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品读语句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23-105265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8 01:10: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品读语句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品读语句

学校:榕城实验学校

姓名:林妍纯

这学期接受学校的任务开了一节区的公开课。我选的文章是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记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一些风俗,着重介绍了家乡的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文章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文章记述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善于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美,用浓浓的深情,酿出了人生滋味。这也成了文章教学的重难点,要求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体会作者的怀念家乡、怀恋童年的情感。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对句子的品读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个问题一时间也成了我困惑。就这问题,我请教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和组里其它的老师,他们给予了我宝贵的方法和建议,工作之余我也上网搜索了相关的资料和方法,并对这些宝贵的意见和方法以进行统筹,梳理,整理后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见解。

一 反复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之一。粗读,可以大致理解其中的意思。细读,可以进一步感知文章所表达的主旨,细读,是在前面两种读法的基本上,通过主旨情感的表达,有感情的对文章进行欣赏,在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构设情境,在情境中体会所表达的感情。例“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我要求学生对这个句子多读几遍,并指导朗读的过程要虚设情境。学生经过几次反复阅读之后,效果明显。在“哦”一词上能读出一种惊讶,惊叹的语气,在“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一句,读出了羡慕之情。

二 字词品析

品读句子,应该从重点的字词上进行下工夫。例如《端》中“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学生在对句子进行品读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应该注意对重点词语要进行揣摩,方法一 把关键词语去掉。看其表达的效果有何不同。学生经过思考,能理解“确实”“完全”“实在”的用法,体会这几个词在句子中表现的效果。方法二替换法。如

原句“平常的食法,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替换后为“平常的食法,一般都是磕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捅下去,吱,红油就流出来了。”比较品读,表达的效果显而易见,学生通过直观的对比,更能体会原句词语生动的表现力,并从中学会遣词造句的方法。三 修辞品析

句子中的修辞给表达的效果增添了色彩。学生通过对修辞句子的品读,更加能够体会作者的用意和情感。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 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学生除了明白引用小故事能使文章趣味横生,增加趣味性之外。也能品读出作者引用史料,使高邮鸭蛋的历史悠久和美味的有了充分的证据,更加突出作者作为高邮人的自豪和光荣。再如“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学生能够品读其表达的效果,也能体会作者用“蠢”和“秀气”的两个词来形容鸭蛋是对鸭蛋的喜爱,同时也洋溢着一种童真童趣。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找到了较适合学生品读句子的方法,但是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关健还得结合学生的程度和具体的教学情况。接下来,我将会在摸索中对方法进行改进,寻求更高效的指导学生品读的方法。

第二篇: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

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受来思维的,这一阶段,他们有着黄金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年龄,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但学生不知道该读哪些有益的课外书,该如何阅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指导。

首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水平进行安排。我们要把课堂和课外紧密结合。比如,学了《一碗水》之后,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珍珠泉》;学了《玻璃公公一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纸奶奶的生日》等。这样学生既有兴趣阅读,又能把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阅读课外书中,阅读效果会很好。

其次,要指导、督促学生做课外阅读笔记。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书时要眼到、心到、手到,边看边划记重要语句,在书边做简要分析,摘抄警句和有关资料,读后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提倡写读后感,强调感的内容要真实,符合实际。

在教学中,我让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起名叫“采蜜集”,专门用来摘抄好词好句。我还组织学生定期展示自己的“采蜜集”,看谁是个勤劳的小蜜蜂。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会记录满满的一本,也很有成就感,他们的阅读与积累兴趣会越来越高。

再次,在作文课上,要经常做一些优美词句的应用写作练习。比如,春天到了,让孩子们读一些描写春天的美文,摘抄优美的词句。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春天,并且要求学生用上自己所积累的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这样,所积累的词句就能得到应用,从而强化这些词句在大脑中的记忆,达到最后能够为我所用,为我所有。这也就达到了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

第三篇: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学习

牛首中心小学

汪萍

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合作交流是全新学习方式,学生是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特学习者、问题学习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规范者、促进者。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要求。自主学习的实质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公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究新知,成为主动建构和发展的主宰者,并实现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以“学会学习”为最终目标。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自主探究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学生产生求知欲,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先导性条件。一节课开始,教师应围绕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从认知矛盾和冲突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愿望、需要,激活学习动机,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奇妙有趣的实验,生动逼真的教具,熟悉常见的现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内注意力高度集中,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

二、尝试自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新知,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创造读书思考、动手操作、独立探求新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发现新知。只有在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教师才给予适时、适度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他们渴望对新知识的学习,对问题答案的探究。自学、自主探究环节就是为迎合学生这种心理而设置的自主学习空间。

比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我让学生6人一组,课前准备好圆形纸片,剪刀,尺子等一些用品,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把一个圆8等分,16等分,32等分…….如何把圆形纸片剪开,这样拼成平面图形,拼成的平面图形形状是怎样的……的探究问题,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尝试失败,在失败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拼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通过探究学生学会了求曲面图形的面积展开成直线图形来解决。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实验、交流,不同角度地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动手实践获得的知识更有趣,也更牢固。

三、提供自主学习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

教师在教学时是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知识。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生存空间,提供自主学习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和谐的发展。

1、提供操作的机会。皮亚杰说:“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教学中,凡是能

让学生动手的,多提供机会让学生操作,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以动促思,动中释疑,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惟有如此,自主学习才有效。

2、创设交流的机会。当学生对待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后,都会千方百计寻求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对问题真相进行大胆探索。这时教师须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以支持他们的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

四、提倡合作学习,营造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

合作学习是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预先分配的学习任务,使合作学习与任务型教学得以优化。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密切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

生关系,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氛围。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通过课堂上的充分交往,营造一种学生参与自主探究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相互交流,一起进行讨论。

五、通过反思建构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

反思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学生可更好的了解自己实际,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深化知识理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反思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反思自己是否已把握有关的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了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目的;(2)回忆自己的自主学习的思维过程,找出其中的问题,如自己在哪些地方走了弯路?什么地方是这次探究的思维的关键?这种关键思路在什么条件下还可以运用于其他什么类型的问题?(3)反思还有没有更简捷的思路和更好的解决办法?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寻找学科知识的交叉点,总结、理解、概括思路,形成知识的迁移性。在学完一个章节之后,可对本章节的知识、方法进行反思性总结;也可以自行编制知识网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而且对单元中隐含的思维特征予以反思,理清思路。反思自己对这一单元中知识的认识是否达到所要求的程度,自己对这些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原有的认识有什么欠缺之处,这种欠缺是如何造成的,如果需要补救必须及时进行。通过反思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通过反思建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的奇妙和伟大,并在反思中提高、发展和创新。

实践证明“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既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能融洽师生关系,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和指导者,是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朗读指导做为重点,读好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受到艺术熏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积30年的朗读经验使我们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感情,在读中明白文章所讲的道理,远比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说教要好得多!

然而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朗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老师的指导与点拨。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呢?

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要注重习惯的培养。

其中朗读习惯包括:

1、正确的坐姿:身直、头正、肩平、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中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

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

1、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

2、读时,教师加以督促;

3、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

二、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做为教师就是要尽职尽责,要在知识和学习间架起兴趣的桥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激发他们朗读的动机,把学生现有的兴趣引入朗读训练之中,以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变无趣为有趣,这是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年级的教材,课文以诗歌、韵文、童话故事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很浓,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加强朗读指导,采取多种朗读方式。

一年级是朗读的启蒙阶段,老师必须对每篇课文都加强指导,让学生对朗读发生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开始老师先范读,在反复听读中掌握生字的读音,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指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要求,讲究方法地去读,在朗读中,对添字、掉字、重复、断句及音调语气等错误及时纠正。最后变化花样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领读、同桌轮换读、男女生转换读、分角色读、朗读比赛、一人读大家评等方式,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朗读情趣,又提高了朗读能力。

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朗读兴趣。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的培养持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要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情景,图画展现的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所读过的东西,如:讲讲、唱唱、演演、画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讲讲:是故事演讲。自己读过的故事,或者是课文中读到的故事,或是根据教材特点,例如:《梅兰芳学艺》、《丁一小写字》、《九色鹿》等课文故事性都很强,可以运用故事演讲的形式进行课堂训练,不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文知识,而且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唱唱:是歌曲演唱,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唱歌表演形式,创设音乐情境,借助音乐旋律,诱发学生兴趣。例如:指导朗读《请星星》一课时,可以边让学生跟《请星星》的录音歌曲唱,还可以边随着老师的示范动作翩翩起舞,一下子把他们带到了幽静的星空,学生的表演和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融合在一起,好像自己划着月亮船,在布满繁星的夜空中自由的行驶,感受到晴朗夜空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演演:是围绕课文内容而进行表演。例如:《小花猫找汗》一课,可以让学生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进行表演,不光能让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对话,体会小花猫勇于实践,而且学生在演戏和看戏中对课文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争着举手表演。

画画: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堂素描。例如;学习《太阳的颜色》一课,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的太阳的颜色画下来,不但使学生巩固理解课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朗读要做到循序渐进

训练朗读,要逐步提高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

首先,朗读要做到正确地读。对每一个音节做到发音正确、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回读。要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精神集中。对于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必须先正确认读,防止读错。朗读时,速度应先慢后快。

其次,朗读还应注意流利。流利的朗读速度要接近平常说话的速度。要做到流利朗读,必须要多读,熟能生巧,还要注意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能看到的字数。一年级的学生最容易出现拖腔拖调(拉调)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经常提醒学生词语连读。如果学生一眼能看到一个词语或词组,把一个句子分成几个单位连续地读出来,朗读就会比较顺利。开始教学生朗读时,会把一些较长的句子出示在黑板上,然后划上停顿线,例如:《小画眉》一课指导朗读时,就应该这样做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自己的动作比不上猴子灵活,力气不及大象大,翅膀又不像老鹰那样强壮。,句子比较长,学生读起来很吃力,虽然能够读通,但是拖得很厉害。于是我就给它划了一下,变成我觉得/自己的动作/比不上/猴子灵活,力气/不及/大象大,翅膀又不像/老鹰那样强壮。学生一下子就能把句子读通并且读的很好了。此外,在朗读时,注意根据标点符号的运用,掌握住停顿时间的长短对于改善学生拖腔拖调现象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上这几点,看似简单,好像很容易做到,但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讲,却有一定的难度。只要学生能坚持不懈地练下去,读下去,我们老师能不厌其烦地教下去,指导下去,学生的朗读水平肯定会得到提高的。

第五篇:品读优美语句:草原教学片断

师: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非常美: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

生:作者将草原比作绿毯,可以让我们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而羊毛也是这样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大花,简直太形象了。

师: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

生:我发现了,是绣!羊群本来是因为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这块巨幅地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美极了。

师: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也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师:是啊,这样的仙境怎不令人惊叹,令人感到舒服呢?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也很美,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为牛马生活在草原,简直就是进了天堂,它们一定在品味这种幸福的生活。

师:你体会得真好。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虑。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鲜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真令我们心向往之。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着眼前的美景: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们就生活在这幅画中!

师: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正是作者这些优美的描写,才给了读者这样丰富的联想,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和作者一样惊喜不已,赞叹不已。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品读语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