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投资是一份责任的修行[大全]
编辑:雾凇晨曦 识别码:23-392054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2 09:59: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投资是一份责任的修行[大全]

做自己尊重的投资人

近日,北大饶毅教授500余字的毕业典礼致辞广为流传,反复看了几遍教授风趣、真切的演讲视频,其《做自己尊重的人》的呼唤深深打动了我。作为一个已经毕业20年的老毕业生,知行合一就是要在自己职业生涯中努力去践行“做自己尊重的人”的本色和初心;作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的从业者,就是要努力成为自己尊重的投资人。

任何投资人的成功,都要以业绩绘就,实现投资高收益仿佛是王者之道;但是,正如教授坦率的告诫,“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投资人职业的光辉绝不是以物欲浮华、无尽的贪婪来成就,成为自己尊重的投资人,于我而言,最关键的是一份责任的修行。

投资者心中要始终放着对出资人的责任。这份责任不能简单视为为出资人创造最大的收益,更是要站在出资人的立场实现最优的收益。要去综合平衡风险和收益,为出资人创造意愿风险和预期风险范畴内的最大收益,而不是一味鼓励和放纵出资者追求高收益的冒险。要保持对信托责任的敬畏,处处践行对出资者的忠诚,依法合规、科学决策、信息透明,不黑箱操作、不借鸡下蛋、不虚张声势。要以追求卓越的信念打磨专业,用专业创造价值、提升价值,用专业精神服务出资者,主动抵御诱惑、做专业所及之事,以专业能力驱动投资活动的扩张和深化。

投资过程要把握住服务被投企业的责任。投资是投与被投的互动和共赢,投资的价值需要被投企业的成长来实现和释放。投资过程是价值创造,不仅要为被投企业提供资本,也要强化发展资源和专业能力的支持,这样才能更有效发挥资本的效力、提高价值创造的效率。要充满支持企业发展的正能量,不投机取巧、不落井下石、不占企业便宜,切实符合企业发展的预期,能够从被投企业的视角审视投资的着力点、把握风险点,并由此构建投后管理的合作点和监管点。

投资逻辑要合乎道。大道至简,好的投资一定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创造社会价值。投资是有正义的,资本一定要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产业提升、社会进步的良器,而不能变成一味攫取利益、膨胀欲望的筹码,历史不断在证明那些逆趋势而动、与公利对抗的玩家最后都会输的很惨。所谓投资的社会责任其实不虚,投资者要有一份产业情怀和社会责任的初心,秉持投资正气,能够站在产业、行业、社会的大势中把握投资,实现投资的内在价值,创造出社会价值。

正如饶毅教授所祝愿:做一个自己尊重的人,应该“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我想,我们以责任为本、努力修行,力求做一个自己尊重的投资者,正是把每一个投资项目都作为自己的作品,让每一个项目都闪耀着专业智慧和人格光辉。

第二篇:讲话是修行

讲话是修行

星云大师

(一)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道:“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道:“你没有良心!”

王阳明就对身旁的学生说:“你们听,他们在讲道。”

学生说:“老师,他们是在吵架。”

天理、良心要求别人是在骂人,若要求自己是在讲道。与人相处,“讲话”是一种很切实际的修行,语言的赞美是一种布施。是非常因讲者、听者、第三者无心地搬弄而恶性循环。大家都知道,是非止于智者,彼此能聚在一起,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而破坏掉这份难得的因缘。

(二)语言是沟通感情、传达思想的工具,但不得体的言语或过多的音声,常是是非烦恼的因由,故佛门常教我们要“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还有维摩居士的“一默一声雷”都是很发人深省的棒喝。

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以教人如何讲话为职。有一位青年前来请他教导演说,并说明演说如何重要云云。苏格拉底等他说了半天以后,向他索取两倍的学费,青年问为什么?

苏格拉底说:“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

俗云:“一言折尽平生福”,“一默一声雷”谨言实在是修身要件。

(三)“言语之于我们,乃在使我们互相做悦耳之辞。”无意间听到徒众的谈话,措辞实在值得商榷,如:

“是我拉他来的。”为什么不说“是我请他来的。”

“这是我管的„„”为什么不说“这是我负责的„„”

“我调查大家都很高兴。”为什么不说“我知道大家反应都很高兴。”

“你听我的。”为什么不说“我们来沟通一下。”

“你可别后悔。”为什么不说“你不再考虑吗?”

“你要给我小心!”为什么不说“你还是谨慎点好。”

……

同样是中国字,为什么不加点儿润滑?不仅听起来不舒服,也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真是辜负中国文字之美。

晋武帝司马炎刚登上皇位的时候,一天,他占卜得了个“一”字。按当时的迷信说法,帝王传代的多少要看得到数目字的多少,中国向来以三、六、九为吉祥数字,占卜得了个一字,晋武帝心里当然有点闷闷不乐,连群臣也大惊失色。

这时,侍中裴楷就上前进言道:“微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神’得到一就灵妙,‘谷’得到一就充盈,‘万物’得到一就化生,‘君侯帝王’得到一天下就能统一,人民都忠贞于他。”短短的一席话,说得晋武帝转忧为喜,群臣也对裴楷的善对由衷叹服。

可见任何一件事,都没有绝对的,说得好,即能转忧为喜,转悲为乐。

第三篇:讲话是修行2篇

在星云大师所著的<星云大师谈处世>一书中,我偶然看到了这个说法, “讲话是修行”.佛家修行讲求一修身,二修心.而讲话若能升华到一定高度,也是可以达到修身修心的结果,同时讲话的过程,也是修身修心的过程.所以请允许我挪用星云大师的这句话,作为我这篇文章的题目.在这本书中,有两个讲话的例子非常具有典型性,并且涵盖古今.一个例子是古代的,讲的是晋武帝司马炎刚登上皇位的时候,一天,他占卜得了个“一”字。按当时的迷信说法,帝王传代的多少要看得到数目字的多少,中国向来以三、六、九为吉祥数字,占卜得了个一字,晋武帝心里当然有点闷闷不乐,连群臣也大惊失色。这时,侍中裴楷就上前进言道:“微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神’得到一就灵妙,‘谷’得到一就充盈,‘万物’得到一就化生,‘君侯帝王’得到一天下就能统一,人民都忠贞于他。”短短的一席话,说得晋武帝转忧为喜,群臣也对裴楷的善对由衷叹服。可见这世上的话并没有绝对,不仅之于封建社会迷信的词句,对于现代所谓的贬义褒义,在言语恰当,灵活变化的讲话中,就可以改变甚至逆转讲话中的尴尬或不合适的情形.另一个例子是现代的言语不当的例子: “是我拉他来的。”为什么不说“是我请他来的。”;“这是我管的……”为什么不说“这是我负责的……”;“我调查大家都很高兴。”为什么不说“我知道大家反应都很高兴。”;“你听我的。”为什么不说“我们来沟通一下。”;“你可别后悔。”为什么不说“你不再考虑吗?”;“你要给我小心!”为什么不说“你还是谨慎点好。” 同样是表达一个意思,后者却明显要比前面的听着舒服,更容易让听者接受.那么讲话的效果也就更加明显.《礼记·缁衣》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以言导人、以行禁人,所以说话一定要考虑其后果:说出的话是不是可行,讲话的言辞所达成的效果好不好;做事一定要考查其弊端,看看是益处大还是害处大,因而必须权衡,那么人民必定会说话严谨,行动慎重.就是说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谨言慎行.在生活中,谨言让我们更好的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好的表达出你想表达的意思.故佛门常教我们要“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还有维摩居士的“一默一声雷”都是很发人深省的棒喝。不得体的语言常常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感情的破裂.言语有时候可以很伤人,所以有人说,在你冲动和生气的时候,先默数几秒再张口说话.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另外,我认为学会赞美他人也是十分必要的.佛家常说,”语言的赞美是一种布施”.你赞美他人的时候,你的内心总是充满微笑的,对方得到了赞美,而你的身心也得到了修行.不要在冲动的时候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因为它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吵架的事情本身.

第四篇:工作是一场修行(精选)

工作是一场修行

--读稻盛和夫《干法》有感

时间花在哪里,生命的厚度就在哪里得到展现。对于大部分人来讲,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工作无疑是占据时间最多的,所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存在的意义。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到退休离岗的那天,从一张工作白纸到斑斓画作,工作让时间变得具体,变得有价值。工作中的各种或繁琐或重大的事项让我们在其中锻炼心性,塑造时间观念、责任心、执行力、沟通能力、思维方式等等,逼迫我们成长,成就自我,一步步完成这场修行。我想这就是作者所言之“工作造就人格”:“全身心投入到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就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那如何让这场修行达到更好的境界呢?

首先得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兴趣,让兴趣这位老师指引我们一路前行。然而一个人能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几率,恐怕不及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不一定是自己所期望的职位、所期望的工作。如果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只能让自己喜欢从事的工作。生活是残酷的,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当改变不了环境时,只能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脚踏实地工作,从眼前开始欢喜,从心底开始接受。要努力让自己成为“自燃型”的人,热爱工作,在工作中燃烧自我,并绽放出自己的光亮照亮他人。

其次得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以短跑的速度将工作的长跑进行到底。释伽牟尼讲进入悟境的六项修行——“六波罗蜜”,其中“精进”,便是拼命的工作。每个拼命工作的人儿都能体会这背后都隐藏着的快乐和欢喜,就好像是漫漫长夜结束之后,曙光就会到来一样,所有的付出都会在时间的见证下给予我们答案。纵使是自不量力的梦想,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这个目标,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遇到问题想办法,把这种愿望渗透到潜意识里面,激发动力,让自己向着目标接近一点,再努力,再接近点,再努力,„„进行持续的、无限度的努力,直到站在目标的彼岸。我们都想在自己已有的平台上再够一够,看看能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除了更努力之外,没有其他办法会让你看到更高处的风景。联想最近两日美国大选,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都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我们才二三十岁,还有什么不可能呢?当一个人竭尽全能做一件事情,把平凡的事情干成生命之不能舍弃的习惯,坚持单调但优秀的努力,我相信以跬步终会积千里,会水到渠成地完成胸中的目标,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再次得秉承坚定信念,持续奔跑持续努力。工作是一个持续的状态,不可一蹴而就,不是像猎豹那样迅猛的一击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像牛一样专注一行,一寸一寸地前进,甚至不管外界愚直的目光,一心一意地、诚实认真地努力工作,做好储备蓄势待发。就好像毛竹笋为了冲破泥土的束缚,前4年只长了3厘米,一度外行都以为没有长成的希望了,只有它清楚自己心中高耸入云的雾霭风光梦,持续努力了4年,终于准备好冲刺的条件,第5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生长到了15米。正是这种持续的力量,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哪怕是险峻高山,也垂直攀登,坚持不懈,才能把一个“平凡的人”变成一个“非凡的人”。没有永远的晴天,也不会有一直都下不完的雨。苦难和幸运犹如事物的正反两面,换个角度看事情,保持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的状态,每天每日勤奋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工作状态才能锻炼心智,塑造品性。

然后得追求完美,出色完成工作。在工作中有很多用橡皮擦绝对擦不掉的事情,如果抱着“错了改改就行”这种想法做事,必然会小错不断,其中就隐含了导致无法挽救的重大错误的危害性。作为会计人员,更是要细心仔细严谨,平时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管多么小的事情都用心去做,都投入100%的力量,不允许发生任何差错。贯彻这种“完美主义”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同时提升自身的素质。上个月公司开始执行的“6S”正是追求完美的表现。我和同事一起打扫领导办公室,对于地面的装修划痕,我们都没有引起注意,想着是用普通工具打扫不了的,而且又不是真的脏,打扫时间久了自然就淡了,干净了。但是确实很影响美观!领导私底下专门给我和同事建议用香蕉水清扫划痕,所谓完美,就是从小事做起,微小到地面打扫。

最后得学会创新,敢于离开舒适区去拼搏闯荡。在舒适区内好比温水煮蛙,那一瞬间固然很惬意,但是这样只能消磨意志,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想去的远方。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体验别处的景致!康庄大道是大家都想走都正在走的路,如果只知道走那样的路,除了步后尘之外,一点都不能开拓新的事业,甚至还会重蹈覆辙。无论多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空杯心态,抱着问题意识,开动脑筋对现状进行改良,每天每日,哪怕很少的一点儿,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即使一天进步一丁点儿,但若经过几年的孕育,一定会呈现出巨大的变化。

既谓之修行,必然不易。除了思想上转变,还要行动上实践。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说到和做到。《干法》正如书名,能给我们思想上的指导,刷新工作观,真正落地实现,还是要即刻行动。用思想指导行动,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知行合一,最终才能在修行的境界上更上一层楼!

第五篇:《读书是一种修行》读后感

读书是最好的一种修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是一种修行。

“修行”这个词语,并不神秘。打坐念经、吃斋念佛是出家人的修行,劳动改造、限制自由是囚犯们的修行,读书写字、做题听课是我们做学生的修行。家庭和单位,心内与身外,在天地间行走,其实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修行。读书的过程,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是不断拓展个人眼界的过程,是不断修正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

读一本书容易,读一批书难,读万卷书更难。而在常先生这里已经把读书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读再多的书已经不是难事而是快事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所思所感付诸文字,坚持不懈,让自己变成有思考力的阅读者。打开视野,博览教育经典,对教育的理解更为透彻通达,应了那句话: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阅读犹如一日三餐,天长日久,终会内化在一个人的精神样貌里,终会助力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

书读得多,明辨是非的能力就强,理想信念也就会更加坚定,所以才会有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矢志不渝,才会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大义凛然„„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过,好书读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这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读书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口若悬河,妄言非议。

读的书多了,读的好书多了,才会感觉到“学海无涯”的博大精深,才会领悟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人生境界。就好比向日葵,籽粒饱满才会低垂着头,轻飘飘仰头向上的往往是一盘瘪籽。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好高骛远,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坚持做一件事;还有一些人,急功近利,不学无术,最终落得“邯郸学步”的下场。怎样预防和治疗他们所患的这种“病”呢?我想,最好的良方就是读书。因为当你的心灵进入书中,方知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方知大千世界的奇妙。

一本好书犹如一位智者或者一位故友,和一本好书“交流”,宛若清风拂面,恰似涓涓细流浸润心田,让人有醍醐灌顶的大悟或相见恨晚的惊喜。

多读书,读好书,往小了说,能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往大了说,则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未来。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名言做结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与大家共勉!

投资是一份责任的修行[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