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论文教育评价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22-438004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29 09:51: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文教育评价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教育评价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兴隆泉小学沈建庭

教育评价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这不仅是对学生管理的基本环节,且有利于教师把握教育的方向,有利于对学生的科学导向和激励。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进行了一点探索,现将自己在学生评价变革中的一点粗浅的见解介绍给大家,以作交流吧。

一、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先把握评价的核心

以住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并根据结果的好坏来评判学生的优劣即:成绩好了得优,成绩不好则劣。这种以结果判定学生的评价方式是一种极端的评价方式,它恰恰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因此教育评价首先要突出“发展性功能”,不要用“一棒子打死”的方法来对待孩子,要考虑到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与学生的未来,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内容要全面

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是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为目的,运用现代化教育评价的方法,对学生质量从德、智、体等方面进行的综合价值判断。它是对学生发展过程实行优化控制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切实评价;

(2)对学生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3)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状态和水平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本身就对教育评价提出一个基本要求:评价要全面,不仅包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他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偏颇。

三、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在学生评价中没有单

一、固定的方式,随着学生评价的功能、标准、内容、主体等的变革,评价方法也向多元化发展。《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在学生的素质综合评价中,评价项目与指标的确立,以及最后的评定,都应由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同学等多方面合作完成。实现评价指标公开化,评价过程民主化,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合理。

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要与时俱进 自从倡导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以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要把科研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要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简化指标体系,简便操作方法,使教师好用,学生好懂,家长明白的原则,不断改进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比如思想品德评价,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诸多的要求、规范中精选出几项项最基本的,按不同年级分出层次,加强经常性评价;知识能力评价,既有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要求,又有能力培养的要求,还强调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评价标准既强调统一要求,又给学校留有余地,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增加评价的内容要求。

五、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的实施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他们不断找到自己新的发展点。诚然,学生的自我评价未必那么理想,可能既费时,又显幼稚,但评评自己,又说说别人,对他们确是一种极有价值的锻炼。当学生们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后,由此产生的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更为可贵的。学生评价规范着被评价者,也规范着评价者,对教师的思想水平、师德修养、观念意识、心理素质、教育水平都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施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中,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学校要建立好学生档案。要把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和重要的资料系统地保存下来,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使教师能够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有清晰全面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

总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要体现学生的“发展观”,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学生;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让学生在成长中评价!

第二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论文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点反思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实施,为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招生提供了符合新课程的依据,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操作载体,可以说这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好事。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在中考招生改革中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其目的是要彻底改变以往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惟一手段的做法。由于考试改革和评价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使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对新课程改革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努力让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现正常接轨

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标志着仅以一张试卷论成败的考试体系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与特长、运动与健康等多方面的测评,来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初三学生要拿毕业证除了通过学业成绩评定外,还需经过综合素质评价。这一变化,体现了新课改实验的实质性进展,也使“全面发展”的概念终于有了实质性的内容。

(二)转变过于强调甄别评价的观念,建立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它强调了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来讲,就是要通过评价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使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努力构建有效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新课程培养目标是相一致、相呼应的,它将成为推进课程改革、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首先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提高,促进课程的发展;其次是有利于高中选拔合格人才,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也有利于在教育中建立诚信文化。

(四)积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将综合素质评价落实到过程教育教学中

既然综合素质评价的出发点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那么将综合素质评 价落实到过程教育教学中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具体落实“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生而言,就是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在成长过程中掌握终身发展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因材施教”是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从根本上打破了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这对教师是一个激励和鞭策,它使教师从“应试教育”中走了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真实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实现自身的提高与发展。同时,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紧密联系、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恰恰应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因此,通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机,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五)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高中选拔合格人才

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在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均衡的情况下,根据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对初中毕业生进行选拔是必要的。在以往的选拔中,学业考试成绩成为唯一的标准,而对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却是不足的。这不仅不利于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对学生来讲是不公正的。

(六)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

我们认为,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只用于中考招生,评价的结果直接体现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状况,这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和监控教学质量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行政部门能够从评估的过程和结果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诊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改进建议。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

(一)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的许多评价内容是难以量化的

如“了解省情、国情”、“建设家乡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抵制不良诱惑”、“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等都是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作为一种旨在导向、激励、反思、调节的发展性评价措施,其本身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把这些内容的评定结果,与升学挂钩,赋予其选拔与淘汰的功能,稍有不慎,会导致学生的抵触和家长的质疑。

(二)评价的内容概念性的较多,少数内容甚至偏于理想色彩

除了少数甚至极少数的所谓的“精英”学生能出具较丰富的实证材料外,会有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太多的有价值的材料可备。

(三)各方对综合素质评价重视不够

今年初中生毕业和升学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求比较低、认识不到位。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深远意义认识不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改评价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影响新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瓶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四)材料的完整性与可信度有待加强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学生五个维度的实证材料收集不齐全、不完整,有些实证材料较虚,如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观察记录及研究性学习情况等等,在短时间内学生和学校很难提供,这往往给老师和学生留下弄虚作假的空间,致使实证材料的可信度不强。另外,不少学校在具体评价时,没有按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首先对材料的可靠性进行认定,然后交流公布掌握的材料,最后再对照评价细则,对学生或同伴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许多老师和学生都是根据平时印象,直接进行评定,没有充分使用学生提供的实证材料,实证材料的使用度不高。

(五)有些综合评价等级设定值得商榷

今年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定了较科学的实施办法,评定内容全面,包括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评价方法较科学,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统一考试等多元化方式对学生进行评定,主要通过ABCD四个等级呈现。然而,在公民道德素养这个维度评定中,等级呈现只设定AB两种,并强调没有涉及违法犯罪、没有校内处分的,一般不允许评定为B等级(即良好等级)。如全县毕业生评价结果都是A等级,不仅不能客观反映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发展情况,可能还会模糊学生的评价标准,甚至纵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正常管理和教育,影响德育教育的实效。

总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如何真正运作 好这项工程,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不断思索,完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第三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大屯中学任彦文

1999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界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的时期就需要有一种新的评价方式与之相适应。当某种评价方式变异为一个纯粹选拔与淘汰的无情的机械工具时,其价值功能已经丧失殆尽,带来的是它的反社会化。孩子的创造性、批判性被这个工具所扼杀!孩子的理性、智慧和思想被这个工具所扭曲!为什么有本事考进名牌大学的刘海样竟干出把硫酸泼向黑熊的蠢事,而那个没本事考进重点学校的学生能写出让大作家们大跌眼镜的《三重门》。我们看待和评价当代中学生受传统观念束缚,遭遇困惑在所难免。

未来社会渴求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在一个多元,变化的社会中,社会成员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观念,而青少年恰恰是最敏感的群体。他们最少保守思想,能最快的领悟到什么样的行为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的中学生对个性自由发展充满渴望,充满热情。他们非常希望家长和教师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社会每个成员潜力的最大调动,就不知不觉地发生在每个人对自由的这种追求上。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家长和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是过去那种“大人管小孩”的方式对待他们,或者“恨铁不成钢”的过多干预他们的行动。现在需要反思的也许是我们的学校、家长和老师自己,我们的教育方式评价机制能够适应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的需要吗?能够适应这些充满激情和个性的中学生吗?

正确评价和看待中学生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学生观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变革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多变的时代特点,赋予了他们极易接受新事物的品格和独立思考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兴趣广泛,善于交际,求真务实,这些优点都是过去的中学生所不具备的,时代的差异导致了现在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之间的各自时代的特征。如果把过去的观念强加与现在的学生,用传统的标准评价现在的学生那显然是不公平的,也自然难以奏效。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大都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受旧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影响很深,当面对新的时代观念的中学生,由过去的惯用的教育方法再沿续下去,必然失灵。

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有新的评价机制产生。我们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不只是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只是关心学生能否在各类大赛中拿名次,获大奖,还要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和做人的素质。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其各方面发展的和谐性,具有各方面发展的潜能。“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长”因此,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包括考试评价,心理品质评价,动手能力评价在内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篇: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浅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得失

[摘要]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功利性评价,由此造成评价内容片面,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手段单一以考试与测验为主,过分追求考试分数,损伤学生心理健康,评价过于量化,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动态过程性的的评价,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得不到保障。随着新课的全面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是发展性、综合性的,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智力、技能、品德等发展水平的综合性评价,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诚挚帮助,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评价。

关键词:发展性综合性身心健康

一、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

“素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本来的性质,心理学上指神

精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对学生某一过程的学习、品德、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它是一种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为学生的身心提供帮助,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它有别于传统的学生评价,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利功性评价,评价内容片面,手段单一,以考试测验为主,过分追求分数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评价标准过于量化,过分关注最终结果,忽视学生日常的动态的过种性的评价,往往会造成评价氛围和人际关系紧张。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人心,传统的学生评价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已迫在眉睫。

二、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的优点

1、突出了评价的整体性。《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的填写包含了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家长、班干部、同学,是他们根据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的表现填写的,评价手册填写具有全面性、全体性,而且在填写手册时,包括量化考核的各项内容如:品德方面的表现、参加社会活动、身体的变化、日常学习情况等。思维成果,还要评价思维过程、思维方法。这样就能全面分析一个学生,既看他的思想认识,又看到他的学习态度、学习习的改变,既能看到他的优点,又能及时指正他的缺点,使之注意改正。

2、突显了评价的人文性。《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中有为班主任设定的评语栏,也有为其他科任教师设计的评语栏,教师在做评语时,大多采用亲切的语言,热情地鼓励学生的进步,委婉地提出改进的方向,突显了评价的人文性,而且对于学生自己的评价采用涂画方式做选择,很清楚“★★★”,一般“★★”,不清楚“★”,还有画笑脸的形式,这样的评定方式避免了较差学生的尴尬,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从而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获得发展。这种评价方法的采用,使每一个个体在人文化的关注下积极主动地发展。

3、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更重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给予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带“我”的部分明显增多,既有用红星表现的“我知道”,又有用笑脸展现的“我做到”;有亲身经历的“我记录”,展现个性发展的“我的擅长本领”实物展示;还有“我的荣誉”,“我可以做得更好”等板块。这些评价栏目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通过内心的自我唤醒促进成长的心理需要。

4、注重家长评价的参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通过栏目的设置使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有了展示的机会,使教师和家长更

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了家校的互动,使得家长更加关注学校里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也把自己对教师对孩子的期望用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内在价值,推进学校育人工作的整体性、和谐性,更加使教育走向开放化、人文化。

三、当前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尽管实行综合评价已几年了,但是由于有中考、高考这两座大山,以及老师家长对素质教育和综合评价认识不够,实施综合评价困难重重。

1、‘分数决定一切’的观念在某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对素质教育不理解。

虽然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几年,国家也正逐步改进和完善中考、高考政策、但分数仍占很重要的因素,在中考、高考这两根无形的指挥棒下,孩了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兴趣爱好,家长便认为其是不务正业。在期末报告单上打上优良没有分数,便有许多家长打电话来问自已的孩子语文、数学考了几分,而对素质报告单中的有关孩子的性格特点、社交能力、很不关心。在今后的综合评价中,应就评价工作对家长加大宣传力度,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提高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方面。

2、部分教师对素质综合评价的评定不够公平。

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部分老师眼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也是优秀的,而成绩差的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也是差的。因而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往往以成绩而定论,没有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应科学规范评价的过程和环节,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由教师元化变为多元化评价。

3、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过程不够完善。

教师一般只在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期末考试,有的同学平时表现较好,但在期末考试中失利了,这就真接影响了老师的综合评价,其实期末评价,还可设立“我的假期表现”“月月回头看”等评价方式,全程评价学生,用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与缺点.

四、综合评价的作用

1、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综合素质的评价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保护学生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不突出,但并不代表他在其它方面也默默无闻,也许他富有爱心,爱帮助别人、也许他在体育方面是个子天才,按传统评价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觉得低人一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信心,自暴自弃。而发展性的综合评价就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表扬,对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让孩子充满信心对学习感兴趣。

第五篇: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

现代教育理论及心理学发展成果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要用开放、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舞台。基于这些理论,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并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将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知识时采用的策略或方法的评价,把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采用师对生、生对生及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而上述种种评价方式或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无不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

课程改革时值今日,各学校在评价方面的确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如:开始使用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册、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等等。为此对原先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幅度不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践中同样发现有不少问题存在。改革的步子迈出去了,但思想依旧在“鞋子”里-----“流于形式”是最普遍的问题。因此,新的评价机制在某些方面,没有让教师、学生、家长体会到对学生发展的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1)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欠缺科学性。现在通用的《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主要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综合评价。评价多由教师、同学以及学生本人三方面给出。从形式上看,评价的机制实现了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实现了多方面,评价的定位实现了多层次。不可谓不科学、不全面。但落实到教师、小组、学生本人怎样去进行评价,却没有细致可行的方案出台,使评价流于形式。

就拿学生互评为例,同学之间在缺乏具体素材,没有详细数据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印象,甚至掺杂了自己的感情,给自己同组的其他学生在不同的方面评定四个等级,这样的评价的可信度是可想而知的。还有,在对学生实践技能素质进行评价时,教师、同学包括学生家长很难拿出一个具体、有力的证据对自己所评定的等级进行说明,完全凭借自己的印象进行。这些评价又有多少说服力呢?

我们都进行过体检,当拿到体检报告时,很容易就会知道自己有哪些身体方面存在问题。因为上边给出了这方面的一个健康的数值范围,简单对比一下就可以了。那么同样,对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也应该能够有一套类似医学诊断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测量后的数据积累,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些数据不仅教师要掌握,学生也应当了解。以便他们能在同别人的对比中加以自我的反省,也便于别人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

(2)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表现在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重视不够,在心里把学生评价

看成了可有可无的“选填项”。其本质就是对“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课改方向未能深入理解,还未深入人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具体,缺乏信度与效度。对此,可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自拟题目对各人的进行阶段性的评价,积累评价他人的数据信息。在教师与家长这方面,要从意识深处更新传统观念,要懂得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成人对学生评价的尊重,才能带动学生对评价的重视,使学生认真参评,真正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促进作用。

(3)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资料不注重管理。各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资料管理很是不规范,时常造成资料混乱,连续性差等现象。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资料一般是由班主任统一管理,没有及时归档,结果多是上一任交给下一任,代代相传,并且查阅不规范,造成资料的遗失现象时有发生。鉴于这种现象,综合教育评价的相关资料应当有专人或专门的科室统一管理,定时发放与归档,规范资料的管理。其次,综合素质评价的资料不能像学籍等资料一样装入学生档案,一般到某一个学业阶段就结束,下一个学业阶段又重新评价,不具备连续性。

(4)不能发挥指挥棒的作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逐步使中小学对学生的评价纪录成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这一点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呢?这根“指挥棒”就决定了学生、老师和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如果不能落实这一点,依旧是成绩决定一

切,综合素质评价就只是空谈,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

(5)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评价的重要作用是改进与激励功能,实现以评价促发展。而实际上的评价距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因为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评价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几乎使评价的基本作用丧失。

针对于此,我们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使得教育的各方明白为什么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教育方才能知道如何进行评价;受教方才能明白评价后如何去改进。同时,要将综合评价与监督相结合。学生通过评价有所发展是我们的目的,评价后教师去监督学生的改进过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总之,“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正在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师开始用新的评价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但更需要教师从思想上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冷静思考,切实把握“以学生为主体”,“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发挥评价的效用,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工作者们,不要再让评价变异为一种纯粹选拔与淘汰的无情的机械工具,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不再被这个工具所扼杀。孩子的理性、智慧和思想不再被这个工具所扭曲。所以说,我们任重道远。

论文教育评价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