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访红色记忆----西柏坡调研报告2500字
寻访红色记忆----西柏坡调研报告
今年暑假去平山县西柏坡进行了参观,平山县西柏坡是革命胜地、伟人生活工作原址、老一辈革命家对当时的忆苦思甜。通过与当地导游的交流,使我对此次的红色之旅西柏坡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更好地完成此项调研,我在完成对西柏坡的探访的同时,也通过聊天的形式询问当地居民西柏坡几十年来的变化。
一.实践活动的调研主题及目的西柏坡浓缩了建国后改革开放依赖党的辉煌历史,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的理想基地。参观革命胜地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关于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距石家庄市约90公里,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由朱德、董必武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西柏坡。7月17日至9月13日,刘少奇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 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从而大大推动了各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开展。伟大的革命意义,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三.西柏坡旧址
(一)中央旧址
首先我们参观了“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大门向南,分前后两部分。前院自东而西,是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的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和中央机关食堂旧址等。在后院东北角,三间窑洞式建筑是朱德的办公室、休息室和会客室的旧址。虽然早就在网上看到过它的照片,但是身临其境时却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七届二中全会”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报告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地保继续地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提出的很多目标都已经实现,但是这次会议的精神却永不过时,需要我们继承。
毛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对于我们这些八十年出生的年轻人尤其有指导意义。我们同学中的所有人都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乱,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成长经历使人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往往是一个成功者所应当具备的。因此,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两个务必”仍然很有现实意义。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国家的地位也比以前提高了,但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先辈们艰苦奋斗给我们留下的。我们不但要继承先辈们留下的胜利果实,还要继承他们的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会永葆生机,继续繁荣下去。况且现在的国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一个国家都不能放松前进的脚步,否则就会被甩在后面。而且现在很多资本主义大国还妄想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颠覆中国政府;台湾还没有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有些台独分子还很嚣张;在外国势力的资助下,**喇嘛还妄图实现西藏的独立等等。因此,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两个务必”的精神永远不能丢。而我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身上的责任很重,更应该刻苦努力,好好利用现在的大好时光,为将来为国家的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储备知识,储备能量。
(二)西柏坡纪念馆
随后我们到了西柏坡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纪念馆门口的一组五大书记的雕像,看着那高大的领袖群体塑像,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领袖们正是在这里,组织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入记念馆,我们依次参观了每一个展厅,首先是序厅:“光荣的平山”。这里先容了抗日战争时期平山的光荣历史;然后是一、二展厅:“中心工委在西柏坡”。先容了工委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全国土地会议、领导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等重大事件;三展厅:“决战前夕”。先容了大决战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四、五、六
展厅:“大决战”。先容了党中心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争的战场及人民支前情况,无疑,正是辽沈、淮海、平津的大决战以及无数为建立新中国的献身者,才奠定了***广场上那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七展厅:“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八展厅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先容了党中心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情况;九展厅:“难忘的岁月”。展出了当年领袖和工作职员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照片;十展厅:“历史不会忘记”。展出了现在各级党、政、军领导及社会名人等参观回访西柏坡的历史照片。纪念馆里展出的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比较系统地先容了党中心和***等中心领导人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为中国革命建立的劳苦功高纪念馆门前站立着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五个领导人的塑像,我们在那里合影。我们的笑脸定格在了那一时刻。毛主席亲,共产党更亲,我们这一代人定会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把共产党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中国,造福全人类。
四.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已不仅仅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而是升华为一种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首先,西柏坡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西柏坡精神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后人不论从何种角度去概括总结,都不能超越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而当时党中央领导人正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终取得了全国的解放。
其次,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期间,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虽然在数量上仍然表现为敌优我劣,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质量对比,我则已占优势。正是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发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号召,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藐视敌人,夺取胜利,毅然发动了三大战役,展开了空前决战;三大战役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己成定局,面对纷杂万端的社会矛盾,我们党一方面要求全党、全军再接再厉,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要半途而废,另一方面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在夺取政权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个“敢于”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革命主义精神,两个“务必”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两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最突出的特点,并且两种革命精神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夺取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
难,实现转变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一时期还有许多鼓舞军民奋斗的革命精神,诸如,着眼大局服从大局,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团结统一,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立新世界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以往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围绕两个“敢于”、两个“务必”革命精神的展开,并为其服务的。
再次,西柏坡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升华。中国的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西柏坡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英勇斗争中渐渐形成的。最重要的是,这种革命精神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
最后,西柏坡精神是全党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西柏坡精神是与西柏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和当时的革命形势联系在一起。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进入高潮,战略决战战场上军民浴血奋战,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持续不断,解放区人民分田地、建政权全力支援前线,国统区人民抗税反暴此起彼伏,这些汇成了时代的最强音,产生了伟大的时代精神。
此外,西柏坡精神具有指导现实、昭示未来的不朽意义。凝结在西柏坡精神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的是我国传统美德的反映,如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有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如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等;更多的则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汇集和发展,如坚定信念、敢打必胜、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服从大局、联系群众等。这些精神对夺取三大战役的胜利,对解放全国大陆,对顺利实现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对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对恢复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些精神并非一时一地的产物,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因而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具有强大生命力,乃至对新时期推动四化建设,对在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中保持清醒头脑,对在取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刻跨入二十一世纪,迎接更大的挑战,都具有不朽的重要意义。
现在,正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经济、政治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时刻。但有时候物质上的富裕却带来了精神上的困乏。由于面临了更多的诱惑,加之自身的不坚定,许多领导干部在成就面前自我陶醉,迷失了自我。这时,继续提倡和发扬西柏坡精神、两个“务必”的精神,无异于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共产党继续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的新的发
展阶段。正在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面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尤其重要。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但同时,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
五.我们的收获及总结
对于正处于大学阶段的我们,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不管在学习、工作的工程中,学习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必将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帮助。其中,实事求是就是西柏坡精神的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科学上的问题,每一次试验,以及每一个数据。同时,作为实事求是内在要求,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现在我国科技事业和科研人员面临的尴尬问题,即论文数量很多,但高质量,有影响力,真正创新的文章很少。这时候,学习和领会两个“务必”的精神,并切实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去做,无疑是我国科研事业的出路,也是科研人员必备的素质。在科研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及艰苦奋斗的作风。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要坚持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端正态度,排除杂念,一心一意做科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幸福生活,明确历史任务,求真务实,为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第二篇:寻访红色记忆
寻访红色记忆
历史的车轮碾过一段段不平凡的道路,日月如梭,时光荏苒,多少载春秋已逝,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它90华诞。时间不会淹没历史的亘古垂青,90年,多少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历经沧桑;90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前赴后继,只为今朝;90年,阅尽千山万水,依就光芒永存,明照千古。站在华夏盛世之颠,逝水东去,腾起万仗浪花,忆往惜峥嵘岁月,风烟万里,炮火连天,响彻云霄。那血染的风采将党的光芒铸成一座座无字丰碑。
90年的历程,见证着您奋斗的足迹,90年的沧桑,留下您坚韧的身影,您领导广大人民,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青春的赞歌,用鲜血迎来了黎明的曙光。终于还了人民温馨家园,还了祖国锦绣河山,东方睡狮终于在人民的呐喊中醒来。
她——九十年栉风沐雨 九十年历经沧桑
她,从硝烟战场中一路走来,植根几代人的心灵;她——我心中的党,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推翻三座大山,人民才尝到翻身的喜悦。是她,倡导西部开发,戈壁才崛起新城座座;她,带领人民克灾制难;她,让中华民族迈步春天。当疾病来临的时候,当洪水肆虐的时候,当地震到来的时候,是她站在人民的面前,伸出双手拯救生命,是她站在决堤的江中,用她的身体铸就堤坝,是她卧在倒塌的废墟下,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不是所有的渴望都能实现,不是一切的祈盼都会成真,但只要心还在,党就永远在,千年的风沙淹没了繁华,只留下
一段段传说。
有多少悲欢离合,又有几许喜怒哀乐,都随那风儿散去,起义改良不过是一出折子戏,辛亥的那一瞬灿若夏花,嘉兴湖畔,翠柳长青。遵义城内,阳光耀眼。万里长征路,青山白雪埋忠骨。似春风,绿了江南青了东北,暖了人心。
时间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作为党的儿女们更不会忘记。多少个朝朝暮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不渝;多少个日日夜夜,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呕心沥血;多少个春夏秋冬,为中华儿女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努力。
虽然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正悄悄离我们远去,但那段艰难成长的征程让我们难以忘怀,从五四运动到马克思理论在中国的成功运用,从1921党的成立到1945抗日战争的胜利,从1945到1949年全国基本解放。伴着一声庄严而又自豪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一刻谁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一种奔腾的热血燃烧在身体的每个角落,依稀可见多少先驱烈士们含笑九泉,在中华沃土里放声高歌。
历史的刻板上已经刻下一段永恒的回忆,中华五千年的华章上奏响一曲铿锵有力的凯歌,曾经风雨飘摇的岁月终在党的不懈努力下风停雨过。当那用鲜血与灵魂染成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时,无不诉说着中国共产党的那份威严,那份崇敬,在华夏沃土上绽放光彩,永铸中华魂。
她——九十年不是耄耋 九十年正值风采
青春是一支最质朴的歌,连绵的调子里却有着最高亢的音符。那音符里有着这样两个字——爱国。爱国是一种魂,是擎天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片深情,是永远飘扬在我们头顶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而永远跟党走则是我们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
独立自主是她的崇高气节,和平外交是她的和平与善良。在国际纷繁多变的舞台上,她经受了国际风云的考验,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找到了神州通往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于是就有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她以无与伦比的勇气,撕破了中国固步自封的枷锁提出了对外开放,以过人的胆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以光辉庄严的形象不战而屈人之兵,洗去了神州大地百年的耻辱,告慰了湘江遗憾百年的灵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全民奔小康,她领导人民以奇迹般的业绩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改革春风的号角吹响党的新篇章,沿海开放城市领军突起,引领经济风尚,党的蓝图运筹帷幄。几十年来,一颗东方之珠傲立于世界之林。当万户飞天,嫦娥奔月的故事不再成为神话,满载一船光辉的神舟飞船,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在浩翰茫茫的宇宙中迈向航天事业的新起点。当多少奥运金牌填满没有中国人参加奥运会的空白,同时伴随着202_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更是让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202_年的上海世界经济博览会,202_年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共同彰显今日泱泱大国的风姿与魅力。九十年之际,她不是耄耋,正值风采!
她——九十年兢兢业业 九十年再创辉煌
说不尽的丰功伟绩,道不完的群英史册。党,毅然站在历史的高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凌五岳之颠,察黄河奔腾之势,浩浩苍穹,滚滚长江东逝水,万里长城亘古绵延,960万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一曲高歌,唱响党的90岁生日!
展望未来,豪情满怀。202_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应该坚定信心,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肩负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的神圣使命。
202_ 年,对每一个国人来说,是值得振奋和自豪的年份,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办。己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各个阶层关注的焦点,充分彰显了改革开放 30年来,我国综合国为的显著提升。数日之后,我国体育健儿将在自己的国土上同兄弟国家的动动员一道以英姿飒爽的时代风貌迎接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此时此刻,我不由地想起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赛场上空升起的动人画面;我深信,那引起胸怀祖国,热爱奥运的人,都无法忘却,当刘翔在110米跨栏中实现极限式超越,当邳州籍运动员王军霞万米长跑中最后关并没有冲刺在前列等一个又一个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激动时刻!
从第一枚奥运金牌的获得,到奖牌总数处在全球前列,是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给了中华儿女摘金夺冠的底气和体魄。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
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今天,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更应该肩负起历史责任,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就要做到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使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人才,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就要倡导社会新风。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弘扬社会公德,促进和谐社会。“八荣八耻”在心,事事尽力而为。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就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要用实际的奉献,回报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
任何个人的奋斗,都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我们的人生才能折射出真正的华彩。
20世纪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光荣,21世纪正期待着我们创造新的辉煌。青年昭示着未来,代表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去实现。
蓝天上白云飘逸,清风中垂柳微笑,而今享受着如此美妙辰光的我们都该用心铭记着闪耀光辉的党的奋斗史。谨让我以三个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我爱党。
chengyu
第三篇:寻访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策划书
202_年12月11级工管7班支部团组织生活计划
一、活动主题
“寻访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纪念“一二九”运动活动月
二、活动目的
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北平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奋不顾身的救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他们的爱国精神激励的一代又一代青年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而如今是202_年,是“一二·九”爱国主义运动76周年纪念日,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因而我们要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一二·九”事件,引导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一二·九”运动的光荣传统与爱国精神,激发同学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传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坚定努力锻炼和打造自我的信念,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贡献的决心。同时也旨在使同学们更清楚地明白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怎样去承担作为当今大学生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应尽的义务。
三、活动时间
202_年12月12日—14日
四、活动地点 三教
五、活动形式
1.对“一二·九”历史事件的具体介绍 2.观看关于“一二·九”运动的的影视片段 3.表演小品《红色一二九》 4.演唱歌曲《国家》及手语表演
5.互动环节—关于“一二·九”运动的知识问答竞赛 6.全班齐唱《国歌》
六、活动内容(一)前期准备
1.全体班干部及负责人必须保证提前半个小时去教室布置,避免造成现场混乱,时间不充足
2.组织及文娱委员负责主持人人选及台词
3.宣传委员负责黑板布置,要求版面大胆创新,突出主题,颜色鲜亮明艳,团旗规范整齐
4.全班每个团员应提前佩戴好团徽,并将团员证放于桌上。(二)活动流程
1.全班同学准时到达活动地点,纪检委员负责点名,并把未到达的同学作好记录
2.主持人上台念开场白,强调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通过本次活动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同学们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中仍然有着愿对祖国奉献自己的精神,有愿振兴中华的决心。
3.全体起立,唱中国共青团团歌,即《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4.朗读“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资料,使同学们了解那次运动的具体情况
5.观看“一二·九”运动的影视片段,让同学们进一步对“一二·九”运动有更深更好的了解
6.小品《红色一二九》表演
7.同学们演唱《国家》,以及手语表演
8.互动环节,关于“一二·九”运动的知识问答竞赛 9.全班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0.活动结束后,团支书做活动总结 11.离开教室前,班委做好教室清洁卫生
七、预期效果
(1)丰富学生课余生活(2)提升同学们的文化底蕴(3)加强同学们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4)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02_级工管7班团支部 团支书签名:刘其君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第四篇:寻访红色足迹
寻访红色足迹
看看我们现在的奢华生活,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色足迹’看看伟大的革命先烈是怎么才让我们有现在的富裕生活。
抗美援朝里有战士: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等革命英雄。就让我们先说说黄继光的故事吧:志愿军入朝后连打五个大战役,到了1951年11月份以后,战线变得相对稳定,两军平静地对峙在三八线南北。
1952年10月19日。我第十五军集中了44门重炮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辗转轰击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骤然爆发的炮击声,恍若雷神疯狂地驱赶着天车,往返飞驰在两高地上,其声顺着山势轰鸣。主地堡庞大而又坚固,黄继光那颗手雷只炸塌了它一个角。过了一些时候,黄继光身体重又顽强地向坡上蠕动起来,爬到主地堡的射击死角处,用力支起上身,侧转身来向阵地下招了招手。他张嘴喊了句什么,但坡下的人听不清,充斥听觉世界的都是爆炸的轰响。只有冯玉庆一下子醒悟了那个手势所传递的信息含意,扭头向身后的张广生、万福来急喊一声:“快,黄继光要堵枪眼!” 张广生、万福来和冯玉庆3个人,同时目睹了这旷世罕见的壮烈:一线曙光和几枚照明弹的映衬下,黄继光大张双臂,如展翅的鹏鸟,雷霆万钧地一跃,扑向O号阵地最后一抹战火,用他并不宽阔的胸膛,严严实实地堵住了那孔喷火吐焰的枪眼。这瞬间发生的事件,让敌我双方一起陷入彻骨的震惊中。突然,冯玉庆呼地跳了起来,静肃中高扬起他那痛切肺腑、悲裂天地的吼啸:“冲——啊——”他平端着机枪飞奔上阵地,将满匣子弹全泼进地堡,而后一撒手扔掉机枪,转身抱住黄继光。
黄继光趴在地堡上,两手还紧紧抠住堡顶的麻包。美军的轻机枪洞穿了我们英雄的胸腹,打出一片蜂窝状的焦煳;背肌被高速穿越而过的弹丸打飞了,现出个海碗口大的窟窿,裸露出那根不折的脊骨,坚定地挺立其间。
万福来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他就留意到黄继光身上的另外7处伤口,竟无一处流血,地堡前也没有留下血痕。他明白,这位年轻士兵的最后一滴血,已沥尽在匍匐前行的路上了!
现在让我们来讲讲邱少云的故事吧: 1951年3月25号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深夜,五百多名身披伪装草网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第五篇:红色足迹寻访
守住尊严,守护约定
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 李昭 生义娜 “大阅兵,我们看什么?我不知道你们在看什么,但是我是在找人-------我要去找9个人年级最小的叫欧兴田。”这是我是演说家中问题少年梁植的一短话。梁植在节目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位90岁的老人和他的战友们的故事。
1938年淮北中学有9个学生亲眼目睹了他们村17户人家被日军屠杀。老人、小孩满地尸体,他们非常愤怒,忍无可忍于是冲回教室咬破手指,用血在身上写请愿书,参加抗战,并约定如果在战争中谁受伤了,要互相帮助,如果有人牺牲了,活着的人要为他们收尸。于是他们用毛笔在自己的胳膊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再用针一针一针的刻上去。以作为自己在战场上能让战友找到自己的最后凭证。很快他们上了战场,潘志邦、丁在森、徐明杰、张殿加、乔景坤等人相继在战争中牺牲。抗战胜利后,这9个人仅剩下了欧兴田。欧兴田为了守住和战友的约定,于是一个战场一个战场的去找自己的战友遗体,他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去做这件事并建了一座烈士陵园。最快的用了2年时间找到,最慢的一位用了28年才找到,欧兴田把他们一个一个接回了家,自己也从家中搬出来住到了烈士陵园。
当阅兵式中战士们锃亮的钢靴踏在天安门的土地上我们仿佛还能感受到每一个潘之邦匍匐在地上的体温,当我们仰头看蓝天时仿佛能看到在战壕里的每一个丁在森也在仰头看着,在寻找着希望。当我们听到嘹亮的军号声时仿佛能听到徐明杰、乔景坤、张殿加虽然声音还带着稚嫩但却无比坚定的冲锋的呼号。这是一场八年的抗战,但抗战的胜利却从来不是一场战役的胜利,它不是一个战略的胜利,也不是一个军队的胜利,它是属于一个民族的自尊重新树立的宣告。它是一个从1840年开始就任人宰割的土地决定涅槃的时刻。打抗战我们打了8年,但等这个胜利我们等了一百年。
时代在改变,我们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没有硝烟的时代,并不是没有战争,战争也并不都是枪林弹雨。也许我们不理解当初那些烈士的勇气和激情来源于哪里!但是我们身在我们的时代,我们懂得我们这个时代的形势,嗅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气息。我们依旧可以嗅得到战争的气息。时代虽然改变了,但是不变的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民族兴亡,匹夫有责。世界的各种文化在相互蚕食。保住我们的民族立于世界之林,实现我们中华的伟大复兴。我们仍旧像革命时代的烈士一样,为我们的祖国奉献我们毕生的精力,甚至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