制,学生缺乏信心。我与家长约定齐抓共管,家长在家督促完成学习任务,到校后老师检查鼓励。我也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夸奖她的闪光点。让老师和家长共同分享她进步的快乐。在评价中,她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渐渐戴徐缘转变了,还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迎国庆“的活动中,要办手抄报,戴徐缘设计的挺有特色,效果还不错。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转变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对他们以爱心、耐心、诚心相待,用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我确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
第三篇:学生转化案例
用爱心育人,是我们班主任应具备的教育理念。以前经常听到差生和后进生之类的称谓。我觉得这不利于对学生的理解和教育。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称这样的学生为“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并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每个班集体当中都有这样的学生,因而转化问题学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施以“构建生命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爱的教育离不开严格与宽容,离不开耐心与说理,离不开期望与赏识。
我班有一名学生,平日里好动,上课精神不集中,愿跟同学打闹,遇事斤斤计较,多次严厉的批评教育也不见效。后来,经过家访,我了解到:该生在家里也是好动,其家长对此也很头疼,就连他的姥姥也说:“这个孩子不知怎么了,一会儿老实时候也没有,也不知像谁。”他的妈妈对他的行为不满时,不是打就是骂。有几次,他的脸都被妈妈抓破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便经常找他谈心,帮助他分析不足的地方,以及常此下去的危害,并寻找他身上的优点。比如,他主动给班级拿来拖布主动收拾卫生,我便用这些闪光点来激励他,使他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上课时精神集中了许多,特别是上自习课时能安静地自学;上大课间时,广播操做得也很标准。同学们
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他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
有一次,活动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在背成语接龙,我发现他坐在座位上没有背。当我走过去的时候,看到他正在摆弄书。这时,我没有大声斥责,看到他摆弄书的手,指甲挺长,我便说:“你自己会剪指甲吗?”他回答说:“会剪”。我拿出指甲刀,刚想让他自己剪,我忽然想:“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会让他自己剪吗?”我便弯下腰来,拿起他的手,一个一个指甲剪起来。剪着、剪着,我便听到了从他口中发出的:“海阔天空,空前绝后,后来居上,上下一心------”他终于和同学一起背诵了,我的心里特别欣慰。等我剪到最后两个手指的时候,由于眼睛离得太近了,一个小指甲屑崩到了我的右眼里,我赶紧用手揉,揉了一会儿终于揉出来了,当时眼泪流个不停,第一节课已经开始上课了,眼睛还在流泪呢。但是,我却很高兴,因为我看到了他那双噙满泪水的眼睛,也仿佛看到了他的内心
世界。
当班主任的经验告诉我,学生犯了错误或存在其他不良倾向,只是一方面的问题,不要给学生下死结论。班主任应严格要求,同时要拥有宽容的态度,淡泊的心态,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认识到自己也能行,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
问题学生个案分析
一、个案内容
2009年夏,我碰到一个学生,她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学相处或与他们相处不密切。同时,在学业上也表现出努力不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我行我素。我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学生智力不错,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而且该学生没有不良习惯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但就是不能集中精力来学习。后经过我与其他任课老师的帮助,与他谈心,沟通。给他心理安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结交了
一些好朋友。
二、个案分析
1、个体心理原因
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开始比较差,其实并不是因为她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被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自身因素所影响的。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解除心理枷锁,让他抬起头是转化她的关键之举。从该生的个体情况来看,他的心
理问题比别人要稍严重一些,相对来讲转化的难度要难一些。
2、家庭暗示原因
该学生在家几乎从来都不做作业,而父母也从来不去关心她的学习情况,久而久之使她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父母的文化素质低,对他在学习上的帮助也难产生效果。但家长对他的过高要求,使她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产生了某种恐惧感,给她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性格内向,又胆小恐惧,害怕与人交往,学习没有快乐感成了她最大的特点。这与她的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和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3、学习诱发原因
在学习上,该生属于不爱学习,害怕学习的那种。七年级时她的成绩还算可以。进入八年级的时候,成绩已下降到班级后几名了。虽说当时老师也付出了很多,但收效不大。进入高年级下半学期后,我会同家长和以前的任课老师进行了剖析,发掘她学习上懒散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家长的经常鼓励,老师教育也缺乏计划性,班级的同伴也没有发挥良好的舆论作用。因而,她没有尝到学习的甜头,老是遭到别人的责骂和白眼。到后来,家长和老师都有点放任自流了。所以,越来越懒,容易的知识就学点,难点的就放弃。这样成绩就越来越差,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沦为一名成绩后进生,丧失了进取心。
4、主观评价原因
其实,该生形成后来的这样情况,不能不说是家长、老师教育缺陷以及班级的不正确舆论的“功劳”。如何客观评价,科学评价像这样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决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也绝不是一个人所能办到的,这需要大家的教育合力。孩子所能做到的就是:你越骂我笨,我就笨。反正别人不会夸我的。这些不正确的做法如果不及早纠正的话恐怕要害了孩子一辈子。
三、个案结论
1、放开“缰绳”,为学生松松绑。
学习成绩影响着别人的看法,一优遮百丑。对这些孩子的转化不是马上去只抓她的成绩提高,固然这很重要。但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先治好“心病”,才是最佳的方法。如何治?我认为,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先不去注重她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她的思想倾向和她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排除成绩差这个诱发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感情投资,多投入精力,一步一步地促使学生感知别人的期待,别人的接纳,从而从心里产生要好的念头。这样,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才会更理想。由此,我想到了“牵着牛鼻子”干活的故事,你拉得越紧它越往后赖。你给它一点空间和自由,它反而比较卖劲。教育人似乎也离不开这个理。
2、自我检讨,找最佳切入口。
这里所牵涉到的不止我一个人,它还包括学生父母,原来老师和学生等等。这里我并不是在责备某个人,而是真正的教育必须要反思。纵观孩子的成长历程,这些人群的确在起着某种作用,或好或坏,现实就是这样。如何扭转人们的观念呢?那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在教育该生的过程中,我发现以往教师和家长“卡、罚、骂”等不良教育的影子在他身上还有反映。于是我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机会与这些人群接触,征得他们的支持。在接触过程中,我与他们一起总结和反思,寻求最佳转化方案。我们几乎一致认为:先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她搞好同伴关系和老师关系,以及家长关系,以“先让孩子开心起来”为突破口。“情、理、导、引”是我常用的方法,而我工作的重点也是放在这个方面,结果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3、力求合力,树长久竞争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促发内在需求的动因,学生成长就能少走弯路。从我的教育经验和许多成功案例中我深深感到,只有有了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教育网,才会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育者必须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以及一整套教育方案和良好的细心扎实的工作热心。从本文的教育个案来看,该生由原来的自卑、胆怯变成大胆、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学生。功劳不是我一人的,应该说是大家的功劳。具体做法:其一,要经常与家长多交流;其二,班级内多举行一些“亲子游戏”;其三,老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让家长能看到或听到;其四,让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伙伴;其六,多征求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其五,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当孩子的心态变好了,求知欲强了,竞争性也就强了。如果一直这样努力下去,孩子将受益终生。
总之,面对哪些具有任性、自私、专横、懒散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绝不可轻易下结论,过之甚至会酝造悲剧。因而,对这类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造成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转化。从该生身上,我发现,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更多地加以渗透性的教育,多旁敲侧击,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育。
用爱心转化问题学生
我所教班级中的王小明同学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成绩差,经常与同学吵架、打架,以前好几位科任老师都认为他是一个一块不可雕的朽木,完全放弃了他,这样他更我行我素、散漫不羁,曾因打架纪律处分,学习成绩差。由于他的影响,班上的班风、学风
均不好,许多同学要求转班。
【案例评析】“问题学生”通常是集体荣誉的破坏者,同学都讨厌害怕他们,不愿和他们亲近,丧失集体友谊和同情。即使他们有过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但也常常难以得到重视、信任和鼓励,因而他们产生了心理对抗;另一方面,一般“问题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嘲笑的对象。为了表示不满与反抗,他们在外表上往往表现出傲慢骄横的样子,而其内心却又常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表里不一”的心理特点。外表对批评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外表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却渴望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
【对策】具体来说,第一,从情感上。动之以情,是思想教育的原则,也是心理教育的前提,我们教师要重视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即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教师要主动靠拢“问题学生”,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照顾,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这样,“问题学生”的心灵之窗才会打开,教育才会奏效。第二,从行为习惯上。我们要求“问题学生”熟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规班约》等,并严格按要求规范自己。我们强调对“问题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仅要爱,而且要爱得深沉、持久。在他们违章犯规时,教师应予以细致的、恰当的、合情合理的批评教育,使他们心服口服,并下决心纠正错误;还应要求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克服教育,养成、巩固并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既艰苦又令人愉快的工作,作为一个教师要始终明白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的责任在于把它挖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他的生命意义”。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教育每一个“问题学生”,只有有爱心,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有耐心、信心地转化“问题学生”,让这些“问题学生”变“后进”为“先进”。
第四篇:特殊学生转化案例
特殊学生转化案例
成功教育表明:任何一个学困生,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只要我们潜心发掘他们的成功潜能,采取恰当的方法,他们都能逐步走向成功!作为教师要相信学困生也能成功,并给予他们无私的爱。把师爱,转化成影响学困生迈向成功的切实行动。
一、基本情况:
五年级有个学生高文吉,在课堂上有时很活跃,反应敏捷,有时上课走神,常跟文具用品“交朋友”,而且作业较马虎,字迹也比较潦草,偶尔会不做作业。课后预复习工作也不认真,从考试、测验的情况看,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偏下。
通过家访,了解到这位学生的父母工作较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再加上他本身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使其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还产生了自卑感,致使学习上和班级水平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二、教育过程:
第一、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作为突破口。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聊天,问问他的生活情况。同时,经常谈谈他的学习情况,作业中的疑难地方,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使他感到我们之间的融洽关系,没有隔阂。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上课时,让他体会到我对他的期望和关心。上课的时侯,我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大胆地说,说错了没关系,敢说就是胜利,陈某上课敢问,这充分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有一种学习的愿望。对他每一次的提问或正确的回答都给予评价。在课后,我有时还单独给他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我发现,他每次都欣喜地接受。
第三,对他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当众批评,否则,你就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当我发现他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他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他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他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他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
此后,我发现他上课发言更积极,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还拿了课外书籍上的习题向我求教,虽然每次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转人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每天布置的家作,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成功的。
教师要做好特殊学生转化工作,必须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原则。以表扬为主,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他们“用武之地”,激励其转化;耐心细致做好反复教育转化工作。
第五篇:智力障碍学生性心理辅导案例
智力障碍学生性心理辅导案例
(一)加入时间:2012-02-23 来源:
玲玲,女,20岁,智商38,中度智力残疾。因被教师发现上男厕所、扒男生裤子、看男生隐私处,由班主任指定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一、问题行为表现
班主任反映玲玲近一周来喜欢去男厕所看男生小便,被男生发现后不但不回避反而大笑,情绪亢奋,有时在教室里公然去扒男生的裤子看,在同学中造成很不良的影响。
二、原因分析
个案处于青年期,对异性表现出好奇,愿意与之交往的表现,也有了性冲动,因此表现为对异性性器的好奇。
由于个案的智力水平较低,自控能力差,在出现性冲动时无法自控,也不懂得遵守道德行为规范。
三、心理辅导目标
玲玲为中度智力残疾,有一定的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但平时不爱说话,合作性差,因此主要采用会谈法与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尽快消除她的不良行为。计划每周约谈3次,每次60分钟。
四、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
心理辅导教师对玲玲的行为进行评判和分析,明确告诉她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不允许的,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很羞耻。然后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允许这种行为的发生,告知玲玲男女两性的区别,对她进行性健康教育。
同时建议班主任平时看见玲玲此行为应立即干预,终止其不良行为;当她没有发生此类行为则给予表扬或奖励。在辅导过程中玲玲合作性较差,很少说话,也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错误。
五、心理辅导效果
经过一周的面谈后,玲玲的性行为异常得到控制,但出现了明显的情绪问题,发脾气、无端哭闹、不愿上课,趴在地上不肯起来,教师越劝越严重,大声哭闹。晚上睡眠差,半夜起来活动,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休息。
在心理辅导室也无法安静下来,处于兴奋状态,或哭或笑。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说明玲玲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配合药物控制情绪。
通过观察,玲玲服药半月后情绪逐渐稳定,性行为异常也未再出现。
六、建议与反思
面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制定心理辅导或咨询的方案,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如何。
本案例中的学生认知水平较低,不能理解或遵守行为规范,难以控制自我的不良行为。单靠面谈讲道理,教师及时制止不良行为,难以解决该生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其心理问题的产生是有一定的生理基础的。
个体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较旺盛,有较强的性冲动。普通人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常常通过参加文体活动,结交异性朋友,恋爱等方式调整和解决。对于智力障碍学生来说,解决性冲动带来的不良行为,靠讲道理,制止,确实难以奏效,正如大禹治水成功的经验不在堵,而在于疏导。
这类问题的咨询或辅导应着重考虑如何用可替代的活动来转移该生的注意力,将积蓄的生理能量宣泄出来,必要时应用药物配合治疗会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