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金点子案例1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24-30087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3 13:39: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金点子案例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作者:刘恩梅 安丘市石堆学校

——探究农村幼儿园种植区对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作用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培养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教师“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

我园是一处乡村中心幼儿园,其前身是一所撤并的初级中学,园所占地面积较大,有大量的闲置农耕土地。在转化为幼儿园之前,大量的土地承包到一些农户作为庄稼用地。建园后,这些闲置的土地,为园所用,一部分改成幼儿室外活动场地,另一部分则用作幼儿园种植园区,平日种植一些时令蔬菜,作为本园收益的一部分。但自从种植园设立以来,便成为小朋友们常去“光临”的地方,有时将园内物品弄得满目狼藉。我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保护”我们的“战利品”。但效果不明显。经过调查得知,农村幼儿虽身在农村,但大部分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父母很少让他们的“小皇帝”到地里“劳作”。孩子们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到种植园里去进行人生的第一次“探险”。为此,我们决定成立一块儿童种植园区,作为幼儿“田中劳作”的实验基地,培养儿童动手动脑、相互协作、感知探究的能力,培养他们团结友爱,勤劳多思,爱护公物,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操。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

(一)一年问计“在于秋”

秋天的农村是农民收获的季节。但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入园接受正规教育的开端,是老师和家长播种希望的开始。刚入园的小班小朋友,因环境的改变,让他们一片茫然,有的调皮好动,有的内向畏惧,有的哭哭啼啼,有的无所事事。因此,教师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和幼儿进行语言、心灵上的沟通。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保教环境,老师们除了要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做足工作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植物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种植区恰好为幼儿创造了一种回归家园的感觉。

九月份,种植区内的各种作物如西红柿、黄瓜、韭菜、生菜等正值生长季节,小班的老师在室外活动时间带领他们观察“家里”的蔬菜。

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有没有蔬菜园子? 生:有,„„ 没有„„

师:好,有的小朋友说有,有的说没有。现在呀,我就领着小朋友们去看看我们家的蔬菜园子好不好?

生:好!

师:如果进了自家的菜园子,我们应不应该保护好自家的菜地? 生:应该!

生:老师,妈妈说,我们种菜是为了我长大、长高的。要是破坏了庄稼,我们就不能长大了„„

师:对了,小朋友们进了菜园可以相互说出蔬菜的名称。看到小草我们也应该保护他们呀„„

短暂的交流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老师带领着孩子们进了种植区,他们站在埂上对着各种植物指手划脚,有的说是黄瓜、有的说是小麦、有的说是西红柿不一而语。小班的孩子对蔬菜或其他植物的认知处于起始阶段,因此在种植园区内的主要活动就是对各种蔬菜的辨认和记住各种小草的名称。老师此时,应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特点,并采用逐一询问和相互讨论的方式对他们的问题进行引导和修正。为了增强孩子们对种植区内作物的感知力,老师还帮他们采集植物的茎叶,通过看颜色、观形状、闻气味等方式辨别园内常见的水果、蔬菜。

经过一个阶段的活动,小班的孩子开始对种植区有了“感情”,每天一入园,就跑到种植园区,去看看自己喜欢的植物,还会主动向老师“告发”一些试图“搞破坏”的孩子,种植园区又逐渐地恢复了往日的“欣欣向荣”。可以看出,我们在培养了孩子识别植物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二)秋末冬初“种植忙”

秋末冬初,正是农民冬藏的季节。但有两样东西正是种植的时候,一是大蒜,再就是小麦。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探究能力,我们决定利用我们的种植区,为孩子们设计了种植大蒜的探究活动。

一天,中班的老师拿着一头大蒜走进了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生:蒜!

师:你们喜欢大蒜吗? 生:喜欢„„

生:不喜欢„„太辣了„„

生:老师,我爸爸说,大蒜能杀死好多细菌„„

师:对了,大蒜呀,有好多营养,而且,还能预防小朋友们感冒、拉肚子呢。因此,大蒜是人类的好朋友。„„,现在正好是种植大蒜的时节,„„

生:是,我妈妈今天在地里种了好多大蒜„„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看看大蒜是怎样种植的? 生:(异口同声)想看!

师:好,现在老师带大家去看看老师们是怎样种植大蒜的。小朋友们,还可以亲自动手呢!

生:哇塞„„太好了„„

老师整理好队伍,每3人一小组,来到了种植区。有两位保教人员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一瓣一瓣的摆在地上。种植区里调好了畦子。一名老师将畦子里种植区灌溉完毕,然后说,“小朋友们,你们一定知道大蒜种植的办法,试试看,每人一瓣,按顺序种植,看看谁的方法正确”。孩子们高兴地将自己手中的蒜瓣向地里“撒”去。有的直接撒到地里,有的挖出小坑埋到土里,有的将蒜瓣倒着插到地里,还有的将蒜皮剥开扔掉的。孩子们“种”完后,老师开始给他们讲解种蒜的方法:第一要不要种反了,注意蒜头向下;第二,不要将蒜瓣完全插进土里,同时注意不要剥掉蒜皮,因为蒜皮可以起到保护蒜瓣的作用;第三要注意每颗蒜之间要有10厘米的距离;第四要注意每颗蒜要照着“标准线”(农村种植大蒜时为了找准距离,每行都从畦头,到畦尾扯上一根线),让它们排成一条直线。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讲解后,重新将已经播“撒”到地里的蒜瓣捡起来,认认真真的“种”了起来。看着他们天真烂漫、毕恭毕敬的神态,让人忍俊不禁。在老师耐心的帮助下,一畦子的蒜种完了。老师们将准备好的地膜覆盖在大蒜的上面。孩子们则变成了一个个“花老虎”。孩子的天性来了:“老师,大蒜种在地里,冬天不冷吗?” “老师,他把蒜种反了„„” “老师,大蒜什么时候能够长大呀?”“老师,为啥要盖上地膜?” “老师,我来帮帮你吧„„”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老师们耐心的回答。几天后,大蒜们冒出整齐的新芽,老师们带领着孩子们用小木条帮助大蒜钻出地膜,让它们呼吸新鲜的空气。孩子们欢呼着„„

此后每天一入园,就有许多孩子围在自己的“劳动成果”面前,充满了期盼的眼神,有的同学还从家里带来了麦秸,说是帮大蒜们盖上过冬的棉被。他们在仔细地观察、“欣赏”、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他们在体验劳动带来的无限乐趣和遐想。

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在不断地同孩子们的交流,孩子们的好奇、好动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孩子们天真好奇的提问,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他们的思考探究能力,相互交流能力,协作监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就是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孩子们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验。谁敢说,本次活动不会对他们今后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呢?

(三)秋去冬来“独枝秀”

冬天的到来,万物萧条。但在我们的种植园内,却仍然透露着生机。因为孩子们种植的大蒜在寒风中每天张着小手欢迎它们的主人,老师们开辟的一块小麦地还泛着绿色。室外活动期间,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就是种植园。这里有他们问不完的问题。

师:小朋友们,冬天我们园内最美丽的地方是哪儿? 生:花园。

生:不对,花园里早就没有花了,连绿色也没了(有的小朋友说)生:菜地„„种植园!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里有小麦、还有大蒜。老师,到了冬天为什么它们还是绿色的?大树那么大都死了„„

生:不对,大树没死,它们是到了冬天落了叶子„„ 面对孩子们的争吵,老师也没了话说。

经过研究我们决定在中班和大班开展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主题就是:到了冬天小麦和大蒜为什么还是绿色?老师们经过上网搜寻,才知道,这样的问题还不是一句两句就能给孩子们解释清楚的。我们通过搜寻资料,甚至询问了初中的一些生物教师才勉强找到了合适的答案。

不过通过本次探究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天真无邪上。一些科学的问题,正是他们用没有约束的思维经过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迸发出的科学探究的火花。虽然在冬天,没有鸟语花香,没有莺歌燕舞,但孩子们的心灵依然是异彩纷呈。

(四)春天一来“种欢乐”

幼儿喜欢一切活泼、美丽的事物,一只蝴蝶、一朵小花,都有可能会激发幼儿的爱美向善之心,所谓“一草一木皆有生命,一沙一石都有感情”。每天孩子们看着自己“精心”呵护的大蒜和泛青的小麦有了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到了全体幼儿参加劳动的时候了!种植园区内的闲置土地要翻耕,我们又要和往年一样种上老师和孩子们爱吃的草莓、西红柿、黄瓜,还有泛着鹅黄的韭菜等着孩子们去划锄。

我们设计了以下活动。

1、我是勤劳小农民。(小班)

目标:感受春天农民的勤劳;学会用种植园区工具小木划子划锄韭菜;锻炼孩子手臂的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相互协作的思想情操。

地点:种植区

材料:种植区必备工具:小木锄、小木划子(划锄菜地的一种农具)。活动时间:2天。每天1个小时。指导要点:

鼓励孩子大胆使用劳动工具,学会正确的使用姿势; 老师及时指导,注意保护好孩子们工作时不要受伤。

2、我是勤劳小园丁(中大班)

目标:中班幼儿分辨日常植物的种子;大班幼儿学会用必备的工具种植花草、蔬菜;能够帮老师管理园内植物,并写简单的管理记录;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地点:种植区 材料:准备草莓、黄瓜、西瓜、西红柿等比较常见的种子(中小班为主)。准备塑料小桶、小铁锹、小耙子等种蔬菜的劳动工具(大班为主)。活动时间:2周,每天1个小时。

指导要点:老师每人带3名同学,携带工具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 老师通过实物演示,教会幼儿通过颜色、形状、大小、气味来辨别植物的种子。

效果:孩子们经过辨认、种植、划锄、浇灌等工作后,在充满遐想的期盼中,种植园内的各种植物如期的发芽、长大、开花、结果。我们蔬菜、水果种植园内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孩子们管理的“记录”,虽然仅仅是他们本人的名字,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认真程度。因为孩子们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乐趣还有成功的喜悦。

(五)夏天一来“尝百鲜”

一进五月,种植园内的各种蔬菜水果也陆续的上架的上架,泛红的泛红。园内泛黄未熟的草莓,不时被采摘,泛青的西红柿也不时的被丢在一边,黄瓜地更成为了小朋友们经常光顾的对象,刚刚谢花的黄瓜就被采摘一空。是该到了教小朋友们“品尝”蔬菜水果的时候了。我们组织了以下活动:

主题:尝百鲜

目标:教会孩子通过蔬菜水果的颜色、气味辨别水果是否成熟;教育孩子们注意保护好“自家“的种植园,不要采摘未成熟的蔬菜水果;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材料:水果类:未成熟和成熟的杏子、桃子、草莓、苹果等水果各一组。蔬菜类:未熟的和成熟西红柿各一组、带刺的小黄瓜和长大的黄瓜各一组。工具类:水果刀、果盘。指导要点:老师应亲自演示;

指导孩子爱护植物、不随便破坏植物的习惯;

指导孩子正确辨别酸甜苦辣的滋味,来判断水果和蔬菜的成熟情况。注意事项:不要让孩子随便吞食不明来历的东西。

效果: 通过活动,孩子们在各种各样的表情中理解了以下道理:水果蔬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是不能吃的;我们应该保护还没有成熟的水果蔬菜植物;不能随便吞食没有成熟的水果和蔬菜;在采摘水果蔬菜时一定要有家长或老师陪同;孩子们更加明确了颜色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

三、收到的效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领域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我园提出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案例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天真好奇、好动多问的天性,结合我园有利条件,利用种植园区内鲜活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了解、辨认、实践、探究等活动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各种生活技能,培养了他们团结友爱、爱护公物、热爱集体、合作协调、积极探索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我们播种的是希望,管理的是过程,收获的是硕果。我们利用了种植园这片小小的土地,在孩子的心目中播下了科学种子,将来必定能够收获科学的硕果。

第二篇:《reap what you sow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reap what you sow There is an old saying goes that “Reap what you sow”.It means that there is an effect for everything people do or say,and that the effort a people puts into something will be rewarded someday.It is common in our life.Taking study as an example,students who work hard will get high scores than those who do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study.And for farmers,those who work hard usually get more than those who do not manage their field devotedly.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t voices that it is not right at all.Here are two typical examples I want to show you.The first one is still studying.We may know the fact that many students get less scores than others with equal efforts.Many of them may feel upset,and they may lose self–confidence and give up at last.Another example is about helping others.There is a hot phrase i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of China––“Fubufu”.It means “help or not”.In our society,helping others has become less “popular” than ever before for the reason that we can not get “thanks” but end up being misunderstood.That is it––we do not get what we sow.Similar to this,many evil persons live longer than others.Although things like that happen ofen,I believe that we wil reap what we sow.Because the effects of a person's behavior are not neccessarilly apparent right away.And we do not know the time.

第三篇:金点子案例

任务型教学在生物课上的使用

——生物课金点子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探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初步探索,发掘任务型教学法的目标设计,任务制定与完成,任务评价等环节,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树立。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学法的指导,强调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法为主线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及时性评价

任务型教学是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活动。资料表明,任务型教学法自兴起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教师的关注,早期多用于语言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视过程与互动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众多学者和教师尝试在非语言教学领域使用任务教学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具有简洁、明了、高效率等特点。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青睐。本文就任务型教学的大体步骤和在教学实践中的如何运用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增进自己对这种新式教学法的认识,加强理论指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型教学法综述(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对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感知、体验、实践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相互协作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并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特征

任务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任务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任务有5个基本特征:(1)任务是一种活动,意义是最重要的;(2)有某个需要解

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3)任务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4)任务的完成是首要的;(5)对任务的评价以任务最后的完成情况为依据。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任务,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发展学生能力,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遵循原则。1、任务目标明确

设计目标明确的任务是任务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设计的任务要涵盖一节课教学目标所涉及的知识。教师要在学习总目标的框架内把总目标细化为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容易掌握的小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小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应使学生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2、任务设计难易适中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选取教材中具有可操作性的、难易适中的内容作为任务。其次,教师还要备学生,对学生进行分析,使所设计的任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选取开放性的任务,以符合大多数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实现任务的能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和努力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

3、任务的答案明确而带有伸展性

教师给学生制订任务是前提,是基本,解决任务是重心,理清任务答案是关键。有明确的答案指导,是课堂的指挥棒,它引领学生向正确的航道前进。

4、对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评价

评价,是任务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答案及时评价,符合题意的,进行肯定,进行表扬;不合题意的,指出问题所在,并进行鼓励,恢复其信心。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模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将任务融于情境之中,不知不觉地将任务呈现出来,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植物细胞》 为例,王丽丽同学将一片菠菜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却看不见菠菜的细胞,这是为什么?你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步步设疑,层层引进。

(二)制定任务

根据教材需要,制定任务,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玻片标本有哪些?

2、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是如何制作的?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三)分工互动,解决任务

任务的执行要体现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理念。把学生按照位置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般不超过6人,建议为4人)。组内成员可以分别执行不同的具体任务,有的制作标本,有的进行观察,有的记录;对获取的不同资料、观点进行修正;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小组对问题的理解与结论。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出一个大体的思路,而不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这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创造了空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四)组织评价

评价是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努力探究,就予以鼓励和表扬;特别是对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的积极思维给予及时评价。这对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会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欲,从而有利于任务目标更好、更快地完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意志品质等也作为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评价内容。采用学生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总结

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角色,成为任务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中介者和评价者。学生则要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

主人。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课堂教学由教学行为向学习行为的转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四篇:金点子案例

课堂习惯的养成 石桥子小学 杨焕菊

有经验的老师都明白:课堂常规的养成至关重要,孩子们若能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创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今年接到这个班,我发现班里的孩子老爱小声说话,嗡嗡之声不绝入耳。而且我感觉孩子们的小动作特别多,要么玩指甲,要么就是用手碰碰鼻子,或是玩铅笔,课桌上有什么玩什么,这些不好的习惯让孩子们的注意力很难常时间保持在我们的学习内容上。

很多时候老师进教室开始讲课,学生才慢条斯理地拿出课本;老师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玩得津津有味,至于上课时应该养成的正确习惯,无论老师讲多少遍,也都收效甚微。

生活中不爱清洁卫生的比比皆是,或乱丢乱扔,或蓬头垢面。在思想方面虽继承了农民的朴实,但也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影视的影响,性格孤僻暴躁,遇事冲动不计后果。

于是我就想,该怎么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呢?

苦思冥想之后,我认为,让他们每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的课堂习惯最好。首先我把自己制定的考核计划告诉大家,就立即开始实施了。我先从课堂纪律入手。每节课一上课,先在黑板上写上每个小组的名称,然后根据表现给他们打分或扣分。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学生在上课时表现出一种很懒散的态度:趴在桌子上的、拿手抠东西的、东张西望的、小声讲话的„„比比皆是。针对他们这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我主要采取了以明确要求、及时监督为主,“利诱”为辅的指导方针。先将课堂纪律要求细化,听讲时的要求、读书时的要求、写字时的要求、别人回答问题时的要求等等都做了硬性的规定,虽然可能有些琐碎复杂,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你越细化,才越有可操作性。在学生明确了种种规定后,我也在课堂上实施我的课堂评价,做到奖罚分明。你别看有时的奖品仅仅是一朵小小的贴花,在学生的心目中可是重千斤。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小组课堂评价体系也逐步完善了起来。

在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孩子们有任何的小动作都可以反馈到我的眼睛里,根据他们的表现,我会接着作出评价。我给小组扣分,只是形式上的。我觉得真正实施这个监督体系的还是孩子们。因为每个小组都想赢,赢了的小组每个成员都可以得到一颗校星并由他们自己亲自贴在自己的校星计划上。所以同一小组的孩子们会在课前相互提醒,不要做小动作给小组扣分。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的小动作少了,现在几乎很少有孩子再用手去碰鼻子或是随意玩手上的东西。

班上学生的课堂纪律明显有了好转,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比以前积极了许多,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好了不少。但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并不是一周两周就能形成的,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必须时时盯,刻刻讲。我想,我还必须将良好的课堂习惯养成继续培养下去。

其次,根据情况随时补充我的课堂评价体系。

(一)加强过程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学习中的过程评价: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投入地学习,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我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参与度、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表现、合作能力的强弱。为此,我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测查。

我设计了很多奖项:智慧奖、口才奖、巧手奖、工整奖、进步奖、能手奖,课堂上,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有精彩发言,发给口才奖,如果他的思考方法有创意,发给智慧奖,作业工整,发给工整奖……,这样一来,既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不同方面肯定了他们的成绩,考察了他们课堂的参与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几个月下来,孩子们的成长袋里都装满了奖券,从不同方面肯定了他们的成绩。

作业中的过程评价:教育心理学证明:学习必须获得信息的反馈,没有反馈的学习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而反馈愈及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愈浓,学习效率就愈高。在布置完课堂作业后,我总是手握红笔,在学生间巡视,对学生做对的题目及时打上“√”,对学生在作业中有进步或有创造性的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作业如果表现突出:字迹工整、满分、有进步、解出了难题我都给他们加分。

(二)关注个体差异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性,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学生最期待老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但是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他们达到同一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看到学生的进步,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时候,抓住闪光点进行评价,就会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展。为此,我尝试用下面的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层评价:目标是学生努力的方向,目标的确立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确立适宜的目标,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目标的确立要因人而异,让优生有“劲头”,中等生有“想头”,后进生有“奔头”。

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的现象,要满腔热情地评价,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这个见解很独特!”或“不要紧,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等加以激励。对出现的简捷的算式,写上“优+有创造性”的评语或另外加分。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产生更强烈的创新意向。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评价也会随时得以补充。我发现孩子们的钢笔或是书本之类的学习用具经常在上课时掉在地上,“啪啪”之声此起彼伏,然后孩子们再弯腰捡,这个过程孩子们就没法保证集中注意力,特别会影响课堂教学。于是我又随时补充了一条课堂常规:上课期间学生们课桌上的东西不能掉在地上,若东西掉在地上,所在小组就会得到一个哭脸,而得到哭脸的小组必须要挣得超过其它小组双倍的分数才有可能获得本节课的冠军。这个惩罚是严厉的,因为孩子们掉东西已经成了习惯。但同时也是很有效的,现在一节课下来,几乎听不到东西落地的声音。我们的课堂效益又提高了不少。

而在小组评价的时候,究竟用什么符号表示孩子们的加减分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孩子们最喜欢卡通图画了,我决定用简单的卡通图画来表示,得到了所有孩子的赞同。有的老师用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减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形象直观。

我确实一直在努力让我的课堂成为高效、幸福的课堂。在教书育人这片热土上,我乐在其中。并要沿着这条教学之路坚定地走下去。

第五篇:金点子案例

学生厌学怎么办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厌学以及由厌学导致的逃学、辍学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虽然经过多方努力,有了一些起色,但摆在面前的现实是厌学问题依然存在。面对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关于厌学、逃学和辍学方面的资料和心理学方面的评价报告,借鉴成功案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我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二、问题解决的实施方法和成功案例

1、细心体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老师与学生每天生活、学习在一起,只要有心、留心、细心、耐心,就会发现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变化,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解决。刘安顺是我2007年教过的一个学生,每次上语文课的时候。我注意到他很少注意听讲,将课本放在桌子上,他便在下面做别的事情,无论你提问什么问题,他都很少回答,数学老师也多次向我反映他的一些情况,与我观察到的大致相同。一次,我特意叫他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低着头不说话,课后,我把他叫到我家中,与他进行了一次朋友般的长谈。我了解到在他8岁那年,父亲遇车祸去世,换有精神病的母亲改嫁他乡。从那以后,他跟随爷爷和奶奶生活,现在爷爷八十多岁,奶奶也已经七十多岁了,而且奶奶的身体也不好,常常生病,他们二老一小艰难的相依为命。刘安顺说:他想退学捡破烂来供养爷爷奶奶。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眼睛禁不住湿润了。我在心里暗暗的责备自己,我是一个多么不称职的老师啊。我向学校反映了他的情况后,学校为此减免了他的学杂费,2007年暑假,他又得到了希望工程的捐助,到县教育局领取了500元特困生助学金。后来我又帮他分析了家庭与个人,学习与家庭的关系,给他讲知识改变命运,智慧创造财富的例子,并让它日后有什么困难就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他。临走时,我送他一身衣服,他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从这件事上,我知道他是个很懂事很要强的孩子。以后,他常来我家,说一些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数学老师也向我反映刘安顺像换了个人,学习有了很大的转变。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每个学生不管学习好与差,只要做老师的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了解他们的需要,不要因一两次学习上的失败,就不理不管,甚至恶语打击。因为现在的学生很敏感,很脆弱,只有加以爱护,学生才会敬爱你,“亲其师,信其道”,爱屋及乌,自然也会爱上你所热任教的那门课,学习就有了兴趣,兴趣会改变一个人的学习状态。

2、学会倾听,即在交流中找症结 从学生关心的话题入手,旁敲侧击,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谈话中将问题暴露,不要打断学生的谈话,让兴奋点成为希望的火种,古人曰:“善听则明”,此言不虚。学会倾听,与学生交朋友,这一点很重要。我认为朋友式导引在于长久,在于稳固,而非泛泛;在于平等交心,有事就找朋友(这里的朋友指老师),而非恭恭敬敬;在于带着问题交流,而非高调乱侃。王梅梅是我在2006年教过的一个学生,刚接过这个班时,她学习在班上还属前半截,可谁知,下学期她的学习一下滑到后半截,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见到老师也不爱说话,英语老师对此也颇有议论。于是我单独与她谈了多次。通过交流,找到了原因。王梅梅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性格很内向,学习认认真真,只因一次数学抽考,老师教他们怎样怎样作弊,还说如果谁考不好或者不帮助前后的同学,那他就和谁算帐。这次考试她没帮助同学作弊(她说那是害同学,不是帮助同学。我也同意她的这种观点。),自己也没考好,影响到老师的名次,因此被数学老师说了一顿,还让她站了一节课。从那以后,她变的沉默了,不自信了,认为自己确实笨,只能混天熬日头了。经过多次沟通,我分析了她的优势,表扬了她的正义感,帮他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并客观评价了老师体罚她给她造成的伤害,我还替数学老师向她道歉,鼓励她变压力为动力。后来我们走的更近了,她常把其它学科的一些问题与我一起讨论。我又看到了她非常优秀的一面。现在她已是初三的优秀班干部了。由此我感慨,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和褒奖,这与你无失,与学生却是大有裨益。

3、以心换心,打开心结。

王海强是我教的七年级的一个学生,挺聪明,学习不错。可这个学期以来,语文成绩明显下降,课堂上常无精打采,问题回答的一塌糊涂,并且常常无故缺课,经过了解,知道他迷上了网吧游戏。他父亲为此狠狠打过他几次,可不管用。我了解到情况后,就格外注意他。当他又一次没来上课时,我断定他一定又去打游戏了。我骑着自行车冒雨赶到了镇上,可我不知道镇上有几家网吧我挨着找,一家又一家,等我从一家网吧找到他时,他很惊慌,不断的向我身后看,我知道他是看有没有学校领导或者家长。当确认只有我一人时,他低下了头。他看看我,满脸愧疚。在回校的路上,我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你知道今后该怎么做。”我们谈了很多很多„„从他那诚恳的话语和信任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内疚和感激,我相信他会改变的。后来我还委他以重任,让他担任我们班的微机小老师,教同学打字、画画,上网查资料等,他看到了老师的信任,因此工作起来很卖力。事实也证实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又看到了一个要求进步的好孩子,好学生。

三、思考与建议

厌学,是学生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表现出的厌学情况也不同。究其原因,有家庭、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原因,也有各种因素综合导致的。但不管哪种情况,只要能够找出每个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就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厌学这一现象,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因人而异,但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1、受家庭影响,心理压力过大,也就是心事太重,考虑了不该是这个年龄考虑的事,心思不在学习上,以致影响了学习。

2、个别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加上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尽合理,给学生间接或直接的施加了压力,造成了某些伤害,导致厌学。

3、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年龄太小,难以分辨是非曲直,而误入网吧,沉迷于游戏,导致学生厌学。

导致厌学的情况不同,矫治厌学的方法也就不同,要切实做到对症下药。第一种情况要在找“病根”上下工夫,做足亲情篇,以情引趣,以趣导学。第二种情况重点要放在教师自身素质的加强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致力于学生性格和情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活,学习中的个别人、个别行为,认识到人无完人,教师也会犯错误,生活不是十全十美的。第三种情况要加强交流,切忌强行压制。师生要建立良性互动,培养信任感和责任心,懂得学生时期学习的重要,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发展,在发展中成才。

金点子案例

李珊珊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金点子案例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