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王氏修谱倡议书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23-24233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9 11:37: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王氏修谱倡议书

篇一:关于成立十八家王氏家族宗亲组织倡议书 修编新型家谱 传承宗族文明 建议出电子版家谱

历史,就是故事,就是先辈的故事,就是世世代代先辈的故事。文明,就是世世代代先辈留下来的一切物质的、非物质的遗存,包括一切传说、神话、灵异、鬼怪及种种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之事、之物。

文明的种种遗存方式之中,有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在国家就是国史,在家族就是家谱。人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无论是国家,还是家族,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以修史、修谱为不朽之伟业。

在中国,宗族文明非常发达,中华文明实质上就是宗族文明的总和。而宗族文化的最大载体就是家谱(皇室家谱称玉牒或金牒)。家谱,因为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及流布的历史,所以是维系家族最宝贵的圣物。

中国家谱的渊源可溯至远古,三皇五帝时代,各个部族就有专人记录本部族传递世系。到夏商周三代时,国家设有史官,专门记录王室以及各贵族的世系,并汇集成书,周代的《世本》,就是一部各姓世系总谱,这是中国谱牒的最早著作。魏晋时期,家族修谱之风盛兴,于是在皇室和贵族世谱之外,又涌现了大批各姓的宗谱和各家族的家谱。北宋欧阳修、苏洵分别创造欧式族谱和苏式族谱后,修谱之风在中国长盛不衰。

20世纪中期,由于历史变革,修谱工作大面积停止了。最近50年来,首先是台湾掀起了修家谱的热潮。1978年以后,大陆也开始有重续的行动。

但是,多年来,修谱成果不多,成就有目共睹。其原因,囿于旧制,弭功费力,财才难济。根据家谱史和传统家谱体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修编新型家谱,传承宗族文明,应该是当前修谱工作的主流。

一、什么是新型家谱?

不管有无传统家谱,以自己和己妻为原点,上溯可知可查之祖,下及已生之后,旁及可知可查之血亲,按新型家谱之体例修编成册,即为新型家谱。新型家谱省时节力,以微末投入,既可单系存留自己家史,使后人可知来处,也为后人财富,又可纳入家族总谱,以支系备查备考,也为后人后路,血脉相通。

二、新型家谱的体例

传统家谱体例分类不一,内容详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般有:谱名、谱序、目录、谱例、谱论、恩荣录(敕诰、光荣榜)、遗像及像赞、姓氏源流、家规家法、祠宇、五服图、宗支世系、传记、谱系本纪、族产、契据文约、坟茔、仕宦记、年谱、艺文、派语、领谱字号、续后篇、纂修与捐资人名等,有的还包括家族聚集地图。新型家谱的体例也如此,但可撮其大要而为。

(一)谱名

谱名即家谱的名称,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谱名一般写在家谱的封面,内容也各不相同。一般称作“x氏(家)族谱”、“x氏家谱”、“x氏家乘”、“x氏宗谱”,也有的称“x氏统谱”、“x氏通谱”、“x氏统宗谱”或“x氏支谱”。有的还详细注明地域、分支或堂号。

也可以这样命名:地名+姓氏+修编年,如大理下关董氏家谱(2010年修)。

(二)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谱序是族谱中极富文史价值的部分,往往由本族名人或与本族有渊源的学者、名流,或者政界要人撰写。其内容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或述本族修谱的历史及本次修谱的缘起经过,或记本族姓的源流、分布。因此,谱序往往是族谱之“目”,是本家族历史的凝缩,同时,又常常是一篇篇散文佳作。

(三)谱例

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谱例是族谱的编纂体例,从中可以看出修撰者的谱学思想、修谱方法,甚至家规家法等。如前所述,家谱大多采用欧阳修、苏洵“谱法”,并结合本家族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于是形成了独特的宗谱编写体例。

(四)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五)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现代多收集勋章、证书、奖状、光荣榜等。

(六)像赞 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像赞,多由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或本族亲友题写,内容多概括评价此人功绩及一生。例如《马氏统》中马援的像赞“经籍深富,辞理遐亘;浩如江海,郁若昆郑。”由马家外甥郑禹题写;马融的像赞“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来。”亦由郑禹题写;后周平南将军山阳侯像赞由朱熹题写,宋祭酒止蕃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唐中书令宾王公像赞由韩愈题写,宋丞相正惠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宋左丞相碧梧公像赞由谢枋得题写。

(七)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八)族规家法

家训家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秩序,就拟定一些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以来,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而变得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仰慕的治家良策和“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节俭持家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还有不少记叙家训、家规的名言以资子孙遵行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视,其主旨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篇二:李氏宗谱三次续修倡议书

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族谱 三次续修族谱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族亲长辈、兄弟姐妹、以及侄辈后裔你们好;族谱是记载人类文明、族系发展、家族沿袭、宗亲血脉传承的瑰宝,对提升和弘扬我锡坑李氏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族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在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和经济学均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除了可以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之外还可为我们提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依据,可以让我们尊祖,敬宗,睦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族谱,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各氏族历史发展必修之物。

我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宗族,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锡坑甲(即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锡坑镇),清乾隆五年,(即公元一七四一年),我族(入川)始祖李良训公妣率子李绍清、媳赖氏、孙李林茂、李林佑举家六人从嘉应州取道入川,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历史,繁衍后昆十二代,初步估计族员已近千人,族人分布四川省筠连县(城关镇、巡司镇、腾达镇街村、腾达镇泉水村、腾达镇龙井村)、珙县(沐滩乡付家坝、巡场镇、洛表镇、上罗镇)等地。我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一族自入川始祖李良训珙自清乾隆入川之后已近三百八十余年,其子孙繁衍人口已近千;我族自良训始祖公自清乾隆年间入川后共进行过二次修谱,(其中入川三世祖李林茂、李林佑二公于清万硕年第一次)(入川十世祖李于坤于公元二零零六年第二次)并且定下了辈分派字(良绍林发世学友、兴舟于天国仕昌;粤锡宗支源必远,川云筠珙族宏扬;诗轩文德显卓绩,孝忠信智鼎盛唐;五富齐庭千秋旺,万载承传振家邦);但由于多种原因第一二次续修之族谱内容出现不少偏差与错漏。

我李氏人丁繁盛,人才辈出,理应有完善的族谱,在零八年我在网络上认识了我广东五华宗亲李镜章老前辈和内江同族宗亲,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相关我锡坑李氏自人美公以上的族系资料,这对于我们这些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裔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发现,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学术价值,不但可以完善族谱资料,还一下子把家族历史从民国、清、明、元朝推到了南宋时期整整前进了近五百年即盛唐到李氏开姓始祖李利贞公。把家族的名望从知县提到了民族英雄,年代推到了上古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锡坑李氏一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各宗亲和我在二次修谱成员的鼓励和支持下已经初步成立了三次修谱筹备小组,现正召集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裔各支的志愿修谱人员组成委员会,虽然网络发展为我们续修家谱创造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但实地条件和资料也不可缺少,为了不让我李氏家族历史出现遗憾,不愧对祖先,特再此呼吁我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人参与修谱,续谱大业,利族利国,是每位锦祖后裔义不容辞的责任,望诸位宗亲,同心协力,共寰盛举,负重奋进,献计献策,积极参入,为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而尽力。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族谱三次续修筹备小组 李舟友(字华友,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街村)李于坤(四川省珙县沐滩乡付家坝)

李天均(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龙井村二组)联系电话:*** 公元二零一四年甲午岁三月二十八日篇三:王氏宗祠修建倡议书 王氏三槐堂宗祠修建倡议书

三槐堂王氏宗亲及社会各界朋友:

中华王姓乃天下第二大姓,人口过亿,三槐堂王氏乃太原堂王氏的一大衍派,本姓姬,周朝皇室一脉。后因江山易主,为不忘我祖上高贵血统,王者风范,故以“王”为姓。千百年来,我族列祖列宗,封侯拜相、忠臣良将、数不胜数、层出不穷、誉满天下,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资源及精神瑰宝。从古至今,我族人感恩天地、敬奉神灵、顺应自然、永言孝思、精忠报国、不畏强暴、诚信待人、和睦乡邻、美德颂传、立于不败之地!

为报我祖上功德,彰显我祖千古英明,汇聚我族向心力,打造王氏名门望族,大家风范!做到一家有事,众族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祖国需要,举族奉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族绵薄之力。

故我们成立了“平塘、惠水、罗甸三县王姓三槐堂宗祠修建筹委会”、准备在三县境内寻一宝地修建我族宗祠,供我族人祭拜、议事、集会。预计占地1千平方米,估计投资百万元计。我族各房应以18岁男丁立户拟投资300元(多多益善,另计功德),筹委会成员拟投资500元以上。成功之日,将为各房户主留名留此,记载于三槐堂宗族功德碑。对同等资助300元及以上的社会各界朋友、有识之士,将记载于三槐堂感恩功德碑,并发放“功德无量”证书,签发统一募捐善行收据。并对所有善款开支全部公开宣布,举头三尺有神明,绝不浪费!筹委会:(电话)王柱团 王顺昌 王宗信 王祖及 王兴进

公元2013年7月1日

第二篇:彭氏八修谱文件

八 修谱序迁徙序

黄帝—昌意—颛顼—老童—吴回—陆终—钱铿(彭祖)相传尧封彭祖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为大彭氏国,此后便有彭姓.我祖钱铿自封号以来,可谓枝繁叶茂.据全国二零零零年人口普查,彭姓人口达580万,在汉族50大姓排名为39位,占全国人口百分之0.49,此外彭姓遍及香港、台湾、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一》自彭氏得姓以来,彭姓历代所知至少有宰相(含相当宰相九人),且彭姓立官正直廉洁 刚正者居多 如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 副委员长彭冲 彭佩云等 《二》将帅多 彭姓军事人才多 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有元帅1人<彭德怀> 上将1人<彭绍辉> 中将3人<彭嘉庆 彭林 彭明治> 少将11人《三》文化名人多 仅明清之际彭姓进士达286人自商末起至汉成帝时1130余年 有大彭陇西郡号。至汉宣公时称淮阳郡,封长平侯 食邑淮阳。历代总谱有次序称淮阳世家 我祖徵君公官至唐朝礼部侍郎 徙居宜春则为一世祖 传至二十三世文祥公元朝拔贡生迁居彭湾 为彭湾始祖 文祥公生五子信奇、信位、信屏、信可、信倚。信位公生资深 资深生三子 仲德 仲政 仲玉 仲政第七世孙启满公迁居进贤县井城村 为井城之始祖也 仲玉生三子 祖修 羽修 己修 己修迁居焦石 至九世孙泰文公又徙居安仁县桂林三底村 为安仁县桂林三底支始祖也 信屏公生资厚至十世孙 继远公徙居盆冈村 为盆冈始祖也 信可公生三子 资敬 资茂 资文 资敬卜居上彭 为上彭村始祖也 十一世孙泰宁公生五子 长子万淳 四子万谥与泰英公次子万济 四子万添 同分居下彭 为下彭始祖也 资茂公住中团生四子 长子仲恭生太渊迁居塘坊村 为塘坊村之始祖也 仲刚 仲琳 仲范住彭湾 信倚公生三子 资德 资善 资诚 资德生四子 仲安 仲高 仲宁 仲福 仲高生三子子沦子林子荣 子荣生三子 以献 以珊 以瑚 以献生四子 琼二 弘道 梅轩 柏轩 梅轩公生二子 登诚 登元 登诚住低洲 为低洲之始祖也 登元生二子 长子伯玉住车头 为车头始祖也 幼子伯圣公住雷颜渡 为雷颜渡始祖也 仲福迁居丰城斗溪 资善公任北京千户未详 资诚公迁居丰城一坊六都 皆因远而未叙 二十四世孙 续明之子 倚松公道熙公之子怀恒迁居官田郑埂上现改名境埂村 为境埂村之始祖也时隔二十三年 受周围姓氏影响 如不及时修谱 将面临长幼不分 视同宗为路人 经流芳 先云 我和财保 元勇 海保等商议 修此届谱 因七届修谱提有 当朝科技盛 继往开来昌 十字还未沿用 经商讨此届谱不再提新字派 沿用当朝科技盛 继往开来昌 自修谱后千支衍庆 万派流芳 人丁财旺 生活安康 是以为序

四十三世小保敬撰

二零一零年四月八日

第八修族谱新序

人类生存 何以为凭 历史记实 才是鉴证 国有史 县有志 族有谱 慎终追远 贵在其本 究我彭氏轩辕一脉 钱铿臣尧封于大彭 以国为姓 号为彭祖 秦时避乱陇西 固存郡望 徵君一世 文祥之后 千年逾久 可谓根深蒂固 枝茂叶盛 其间多有名臣 逸贤臣 儒英烈 亦足以光 先祖而昭后彦视之 敬之 实为宝贵之遗产 维近各支滋繁益盛 恐时远久 宗支昭穆凌乱 血脉罔识 而源流难辨 今仗热心 有识族人 先云 小保 财保 元勇 海保 德智 元金 道恒 议修此谱 凡我彭氏奉此谱牒 必敬我祖先垂范我氏英贤 正我源流 睦我宗亲 殷勤砥励 承前启后 不可免之

四十四世孙彭流芳敬撰

二零一零年四月八日

第八修谱总数为九支编定字序号

即七修八字句为考 孝弟忠信 福寿康宁 为依据前加承字号 后加荣字号 定为承孝弟忠信 福寿康宁荣 俱依房位分长次幼编定字序号告戒各亲房人传看 不允许借外族外姓及盗卖 贪据钱财 要宏扬确保族谱精华领谱字序号共为九部每部二本 附草谱一本 第一部承字号谱井城支道芬 收

第二部孝字号谱同羲上彭支源金源林流芳 收 第三部弟字号谱同羲下彭支小保源勇 收 第四部忠字号谱圹坊支先云源根 收 第五部信字号谱下彭仲范海保 收

第六部福字号谱雷颜支才保国泉 收 第七部寿字号谱车头支光明亮华 收 第八部康字号谱低洲支道林德智 收 第九部宁字号谱境埂支道恒荣金 收 第十部荣字号谱

公元二零一零年

彭氏八修族谱局机构人员名单

局长四十四世流芳 四十三世先云副局长四十三世小保 四十二世才保主编四十三世源勇

监编四十二世海保

会计四十二世德智

保管四十三世小保

协修四十一世道林道恒

四十二世德国海保德丑国泉四十三世源金源林小保源勇源根先云荣金四十五世远光远亮

公元二零一零年立

第三篇:熊氏续修族谱倡议书

**熊氏续修族谱倡议书

各位宗亲:

熊氏家族全国人口约400多万,绵延了三千八百余年,有国必有史,有姓必有谱,而**西乡马井熊氏上次修谱(四修)于1921年,距今已92年了,欣逢国运昌盛,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之时,熊氏宗亲合议,拟续修**西乡马井熊氏族谱,其目的是以免长幼不分、亲疏不明、遗忘先辈之功绩。尊宗敬祖是华夏传统美德,修谱是为了宗族世代繁衍有据,激励子孙后代,进而丰富发展,传承家族文化、增强家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有利于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安定,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为此,经二0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在**城区召开的第一次**马井熊氏宗亲会联谊会讨论,决定续修马井熊氏(五修)族谱,倡议如下:

一、为调查、挖掘修编好宗谱,希望家族成员无偿提供有关熊氏家族的历史资料,如谱书、手本、字画、图片、碑文及祖坟墓地位置,上述资料经拍照复印后原件奉还;

二、凡我族不论何支或何地,都要配合修谱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做到所提供的文字、数据、实物等准确无误;

三、修谱是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因家族居住分散,在族谱成书之前,需相当的人、财、物力,如车船之旅,打印资料,拍照等费用之需,望族人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无私捐款,捐款者功绩将载入新修族谱,此外,每位族人在登记之时凭工作人员开具的专用收据交纳工作费用20元;

四、为便于工作,特成立**马井熊氏续修族谱组委会,其人员组成如下:

主 任:菊禧

顾 问:正炎、席成副 主 任:尚理、水芳、熊剑(建平)

秘 书 长:熊剑(建平)

总联络员:小平

各地联络员名单见附表

五、专门成立财务小组,由熊剑(建平)任组长,小平任会计,展新任出纳,收取费用采用加盖专门印章的收款收据,修谱结束后,进行财务审查并公布;

六、为方便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北正北路228号人和家居

宗亲们,此次修谱,功在当代,惠及子孙,望大家同心同德,尽自己应尽之责,由于家族大,居住分散,本倡议书难以逐户送达,敬请相互传阅,以达家喻户晓之目的,另外,因各种原因可能思虑不周,差错难免,敬请谅解的同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使续修族谱工作圆满成功。

**马井熊氏续修族谱组委会

2013年6月29日

第四篇:金氏家族修谱颁谱仪式致辞

金氏家族修谱颁谱仪式致辞(精选多

篇)

金氏家族修谱颁谱仪式致辞

各位来宾,各位长辈,各位族亲:

大家好!

2014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为元世祖讳九云公、四世祖讳班公敬香立碑。三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次举行盛大仪式,祭告皇天厚土,为十一世祖讳希淮公、十二世祖讳文明公扫墓立碑,并为我族修家谱、立排行,这是我族家史上的一件喜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人之有祖,正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水流千里不舍其源,树高万丈不离其根。我金氏家族源远流长,历史上也出了不少成功人士。饮水思源,叶落归

根,寻根访祖,承继发扬祖业,是我金氏后裔之传统美德。修家谱、立排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正本清源,敦亲睦祖,尊祖敬宗,使长幼有序,尊卑有份;就是为了追念先人创业之艰辛,弘扬先人优秀文化和精神传承,加强道德教育,建设和谐家园;就是为了加强族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增进情谊,增强团结,共同发展;更是为了使我金氏家族更加兴旺发达、枝繁叶茂!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我本人,向倡导发起立碑修谱事宜并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十四世永杰、永义两位叔公、十五世贵生兄及工作小组的十五世贵明、贵红、贵峰、贵荣、贵毅等兄弟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理解和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并付出辛勤努力的其他族亲表示真诚的感谢!向全体族亲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修谱前,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古汉语专家、史学专家、民俗学专家、周易研究会著名学者甄继祥教授为

我族深入研究推出了四十个辈分起名用字,并在本次修谱中给予了确认,那就是:“文堂永贵,武鸿常发;咸亨庆会,利贞昌毓;乾开泰运,坤德荣临;民守诚信,国振宁安;治善仁兴,圣敏显耀,今天,甄教授因工作繁忙不能应邀出席我族的颁谱庆典,但我们也要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典籍,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因此它是我们的传家宝,是子子孙孙的根系所在,是维系家族和睦的纽带。本次我族修谱,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心血,梳理了我们的脉络,那就是,我们都是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随后,我们要将新修的家谱按十三世祖五个房头颁授给大家。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大团圆、大聚会,能够借祖德宗功这一伟大的凝聚力和神圣的同化力,在思想、精神、感情上进一步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继

往开来,加强交流,促进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珍惜了“一脉相承,万派同源”的血肉亲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心同德,精诚协作,续写我族的锦绣篇章,共创金氏后裔的现代辉煌,以光耀先祖,造福后昆。我坚信,全体族亲有志气、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必将大有作为!

祈愿有着优秀文化传承的我金氏家族人丁兴旺、英才辈出!

祈愿各位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二o一二年四月一日

在李氏家族颁谱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李氏家族理事会及其同仁:

大家好!

今天是贵家族在龙年清明时节举办的迎谱祭祖活动十分庄严的一天,我受陆氏家族理事会的委托,代表朋兴乡陆家湾全体陆氏宗亲以饱满的热情、健康的精神、和睦的心态衷心祝贺弟兄般的李氏家族这次迎谱祭祖活动取得喜悦

而圆满的成功。

中华民族是由千百民族所组成,没有千百氏族之合,则无中华民族之存,我们陆李两姓亦不例外,特别是李氏家族,历史悠久、传统文明、名人甚多、贡献甚大,她是中华民族推动历史前进、促进社会文明的一支庞大的氏族团体,从古至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为此我们深感敬仰!

李氏家族与我们毗邻相结,对我们陆氏各项大型活动非常关心、非常友好,这是对我们全族人最大的鼓励和尊重,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陆氏家族理事会向亲密的李氏家族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诚地感谢!

我想,通过今天的友好聚会,在今后的时期内,我们的关系会更紧密,我们的友谊会更巩固,我们的手会握更紧更久。我提议:让我们为共同的中华民族和自己的氏族作出成效性的贡献而努力!我祝愿李氏家族兴旺发达,老少平安,湾湾出能人,行行有状元。谢谢大家!

陆 宏 斌

合肥周氏家族颁谱仪式主持词

主持人周典瑞

各位嘉宾、父老宗亲代表:

大家上午好!

蛇行江河一生不忘骨肉同胞马跃山川万里怀念家乡寸草

恰逢盛世,普天同庆。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周氏宗亲第八次续修家谱颁谱仪式。这是我们周氏家族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也是一次大盛典、大聚会,更是我们期待和见证我们周氏家族团结兴盛的历史时刻即将到来。出席今天庆典的有周氏家族代表近300人,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就座在主桌我们周氏家族的贵宾,他们分别是著名的淮军文化研究学会专家、知名撰稿人马骐马老先生,尊敬的余氏户长余成育先生、张氏户长张熔先生、倪氏户长倪应杰先生、吴氏户长吴志学先生。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周氏父老宗亲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的谢意。今天仪式共八项议

程,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进行第一项:请周氏第二十世孙先斌向大会作周氏第八次续修宗谱工作报告:掌声有请周先斌先生。

刚才周氏副户长先斌公从三个方面就续修宗谱的目的、意思;此次续修的历程及主要工作;包括财务收支情况向大会作了汇报。

下面进行第二项:请周氏有声望的第十九世孙仲渠公发言:

仲渠公的发言情真意切,让在座的我们周氏的后裔深刻感受到,我们有着同根、同脉、同宗、同源的情怀。

下面仪式进行第三项:请原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著名的淮军文化研究专家、知名撰稿人马骐马老先生讲话:掌声有请

今天马老先生能亲临本会场并作精彩讲话令周氏族人感到无比神圣、无比自豪、无比激动!再次感谢马老先生的精彩发言。

仪式进行第四项:请为八修宗谱捐

款代表发言:有周氏第十八世孙孝顺公发言,第二十世孙先林公准备。有请孝顺公。有请先林公。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绕山之水,必有其源。没有诸多父老宗亲的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就没有今天的光环,再次向诸位致以崇高的敬意。

大会第五项:有请倪氏户长、余氏户长致贺辞:掌声有请倪应杰先生。掌声有请余成育先生。

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两位嘉宾致辞表示谢意。

大会第六项:房长代表发言:请土山片第二十世孙德时

公;请淝南片第十八世孙;有请农兴片地十九世孙先璞公。

下面进行第七项:有请周氏户长第十七世孙行凡公向大会作总结

相信今天在座的我们周氏后裔,听了户长的讲话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怀祖之情,都应该心存敬畏、心怀感恩、常思进取!我们的《周氏家谱》体现的

是不忘历史、颂扬祖先、传承家族良风、激励后人、奋发努力的思想和精神。毫无疑问,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凝聚人心、共创和谐是一脉相承的!

下面进行大会最后一项:请周氏第十六世孙家举公、家华公向周氏代表颁发《周氏家谱》

周氏家族的朋友们:血浓于水,你们是同呼吸共命脉不同辈分的同族兄弟姐妹。我们坚信,今天仪式的凝聚着每一个家庭的心血,今天的聚会是对周氏家族美好未来的畅想,今天的活动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我们合肥周氏家族史上的里程碑,多年后仍将会被族人津津乐道。一样的血,在每个家族成员的血管里流淌,同样的脉,在每个家族成员的心脏里跳荡。最后,我提议,我们周氏家族的后裔,今后一定要加强联系、交流沟通,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为弘扬侯氏家族的传统家风、优良族风奋发努力。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周氏家族繁茂兴旺、越来越好、为中国梦增光添彩!

最后祝各位如意吉祥,阖家幸福,永远健康长寿!诸位周氏家族八修宗谱颁谱仪式到此礼成!欢聚酒宴现在开始!让我们共同举杯,干杯。干杯!

谈谈数字化修谱作者:牛文勇2014年2月6日中华牛氏宗亲网

谈谈数字化修谱

家谱是一种记录宗族世系和血缘的史书,也是一部记述子孙世世代代的家史。家谱可以让人了解自己不曾知晓的历代先祖和姓氏来源。这是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都希望明白知道的事,也是人之本性。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恐怕没有一种书像家谱那样时间之久远,影响之广泛了。家谱之所以会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完全是源于溶于血脉,铭记于心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社会安定,人们的物质生活普遍提高,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更加迫切,家族观念也随之增强。从主流来看,纂修家谱对积累和保存家族资料;增强

族人之间的联系;传递和沟通彼此间的信息,是有一定作用的,有其存在的合理价值。修谱有利于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向心力,有利于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长久以来家谱都是以纸质为载体,手写或印刷的方式来记录保存的。但是纸质家谱纸张易受损的缺点,容易受潮湿、高温、虫蛀的影响而造成缺失。数字化能够克服家谱纸质载体不易保存这样一个致命的缺憾,使家谱数据不会遗失,为谱牒学、社会学、人口学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海内外同胞的寻根谒祖提供了便利。当今社会人口流动较大,有的人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更有甚者,从小便离开了家乡,在外定居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家谱的数字化让这些游子寻根不再需要远渡重洋。

首先解释下数字化修谱的概念,数字化修谱就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将现有的家谱实物拍成图片、录入到数据库里

做为家谱的另外一种保存方式。

数字化家谱的优越性有以下几点:

1.可存储超大的数据量,不管有多少的世代,都可轻松保存,并永不遗失。

2.有效解决在家谱中出现的繁体与简体共存的现象。

3.可编写目录,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各支信息。

4.使用世系图、世系表的排版格式,以树状形式排列,脉络清楚、简单易看。

5.家谱中可加入图像、声音、人物传记等内容,保存多种性质的资料,方便各族人通过各种形式得以了解

6.一个家族由一人世代繁衍,能发展到数百人至数千人,使用纸质家谱记载和研究都颇为不便,家谱纸张易损,易缺失。

7.可放置在网络平台上,让更多的族人自由下载、添加。

由以上的几点来看,数字化家谱的

实用性、完整性、资料性、合理性是无庸质疑的。但是在将家谱数字化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有以下几个难点:

1.家谱内容用字多为繁体字,其间也夹杂许多异体字,对录入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较高。

2.很多家谱由于年代久远,纸张陈旧,字迹模糊,大多都有缺失的现象,对识别造成一定的困扰。3.需录入以前家谱上的先祖,资料繁多,工作量较大。

总的来讲,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将家谱录入、保存在电脑里、网络上已经是很方便了,再加上数字资料的易保存、易复制等卓越性能,本人觉得数字修谱已是大势所趋。所要考虑的就是选择一款好的族谱软件,本人现阶段正在联系各家谱软件公司,以期能找到一款功能完善、操作容易、简单易学的家谱软件。

在此我呼吁广大的族人参加到数字化修谱的行列中来,记录你所知道的

世系、祖辈信息,收集并将其汇总起来,使我族族谱更加完善。

牛文勇于2014年2月6日

中华牛氏宗亲网

关于《邓氏家谱》的纂修规则

《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而家族是血脉相连的血缘关系,任何关系都无法比拟,所谓“亲有三代,族有万年”就是这个道理。

综观民间各姓氏《家谱》,就内容及编排而言,大致相同。但有的《家谱》编排混乱,一是不分祖宗的长幼;二是不够档次的人物也在谱内亮相;三是主笔先生主观,谱内错误不及时更正,一错再错。这三种现象对上而言是欺祖,对下来说是误导后人。家谱的三大原则是: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涉及政治。

为了使《家谱》具有科学性、情理性,有必要就《家谱》的内容及编排作统一规范。

一、文集,内容及编排顺序规则:

1、历届谱序;

2、鼻祖邓曼公像、赞及邓氏起源;

3、始祖“南阳堂”邓禹公像、赞及邓氏繁衍与播迁;

4、各支基祖像、赞和传记;

5、各支阴阳二基图及传记;

6、各支众业;

7、各支有历史价值的考证;

8、各支由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名人、传记;

9、簪缨图内的人物,不能随各支自报,要有一定档次。其档次规则:a、政界要求科级以上;

b、军界要求营级以上;

c、文化界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包括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名人、名家。

10、旧谱的《凡例》和《家规》照载;

11、分支图及各支地理图,按基祖长幼排列;

12、各支旧谱原载派号,全国统一派号,及对照表;

13、历届修谱编委,一定要选精通家谱的族民先生主笔纂修,并任局正。其他8人,各行其职。对各支协修人员,也不准随各支自报,应规定为:红丁在100人以内支只允许2人;红丁在101~500人支允许2~4人;红丁在501人以上支允许6人;

14、荣誉榜,按赞助资金由多至少排列,并注明“支名、姓名、身份、金额”;

15、各支基本情况:a、支名;b、基祖名;c、基祖世系;d、迁始地;e、现有红丁;f、现地址;

16、家谱颁发顺序,按基祖长幼顺序颁发,各支无争执;

17、跋。

二、苏集,按四世同堂法,照旧谱进行。曾祖——祖——父——我。有特长或名声者可记入其项下,不可单列。

三、欧集:按五世其昌方法,照旧谱进行。有特长的名人可简要记其项下。

资料整理:江西省新建县乐化镇徐

邓村河下支——邓朝谷2014年9月15日

第五篇:金氏家族修谱颁谱仪式致辞

金氏家族修谱颁谱仪式致辞

各位来宾,各位长辈,各位族亲:

大家好!

2009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为元世祖讳九云公、四世祖讳班公敬香立碑。三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次举行盛大仪式,祭告皇天厚土,为十一世祖讳希淮公、十二世祖讳文明公扫墓立碑,并为我族修家谱、立排行,这是我族家史上的一件喜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人之有祖,正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水流千里不舍其源,树高万丈不离其根。我金氏家族源远流长,历史上也出了不少成功人士。饮水思源,叶落归根,寻根访祖,承继发扬祖业,是我金氏后裔之传统美德。修家谱、立排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正本清源,敦亲睦祖,尊祖敬宗,使长幼有序,尊卑有份;就是为了追念先人创业之艰辛,弘扬先人优秀文化和精神传承,加强道德教育,建设和谐家园;就是为了加强族人之间的联系沟通,增进情谊,增强团结,共同发展;更是为了使我金氏家族更加兴旺发达、枝繁叶茂!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我本人,向倡导发起立碑修谱事宜并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十四世永杰、永义两位叔公、十五世贵生兄及工作小组的十五世贵明、贵红、贵峰、贵荣、贵毅等兄弟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理解和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并付出辛勤努力的其他族亲表示真诚的感谢!向全体族亲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修谱前,(演讲稿 www.teniu.cc)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古汉语专家、史学专家、民俗学专家、周易研究会著名学者甄继祥教授为我族深入研究推出了四十个辈分起名用字,并在本次修谱中给予了确认,那就是:“文堂永贵,武鸿常发;咸亨庆会,利贞昌毓;乾开泰运,坤德荣临;民守诚信,国振宁安;治善仁兴,圣敏显耀(均为姓名中间用字,循环使用),今天,甄教授因工作繁忙不能应邀出席我族的颁谱庆典,但我们也要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典籍,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因此它是我们的传家宝,是子子孙孙的根系所在,是维系家族和睦的纽带。本次我族修谱,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心血,梳理了我们的脉络,那就是,我们都是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随后,我们要将新修的家谱按十三世祖五个房头颁授给大家。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大团圆、大聚会,能够借祖德宗功这一伟大的凝聚力和神圣的同化力,在思想、精神、感情上进一步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继往开来,加强交流,促进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珍惜了“一脉相承,万派同源”的血肉亲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心同德,精诚协作,续写我族的锦绣篇章,共创金氏后裔的现代辉煌,以光耀先祖,造福后昆。我坚信,全体族亲有志气、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必将大有作为!

祈愿有着优秀文化传承的我金氏家族人丁兴旺、英才辈出!

祈愿各位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二O一二年四月一日

王氏修谱倡议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