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国科技期刊在出版业变革中创新
编辑:月落乌啼 识别码:21-44126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01 03:36: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科技期刊在出版业变革中创新

pood

中国科技期刊在出版业变革中创新

温泽宇 徐 状 甄志勇(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要:中国科技期刊在出版业变革中创新,就是要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增强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很快,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改革创新的研究,正是有助于把这个牌洗的彻底,使这项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发挥科技期刊的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为社会带来的财富,这是一种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不能简单的用经济效益衡量,也不能仅仅用发行量或者自身的经济收益来衡量。应作为公益性事业去管理。使科技期刊在出版业变革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变革;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

1.引 言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期刊得到发展和提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由于传媒市场巨大的变化,给中国科技期刊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计算机和网络使中国科技期刊以崭新的姿态面对市场。广大读者接受中国科技期刊传媒的习惯也从印刷版到电子版,如今,中国科技期刊传媒市场的结构与规模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利用网络的新媒体、新技术、新产品和科技期刊接受市场和受众的选择。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30岁左右的人士已不钟情印刷版的报纸杂志,大部分的人士已经移情网络。有些年轻人上网娱乐费占到年收入的1/15。未来中国的网民数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大关,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在4.2亿的网民数量中,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半年增长7.7%。而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学历结构则呈低端化变动趋势[1]。显然,印刷版的科技期刊也受到网络的强大冲击。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的平台,通过科技期刊来传递和交流科研信息,建设科研队伍,引导科研方向,是发展科研事业,建设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科技期刊通过对现代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讨论和引进,以及科学实验告,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选题和研究内容不断充实、更新,促进新兴学科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挥了独特的功能。显然,科技期刊对于科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2]。与此同时,学术腐败、科技浮躁致使科技期刊的同质化、自觉的抄袭、研究内容与市场要求脱节,只求经济效益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着科技期刊的成长与发展。这种状态是科技期刊面临的最大问题。从这一问题出发,研究和探讨科技期刊的创新,对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为了实现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最是走科技创新之路,这就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做出更大的贡献。要以科技创新为方向,多出成果,多出论文,尤其是高质量的论文,论文的水平要达到世界著名三大检索的水平。论文的学术水平是科技期刊的质量保证,是科技期刊的命脉。在目前期刊林立,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最根本、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4]。提高中国科技期

pood 刊的学术影响力,这一点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是不容置疑的。它的论文质量反映出中国科技能力和科研的学术水平。

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指标依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指标,例如: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平均引文率、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这些指标的优劣,主要决定学报刊载论文的质量,显然论文的质量决定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因此,拥有丰富的高质量论文,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增强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必需,也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2.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很快,从1988年的3052种科技期刊,在2006年已发展到4875种。其数量对比图见图1。论文产生数量成倍增长,2006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的论文共171878篇,而1997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仅35311篇[5];其数量对比图见图2。

1988年2006年1997年2006年图1.1988年和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对比图

图2.我国科技人员在三大检索发表论文对比图

学术期刊在科学技术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源于国家的各项相关政策,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是目前科技期刊的状况正如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书记所说:中国科技期刊业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从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的根本转变,科技期刊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很明显,英文学术期刊和检索类期刊仍然偏少[6]。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业,一方面是期刊的数量和论文的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我国许多优秀的论文却发表在非中国期刊上,而不是发表在中国期刊上,SCI 2006年收录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对比图见图3; 2006年E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对比图见图4。这对科技期刊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为什么科技工作者的优秀论文发表在非中国期刊,却没有发表在中国期刊上?这显然是不是我国没有优秀的论文,是我国没有优秀的期刊。

pood

中国期刊 非中国期刊中国期刊 非中国期刊图3.2006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对比图

图4.2006年E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对比图

这也说明,中国科技期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科技期刊还需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那么,在科技期刊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国家公共政策如何再次发挥作用,调整政策,使科技期刊不仅是数量增长,而且提升期刊的影响力[7]。近一时期,中国科技期刊市场上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争夺优秀的论文,一种是争夺大量的作者,前者是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后者是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的经济效益。中国的科技期刊市场,无论是成为作者的市场,还是成为科技期刊的市场,做为科技期刊都应该把论文的质量看作科技期刊发展的生命线。如果科技期刊之是为了经济效益而办刊,这种科技期刊一定是短命的。没有任何作者会认同一种粗制滥造的科技期刊。科技期刊要承担社会责任。历史证明科技期刊在世界各国的技术情报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中,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技术的研究成果多,而原创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想方设法促进优秀学术成果的产生。同时,要从科技政策上鼓励我国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优先给我国的学术期刊投稿,激励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我国首先发表[8]。科技期刊就是要给作者提供这样的平台,使作者的成果通过这个平台走向世界。

3.中国科技期刊在出版业的要在变革中创新

自科技期刊问世以来,科技期刊的性质与定位都有着明确的规定。科技期刊是报道科学研究为主的刊物,是报道我国科学工作者成果的媒体,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因此,对一些科技期刊今后的发展,要面对期刊的市场化、网络化,需要相当漫长的路,就全国的科技期刊,由于科技浮躁,学术腐败问题的存在,有许多论文存在着内容雷同,水平低下、重复的现象,致使部分科技期刊还不能坦然面对市场。因此,科技期刊如果完全进入产业化的进程,前面的路是不平坦的。中国科技期刊的办刊方向,必须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9]。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十几年来,中国科技期刊得到发展和提高。但仍存在差距和不足。2010年我国明确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形势非常紧迫,如何使中国科技期刊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是摆在中国科技期刊工作者当前的任务。我们要努力探讨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在改革中的创新的研究。旨在通过深化中国科技期刊体制改革,使中国科技期刊发挥科技信息交流的传播作用,促进中华民族科技水平的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应属公益性出版单位,它的办刊方向,不应以赢利为目的,而应以提高办刊质量和提高学术的影响力为宗旨。把握科技期刊发展和创新的机遇,深入探讨科技期刊自身的优势,提高科技期刊国内和国际的学术影响力,使科技期刊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使一部

pood 分优秀的科技期刊率先进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知名期刊队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是高科技时代发展对科技期刊要求的趋势。如果科技期刊不抓住机会,开创科技期刊的创新之路,科技期刊就不能展现其良好的发展。我们要确信,只有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者走创新之路,不同层次的科技期刊也都会在创新中有得到发展和提高。从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有关部门进一步着手研究文化体制的改革方案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从已经实施的期刊改革措施看,这次政府对期刊界改革,是通过重构出版的新格局,把出版行业引入市场经济轨道,增强活力,提高效率,释放生产力;改革的内核是经济结构的重建,实质上,就是把既有的各种出版实体放进全世界共同认可的“经济游戏”圈里去,重新洗牌。因此,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改革创新的研究,正是有助于把这个牌洗的彻底,使这项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科技期刊将被推向市场经济大潮中。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国科技期刊的改革和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且收到了可喜的成果。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科技期刊改革的方法和道路,并且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10-12]。

3.1改革中的科技期刊需要政策支持

2002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试点工作。2005年年初,整个新闻出版改革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开。2005年的体制改革重点在地方新闻出版单位。中央各个部委、各个部门也要进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计划在3~5年内完成全国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工作。这次改革,中央对新闻出版单位的性质界定为:非经营性机构和经营性机构。非经营性机构主要指的是党报、党刊、电视台、广播电台和人民出版社(或者是无赢利能力的政策性出版社)。这一部分按公益性事业管理,主要任务是为党和国家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而不是参与市场经营。除了党报、党刊、人民出版社以外的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图书出版社,基本上都要分期分批转制为企业,成为经营性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内部管理体制、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造,把它改造成一个独立的市场竞争的主体[13]。

科技期刊是是通过知识的传播、交流、使用、提高来显示其潜在的经济价值的,虽然具有商品属性,但是不具备直接的经济效益。其潜在的使用价值是间接的,主要体现在其产品的原创性和科学性上,科技期刊自身的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才是它的本质价值,它可以为社会带来的财富不是科技期刊的收益,例如,发行收入、广告收入等可以比较的,它的社会收益是高层次的精神产品,它可以通过科技期刊的平台,推动国家和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这种对社会科技方面的推动作用可以改变世界,是一种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不能简单的用经济效益衡量,也不能仅仅用发行量或者自身的经济收益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在创办科技期刊时的主要目的都是从获取社会效益着眼的,这是由科技期刊的自身属性所决定,因此,对科技期刊不能片面地用经济运作的模式去管理,而应作为公益性事业去管理[14]。科技期刊的发展和提高需要在变革中的政策支持,不能简单地放手让科技期刊不受限制的走向市场。科技期刊的改革要以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为改革的中心,尤其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3.2 尽快建立科技期刊质量评价的科学体系

改革开放33年来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到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在网络化的信息时代,人类的发展和建设需要科技信息的传播。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它刊载着科

pood 技工作者勤奋努力的硕果,展现的是我国科学研究的精华。科技期刊也借市场改革的东风,发展壮大了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度,有一部份科技期刊在质量上和学术影响力度上都有大的提高,但是大部分的科技期刊只是从经济效益入手,并没有作到质量的提高。

近些年来,之所以一些科技期刊可以以经济效益为主办刊,是由于职能部门的管理缺失,也是目前还没有对科技期刊的管理措施。致使有些科技期刊在办刊资金短缺的状态下无奈的选择。由于缺乏科技期刊质量评价的科学体系,使管理部门难以对科技论文的质量和效益做出正确的评估,只能让科技期刊自寻出路。使一些人以刊物的质量来衡量论文的质量;以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评估科研业绩。这是把衡量标准的方向选错,致使许多单位和评价组织对科技人员的管理错位,导致学术浮躁的产生。其主要就是过分强调量化管理,简单的量化对科研能力的考评,无形的推动了学术论文的“大跃进”,助长了科技期刊无序的数量膨胀,其后果不只是影响了科技期刊的质量,重要的是浪费了科技期刊的资源,浪费了社会财富和人力。

3.3提高科技期刊编辑队伍自身的能力

早在1983年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就指出:“出版部门知识分子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标准应和科研、工程技术、教育、新闻等部门相同。”由于期刊编辑部大都隶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其地位的高低受其制约很大。事实上,身居二线的编辑部,很多方面都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编辑的权利和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政治、经济待遇得不到提高。此外,由于编辑“为人作嫁衣裳”的特性,使得编辑容易丧失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与教师、研究人员相比,编辑更易给人碌碌无为的印象。对此,许多人都另谋高就,造成了编辑队伍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科技期刊的发展[15]。

四、结语

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增强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必需,也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和提高的目的。对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改革创新的研究,正是有助于把期刊改革这个牌洗的彻底,使这项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意味着,科技期刊将被推向市场经济大潮中。科技期刊自身的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才是它的本质价值,它可以为社会带来的财富不是科技期刊的收益,这种对社会科技方面的推动作用可以改变世界,是一种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不能简单的用经济效益衡量,也不能仅仅用发行量或者自身的经济收益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在创办科技期刊时的主要目的都是从获取社会效益着眼的,这是由科技期刊的自身属性所决定,因此,对科技期刊不能片面地用经济运作的模式去管理,而应作为公益性事业去管理。才能使科技期刊得到质量和学术上的发展,使中国的科技期刊进入到世界的科技期刊队伍中。

参考文献:

[1]解放网-新闻晚报 | 2010-07-16 16:25:23

[2]闰玉玺.高校学报与科研工作的互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9-91.[3]张正柱.浅议科技期刊的创新之路[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29-32.[4]彭波,谢二娟,黎文.提高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途径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5-116,125.[5]2006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2008,5:2,9.[6]冯长根.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的报告.杂志工作通讯,2008,10:8.[7]武小琳,黄普文.公共政策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9(15):213-214.pood [8]李勤.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J].今传媒,2007,9:52-53 [9]刘洪.产业化.科技期刊的办刊思考[J].今传媒,2010(5):46-48.[10]李若溪,颜帅,赵大良,等.高校科技期刊改革的若干研究方向刍议[J].编辑学报,2010,22(2):161-164.[11]王亨君,黄振群,杜智涛.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探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2):176-177.[12]张建军,刘胜博,任延刚,等.科技期刊集团化产业化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10,22(2):113-115.[13]赵文义;王磊;杨琦.学术期刊的公共政策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8,(11): [14]朱晓东,宋培元.关于我国科技期刊管理政策创新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6,18(2):83-86.[15]田静.促进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建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2):208-210.[基金项目]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基金会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基金会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出版理论研究会课题.[作者简介] 温泽宇(1981--)男,硕士,编辑,工作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编辑工作部,E-mail:xb-hust@163.com。徐状(1980--)男,硕士,编辑,工作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编辑工作部。甄志勇(1980年--)男,博士研究生,讲师,工作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第二篇: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医学类)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版)》

生物医学期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表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中华传染病杂志 1.280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050 3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560 4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0.500 5 中国消毒学杂志 0.485 6 中国防痨杂志 0.477 7 中国公共卫生 0.409 8 营养学报 0.382 9 肠外与肠内营养 0.356 10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0.345 11 卫生研究 0.316 12 中国卫生统计 0.313 13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0.296 14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0.260 15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0.178 16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0.128 17 疾病控制杂志 0.115 基础医学、综合类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183 2 中华病理学杂志 0.925 3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0.919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0.897 5 病毒学报 0.662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0.631 7 中华麻醉学杂志 0.575 8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0.535 9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0.495 10 中华医学杂志 0.489 10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0.489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0.450 13 生理学报 0.444 14 中华血液学杂志 0.423 15 高血压杂志 0.41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0.408 17 中国计划免疫 0.389 18 中国病毒学 0.364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0.364 20 诊断病理学杂志 0.346 21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0.333 22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0.327 23 中国男科学杂志 0.326 24 解放军医学杂志 0.325 25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0.322 26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0.315 27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0.312 28 医学研究生学报 0.306 29 生理科学进展 0.304 30 中国循环杂志 0.303 31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0.300 3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0.295 33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0.288 34 解剖学报 0.286 34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0.286 36 中国急救医学 0.283 36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0.283 38 中国免疫学杂志 0.281 39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0.280 40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0.277 41 中华男科学 0.253 42 上海免疫学杂志 0.240

免疫学杂志 0.239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0.238

基础医学与临床 0.227 46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0.224 47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0.213 48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0.210 49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0.206 50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0.205 51 解剖学杂志 0.20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0.203 53 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 0.195 54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0.184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0.181 56 上海医学 0.176 57 医学与哲学 0.169 58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0.159 59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0.156 60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0.153 60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0.153 62 华西医学 0.144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0.139 64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0.135 64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0.135 66 江苏医药 0.131 66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0.131 68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0.127 69 北京医学 0.122 69 微循环学杂志 0.122 69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0.122 72 江西医学院学报 0.120 73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0.118 7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0.111 75 医用生物力学 0.108 75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0.108 77 重庆医学 0.106 78 广东医学 0.105 79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0.102 80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0.097 81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0.096 8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0.096 81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0.096 84 昆明医学院学报 0.088 85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0.085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0.083 87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0.081 88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0.074 89 贵阳医学院学报 0.073 90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0.072 91 医师进修杂志 0.066 91 广州医学院学报 0.066 93 中国医师杂志 0.065 94 天津医药 0.057 95 铁道医学 0.055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0.051 97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0.050 98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0.046 99 山东医药 0.038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0.038 101 医疗卫生装备 0.037 102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0.035 102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0.035 104 医疗设备信息 0.031 105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0.026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0.013 107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0.009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0.165 19 华西药学杂志 0.155 20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0.148 21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0.136 22 解放军药学学报 0.129 23 广东药学院学报 0.040 24 西南国防医药 0.023 药

类 药学学报 0.553 2 中国药理学报 0.443 3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0.427 4 中国海洋药物 0.417 5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0.371 6 药物分析杂志 0.353 7 中国药学杂志 0.343 8 中国药理学通报 0.327 9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0.326 10 中国新药杂志 0.324 11 中国抗生素杂志 0.312 12 中国药房 0.265 13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0.231 14 中国医药学报 0.220 15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0.214 16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0.203 17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0.173

临 床 医 学 类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0.938 2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0.592 3 中华皮肤科杂志 0.513 4 临床皮肤科杂志 0.478 5 中华理疗杂志 0.448 6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0.413 7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0.384 8 临床麻醉学杂志 0.381 9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0.327 10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0.307 11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0.301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0.213 13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0.210 14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0.209 15 临床检验杂志 0.196 16 临床骨科杂志 0.188 17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0.185 18 中国老年学杂志 0.158 19 中国微循环 0.147 20 实用老年医学 0.116 21 实用医学杂志 0.091 22 中国综合临床 0.023 23 伤残医学杂志 0.015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0.450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0.395 6 新生儿科杂志 0.353 7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0.291 8 生殖医学杂志 0.275 9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0.268 10 现代妇产科进展 0.258 11 临床儿科杂志 0.246 12 生殖与避孕 0.240 13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0.222 14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0.145 15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0.118 康 复 医 学 类 中国临床康复 1.373 2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0.723 3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0.332 4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0.244 5 中国康复 0.205

护 理 医 学 类 中华护理杂志 0.719 2 实用护理杂志 0.308 3 护理学杂志 0.206 4 解放军护理杂志 0.119 妇、儿科医学类 中华儿科杂志 1.025 2 中华妇产科杂志 0.803 3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0.519

神 经 精 神 医 学 类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0.917 2 中华神经科杂志 0.688 3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0.556 4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537 5 中华精神科杂志 0.493 6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434 7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0.329 8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0.248 9 神经解剖学杂志 0.244 10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0.231 10 心理学报 0.231 10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0.231 13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0.197 14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0.188 15 卒中与神经疾病 0.183 16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0.179 17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0.169 18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0.143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0.359 4 口腔医学纵横 0.344 5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0.328 6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0.230 7 口腔正畸学 0.211 8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0.203 9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0.167 10 上海口腔医学 0.133

内 科 医 学 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3.733 2 WORLD J OF GASTROENTEROLOG 2.920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469 4 中华肝脏病杂志 1.421 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420 6 中华消化杂志 1.298 7 中华内科杂志 1.186 8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112 9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1.000 10 中华肾脏病杂志 0.842 11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0.511 口 腔 医 学 类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0.413 2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0.370 12 中国糖尿病杂志 0.505 13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0.415 14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0.367 15 心脏杂志 0.333 16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0.327 16 肝脏 0.327 18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0.262 19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0.200 20 临床血液学杂志 0.194 21 临床内科杂志 0.121 22 心肺血管病杂志 0.120 23 临床消化病杂志 0.113 24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0.058 25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0.055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0.676 8 中华外科杂志 0.640 9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0.613 10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0.607 11 中华手外科杂志 0.594 12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0.562 13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0.523 中华创伤杂志 0.511 15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0.495 16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0.413 17 肝胆外科杂志 0.325 18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0.320 19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0.315 20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0.297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0.275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0.260 23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0.257 2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0.251 25 中华烧伤杂志 0.210 26 外科理论与实践 0.195 外 科 医 学 类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0.949 2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0.883 3 中华骨科杂志 0.834 4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0.800 5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0.799 6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0.748 27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0.189 28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0.185 29 创伤外科杂志 0.161 30 临床外科杂志 0.123 癌症 0.452 中国肿瘤临床 0.383 5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0.312 6 肿瘤 0.295 中国肺癌杂志 0.272 8 中国癌症杂志 0.150 9 肿瘤防治研究 0.111 10 肿瘤防治杂志 0.041 眼耳鼻咽喉科医学类 中华眼科杂志 0.863 2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0.783 3 中华眼底病杂志 0.442 4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0.246 5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0.215 6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0.203 7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0.184 8 眼科研究 0.161 9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0.147 10 眼科新进展 0.082 11 EYE SCIENCE 0.044

类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0.566 2 中草药 0.384 2 中国中药杂志 0.384 4 中国针灸 0.272 5 中医杂志 0.246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0.239 7 针刺研究 0.208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0.206 9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0.194 10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0.186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0.184 12 中药材 0.179 肿 瘤 医 学 类 中华肿瘤杂志 0.583 2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0.563 13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0.165 14 中国骨伤 0.141 15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0.122 16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0.117 17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0.105 0.403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0.320 11 中华核医学杂志 0.278 12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0.243 13 实用放射学杂志 0.219 18 中国中医急症 0.097 19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0.069 20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0.060 21 中国中医骨伤科 0.040 22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0.038 23 河北中医药学报 0.036 24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0.012

特 种 医 学 类 中华放射学杂志 0.885 2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0.534 3 中国内镜杂志 0.531 4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0.516 5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0.509 6 介入放射学杂志 0.505 7 临床放射学杂志 0.464 8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0.462 9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0.212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0.188

医学影像学杂志 0.177 中国法医学杂志 0.123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0.115 放射学实践 0.096 14 15 16 17 18 19

第三篇: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名词解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名词解释

1.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可测度期刊自创刊以来的学术影响力,是从信息反馈的角度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该项指标用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直接反映了期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

2.影响因子:国际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于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该项指标用论文平均被引率反映了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

影像因子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的总数

3.即年指标:为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具体算法为:

即年指标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该刊当年发表论文的总数

4.自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5.他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6.引用刊数: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反映被评价期刊被使用的范围。

7.扩散因子: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具体意义为该期刊当年每被引100次所涉及的期刊数。具体算法为:

扩散因子总被引频次涉及的期刊数100 总被引频次

8.学科扩散指标:指在统计源期刊范围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

学科扩散指标引用刊数 所在学科期刊数

9.学科影响指标:指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

学科影响指标所在学科内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数量 所在学科期刊数

10.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被引半衰期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的总和而言。

11.权威因子:利用PageRank算法计算出来的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的PageRank值。与其他单纯计算被引次数的指标不同的是,权威因子考虑了不同引用之间的重要性区别,重要的引用被赋予更高的权值,因此能更好地反映期刊的权威性。

12.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13.文献选出率:按统计源的选取原则选出的文献数与期刊的发表数之比。

14.参考文献量: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

15.平均引文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

16.平均作者数:指来源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17.地区分布数: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按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计(不含港、澳、台地区)。这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一个指标。

18.机构分布数:指来源期刊论文的作者所涉及的机构数。这是衡量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另一个指标。

19.海外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海外作者发表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为衡量期刊国际交流程度的一个指标。

20.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为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四篇:变革中的中国香港工业经济

【 标 题】变革中的中国香港工业经济【 作 者】赵守日【作者简介】赵守日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正 文】

二战后,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从一个传统商埠发展成为摩天大楼林立、商贾云集、各业兴旺发达的国际性都市,置身于世界经济发展前列。在香港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香港的工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香港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

香港的工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步成为香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最初的工业是船舶修理业,而标志其制造业起步的第一件产品则是于1843年在当时称为东角地点下水的一艘船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香港工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当时香港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场的重要军需供应中转中心。战后初期,香港主要是中国的转口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禁运以及美国侵朝战争的爆发等一系列事件,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1954年的贸易总值仅相当于1951年的60%。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求得生存,香港不得不发展自己的工业。不到十年的时间,以加工装配为主的香港制造业初步发展起来了。1953年,香港出口总值中70%是转口产品,港产品仅占30%;到了一九五九年,其比例倒转了过来:30%是转口产品,70%是港产品。同期,从事工业的人数由11万人增加到20多万人。纺织、服装、食品、印刷以及发行、五金制品等都是当时的主要行业。进入60年代,香港的工业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69年,加工工厂达14000多家,从业人数达52万多人,港产品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跃升到80%。这时,除纺织、服装业仍占主导地位外,一些新兴行业如电子、玩具、钟表等陆续建立和发展起来,使香港由转口港迅速转变为制造业城市,进入70年代以后,香港工业,除了生产地点部分北移之外,并无多大特色,其总体状况,还处于转型性的结构调整之中。

二、香港工业经济的现状和特点

如上所述,50年代的香港工业经济规模不大,但在此后的30多年中,则有相当大的发展,直至1986年,工业一直在香港的生产总值中比重最大,其后是“每况愈下”:1987年工业被贸易超过,退居次位;1989年被地产、金融及服务业超过,居第三位;1992年又被行政事业及社会服务业取代,降至第4位。1994年,工业总产值占整个香港产值仅9.3%,为885.39亿港元,而整个香港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533.28亿港元,但十年前1984年的这个比重却高达24%。从工业人数变化来看,以往香港工业一直是吸呐人数最多的行业,直到1990年才被三次产业人数所超过。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间,香港工业从业人数一直占总从业人数的40%至50%,但到1984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当年的41.4%逐渐下降至1995年的18.7%。工厂数目,1988年为50606家,达到最高峰,此后则以每年6.4%的速度下降至1995年的30761家。从业人员1984年出现90.47万人的最高峰,过后也以每年7%的速度降至1995年的37.58万人。近十年来香港工业的这种下滑趋势,也与我国改革开放后,香港为数众多的工厂迁入大陆有关。

中国科技期刊在出版业变革中创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