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12春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范文模版)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21-33052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6 12:34: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12春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范文模版)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下面从七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学生在答问时精力集中,而在听讲时有时散漫。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可以让学生自己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有天上《平移和旋转》,课的开始孩子们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我问他们“什么叫平移和旋转”,他们调动起全身所有的神经和细胞,一边搜寻着学过的词语一边展示着丰富的肢体语言。只为了向我描述他们心中的理解,生怕老师不能体会他的意思。有的说:平移嘛就是平平的动。有的说平移嘛就是这样直直的自己不能动的移动,边说边站起来,站的笔直。旋转嘛就是这样转嘛,边说边用手画着圈。另一个人马上起来说,还有这样自己转嘛,表演着自己原地旋转。我微笑着看着他们,满心喜悦,我知道他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平移和旋转,虽然他们所说的并不是标准的名词解释,而我所需要的也并不是字典上的解释,我要的就是当下孩子们那积极的说的欲望。接下来的举例,让我更加的欣喜。其实课前我就已经想好了许多的运动,为它们都定下了合理的解释,到底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可是孩子们的世界真是太丰富了,那一刻,每一样事物都是数学。有孩子说:推拉抽屉是平移。打开电冰箱冰箱的门在旋转。银行的门是平移。公共汽车的门有的是平移有的是旋转。打开我的茶杯盖子是旋转。拔钢笔套时是平移。踢毽子时毽子是平移。又有孩子说:火车是平移,马上有人反驳火车也要转弯的。有人说打算盘时算盘珠子是平移,有人反驳珠子有时也会转的。我佩服他们质疑书本的勇气,因为这是书上举出的例子。有人说坐过山车有平移有旋转,说着还用手比画那段是平移那段是旋转。有人说打开开关是平移,我说不对吧,因为学校里的开关是两头翘的那种。马上有人补充说,那种按的开关还有水龙头就是平移嘛。又有人有补充说那种一拧的开关呢,不就是旋转吗。我几乎不用说些什么,他们都在兴奋的想告诉我他们所发现的平移和旋转,当遇到有疑义的地方,我还没开口,便有人马上站起来解释或反驳。他们恨不得能用这两个词来解释生活中所见过的所有事物的运动。所以提问可以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自己理解数学概念,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四、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如在教师板演解题的过程中,采用边做边提问让学生回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学生和由学生发问,可以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

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错误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五、提问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区及对策

有些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提问方面可能存在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提问中应处理好这样四个关系:(1)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2)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3)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4)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六、提问常采用的几种具体方式

同一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设疑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逗趣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思;“对比式”可以诱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刨根式”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促使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比喻式”能帮助学生发生联想、想象,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辐射式”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求同式”能引导学生从相异的事物中,找出相同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伏笔式”能铺路架桥,暗示出事物的途径或方向,为研究新理论留下伏笔;“自成靶子式”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警戒”的敏锐状态,从而从反面锻炼了其思维的判断能力,培养了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一次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样问。“层递式”提问是指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分割式”提问是指把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递进的小问题来提问的方法。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范围太大,学生不容易回答完整,教师可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分割式提问,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扩展式”提问是指把现在所学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提问的方法,能够起到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直问”是指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以便直接寻找答案,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使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曲问”是一种迂回设问的方法,问在此而意在彼,针对学生疏漏、模糊处,抓住关键词为突破口进行曲问,会使学生番然醒悟,从而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

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要能使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七、提问对象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

黄冕乡中心校

彭可礼 2012年春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研究方案

仁寿县文林镇第三小学 叶学彬 余金华 周文群

一、课题的提出

1、背景

(1)创新教育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对此,人们已有高度的共识。然而要彻底全面实现这一转变和飞跃,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课堂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

(2)时代的需要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教育改革己成为世界教育的潮流和必然。这就决定了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要发挥社会讲步的推动作用。学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革和挑战,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思考,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创造人才,而数学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个方面。

2、课题研究的现状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 问和失误提问。

3、课题研究的作用地位。

(1)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能使学生认真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自觉开发知识的宝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也曾提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2)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主动地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白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毫无疑问,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总之,关于课堂提问,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但在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冈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使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1、不同的人对课堂提问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有人则认为师问和生问都是课堂提问形式;还有人认为“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引出学生语言反应的任何信号,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课堂提问的界定是:课堂提问是在课堂环境中,即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述问题,以引发其回应或回答,又包括了小学生的提问意识。

2、小学生有效性提问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3、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新课标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3、“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对小学数堂课堂教学中提问现状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通过调查我们才能针对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才可以为我们更深入的研究不但有依有据也为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

2、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所以课题组对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是促进教师的提问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

3、有效性数学提问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安全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而在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

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等,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所以我们将通过对教师观念的相关性研究才能有利于教师更为科学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

5、小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充分体现“让学生自土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基本理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提出问题,但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他们在问题面前难免有被“审”的感受。反之,如果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激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课题组将对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不但教师观念转变并认识到位,而且促进教师课堂提问效率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3、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4、形成各种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

六、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低、中、高年级各选部分班级,在数学学科中进行实验。

(2)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2、研究思路

(1)我们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前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其产生原因,澄清教师的教学观念,来改变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

(2)我们将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操作模式,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及途径,构建一套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3)我们将为学生提供提问的平台,从三大方面来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第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第二,增强学生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第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元认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4)我们将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要求等方面总结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

七、课题的研究原则

1、课堂中心性原则:不管哪一教学层面的研究,都要以课堂为立足点和归宿,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推动课题研究的全方位开展。

2、全体参与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

3、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启发探索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索。

5、求异择优性原则: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尽可能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择“优”。

6、民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

7、评价激励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八、课题的研究步骤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1年的实验

1、准备阶段(2011年2月一2011年8月)主要工作: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一2012年1月)主要工作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

(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

◆阶段成果:课题小结,中期报告

3、总结阶段(2012年2月一2012年3月)主要工作

(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后测)(2)撰写研究报告

(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阶段成果:研究报告,相关论文

九、课题组织: 组长:叶学彬 副组长:余金华

成员:何清及全体数学教师

十、本课题的成果形式

1、撰写研究报告。

2、撰写《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的调查报告。

3、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研究》论文。

文林三小:余金华 叶学彬 周文群

2011年3月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中心小学 王发清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笔者通过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与教学经历,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 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提问技巧

“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对小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为此,首先课堂提问概念开始,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意义包括:传递教学信息,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案等。其次,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则包括: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培养相关能力,巩固所学知识等,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小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以改进和提高小学课堂提问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结合前辈们教学实践和本人的学习心得,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小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很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作用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过于频繁,问题缺乏质量

一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改过去的“满堂灌”为“满堂问”。学生缺少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过多的提问会导致学生依赖教师的问题进行学习,压抑了思维的火花,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提问没有精心准备

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为提问而提问。提问琐碎频繁,不分主次。一连串的一问一答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奥,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出现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问只关注优等生

一些教师上课时担心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答不出、答不准问题,影响教学进度,于是喜欢提问那些回答问题完整的优等生,避开后进生。这就使后进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等待,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科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最终导致其思维能力衰退。假若教师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的话,就应该给他们每个人以同等的机会,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体验成功中热爱学习。

二、有效性提问的特点 什么是有效的提问?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怎样做才能达到提问的有效性?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对少年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景,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提问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即明确易懂无歧义,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

(三)、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一)、提问时机要得当

1、在新旧知识联系处提问

当学生遇到障碍,发生矛盾时,思维就开始了。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认真思考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桥梁”,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如笔者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是这样设计的:先复习倍数,求2的3倍是几,学生答6,因为2的3倍即3个2。老师提问:“6是2的几倍?”学生很快答出是3倍。老师追问:“怎么算?”“6除以2等于3。”“为什么用除法?”学生开始回忆除法的意义,讨论得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讲6看成总数,2是每份数,求份数,所以用除法。

2、在兴趣点上提问

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前,学生还不懂千和万的计数概念。教师提问:“请大家估计体育馆能坐多少人?”表现欲很强的学生都争着说出自己认为最大的数字来比过别人,进行了激烈地争论,这样引入新课就使学生兴趣高涨。

3、在产生困惑时提问

在学习《表内除法一》时,有学生对0为被除数的除法不理解。笔者没有直接解释答案,而是创设情境,给学生讲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猪八戒将师徒四人的四个西瓜都吃完了,唐僧、孙悟空、沙和尚怎么分西瓜呢?学生恍然大悟,0除以3等于0。

(二)、提问形式要把握

1、直问

简单明白地问:“是什么?有什么?”

2、曲问

从问题的另一侧面发问。如在教学圆的特征时,这样提问:“车轮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你们看见过三角形或长方形的车轮吗?为什么?”学生的思考就会得出圆形的本质特点。

3、反问

将学生的错误提出来,问:“这样的结果是否经得起验证?什么地方不符合算理?”

4、启发式提问

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伏笔式提问

新课结束时,将下节课的知识点做一个提示。如:“今天我们学习了直角,那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又分别叫什么角呢?大家课后可以去找找答案。”

6、挑拨式提问 如在教学中出现不同意见时,教师故意说:“有的同学认为是,有的同学认为不是。到底哪个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

7、挑逗式提问

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让学生笔算几道题,然后教师说:“这些题目我都能进行口算,你们知道我用了什么好方法吗?”

(三)、提问对象要准确

学生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但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差生。所以课堂提问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发优生思维,又要给后进生一定机会。具体做法是:简单问题应指名后进生来回答,对一般问题让中等生回答;对后进生应指导他掌握基本方法,对中等生要求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对优生则要求他思考“这些解法有什么规律和联系?”。

(四)、提问对策要把握

1、要把握好问题的趣味性

课堂上不仅需要我们的细心观测,适合调动,还需要一定的提问策略。比如如果问题较难,可以请附近的优等生先回答,以优带差,为后进生的回答设置契机,给他们较长的思考时间复述;再如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应注意聆听他们的回答,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顺引他们的思路进行讨论或做适当的提示,让他们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教师也可在评价方面多下点功夫,如:“孩子,你在进步。”“来,让我来摸摸你聪明的小脑袋!”“老师相信你,试试看。”要让孩子真心感到老师在帮他、爱他。一言之,课堂提问需问“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性问题,寓趣于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故事、谜语、竞赛等方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让课堂提问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设计一个班级骑车比赛,小明的轮子是三角形的,小强的轮子是正方形的,小林的轮子是圆形的。通过课件演示,引发学生猜想:“他们中谁能最快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活泼,富有儿童情趣,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爱因斯坦在《爱因斯坦文集》提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要把握好问题的明确性

就数学语言而言,它的特点是严谨、简洁,教师提问应注意符合这种特点。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学生思维的方向。如:一位新教师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 时,板书5元、0.5元、0.08元,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三个5是否相等?”结果学生回答为:“是相等的”,这个答案偏离了教师的预设,搞的教师不知如何是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问题提的不明确,结果导致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摸不着头脑,当然就不能按照教师的预设意图去答了。其实教师只要把问题改成:“这三个数有什么不同?是否相等?”或“这3个5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学生是不难回答的。

3、要把握好问题的层次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主要体现两个原则: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能拾级而上;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在课堂上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要一环紧扣一环,有层次地设问,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化。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过程中,设计了如下问题: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3、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部分?

4、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多少?

5、怎样用计算公式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6、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这样步步递进的问题,不仅使学生较好地利用旧知识进行了迁移学习,也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要把握好问题的技巧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问在学生的“疑”处,让学生在怀疑中起争论,在争论中辨别是非,最终经过同学思想的交流,教师适时的引导,使问题得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曾看过一位教师执教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他提问的技巧就很让人佩服。在学生都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个公式计算时。教师适时抛出了一个“奇特”的三角形,让学生计算面积。结果,几乎所有学生的答案都一致。正当学生沾沾自喜时,教师却说:“你们都上当啦!”教师一语,顿时让学生炸开了锅,学生的情绪也一下子亢奋起来。这时,教师才在学生思维“如饥似渴”的情况下揭示了这个三角形的奥秘,而这节课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实践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实践谈

摘 要: 小学生数学课堂提问对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讲究提问的策略和方法,做到艺术性地向学生提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时要运用哪些技巧?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体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 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揭示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开展思考、讨论,探究规律,获得新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是学生的权利。要做到让学生敢问、想问、善问、会问,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有效提问的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维、实现教学反馈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反馈教学信息与检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功能,也是启发思维的主要方式。美国教育家斯帝文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一个教师在学校80%的时间都花在了向学生提出问题上。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在师生之间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宜领会,即于其处提出”。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提问更有效率。

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人对要做的事情充满兴趣,那么他一定能做好。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兴趣是学习的重要条件。小学生往往对陌生的事物比较害怕,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心理的原因不愿意接受提问,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掌握知识怕回答不上来,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提问的效果不好,效率不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一个问题,解除学生的困惑,让学生喜欢被提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他们的思维很简单,往往喜欢卡通人物,老师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在提问阶段,教师可以先提问一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情绪高涨,克服心理矛盾,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和蔼可亲的,回答问题难度不大。也可以出一些有关数学的脑筋急转弯,这样学生的情绪会更高涨。最好融合教材的重点内容提问,这样更能达到提问的最佳效果,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实现有效提问。

2.恰当处理“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预设问题”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预设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对教学活动的引领作用,又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注意“预设问题”会诱发“生成新问题”的出现,而这些新的“生成问题”会因学习主体的特点、思维方式及个体差异而很难预料。针对课堂呈现出的丰富、多变和复杂的“生成问题”,教师应当首先不拘泥于课前预设,灵活调整、整合乃至放弃预设的问题,机智生成新的问题方案,伺机而动,随机应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多做预设。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既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显现。正确理解“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的不同作用,恰当处理好两者关系,并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启发与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发挥课堂“生成问题”对加深知识理解的积极作用,真正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具有开放空间的问题。

传统教学是封闭性的,这主要体现在问题的完善性与答案的唯一性,这样容易将学生限制在条条框框内,禁锢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只会按照教材循规蹈矩地解题,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知识。新课程提倡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构建开放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与重要内容,问题要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主要体现在条件的不完善与答案的不唯一。(1)条件的不完善。给出几个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条件或是补充条件编写题目。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各知识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编写题目,真正实现分层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2)答案的不唯一。让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为教材上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突破传统教学思维与心理定势的束缚,开辟新思路,寻找新视角,探索新途径,从而得到更多的解题方法。

4.要正确评价“善待”学生的回答,多鼓励学生。

当一个学生单独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够准确、完整时,教师不能当众发怒批评,更不能大声训斥、讽刺、讥笑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会使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怕答错怕挨训而不敢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回答,只要学生的回答是其真实的想法,教师首先就要对学生给予充分肯定,肯定他的成绩,再对他的观点、见解进行评价;对回答不够准确的应先肯定其中可取的部分,再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期望;对于学生颇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要表扬学生积极思考的精神,还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使学生深层次地思考问题。教师要正确使用评价语言,并在评价时带有浓浓的情感,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如学生答对了,教师可以这样激励学生:“你真棒。”若学生答错了教师可以这样鼓励学生:“没关系,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学生回答很有创意,教师更可以大声赞扬学生:“你的回答非常好,很有创意。”这样给予每个学生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周自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初探.学周刊,2014.1.[2]陈俊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方法.现代阅读,2013.1.[3]孙素敏.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究.中国校外教育,2013.9.

第五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能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能

茶陵下东官铺:李柏元

教育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提问是师生交往互动、掌握提问技能也就是为师生互动准备了一把钥匙。提问技能的训练在于追求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方式体现了教师对提问的场合、持续时间、问题类型、提问密度、提问顺序、提问对象以及提问态度的独特把握,不同的提问方式反映出不同的问题水平和教学质量。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师生在课堂中的提问与回答及期间的师生互动,学生能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有效提问,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

一:提问的作用

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有效提问在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可以起到强化知识信息传输、评价学生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沟通师生情感交流。

1,激励参与功能: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2、评断功能: 有效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提问对教学过程作出适时的评断,进而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3、反馈调控功能 :反馈是实现调控的必要前提。教师恰当的提问,可以迅速获得反馈信息,并据此对教学进程作出相应的调整。学生依据自己的反应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

4、巩固强化功能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能促进知识内化,强化综合应用能力。

5、暗示功能 有学者提出,“提问等同于暗示”,这是有深刻道理的。其实,提问的暗示功能表现在:暗示学生此刻应该在认知结构中联系到已知的知识;暗示学生解答问题的思路方向;暗示学生思维中的观察盲点。

二:提问技能的运用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的。

2、公平原则,即有效提问必须确保每名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基本相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教师用行动明确表态,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原则,对全体学生而言,他们都明白将被平等地提问,并为此作好思想准备。

3、恰当时机原则,即有效的提问须要选择恰当的有效提问的时间。一般地,应把有效提问的时间控制啊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

4、等待原则,即有效的提问有时需要必要的耐心等待。恰当的等待,既促进了学生深刻的思考,又体现出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和尊重。

5、适度原则,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使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6、层次性原则,即提问的深度来自问题层次的高低。强调层次性原则是肯定教师引导作用的表现。层次性是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层次,是由新的已知再度提升的层次。三:有效提高提问技能的运用策略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增值”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中小学课堂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

(1)对于全体同学的难度。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同学。(2)对于学生个体的难度。向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

2、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

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就新变化,“满堂灌”演变为“满堂问”,发展为“满堂跑”。其实,无论是“满堂问”还是“满堂跑”,都是以“启发”、“互动”的名义进行的。

3、恰当配搭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在有效的课堂提问中,所提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有关调查表明,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较低时,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是7:3;而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较高时,二者的最佳比例以6:4为宜。

4、适当降低沉默率 所谓课堂提问的沉默率,是指课堂提问后学生沉默的次数与提问的总次数之间的比率。当前,适当降低课堂提问的沉默率,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成功做法,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

5、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一两秒就开始点名。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仓促回答导致错误,进而,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既不经济又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这样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一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有效提问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发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 父母认为孩子的表现不如自己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12春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范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