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S版)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24-75470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7 22:08: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S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S

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巧记成语。

记忆成语也是有窍门儿的,读一读练习中的成语,你会发现它们都是“风”打头的成语。让我们来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风吹草动: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风卷残云: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风调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风吹雨打: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风雨交加:大风暴雨一起袭来。

你还知道哪些“风”打头的成语?

.读读背背。

我们要欣赏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

词语解释。

向晚:傍晚。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又名乐游苑。是汉宣帝修建的游览胜地,在陕西长安城南,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诗文解释。

傍晚时分,“我”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郁闷,驾着车登上乐游原。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他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出感慨。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著人间而心光不灭的流露,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千百年来,这两种观念争论不休。

2.我的采集本。

了解祖国宝岛台湾的有关知识。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一些资料,课上交流。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一万官兵到达“夷洲”,《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

短文向我们介绍了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动人的传说让我们领略了大理的神秘。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大理的美丽。

内容:小小辩论会。

话题围绕“环境”展开,我们周围的环境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发表自己的观点,用事实说话。

辩论前,要分好组,实地调查了解,做好记录。根据观点的不同分组。辩论中要讲清自己了解了什么地方,那里环境如何,谈谈自己的感受。辩论中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习作内容:以“……变……了”为话题,写一个地方的环境变化。

习作要求:1.把事情写清楚,语句要通顺、有条理。

2.内容要突出“变”,写出自己的感受。

习作指导:

想想这个地方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写出自己的感受。习作完成之后,要注意和同学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例文:

污水河,你何时能变清

每个人都很爱自己的家乡,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家乡是个偏僻的小山村。走进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美丽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底的沙石还有着不同的形状呢!放学后我和小伙伴经常到那里追逐、嬉戏,但是,这些都已成为过去。

那一年我到城里去上学,暑假回到了家乡。当我满怀欣喜来到河边漫步时,不禁呆住了:河面上漂浮着一包包垃圾,河岸上垃圾成堆。我那美丽清澈的小河呢?“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中隐隐作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忽然,我的额头不知被什么蜇了一下,猛然回过神来,定眼一看,原来河岸上的垃圾已经发臭了,一群臭蚊子正在美美地“享受”呢。在我准备四下查看之际,“灾难”又降临到我的头上了。我往前走着,脚底一滑,重重地摔倒在地,低头一看原来是香蕉皮。不用查看了,我全明白了!

现在,每当大地回春的时候,污水河两岸的小树又长出了嫩叶,低矮茂密的灌木又直起了腰板儿,但这一切却难以遮挡它们背后浑浊的河水。在炎热的夏季,那里成了蚊子的孳生地,常常会有令人作呕的异味随风飘来。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冬天,这条污水河也从不结冰,在白雪的映衬下,像一条乌龙裹着满身的污垢蜿蜒无声地流向远方。

我要告诉大家,请自觉爱护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要只图眼前的方便。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现在,每当我走过家乡的污水河时,有一句话便从心底呼出:“家乡的污水河,你何时能变清啊?”

点评:

小作者是个热爱家乡的孩子,家乡那条美丽的小河变成了污水河,他深感痛心,向大家发出倡议。通过对小河前后的对比描写,引发我们的思考。作文结尾所发出的呼唤,更是透出了作者对家乡的爱,对小河的爱,也正是这份浓浓的情感染了读者。

第二篇:《语文百花园四》教案

课前思考:

1、第一题的教学可以结合前面的“形声结合识汉字”字的内容接着教学。可以当作是识字教学的一个延续和拓展。

2、让学生掌握提取部首的基本规律。

3、对AABB样式的词语,学生以前也有积累,这次的教学让学生丰富了以前的积累。也可以告诉学生,大部分这样的词语,都是形容词的重叠。

4、对于“读一读”的内容,让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语言积累,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字该如何确定部首。

2.扩大阅读积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2.体会AABB式词语在情感、语气等表达方面的特色。

教具准备:词语卡、教学挂图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字该如何确定部首。

2.体会AABB式词语在情感、语气等表达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用部首查字法

1.读课文内容。

(1)如果一个字的两个部分都是部首,怎样提取部首?

(2)如果有的字不好确定它的部首,怎么办呢?(大多指独体字)

2.归纳查字法的顺序。

(1)确定要查的部首。

(2)在“部首目录”里找到部首和页码。

(3)在“检字表”中找到部首和要查的字。

(4)按页码在文中找要查的字。

3.完成练习。

:要求查出“击 凹 视 岩 柔 闻 闯 软”这些字的部首、除部首外几画、读音、组词。

二、读词语

1.自由读。

2.从中找出这些词语的规律。(AABB)

3.理解词语。

4.你还知道多少这样的词语?请说一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习的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

2.为什么说“我看见它了”?

3.作者看到的音乐喷泉是什么样的?(小水珠,忽而……忽而……忽而)

4.“音乐喷泉”为什么能喷出水和美妙的音乐?

二、说话写话

出示教学挂图:要下雨了

1.导入:

要下雨了,各种动物有什么与平常不同的表现呢?请看图。

2.观察第一幅图。

(1)图上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

(2)还观察到什么?(燕子飞得很低)

(3)说说要下雨了,燕子怎么样?(要下雨了燕子得很低)

3.观察二、三幅图。

(1)认真观察,给每幅图说一句话。

说说要下雨了,小鱼、蚂蚁会怎么样?

三、选择一幅图,编一个故事,写下来

1.由学生自由说,选哪一幅图。

2.将自己选中的图,编一个故事说给同学们听。

3.将所编的故事写下来。

第三篇:语文百花园四 教案

语文百花园四

一、教学要求:

1、辨析形近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练习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4、阅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

5、练习介绍家乡。

二、重点、难点:

1、正确辨析形近字。

2、介绍家乡,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在组词。

1、认读四组形近字。

2、比较它们的不同。

3、指名扩词后纠错,然后读一读。

二、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1、读题明题意。

2、读题中例句,掌握合并句子的方法。

3、学生齐读例句,再次感受合并的方法。

4、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合并句子的练习。

5、教师小结:平时说话、写话时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是由同一个主语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动时,后面的主语就可以适当省略。

三、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认识多音字:柴、鹿柴。

5、理解诗题:鹿柴——表示一个地名。

6、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7、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诗句,给大家介绍介绍。

8、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9、练习背诵古诗。

10、认识诗人王维: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创作的许多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物与田园风光的。

11、师生交流王维创作的其他古诗。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完成“阅读平台”与“能说会道”

二、教具准备

课前调查:走走、看看、问问,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与风土人情。

三、教学过程

一、阅读平台——雨中的树林

1、谈话导入。

2、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3、精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神奇。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在这四小节的诗歌中,主要是围绕哪一个小节进行描写的?

6、教师总结:诗歌按照从总到分的写作方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雨中树林发生的事情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雨中的树林犹如一个新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7、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二、能说会道——谁是最佳小导游

1、指名认读本题中的提示。

2、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任务。

3、学生独立准备口语交际的内容

4、指名反馈,联系介绍家乡。

5、集体评议,指导学生进行清楚,有序地介绍家乡,突出家乡的美丽或可爱。

6、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相互介绍,交流。

7、各小组推选一名小导游,在全班交流、介绍。

8、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举手向小导游提问,请小导游认真回答。

9、全班评议:十佳小导游。

10、教师总结:家乡有勤劳善良的人民,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家乡有有趣的风土人情,家乡有我们幸福的家园,我们不仅要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们还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家乡、美化家乡。

三、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完成“笔下生辉”。练习描写身边的一处景物。

二、课前准备

课前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处景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习作要求。

1、教师:细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如:树林、小河、田野、道路、建筑„„,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动笔赞美它们。

2、教师板书:介绍一处景物。

二、观察表达,口头介绍

1、说说你最喜欢身边的哪一处景物?问什么?

2、出示提示,引导观察、说话。

3、学生按提示独立观察,准备描述。

4、指名反馈。

5、集体评议。

6、同桌互相介绍,互相评议。

三、理清思路,动笔写作

1、教师导言: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再整理一下,然后动笔开始写作。

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个别指导。

3、作品展示、评析、练习修改。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第四篇:S版四年级上语文百花园四教案

语文百花园四

内容简析:

语文百花园四共安排了五项语文活动,有“语海畅游”(巧记成语、读句子想象画面),“积少成多”(读读背背古诗、采集小知识),“阅读平台”(阅读短文《大理的“风、花、雪、月”》),“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通过这些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巩固单元训练专题,提高说写能力。设计理念 :

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积累语言,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要求:

1、巧记成语、形容词,熟练掌握汉语知识。

2、积累好词好句。

3、了解我国的著名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积累好词好句和写作。教学难点:调查环境情况及辩论能力。教学时间:3课时 总序: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1、指名读成语,纠正字音。

2、小组内互读,问:你发现了什么?(关于风雨的成语)

3、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成语吗?(学生讨论,在本子写出。)

4、反馈,齐读。

二、学习“积少成多”。

1、全班齐读,同桌互查,熟读成诵。

2、了解宝岛台湾的资料。齐读。

三、学习“阅读平台”。

1、分组接力读,要求读顺,带有一定的感情。

2、“风、花、雪、月”各指什么?

3、你喜欢哪处的景色?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理由。)

4、朗读。

四、作业:

1、背诵《乐游原》。

1、查找资料,了解我国有哪些景色及其特点,并互相交流。

总序: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能说会道——小小辩论会”。教学过程:

一、教师读题目的要求。

二、明白辩论的要求。

三、学生自定辩题。

四、辩论具体要求:

1、辩论前,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选择一个或几个地方进行调查了解并作好记录。

2、按照观点不同分正方和反方。

3、辩论时,要讲清楚你了解了什么地方,那里环境如何,你有什么感受。

4、辩论中要注意听清对方的观点,用事实进行反驳。

五、进行辩论,教师当裁判。

六、小结,为下节课的习作做好准备。总序: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笔下生辉”。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题,其余思考:习作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反馈思考情况。

三、明确习作要求:

1、在调查了解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们再以“……变了……”为话题,写一个地方的环境变化。

2、想想这个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更好。

4、写完后和同学交换读一读,提出修改意见。

四、学生开始写作文,教师巡视并适时进行写作指导。

五、小结。

六、作业:将本次作文抄入作文本。教学反思: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四写景作文教案

《写景作文》教案

——定远小学

万建锋

教材分析:本课写景作文是在本单元写景课文学习的基础上的练笔实践。它是要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发现一些写作规律,会进行简单的景物描写;从不同的方面,有顺序地把景物描述具体,写出景物的可爱,表达自己的赞美情感。这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小学一、二年级的写话积累和三年级已经学过的习作训练,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粗浅的习作技能,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但部分学生由于语文基础薄弱,缺乏自信,不敢大胆表现自己,对写作文有一定的恐惧情绪。

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写景的优美词语和句子。

二、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次序地把景物描写具体,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2)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技巧,如从整体到局部等。3)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以及难点:

1)确定学生写的景物要单纯,不要既写此又写彼,这样才能写的集中。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克服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3)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有次序地把景物描写具体

教具:

黑板、彩色粉笔、白色粉笔、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电教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第一步:与学生相互打招呼,并夸学生们今天的精神状态好。(2分钟)

【设计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打招呼,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距离;夸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好,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第二步:呈现一个观察日记,并让一个学生朗读。老师并带着学生去回忆在语文百花园二中的写的观察日记。(4分钟)

【设计说明】老师让学生朗读一篇观察日记,并加以相关说明,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本节写景课中。

第三步:展示一幅观察的图片和复习相关的观察小技巧。(3分钟)

【设计说明】老师出示一幅观察的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复习相关的观察小技巧能够为后面的写景观察技巧做好铺垫。

第四步:分别展示锡林郭勒大草原和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学会观察的空间顺序有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等。(4分钟)

【设计说明】展示的这两幅图片,生动形象,便于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观景的空间顺序。

第五步:展示春夏秋冬四幅图片和四季的大树这两幅图片,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时间顺序由古到今、由今到古等。(3分钟)

【设计说明】展示的这两幅图片,生动形象,便于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观景的时间顺序。

第六步:对写景的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做一个总结,以提问和思考的方式进行。(4分钟)

【设计说明】进行本步骤有助于对学生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小的强化。

第七步:对一篇课文《看日出》的片段进行阅读和欣赏,去感悟作者的写景方法以及对一些关于写景好的词语和句子进行阅读。(3分钟)【设计说明】这个步骤能够让学生试着去想象人家所用的写景模式和了解和掌握一些写景的词语,对学生今后的写作大有裨益。

第八步:总结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写景的作文,这个过程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6分钟)【设计说明】这个过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强化和掌握有关写景的方法。对学生的写作方法起一个归纳总结的作用。

第九步:让学生们写一个大树的四季,写春夏秋冬的任何一个季节都可以,30—40字左右。老师并进行相关的指导。(10分钟)

【设计说明】让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真正掌握关于写景的技巧与方法。

第十步:课后作业,一、请同学们写一个关于写景的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三百字左右。

二、请同学们阅读有关写景的文章。(1分钟)【设计说明】让学生们学以自用,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S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