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雨中的树
读你,雨中的树
还记得董事长曾经说过,我们要像树一样活着,而今,我们人生这棵树,也应该恭恭敬敬的像李林森致敬。
俞敏洪有一段十分经典的话: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也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我们共产党员就应该成为这样的人。
雨,干净玲珑剔透,而今雨被寄托了新的含义,那就是我们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李林森同志的雨,在他身前,和煦如春风雨露,在他身后,悲痛如雨雪嘶歌。影片中的李林森同志身先士卒战洪魔、扶弱济困献爱心、甘于清贫重名节、公正用权不谋私、工作当命抗死神,燃尽生命写忠诚。
电影里有这么一段情节,让我感触至深:
组织部办公室在六楼,病情加重的李林森上楼愈发艰难,疼痛使他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每迈一步都要歇一会。遇到了工作单位里唯一知晓他病情的办公室主任,问起他要的台历,“正面是今年,反面是明年的那种,我要把明年要做的事写在上面,干一件勾一件,这样我心里踏实”。办公室主任忍不住吼李林森:“你这是为了什么呀!你就不能用剩下的时间陪陪家人”。李林森愣住了。是啊,他何尝不想陪陪家人,父亲出车祸后,他愧疚的感慨自己对不起家人。可是反过来想一想,不正是这些舍小家顾大家的人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吗?如果每个人都瞻前顾后,我们的事业怎么做?还记得当年某位领导因为工作而将自己手术的时间一拖再拖,春节放假我们在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而我们的领导却为了公司的发展奔波„„想到这,反思我们自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我们没有时间,我们不能按时完成计划?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李林森病重时说,我琢磨我要是放暑假的时候走就好了,不会影响孩子功课。对家人深深的爱也是在奔涌,抓紧咱们的青春多做事,做好事,做好人,做善良的人,做清清白白的人,做说话算数的人,做埋头苦干的人,做爱父母,爱老婆,爱老公,爱孩子的人„„这是李林森留给我们的最动人的音符,风雨中洗涤出蓝天的情愫,让我们把青春深植在脚下的热土,为美好的明天而更努力!
第二篇:雨中的树
《雨中的树》观后感
踏进电影院的时候,我以为等待我的又是一部枯燥的主旋律影片我甚至已经做好了打瞌睡、吃零食的准备。没想到,电影中的一句话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它,甚至带着些期待——“献给所有平凡而卓越的人”,因为这是我的理想,不求作出多么伟大而不凡的事,只求平凡而充实地度过一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雨中的树》主要讲述的是“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李林森的事迹,电影以他儿子的视角为主线,讲述了父亲短暂而忙碌的一生。同为四川人,李林森的事迹我早有所闻,也为四川出了这样一位让人敬仰的干部而骄傲,但我从前接触的都是文字或者图片,这次以电影的形式出现,感觉确实有些不同。
他热爱他的事业,面对滚滚的洪水,他身先士卒,抢救被困的百姓,不那么强壮的身躯背着群众在洪水中的身影却显得那样高大;他说“万源条件艰苦,只有苦干实干,事业才会兴旺,干部才有前途”,他是这样说的更用生命这样做了;他一生清贫,手握大权缺两袖清风,甚至连看病做手术的钱都要想亲戚朋友借;他关心百姓的疾苦,自己不讲究吃穿却把钱都花在贫困学子、贫苦百姓身上,连给老父亲祝寿都拿不出钱来„„
他爱自己的家庭,一有时间就帮着妻子做家务,妻子生日时无法陪在身边却不忘请人带回一束高山上的菊花;为儿子买衣服时总会买大一些,儿子对此总是抱怨,但他想的却是让儿子能更久地感受到爸爸的温暖;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但他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
他爱他生活的土地,爱他的父老乡亲„„
因为有爱,他不辞辛苦,晕倒在抗洪抢险的前线;
因为有爱,他强忍病痛,用常人无法想象的坚持和毅力让一个大山中的小小县级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因为有爱,他清正廉洁,走后留给妻子的除了无尽的心痛还有一张张借条;
因为有爱,他弥留之际一直看着儿子的照片默默流泪;
因为有爱,所以他不惧风雨,阔步前行;因为怀着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他燃尽生命写忠诚,终于成就了一代组织工作干部不朽的丰碑!
第三篇:雨中的树
《雨中的树》观后感
生命只有一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人生的价值?全国优秀组工干部李林森用行动给每位组工干部上了精彩的一课: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为人民谋幸福、谋安康、谋利益中,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以李林森为原型的电影《雨中的树》,用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成功将一个“传奇人物”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信、可敬的平凡的组工干部,让人深受感动。对普通群众流露出的款款深情、对孩子流露出的暖暖父爱、对妻子流露出的深深爱意,使他的形象显得那么清晰而真实,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位朝夕相见的同事,一位交往多年的挚友,一位知根知底的亲人。组工干部就应该这样:虽平凡,却充满真情,对党的事业充满深深的眷念,对人民群众充满深深爱意。
“空气可以不干净,水可以不干净,但人心不行”。这是《雨中的树》中最令人感触的一句对白,是李林森的切身感受、肺腑之言。在为党的事业选人用人上,他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始终坚持任人唯贤,决不让老实人吃亏,决不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的人吃亏。在他担任组织部长的时间里,面对跑官要官的人,他用“组织用人不是看钱多钱少”将人劝退,面对自己身边的人,他坚决不搞裙带之风、不搞亲亲疏疏。组工干部就应该这样,心中高悬一面明镜,坚持做党性最强的干部。
组工干部的忠诚在哪里体现“忠诚,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人民群众哪里有需要,共产党员就出现在哪里。”李林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抗洪一线,他身先士卒战洪魔,直到把受灾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自己累倒在暴风雨中;在扶贫最前沿,他扶弱济困献爱心,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而奔波劳碌,直到老百姓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组工干部就应该这样:用行动体现对党的忠诚和信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
毛主席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青山埋忠骨。短短42年,李林森在有限的生命里,书写了人生壮丽的篇章。他虽已远去但是他的精神永存于我们每一位组工干部的心中,我们将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奋进。
故事通过林森儿子追溯父亲的足迹的视角,展开了父亲的一生。乡委书记时可爱的抠门儿,抗洪时不死一人的责任感,任组织部长时识人、知人、用人,不仅以上作者的思维分析别人,更以下作者的角度体验别人,真正地把工作做到别人的心坎上一心一意只为把工作做好,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这部电影固然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是最让我深思的却是林森的坚持。很多时候要做一件事很容易,要做好一件事也不难,但是始终如一,坚持做事,跟着时代的步伐,坚持做好每件事,很难,需要开阔的胸襟,广阔的视角,海纳百川的气度,李林森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坚持与时俱进、一个敢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病重时,坚持工作中,在楼梯与办公室主任相遇,他要求的日历,让我动容,人们在病重之时除对奇迹的期待,对生命的坚持,但像李林森一样,执着、坚持不懈地追赶时间的足迹,坚定不移的开展自己的工作计划,努力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的人不多,而这一切都是为百姓、为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让我不禁思考,是什么样的情怀铸就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理念他坚持了一生。
自古英雄多寂寞,有时候,我想,英雄或者说是像这样一位模范,不一定孤独,是有迹象可以追溯他的成长。在电影家庭团聚时父亲清正严明,对儿子事业的尊重与支持,小妹虽然艰难,但对哥哥事业的支持,更有他的妻子,理解、包容、支持、奋斗,若不是有着宽阔情怀,若不是有着执着而深沉的爱,她不会这样。
电影的结束,是对树讴歌。是啊,希望我们都像树一样,扎根泥土,经得起风雨雪暴,经得起夏日炎炎、冬日严寒,经得起昆虫噬咬,向着阳光,挺拔生长!
而李林森正如那雨中树,无私奉献、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燃尽生命谱写忠诚的感人故事。他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忘不了他说“人心就得在土里泥里受这个煎熬,谁能够熬过去,谁就是好样的,谁能够把该留的宝贝东西留下来,把该扔的扔了,谁才是好样的”时的严肃神情。忘不了他的“抠门”,买鞋、打车都跟人家侃价,那不依不饶的劲头让人们会心一笑。他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忘不了他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时的干脆利落,忘不了他说“我们,不能总听别人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干了什么,干的到底怎么样”时的意味深长,更忘不了他说“什么都比不上做人重要,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时的情深意切。这是一名组工干部的职业操守,难能可贵的是他这样说,也这样做着。
他积极工作,无私奉献。忘不了他在风雨中一边背着八旬老人牵着水牛一边指挥工作的场景,身先士卒,穿梭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救出被困群众。忘不了他一手打吊针,一手掏手机询问灾情,靠在床上组织会议的场景,在与病魔做斗争的时刻,仍然不忘工作,不忘群众。
雨中的树,平凡地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却把人间最美的画卷颂读。让我们致敬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大树”,也让我们在这颗大树下,像一棵树一样成长,长得茁壮,长得笔直
第四篇:雨中的树
《雨中的树》观后感 商英1124 范美玲
今天,党组织给我们观看了电影《雨中的树》,共产党员李林森同志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了我。该影片主要讲述“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李林森扶弱济困献爱心、甘于清贫重名节、公正用权不谋私、燃尽生命写忠诚的感人故事。“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李林森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基层、干事创业,身患绝症后仍坚持工作,直至燃尽最后的生命之火的事迹,是一部打动人心、引人沉思的优秀影片。
影片中的李林森真实、亲切、可信,是一位朴实、平凡而又卓越的新时期基层优秀组织部长形象,他不仅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干部,而且还是一个生活在油盐酱醋里的平凡人,比如他是个很“抠门”的男人,买鞋、打车都跟人家侃价,那股不依不饶的劲头都展现他是一个感性、平凡的共产党员。他是一个深爱自己妻子的好丈夫,也是一个时时刻刻想念自己儿子的好父亲,是大家庭中好长子,从不以权谋私,他深得亲人信赖和支持。
影片选择了从李林森儿子李东阳的视角出发,追寻父亲的一生。李林森冒着生命危险救出水灾被困的群众,是因为坚信“老百姓的命就是我们的命”,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提拔重用多少年如一日坚守在偏远乡镇的乡党委书记,是因为坚信“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这是共产党员的职业操守;关心大学生村官的个人问题,耐心做老村长的思想工作,是因为坚信要“把服务作为一种责任”,这是他正确对待手中权力的最有力诠释。他以一种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形象,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高尚的职业风范。
学习李林森,就是要学习他公道正派、刚正不阿的“树干精神”。面对病魔挑衅,他顽强斗争到最后一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了无限的事业,学习李林森,就是要学习他不求所取、但求奉献的“树根精神”。我想,选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意味着选择了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就应该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去回报群众、回报组织、回报社会。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虽然我不能与李林森同志相比,但是我会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又有益于别人的人。
第五篇:雨中的树
成为一棵雨中的树
---《雨中的树》观后感
李海燕
学校组织党员同志观看了电影《雨中的树》,该片故事的人主人公是“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李林森,以李林森的儿子李东阳追寻父亲生前足迹为线索,串联起李林森曾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交往过的人物,以及他生前说的那些朴实却铿锵的言语,将李林森短短42年的人生通过父子间跨越时空的对话,生动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李林森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一段传奇。一部主旋律电影!片中没有作古正经的官员,只有实实在在的公仆;片中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鲜活的理想,看片到情浓处,每每催人泪下;我从来相信眼泪要往心里流,但眼泪还是极不争气地留下了。
虽然观影已经过去好多天了,但许多感人的画面仍历历在目,让我久久不能忘记:一开场的胶鞋买了一双又一双,李主任穿上它,走了一处乡一处岭一处山。忘不了,牵着水牛、几次把鞋子脱给逃命的灾民,风雨中背起80岁的老人,与暴雨搏击与死亡抗争的救命书记;忘不了,一手打吊针,一手掏手机询问灾情,靠在床上组织会议,即便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心里装的还是工作的倔强病人;忘不了,面对妻子心有遗憾,捧着孩子照片,眼泪肆意流淌,用颤抖的手给孩子写下箴言的柔情父亲……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它没有刻意夸张人物事迹,而是刻意还原一个真实的人。那些真实的场景、真实的言行,就像我们曾经见过或正在身边。“土可以被污染,水可以被污染,人心却要深深埋在泥土里……”“泡上一壶浓茶,好好洗洗你的肠子!”“我人生的航班已经停飞。”他没有毫言壮语,朴实的语言更令人肃然起敬。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没有一点官架子,同老百姓一起挤公汽、吃排档,奔波在嘈杂的市井之中,年迈的父母还住在农村破败的房子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圣诞晚会上,他对青年朋友们幽默而朴实的语言:“抓紧你们的青春多做事,但要做事,首先要做人,做善良的人,做清清白白的人……”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尽了他为组织鞠躬尽瘁的一生,寄托着他对后辈真诚殷切的希望,承载下他与百姓甘苦与共的岁月。
他一心为人民,为人民谋利益,无论是自己担任书记期间,还是担任组织部长期间,他总是心系人民,关心他们的生活。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心系学生,真正地关心学生.教书育人,同样是平凡的事业;教师,一样是平凡的岗位,我们,也是平凡的人,但我们不平凡的是可以有一颗奉献的心。相信经过影片的洗礼,我们也愿成为那棵树,为孩子们挡风遮雨,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蓝的天!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人民教师,要以广阔的视野与心胸,牢牢把握时代脉搏,身在校园,心系时代;热爱人民、忠于理想,光明磊落,一身正气。首先要把做学生放在首位,要有一颗爱心去对待我们的学生,要有一颗恒心去对待我们的工作。工作中勤奋努力,乐于奉献,加强师德修养,扎实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争取像李林森一样,成为一棵“雨中的树”。
观《雨中的树》有感
韩
君
那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党员观看了电影《雨中的树》,影片中原中共四川省万源市组织部长李林森身先士卒抗洪水、扶弱济困献爱心、甘于清贫重名节、公正用权不谋私、辛勤工作战病魔、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一幕幕情景,确实很煽情,很感动,看得我这种感性的人眼泪嗒嗒滴。
“空气可以不干净,水可以不干净,人心不行……”“我们通常眼里看不到老实人,是老实人在埋头苦干。我们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这不是台词,这是李林森给党员干部留下的永恒要求。观看《雨中的树》,感觉每句台词、每个道具、每一场景,都是在演绎、延续和升华李林森精神。影片让我记住的不只是在病床上坚持下地工作的“倔强病人”,面对妻子心有遗憾的“愧疚丈夫”,更让我记住了牵着水牛、背着群众与暴雨抗争的“救命书记”,在工作上追求卓越、勇于开拓的“创新部长”,在品质上赤胆忠诚、襟怀坦荡的“忠诚党员”,在作风上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清风干部”…… 通过一个个故事的再现、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一段段直观的视频,《雨中的树》立体再现了李林森的光辉形象,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指引着前进方向。
通过观看电影《雨中的树》,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学习李林森对党的绝对忠诚,学习他一腔热血、始终如一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为党的事业甘愿燃尽最后生命之火的赤胆忠心;我要学习他勤奋工作的精神,学习他锐意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一心为民的情怀;学习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爱岗敬业精神,时刻铭记职责,不辱使命;学习他正确对待职务高低,正确对待工作苦乐,正确对待收入多少,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平凡小事。我将把李林森的精神带到我的工作和学习中去,认真对待第一件事和每一个人,坚守岗位职责,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尽心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电影《雨中的树》观后感
张艳霞
通过观看电影《雨中的树》,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在李林森同志身上体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的光辉本色。他燃尽生命写忠诚,巴山渠水为之垂泪;他呕心沥血铸党魂,迎得万民口碑。李林森同志在他短暂的42年人生中,对党忠诚、为民忠心、干事尽心,铸就了 “公道正派、甘为人梯、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的组工魂,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典范。他的感人事迹、高尚形象和崇高精神,引领着我们阔步前进。
《雨中的树》是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电影是群众化的艺术,也是人们感知社会和人生的“窗口”。有幸观看了《雨中的树》,我为影片的主人公——李林森组织部长而流泪、而感动。这部第一次以组织部长为主角的影片,的确可以让人有超乎一般的体悟和感化。
影片从中国人熟悉的乒乓球推打开始,一幕接一幕,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紧凑而不繁琐,平淡却不单调,庄重并不矫情,比如,买解放鞋和打摩的时的还价、泡方便面、在小饭店就餐、追公共汽车、搭轮船、挤火车等,都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这些故事,是每一个基层干部群众都会遇到的。
艺术来源于真实,也高于真实。将这么多真实的、平凡的、亲切的事串连在一起,展现出来的就不再平凡。面对生活境况和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化,李林森能始终保持着心底的崇高和真诚。这在现代社会难能可贵,也注定了李林森的平凡而卓越。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李林森那样,在纷繁复杂的诱惑和困难面前保持淡定、从容,这个社会就会涌现更多的先进和优秀。如果每一位观赏过《雨中的树》的人,都能够更加慎重地面对自己的寻常,珍惜属于自己的平凡,整个社会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共产党人和共产党的干部,首先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都要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妻,都有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的职责,普通人的乐趣,但作为党的干部,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与担当,有的时候必须在公与私、个人与集体之间作出“二选一”的抉择。一个优秀的党的干部,必然多多少少要减少与家人团聚的乐趣,压缩本该属于自己的时间和享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义无反顾地无私奉献。影片中,当洪水来临时,李林森选择的是冲锋在前;当道路塌方时,李林森二话没说就迎灾而上。
正如李林森说的,人生是一条河。在干部、党员、人才个人成长中,组织部就是一条船、一把梯,他会在党的事业需要的时候,把大家送达彼岸、送往高处。但组织部也仅此而已,能走多远、能飞多高,那全由干部、党员、人才自己的表现决定。组织部和组织部长需做的是,既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也要帮助所有需要关心照顾的干部,特别是要避免有缺点但本质尚好的干部走向歧途、滑向深渊;既要坚持原则、不讲情面,尽量让干部用当其时、不受委屈,也要让各类能人有用武之地,让普通党员、群众有归属感,保持对党的向心力。李林森的思想和精神必定不朽,他诠释的不仅是组织部长的风范,也浓缩和展现了当代中国党员干部的形象。
典型来自身边,所以真实、可信;典型就在你身边,只要坚持不懈地履职尽责,人生即使平凡也不会平淡。
《雨中的树》观后感
兴庆区第二小学 冯晋爱
202_年11月2日下午,学校带领我们全体党员观看了电影《雨中的树》,这部电影向我们描述了新时期的一名优秀党员——李林森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地做着平凡的每一件小事,在平凡中谱写不平淡的人生。他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新时期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典范。
看完《雨中的树》,我久久无语。那雨、那山、那树、那人、那情、那景、那笑声、那喊声„„万千意象,萦绕于心。我承认,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最打动我的,是那情。在碎片化的情节中贯穿着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主人公李林森的情。他对老百姓,有大爱。洪水中,他不顾危险、不顾疲累,冲锋在前,撕心呐喊,冲入危房救人;病魔带来巨痛之时,他仍然争分夺妙地办那些“破事”,挂念着为困难党员盖房,他心中想着的全是老百姓。他对基层干部,有真情。一位乡党委书记,在高寒偏远山区工作了15年,县领导很少有人上去过,李林森亲自上山体验基层干部的辛苦,在市委常委会上据理力争“不能让老实人吃亏”。“铛铛铛铛”,李林森与那位乡党委书记打乒乓的球声,反复回响在荧幕上,那是一位组织部长与基层干部心与心的交流、心对心的回应。他像平凡人一样,深爱家人,但因为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陪伴妻儿,他内疚不已;因为工作原则,他拒绝给妹妹安排工作,只能诚挚地道歉。这些美好的、富有人味的情感,却因为生命的短促,而破碎、而断裂、而幻灭,影片由此产生巨大的情感张力,抓人心魄,带给观众精神的升华。那些怀抱大地的山峦,那些充满生机的树木,仿佛都是那个人精神的化身,让人回味无穷。
尽管我现在是一名预备党员,但是我早已将自己视为一名正式的党员,并且以正式党员的高标准要求我自己,观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更加明确当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肩负的责任不是只有小家,而更重要的是肩负对社会的责任,从李林森同志身上我学到了,要做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的“雨中树”。李林森同志时刻将工作放在第一位,在他病重期间依然坚持工作,这种爱岗敬业、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我们要增强责任与奉献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工作岗位看作是实现个人价值、为民建功立业的平台,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件事,每个问题,并及时准确地处理好,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更应该向李林森同志学习,做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的“雨中树”。威信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李林森同志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不利用职权为自己牟利,甚至在他病重期间,为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隐瞒自己的病情。组工干部要将李林森同志当做“一面镜子”,从严律己,坚持公道正派,时刻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不断加强党性锤炼,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努力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公仆。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它没有刻意夸张人物事迹,而是刻意还原一个真实的人。那些真实的场景、真实的言行,就像我们曾经见过或正在身边。“土可以被污染,水可以被污染,人心却要深深埋在泥土里„„”“泡上一壶浓茶,好好洗洗你的肠子!”“我人生的航班已经停飞。”他没有毫言壮语,朴实的语言更令人肃然起敬。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没有一点官架子,同老百姓一起挤公汽、吃排档,奔波在嘈杂的市井之中,年迈的父母还住在农村破败的房子中„„这些场景,没有艺术的“提炼”,甚至画面有些杂乱,却更真实地反衬出李林森的崇高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物欲横流之世,一个人,一个纯粹的人,真实地生活在山的那边、水的那边,温暖着那一方百姓,也激励着我们的心。影片不仅展现了客观世界的真,还巧妙展现了精神世界的真。主人公在生命弥留之际,眼中浮现出妻子一段娇媚的舞姿,一颦一笑,那样鲜活、生动、美丽。看到这一段,相信每个观众心中都会涌起一种痛,为一个即将离去的丈夫对妻子无限的爱而痛,为一个即将离去的好人对生活无限的不舍而痛。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颗奉献的心。李林森同志没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所做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然而,正是这些小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党员对老百姓发自内心深处的关心和重视,也是这些小事一次又一次地感动和温暖了我们。它让我明白,想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就要做到不搞形式主义,不喊口号,认真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