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工作报告
强基础 兴产业 抓党建 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中共xxx乡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Xxx乡党委书记 xxx(2011年8月 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谨代表中共xxx乡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共产党xxx乡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全面总结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五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和目标任务,动员全乡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而奋斗。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工作指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县委“打响三张牌、走好六条路”的发展战略,围绕“兴水立乡、项目强乡、产业富乡”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完善思路,紧密团结乡党委一班人,紧紧依靠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顺利完成了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正在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一、发展为先,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五年来,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全乡固定资产由2658万元提高到4825万元;粮食总产量由1.6万吨提高到2.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50元提高到3250元;劳务收入由1500万元提高到3600万元。乡域经济进入持续上升的发展阶段。
(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五年来,乡党委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传统种养观念,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全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同时充分发挥207线经济产业带的区域优势,坚持以种植为基础,以养殖为纽带,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逐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100万元,比2006年增加252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50元,比2006年增加1500元。一是重点在旱山区南塬村推广落实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切实增强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努力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旱作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2008年至2010年累计落实全膜覆盖任务6465亩,为旱山区农作物获得稳产、高产开辟了新途径。二是通过压夏扩秋,压粮扩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马铃薯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2010年落实马铃薯种植3.2万亩,比2006年增加1.4万亩。同时依托产业优势,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和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发挥行业优势,抓住市场机遇,不断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完善。五年来,组建天缘齐、金土豆等专业合作社共5家,全面提升马铃薯产业的品质和经济效益,极大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三是坚持把养殖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关键点来抓。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以“草畜产业建设年”为契机,加快草畜产业建设步伐,2010年落实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83万亩,比2006 年增加0.9万亩;同时充分发挥宝鹏、宁旺达等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辐射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提高养殖户技术水平,优化养殖方式,积极扶持规模化养殖,坚持建设标准规范的养殖小区,稳步发展肉羊产业,加快发展生猪和禽蛋产业,逐步提高养殖效益。2010年全乡肉羊饲养量达到7.3万只,比2006年增加2.1万只,猪饲养量达到2.8万头,比2006年增加1.2万头,养殖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5家。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为一体的发展格局,实现了畜牧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家庭养殖向工厂化养殖、自给自足养殖向商品养殖和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切实提高了农民收益。
(二)、各项惠农政策、惠农项目全面落实。通过落实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一大批农户项目,农民人均年直接增收268元。五年来,累计发放粮食直补190.82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016.13万元,兑现4405亩退耕还林补助累计278.42万元;落实汽车摩托车下乡补助968台,88.36万元;家电下乡892台15.43万元,发放救灾救济资金120.8万元,发放救灾面粉35.4万公斤;发放五保供养资金65万元,发放低保金743.12万元,发放新 型农村养老保险资金67.8万元,2010年全乡参保人数达10120人,参保率达91%,投资236.3万元实施了生态家园建设项目,1090户农户享受了“一池三改”补助;投资436万元完成危旧房改造652户,其中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17户。
(三)、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标准,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环境安定有序,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五年来已完成北刘、九百户2个村的村庄规划工作。
(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技能培训等措施,初步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常年输转劳动力3500人次左右,年劳务收入达3600万元。
二、建设为重,各项条件不断改善
五年来,我们积极共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以水保、渠系等为重点,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7年完成西坡村宫塬、三庄、油坊社易旱改水二期工程1907.5亩,配套修建泵站2座,受益群众达181户1060人,2008年投资20万元改建树王麻湾淌泵站1座,恢复灌溉面积1480亩,2010年投资45万元新建北刘闫咀小型提灌泵站1座,五年来累计投入69万元修缮衬砌渠道36.23公里。
(二)、交通建设实现跨跃式发展。依托通达、通畅等项目工程,五年来共投入517.4万元,完成通社道路整修62.3公路,铺沙13公里,硬化村组道路17公里,并于2006年新建树王村刘川社通社农路1条15公里,2008年新建朱家河至西坡村农路1条10公里,配合完成北刘街道铺油2公里,河刘公路(xxx段)铺油16.9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公路。
(三)、小城镇面貌进一步改善。我们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小城镇功能进行了重新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图纸的原则,采取招商引资和自拆自建两种方式,于2007年、2008年完成北刘街道小城镇商住二层楼建设169套,2010年筹资300万元,续建北刘街商住二层楼20套,显著提升了我乡小城镇的综合功能和聚集效应。
(四)、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完成了西坡村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该项目于2008年8月开工,历时三年,按照“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稳定”的总体目标,投资425.5万元,完成住宅建设90套,新发展水浇地933亩,营造农田防护林260亩,衬砌渠道10.5公里,建设30m³水窖90眼,52㎡集流场90处,新修农路4.5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3公里,低压线路4.2公里,安装变压器2台,建设沼气池90座,并配套建设其他相关设施。切实改善了90户456人搬迁农户生产生活状况,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实现了“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我乡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统筹为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乡党委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基层民主,倡导精神文明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确保了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以创建平安乡镇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探索建立了乡、村、组、户四级治安防控网络,加大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务公开活动,推进了依法行政进程;
(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扎实。认真落实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了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宣传和教育工作,着力提高了文明程度。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网络,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巩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深入开展了以“八荣八耻”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争创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单位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加紧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不断推进危旧校舍改造,优化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筹资2.5万 元规范了各学校园林化学校建设,改变校容校貌,使校园环境得以提升;筹资2.45万元,修建九百户小学教学用房一栋,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实现了零辍学,并且顺利通过各项考核验收。二是文化事业不断发展。2008年建成占地10000㎡北刘文化广场1处,2010年各村新建“农家书屋”1所,累计各类书籍1000余册,投资65万元新建乡文化站,积极引导发展民间艺术团队,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农村节日教育活动,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三是卫生事业不断进步。投资70万元新建乡卫生院办公楼1座,并新增医疗设备,建成村卫生室8所,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四是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全面落实奖励扶助,强化利益导向,不断转变生育观念,很好地完成县上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同时投资61万元完成了计划生育服务站规范化建设,2010年全乡出生率达到10.55‰,计划生育率达到85.4%,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6.9‰。五是稳步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收缴工作。通过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2010年全乡参保人数达到10120人,参保率达到91.01%以上。六是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安全生 产责任制,有效遏止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五年来,为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七是认真落实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国策,生态环境更加和谐;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工会、妇女儿童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四、党建为本,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一)、狠抓党的自身建设。一是坚持把学习和经济建设相结合,认真开展了党委成员集中学习活动,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二是认真执行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做到了按章办事;三是建立了党政领导联系村、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度,完善了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干部队伍管理日趋规范。四是扎实开展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及干部作风集中整治活动,有效地整治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懒、散、浮”等不良现象,党员宗旨观念明显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显著提高。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以2010年村 “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配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切实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进了“两委”班子,优化了两委班子结构,提高了班子、干部队伍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以创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建抓点示范工作为重点,狠抓乡村两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九百户、总堡、景庄、树王等村党支部已经达到五星级标准。三是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五年来,利用远程教学点全乡共组织学教活动60余次,参加的党员干部群众达到1.2万人次,通过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了政策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鼓足了发展信心,增强了发展动力。同时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好入口关,把思想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发展为党员,五年来共发展党员82名。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坚持年中和年末述职述廉;狠抓纪检监察信访案件的受理及办理,严肃了党的纪律;畅通监督渠道,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切实筑牢干部反腐倡廉思想防线,维护好基层党组织和国家机关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乡党委带领全乡人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五年;是排除一切干扰,战胜各种困难,工作取得新进展、产业取得大发展的五年;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乡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五年;是发展势头明显好转,城乡面貌突出变化的五年;是全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乡广大群众团结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x乡第十四届委员会,向为xxx各个时期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还很低,与先进乡镇、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二是保持党员干部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三是班子自身建设及干部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五年的实践,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一是要加强团结,形成广大干部群众通力协作、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心齐气顺的良好局面,这是我们不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二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乡情,创新发展思路,善于把握重大战略机遇,努力探索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征的新路子,这是我们不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三是要坚持发展统领思路,用发展总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这是我们不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四是要坚持加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总揽全局,把好方向,正确决策,有效服务,这是我们不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这些经验既是我们过去五年工作的深刻体会,也是今后继往开来的宝贵财富。
今后五年的工作
2011年到2015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实施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是推动我乡现代农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五年。搞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意义重大。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 开展。
根据新形势、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今后五年xxx乡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兴水利、夯基础,调结构、强产业,重科技、增收入,保稳定、促和谐,抓党建、强保障”的发展思路和“灌区全套种、旱山塬区全覆盖、全乡抓养殖”的产业格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乡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执政能力和工作推动力;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普及惠民工程,促进小城镇建设上水平,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800元;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农村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初中生在校巩固率保持在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人口参合率达到98%以上;农村绝对贫 困人口控制在1%以下;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率达到100%,90%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五好”标准。
一、兴水利、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加强水利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口来落实,力争到2013年底全面改造我乡31座泵房,在十二五期间,完成164公里支渠的修缮衬砌工作,通过水利基础设施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同时配合做好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保障我乡群众的饮水问题;2011年上半年已经完成8座泵房的改造。二是加强道路建设,把道路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础,在今后三年内实现通村道路全硬化,五年内实现村组道路全沙化,2011年硬化西坡村、景庄村村组道路8公里。三是以实施科技抗旱工程为契机,加强梯田建设力度,优化土地结构,十二五期间力争在全乡旱山塬区域完成梯田建设5000亩;四是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完成景庄等6个村的村庄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图纸的原则,采取招商引资和自拆自建两种方式,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 小城镇建设规划,实现街道亮化、绿化、美化。
二、调结构、发展壮大农业产业
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支部+协会+农户”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高产、优质、安全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着力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措施,以天缘齐、金土豆等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加大技术指导和政策、信息支持力度,扩大马铃薯良种繁育面积,在2011年推广马铃薯良种繁育面积3000亩的基础上,力争在五年内达到1.5万亩。二是以开展“草畜产业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以实施草畜产业“11555”提升工程为重点,紧紧围绕“家家有草、户户有畜”的草畜产业发展目标,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通过政策倾斜、良种引进、技术服务、示范带动、干部帮扶等措施,全力打造全县肉羊养殖示范乡。2011年已经在窟沱村、总堡村建成2个肉羊养殖小区,目标是在今后的四年内,再新建6个养殖小区,同时充分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主导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养殖业,在十二五期间使全乡肉羊饲养量达 到10万只。三是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新理念,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两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效益。
三、重科技、促进农业增效增收
一是聘请专业人士以科技养殖、高效套种、良种繁育以及测土配方为主要内容组织农民朋友进行培训,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种养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年均培训4次。二是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动员“两后生”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年均培训2500人次,同时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政策等,保持年均输转劳动力3500人次,进一步提高劳务收入。
四、保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按照“一折统、一册明”的方式和“四到户四提高”的办法,严格工作程序,严把政策关口,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做到及时、公正、公开、足额,杜绝滞留、截留、挪用等现象发生。二是扎实开展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和企业法人主体责任制,深入排查各种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日常监督,辖区内无重特大安全 事故发生。全力抓好群众来信来访处臵工作。三是全面落实信访、综治工作责任制,建立村集体办公接待群众活动,进一步健全机制,落实乡、村、组和民调小组四级调解制度,发挥民调小组的作用,强化乡、村、组三级的责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注重运用各种手段强力化解矛盾纠纷,一些越访、缠访案件得到了成功化解,实现了重大节日和重要会议零上访目标,做到了“家事不外扬、小事不出庄、纠纷找村上,大事找乡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四是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两基”教育成果,改善教学条件,大力发展新型农民的培训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农村远程电化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二要大力发展农村文体事业,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强本乡区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三要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和环境卫生事业,进一步整合卫生资源,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巩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成果,切实解决村民看病就医难问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出台农村 垃圾清运管理办法,提高环卫设施的利用率,促进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大改善。四要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执行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行动,重视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健康保健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提高人口素质。五要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创建活动内容,提高创建标准,落实创建要求,使创建活动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发展的“筑路石”。六要深入实施“科教兴乡”战略,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发挥科普服务功能,不断加强科技知识培训,提升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科技知识在农村全面推广应用。
五、抓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有好又快发展的坚强保证。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内容,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 荣辱观、和谐社会理论教育党员干部,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组织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团结统一。推行干部目标管理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效能监督,切实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效能。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并扩大基层党建的成效,以“围绕中心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服务群众做表率”为主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发展充实党员队伍,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充实到村级班子中,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强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到2015年,全乡6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要达到10000元以上,四是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为平台,加强党员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的教育,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确保教育成果,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和加强的党的 先进性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实现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五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集中力量抓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不断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六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严格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防御的方针,推进推进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思想教育为基础,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做道德表率,牢固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时加强监督力度,把党内监督和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监督实效,形成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
同志们,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发展,充满挑战的新时代,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乡党委号召:全乡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广大干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创造xxx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乡镇工作报告
乡镇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谨代表******镇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乡镇工作报告。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四年来,镇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举发展旗帜,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机制,建立五大支柱,推进富民兴镇”的工作思路,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务实创新,较好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奋斗目标。
(一)发展为先,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实现。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98亿元,比2002年的2.45亿元增长21.6%;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21亿元,比2002年的1.9亿元增长16.3%;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716万元,比2002年同口径增长15.5%;农民人平纯收入3152元,比2002年的2781元增长13.3%。今年上半年,镇域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农业总产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农民人平纯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17.4%、23.8%、12.9%。
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巩固了“百里荒”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棠垭”优质大米两大品牌,加大了桑蚕、柑桔、生猪三大优势产业的培植和调整力度,四年来共新发展柑桔5000亩、专业桑园1810亩;2005年生猪出栏达55019头。以柑桔、桑蚕、生猪为支柱的产业结构格局初步形成。
各项农村政策全面落实。全面完成农村税费改革,直接为农民减轻税费负担200多万元,农民人平减负50元;实施了生态家园建设项目,1210户享受了“一池三改”补助;圆满完成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管理机制初步建立;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全面结束;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等扶贫工作成效显着;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000余人。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调研及学习培训;制定镇村两级新农村规划17个,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及目标措施;指导普溪河、百里荒村进行了新农村试点,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展开。找范文
(二)项目为重,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招商引资工作有新进步。四年来,共引进投资过百万元的项目7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一个,即宜昌山里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投产;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中孚磷矿选矿项目已完成环评、土地测量、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利用页岩资源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计划投资2000万元的页岩深加工项目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出台优惠办法,优化经营环境,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止2005年底,全镇民营企业达到15家,注册资本达到1200万元,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上交税金450万元,税收过十万元的民营企业达5家,过百万元的民营企业1家。
财源建设切实得到加强。通过强化财税增收责任、优化纳税环境、落实农业“三项政策”、确保应收尽收,实现了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实施财政监督,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
(三)建设为基,各项条件不断改善
四年来,我们共争取项目资金近4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以水保、农业综合开发、末级渠系等为重点,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筹资680万元完成了普溪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南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筹资348万元实施了“长治”五期工程;筹资100万元维修了棠垭总干渠,在全镇新修末级渠25000米;争取了国家投资400多万元的百里荒土地整治项目和1000多万元的棠垭灌区水利设施维修及改造项目。
交通建设实现跨跃式发展,工作报告《乡镇工作报告》。本届共投入670万元,完成了“普百”旅游公路硬化18.35公里,村级公路硬化34.25公里,村级主干道维修77.6公里,消灭了不通公路的村,实现了全镇组组通公路,公路总里程达到426公里。
通讯网络进一步健全。集镇有线电视节目达32套;有百里荒等9个村建起了调频广播室;架通了中洲山等4个偏远村的电话,实现了电话“村村通”;建成了普溪河等7个电话村,全镇电话总装机达到4148部;增建基站7个,全镇移动电话覆盖面达90%以上。
集镇面貌进一步改善。对集镇功能进行了重新规划,拆除了主街道两旁低矮、陈旧的建筑物,在此基础上建起了高档商住楼;完成了下水道、人行道新建任务;建起了集镇备用水库;争取资金对镇政府机关环境进行了改造;加强了集镇环境卫生整治,启动了集镇美化工程,集镇面貌大为改观。
(四)统筹为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镇委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扩大基层***,倡导精神文明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确保了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以创建平安乡镇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探索建立了镇、村、组、户四级治安防控网络,加大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扎实开展了“四五”普法工作;加大了对刑事案件的查处和邪教组织的排查打击力度,实现了社会环境平安***。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务公开活动,推进了依法行政;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依法监督以及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决策、科学决策的氛围得到增强。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扎实。认真落实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了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宣传和教育工作,着力提高了全镇文明程度。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网络,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巩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深入开展了以“八荣八耻”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争创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单位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实现了“零辍学乡镇”创建目标,顺利通过拾普九”、“两基”验收。筹资新建了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开展了甲级卫生室创建活动,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积极引导发展民间艺术团队,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农村节日教育活动,充实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有效遏止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国策,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更加***。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档案、统计、红十字会、方志、邮政等社会事业有新进步。
(五)党建为本,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镇委始终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狠抓了党委自身建设。坚持把学习和经济建设相结合,认真开展了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活动,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认真执行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做到了按章办事;建立了党政领导联系村、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度,完善了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干部队伍管理日趋规范。扎实开展了保持******员先进性教育及干部作风集中整治活动,有效地整治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软、懒、散、满、奢、副等不良现象,党员宗旨观念明显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
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以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配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以创“五好”基层党组织、“六好”基层党委为核心,狠抓了镇村两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并推广了以目标责任制、议事恳谈制等为内容的村组干部“六制”工作模式;狠抓了党组织的发展,四年来共新发展党员134名。
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坚持年中和年末述职述廉;狠抓了纪检监察信访案件的受理及办理,严肃了党的纪律;畅通监督渠道,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开展***评议活动,做到从源头预防****。
同志们,过去的四年,是镇委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四年;是排除一切干扰,战胜各种困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的四年;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入,镇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四年;是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变化较快的四年;是全镇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四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各级党组织、******员、基层干部和全镇4万多人民团结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镇委对区委、区政府及其各部门,联系我镇的各位区级领导、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地感谢;向全镇各级党组织、全体******员,向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为**镇“三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还很低,与先进乡镇、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二是保持******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三是班子自身建设及干部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下届党委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第三篇:乡镇保密工作报告
乡镇保密工作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保密委、XX市委保密委文件精神和要求,切实做好专项保密检查工作,镇党委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将保密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平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乡镇保密工作报告。主要措施如下:
一
-、成立XX镇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XX镇党委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进行保密工作管理,建立保密工作管理制度,负责培训相关人员。
二、建立XX镇保密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保密工作的管理,XX镇建立了保密工作管理制度,具体细化了对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的管理、对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细化了涉密网络管理制度,细化了涉密计算机的维修、更换、报废制度,细化了公共信息网络发布信息的制度,工作报告《乡镇保密工作报告》。在日常工作中,XX镇党委很好。的贯彻了这些制度,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抽查。
三、加强对涉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对非涉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
镇党委加强了对涉密人员的培训教育和日常管理,涉密人员上岗前都要进行相关培训,让涉密人员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制度,掌握保密的技能,与镇党委签订保密承诺书。加强对非涉密人员的教育,让他们也了解保密工作知识,自觉配合做好保密工作。
四、对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清查登记
镇党委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对我镇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清查,经查,我镇有涉密计算机4台,分别是党政网2台、计生网1台(可上党政网)、财经网1台;非涉密计算机20台。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没有,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16个。在清查过程中没有发现违规使用的情况。
(www.teniu.cc)
第四篇:乡镇计生办工作报告
乡镇计生办工作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确保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乡镇计生办工作报告。半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的要求,针对全镇实际,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截止3月底,全镇共出生婴儿477人,其中一孩403人,二孩64人,多孩10人。计外出生二孩7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9%,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0:102,控制在正常值范围,无“两非”案件发生。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党委会议计生制度,镇党委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安排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镇长专抓计划生育工作,并将人口计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逢会必讲计划生育工作,镇党委每月听取一次计生办工作汇报,镇计生办每星期一开工作例会,及时研究部署计划生育工作,做到情况明,措施力;坚持党委委员带头,党总支书记负责的计生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还与各单位各村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建立专干包村制度,机关干部和计生服务中心人员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工作和工资挂钩,严格执行一票否决。
二、多措并举抓宣传。利用网络,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途径,进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宣传氛围,利用农家书屋结合创建生育文明示范村的活动,发放入户宣传资料5000余份,刷写小标语100条,宣传挂图100套,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生育观念。
三、着力规范生育秩序。今年来,我们认真清理生育情况,确保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达到100%,对2008年10月1日以来的生育对象进行了认真清理,对照统计口径及时做好入户调查,入户审核,及时录入全员人口数据系统。同时认真清理政策外孕妇,并加大力度,采取有效办法落实补救措施,工作报告《乡镇计生办工作报告》。我们在此项工作中,主要领导加强督办,专班队伍不辞劳苦,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连续作战,从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全镇共补救计外三个月以上孕妇8例,有效遏制了全镇二孩符合政策生育下降的趋势。我们还配合县执法大队,坚决打击违法生育行为,在三月份的突击月活动中,严格依法行政,征收社会抚养费10多万元。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监管制度,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综合治理,孕情过程管理的有效机制,全镇没有发生一起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事件。
四、流动人口管理到位。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行流出人口“宣传、访视、帮扶、联系”四到位服务管理模式。一是宣传服务到位,春节前后,利用大流出人口返乡之际,组织5个专班集中开展一次人口法律法规,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培训,现场为流出对象更换或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订《村民自治合同》,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档案。二是访视服务到位,对返乡流动人口上门“家访”,对流出人口集中地进行“外访”,对在外遇上困难的人员进行“探访”,对群众反映有疑点的人员进行“查访”。三是帮扶到位,对流出人口留守在家的父母、儿童予以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照顾,如帮助耕种,提供资金信息等,复合中心小学还成立了留守儿童帮扶站,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困难。四是电话联系到位,准确掌握流出对象的电话号码,定期与外出已婚育龄妇女联系,收集相关信息,随时掌握流出已婚妇女的基本信息。
五、开展优质服务,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全镇以季度“三查”为突破口,确保“三查”服务质量,坚持做到“三到位”。一是组织保障到位,各村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计生委员和其他干部为直接责任人的工作专班。二是计生专干责任到位,“三查”前村计生委员将育龄重点对象名单拟出,交由组长通知到人,说明普查时间和地点。三是结帐到位,全镇所有村干部每人一年拿800元专项资金结帐。扎实开展婚前婚后、孕期、产后和术后“五登门”服务,坚持定期随访,计生专干和技术人员一道,把关心爱护送到千家万户。广泛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坚持“该上环的一律上环,该结扎的一律结扎”的原则,确保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70%真实可靠。通过开展服务活动,既掌握和了解环孕情,又方便了群众,并且保障了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
第五篇:乡镇计生工作报告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确保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范文之工作报告:乡镇计生工作报告。半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的要求,针对全镇实际,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截止3月底,全镇共出生婴儿477人,其中一孩403人,二孩64人,多孩10人。计外出生二孩7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 97.9%,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0:102,控制在正常值范围,无“两非”案件发生。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党委会议计生制度,镇党委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安排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镇长专抓计划生育工作,并将人口计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逢会必讲计划生育工作,镇党委每月听取一次计生办工作汇报,镇计生办每星期一开工作例会,及时研究部署计划生育工作,做到情况明,措施力;坚持党委委员带头,党总支书记负责的计生工作机制,镇党委政府还与各单位各村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建立专干包村制度,机关干部和计生服务中心人员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工作和工资挂钩,严格执行一票否决。
二、多措并举抓宣传。利用网络,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途径,进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宣传氛围,利用农家书屋结合创建生育文明示范村的活动,发放入户宣传资料5000余份,刷写小标语100条,宣传挂图100套,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生育观念。
三、着力规范生育秩序。今年来,我们认真清理生育情况,确保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达到100%,对20xx年10月1日以来的生育对象进行了认真清理,对照统计口径及时做好入户调查,入户审核,及时录入全员人口数据系统。同时认真清理政策外孕妇,并加大力度,采取有效办法落实补救措施。我们在此项工作中,主要领导加强督办,专班队伍不辞劳苦,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连续作战,从20xx年10月1日至20xx年3月31日,全镇共补救计外三个月以上孕妇8例,有效遏制了全镇二孩符合政策生育下降的趋势。我们还配合县执法大队,坚决打击违法生育行为,在三月份的突击月活动中,严格依法行政,征收社会抚养费10多万元。通过建立健全严格监管制度,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综合治理,孕情过程管理的有效机制,全镇没有发生一起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事件。
四、流动人口管理到位。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行流出人口“宣传、访视、帮扶、联系”四到位服务管理模式。一是宣传服务到位,春节前后,利用大流出人口返乡之际,组织5个专班集中开展一次人口法律法规,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培训,现场为流出对象更换或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订《村民自治合同》,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档案。二是访视服务到位,对返乡流动人口上门“家访”,对流出人口集中地进行“外访”,对在外遇上困难的人员进行“探访”,对群众反映有疑点的人员进行“查访”。三是帮扶到位,对流出人口留守在家的父母、儿童予以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照顾,如帮助耕种,提供资金信息等,复合中心小学还成立了留守儿童帮扶站,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困难。四是电话联系到位,准确掌握流出对象的电话号码,定期与外出已婚育龄妇女联系,收集相关信息,随时掌握流出已婚妇女的基本信息。
五、开展优质服务,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全镇以季度“三查”为突破口,确保“三查”服务质量,坚持做到“三到位”。一是组织保障到位,各村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计生委员和其他干部为直接责任人的工作专班。二是计生专干责任到位,“三查”前村计生委员将育龄重点对象名单拟出,交由组长通知到人,说明普查时间和地点。三是结帐到位,全镇所有村干部每人一年拿800元专项资金结帐。扎实开展婚前婚后、孕期、产后和术后“五登门”服务,坚持定期随访,计生专干和技术人员一道,把关心爱护送到千家万户。广泛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坚持“该上环的一律上环,该结扎的一律结扎”的原则,确保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70%真实可靠。通过开展服务活动,既掌握和了解环孕情,又方便了群众,并且保障了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
六、落实奖扶政策,健全利益导向机制。一方面让广大育龄群众优先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奖励让群众少生优生,另一方面是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群众从“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的生育观念中解脱出来,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全镇有新增农村奖励扶助对象138人,有新增特别扶助对象 6人,有198名农村独女户享受高考加10分。对上述对象我们做到认真核实,严格资格确认,及时上报,无一例差错发生。虽然上半年我镇计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违法生育增多,工作经费不足等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做好下半年的工作,为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