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膳食结构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膳食结构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摘要:饮食与健康作为一门大学课程,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收获颇多。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更应该了解学习食品健康知识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专家说:未来的健康,靠药物不是最理想的出路,而饮食将对健康起绝对性作用。这句话很有道理。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个方面都处于完满的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已”。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饮食健康,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键字:饮食营养,膳食宝塔,膳食营养搭配,学生早餐
前言: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必须物质,而健康的饮食显得更为重要。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青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加上繁重的脑力劳动和紧张的学习等,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但目前,我国学生对饮食健康了解较少,不懂得如何搭配膳食,甚至许多人都不吃早饭,所以更应该加强学生膳食结构与饮食健康教育。
正文: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等。民以食为天,而健康是身体最大的本钱。要营养丰富,保持健康的身体,就要注重营养。
我们常说要注意营养,可是“营养”到底是什么呢?“营”就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谋求养生,具体地说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营养需求不仅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取食各种食物,保持身体所需的营养。那么,我们的身体需要哪些营养呢?我们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分别是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水,矿物质,糖类,纤维素。在这里就几个重点的来讲讲。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也是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对人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也不宜多吃,摄入过渡容易使人发胖,并引发冠心病、心脏病、中风等多种疾病,特别是本身就高胆固醇的人更不能多吃。我们要均衡摄取,荤素搭配,才能吃出最好的效果。
2、脂类,是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具有减小机体内器官的摩擦作用,器官抗震作用,它的主要来源也是动植物油脂和乳制品。脂类其实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促进一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有磷脂,是细胞膜和血液中的结构物。因此我们不可为了苗条,一味的拒绝进食脂肪量高的食物。
3、维生素,主要是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维生素可分为很多类,每一类都有它自己不同的功效。像维生素A能维持视觉,促进生长发育,缺乏会得干眼病、夜盲症等;维生素C能抗环血酸,预防感冒等,现在很多人也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开始通过吃水果蔬菜、营养药品等来补充维生素。但是什么营养都不可以过量,所以维生素片我们不可以作为补药来长期使用。
4、纤维素,能吸附大量水分,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并且它还有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压抗癌的作用。食物中的膳食纤维一般来源于粗粮、麦麸、蔬菜、豆类中,还有一些水果也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了解了营养物质后重点就是如何均衡营养了。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就是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质量,配餐的色、香、味、形;其次是配餐的营养素种类与数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个不同菜肴间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这种配餐方法就可以称为科学配餐。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宝塔图形表示,直观地告诉居民食物分类的概念及每天各类食物的合理摄入范围,对合理调配平衡膳食进行具体指导,故称之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根据膳食指南的原则并参照平衡膳食宝塔的搭配来安排日常饮食是通往健康的光明之路。
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食物位居底层,它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组维生素;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蔬菜和水果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一般来说,红绿黄色较深的蔬菜和深黄色水果含营养素丰富;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组维生素;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较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B2等。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
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及间隔时间应与作息时间和劳动状况相匹配,一般早、晚餐各占30%,午餐占40%为宜,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通常上午的工作学习都比较紧张,营养不足会影响学习工作效率,所以早餐应当是正正经经的一顿饭。而现在许多学生因为时间安排等原因不吃早饭,据有关资料显示,日常饮食无规律的学生比例已分别占41.9%。长期无规律的饮食,不仅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影响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经营养学家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可能会导致很多严重后果:
一、对大脑的危害。青少年的脑组织正处于发育期,血、氧、葡萄糖的需求量比成人还高。如血糖过低,脑意识活动就会出现障碍,研究表明,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不吃早餐,会直接影响智力水平。有学者曾对8―13岁少年儿童的早餐类型与智力发育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吃高蛋白质早餐的孩子其智商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吃高糖分早餐的孩子,而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商得分最低。由此说明,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不但要按时吃早餐,同时还要注意早餐的质量。
二、对消化系统的危害。正常情况下,头天晚上吃的食物经过六小左右就从胃里排空进入肠道。第二天若不吃早餐,胃酸及胃内的各种消化酶就会去“消化”胃粘膜层。长此以往,细胞分泌粘液的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很容易造成胃溃疡及十二指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三、胆结石。空腹使胆汁分泌减少,胆汁中的胆酸含量也降低,而胆固醇含量不变,以至形成一种高胆固醇的胆汁。如果空腹过久,并且是经常性空腹,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呈现饱和状态,并在胆囊里沉积形成结晶,从而产生结石。
四、有不少学生是怕长胖而不吃早餐的。这种做法毫无科学道理。人体对热量的需求是有标准的,不吃早餐,势必加大中、晚餐的进食量。而晚餐后一般运动量较小,更容易造成脂肪积累而导致肥胖。另外,长期不吃早餐还会使胆固醇、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内壁,导致血管硬化。
所以早餐很重要,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比例最好是3∶2∶1,这样子就能让你在一天内所吃的精华在体力最旺盛的时间内消耗掉。早餐其实是一日之中最重要的一餐,综合以上不吃早餐会导致的问题给出几条早餐的建议:
1早餐最好不吃或少吃稀饭、甜面包或炒面等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以免使脑中的血清素增加。因血清素具有镇静作用,使大脑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2、早餐也不宜吃油条、蛋和熏肉等含有大量脂肪和胆固醇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3、早餐宜热不宜干,用“干食”作为早餐会降低体力和脑力,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人经过一夜睡眠,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清晨已经处于半脱水状态,吃“干食”会难以吞咽,而且早晨人体各种消化液分泌不足,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不利。
4、早餐前喝水对健康有利。人经过一夜睡眠,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早晨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所以,早上起来不要急于吃早餐,起床后应立即饮1-2杯温开水,它对人体内器官有洗涤作用,而且对改善器官功能,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都有很大好处。
5、学生的早餐因为生活节奏快,时间紧的缘故,因此可以选择一些低脂高营养,方便快捷的食品作为早餐。可以选择多吃些瘦肉、鲜果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要保证有一定量的牛奶、豆浆或鸡蛋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就能使人的头脑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工作和学习效率高,拥有快乐的一天。
所以健康不是简单的说出来的,要做到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膳食平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膳食酸碱平衡方面,主食和副食平衡十分重要。纵观我国中医文献,自古以来评论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三个字来描述身体健康。“精”字的一半是米、另一半是青绿色的食物蔬菜;繁体的“气”字里有米;“神”字的右边是在田地里种庄稼。汉字是智慧的符号,所以“精、气、神”三个字告诉我们不能不吃米,即不能不吃植物性食物。中华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间万物米为珍”之语,可见我们的先人从生活实践中已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须臾不可离的主食。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即热能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也意味着谷类、各类主食--米饭、馒头、麦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了部分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另外,为满足对膳食纤维的需要,应适量选择粗粮。如荞麦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而且含苦味物质芦丁,对增强血管功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相当有效。当前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这是十分错误的。而餐饮中应掌握酸碱平衡,两者不可偏颇,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如终日饱食膏粱厚味,酸碱失衡,将严重影响健康。难怪古人诗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 :
1吃油炸和暴晒食品。②多食增强记忆力食品。如香蕉富含矿物质钾,可预防精神疲劳;卷心菜对增强记忆力有一定的帮助;鱼类含大量胆碱和维生素c,可促进脑力功能。③热量必须充足。学生对热量的需要比成人高,每天应保证足够的主食,可吃些产热量高的馒头、烧饼、米饭、油条、糕点、芝麻酱等;还应增加副食,每天要吃蔬菜、肉、豆制品及牛奶、鸡蛋、水果等。④保证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以满足加速生长和智力发展的需要以及提高抗病能力。⑤应补充钙,铁,碘,锌等元素。这几种元素是学生在青春发育期需要较多也最易缺乏的。人的骨骼主要由钙和磷组成,学生在快速长高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钙、磷来补充。
最后,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食物是我们每天必须的东西,而营养的食物又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基础保障,营养可以调控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在食物方面,不但要吃好,还要吃的有营养,理解营养互补对我们的健康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膳食搭配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为我们健康的身体打下一个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百度文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食品营养与健康》 王俊东
第二篇:平衡膳食与健康的关系
平衡膳食与健康的关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居民生活水平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导致我国民众总体的健康状况有所下降,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平衡膳食对我们的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膳食有助于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魄,更好地抵御疾病.关键词:平衡膳食 营养 健康 前言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的居民已经从过去求温饱的需求过度到新世纪对营养与健康的追求。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健康状态以及膳食结构的合理,食品的营养搭配。渐渐地,平衡膳食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时尚而且重要的话题。正文
一、何谓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又称健康膳食,对称健康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的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并且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的膳食表现为由多种食物构成,能为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其正常生理的需要,而且还要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数量的平衡,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二.我们为什么要平衡膳食
这就涉及了人体的营养需求问题.营养是指: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1]它包括:糖(又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和水等。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下:
1、保证儿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
儿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离不开营养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较快,体内合成代谢旺盛,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比成人高,尤其是能量、蛋白质、脂类、钙、锌和铁等营养素。同年龄男生和女生在儿童时期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差别较小,从青春期开始,男生和女生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出现较大差异。[2]营养素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而且影响其智力发育和心理健康。
2、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
对于孕妇、乳母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而言,因其生理状况不同而对营养有特殊的要求。与非孕同龄妇女相比,孕妇本身及胎儿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更多的营养。孕期合理营养是胎儿正常发育的保证,营养不良或过剩对胎儿和母体健康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如叶酸对于孕妇而言意义重大,可以预防婴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因分泌乳汁和哺育婴儿的需要,乳母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多于一般妇女,甚至孕妇。因此乳母的营养需要包括为正常泌乳提供物质基础,以及恢复或维持母体健康的需要。合理营养可以保持老年健康、延缓衰老进程和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3]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可能加速机体衰老的速度。老年人的营养需要有其特殊性,如维生素D和钙对保持老年骨质健康有重要作用。
3、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力和适应性
人体在恶劣环境下或在特殊劳动条件下,如感染、中毒、高温、失重等条件下,某些营养素对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耐受力和适应性要重要作用。某些微量营养素在这些条件下的需要量高于一般情况下的正常人群。如在感染的情况下,机体对维生素A、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4、预防营养素的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疾病
营养素缺乏或过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营养素缺乏经常表现为身体不适,而非疾病状态,如精神萎靡不振、身体抵抗力弱等。营养素过量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和代谢变化,也有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导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一些慢性疾病的预防已被人群干预实验所证实,对于这类疾病中某些有先期表现而尚未诊断为疾病的人群,营养素早期干预或纠正不合理膳食更易见到成效。
5、辅助治疗各种疾病
营养状况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对于病患抗感染,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有重要意义。营养状况影响患者组织器官的修复与再生。大量研究资料标明,人体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与膳食行为选择联系密切。[4]药物和手术主要起到控制症状和治疗疾病的作用,而膳食营养素的主要功能是修复受损的细胞和组织。合理的膳食对于促进疾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营养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它起到了维持人体组织的构成,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维持人体心理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我们需要在日常饮食中注重营养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我们如何做到平衡膳食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在主食的选择上,应该粗细粮搭配,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稻米、小麦不要总是选择碾磨过于精细的,因为大部分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都存在于谷类的表层。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人体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者十分重要的作用。[5]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较高,且利用率也较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其骨密度,从而延缓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给老年人补钙也可能减缓其骨质丢失的速度。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4)、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目前猪肉仍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猪肉脂肪含量高,要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提倡多吃一些脂肪含量少的动物性食物,如鸡、鱼、兔、牛肉等。(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因素。食物提供人体基础代谢能量和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增加体重,久之会发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会由于能量不足而引起消瘦,造成劳动能力下降。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脑力劳动者和活动较少的人应加强锻炼,开展适宜的活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经常运动会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调节食欲、强壮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吃清淡的膳食有利于健康,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用量不宜超过6克。膳食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及含钠的加工食品等。应从幼年就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
(7)、饮酒应限量 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其他营养素。无节制地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严禁酗酒,若饮酒可少量饮用低度酒,青少年不应饮酒,孕妇不要饮酒。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在选购食物时应当选择外观好,没有泥污、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严把病从口入关。进餐要注意卫生条件,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卫生健康状况。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结语:缓解健康问题,应从根本上入手.我们需要做到改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注意作息规律,做一个健康生活的人。健康问题,人人有责,关爱自己,关注健康。参考文献:
[1] 王维群.[M].营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2] 陈辉.[M].现代营养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3] 张金梅.[M].营养与膳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 [4] 吴坤.[M].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5月 [5] 葛可佑.[M].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8月
第三篇: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本学期的选修课程主要讲述运动、健康与人体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因此,本片文章主要论述运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中国有句俗话:“铁不磨要生锈,人不运动要生病”、“树木就怕软藤缠,身体就怕不锻炼”。主要强调了运动是强身健体的最好方法之一,运动能够保持人体精气流通不郁,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更多的人有这种意识:无病防病要运动,有病治病要运动,病后恢复更需要运动。然而运动也强调一个“度”,应该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动静结合。不能因强调动而忘了静,运动和休息要兼顾并适宜;
2、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懈。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3、运动项目因人而异。每个人应依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与职业,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4、运动量大小要适宜。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程度,反而会有损身体健康,所以,每次锻炼后以不感觉到过度疲劳为宜;
5、舒适自然,循序渐进。为健康而进行的锻炼是轻松愉快的,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动作应由简单到复杂;
6、体力劳动、田间劳动也是运动。洗衣、扫地等家务劳动和田里田外的劳作等,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运动。
人的健康是生命运动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追求,那么运动对人体的生理健康究竟有哪些影响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运动有助身材的完美,主要表现在身高的增长方面,人的身高受到基因作用的影响,适量和恰当的运动有助于人体骨骼的增长;
2、运动有助于防止肥胖,肥胖者增加体育锻炼,不但可以达到增加体内脂肪的“支出”,使体型恢复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身体的各器官得到锻炼,增强体魄。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增加脂肪的消耗,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脂肪代谢;运动可以降低血脂,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减少脂肪在心脏、肝脏、血管中的沉积,减少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从而提高心肌工作能力,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强了肥胖者的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运动可以增强呼吸力量,增加胸廓活动范围及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使气体交换加快,也有利于“燃烧”多余的脂肪。因此,增加运动是非常适宜减肥的好方法;
3、运动能有效地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骨折的危险,有研究表明,肥胖容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气管炎等疾病。如果运动降低了肥胖程度,那么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了。另外,美国政府曾发表一个报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减少患结肠癌的危险,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使妇女降低患乳腺癌的危险。
骨折是困扰中老年人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疾病。在英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70岁以上的妇女曾经骨折过。5%~20%曾经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在一年内死去,许多人长期残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美国,每年有25万人髋部骨折。大量研究表明,负重练习有助于保持骨密质。经常参加运动者,尤其是运动员,其骨密质高于不经常参加运动者。经常参加体育括动可以使年老时患髋部骨折的危险降低50%。
由以上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体健康是1,其他一切努力所得都是0,没有1再多的0都失去了意义,加强锻炼,保证一个健康的体魄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商学院:尹梦丽
2012年12月12日
第四篇: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论文
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食品学的研究。人类对食品的营养要求更高而且对各种营养物越来越了解,现在人们都在讨论膳食纤维对人类的影响,它到底与人类的健康有怎样的关系?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查阅资料,我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一. 纤维素的概念
纤维素包括粗纤维,它是用以描述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且仅包括部分纤维素和木质素。食品中的膳食纤维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亲水胶体(植物胶、粘胶)、抗性淀粉和抗性低聚糖组成。从是否溶入水分为膳食纤维分为非水溶性和水溶性纤维两大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3种常见的非水溶性纤维,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主要存在于禾谷类和豆类种子的外皮及植物的茎和叶中;而果胶和树胶等属于水溶性纤维,则存在于自然界的非纤维性物质中。从组成上,纤维素包括纤维素、混合键的β-葡聚糖、半纤维素、果胶及树胶。它们虽不能被人体吸收,但都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因此纤维素对人类却有着重要意义。
二. 膳食纤维素的来源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里,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谷、薯、豆类及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植物成熟度越高其纤维含量也就越多,谷类加工越精细则所含膳食纤维就越少。其中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亚麻、燕麦和燕麦糠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而小麦糠、玉米糠、芹菜、果皮和根茎蔬菜主要含的是非溶性纤维。
三 膳食纤维素的物理的特性 溶水性 纤维的溶水性是指它的基质内保留的水分量。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溶水量比不可溶的膳食纤维和麦麸的溶水量大的多。蔬菜纤维的溶水量介于两者之间。溶水量大的纤维在通过消化道过程中吸水膨胀,刺激和加强肠道蠕动,连同消化道中其它“废物”形成柔软的粪便易于排出,可防止便秘。对发酵的敏感度 膳食纤维虽能抗哺乳动物的酶的消化作用,但它都易被大肠内的微生物所酵解。发酵的程度受纤维的类别、纤维的物理性状或食物性质的影响,且与宿主肠道中的菌群有关。一般来说,颗粒度大的纤维不能被完全酵解,不可溶纤维的纤维素最不易被酵解,而可溶性纤维可被完全酵解。3 结合胆酸的作用 膳食纤维能在体内和体外结合胆酸。结合胆酸的能力随着pH而改变,酸性条件下结合最多,随着pH增加而结合力降低。
四
膳食纤维和其他纤维的区别
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而在人体大肠中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包括多糖、寡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将膳食纤维、粗纤维和纤维素混为一谈。粗纤维只是膳食纤维的一部分,是指植物组织用一定浓度的酸、碱、醇和醚等试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处理后所剩下的残留物,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纤维素仅是粗纤维的一部分,是一种单一化合物,是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线性化合物。由此可见,膳食纤维的量要比粗纤维以及纤维素的含量多,粗纤维是膳食纤维中最常见的组分,纤维素是膳食纤维的主要组分。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膳食纤维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素。由于膳食纤维在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功能突出,因而有“肠道清洁夫”的美誉。
五 膳食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1)食纤维的吸水溶胀性能有利于增加食糜的体积,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并软化粪便,防止便秘,促进排便和增加便次,起到一种导泄的作用,减少粪便在肠道中的停滞时间及粪便中有害物质与肠道的接触,保持肠道清洁,从而减少和预防胃肠道疾病。
(2)膳食纤维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预防高血脂症和高血压。
(3)膳食纤维能够延缓和减少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减少和预防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作用。(4)膳食纤维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维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有利于某些营养素的合成。
(5)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吸水溶胀性能,吸水后膨胀,体积和重量增加10~15倍,既能增加人的饱腹感,又能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降低膳食中脂肪的热比值,相对控制和降低膳食的总能量,避免热能过剩而导致体内脂肪的过度积累,既可解决饱腹而不挨饿的问题,又可达到控制体重减肥的目的。(6)科学研究发现,在控制餐后血糖急剧上升和改善糖耐量方面,可溶性膳食纤维效果最佳。膳食纤维能够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推迟可消化性糖类如淀粉等的消化,避免进餐后血糖急剧上升,膳食纤维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还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功能,改善血液中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提高人体耐糖的程度,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
六 膳食纤维素和疾病的关系
1、防治便秘:膳食纤维体积大,可促进肠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其中的水份不容易被吸收。另一方面,膳食纤维在大肠内经细菌发酵,直接吸收纤维中的水份,使大便变软,产生通便作用。
2、利于减肥:一般肥胖人大都与食物中热能摄入增加或体力活动减少有关。而提高膳食中膳食纤维含量,可使摄入的热能减少,在肠道内营养的消化吸收也下降,最终使体内脂肪消耗而起减肥作用。蔬菜中含大量膳食纤维。
3、预防结肠和直肠癌:这两种癌的发生主要与致癌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和肠壁长期接触有关。增加膳食中纤维含量,使致癌物质浓度相对降低,加上膳 食纤维有刺激肠蠕动作用,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时间大大缩短。学者一致认为,长期以高动物蛋白为主的饮食,再加上摄入纤维素不足是导致这两种癌的重要原因。
4、防治痔疮:痔疮的发生是因为大便秘结而使血液长期阻滞与瘀积所引起的。由于膳食纤维的通便作用,可降低肛门周围的压力,使血流通畅,从而起防治痔疮的作用。
5、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由于膳食纤维中有些成分如果胶可结合胆固醇,木质素可结合胆酸,使其直接从粪便中排出,从而消耗体内的胆固醇来补充胆汁中被消耗的胆固醇,由此降低了胆固醇,从而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6、改善糖尿病症状:膳食纤维中的果胶可延长食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使进餐后血糖不会急剧上升,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改善。近年来,经学者研究表明,食物纤维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经实验证明,每日在膳食中加入26克食用玉米麸(含纤维91.2%)或大豆壳(含纤维86.7%)。结果在 28—30天后,糖耐量有明显改善。因此,糖尿病膳食中长期增加食物纤维,可降低胰岛素需要量,控制进餐后的代谢,要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种辅助措施。
7、改善口腔及牙齿功能:现代人由于食物越来越精,越柔软,使用口腔肌肉牙齿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牙齿脱落,龋齿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自然增加了使用口腔肌肉牙齿咀嚼的机会,长期下去,则会使口腔得到保健,功能得以改善。
8、防治胆结石: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胆固醇含量过高有关,由于膳食纤维可结合胆固醇,促进胆汁的分泌、循环。因而可预防胆结石的形成。有人每天给病人增加20-30克的谷皮纤维,一月后即可发现胆结石缩小,这与胆汁流动通畅有关。
9、预防妇女乳腺癌:据流行病学发现,乳腺癌的发生与膳食中高脂肪、高糖、高肉类及低膳食纤维摄入有关。因为体内过多的脂肪促进某些激素的合成,形成激素之间的不平衡,使乳房内激素水平上升所造成。
七 人类对膳食纤维素的认识错误
错误一:口感粗糙的食物中才有纤维。根据物理性质的不同,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类。不可溶性纤维主要存在于麦麸、坚果、蔬菜中,因为无法溶解,所以口感粗糙。主要改善大肠功能,包括缩短消化残渣的通过时间、增加排便次数,起到预防便秘和肠癌的作用,芹菜中的就是这种纤维。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燕麦等都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能够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使餐后血糖平稳,还可以降低血降胆固醇水平,这些食物的口感较为细腻,但也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错误二:纤维可以排出废物、留住营养。膳食纤维在阻止人体对有害物质吸收的同时,也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别是对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过多的膳食纤维,很可能把人体必需的一些营养物质带出体外,从而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吃高纤维食物要适可而止,儿童尤其不能多吃。错误三:肠胃不好的人要多补充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确可以缓解便秘,但它也会引起胀气和腹痛。胃肠功能差者多食膳食纤维反而会对肠胃道造成刺激。对成人来说,每天摄入25—35克纤维就足够了。
八 膳食纤维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膳食纤维可广泛应用到各种食品、保健品和医药制品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补充人体生理所需的膳食纤维量,增加产品保健功能、改进产品风味、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等。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公司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在国内首开先河开发生产了水溶性膳食纤维,引领了功能性食品新的发展方向。膳食纤维主要应用领域:
1.水溶性膳食纤维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1).糖尿病人保健食品
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碳水化合物、脂 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人也急剧增加,到2002年底已超过6000万。目前,糖尿病还没有根治方法,有效控制糖尿病,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药物治疗外,主要还是 依靠饮食控制。因此,适当调整饮食结构,是防治糖尿病的最主要方法。
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延缓胃排空,在胃肠中形成一种粘膜,使食物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减慢,不溶性膳食纤维会吸附葡萄糖而减慢吸收。这样,血液中的糖分只能缓慢增加,或胰岛素稍有不足,也不致马上引起血糖浓度增加。况且水溶性膳食纤维还具有抑制血糖素分泌的作用。(2).便秘人群保健食品
水溶性膳食纤维目前广泛用于调节微生态平衡、润肠通便的保健食品,水溶性膳食纤维被服用后,促进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同时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如乙酸、醋酸、叶酸和乳酸,改变肠道pH值,改善有益菌群的繁殖环境,从而加快肠道蠕动,使粪便顺利排出。2.水溶性膳食纤维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在乳制品中加入膳食纤维能同时满足了人们对蛋白质、维生素A、脂肪等动物性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等植物性营养成分的需求,能进一步提高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和应用范围。长期饮用能使肠道舒畅,防治便秘,并可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血糖,特别适于中老年人、糖尿病人和肥胖者食用。该类产品在欧美很受消费者欢迎。如:法国的AGLN公司的“NactaliaErcrem”产品,其中含有约1.0%左右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在乳品中应用具有如下作用:(1).使用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改善乳品口感,提高稳定性,且不与其中任何成份发生对人体不利的理化反应。
(2).长期饮用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乳品,能使肠道舒畅,并可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血糖,特别适于中老年人饮用。3.水溶性膳食纤维在饮料中的应用
膳食纤维类饮料是西方很流行的功能性饮料。其既能解渴、补充水分,又可提供人体所需膳食纤维。这类产品,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纤维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流行。如日本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含膳食纤维矿泉水,盛行日本;另外,西欧国家和美国的高纤维橙汁、高纤维茶等也很普遍;目前国内汇源公司开发并生产了高纤果汁,北京三元乳业推出了高纤奶。长期饮用能使肠道舒畅,防治便秘,并可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血糖、助控减肥,特别适于中老年人、糖尿病人和肥胖者饮用。在饮料中应用,有如下特
性:(1)、饮用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饮料,能使饮用者吸收各营养成份的同时,增强饱腹感,减少对热量物质的摄入量,长期饮用能显著助控减肥,特别适合中青年肥胖者饮用;
(2)、在饮料中使用水溶性膳食纤维后,可使饮料中其它微粒均匀分布溶液中,不易产生沉淀和分层现象;
4.水溶性膳食纤维在婴幼儿食品中的应用
婴幼儿特别是断乳后体内双歧杆菌骤减,导致腹泻厌食、发育迟缓,营养
成分的利用率降低;食用水溶性膳食纤维食品,可以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率和促进对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总结
通过过对膳食纤维的了解,从它的组成,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功能特性,我们了解到它与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关系,也发现了膳食纤维和人类的疾病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但是摄入的量也应该合适,毕竟膳食纤维不同于糖类和蛋白质,它对于人类是辅助性作用,应该在合理的范围类适时地,适量的摄入膳食纤维,这样它才会更好的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光慈 《食品营养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陈燕卉 陈敏 张绍英 李亚秋, 《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3刘传富 董海洲等《膳食纤维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4苏扬《膳食纤维及其生理功能的探讨》 文芝梅,陈君石现代.营养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五篇:膳食与健康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膳食与营养教育
学校:闽江学院 院系:历史系 姓名:许玲玲 学号:120080401123 摘要: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保证,也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与营养教育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营养教育的措施,丰富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高校食堂配备营养师,平衡膳食,强化伙食管理等措施以确保大学生的营养供应。
关键词:大学生;膳食;营养;健康
众所周知,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保证,也是人体正常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营养”一词源自于拉丁语,其原意为“授乳”。在营养学界,通常是将人体对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整个过程称为营养。营养素则是指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近年来,随着营养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等飞速发展,对于有益健康的食物成分及饮食与疾病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不断深人,通过改善饮食条件与食物组成,发挥食物本身的生理调节功能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代谢旺盛、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同时学习任务繁重,脑力和体力活动都十分旺盛,营养对他们尤其重要。所以,大学生的营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增进营养的意识、传播必要的营养知识、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饮食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合理营养与膳食平衡的知识是当代大学生营养教育的基本内容。1当代大学生的饮食和营养状况
很多大学生习惯于不吃早餐,或者有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的习惯,造成大学生普遍营养不良。目前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威胁最大的营养性疾病有4种,即慢性营养不良症、维生素A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慢性钙缺乏症。近年来,国内开展的关于大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很多,结果均显示当今大学生普遍营养不良。袁海峰在调查中发现:挑食、经常吃零食、油炸食品及有节食意识的学生占了将近一半;平时坚持吃早餐的学生仅占44.8%,而双休日坚持吃早餐的则更少,仅为29.3%;27.6%的学生晚餐随便吃,毫不注重荤素搭配,甚至以小吃零食代之;此外《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每天应吃100g奶类及奶制品,但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喝奶的学生仅占15.5%;而且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男女生核黄素、钙、蛋白质、热量、视黄醇、硫胺素的摄入量均不足。李黎明、张建 2
波在调查报告中指出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了解,85.4%的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日常饮食的选择以口味为主,并不太注意食物的营养价值。
2大学生饮食营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饮食习惯不科学
(1)饮食不规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时间都不固定,多以简便为主。譬如下课后,还没到正常就餐时间,就先吃饭了,这便极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为疾病埋下隐患。
(2)女生偏爱病态瘦,男生偏爱路边摊。进入大学以后,多数女生为了追求线条美而盲目减肥,通过不吃肉、节食或药物等不科学方式控制体重,导致人体得不到必需的营养素而抵抗力下降;而且学校食堂的饭菜在质量上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尤其是男生更青睐于路边摊。但路边摊条件简陋、缺少消毒器具、用餐环境恶劣,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3)大学生爱吃零食,喝饮料,主副颠倒。根据相关调查显示,100%的大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尤其会在休息日暴饮暴食,渴了就喝果汁、碳酸饮料,到了餐点就什么都吃不下了。零食所提供的营养素不均衡,吃多了既影响正餐的胃口,又容易造成钙、铁、锌、碘、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的缺乏;而饮料代水则使得人体 3
缺乏各种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2.2膳食结构不合理
(1)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营养学家建议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要合理,早、中、晚餐热能摄取比值分别占30%,40%,30%,而大学生三餐热能摄入量的分布普遍不均匀,通常早餐偏低,中晚餐偏高,尤其是晚餐和夜宵所占热能过高。(2)早餐不吃或质量不高。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不仅要吃,而且要吃的好,一份营养早餐应包括谷类、奶类、蛋类、水果类,且其中碳水化合物应占55%~65%,脂肪20%~30%,蛋白质11%~15%。然而大学生不吃早餐现象普遍,坚持吃早餐的学生也并未重视营养搭配,仅在路边摊买几个包子、饭团、煎饼等简单凑合,往往有量无质,使机体处于营养饥饿或失调状态。
(4)营养知识缺乏。由于缺乏系统的营养知识培训,使得多数学生对人体所需的几大营养素及其来源和作用都较茫然,也不清楚怎样饮食才能达到合理营养。同时我国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没受过系统的营养健康教育,且存在着较多的传统错误观念,使学生获得的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性与科学。3学生的营养教育 3.1大学生营养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处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增长才干的最佳时期,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于 4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因此,在大学生中普及营养的基础知识、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早就深刻地指出:“我国的科盲多于文盲,营养盲多于科盲。”当代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虽然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但是除了食品科学和生物化学专业外,大学生对于食物营养的知识大都来自商业广告。商场出售的精制食品虽然被鼓吹得营养价值如何之高,但是这些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营养素大量流失,并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多数大学生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既不定时定量,也不讲究营养搭配,导致许多大学生营养不良,不少学生患上缺铁性贫血、近视眼等疾病。由于我国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受过任何营养健康的教育,缺乏应有的营养知识,在学校也没有配备专门的膳食营养指导师,因此大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无法得到纠正。3.2大学生营养教育的措施
3.2.1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
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不同大学及专业的学生各不相同,总体上,营养知识女生优于男生,医科院校学生优于普通院校学生。研究还表明,通过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学生膳食营养。要加强对大学生营养卫生知识的教育。使他们懂得营养卫生。建议高校开设有关饮食营养与健康方面 5 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指导并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3.2.2平衡膳食的合理安排
合理营养的原则以及方法是人们促进健康的一个重要工具,运用它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保健的积极性。只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组合市场上具有的各类食物,就可以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好的营养并不意味着合理组合市场上具有的各类食物,就可以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中国营养学会吸取西方和日本膳食构成的经验教训,在我国传统膳食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近期成人合理膳食构成指标,并向全国人民推荐。这一膳食构成指标是成:每人每月摄人粮谷类14kg、薯类3kg、豆类1.5kg、肉类1kg、鱼类500g、植物油250g、蛋类500g、奶2kg、蔬菜12kg、水果3kg。这样平均每天摄人总能量10MJ,蛋白质70g,可以达到膳食营养基本平衡。
3.2.3注重营养早餐,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
国内外营养专家普遍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提供的能量要占全天的,质量也应达到全天营养素标准的。而在高校内,左右的学生从不吃早餐,同时大部分学生对早餐的质量重视不够,早餐食物品种的选择性上随意性很大。因此,大力推广营养早餐,对于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改善营养状况和提高学生注 6
意力都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可由营养师或保健师针对学生的特点,提供多 种营养配方,满足学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改变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3.2.4强化伙食管理工作
高校应强化学生食堂的管理工作,延长开放时间,对炊事人员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从而通过学校食堂向学生提供卫生且品种丰富的食品,有利于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食堂应当配备有较高水平的营养师和厨师,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膳食营养水平、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纵观五大区高校男女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有的营养素摄人量偏低,更主要的是质量不高,要注意调整改善补充。特别要充分保障大学生们的蛋白质及热量的供给,不断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供给比例P多供给瘦肉、鱼、奶、蛋、豆制品,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确保Va和Vc。的供给量。在重视大学生的营养卫生的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做到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三餐的热量分配要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于振涛,怀丽华.大学生的膳食营养与营养教育[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35-372;
[2]赵洪霞,王思雯.高校学生早餐营养缺失及其危害调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242;
[3]邢金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网络财富,2010,(04):6-7[5]朱夏颜,林梅.浅析大学生饮食营养欠缺的现状及相应对策[J].科技资讯,2010,(16):236;
[4]王子瑛.从大学生饮食状况看高校开展饮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段明琰;陈安和;当代大学生营养状况及对策.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6]江月玲.浅谈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