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经内科危重症护理常规(ICU)
内科篇 神经内科常见危重症护理常规
第一节 神经内科危重症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重症脑出血护理常规
(一)评估及观察要点
1.确认患者身份,询问评估患者起病情况、主要症状、既往史及发病时的伴随状况。2.立即行心电监护、血压、指氧饱和度的监测,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并遵医嘱监测随机指血糖和行血气分析。
3.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是否有头痛、意识障碍、言语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等。快速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观察瞳孔的大小及四肢运动功能情况;了解脑出血定位诊断,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初步评估脑出血的量及性状。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脑疝的前驱征兆,观察是否伴有呕吐,并观察呕吐的量、颜色及性状。
5.评估压疮的风险:评估患者全身皮肤情况,准确记录,做好与家属或工作人员就病人皮肤情况的交接记录并签字确认。
6.评估跌倒/坠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必要时给予约束,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取得支持和配合,并签字。
(二)护理要点
1.就地抢救为主,急性期尽量减少对病人的搬动,绝对卧床休息2-4周,抬高头部15-30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呼吸速度、深度、节律。伴呕吐者行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减少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酌情给予吸痰、口咽通气管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性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避免颅内高压,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正确使用脱水剂;避免用力咳嗽、解大便等动作;为患者吸痰时动作轻柔,吸痰管不易过深,以免诱发剧烈咳嗽反射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
4.遵医嘱急性期伴胃液隐血阳性者禁食24-48小时,早期安置胃管,行胃液性状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遵医嘱调整病人的进食量、性状及时间。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应宜早给予鼻饲,鼻饲前先抽胃液,检查胃管是否早在胃内,观察是否有出血等,注意病人胃残留量等消化情况。
第二篇:神经内科ICU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ICU护理常规 收治范围
脑室及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监护常规 脑出血的监护常规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监护常规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监护常规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监护常规 癫痫持续状态监护常规 颅内高压综合征监护常规
颅内及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监护常规 三叉神经痛 急性脊髓炎 脑梗死 帕金森病 肝豆状核变性 重症肌无力
脑室及血肿穿刺引流术
1.概念是对某些颅内压增高的病人进行急救和诊断的措施之一。通过穿刺放出脑脊液以抢救脑危象和脑疝;同时有效地减轻肿瘤液、炎性液、血性液对脑室的刺激,缓解症状,为继续抢救和治疗赢得时间。
2.目的(1)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降低因脑室系统的阻塞(积血、积水)和各种原因所致急性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者的颅内压力,以抢救生命。(2)监测颅内压,可直接、客观、及时地反映颅内压变化的情况。(3)引流血性或炎性脑脊液,以促进病人康复。
3.适应症(1)肿瘤和其他颅内病变引起的脑积水(2)自发性或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或脑内血肿破入脑室系统(3)后颅凹手术前为防止在切开后颅凹硬脑膜后小脑急性膨出,造成脑组织裂伤和自发性脑干损伤及在术后持续引流出血性脑脊液,以避免脑室系统梗阻和调整颅内压力.(4)开颅术中和术后颅内压监测
4.禁忌症(1)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2)有明显出血倾向者(3)脑室狭小者(4)弥漫性脑肿胀或脑水肿病人 5.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
1.病人准备:评估病人的文化水平、合作程度以及是否进行过脑室穿刺,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目的、方法和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消除思念顾虑,征得家属的签字同意;躁动的病人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2.消毒剂、麻醉剂、颅骨钻及抢救药品等,按需要被颅内压监测装备。(2)术中术后护理
1.术中协助病人保持安静,减少头部活动,维持正常体位;对于烦躁不安、有精神症状及小儿病人应特别注意防止自行拔除引流管而发生意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加以固定。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注意呼吸改变。3.术后接引流袋于床头,引流管应悬挂固定在高于侧脑室10~15的位置,以维持正常颅内压。4.注意引流速度。一般应缓慢引流脑脊液,使脑内压平缓降低,必要时适当挂高引流袋,以减慢引流速度,避免放液过快所致脑室内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瘤卒中或诱发小脑幕上疝;但在抢救脑疝、脑危象데紧急情况下,可先快速放些脑脊液,再接引流管,缓慢引流脑室液。
5.注意观察引流脑脊液的性质和量。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内可稍带血性,以后转为橙色。如术后出现血性脑脊液或原有的血性脑脊液颜色加深,提示有脑室内继续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行止血处理;如果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发生感染,应放低引流袋以引流感染脑脊液,并送标本化验;引流脑脊液量多时,应注意遵医嘱及时补充水电解质。
6.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引流出伤口敷料和引流袋应每天更换,污染时随时更换;保持引路系统的密闭性,防止逆行感染。如有引流管拖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7.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或阻塞,尤其是在搬运病人时或帮病人翻身时,注意放置引流管牵拉、滑脱。
8.及时拔除引流管,脑室持续引流一般不超过一周,拔管前需加闭引流管二十四小时,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疼呕吐等症状,以便了解是否有再次颅压升高表现。
9.拔管后应加压包扎伤口处,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和减少头部活动,注意穿刺伤口有无渗血和脑脊液漏出,严密观察有无意识、瞳孔变化,失语或肢体抽搐、意识障碍加重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心理护理
急性期避免任何精神干扰,减少病室声光刺激,限制探视,医护人员动作要轻,保证病人休息。对已恢复神智的病人多关心体贴、精心护理、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使病人安心配合治疗。健康教育
1.加强功能锻炼教会病人及家属自我护理方法,加强练习,尽早最大程度的恢复功能,以恢复自理及工作能力,尽早回归社会。
2.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情绪波动。缺血性脑血管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供应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非外伤性的脑内出血,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成为脑卒中(stroke)。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发病率高于后者。脑卒中以内科治疗为主,部分病人需要外科治疗 病因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占60%~70%,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高于女性,主要原因是动脉在粥样硬化基础上血塞形成,导致脑供应动脉狭窄或闭塞,某些使血流缓慢和血压下降因素是本病诱因,故病人常在睡眠中发作。
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于50岁以上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男性多见,是高血压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因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而引发。出血是粟粒状微动脉瘤破裂所致,多位于基地节壳部。病情评估
1、临床表现 1)缺血性脑卒中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神经功能障碍持续在24h内,突然单侧肢体无力,感觉麻木,一时性黑蒙及失语等大脑半球供血不足表现,或表现为晕眩、复视、步态不稳、耳鸣及猝倒等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常反复发作,自行缓解,多不留后遗症,脑内无明显梗塞灶 ②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类同短暂脑缺血发作,但持续时间长,超过24h,可达数天,逐渐恢复,脑部可有小的梗塞灶。
③完全脑卒中,脑部有明显梗塞灶,症状更严重,常有意识障碍,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不能恢复。
2)出血性脑卒中突然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脉搏缓慢、血压升高,随后出现偏瘫、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出现昏迷、完全性瘫痪及去大脑僵直、生命功能絮乱等,可使病人快速死亡。
2、辅助检查
主要是影像学检查。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造影可发现病变部位、性质,急性脑缺血发作24~48h后,头部CT可显示缺血病灶;MRI可提示动脉狭窄和闭塞;劲动脉B超检查和经颅多普勒超生探测亦有助于诊断。急性脑卒中首选CT。治疗原则
1、缺血性脑卒中一般先行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扩张血管、抗凝、血液稀释疗法及扩容治疗。脑动脉完全闭塞,应在24h内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2、出血性脑卒中经绝对卧床休息、止血、脱水、降颅压等治疗,病情仍继续加重考虑手术治疗,开颅清除血肿。但对初雪破入脑室及内侧型脑内血肿病人,手术慎重;病情过重或年龄过大、伴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不宜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详细记录。提示脑疝可能时,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使用脱水降颅压药时检测尿量与水、电解质变化,防止低血钾和肾功能受损。若病人呃逆、腹部饱胀,胃液咖啡色或黑便,考虑消化道出血,立即通知医生,积极止血。生活护理绝对卧床休息,环境安静,避免刺激。发病24h内禁食。用药护理注意观察止血、降低颅压等药物药效及副作用
对症护理对不宜降温者可行人工冬眠,高热惊厥者按医嘱给予抗惊厥药等。心理护理
急性期避免任何精神干扰,减少病室声光刺激,限制探视,医护人员动作要轻,保证病人休息。对已恢复神智的病人多关心体贴、精心护理、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使病人安心配合治疗。健康教育
稳血压教会家属自测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调情志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
戒烟酒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病人,尤应戒烟酒。
择饮食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瘦肉、鱼、蛋食品。
避疲劳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防便秘适当运动自我保健
不蹲便可使血压升高,可能发生脑出血意外 行动慎
动左手减轻大脑做半球负担 饮足水血液稀释,保持血容量
适寒冷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天气变化
重先兆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眩,有的突然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症状,以促进血液循环 参考书籍:《内科护理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AIDP)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大多可恢复的多发性脊神经根受累的一组疾病。其神经系统病变范围弥散而广泛,主要侵犯周围神经及脊髓。临床上以迅速出现两下肢活四肢迟缓性瘫痪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属于一种迟发性过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支持免疫学说的理由:①本病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病人中60%在病前有空肠弯曲菌感染;②EAN的临床表现与本病类似,其免疫致病因子可能为存在于病人血液中的抗周围神经髓鞘抗体或对髓鞘有毒的细胞因子等。病情评估
1、临床表现
1)多见于任何年龄,男性略高于女性,四季均发
2)多数病人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少数有疫苗接种史
3)首发症状四肢对称性无力3~15d病情达到高峰。可自远端发展或相反,或远近端同时受累,并可累及躯干,严重可累及肋间肌及膈肌而致呼吸麻痹。瘫痪为迟缓性,腱反射降低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脑神经损害以双侧面瘫多见,尤其在成人;延髓麻痹以儿童多见。偶可见视乳头水肿。早期肌肉萎缩可不明显,但病变严重者因继发性而可出现肌肉萎缩,肢体远端较明显。
4)感觉障碍,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和手套、袜套形感觉减退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多汗,皮肤潮红、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严重病例可有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
2、辅助检查
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细胞数正常,而蛋白质明显增高(为神经根的广泛炎性所致),称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重要特点。蛋白质增高在起病后3周最明显。治疗原则
辅助呼吸呼吸麻痹是本病的主要危险
血浆置换疗法在发病两周内接受此疗法,可缩短病人临床症状,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降低合并发症发病率,迅速降低抗周围神经髓鞘抗体滴度。免疫球蛋白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期病例,可获得与血浆置换疗法相接近效果,且安全。
糖皮质激素但慢性型对激素有良好反应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心电监护,床头备气管切开包及机械通气设备。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有无呼吸麻痹,若出现呼吸无力、吞咽困难及时通知医生。若发生呼吸肌麻痹出现缺氧症状,一般先用气管内插管。护士应熟悉血气分析正常值,随时调整呼吸机各种指标。呼吸机管理
生活护理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帮助病人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胃管病人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且易消化流质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帮助病人翻身拍背引流。
用药护理熟悉病人所用药物,药物使用时间、方法及副作用向病人解释清楚。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激素时,防止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不轻易使用安眠镇静药。心理护理
本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恢复期较长,加之长期活动受限,病人常产生焦虑、恐惧、失望等情绪。长期情绪低落给疾病的康复带来不利。护士应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积极主动地关心病人,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其苦闷、烦恼并加以分析和解释,取得病人信任,告诉病人本病经积极治疗和康复锻炼,绝大多数可以恢复以增强病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指导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与自我护理方法,鼓励病人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稳定。出院后按时服药。
避免诱因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和机体抵抗力,避免淋雨、受惊、疲劳和创伤、防止复发。运动指导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训练,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病情观察告知病人消化道出血、营养失调、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及预防窒息的方法,当出现胃部不适、腹痛、柏油样大便,肢体肿胀疼痛,以及咳嗽发热,外伤等情况时立即就诊。
摘自郑州大学出版社医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护理学》561页
第三篇: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一、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一般病人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给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排便通畅。轻度吞咽障碍者宜吃半流食,进食要慢以防呛咳。昏迷、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
3、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有无抽搐,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
4、昏迷、偏瘫、癫痫发作者,加床栏防止坠床。
5、注意加强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清洁。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尿管护理一日两次。
6、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各个关节防止过伸及外展,可用夹板等扶托。定时进行按摩、被动运动,鼓励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
7、病情危重者做好护理记录,必要时记出入液量。
8、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
9、备好有关的急救器械和药品,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10、出院前做好卫生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如何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等注意事项。
质量标准
1、患者饮食符合要求。
2、皮肤清洁,无压疮。
3、适时完成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
4、患者能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
二、脑梗死的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动态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能力。
2、早期康复活动:帮助病人早期进行活动,保持瘫痪肢体各关节的功能位置,并告知病人及家属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肢体的方法,以及翻身技巧,帮助病人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
3、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供给充足水分,对于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病人,可给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流食。
4、心理护理: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克服自卑和消极心理,鼓励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洗脸、更衣等;对言语困难的病人可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5、出院指导:进低盐低脂健康饮食、戒烟酒,坚持肢体功能锻炼,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有头晕,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及时来院就医。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保持患者偏瘫肢体功能位,坚持功能锻炼。
3、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给予鼻饲。
4、保证二便通畅。
5、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
2、如患者出现腹泻、呕吐、大汗、高热等症状应遵医嘱及时治疗并适量补液,以防血压降低、血液浓缩而诱发脑血栓形成。
3、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生活要有规律、有节制,忌烟、酒及辛辣食物,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
4、发作期应避免患者单独活动,以免跌倒。
5、此病发作期大部分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应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而另一部分患者因反复发作未产生后遗症而不予重视,应向患者强调此病的危害性。
6、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有牙龈出血、身体有出血点及青紫斑或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积极治疗。
7、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本病有可能发生脑梗塞、脑出血等,应遵医嘱,坚持治疗,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定期复查。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及时完成基础护及生活护理。
3、宣教及时,病人了解病情及相关知识。
4、保持二便通畅。
四、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1、病情监测:动态观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肌力、语言能力等并及时记录。
2、环境: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或减少各种刺激。头部抬高15-20度,以降低颅内压,尽量减少搬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物误入气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无效时,向医生报告并建议行气管切开。
4、定时更换卧位,防止压疮发生,肢体置功能位,关节受压处垫以棉垫,以防压疮和肢体变形。
5、意识障碍或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时后放置胃管,再次鼻饲前回抽胃液,若病人出现呃逆、腹部饱胀、咖啡色胃内容物,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胃黏膜保护药、止血、抑酸药。
6、急性脑出血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遵医嘱定时定量给予脱水剂、降压药,并记录出入液量,防止电解质失衡。
7、如病人的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提示脑疝发生的可能,应尽早抢救。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
3、保持呼吸道及二便通畅。
4、保持肢体功能位,按时更换卧位,防止压疮发生。
5、保证营养摄入,进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鼻饲。
6、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
五、癫痫病的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床单位应配置柔软的床垫、床旁护架、吸氧和吸痰装置,床旁桌备有若干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小布卷等;若出现发作先兆应立即卧床休息。
2、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1)病人抽搐发作时,需有专人守护、观察和记录全过程,注意意识状态和瞳孔的变化,以及抽搐的部位、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
(2)对强直一阵挛发作者要卧倒,防止跌伤或伤人。
(3)立即解开衣领、衣扣和腰带,迅速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小布卷置于一侧上下臼齿间,以防咬伤舌和面颊部。有义齿者必须取出。
(4)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并给予吸氧,以减少呼吸道阻塞和改善缺氧症状。
(5)少数病人在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过程中有短时间的兴奋躁动,应防止自伤或伤人。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病人,做好保护性措施,防止病人自伤或伤人。
2、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或减少各种刺激。
3、需用氧气时注意用氧安全。
4、宣教及时,病人及家属了解病情及相关知识。
六、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做好护理记录,呼吸发生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送监护病房。
2、此种病人易出现误吸和吞咽困难,故要根据病情选择饮食,必要时鼻饲,床头备好吸引器,必要时吸引。
3、病人有气体交换受损易继发呼吸衰竭,应吸氧,备好气管插管用物。
4、对于知识缺乏的患者,给予讲解相关知识。
5、对于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要给予适合的交流方式。
6、病人出现睑垂,斜视等视觉感知改变时,要保护病人,防止受伤。
7、病人出现运动障碍,自理能力缺陷时,要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病情,记录及时准确。
2、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3、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4、保持病室清洁、肃静、病人安全舒适。
七、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常规
1、鼓励病人摄取足够的水分和均衡饮食,以促进有足够的尿量和正常的大便排泄。
2、高位脊髓炎吞咽困难患者应选择流食或半流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的食物,必要时应放置胃管。
3、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鼓励其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排尿障碍时应行无菌导尿,留置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以训练膀胱机能,并预防尿路感染。
5、勤翻身,拍背,改善肺泡通气量,防止坠积性肺炎。
6、在骶尾部,足跟及骨隆起处放置气圈,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感觉障碍的肢体受损。
7、瘫痪肢体及足应保持功能位,防止肢体痉挛及关节挛缩,在病人足底可以垫木板或穿硬底鞋,使足背屈90度。
8、经常按摩皮肤及活动瘫痪肢体,防止压疮的发生。
9、注意给病人肢体保暖,但慎用热水袋,如果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度,以防烫伤。
质量标准:
1、保持皮肤,粘膜完整无破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保持二便通畅。
4、保持肢体关节功能位。
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护理常规
1、严重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注意安全。
2、贫血伴心悸气促时遵医嘱给予吸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瘦肉、猪肝、豆类等。注意色、香、味的烹调,促进食欲。
4、观察贫血症状,如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晕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
5、病人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故护士应深人病房,与病人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运用沟通的技巧,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情绪。
6、观察用药后的副作用,如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女性病人停经等症状。
7、必要时遵医嘱输血。质量标准:
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
2、保持病人皮肤、粘膜完整无破损。
3、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九、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常规
1、贫血症状严重或有出血倾向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防止跌倒。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鼓励病人增加营养。
3、注意口腔卫生,重症者每日三次口腔护理,并用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溃疡及出血。
4、病人抵抗力低下,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5、禁止应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使病人认识到再障治疗的长期性和艰苦性。
6、血红蛋白低于60g/L可输血。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7、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认识不良心理状态对身体康复不利,多关心、鼓励病人,增加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质量标准
1、病室安静,患者卧床休息。
2、保证营养摄入。
3、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4、保证用药安全,严格遵医嘱用药。
5、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第四篇:神经内科护理常规汇总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神经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由于感染、血管病变、变性、肿瘤、外伤、中毒、免疫障碍、遗传因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等引起的疾病。
1.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入院介绍及专科指导并建立病历。
2.饮食护理保证营养的摄入,按需给予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3.基础护理
(1)病房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温度适宜。
(2)皮肤护理:注意病人皮肤、会阴部的清洁,定时为瘫痪或意识障碍的病人翻身,并轻拍背部,预防压疮。
(3)排便护理:保持排尿、排便通畅,3天未排便者应通知医生,给予轻泻剂或灌肠处理并及时记录。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管。
4.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
(2)观察神志、瞳孔、头痛及呕吐情况,及时发现颅内高压征兆。(3)严密观察有无肺部、泌尿系、压疮等并发症发生c 5.协助诊疗准确采集各种检验标本,及时协助做好影像学检查,保证各项诊疗计划落实。
6.药物应用严格执行医嘱,指导病人按时正确服药,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7.健康指导
(1)知识宣教:讲解治病防病知识,指导、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铍炼。
(2)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二节 脑出血
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而引起的脑组织病变。1.执行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环境:保持环境安静,对谵妄、躁动病人加强安全防护。
3.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搬动,置头高脚低位或半卧位。4.饮食护理
(1)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脑出血伴昏迷者暂禁食,48小时后给予鼻饲流质,糖尿病病人给予糖尿病饮食。5.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头痛情况,如发生持续性头痛或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等再出血或脑疝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药并配合抢救。
6.药物应用:遵医嘱用药,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严密观察血压、尿量及尿液颜色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7.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诱发再出血及颅内压增高。8.预防并发症
(1)压疮:每2~3小时为瘫痪或意识障碍的病人翻身1次,并轻拍背部,预防压疮。(2)泌尿系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定时夹管,鼓励病人多饮水,遵医嘱行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
(3)吸入性肺炎: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9.功能锻炼:恢复期要及时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如按摩、针灸等,并进行语言训练,促进早日康复。
10.排便护理:保持排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指导病人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天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必要时给予辅助通便处理。
11.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戒烟酒,进食低脂肪、低盐、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2)用药指导:脑出血病人应控制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定期测量血压。(3)活动与休息:合理休息,坚持做适当的锻炼,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及情绪波动。(4)康复指导:指导家属配合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节 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狭窄、闭塞或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脑血液供应障碍,而引起的脑组织病变。临床上最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1.按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宜取头低位,如空气栓塞者取头低左侧卧位,避免空气栓子进入脑部及左心室。
3.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质、清淡饮食。昏迷者暂禁食,48小时后给予鼻饲流质。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加重等表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5.药物应用:应用血管扩张药时,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应用抗凝溶栓药物时,若测量血压偏低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6.功能锻炼: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加强康复训练,并鼓励病人主动运动。失语症病人应加强语言训练。
7.健康指导
(1)知识宣教:早期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康复治疗知识及方法,共同制订康复训练计划。
(2)自我护理: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及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保持排便通畅。
(3)疾病防治: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病等。
第四节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为吉兰一巴雷综合征,是可能与感染有关和免疫机制参与,的急性(或亚急性)特发性多发性神经病。1.按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护理: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可给予半坐卧位。鼓励病人咳嗽及深呼吸,定时拍背促进分泌物的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勤翻身,预防压疮。
3.饮食护理
(1)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富含B族维生素且易消化食物。
(2)吞咽困难和气管切开的病人应给予鼻饲流质,每天鼻饲总量在2000ml左右为宜,保证机体足够的营养,维持正氮平衡。
4.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病人有无气急、胸闷、心慌、发绀等呼吸肌麻痹所致的缺氧征象。
(2)根据病情选择给氧方式,有自主呼吸并轻度缺氧者,应鼻导管给氧;明显缺氧,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者,应立即行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正压给氧,并备好抢救物品。
(3)严密观察有无进食呛咳现象,防止窒息。5.药物应用
(1)准确及时给药:根据医嘱的剂量、方法准确及时给药,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慎用镇静安眠类药,以免掩盖或加重病情。
(2)激素治疗:密切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情况,定期复查血钙、血糖、血钾;严格遵医嘱逐步减量。
6.预防并发症:.重症GBS因瘫痪、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易导致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活动肢体。
7.康复训练: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保持肢体的轻度伸展和功能位,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足下垂,注意安全防护,以防意外发生。
8.健康指导
(1)知识宣教: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的方法。
(2)饮食指导: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疾病诱因。(3)功能锻炼:坚持肢体的被动和主动运动。
(4)心理疏导:病人可能出现焦虑、恐惧、情绪低落等情绪,应积极疏导,帮助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五节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呈波动性肌无力,具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和晨轻暮重等特点。
1.执行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活动与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防止受凉和感染,预防重症肌无力危象。3.饮食护理
(1)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钾、钙的软食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干硬或粗糙食物。
(2)吞咽困难者应在饭前30分钟服用抗胆碱酯酶药,待症状改善后再进食,鼓励病人细嚼慢咽。
(3)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保证机体营养的供给。4.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神志、呼吸、缺氧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当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胸闷、出汗、面色发绀、呼吸困难、肌无力症状加重时,应考虑肌无力危象发生,立即通知医生,一旦确诊,立即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针l~l.5mg加阿托品针0.5mg肌内注射,若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可给予新斯的明针1mg加阿托品0.5mg加生理盐水20~40ml缓慢静脉注射,按病情需要遵医嘱给予静脉滴注维持疗效。如病人呼吸困难加重,缺氧严重时,应考虑行气管切开,以保持有效通气量。
(2)严密观察病人吞咽情况,有无进食呛咳的现象,防止误吸和窒息。(3)床旁备吸引器、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用物。
(4)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当病人出现呼吸停止时,不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5.药物应用
(1)胆碱酯酶抑制药:按医嘱定时服用,密切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调整用药,不可随意停药、减量或换药,防止出现胆碱能危象。
(2)激素治疗:服药期间,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和肌无力危象发生。
(3)禁用和慎用肌肉松弛药、麻醉镇静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以及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和磺胺类药物,防止诱发肌无力危象。
(4)免疫抑制药:遵医嘱定期检查血常规,注意肝、肾功能变化。6.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禁忌饮酒,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
(2)用药指导:遵医嘱正确服药,避免漏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3)心理疏导: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4)自我护理:外出时应随身携带药物,佩戴疾病识别标记,便于抢救。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保暖和休息,防止受凉和劳累,月经期尤应注意,六龄妇女避免妊娠,以免加重病情。
第六节 癫痫
癫痫是指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癫痫性发作为特征,是发作性意识丧失的常见原因。
1.执行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环境:安置病人于舒适安静的病房,避免声光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3.体位护理:出现持续意识障碍时,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4.基础护理:落实各项生活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加床档,床档应有棉垫包裹,危险物品远离病人;床边备好特制牙垫,为防止癫痫发作时舌咬伤。
5.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无刺激性、营养丰富的饮食,避免饥饿或过饱,戒烟酒。持续障碍者,给予鼻饲饮食。
6.病情观察
(1)癫痫发作时,观察抽搐发作的部位、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期间病人意识、呼吸、瞳孔变化,有无排尿、排便失禁。
(2)癫痫发作后,观察病人意识是否完全恢复,有无头痛、疲乏和自动症。7.癫痫发作时急救护理
(1)就地抢救,并大声呼救他人协助。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病人的衣扣、裤带,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分泌物,取下活动性义齿。
(3)垫牙垫于上下臼齿之间。适度扶住病人的手、脚,以防自伤及碰伤,切忌紧握病人的肢体及按压胸部,防止造成人为外伤和骨折。
(4)遵医嘱给药,对症治疗及护理。8.药物应用
(1)用药原则:指导病人遵医嘱坚持长期服药,根据发作类型选择药物,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2)用药观察:密切观察用药后效果及有无药物疹,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停药。定期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肝功能,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牙龈炎等,并及时治疗。
9.健康指导(1)知识宣教:.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的方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用药指导: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长期、规律地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长期服药者应每月复查1次肝、肾功能,避免药物引起的毒性作用。
(3)安全防护:外出时随身携带有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及病史的个人资料,以备发作时联系与处理。避免从事高空、水下、驾驶、电焊等职业。
(4)活动与休息:保持愉快心情,适当参加社交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便秘、睡眠不足、情绪激动和不良刺激诱发抽搐。
(5)癫痫病人可结婚,能否生育听从医生指导。
第七节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临床特征。
1.执行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活动与休息:采取舒适卧位,适当参加益智活动及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跌倒;保证充足的睡眠。
3.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的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戒烟、酒等并给予病人充分的时间进食。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震颤、强直的发作频率、幅度。观察有无吞咽困难、营养摄入不足、体重下降、便秘、尿潴留等,并及时给予处理。
5.药物应用
(1)用药原则:遵循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的原则。
(2)用药观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不适、幻觉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6.健康指导
(1)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与充分的关心和爱护。(2)活动与休息:运动锻炼时注意适宜的运动量与幅度,避免过度劳累。(3)安全防护:避免自伤、坠床、跌倒、走失等意外发生。
第八节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以记忆障碍、认知障碍以及思维、心境、行为等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1.执行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与休息:安排病人合理、规律的生活,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防护。
3.饮食护理
(1)三餐定时定量,保持日常的饮食习惯,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物,食物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
(2)吞咽困难者应缓慢进食,少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者,应适当限制食量,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
4.病情观察
(1)一般情况:密切观察饮食、起居、排便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2)行为心理:观察病人的行为心理问题,对于有冲动、伤人、自伤、逃跑等病态行为,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专人看护。
5.药物应用:口服药看服到口,保证治疗连续性,防止积存药物,避免错服、误服。6.健康指导
(1)安全防护:尽量避免单独外出,外出时随身携带有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及病史的个人资料,以备迷路时,他人可以及时联系与帮助。做好安全护理,防自伤或伤人。
(2)心理疏导:关心、爱护病人,鼓励病人广交朋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3)功能训练:加强病人的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4)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第九节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临床表现为精神疲乏、注意力难集中,对光、噪声敏感,易烦躁、易激惹,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
1.执行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环境适宜: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减少刺激。3.饮食护理:给予普通饮食,保证营养摄入。4.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睡眠情况,注意安全防护。
5.药物应用: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催眠药,指导病人按时服药。
6.健康指导:耐心听取病人倾诉,帮助其正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指导病人改善人际关系,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第十节 癔症
癔症是由于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1.执行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环境适宜
(1)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嘈杂,以减轻病人发作程度。严格控制探视,避免对病人构成不良刺激,以利病情尽快康复。(2)病人勿独居一室,限定其活动范围,房间内勿放置危险物品。为病人佩戴可以表明身份的证件,以防走失等意外发生。
3.饮食护理:给予普通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4.病情观察:观察病人发作时间、频率及伴随症状,并注意安全防护,做到有专人看护。
5.药物应用:对极度兴奋、躁动、强烈情绪反应的病人应用适量镇静药,并观察用药疗效。
6.健康指导
(1)知识宣教:帮助病人充分认识自己,了解疾病特点和发作诱因。
(2)心理疏导:指导病人使用适宜方法完善性格,改善人际关系,调整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第十一节 脊髓病变
脊髓是脑干向下的延伸部分,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以终丝终止于第一尾骨的骨膜。脊髓病变是由于脊髓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其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1.执行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体位护理
被动卧位时,瘫痪肢体摆放功能位,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床尾用护足架,足底用护足板或垫,防止发生垂足。下肢水肿者适当抬高肢体,以利于静脉回流。按病人需要给予防压用具,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3.饮食护理
给予高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少食易引起肠胀气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吞咽困难或呛咳者,给予鼻饲饮食。
4.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病人运动、感觉障碍的平面是否上移,是否有呼吸费力、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等,如发现病人胸闷、气促、发绀、胸式呼吸减弱等,说明有呼吸肌麻痹征象,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生,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5.药物应用
大剂量使用激素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定期复查血钙、血糖、血钾,严格遵医嘱逐步减量。
6.康复训练
发病早期鼓励病人配合按摩、被动运动以及积极的上半身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肌力开始恢复时,鼓励其主动运动肢体,促进功能恢复。康复锻炼时,注意病人安全防护,以防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
7.健康指导
(1)预防并发症:勤拍背,勤更换体位,预防压疮。鼓励病人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2)排便护理:保持排便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3)安全防护:禁用热水袋,防止烫伤。注意安全防护,预防意外发生。
(4)心理疏导:指导家属适时给予病人生活协助及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十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各种生物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等,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
1.执行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护理:卧床休息,呕吐频繁的病人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3.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减少胃饱胀,防止呕吐,昏迷的病人可给予鼻饲。
4.病情观察
(1)观察神志、瞳孔、头痛、抽搐发作情况,如出现持续而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减弱,甚至突然意识丧失等颅内高压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脱水药以降低颅内压并配合抢救。
(2)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常规给予护理,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时降温。告知病人多饮水,污染的衣物及时更换,注意保暖。
(3)惊觉发作时注意安全防护,防止坠床、舌咬伤。
(4)当病人烦躁、出现暴力行为时,遵医嘱适时给予镇静药,并适当约束。5.药物应用:
(1)脱水药:快速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以保证脱水效果。严密观察血压、尿量及尿液颜色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2)抗生素:现配现用,严格按时、按量使用,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观察是否有口腔溃疡等二重感染情况,并做好口腔护理。
(3)抗惊厥药:应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4)抗结核药: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5)抗真菌药物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6)遵医嘱正确服药,避免漏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鼓励病人坚持彻底治疗。6.健康宣教
(1)知识宣教: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恢复期病人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增加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防止复发。
(2)功能锻炼:恢复期和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病人,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3)安全防护:有继发性癫痫发作的病人应随身携带个人信息卡片,禁止从事高空、机械操作等危险作业,防止受伤和意外。
第五篇:骨伤科危重症护理常规
骨伤科危重症护理常规
1.安排患者到监护室,准备好抢救车、做好输液、生命体征监测、吸氧、负压引流等工作。通知医生、科主任、护士长。2.病室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一般温度20—22℃,湿度50﹪—60﹪。
3.每日至少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次,或遵医嘱执行。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遵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重症记录。4.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重症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智、瞳孔、舌脉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2).根据病情给予合适体位,对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给予床档、约束带保护,防止发生意外。
(3).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4).保持各种管道通畅,观察引流物情况。
(5).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情志等方面的问题,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
(6).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7).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8).根据病情做好相关的健康指导。5.须急诊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
6.对转科、转院的危重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班工作。
7.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