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清河郡世德堂张氏宗谱续修及建祠财务管理制度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23-1109356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9 16:01: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清河郡世德堂张氏宗谱续修及建祠财务管理制度

清河郡世德堂张氏宗谱续修及建祠财务管理制度

一·财务人员设置:设会计及实物管理员各1人。二·财务人员职责: 1·会计:(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对手续不健全的票据有权利也有责任拒绝。

(2)负责票据分类及建帐。收入帐及时向理事长出收据。

(3)定期向理事会公布账务。

(4)随时接受理事会或理事长账务及现金检查。2·实物管理员:(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2)负责实物管理及实物登记。(包括:名称,购置日期,购

价,购置人及使用人等)

(3)实物的交接要履行必要的手续。

(4)随时接受理事会或理事长账务(包括实物)检查。三·财务审批:

1·1000元以内的支出由理事长直接负责:1000元至50000元的支出必须由理事会集体研究批准:50000元以上必须有族民代表大会批准。

2票据必须有经手人签字,理事会成员证明签字,理事长审批方为有效。四·入账管理:

1·人丁款及预丁款管理:(1)按自然村指派专人收取,同时出收据。

(2)收款人收取的人丁及预丁款及时上交会计,会

计及时出收据。

(3)会计将收到的人丁款及预丁款及时建帐并定期

向理事长汇报。

2·捐款:(1)捐款人可直接将捐款交给会计,会计同时出收据并记录入账。

(2)捐款人也可将捐款通过会计专门办理的银行卡汇入,待会计确认后由负责捐款工作的人员暂代出收据,再有会计补出收据或会计直接出收据。

(3)会计所出捐款收据必须一式三联,第三联收据必须定期全数上交理事长。

五·各项补助细则:

1·谱表登记人员按每张谱表1元的标准补助。2·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天每人补助伙食费20元。

3·出差人员如实报销交通费和住宿费,餐饮费每天每人30元。4·务工人员每天每人补助餐饮费30元。

第二篇:李氏宗谱三次续修倡议书

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族谱》

三次续修族谱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族亲长辈、兄弟姐妹、以及侄辈后裔你们好;族谱是记载人类文明、族系发展、家族沿袭、宗亲血脉传承的瑰宝,对提升和弘扬我锡坑李氏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族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在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和经济学均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除了可以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之外还可为我们提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依据,可以让我们尊祖,敬宗,睦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族谱,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各氏族历史发展必修之物。

我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宗族,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锡坑甲(即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锡坑镇),清乾隆五年,(即公元一七四一年),我族(入川)始祖李良训公妣率子李绍清、媳赖氏、孙李林茂、李林佑举家六人从嘉应州取道入川,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历史,繁衍后昆十二代,初步估计族员已近千人,族人分布四川省筠连县(城关镇、巡司镇、腾达镇街村、腾达镇泉水村、腾达镇龙井村)、珙县(沐滩乡付家坝、巡场镇、洛表镇、上罗镇)宜宾柏溪等地。

我族自良训始祖公自清乾隆年间入川后共进行过二次修谱,(其中入川三世祖李林茂、李林佑二公于清万硕年第一次)(入川十世祖李于坤于公元二零零六年第二次)并且初步拟定了辈分派字:

良绍林发、世学友兴、舟于天国、家跃远强; 四海登朝;广大平原、粤锡坑甲、川云宏扬; 文智德轩、惠泽群芳;卓著蔚然、五福济堂、千秋永业,万代其昌。

后经三次修谱主编查阅多方族志、考证多方史料,并经族中长辈多次商议,研究决定更为:

良绍林发世学友,兴舟于天国运昌。景运文明传道德,恩深秀泽继书香。诗轩益智维宗本,忠诚宏盛定隆祥。五福济堂千秋永,万载延承振家邦。

由于多种原因第一二次续修之族谱内容出现不少偏差与错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族系文化急需弘扬传承之际,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族谱》三次修编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我李氏人丁繁盛,人才辈出,理应有完善的族谱,在零八年我在网络上认识了我广东五华宗亲李镜章老前辈和内江同族宗亲,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相关我锡坑李氏自人美公以上的族系资料,这对于我们这些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裔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发现,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学术价值,不但可以完善族谱资料,还一下子把家族历史从民国、清、明、元朝推到了宋、唐、周、及商纣时期整整前进了近几千年(宋火德公、盛唐李渊、陇西李崇、老子李耳到李氏开姓始祖李利贞公)。把家族的名望从知县提到了民族英雄,年代推到了上古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一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在各位宗亲和我在二次修谱成员的鼓励和支持下,今准备初步成立三次修谱筹备小组,现正式召集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后裔各支的志愿修谱人员组成委员会,虽然网络发展为我们续修家谱创造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但实地条件和资料也不可缺少,为了不让我李氏家族历史出现遗憾,不愧对祖先,特再此呼吁我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人积极参与修谱,续谱大业,利族利国,永世流芳。

弘扬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族系文化,是我族入川始祖李良训祖公之每位后裔义不容辞的责任,诚望诸位宗亲,同心协力,共寰盛举,负重奋进,献计献策,积极参入,为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而尽力。

特此倡议

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入川始祖良训公派下十二房裔孙

入川始祖李良训公派下十一世祀孙:(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龙井村二组)李天均谨呈

联系电话:***

公元二零一五年乙未岁仲春于北京

第三篇:李氏宗谱三次续修倡议书

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族谱

三次续修族谱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族亲长辈、兄弟姐妹、以及侄辈后裔你们好;族谱是记载人类文明、族系发展、家族沿袭、宗亲血脉传承的瑰宝,对提升和弘扬我锡坑李氏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族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在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和经济学均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除了可以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之外还可为我们提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依据,可以让我们尊祖,敬宗,睦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族谱,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各氏族历史发展必修之物。

我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宗族,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锡坑甲(即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锡坑镇),清乾隆五年,(即公元一七四一年),我族(入川)始祖李良训公妣率子李绍清、媳赖氏、孙李林茂、李林佑举家六人从嘉应州取道入川,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历史,繁衍后昆十二代,初步估计族员已近千人,族人分布四川省筠连县(城关镇、巡司镇、腾达镇街村、腾达镇泉水村、腾达镇龙井村)、珙县(沐滩乡付家坝、巡场镇、洛表镇、上罗镇)等地。我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一族自入川始祖李良训珙自清乾隆入川之后已近三百八十余年,其子孙繁衍人口已近千;

我族自良训始祖公自清乾隆年间入川后共进行过二次修谱,(其中入川三世祖李林茂、李林佑二公于清万硕年第一次)(入川十世祖李于坤于公元二零零六年第二次)并且定下了辈分派字(良绍林发世学友、兴舟于天国仕昌;粤锡宗支源必远,川云筠珙族宏扬;诗轩文德显卓绩,孝忠信智鼎盛唐;五富齐庭千秋旺,万载承传振家邦);但由于多种原因第一二次续修之族谱内容出现不少偏差与错漏。

我李氏人丁繁盛,人才辈出,理应有完善的族谱,在零八年我在网络上认识了我广东五华宗亲李镜章老前辈和内江同族宗亲,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相关我锡坑李氏自人美公以上的族系资料,这对于我们这些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裔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发现,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学术价值,不但可以完善族谱资料,还一下子把家族历史从民国、清、明、元朝推到了南宋时期整整前进了近五百年即盛唐到李氏开姓始祖李利贞公。把家族的名望从知县提到了民族英雄,年代推到了上古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锡坑李氏一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各宗亲和我在二次修谱成员的鼓励和支持下已经初步成立了三次修谱筹备小组,现正召集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裔各支的志愿修谱人员组成委员会,虽然网络发展为我们续修家谱创造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但实地条件和资料也不可缺少,为了不让我李氏家族历史出现遗憾,不愧对祖先,特再此呼吁我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人参与修谱,续谱大业,利族利国,是每位锦祖后裔义不容辞的责任,望诸位宗亲,同心协力,共寰盛举,负重奋进,献计献策,积极参入,为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而尽力。

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族谱三次续修筹备小组

李舟友(字华友,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街村)

李于坤(四川省珙县沐滩乡付家坝)

李天均(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龙井村二组)

联系电话:***

公元二零一四年甲午岁三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简报(精)

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

(第一期)

张氏族众齐聚张户岭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醉人。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族众,在这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春日里,由退休老领导张柏清先生、张国清先生牵头,组织召开了“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第一次会议。

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虽不多,但大家都激情高涨、信心百倍:重建宗祠,责无旁贷!

经过认真、细致、周密的商议,最终决定:今秋明春新建张氏宗祠,宗祠竣工后重新续谱。

水有源,木有本,人有根。重建张氏宗祠是我们每个张氏后裔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也是造福子孙的千秋功业。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我们必须迅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积极行动,加快步代,为早日实现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的宏伟目标,谏言献策,增砖添瓦!

张先田(采录 整理)二O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

(第二期)

黑虎岩祭拜始祖

(一)清明时节雨绵绵,路上行人难向前;借问张家何处去,学童遥指黑虎岩。

四月三日(农历三月初一),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始祖纳庵公陵墓前,冒雨前来祭拜始祖的张氏后裔人山人海。

春雨连绵,山风呼啸;香烛袅袅,炮竹阵阵。黑虎岩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50多位张氏后裔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虔诚地跪拜在始祖纳庵公的陵墓前。

据碑文记载:吾族始祖纳庵公,谥开元元授兵部员外郎,佐太祖平陈友谅有功,敕赐参赞军机搏士;始祖妣元诰封一品夫人翁太君。大明年间,不受皇封,携五子(正一公、正二公、正三公、正四公、正五公,罗田称:隆一公、隆二公、隆三公、隆四公、隆五公)隐居湖北黄冈肖家坳建籍名张户岭。二世祖正一公(隆一公)葬始祖墓左,正一公妣氏夫人率子远迁安徽省桐城县;正二公(隆二公)妣郭氏、继妣夏氏均合葬在始祖墓左;正三公、正四公、正五公(隆三公、隆四公、隆五公)均由其母翁太君迁往湖北省罗田县天马山、走马岗、马伏冲一带隐居。

苍海桑田,星转斗移,六百余载弹指一挥间。纳庵公、翁太君的后裔遍布鄂、豫、皖大地。祭拜在纳庵公墓前的子孙有责任和义务重建张氏宗祠,重续张氏宗谱,让千千万万个张氏宗族的骨肉亲人早日团聚!风在吼,雨在下,烛光闪,纸钱飞。纳庵公陵墓前庄严肃穆,哀思不尽:安息吧,纳庵公、翁太君!安息吧,张氏宗族的列祖列宗!

请您们相信:无论山高路远,无论千难万险,我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会达到:明年的今日,张氏宗祠重现黄冈张户岭上;一年两载,张氏宗谱呈现张氏后裔眼前!

眠龙寺筹建理事会

(二)祭奠完纳庵公、翁太君后,一行50余人回到眠龙寺张能水先生的家中。用罢丰盛的午餐后,接着召开“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议事会议。

会议的重要议程是筹建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理事会和监事会。会上,由张柏清先生提名,众族人一致同意:张能水先生为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理事会总理事长(俗称户长)。经过推选通过:张先佑、张金元、张再安、张海生、张能呆、张长春、张先秋、张志林、张福成、张维彩等为理事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张先田为理事会秘书长。同时推选:张幼兵、张自孝、张望生、张自谷、张顺喜、张元卿、张先强、张先银、张振林、张佑成、张能健、张以明、张耀华、张水生、张泳生、张德安、张能启、张能力、张利生、张济陆、张金旺、张汉波等为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监事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具体制定了理事会、监事会的工作制度:宣传发动、工程初建、图纸设计、工程预算、财务管理、组织捐款、工程施工、理事会印章、银行开户帐号、文字档案等,力争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阳光操作,透明度高。

会后,大家将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各尽其职、各尽其能地去为张氏宗族效力、效劳。

张先田(采录 整理)二O一一年四月三日 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

(第三期)

罗田祭拜始祖妣——翁太君

罗田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她既是闻名海内外的“板栗之乡”,更是我始祖妣翁太君长眠的地方。

清明节这一天,黄冈张户岭张氏后裔:张能水、张自孝、张自谷、张自全、张金元、张芳清、张元清、张先久、张先田、张先平、张堃、张能健、张能启、张红艳、张再安、张海生、张长春、张金旺、张以林、杨文海等20人,乘坐四辆小车前往罗田县三里畈走马岗隆四垸,祭奠翁太君的陵墓。

始祖纳庵公英年早逝,安葬在黄冈张户岭黑虎岩边。始祖妣翁太君为躲避朝廷的追杀,含悲忍泪离开次子正二公(隆二公)的子孙,携未成年人的正三公、正四公、正五公(隆三公、隆四公、隆五公)迁往罗田天马山、走马岗、马伏冲一带隐居,建新户籍隆四垸,后子孙繁衍,已另建分祠堂。至今一直往来密切频繁。

隆四垸前的白虎咀上,团风、罗田两地的张氏宗族后裔四十余人,在张国球老先生的带领下,先隆重祭拜了翁太君的陵墓,接着祭拜了隆四垸分祠堂中的列祖列宗。

血浓于水,一脉相连,一脉归宗。团、罗两地的张氏后裔欢聚一堂,为感恩先祖的恩泽,缅怀先祖的功绩,弘扬先祖的精神,开创张氏宗族美好的未来,早日重建黄冈张户岭宗祠,重续张氏宗族宗谱,进行了全面的商讨,并初步达成了共识:分别建祠,联合续谱!

但愿翁太君在天之灵保佑:张氏宗祠早日建成,张氏新谱早日面世!

张先田(采录 整理)二O一一年四月五日 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

(第四期)

荆楚大地采访小记

按照理事会的决定,我们迅速组建了“采访小组”。肩负着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的重任,我们的足迹将踏遍荆楚大地乃至华夏的天涯海角。

第一站:武汉市新洲区

(一)采访对象:本焕大师出生地——鸭棚湾祠堂。

在新洲区旧街镇文化站长李雄文先生的指引下,我们一行五人驱车顺利到达了目的地——一代佛学高僧本焕大师的出生地李集镇莲花管理区西张湾,见到了大师的俗家侄孙张长江先生。该先生提供了本焕大师佛家修行的地址:广东省深圳市仁化县丹霞山光孝寺;并就近到鸭棚湾张氏宗祠进行了祭拜,受到了热情的接待。遗憾的是:鸭棚湾祠堂不属于我纳庵公支下一族。但我们仍然抱着一线希望,一定要亲赴广东,拜访这位得道高僧,以争取他对黄冈张氏宗族的关注和重视。

在新洲区机械厂退休老厂长张国卿先生的带领下,我们顶着酷暑又前往站桥祠堂采访,并会见了该宗族的负责人张鸿远老先生。站桥祠堂很有特色,有很多的借鉴价值。我们将尽可能汲取各姓氏宗族宗祠、宗谱的精华,把我们的宗祠修建好,宗谱编篡好。

在新洲区期间,无论是鸭棚湾、站桥张氏非宗亲的热情接待,还是张国卿、张佑桥先生的盛情款待,都体现了张氏大家族族人的文明、勤奋与朴实,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完成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的重任而竭尽全力、不懈努力!

一路采访,一路感动

(二)“他们这样热心,这样热情,我们一家也不能漏掉”。古稀之年的退休老干部张先佑在采访中深有感触地说道。

无论是在黄石港、阳新县一带走访,还是在武汉市江夏区纸坊一带寻亲,至终至终给予我们一路的感动。

黄石港黄印村的张先如、张璞父子,江夏区纸坊郑店街金星村响堂湾周边父老乡亲对老家亲人的到来喜泪盈眶的场景令人终身难忘;阳新电视台张志刚台长的郑重承诺,使人记忆犹新;武汉地质大学退休老教授张怀清先生、黄冈师院的老校工张自七先生的深明大;马庙镇的张先明先生、张自喜先生、总路咀镇的老书记张先强的古道热肠;上巴河镇的张建利重病期间亲临现场捐款的仁爱善举;年过七旬的张顺喜先生身患重病,两年内连丧两子,满门老幼都支持他捐款,其情感地动天;八十多岁的张能水先生为了张氏宗祠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将多年积蓄五万元倾囊捐出;年轻有为的“万象巴黎”老总张国兵先生不负重望,挑起张氏宗祠重建的千斤重担……还有许许多多的张氏宗族能人贤士,他们或在领导工作岗位,或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或正在天南海北打拼的企业大、小老板们,他们都为张氏宗族的建祠续谱默默地奉献着,却始终不愿意留下姓名,他们都是幕后的“顾问”,幕后的“英雄”,他们都是张氏宗族最优秀、最杰出的人才。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张氏宗族的子孙后代们不会忘记他们!

张先田(采录 整理)

二O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

(第五期)

黄冈张户岭建祠续谱联祖会略记

在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理事会的辛勤努力下,张氏宗亲近百人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工作岗位赶回张氏祖祠地,共赴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的盛会。

7月31日上午,艳阳高照。黄冈张户岭祖祠所在地眠龙寺路口,悬挂着“热烈欢迎张氏宗亲荣归故里”的巨幅标语。数十辆小车从四面八方驶来,十里山乡的父老乡亲像赶集似的前来围观,为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理事会举办大型的联谊会增添了更热烈的喜庆。

上午9时,部分宗亲驱车去纳庵公墓地扫墓。10时整,召开“黄冈张户岭建祠续谱联谊会”。联谊会由理事会主任张先佑先生主持:首先由理事会秘书长张先田先生致欢迎词;接着分别由张能水户长、张柏清先生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然后由张国彬先生、张福成先生等作典型代表发言;最后由张国清先生作总结。

联谊会结束后,各位宗亲踊跃捐资,以表达他们对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的实际行动。

整个联谊会充满了文明、和谐的气氛,充分体现了骨肉团聚的浓浓亲情。

张先田(采录 整理)

二O一一年七月三十一日 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

(第六期)

肩负使命

再上征程

“张氏宗族建祠续谱联谊会”的召开,极大地鼓舞了张氏宗亲们的建祠续谱的士气。同时,也为张氏宗祠的正式投资兴建拉开了序幕。

为了这一宏伟工程的圆满完成,理事会“采访小组”的成员们将马不停蹄地去全国各地走访张氏宗亲们。

两上武汉的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干真实,干实事,干好事,就一定会得到所有张氏宗亲的理解与支持。

下一站的目的地将南下广东,本焕大师能否见面?见面后是否捐资还是个未知数。

令人兴奋的是:断树山份的淋山河镇张家湾张彦生、张彦元等建筑老总对宗族建祠续谱活动十分重视,通过联系,欢迎“采访小组”的到来,有他们这些开明人士作榜样,我们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广东之行虽路途遥远,却充满曙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即使前方的路山高水远,我们也会跋山涉水,风雨兼程;即使前方的路充满荆棘,我们也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张先田(采录 整理)

二O一一年八月八日

黄冈张户岭张氏宗族建祠续谱

简 报

张氏宗族建祠续谱理事会 二O一一年八月八日

第五篇:濡须李氏(龙门堂)建祠续谱公告

濡须李氏(龙门堂)建祠续谱公告

濡须李氏(龙门堂)建祠续谱 公

为达成先祖遗愿,本次建祠续谱,力争做到不漏一户,不遗一人,因而,恳请各片负责人务必不辞辛劳,广泛联络,妥善登记造册。

据民国四年(公元一九一五年)续修之宗谱记载:“迁徙於合肥、庐江、舒城、六安、江宁(今南京一地,笔者注)等处,前人所未查着者,田(十九世裔孙良田,上次续修宗谱之人,笔者注)亦莫能稽矣,后之人如留心访戴,使之返本归宗,是田所深幸也夫!”(引号内除注与标点外,皆载谱原文)这是先贤之遗愿,也是本次续修宗谱的目的之一。故祈请合肥、庐江、舒城、六安、江宁等地我李氏族胞,凡排行(辈份)中含“尚须(或‘开泰’)贤良兆本立,嘉学必修齐,咸绍承先泽,用培启后裔”者,得知建祠续修信息后,积极主动与我建祠续谱理事会联系,入我们龙门堂李氏本家家谱,并相互转告,切莫错失“返本归宗”之良机。

此告

濡须龙门堂李氏建祠续谱理事会

二零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清河郡世德堂张氏宗谱续修及建祠财务管理制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