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财考研
【校长访谈】
在红土地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访江西财经大学校长王乔
□本报记者 肖雨枫
王乔,196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西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
再过2年,江西财经大学就满90岁了。按照王乔的话说,他就像运动员,拿着接力棒,要把这份事业继续跑下去……
此次采访王乔,不是在他摆放着清香茶花的办公室,而是在7月炎热的北京,其时他正在中央党校,同45所高校负责人一起参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班学习。采访中,他表达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好大学,在红土地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
涵庐山之气 扬财经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江西财经大学有着怎样的历史沿革?在这期间,学科建设具有哪些特点?
王乔:江西财经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农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坐落在英雄城南昌,涵庐山之气,扬井冈之魂,临赣江碧水,接梅岭烟霞,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
财大前身为1923年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1962年改为江西省财政贸易学校,1968年被撤销。1978年恢复江西财经学院,1980年转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2_年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按照学校提出的建设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和整体定位,学科建设上,我们的理念是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学科建设;抓住学科点申报契机,不断做强做优重点学科;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全力加强基地、创新
团队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所财经类大学,学校拥有哪些优势学科? 王乔:财大的优势学科主要还是体现财经特色。具体体现在:现有国家、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多为经济、管理类;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获国家级、省部级的奖励项目中,经济、管理类也占多数。
“十二五”期间,我们的学科建设工作将重点由以申报为主向以建设为主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提升学科专业整体竞争力。努力构建“重点学科、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物”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报》:“十二五”期间,财大有着怎样的发展蓝图? 王乔:“十二五”期间,我校目标定位是,建设“人才培育有鲜明特色、专业学科有竞争优势、科研成果有重要影响”的全国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总体目标是,巩固财经类高校第一方阵的地位,力争学校综合实力和主要学科在全国财经高校排名前移;扩大在江西高校的优势地位,全面打造区域人文社会学科中心;扩大办学空间,争取实现省部共建,进入教育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努力办成基础厚实、特色鲜明、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
具体来讲,教育规模上,普通教育各类学生总规模38800人。专业建设上,总数控制在50个左右。教学工作上,积极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力争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科研工作上,实现国家级科研奖励和国际重大合作项目的突破。努力建设成为区域人文社科研究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三个课堂联动 三类实践齐上
《中国社会科学报》:财大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请您介绍下该办学特色的实践经验。
王乔:高校在培养人才上具有共性,然而,由于各校定位不同,自身条件不同,服务面向不同,在人才培养上必然有自己的个性。人才培养没有特色、没有优势的高校终将被淘汰。我校毕业生究竟是社会的包袱还是社会的财富,能否负起时代的艰巨,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财大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历程,形成了重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学传统。
1927年,罗静远校长制订了“信敏廉毅”校训和校歌,倡导创业精神和实践教学,校内开办银行、商店和美术广告社等,学生实习时间约占上课时间的
1/3,在当时全国商业学校中尚属首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历任领导班子秉承光荣的办学传统,不断探索具有江财特色的办学道路。1985年学校提出培养“开拓型”经济管理人才目标,强调责任感、成才欲、文明度教育,试行学年学分制;1994年提出“培养跨世纪的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创造型素质的人才”,并通过完全学分制和双专业与双学位教育来实现;1997年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202_年进而提出“培养大大小小的老板,使我们的毕业生不是给社会制造就业压力,而是给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的思想;202_年正式确立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思想。
新世纪以来,我校逐步建立了“以学分制为基本教学制度,贯彻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打造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齐上”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三个课堂联动”,即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三类实践齐上”,即课程实验、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践协调安排,有序开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财大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乔: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方面,我们制定了“优秀青年学术人才支持计划”、“特色科研团队支持计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计划”以及“高端科研成果支持计划”。“十二五”期间,学校还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团队建设,多出科研精品,形成研究特色,铸造江财品牌,服务社会发展。
服务江西中部崛起 提升和谐大学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江西是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中南经济圈相毗邻的省份,被纳入泛珠三角经济圈。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上,财大起到了哪些作用?
王乔:多年来,学校组织科研团队,全面参与江西中部崛起战略研究,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江西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创办了“财经高端论坛”、“江西发展高端论坛”等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与江西11个区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签订市校合作协议。大力实施“结对帮扶工程”,集全校之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学校根据江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校企、校地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面向地方和企业举办各类培训班、学历班,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报》:江西人文底蕴丰厚,书院文化源远流长,井冈山精神传遍全国。在大学传承创新文化功能上,贵校有着怎样的思考?
王乔: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培育积淀发展而形成的共同的
价值追求、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一所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我认为,组成和谐大学文化有四种要素:融合、独特、人文的物质文化;先进、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理性、诚信、高效的行为文化;宽容、创新、和谐的精神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间的关系,都反映出高校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精神价值和审美意识等。它属于大学文化硬件,是大学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实现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载体和手段。制度文化是学校的文化品味、办学水平、价值取向的体现,它集中体现了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师生员工行为的要求。行为文化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最直接的外在体现,是学校创新精神、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动态表征。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龙头,包含办学目标、校训、大学精神、行为规范等顶层设计。只有进一步明晰学校的顶层设计,才能更好地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和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第二篇:西财考研心得
今天离考研那天已经很久很久了吧,其实一直想动笔写点考完研的感受,可是因为懒都没有动笔。今天龙哥说我们应该给下一届留下什么,我想也是应该写写了,虽然那些记忆已经开始模糊了。。个人整体觉得考研复习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决心和朋友的支持相伴。在考研初会觉得其实还好,不就是学习嘛,又不是没学过,可是渐渐下来,你会越来越痛苦,面临越来越多的信心受挫的事情,比如数学老是做不对,英语阅读怎么还是错。所以很容易动摇,想有放弃的冲动,这时候朋友最重要了,我烦的时候都会和朋友说,她们会告诉你这是正常的,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这样你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影响复习。同时在选择研友的时候,一定要有些成绩比你好的,这样你遇到不懂得地方才能找人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数学好的,这方面我实在是要感谢董、张蕾、王静,才有了最终数学的高分。还有就是你要确定你的研友比你还坚定的要考研,且有很强的毅力坚持的人,那样你看着他都有动力了。我考研的研友有男有女,平时都一起上自习,一起吃饭,一起互相讨论问题,我觉得这种氛围对我考研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心态(我心态很不好。经常哭)。还有个问题就是,可能在复习的过程中,你的研友比你复习的快或者慢,你最好不要太过纠结于这些,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也就是说不能为了比进度而比进度而没有把知识掌握的好,也不能和整个考研过程中每阶段应该干什么拉开太大的距离。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参考以前考过的学姐学长,每个时期大概干什么,然后给自己制定一个一段时间的目标计划,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看书,什么时间看什么科目等等。下面我讲下我模糊的记忆中各科复习的最有体会的地方吧
一、数学 这次考研最骄傲的就是数学了,差一分满分,可是其实我特别笨,一点也不聪明。我考高分有几个原因:
1.我很爱问问题,遇到不懂的,自己想不通的,我一定会请教我朋友,而我又很幸运,旁边朋友数学都挺好的,问数学题,我一般会先问她遇到这道题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为什么没有思路,她就会耐心的给我讲解她的思路是什么样的,然后才是具体开始问这题怎么解,最后你如果可以联想到其他题目类似的问题是不是也是这么解就最好了,这样你一类题就基本上多做几次能搞懂。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能回归课本上看看课本上类似的题就最好不过了,其实一切题基本最终来自课本。
2.每天我都会花时间在数学上,数学我觉得我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做到一定时候可能自然看到就有反应,特别在后期很多人觉得专业课什么的没什么时间看了,可能会忽视数学的练习。但大部分同学的经验都是生疏了后面感觉很多不会了。所以最后时间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可以减少,但千万不能不练。还有就是数学最忌讳看,不动手练。这个可能就是大家觉得报辅导班没有用的原因吧,我当时报了海文的全程,其实真的真的没必要报,基本没有学到什么。拿数学来说,数学光听真的没什么用,当时听完很有感觉,过几个星期全部不记得,而且你自己的书都做不完,基本没时间复习考研班的资料。只建议听下李永乐的,其他的都讲的不是很好,没有特别大的帮助。
3.我觉得最后真题给我的帮助很大,我做真题的方法是一个姐姐给我讲的,我觉得效果很好。就是每次做真题都把时间规定成考试时间,自己拿一张纸当做答题纸把答案写在上面,每次都当做你在考场上一样认真对待,最后做完了给自己打分。刚
开始可能会很受挫,但做着做着还是会改善的。我觉得这个方法使我在考场上,觉得很熟悉的感觉,所以一点也不慌,做的很顺,因为之前一直这么练的。4.关于数学做笔记,大家做的笔记基本最后都没有时间来看。做笔记不能把你所有不会的都写下来,一来没时间,二来没效果。我觉得最好是在复习全书做第二遍时候再开始做笔记,而且笔记可以记下你记不住的公式,还有就是我一般会写经常都做不会的题目,一类题型,当时问完同学的心得体会,这样下次又遇到就可以翻翻笔记本。5.关于复习进度,由于过太久了记得只能是个大概,我大概是暑假之前看玩课本一遍,包括选择性做做后面习题,暑假开始复习全书,暑假完了做完一遍复习全书,接着第2遍,做完后做的660,那个很受打击,做完选择题哭了一次,基本都不会。然后又看了一遍复习全书,后面做了400题,我是和真题一起穿插做的,做几天400题,做一天真题,真题做了两遍。
二、英语
英语我考研的时候考的很不好,考场上还睡着了5分钟,因为某些原因前天没睡好,中午忙着被模板又没休息。。所以很失误,而且自认为自己英语还可以,所以也没有多加重视。我也说下自己的感受吧 1.关于单词,每天都要背,而且一定不要死磕一个单词背很多遍,多看几遍就好了,翻得次数更重要。
2.阅读每天都要做一到两篇,保证自己的阅读感觉和速度,刚开始不会规定速度,后面15分钟内要做完一篇阅读 3.根据学姐学长的经验,真题很重要,所以要做两篇,可是我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我第二遍的时候老是记得第一遍的答案。。所以大家做的时候不要犯我的错,而且第一遍最好写在纸上,不要写在卷子上,避免留下痕迹,做的时候要想的是出题者的思路,而不是上次的答案。。
4.关于复习进度,单词一直都在看,阅读我有点懈怠,每次都赶时间一样,因为我是按规定时间复习科目,英语给的时间最少,我担心耽误其他科目复习。所以大家还是认真对待,做的是张剑的黄色那本阅读,做完后做的真题。
三、专业课
我是考的自己学校,可是没感觉专业课有啥优势。。虽然最后考的还可以。主要经验如下
1.专业课最重要的是课本,然后是真题,然后才是那些杂七杂八的参考资料。西财的专业课是高鸿业的宏微观,还有西财的微观,西财的政治经济学(这个主要靠后期背西财的一本黄色的配套的讲解什么的,忘了什么名字了。)宏微观搞懂很重要,其实考的都是重点,而且从我们这年就给了大纲,大纲上的知识点一定一定要搞懂,最好还要能背下来,因为毕竟最后那个考试要文字叙述,但我自己的心得是,经济学题一定要答到知识点,要不然就算大段文字叙述也是没有用的,老师一样不会给分的。
2.专业课真题一定要认真对待,最好能够自己亲手做一遍,因为没有答案,而且一些研究生编的答案很多都错的。不要做政治经济学部分,那个太费时间了。然后最后一个月要狂背那些东西,当时觉得专业课看一遍忘一遍,但最后发现只有背了才会有印象。专业课不要拖到最后才开始背,那样真的很赶。建议一个半月左右一定要开始背了,要不后面很赶。
3.西财的专业课有老师开班,建议不一定要报,我当时没报,后面可以买录音和相应的笔记,就是什么西财的红宝书,我觉得那东西编的实在很烂,基本没怎么看,除了辅导班笔记和真题有用基本没有,个人意见哈~
4.关于复习进度,只记得自己暑假完了书还只是把宏微观看了一遍,而且基本啥也没记住,后面就接着又看了一遍吧,然后就是边看真题吧,最后是看了下政治经济学,因为还是有要理解的地方,书大概看了4遍吧,其实前期理解,后期狂背。
四、政治
政治真的是我最不会的了,从小就不会编,觉悟也不怎么高。所以最后考的也不是很高,而且政治花的时间最少,所以记忆也模糊了,经验也不是很多,我就不说了,这个可以参考下那些高分的人的。
写完了,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哈~每个人有自己的最适合的复习方法~希望能对下届有点帮助吧 最后真的告诉大家,考研很艰辛,但路上的风景很美好,我收获了一辈子的友谊,谢谢陪我渡过考研日子的人:张蕾 刘扬 甜甜 董璐璐 静 娇娇 马栋 潘峰 小强 八戒一辈子会记得那段时光的
第三篇:西财考研必看,绝对干货
1.总体评价 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天府之国成都,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院校。由于金融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近几年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一直都在200人以上,甚至达到300人。个人认为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学校,学校实力很强,但是分数相对不高。
2.金融学专业各个方向的说明
08年金融学专业计划招生中列出了10个方向,现在作简单的说明:
1——6是金融学院的方向(其中6金融学实验班是新开的)
7——9是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方向
10——是模拟银行中心的方向
这10个方向初试内容都一样,都是考经济学二,但是复试有所区别:
1——5复试完全一样,6的复试笔试有所不同,7——9的复试笔试由中心独立出题,10也是由相应单位独立出题。
3.金融中心和金融学院的区别
西财金融学专业的招生主要有两个单位,一个是金融学院(方向1到6),一个就是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方向7到9)。二者招生是独立进行的,只是近年来,二者在教学科研上有合作的倾向,但是行政上还是独立的两套系统。
金融学院相比于金融中心招生人数要多得多,学院近几年的招生人数都在200+,中心06年招生40人,07年招生45人,08年估计也是40人左右。因此,两者招生规模上区别比较大。这就造成了金融中心更有精英教育的感觉,就业自然也是很不错。金融中心基本上汇聚了财大最顶尖的师资。
尽管我录取到的是金融中心,但是我也并不认为中心的研究生就一定比学院的研究生强,因为西财研究生是自己选课,而且学习本来也基本上靠自己的事情,所以关键还是看个人。
特别想说的就是,08年金融中心最后录取的人当中,有很多人初试分数是340+350+,所以有师兄感叹,08中心是跨掉的一代!
所以,总结起来,金融中心可能名字比学院好听点,然后牛老师多一点,其实其他的还是差不多的。
对于那些有名校情节,希望到一个有名的地方深造的同学,或者是自我感觉实力不凡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金融中心。
4.参考书目
西财列出的那些参考书目是初试——复试的书目,初试不需要看那么多的。
西财经济学分为经济学一和经济学二,经济学一是指政治经济学90分+西方经济学60分,经济学而2是指政治经济学75分+西方经济学75分。
官方教材大家只需要看这5本就行了:
刘诗白《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
刘诗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吴开超 张树民《微观经济学》
曾志远《宏观经济学》还没有出版
补充参考资料: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文版本(本书是张老师给本科生上课使用过的教材,我今年就是因为没看,所以微观第一道有关土地税的问题挫败,此书值得推荐,虽然不是西财没有指定为参考书目。里面的的案例最好都看看)
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有关“禀赋”的概念,本书写得比较清楚,我参考的是这本书)
3、张树民《中级微观经济学》
(本书是张老师给研究生上课使用的教材,05和07年有关天然气涨价然后政府补贴的题目就是来自此书,辅导班中微观部分有关消费者选择理论也是来自此书)
4、货币金融学
(本书是金融学院复试指定参考书,初试复习的时候可以参考这本书中有关货币需求、通货膨胀等相关方面的内容)
5.专业课的复习
西财宏观、微观复习提示:
1、财大微观的传统重点在市场失灵,四种市场失灵必须全部掌握,基本上每年必考。08年考了“外部性”,总结市场失灵不推荐高鸿业的书,最好的参考资料就是张树民的《微观经济学》,总结得很清楚,很有条理,或者参考我总结的,然后再结合其他资料,一定要总结出一个自己的大综合版本出来
2、财大宏观的出题老师应该是曾志远老师,03年和08年的笔记比较有参考价值,或者参考曾志远的本科笔记宏观部分。
专业课的复习基本上是以辅导班笔记和历年真题为主线展开的,尤其是暑假之后,不能一味的光看书了,要有所侧重,通过真题和笔记把握西财的出题风格。
由于西财的题目全部是大题(简答论述),所以在10月之后大家必须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开始自己总结知识点。从10月份开始到考试前,我就一直在总结,最后总结下来,A4纸总结了有近300页,很有成就感。由于是自己总结过的东西,考试前背诵这些东西还算比较轻松。最后考试证明,我总结的东西还是很有用的,政治经济学部分的题目全部是总结过的,微观的那道20分的市场失灵问题(外部性),也是意料之中的,当时想都不用想,直接把我平时总结的那个版本答上去就行了,而且保证不会丢分。
关于知识点的总结还是有一些讲究的,比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通货膨胀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出来后,怎么答呢?
我总结的时候一般都是这个思路,一个问题出来,先答概念,也就是先答什么是通货膨胀,把阅卷老师当成是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来对待,逐步把所有有关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有条理地答上去,比如,我是这么总结的:
(1)通货膨胀的定义
(2)通货膨胀的类型
(3)通货膨胀的成因
(4)通货膨胀的后果(效应)
(5)通货膨胀的解决办法
(6)最后,如果需要结合实际,还可以适当结合实际
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这种套路。
建议大家可以先总结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就以辅导班笔记为线索,把所有问题都总结好了,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刚才那个通货膨胀的问题,不管他怎么出题,只要是考到通货膨胀,那么就可以把这些总结内容全部有条有理的答上去。西方经济学总结好了再总结政治经济学。
我是把所有的专业课问题都总结了一遍,用A4打印纸大概总结了有200多页,很厚,最后考试的事实证明,这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1月份复习的时候,我就什么资料都不需要了,就拿着我的200多页总结的东西狂背,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你机械记忆能力的时候了,其实还是有些小技巧的,我记忆的时候是采用的“关键字”记忆法,比如上面通货膨胀的(1)——(6)就是关键字,就是说可以列个提纲,具体的内容靠回忆,记不得了再看看具体内容。除了关键字记忆就是“回忆”记忆了,可以趴在桌子上休息的时候闭着眼睛回忆,最后1月份的时候,我基本上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还要回忆,甚至在去上自习的路上还在回忆。都要上战场了,让自己完全处于那种状态之中是很必要的,大不了也就1个月时间嘛,但是长期这样是不行的,容易搞成神经衰弱。
关于记忆,就是“关键字”+“回忆”!这同样适用于政治。
6.有关辅导班
西财以前每年暑假8月份和11月份会有辅导班,这个辅导班还是比较有用的,但是也不一定要亲自去上,因为培训只有2天,好象还比较贵,而且成都天气也很闷热,尤其是外地的,去也不方便。所以可以买本笔记也可以,这个笔记有专门的商业机构在卖,这个笔记还是比较必要的,尤其是政治经济学,今年考试的题目基本上没有超出辅导班的范围,所以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7.参考资料的购买问题
西财有几个专门的商业机构在卖资料,有一个所谓的红宝书,还是可以买,但是特别贵,好象要280+。后来我发现所谓的红宝书,很多东西是从西财精品课网(http://211.151.89.150/)上面下载然后打印出来的,根本没什么参考价值。这个红宝书里唯一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就是暑假的辅导班笔记和历年真题。个人不推荐在网上买那个红宝书,当然有钱人除外。
我当时是从西财本校一些研究生那里买的盗版的,08辅导班笔记+历年真题,没花多少钱。所以要是条件允许,有熟人在那边,可以采取这个渠道去买,一般在暑假结束后开学那段时间就可以买到了。
另外,我最近也在卖我自己使用过的笔记,基本上包含了西财经济学专业考研所需要的全部资料,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我QQ空间的具体介绍:http://user.qzone.qq.com/17183949
48.初试(科目、题型)
西财考研经济学类的专业分两类,理论经济学类考“经济学一”,应用经济学类考“经济学二”,其实基本都是一样的,都考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只是比例不同而已,经济学二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个占一半,经济学一是西方经济学60分政治经济学90分。
金融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类,考经济学二。
初试题型全部是简答论述,没有选择题。
9.初试之前是否需要看复试参考书
由于西财不是自主划线的34所院校,参考的是国家线,所以复试一般比较晚。按照惯例,复试时间是在4月中下旬的一个周六周日。因此,即使是跨专业的同学,初试前也不需要看任何复试的书,初试后知道分数了再准备复试完全来得及。而且,西财相对还是很公平的,只要初试成绩到一定程度,复试表现不是很意外,一般就可以录取的,所以关键还是初试成绩。
10.复试(比例、加分项目、计算公式、调剂、复试名单)
西财初试占70%,复试占30%。由于划线比较低,金融学专业复试人数比较多,根我了解,08年金融学院有500人左右参加复试(08年的复试名单可以参考西财金融学院主页),录取了300人左右,调剂了100人左右,刷了100左右。
复试分为三项,笔试10%,专业面试15%,外语面试5%,总共占30%,初试占70%。然后还有一个加分项目,具体如下:
(一)在有CN标志的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
(二)获得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
(三)获得各类科技发明奖(须有专利号)
(四)全国数学建模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五)获得省、部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奖
(六)其他省部级奖项(证书上须加盖省、部委印章)。
这6个项目可以加分,每个项目最多可以加一分,总共最多加三分。
这次我加了2分(校三好学生和省优秀毕业生),这个2分还是很厉害的,折合一下相当于初试多考了14分。
11.是否歧视跨专业
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甚至有的老师还很喜欢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同学。一般老师都喜欢数学或者英语成绩好的,像我复试的时候老师就问我数学英语考了多少分,是不是正常发挥。
所以跨专业的同学完全不要担心这些问题。
12.公平问题
当我谈到西财比较公平时,可能有人会说,考上的人都说公平,没考上的都说不公平。其实,公平本来就是一个论理学概念,没有绝对的公平,关键在于你拿什么标准来衡量。西财在全国众多高校中,还是算相对公平的。我可以举一些例子:
我今年基本上算是3跨考生,但是我最后专业课拿了129分,说明西财判卷还是很严谨的,没有压外校。而相比而言,我认识的一些我考南开、央财的同学,他们的实力都不比我差,但是最后专业课都不高。
还有,今年我在论坛上骂西财不公平,很是气愤。今年西财金融生源特别好,分数都划到了340,为历史最高(与06年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像那些外校的,考340+刚好压线的,如果你复试也没好好准备,一问三不知,那么试问,西财有什么理由要你?
照顾本校学生不是西财一个学校这样做,试问,你自己的学校是不是也照顾本校,或者也许更为严重?!所以,有些潜规则我们必须面对,如果你无法接受这样的规则,那么就请选择别的学校吧!
最后,我想说的是,与其花力气在这里争论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还不如认真复习把初试考好。试想,如果你初试高出复试线20分以上,复试表现也不意外,西财有理由刷你吗?
13.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
我认为,完全不需要。
记住一句话:有关系的,联系不联系,结果都一样;没关系的,联系不联系,结果也一样。
我就从头到尾都没联系过,即使知道初试成绩考得还不错后,也没联系。
因为我就是属于那种没有关系的,而且西财复试是分组面试,你见的老师也不一定能够面试你。而且,老师大多数都很忙,哪有时间见呢,再说大牛老师也不是你说见就能见的啊。更何况,西财整个招生环节,相对而言还是很公正的。所以,与其花心思在那考虑怎么联系导师,还不如好好复习,把分数考高点,复试时争取表现好点,这才是王道!
14.公费比例
08年官方公布的全校公费比例为40%,根据我的了解,今年金融学院第170多名都还是公费,加上保送的,估计公费比例超过50%了。金融中心第25名都还是公费,加上5个保送的,公费比例超过60%了。中心07年的公费比例大概是65%。
09年的政策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即使实行奖学金大家也不用担心,个人感觉西财的财力还是很雄厚的,奖学金制度的话覆盖面也会比较广的。
更多详情请访问我的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171839494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请留言补充,我尽量回答!
还有,那篇“西财金融中心考研之路”大家可以在这个地址下载http://sm.hebut.edu.cn/web2006/edit/UploadFile2008/***.pdf(把这个地址粘贴到浏览器地址栏就可以下载了,直接点击下载不了的)
这个文章后来我又作了一些改动,这个是比较完整的版本,欢迎下载
第四篇:西财考研复试物流管理试题
202_年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流管理复试试题(非完整版)
笔试部分:
考试时间2个小时。有些题我记不清了,尤其是一些数字,希望大家谅解,题目如下:
1、考线性规划,一个图,3个约束条件,求max z=aX1+bX2,ab做和变化时,max的最优解分别取道图中各约束条件端点(就是顶点)。(10分)
2、max z=„„„„(3个约束条件,4个未知数,单纯形法。)(15分)
3、证明某个端点值是最优解,也是线性规划的。(10分)
4、运输问题,产销相等,很容易但是要用到单纯形法求解最后答案。(15分)
5、仓库的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10分)
6、什么是jit采购,特点是什么?原则是什么?(10分)
7、这道题一共15个判断题,大多数是单纯形法的,3个为线性规划。(15分)
8、一段英文,今年是关于比尔.盖茨的笑话,用英文做出解释。(15分)
专业课面试部分:
单独的一个房间,1个老师纪录,2个老师提问,1个英语面试老师,一共四个老师。
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提问。老师根据你对问题的回答交叉深入追问下去。有一些问题都是书上有的。如果问到不会的问题,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如果被问“露馅”就不好了。
问题有:
1、什么是第一、二、三利润源?
2、物流的成本有哪些?
3、什么是物流?
4、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的区别有哪些?
5、现代物流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6、你是否认为现代物流就是信息技术决定的?
7、什么是mrp,mrpⅡ?你对erp有什么认识?
英语面试:
专业课问完之后开始英语面试。先是用英语自我介绍,然后问几个和物流有关的问题,大家最好要熟悉与物流相关的英语术语表达。比如会问:What is the supply chain?please answer in English.
第五篇:西财电子商务学院金融学考研历程
020204金融学(018电子商务学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刘诗白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刘诗白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卫兴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杨伯华、缪一德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之前发了4篇连续的帖子,好多研友都加我扣扣啦,结果问的问题其实我都已经写的很清楚啦。焕然大悟,肯定很多人只看了第一篇,后面的3篇根本没看到,所以,在这里把4篇完整的发出来,应该就不会在问那些基本的问题了。西南财大金融学硕
曾经给自己承诺:拿到全额奖学金了要写一篇经验总结,一方面给后来者一些建议;一方面作为对在考研网发帖的前辈的感谢!谢谢你们的有益的分享!一.关于择校
很头疼,这个问题!!本来已经做好准备考西南财大的,但是身边的朋友全都是考复旦,人大,上财,厦大,南开之类的,觉得自己选西财有点懦弱。所以,8月辞职考研时轻松的心情开始郁闷,整个9月差不多都是在纠结中度过的。最终,我仔细分析了自己的考研目的:考上著名的专业性财经大学(就只有西财,上财,央财了),不是能不能考上的问题,而是必须拿全额奖学金(上财,央财的地理优势会对其难度造成溢价,对于一个4跨考生:跨专业,跨校,跨地区,跨年级的老同志来说,我认为不值得冒风险),另外,《经济观察报》的一篇专题报道《影响中国投资圈的10大高校》对西财的分析更加坚定了我的意愿。最终敲定了西财。
但是,西财有3个地方有金融(貌似有个信息学院也有,那个不了解,不做讨论):金融学院,金融中心,证券期货学院。这几个地方又是不能互相调剂的,所以必须选择好啊!金融学院收的人数最多,难度应该最低;中心是具有同全国名校竞争力的地方,难度自然不小;证券期货学院是第2届报考,竞争暂时小一些!考虑到发展趋势,并向西财的同学了解了哈情况,发现金融学院的大老板经常一届带10多个学生,oh,god,,,,学生3年都没有多少机会和老师碰面,,算了吧;金融中心呢,说实话,看着中心的就业和老师势力,很是向往,不过,因为中心要招收很多保送生,收考研的名额就减少了,这个的风险也是相当大啊,拿到全奖的机会更小了,另外,考虑到自己的志愿是希望做投资,所以,证券期货学院这个全国第一个专业性的学院很快吸引了我。由于是个新学院,就业信息基本搜索不到,只有打电话像他们第一届毕业的一个研究生师兄打听情况(他签约了某券商研究所),通过他,了解了证券期货学院第一届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已经不再金融学院之下了(11年的第二届更好,券商研究所,基金公司,银行分行之上的地方很多)。另外,我看了院长和副院长的简历,发现他们的数学背景应该相当强,之前备受诟病的就是西财金融不重视数学,看来证券期货的老师应该是相当重视数学的(衍生品出来了对微观金融的需求会增加),还有一个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证券期货学院基本不招收保送生,几乎全都是考研的(听说是因为院长非常有个性)。对了,还有师姐给我说过:中心对本科更挑剔,貌似更偏好金融经济科班出身的,而证券期货学院对跨专业的考生也很喜欢!最终,敲定了:西南财大证券期货学院!!打个比方吧:金融学院好比百货公司,而中心和证券期货就好比精品店。二.关于教材
数学:《高数(同济4,5,6版都行)》,《线代(用的本校的)》,《概率(浙大版,本校的也可以)》,《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真题解析》,这些已经足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做做《600题》,《400题》(这个我做了,不过后悔做了,虽然也能做出120+,但就考试来说,确实意义不大)
专业课:《西方经济学(宏观和微观分册)》(高鸿业4版,其实3版也行),《政治经济学》(西财版,刘诗白版一卷版,08出的)。这些已经足以;有更多时间可以看看《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和《宏观经济学》(曼昆),这2本都算中级经济学了,可以挑些内容看,我是全部看完了的!西财自己有本《微观经济学》(张树民 吴开超版本)(在此,向英年早逝的张树民老师表示敬意,虽然没上过你的课,不过听过辅导班录音,很有水平的),这本书的市场失灵部分写的蛮清晰的,11年我猜测微观部分以前张树民老师出题的部分会被李毅老师替代(因为本书市场失灵部分就是李毅老师写的)所以我加重了本部分的学习,从考试来看也印证的我的猜测。另外,就是辅导班和笔记的问题了,我没有去财大上辅导班,不过,辅导班录音在网上下载了,笔记也是在网上下载的,笔记差不多是个缩略,但是没有漏题,所以想以辅导班作为救命稻草的朋友早点打消此念头,好好看书打下基础才是王道!
英语:《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张剑 曽鸣版,俗称黄宝书),反复座上4遍,指导搞清楚每个答案在原文的出处!把真题的单词搞定就足以(以考上60为目标)。我虽然也一直间断的背背单词《红宝书》(俞敏洪版),不过,我在此可以负责任的说:到考试时,这些单词基本上算是无用功了!另外,千万别做模拟题,可以当文章来读读,但是绝对不要做题,这样只会误导你的思维!!!!总之:英语,一本黄宝书就够了!!!!政治:《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序列3,4》(任汝芬),但是千万不要做《序列1,2》,另外任汝芬的辅导班我认为不好(我听过2节课,别人送我的卡),《最后4套题》(肖秀荣版),肖秀荣的题真的是最接近真题的风格和难度的,值得一做。整个考研过程中,我只参加了我们学校自己老师现场授课的政治冲刺班(2天),非要参加政治辅导班的,一定要选择10月之后的,不然,你只是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仅仅聊以自慰而已。《时事》我看的是风中劲草版本的,很不错,重要内容全都包括了。最后2周,会有无数种《20天20题》之内的资料,基本都大同小异,没必要都去看看,选一本就行了。今天先写到这里,太晚了,下次再接着写!
三.关于复习节奏
8月辞职,重新背上书包到教室晃悠,感觉非常的兴奋。没几天,感觉就开始变糟糕了:8月的阳光像溜冰鞋的刀子一样,狠心的划过肌肤,渐渐的,一种强烈的抗拒出门的欲望开始蔓延;树上的知了也不知人间疾苦,悠闲的发出和睡眠神经共振的频率,总之,复习效率不高。不过很快就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我是4跨人员,我要拿全奖,所以,我不能再怠惰了。为此,我找到我本科同学(他留了1级,所以11年正好也考研),开始一起复习。在此,强烈建议大家找一个意志坚定的研友,这样会有协同效应的!但是找到一个学习习惯不好的,或者中途放弃的,那很不辛,你会收到不良影响的!
整个8月剩下的日子,我的时间全给了数学和专业课。之前上班的时候(7月),利用晚上的时间,已经把教材快复习完了(只有线代没看),所以,我就直接开始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每天上午和晚上都给了数学,这样进度还可以基本2—3天就可以完成一章,注意:你不能只是看看思路,必须动手,不会做的标上记号,以后在复习!第一遍是时候,我大概能做出7成左右的题目,剩下的稍微看看也就知道了,毕竟底子还在。我把自认为重要的和做错的都标记好,第二遍的时候就只看这些了。对了,有些人会在到底全书需要做几遍的问题上纠结,其实,这看个人基础和风格了,我完整的只作了第一遍,之后复习的时候只看了标记的。到了9月初,我已经做完了《复习全书》了,身边二战南开的哥们觉得很不可思议,哈哈,这样让我小小的自我陶醉了一把!之后我又把全书看了一遍(有选择的),还把教材看了一遍。
按照考研的时间科目,我每天下午都会看专业课,开始时,看得是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这本书写的不错,条理清晰。不过,对于我这个从来没学过经济学的来说,里面很多概念理解起来还是很迷茫,为此,我还专门看了一下相关视频,这样感觉入门了;看完微观我并没有马上看宏观,而是马上很快的在复习了一遍微观,这样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看完微观,开始看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在此,我不得不批评一下,高鸿业版的宏观写的确实不好,对于不同的流派和长期短期分析的界限很不清晰。本来宏观经济学就是一门不严谨的学科,连经济学家都没彻底形成统一的体系,这对于一个跨考的学生来说,伤不起啊!!还好,看了高鸿业的宏观后,马上借了同学的曼昆版《宏观经济学》(中级教材,不是经济学原理哈,这个是初级),看完之后豁然开朗,对于短期用凯恩斯主义分析,长期用古典主义的分析的框架基本建立起来啦。这样9月初,我把微观和宏观都看了2遍了!
其实,这个时候我基本选择的是考上财,所以,开始看《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所以,9月剩下的日子开始漫游漫游的看这本中级经济学教材了,可是,等上财的考研大纲出来后,它竟然在参考教材中加入了另外一本好像叫做《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多玛?忘了名字,好像是这个),此人的观点据说和曼昆有些不一致(曼昆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吧?),GOD,本来就不确定的宏观经济学,本来就没学过的孩子,本来还有冲突的2本书!!!!这种茫然的痛苦一直伴随我整个9月!!最终,我放弃了上财,确定了西财!总结一下:8月和9月,几乎全部的时间都贡献给了《数学》和《西方经济学》,由于本人英语还蛮自信的,所以,没把英语放心上,好像偶尔也会记几个单词,不过真的没有杂花时间!(这条经验不适合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
一晃就到了10月,一下子就开始紧张起来了,感觉真的是time flies啊!每天上午,是数学的时间,我继续把全书看完,之后拿出《600题》,由于都10月中下旬了,所以我只做了其中的填空题部分。其实《600题》里面很多都是从全书里面摘过来的,而且《600题》的难度波动很大,个别题名很难,坐不起也不要影响心情!到了10月31,我已经把全书做了2遍,教材复习了2遍以上,哦,忘了,由于线代基础很差,中间(应该是8月)还做了下李永乐的《线代》,这样,数学我就基本复习完了,接下来就是做套题了!10月开始,英语正式进入我的作战计划,每天下午(我会回租房的地方睡午觉,其实我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不过为了调整生物钟,我强迫自己躺1小时,一般2点开始下午的学习)从一开始我就确定了,只做真题!!拿到黄宝书附送的历年真题套题,是从98年的开始做的,那几年的题很简单,所以每天下午就把阅读做完,完了对答案,并且哪一个笔记本吧不认识的单词记下来,写上它的中文意思。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在套题上写出答案,而是把答案写在笔记本上的,并且给出我自己每个答案的理由!这样就能更深入的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同时加强自己的判断力!这个方法我觉得蛮不错的,大家可以试试!一直到考试前,英语都是这样搞的,再次强调:千万不要做模拟题!也不要寄希望于什么押题班!
每天晚上是专业课的时间。10月的时候,专业课我都看了2遍以上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用下面的顺序看,肯定会更有效果的!我觉得很好的顺序是:高鸿业《微观》---》曼昆《宏观》(中级)--高鸿业《宏观》(IS-LM-BP模型只能看高鸿业的,曼昆的也有,但是论述不一样,容易搞晕!);范里安的《微观》可以不看,当然,其中一些重要章节看了会很好,有时间可以瞄一眼!!我没有做过什么习题,也许有人会问,尹伯成的《绿宝书》有必要做吗?我的意见是没多少必要,如果你时间超级多,看看里面的大题(计算题除外)和概念题还是可以的!
嘿嘿,11月拉,终于写到11月拉!数学:11月1日,我开始了数学真题的模拟考!一天上午8:30准时开始自测,11:30之前必须做完。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障碍,会出现忘记个别知识点的情况,这是很自然的,不必纠结!第二天,整个上午都用来对昨天自测的答案,把一些知识点记录下来,就这样,一天做题,一天对答案,整个11月就干了这个!
英语:继续做真题,没啥好讲的,反正一遍遍的搞!
专业课:放弃上财,选择西财,就意味着要看《政治经济学》(西财刘诗白版)。11月才开始看政治经济学,而且完全没得底子,貌似有点嚣张!拿到教材,MD,竟然那么厚一本,含着泪开始啃;刚开始,被里面的专业词汇搞的想呕吐;不过,看着看着,在想想刚发生的金融危机,发现马克思的论述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很快就被马克思的思想震撼了(不过我没有被洗脑,哈哈),11月,基本就用在政治经济学上了,这样吧它看了2遍!
政治:嘿嘿,11月才看政治,也有玩火的嫌疑!不过,话又说回来,政治确实看早了也没有意思!上午,从数学哪里哪一点时间过来,下午,把英语一般的时间拿过来,晚上,在拿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样,政治的进度也开始起来了!看完《大纲解析》,已经是11月20左右了(大概,具体忘了),之后开始做《序列2》(任汝芬),胡乱的,凭感觉的吧它做了大部分后,发现《序列2》的题是在太偏太细了!一股后悔之情油然而生,立马把他扔掉,在此快速复习了一遍《大纲解析》,之后做起了《序列3》。这样,很快时间久到了12月拉!
这个时候了,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心理大概都有个底了,所以,不是回听说XX放弃了,不考了,,,之类的话!记住:自己千万别收到这种情绪的影响!
12月了,数学感觉很有底气了,继续再看一遍全书吗?感觉没多少意义,那就做《400题》吧!就这样,也像做真题那样,一天做,一天对答案,把《400题》做完了,虽然基本也能做出120+,不过,从考研数3来看,没有意义!在这里,强烈忠告:不要做《400题》,最好在吧全书过一遍,或者在看看教材都行!英语:继续反复做真题
专业课:开始把从考研网下载的11年辅导班笔记和录音拿来听,花了一周时间,吧录音听完了,这个还是蛮有意义的,特别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点的把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里面真的没有漏题!之后,遍把历年真题,经济学1,2读拿来看!反复看,一直持续到考试!
政治:把数学,英语的很多时间都给了政治,依次做了:《序列3》,《序列4》,《最后4套题》(肖秀荣),考研冲刺班的资料和风中劲草的《时事》!我没有看那些《20天20题》之类的资料,因为那些和《最后4套题》的大题基本雷同!
到了1月,最后的半个月了,5成的时间都给了政治,3成给了专业课,数学就没怎么看了,好像每天上午就做几道题练练手,一直到考试!
1月15日,哈哈,这一天终于来了,蛮兴奋的去考试,整个过程还是蛮轻松的!记住:只要自己好好复习了的,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秒!看着那些考一科放弃的人,我真遗憾你们放弃!都付出那么多了,不考完,那是多么大的人生遗憾啊!
哦,顺便说一下,专业课我考了将近120分(具体就不说了),听说这个分数很高!想想自己完全没有经济学背景能考到这个分数,倍感安慰,对自己的付出感到值得!
好了,今天先写到这里!四.关于感情和名校情结
考研的同志们都这么大了,有男女朋友很正常,但是考研期间,良好的感情关系对于考试的发挥也是相当重要的!
8月辞职不久,由于全身心投入考研,我的90后小女友和我的感情渐渐有些冷淡了。突然之间,我们各自都发现,大家的生活追求不同了(她希望2个人稳定的生活,我则想在闯闯),再继续下去的意义也变得渺茫了,于是,她提出了分手,并把理由说的很清楚,我想想,确实事实也是这样的,于是很不情愿的同意了!这样,和平分手后,花几天时间重新振作了哈,我继续的了自己的考研征途!!说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条:既然考研已成为你当前生活的第一目标,那么,和这个比起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考研期间还常常开小差出去泡妹妹的,女友不体贴的,全都落榜了(当然,这只是我看到的,不能以此作为普遍定论)!
解决完感情问题,接下来就要解决名校情结了!!
我想,大部分985高校的考生都会有名校情结吧。作为985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毕业的学生,考西南财大这个211高校,是不是真的如那帮考名校派(复旦人大等)认为的:太懦弱了???所以,整个9月,学校问题一直在我心里徘徊,人大,北大汇丰,南开,上财等,都曾被我考虑过!!为此,我觉得自己差不多都患上了抑郁症,几乎笑不出来,再加上昏暗的天空,那种无助和茫然远非旁人所能理解的!就在这个混乱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问自己,我辞职考研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哦,1:著名财经大学2:拿全奖;顿时豁然开朗,我不再以自己报考西财觉得有点难为情,我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期望中,我要做我自己完全能做到的事!对于那群志向远大的考名校派朋友,我只能赞赏他们,祝福他们!这就好比巴菲特的内部计分卡一样,我在乎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而不是满足与幻想考上名校的虚荣!请记住一句话:你不是因为你报考了名校而伟大,是你考上了才伟大!大家用心观察,会发现很多这种人:成天关心学校排名,就业怎么好了之类的,他们能说出每个学校的好坏优劣,仿佛他们就是权威的排名机构一样,他们经常满足于在别人面前信誓旦旦,说自己要考NB某校,排名又如何之类的!这里,我提醒大家一句:客观合理的评估自己的能力,立志考NB某校前,先掂量一下自己有多重!
随着这个困扰我久的心里问题的解决,10月开始,我复习的效率明显提高,这也为后来成功考上做好了铺垫!
附录:关于西财的一点优势分析:据朋友(西财同学)介绍,西财在深圳的实力相当强,社会认可度也非常高(貌似超过5000人,遍布各大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在西南,那更是一校独大!再加上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和其西部重要经济中心的国家署!其前途很是远大,放眼全国银行系统,作为曾经的人民银行系统1哥,西财在金融系统的人脉绝对会让你受益匪浅的!这样,我就选择了西财!
好了,这3个帖子从不同的方面总结了一下我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后来者有些益处,特别是985高校还在犹豫的考生,虽然你们学校是985,但是,如果专业比不上西财的金融的话,那就考西财吧!特别是证券期货学院,专业性强,老师认真负责,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会研究生3年无所事事的,现在证券期货学院才开始招研究生不久,其难度也许比金融中心低一点,但是,其发展势头已不可挡(西财保险,金融学院,金融中心的研究生,本科生告诉我的),对于985工科的(和我一样),你会在复试的时候感到十分的欣喜(据研究生师兄说:为了照顾非金融科班的考生,证券期货把复试题目的难度都降低了,可见其爱才之心)最后,祝大家好运!希望有缘成为校友!五.金融专业课初试和复试
看到有些同志很希望我谈谈专业课,也有加我扣扣的,为了公平起见,我把公开和私人问我的问题在这里统一作答吧!
西财金融3个地方初试都是一样的题目,都考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各占50%(本文只针对应用经济学)。复试的时候,3个地方就不一样了,最难的是中心,其次是证券期货,最简单的是学院。中心复试很多题目是英语的,对英语要求很高;学院复试好像只考《货币金融学》(西财版)同时需要看看这本教材的配套练习册(西财货币教研室编写,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以上2地方我就不细谈,主要谈谈证券期货学院的复试吧!教材:《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版)和《投资学精要》(博迪版),也可以把金融学院那本《货币金融学》练习册拿来看看(复试的选择题好像有些出自这里,毕竟证券期货也是从学院分出来的,还是有些传承的),至于那本清华的《数理金融基础》(具体名字忘了),是10届的复试教材,据研究生说,那本书太难了,复试成绩很低,所以在11届就换教材了!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的一点:初试的时候完全不需要看复试的书,过年了再看都完全来得及,不必太紧张!教材说完了,说说我认为的有效复习吧!作为跨专业考生,当时要是有人给我说也许我就考得更好啦!7月:开始下班后去看看书,用的是《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刚拿到书,O M G,都写啥东西啊,对一个学工科的人来说,不说其他,就一堆专业名词就让人很DT,哎,还不是只有看,谁叫自己没事找事去考研玩!从效用,消费者理论到生产者理论,把所谓的经济人的行为大致有了个感性的认识,再接着看博弈论,市场失灵,帕累托效率等,把微观经济学的大概意思了解了哈,看完这本书,我没有继续看宏观经济学,而是接着再看一遍,我觉得,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一开始就把基础打牢一点更好,而且,我是倒着看回去的,从后面往前面看的,这样印象就更加深刻了!这样就把微观经济学看了2遍,脑海里面一个框架逐渐建立,这时,一个考复旦的朋友把他去上海培训的视频给我了,我就花了几天,把微观经济学的视频再看了一遍,这样,一个月我就专心的看微观经济学3遍,整个框架基本建立,学习经济学的感觉也出来了,在这里解决很多同志的一个疑惑:看书的时候觉得很清晰,离开书答题就觉得迷糊!!!其实西财不需要你做很多题目,但需要你对基本理论有很深入的理解,不是死记硬背,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对一本书有清晰完整的框架,对各个理论的关系非常清楚,可以对一个不懂经济学的人你可以很清楚的给他讲明白一个经济学道理,这就足够了!!
8月,处理完辞职的事情,就着手正式的复习了,我开始看《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在这里,不得不说我蛮后悔直接看高鸿业的宏观,高鸿业这本宏观经济学前面部分的脉络是在不清晰,会让人很迷惑,因为他这本书里面对于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理论区分的不够清晰,短期中期长期的界限很不清楚,不过后面的国际经济学和增长理论(索洛模型)还是讲的很清楚的!!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首先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注意是那本中级教材哈,不是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那本初级的),他把短期长期分的很清楚,IS-LM模型的推理也非常清晰(别说我崇洋媚外,但是毕竟经济学是外国的东西,当然是别人写的好些),看到开放经济学部分就可以收手了,毕竟曼昆用的是广义的IS-LM模型,而高鸿业用的是IS-LM-BP模型,虽然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在外汇市场里面,中国和美国用的是不同的标价法,同时看的话容易混淆(那个考上财2战的朋友,都快考试了都还在问这部分的问题,而且我感觉她也确实理解的不深刻),所以,为了迎合西财的口味,后面的开放经济学和增长理论还是看高鸿业的更好!和微观一样,我在8月把宏观经济学看了2遍,把基本的框架建立了,但是还是有些迷糊(因为我看的是高鸿业的,这时候我没看曼昆的)
9月,我基本决定考上财了,所以,在看完高鸿业的书之后,我把《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那本中级教材,拿来看,这本书确实写的很好,条理清晰,讲解透彻,实例生动,娓娓道来,体系完整,,花半个月看完了,这时,本来应该继续看曼昆的宏观的,但是,上财竟然在招生简章里面列出来2本宏观,除了曼昆的,还有巴罗的宏观,网上评论说二者的观点是有些出入的!哭,,,,本来看高鸿业的宏观就把我搞糊涂了,现在还要看2本观点相左的书,还要不要人活啊!!!这样,在消沉和郁闷中,暂时停止了经济学的学习,加之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的9月过的相当低效!!当时也想过,考上财的话我就不考金融,而是考个其他冷门一点的经济学专业,但是怎么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最终决定,考西财的王牌金融,舍上财的一般经济!!
至此,彻底解决了报考学校的问题,但是,整个9月基本荒废了。在这里,痛心疾首的提醒一句:早点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不要像我那样三心二意!!
10月拉,当时间变成10月1日的时候,我的心突然紧绷起来,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推着你向前一样,而你毫无招架之力!目标再次清晰,效率也一下子就提高了。虽然不考上财了,但是高鸿业的宏观我还是没吃透,感觉不靠实,就借了考南开的朋友曼昆的中级来看,大概花了4天就看完了,整个框架也变得清晰,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曼昆是从凯恩斯交叉图推到IS,然后用流动性偏好理论推到LM模型的,再把希克斯搬出来,这样就把IS-LM搞出来啦,短期用凯恩斯理论,长期用古典,IS-LM坐标怎么移动是啥意思,结合实际的通胀情况,有进一步深入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看看世界的生产力的转移:发达国家到中国印度再到东南亚等,领略要素和禀赋的意义!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把所有的曲线都自己推导了,基本可以给那些不懂经济学的人讲述一些经济现象了。整个复习过程中,很多同一教室研友都问过我题目,连经济科班的都问过,哈哈,小小虚荣一把!我觉得别人问你问题的话你一定要毫无保留的给别人解答,不要因为有竞争关系就装着不懂,因为跟别人讲清楚一个东西,也许比你看10遍都更有用!把4本教材都看过了,经济学框架也基本建立了,10月剩下的日子我基本就是把重点章节拿来再看一遍,也没有做什么题目,尹伯成的绿皮书,金圣才的考研题集我也没做过!
11月,一开始就更加紧张啦,因为考西财的话,还有一门《政治经济学》要看,有是那么厚一本书!刚开始看政治经济学,FUCK!!(原谅我说句脏话),写些撒子JB哦(原谅我再次说句脏话,但是只有这个词才能表达我当时的心情)。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按部就班的看,我是一边看,一遍做笔记,不过只是做做框架,写写大标题之类的(太懒了,不想写那么多),当看到资本主义危机那个内容的时候,结合实际(我们现在还处于金融灾难之中啊),突然对马克思先生肃然起敬!其实,抛开意识形态的话,马克思经济学也不过就是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不过被共产党那么一搞,就变成打到资本主义,解放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民啦!看看今天中国的路线,你就会觉得老马同志是多么伟大,具体不解释,自己理解!就这么一遍看一遍理解,突然发现政治经济学也不是那么无聊,也还蛮有意思的,大概花了不到2周时间,很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马上第二遍!除了产权部分,其他地方都大概搞懂了!这里说一句:政治经济学不需要你死记硬背,还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且非常容易,逻辑很清晰,镇校之宝刘诗白这边教材确实需要很深功力的!大家可以好好体会!大概11月20的样子看完了2遍,框架也有了。至此,经济学初试的全部内容我就有个大概的outline了,开始有了底了!
之后,教材也看到差不多了,就开始看辅导班笔记(10届的一个朋友送我的,11年辅导班的录音是朋友给的,11年辅导班笔记是在sina下载的),我反正觉得有录音就okay啦,没必要去财大上辅导班,那个花钱太多啦,所谓的红宝书,卖的那么贵,而且很多人是没有版权的,拿来复印了就卖,真的是昧良心的买卖啊!其实,之中最有用的就是《历年真题》,这个可以在考研网下载,其次重要的是《辅导班笔记》貌似也可以下载到,辅导班录音也可以下载到,有这些就够啦!至于《西方经济学》(理解金版)有可以看看,没有也就算了,而《政治经济学》(背诵金版)这个已经过时啦,里面的内容还是2卷本政治经济学时期的内容,基本没有用了,我看到有些人花高价买的,其实也是一样的,不管那些不良奸商怎么改名字,对于真题答案,也是那些考研过来人提供的,只能参考一哈,那绝不是所谓的参考答案!这样,花了一周时间,把录音听完了,所谓的重点内容也大概清晰了,辅导班的政治经济学部分还是有些价值的,起码框架清晰,重点突出!之后,我的政治经济学复习就以辅导班笔记提到的内容为主,在教材里面找相关章节来看,毕竟辅导班笔记不完整!至于西方经济学部分,曾志远老师讲得非常有水平,是里面的亮点,吴开超老师也讲得很好,但是讲国际经济学部分的没啥意思!总之:辅导班笔记可以当做核心看,里面的你必须会,里面没有的你也要会!!12月了吧,大概这个时间,在把辅导班笔记学完后,就开始看最重要的资料《历年真题》啦,我差不多是看着题目,然后再草稿纸上面写下答题的要点的,大概写几句话的样子,不会的就看看别人的答案,然后再去教材里面找到相关的章节再次加深印象,直到考试之前,都是这样一遍遍的加深印象,一遍遍的巩固框架,考试之前已经非常有信心啦!好了,初试就写到这里吧,应该都清楚了!下面简单谈谈复试吧!
考试完之后,就差不多晓得应该没问题,所以过年回家的时候,就带了本《货币金融学》(西财版),不过基本去玩了,也因为考研了已经很不想看书了,书也只是略微翻了翻,感觉不难,就没管!过完大年,回到学校,开始找个工作干,不然也无聊得很,很快就找到个公司,开始上班了,下班回家,晚上大概花2小时看书,在此之前,我去财大找过研究生师兄,问了问复试教材的事。回来就买了《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版)来看,手里面有《投资学》(博迪版),就没有买博迪的《投资学精要》,周末不上班,再去学校看书!成绩出来之后,看看自己的分数,觉得没问题,就按部就班的看书,复试前向公司请假了一周,到成都复习的,然后就复试,面试!记住:面试的题目是不多的,前面的同学抽到的题目后面的也会抽到,所以后面的同学可以向前面的问一下!我感觉有工作经验的面试还是有点优势,英语面试老师直接就问我工作的事,完全没问学校的!我抽到的专业题目也是我熟悉的,所以回答的非常完整!当面试完,我看到每个老师都露出了欣赏的微笑,不禁窃喜,感觉胜券在握啦!
我的考研就是这样的,稀里糊涂的辞职,稀里糊涂的报名西财,报名证券期货学院,稀里糊涂的边工作边准备复试,稀里糊涂就考上啦。
哎,竟然写了这么多废话,自读书以来那么懒的我写下的最长的一篇文字竟然在此!最后总结,专业课看到这样的程度:整个学科体系框架清晰,可以轻松的画出每个图,可以明白的讲通一个理论。另外,答题的时候尽量答满整个A4纸,字迹清晰(我就是字太差啦,还打了几个黑巴巴,不然得分会增加不少哦!)各位好运!财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