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侗族的传统节日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23-1075898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3 14:41: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侗族的传统节日

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的新晃、芷江,靖 州、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以及湖北恩施、宣恩、咸丰等县,侗族在老挝也有分支,叫“康族”。

侗族的传统节日介绍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十月底或十一月初择日过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开始禁日的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等。

赶歌会

农历七月二十日,是贵州省剑河县高坝地区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赶歌会。这一天,姑娘、小伙子们打整得利利落落,约上伙伴,三三两两赶赴高呗歌场。在这之前,青年们一般会把农活提前干完,同时积极收集、改写或新编大量山歌或情歌;以便届时同歌中强手匹敌。中午,赶歌会的中心——高坝寨头的绿草坡变成了人山歌海。曲调别致的盘歌、情歌、山歌声此起彼伏。男女青年们借歌会寻找自己的新友故交,道情表心,谈天论地,或者交替唱起令人陶醉的情歌,直到第二天黎明。有不少青年人是通过歌会成为幸福伴侣的。传说,高坝赶歌会是为了纪念一个忠于爱情的侗族女歌手而兴起的。

姑娘节

在湘黔桂边境的少数民族,要过农历四月八日的“姑娘节”。相传这个习俗来自侗族杨姓。每年这一天,出嫁了的姑娘,必须要回到娘家来,与自己家的亲姊妹和姑嫂们欢度佳节。届时,姊妹们唱歌说笑,共同制作一种节日食品——乌饭糍粑。在她们回婆家去的时候,还要带着许多乌饭糍粑,分赠给亲友吃,也好补偿“姑娘节”这一天小伙子们的寂寞。四月八吃乌饭(又叫黑饭)是一个古很老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侗家女英雄杨八美。乌饭是用一种带黑色浆汁的叶子渍水,把侗区特产的“糯禾米”染黑,蒸煮而成的。

花炮节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在侗族人民的心中,是最热闹的节日。

斗牛节

“斗牛”是侗族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盛行于黎平、榕江、从江、锦屏等地。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打牛”(均为水牯牛,称“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号称“牛宫”。

牛王不事生产,有专人割草送水拌料伺候,还要时常供给猪油、蜂蜜、米酒等食物。牛王膘肥体壮,犄角粗大尖利。每头牛王还都冠有响亮的名字,如“猛虎王”、“霹雳王”、“春雷王”等。

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是侗族的斗牛节。节前年青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来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三日,谓之替牛“养心”。斗牛场地多选在四面环山,可容纳万人以上的山谷或坪坝中,也有的在专用“打牛塘”(水塘)中进行。到了节期,斗牛场周围,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正式比赛前,参赛的“牛王”在欢声笑语和芦笙乐曲的伴奏下,开始“踩场”。一青年手举写有“牛王”名字的“马牌”(60余厘米见方的木牌)走在前面,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跟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佩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双龙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面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军一样威风凛凛,神圣不可侵犯。牛脖上还挂着一串铜铃,叮当作响。“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骤响,笙鼓齐鸣,斗牛正式开始,牛倌将燃着的火扔到“牛王”前边,放开手中缰绳,两牛便打斗到一起,观众齐声呐喊,为之加油助威。到了预定时间,两牛仍打得难解难分时,双方即用绳索套住牛后腿拉开,是为“平局”。此活动不为输赢,只为庆贺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第二篇:侗族文化风情(范文)

侗族文化风情

物电学院应用电子信息工程 陈永华

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别系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和侗水和侗水的两个语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骆越”支系“西瓯”的后裔。隋唐时期至宋代,曾被称作“侗”和“洞”,以后才以“侗”以该民族的族称。

广西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具有丰富多彩内容的盛大民族活动,其中侗族芦笙舞最具代表。《踩堂》

侗族从古到今无论年长年幼,人人都能歌善舞,有着事事以歌对答、以舞寻偶的传统。在他们的歌咏中,有单声部的“小歌”、多声部的“大歌”、迎客时的“拦客歌”、婚嫁时的“伴嫁歌”、青年人自弹自唱的“琵琶歌”等数不胜数。以至连相互闹矛盾时也用唱歌来进行争吵。侗族在歌舞时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歌舞和芦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和内容。在侗族统称的《芦笙舞》中,包括着多种内容和形式的舞蹈,其中有节日时的自娱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间进行交谊的舞蹈、还有为展现芦笙高手边演芦笙、边做舞蹈高难度技巧的表演和竞赛性舞蹈。

过去,侗族跳《芦笙舞》、“对歌”或举行村寨“集会”,一定要在特定地地点“鼓楼”前进行。在广西、贵州等侗族集聚的村寨,都会建有一座高大、古朴、典雅的木结构建筑“鼓楼”。鼓楼的建筑形式除以下大小原则外,真是千姿百态各具一格。它的多角屋檐可建多种

形状,座座飞阁重叠,高达三至五层耸立于村寨的最高处。鼓楼为侗族公共活动的场所和集会中心,凡有紧急情况,村寨中德高望众的头人将敲击悬挂在殿内梁上的“款鼓”,集中全寨同胞。此外,若有贵宾进寨,也可击鼓通报全寨而表示欢迎的隆重。鼓楼内大厅青石铺地、设火塘、四周摆有长凳,是侗胞在任何时节聊天、做活、演戏、对歌、踩堂和赛芦笙的场所。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经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的自娱性、求偶舞蹈。

每逢节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回放过“踩堂”机会。因为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过集体共舞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参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闪闪发亮的蓝靛色礼服,还个个力所能及地在头、耳、脖颈、手臂各处带满银饰,因为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声语言。在过去,由于经济水平的底下,一家中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女儿都进入成年,但是因没有起码的银佩饰只能有年长的女儿参加“踩堂”活动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进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为单位,每个舞圈被人们称作“一堂”,节目期间来自各个村寨、各怀绝技的若干堂“芦笙舞”将会聚一堂,齐展风姿。届时,每堂芦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圆圈中心高高竖起一根芦笙柱,柱顶悬挂芦笙队队旗,并围绕芦笙柱特设4-6人担任为《踩

堂》舞蹈进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一切准备停当后,手持小芦笙的男青年与花伞的盛装少女,分别站成内外两层圆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作舞。所有作舞的男女分为两边,拉拽着系有粗绳的长形木鼓,以一方胜利为舞蹈活动的终止。

《拉鼓》

此外,在侗族凡希望成为被人赞扬的青年男人,不但要是生产能手,同时也要吹得一手好芦笙和掌握芦笙舞的高难技巧。所以每当有展现舞蹈才能的机会,青年男子必跃跃欲试绝不会放弃任何时机。因在集体“芦笙舞”中,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穿插由高超技艺的男子表演单人双人和4人竞技性“芦笙舞”。这也是未婚男青年显示自己吹奏芦笙水平和展示舞蹈力度、技巧提高价值,赢得姑娘们赞许和青睐的重要举措。除每年的传统节日外,在当年丰收后的新年时将会由优秀芦笙手组成队到其他侗族村寨进行“窜寨”活动。每当此时,被村寨公认的芦笙头,便盛装打扮地率领芦笙队前往各寨进行芦笙表演。侗族是十分热情的民族,只要有表演都会受到极为丰厚的款待。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一旦一表人才的芦笙头被该寨的“寨花”看中,那这一对情人难解难分的缠绵细语,将会给整个芦笙队带来被盛情挽留的难得运气。

第三篇:侗族婚礼习俗

侗族婚礼习俗

贵州少数民族都是一夫一妻制,男女社交公开,自由恋爱。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名族,即使是找对象也离不开歌曲,在侗族找对象有些都是对歌。大家称这样的方式为“行歌坐月”。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并建立爱情。也有其他的方式,像踩脚后跟等等、、、、、、在黔东南很多地方,早前都是通过对山歌来找对象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约好地点,各自梳洗打扮后就去赴约。大家在两座山上首先是小伙子唱着歌试问对面的姑娘们,然后姑娘就对着小伙子的话,就这样你一首我一首。一旦觉得不错就唱到一起,每天约在同一个地点。歌声见证着他们的爱情。别的寨子适龄的男子,到了其他寨子后,会事先打探好哪家的姑娘人漂亮、歌声美,以及心灵手巧。侗族同胞住的是吊脚楼,楼高3层。第一层是喂养家畜,第二层是自己居住,第三层则是堆放杂物。晚上12点左右,待到女方父母入睡后,男子便扛着楼梯,将梯子架到女方二楼的卧室边,爬到窗子处,轻轻且有节奏地敲打窗子。女方有回应后,便开始低声唱情歌。起初,女方会侧耳细听,如果男方唱得好并且合心的话,女方就在房间里唱歌回应。一来二去,两人越唱越起劲后,女方便会稍稍打开窗户,看一看男方的长相。如果没有“感觉”,女方便会关上窗户,以歌声的形式委婉地告知对方后停止对歌。如果有“感觉”了,双方便会继续对歌下去,有时直至天亮。之后,男方不管白天干活有多累,家住得有多远,都会在每天晚饭后,翻山越岭到女方的寨子里,女生的窗户外去对歌。这期间,两人是不见面的。如此长达一年左右,男方就找人来提亲。说媒成功的话,一对佳人则喜结连理;家里反对的话,女方就有可能跟着男方“私奔”。在侗族女孩看来,爱情非常重要。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在我国侗族部分地区有“夜娶”、“夜嫁”的习惯。娶亲一般都是深夜。男家三十多人的迎亲队伍,除吹鼓手外,每人举着一个松明火把,穿山过坳,越溪串案,火红一片,活象一条翻腾跳跃的火龙;再加上唢呐锣鼓的敲打和吹奏,在这寂静的偏乡僻寨,越发显得欢快和火热。夜行十余里,迎亲队伍到达新娘的团寨里,但团门紧闭(每个团有一张大门)原来这里不可轻易进门,设有道道“歌卡”。迎亲队伍每经一道“歌卡”,都要对歌。一盘一对应答如流,方许进去,进了团门,是否接出新娘,还要费力气突破最后一关,因为新娘屋里对歌手云集,即兴盘问。什么古往今来,天文地理,时事政策,随意编成,脱口而出,这就需要迎亲的男家歌手随机应变,很快地巧妙地对答出来,方可发亲。这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盘问对答毕,女家宣布发亲。新娘头戴侗帕,颈挂项圈,身着大襟花边盛装,由女伴陪同,右手举着桐油纸伞(据闻可避邪),在鼓手热烈欢快的吹奏下上路。如果在途中遇到另外一支迎亲队伍,新朗和新娘必须交换腰带,互相“换喜”。

当迎亲队伍来到男家的门前,即鸣放鞭炮,新娘暂停门外片刻,以等待“进门仪式”。一位五十开外的老人,负责举行迎亲仪式。

这套为时十来分钟的仪式完毕,新娘才在鞭炮声中进入洞房,稍事歇息便吃“半夜饭”。饭后便开始对歌。新娘和一群女伴在房里,新郎和一群男伴在门外,互相对唱,一直唱到次日凌晨。

有意思的是,新娘新郎成亲,并不“坐家”(夫妻同居)。次日,新娘吃罢丰盛的“百盘宴”(来参加婚礼的人不带其他贺礼,各带一盘最有侗乡特色的腌鱼、腌鸭、腌肉之类的东西,便由女伴陪同回娘家。以后新郎去女家做客,一旦女方有了身孕,新娘才一边挑着稻草(男耕)一边挑着纺车(女织)来到男家定居。从这时候起,才算是真正的夫妇。

侗族婚礼重要的环节就是“送买美”,所有的排场全在这里;“送买美”是侗话,指新郎家将各色礼物请人或挑或抬送到新娘家。路线什么的是有讲究的,一般场面都挺大的,几十个人拌花花绿绿的糯米饭、米酒、猪肉、糍粑等东西排长成队,新娘一般要去迎接,然后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引到娘家。侗族婚礼最奇特、最隆重的是送新娘“回门”。“回门”即送新娘回娘家,送新娘回娘家时新郎不得随行,而由新郎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挑着彩礼,组成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送亲的队伍越长,表示新郎家的家业越兴旺。彩礼有侗族特有的酸鱼、酸肉、酸鸭等。伴娘是新郎寨上的年轻姑娘,在长长的送亲队伍中,新娘走在最后面,手里抓着一块布,以便外人辨认。送亲途中,为了显示新郎家的家业,送亲队伍往往故意绕道而行,专找人群密集的地方通过。沿途每经过一个寨,都要燃放爆竹。新娘被送到娘家后,伴娘不得进新娘家门,要立即返回新郎家。娘家人随即给每个客人端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称为“喜茶”。晚上,送亲队伍中的未婚青年和新娘寨子上的未婚青年通常会聚在一起聊天,寻找意中人,谓之为“坐夜”

第四篇:“侗族大歌”

基本简介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侗族大歌历史上分布在整个侗族南部方言区,目前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以及榕江县车江、宰麻一带。含今黎平县永从三龙、岩洞、口江、双江、肇兴、水口、龙额,从江县小黄、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以及榕江县三宝和宰荡等侗寨。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

特点简介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甚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

侗族人民个个能歌善唱,侗乡被誉为歌的海洋。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构成一段,若干段组成一首,每首歌开始有一个独立性段落,称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组成,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

分类介绍

嘎听

称声音大歌,这种歌强调旋律的迭宕,声音的优美。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嘎嘛

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嘎想

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

嘎吉

称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发展历程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它的形成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可见,侗族大歌在明代就已在侗族部分地区盛行了。这是数百年前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

1959年10月黎平县侗族民间合唱团组织强大阵容进京演出,为人们带去有声有色、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在首都舞台上唱响,打破了侗族大歌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引起强烈的反响,当时中国唱片社还为侗族大歌录制了唱片。那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迈出的重要一步。

1988年6月,贵州省榕江县“金蝉歌队”又应邀参加中国少儿艺术团赴法国和平儿童节十周年暨南特大众艺术节演唱侗族童声大歌,荣获一等奖。1994年春节文艺晚会和202_年的春节文艺晚会,黎平县侗族大歌队演唱的《蝉之歌》、《布谷催春》等侗族民间的歌曲,从而使黎平县这朵藏在深山里的民间艺术奇葩,名扬海内外。

1.侗族大歌,是我国民间音乐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她产生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是中国民间唯一存在的多声步民歌——誉为:“天籁之音”

3.侗族大歌分为“声音歌”和“古楼歌”<<蝉之歌 >>是声音歌的代表作 4.侗歌大歌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水乳交融.5.黎平侗族姑娘在上世纪80年代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家演出成功,随后,黎平侗族大歌艺术团先后赴朝鲜、前苏联、意大利、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侗族大歌飞遍了大半个地球。让我们侗族人激奋的是在202_年9月30日,侗族大歌在阿联酋首都格拉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大歌这一民族的瑰宝终于成了世界的。

6.侗族大歌唱响法国巴黎——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隐藏着的文化” 7.五项吉尼斯记录:

一、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黎平天生桥

二、最早的侗族鼓楼雏型——述洞独柱鼓楼

三、埋藏地下最久且体积最大的阴沉木——杉木阴沉木

四、最大的侗族鼓楼群——肇兴鼓楼群

五、万人合唱“侗族大歌”

第五篇:侗族建筑风格

侗族是个有着悠久是和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由我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百越”族系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湘桂黔三省区相邻地带的山区。侗族地区聚居得地方温湿多雨,土地肥沃,有着优良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其创造俏美独特的木构体系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木材。此外,由于侗族地处偏僻,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其文化体系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一定程度上的原始文化色彩,其建筑也不例外。别具特色的建筑表现了他们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依山傍水的村寨中别具一格的吊脚楼,还是气势恢宏形似宝塔的鼓楼和潇洒飘逸的风雨桥,都构成与其他建筑与众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瑰宝。

侗族聚居地多为山区切气候多雨温湿,为防湿毒蛇虫兽的侵袭,底层不住人,都用于饲养家畜,安气,置柴草,放置农具和重物等,侗族的建筑风格为干栏式建筑,下面从侗族的风雨桥,吊脚楼和鼓楼三方面了解一下它的建筑风格。风雨挢

在侗乡能和鼓楼媲美的,是侗寨的风雨挢,俗称花挢。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挢,挢梁全都建筑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大部分为木挢,还有石拱挢石板挢竹筏挢等,宽四五米。青石作墩,杉木铺挢面,上面是瓦顶长廊。长廊两旁设栏杆长凳,形如游廊,可供行人躲避风雨,观赏休憩。

吊脚楼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 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鼓楼

鼓楼亦称凉庭,它是侗文化的象征,是侗寨的独特标志。鼓楼以高而大,伟岸稳重,巍巍挺拔见长。鼓楼楼檐层数为奇数,不管层次多少,均高于民居。鼓楼有厅堂式、干栏式和宝塔式三种类型,柱型有单柱和多柱之分,多柱型鼓楼中间的四根主柱象征四季,12根衬柱象征12个月,合起来寓意岁岁平安、四季祥和。鼓楼结构精巧,造型美观、典雅端庄,被文人誉为“秉凉亭之清幽,兼宝塔之奇伟”。

鼓楼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夏天,人们到鼓楼聊天乘凉;冬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讲故事。

侗族的传统节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