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关于灯的作文:不平常的灯
编辑:静默星光 识别码:24-840040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7 01:02: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灯的作文:不平常的灯

关于灯的作文:不平常的灯

关于灯的作文:不平常的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灯随处可见,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一个家里就有五、六盏灯,宾馆、饭店里的灯更是型式各样,无比精致,美丽极了!有时我甚至会觉得灯没什么用,就是一个摆设,一个装饰品。但是在经历过一次停电事故后,我才发觉到了灯的“不平常”。

记得有一个暑假的夜晚,妈妈在单位加班,让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只听“啪”的一声,所有的灯全都像约好了似的在一瞬间熄灭了。我在黑暗中不知所措,我想给妈妈打电话,可是黑暗中手机怎么也找不到了。

我着急地在黑暗的房间里不停踱步,看着窗外也同样漆黑一片,听着风被玻璃吹得“呜呜”直响,心里更加害怕了。我摸索着想去客厅找手电筒,可是没走了两步,就听“咚”的一声,我的腿撞到了什么东西,疼得我直掉眼泪,我真想坐在地上大哭一场了。

正当我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灯像是不忍看到我可怜的模样般又突然间全亮了起来。我一下子从地上跳了起来,“耶,太好了!”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高兴,像是获得了失而复得的宝贝似的。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灯的“不平常”,知道了灯的重要性了。没有了灯,人们就会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没有了灯,人们就不能拥有光明和幸福;没有了灯,人类就无法生存下去。灯在人们的生活中虽然不起眼,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第二篇:《灯》作文

1.灯

曾经的我一度对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充满了成见。在小区看到他们的时候,总见他们嘴里叼着个烟头,肆无忌惮地把浓烟大口大口地吐出;一开口说话,就会露出被香烟熏得蜡黄蜡黄的牙齿,远远就能嗅到他们那嘴里恶心的烟味,原本就土气的物业工作服在沾上斑斑点点的白色油漆之后更显邋遢„„每当走过时,都不禁捂住鼻子快速避开他们。潜意识里,莫名地觉得他们的内心也同样低俗„„

岁末的上海湿冷湿冷的,既没有冬日的浪漫,也没深秋的凄美。不知何时,小区的木桥上已积下了薄薄的一层雪霰,行人纷乱的脚印,踏破了雪霰那一份纯洁。

为了那即将来临的可恶的体育考试,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刻,只有我和小区的路灯相伴,小心翼翼地在湿滑的路面跑着,冷风执拗地穿透了我的羽绒服和毛衣,直刺向我的体内,我的上下牙齿不停地磕碰着。

桥头上正好遇见了物业的魏师傅。“小姑娘,这么晚咋还跑步啊?当心桥上滑呦!”乌鸦嘴!他这么一说,刚跨上桥头,我还真的在小桥上打了一个趔趄,魏师傅眼疾手快,伸出他那双有力的大手,像老鹰抓小鸡似的,牢牢钳住了我的右臂。小区悠长的九曲桥上顿时上演了一处“英雄”午夜救美的好戏。

可魏师傅嘴里那难闻的烟味,还是让我掩住了鼻子。“天黑,真的要小心了!”魏师傅在我身后又是一阵叮咛。我放慢了脚步。

突然有一盏灯在身后亮起,顿时整座又暗又湿的桥被照得雪亮。我避开了清晰可见的雪泥,又可以小跑起来。是魏师傅?对,一定是他,他在用他的夜行灯为我照路!

是啊,岁末的雪夜是宁静的,小区几乎所有的居民们,都躲在家里了,享受着空调,享受着家的温馨,只有这些看门的师傅们,在凄冷的寒夜,在为每一个家庭守护,在用他们手里的夜行灯为每一个家庭报平安。真的谢谢您,魏师傅!也谢谢您手里的夜行灯!

雪后的夜,空气清新了很多很多,从九曲桥上折回再遇见魏师傅的时候,我再也没有闻到他身上浓浓的烟味„„

2.灯

人们曾经因失败而气馁,丧失信心,失去希望。但黑暗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做,来吧,点燃心中的那盏灯,那盏乘载着希望的灯,它将放出耀眼的光芒,照亮黑暗,使你可以继续前进。

在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这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当黑暗降临在刘翔身上时,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他悲伤,无助,在悲伤过后,他便重整信心,点燃心中的那盏希望之灯,继续艰苦的训练历程,终于在广州亚运会上夺得冠军,再次取得佳绩。

曾经的我,也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那时考试的失利让我伤心难过。以至于失去信心,没有了斗志。

我觉得自己就像在浩瀚的沙漠中跋涉的行人,失去了水让我灰心丧气,似乎即将丧身在沙漠之中,那种孤助与无奈。

直到那个夜晚,我独自倚在窗前,托腮凝视,望着漆黑夜空中的一点星光,那散落在天空中零碎的星星,发出了黯淡的光。连那点微弱的光都要被黑暗所吞噬,我不禁感伤起来。望着那一闪一闪的星星,我似乎明白了,即使黑暗吞噬整个夜空,但星星却不曾屈服于黑暗,它以自己微弱的光芒抵御着黑暗。

是什么促使他们走向成功,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希望,因为内心充满了希望,他们便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我不再迷茫,因为我知道此刻我心中的希望之灯已被点燃。

让我们点燃希望之灯,乘载梦想,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3.灯

蓦然回首,那一片橘红色的灯光,照亮了我?底那份最深、最重、最远的思念。而那橘红色的灯,那悠远的笛声,则成了我心中的永恒。

灯明•幸福

夏夜,橘红色的灯洒下了一地的暖意,映出我和爷爷斑驳的身影。爷爷手里拿着一根笛子,我依偎在爷爷怀里,那温暖的灯光把爷爷的脸映得好慈祥。清脆悠远的笛声伴着夏夜的蝉鸣,像一首催眠曲,催着我入睡。

灯亮着,映出我面带微笑的脸庞以及爷爷满含幸福的双眸。小小的我,在梦中看见,那灯一直亮着,一直照着我和爷爷幸福的脸庞。

灯暗•分别

冬夜,在那间黑暗的老房子里,在那张古式的花雕床上?爷爷用那枯瘦的手满含不舍地摸摸我的头,黯然无语。我看着爷爷,任泪水肆虐了脸庞。那灯依然发着橘红色的光,但是是那样的微弱、那样的苍凉,好像不留哪怕是一丝丝的暖意。爷爷的身体在黑夜里渐渐地僵硬„„我终于知道,美好的东西终究会破碎。泪,晕开了无言而悲凉的结局。

灯暗了,与黑夜融为一体,而我与爷爷就这样分别了。只是我觉得那橘红色的灯仿佛还在摇曳,那清脆而悠扬的笛声似乎还在耳畔响起。

灯在•思念

晓来雨过,往昔何在?凝目灯光,物是人非。爷爷,即使撕碎了那些回忆,我还是逃不出有你的昨天,还是逃不出有幸福灯光的日子。今夜的你伴着梧桐飘落,如烟似梦般挽起温柔的情思,点点滴滴寄托我一个个温馨的感动。

灯,缥缈;梦,虚幻;记忆,好远!

曲终,人散,心好痛!灯明,灯灭,梦一场!

可即使梦一场,我也期盼在梦里,那灯火永远温暖、辉煌!

4.灯

在我心中一直有着一盏明灯在照亮着我前进的方向,那就是——希望。

希望是我在痛苦之中的止痛药。记得有一次,我考得非常的差,我从来没有得过这么低的成绩,这让我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不禁放声大哭。哭着哭着,我想起了自己的希望。如果我就为那么一点挫折就不知所措,那我该拿什么来实现我得希望?想着,想着,想着的痛也就慢慢的消失了。对,我应该擦干眼泪,努力学习,实现心中的希望。

希望是我在迷茫之中的指路人。初二的我,不禁陷入了感情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一切都来得太快了,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选择,让我失去了方向。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让我失去了方向。这时我朋友就对我说:" 你心中的希望去哪里了?你真的要抛弃它吗?”对啊,我心中的希望呢?不是说好要为它奋斗的吗?我现在算什么?我不要这样子,我要努力,放弃那一段本不该有的感情,努力向前冲。原本白茫茫的世界,因为阳光的照射,而逐渐明亮。

希望是我在黑暗之中的光明。初三的我,不断的和我的好朋友发生争吵、冷战,这使得我非常的疲倦。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子?初

一、初二都不会这样啊!我的世界里面开始被黑暗包围了。我把自己的内心封闭了起来,不愿再告诉别人心中的想法。陷入黑暗中的我,找不到出口。可是,黑暗里面总会有光明的,那便是希望。希望的出现,使得我的世界开始一点一点回到光明。希望,我要为你奋斗,让你变成现实。

人有了希望,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去奋斗,去争取,才能创造一个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树立自己的希望,努力奋斗,让心中的明灯更加耀眼!

5.灯

如灯的霞光撕碎了一地云翳,又被沉闷的暮霭均匀地抹上了西侧的苍穹。

体育中考的发令枪响了,我满怀信心地冲出,满脸尽是坚毅。一圈又一圈,时间飞快地拉过,身后的七八个人不依不饶地跟着,压迫性的鼻音从身后传来,我心里默念着“跑,快跑”。

突然,一个踉跄,整个人就像脱了线的风筝般倒了下去。好痛!不及多想,我猛地挣扎起来,顾不了痛楚,又拼命地向前奔。但一切已经徒劳,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后面的同学一个个如风般地从我左侧掠过。受伤的双腿灌了铅似的沉重,稀松的鬓发早已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一霎间,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黯淡的夕阳将我的身影拖得老长老长。

这时,我回头望了一眼那孤零零守在看台上的聋哑的母亲,本以为看到的她眼底将尽是落寞与失望,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她只是孑然地站着,一个劲儿地为我鼓掌。

“啪,啪,啪„„”掌声一下,两下,三下„„

掌声不是很响,淹没在无数的呐喊加油声中,却如锥击般,一点一点地砸进我的心灵。聋哑的母亲似乎在用她为儿子操劳得沟壑纵横的几根手指,唱着一首世界上最真最美的歌谣。映衬着夕阳的背景,成了一幅唯美的画。

我别过头,脑海中不可挥却地出现了那一段段记忆。多少个夜晚,母亲陪伴我跑过了多少漫漫长路?那时我的体育成绩不好,只能经常去锻炼。她便坚持着要随我一起去。我跑在前,母亲就跟在后,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每当我跑不动要放弃的时候,母亲就扬起她的手,一个劲儿地为我鼓掌。

“啪,啪,啪„„”掌声一下,两下,三下„„

不知怎么的,一股热血涌到了心口,脚似一张拉开了的弓,飞快地交错,追赶,超越,冲刺„„

当我最后一脚踏上终点线的刹那,我的泪水再也不受泪腺的束约,嘶叫着蜂拥而出,湿了整个脸庞。母亲跑到我的跟前,还是一个劲儿地为我鼓掌。“啪,啪,啪”一下,两下,三下„„我一下子抱住了母亲。突然,全场寂静一片,而后“啪啪啪啪”,掌声雷动,连那位追赶母亲的工作人员也在一旁拼命地拍红了掌心。

我知道这掌声献给我,更是献给为我鼓掌的伟大的母亲„„

母爱似海,母爱如灯。

6.灯

四周的海浪轻柔地拍打着沙滩,朝阳缓缓升起,把一切都染成温暖的橙色。我沉重地叹了口气后闭上了眼睛。这美丽的景色我无法拥有,因为我是一盏灯。

我是一座灯塔上的一盏灯。我已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当我第一次睁眼看这个世界时,印入眼帘的就是这片蔚蓝的大海。我兴奋地向这片神圣的土地招手,雀跃不已,为自己来到天堂而兴奋。

可是渐渐地,我明白了。我虽然能带来光亮,却不能与阳光一起玩耍。我只能与黑夜相伴。那无边的黑夜像千万头凶猛的野兽,一波一波不知疲倦地向我袭来。我在恐惧无助中只能拼命的发光,以驱散黑夜。而每当我被黑暗所欺压,独自痛苦时,那海上的航行者却总是充满希望地眺望我。可是渐渐地,我把对黑夜的恐惧转换成对航行者的不满,因为他们的需求才让我伫立在这里。我开始想要报复。

在恐怖的黑夜结束时,我努力睁开眼睛看着即将升起的太阳。那温暖的颜色快要将我融化。我从未如此的期待黑夜的来临,因为晚上,我将开始报复。

在太阳落山的那一刻,我醒了过来。我不再畏惧黑夜的压迫,我把光亮渐渐减小,宛如星空中一颗孤独的星。我冷笑地看着航行者因看不到光亮而惊慌。海浪翻涌着,狂风呼啸着。3 那一艘艘小船像在风中随意漂浮,随着海浪的翻腾忽上忽下。孩子恐惧的哭声越过凶猛的海浪传来,那一声声哭泣,竟让我的心也揪了起来。我心中不再因报复而快乐,却有一种不知名的沉重压向我。我错了吗?那一晚,月儿浸没在水中,整夜都没有露面。

天亮了,我却没有心思睡觉。太阳邀我玩耍,风儿邀我起舞,我都没心思回应。我的内心充满着自责,那孩子一声声的哭声不停地回响在我耳边。我知道,我错了。太阳用来驱走黑夜,照亮白天。可是当黑夜来临时,谁来照亮黑夜呢?那就只有用我:一盏属于黑暗的灯!而也只有在黑暗中,光明才更为明亮!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我不再觉得命运不公,不再斤斤计较,心中豁然开朗。

我静静地闭上眼睛。期待着下一场黑夜的来临„„

7.灯

人一生中的一半时间是和老师一起度过的,人们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而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在我眼里老师就是我们灵魂的工程师,是我们光辉未来的领路人。鲜花之所以感恩雨露,是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之所以感恩蓝天,是因为蓝天帮助它飞翔;高山之所以感恩大地,是因为大地让它矗立成长;而我之所以感恩我的老师,是因为老师助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飞翔在未来的蓝天上。在我飞向蓝天时,她一直守候在我身旁,他就是。我又敬爱又害怕的李老师。

李老师既是我们的严师也是我们的慈母同时他也是使我变得勇敢的人。刚到新的学校时,心中不免有些害怕。李老师就是我的新班主任,一开始老师就把我选为班长,对于一个新生来说是这应该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可是一向在陌生环境里胆小的我却不敢接受,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还是当上了班长。记得有一次,班级里的男同学在走廊打架,我劝阻了好久也没有用,最后的我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竟然对着他们大声说:“你们谁要是再敢动手,就永远也别想进班级。”其实我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权力来抉择他们,可是我还是要尽到我的责任,说这话的同时老师也站在了我的后面,而我并不知道。当我知道后心里反而特别的害怕起来,而老师却并没有责怪我反而是用温和的目光看着我,说我是个有魄力的人,老师的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他的和蔼可亲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管理中变得勇敢。

然而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所有人都会害怕,她有个习惯就算上课不准我们看书,然后她提问我们回答。有一次他提出的问题没有一个人知道,她没有说什么只是一声不响的走了,我那个时候真的好想哭,好恨自己,作为一班之长竟然都不能回答出问题来,还把老师气走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想我应该站出来了,我组织好同学们自觉学习后,和几个班干部一起来到办公室,校长等一些老师都在,我们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都只是一直沉默,就这样一直到下课,谁都没有发出声音。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倒是希望老是骂我们,那样至少我知道老师还在乎我们还没有放弃我们。整整一个星期老师都没有来给我们上语文课,都是其他的老师来上的,因此班级的语文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此时的我带着班级所有人的请求找老师回来上课,可是老师每一次都是把我拒之千里。我哭了,在所有人的面前我第一次留下了伤心的泪水,那里面包含着我的自责,害怕„„在老师的门外我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说出了我对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的一切影像„„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门终于缓缓的打开了,老师出来将我们拥入怀里,大家也一起欢呼。从那以后我们的语文成绩一直在全校第一,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也松了,但是我们却还是像以前一样,一直到最后。

一次学校举行运动会。我参加了3000米,对于我来说体育是我的强项,而这次我却有些害怕。这时老师走过来微笑着对我说:“尽力了就好”我笑了。时间转眼而逝,只剩最后一圈了,我使出全身的力气冲刺,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我摔了一跤,自己觉得自己的意志力就在那一霎那失去了,我的膝盖出了好多血,老师跑过来急切的查看我有没有受伤,我的内心顿时涌入一股力量。那就是老师爱的力量。我站起来,坚持跑到最后。在那一时刻,好 4 像我完成了最伟大的事情,我胜利了。此时老师跑过亲自帮我上药,一边上药还一边问我痛不痛。我说不痛,此时的眼泪再一次掉下来。至于那是什么泪水我也不知道,因为那里面包含的太多太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这句话来形容老师是再好不过了,因为老师真的拥有像春蚕和蜡烛一样无私奉献的精神。

老师,您把希望的羽翼插在我们的身上,想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正是这样,您在无形的小事中,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您的关爱无处不在,那些点点滴滴的回忆,填满我的心海。当我们感到迷茫时,您便化身为指路明灯,带领我们在大海航行;当我们伤心时,您便化身为天使,为我们分忧,让我们快乐起来,重回活泼少年。

8.灯

从小到大,谁给我的影响最大?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那就是我的妈妈。

在我蹒跚学步时,是妈妈在一旁扶着我;在我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是妈妈为我端来一杯热茶;在我成长路途中崎岖不平时,是妈妈帮助我走过坎坷;在我生病时,是妈妈为我送上热饭热汤;在我难过的时候,是妈妈为我擦去泪花;在我失败的时候,是妈妈为我鼓劲加油。

妈妈对我的爱无处不在,这些爱就像一盏灯,让我在迷茫之中重新找回一条明亮的大路。只要忆及起那春风一般的母爱,我的心境与梦境就会立即变得有声有色。

小时候,我讨厌吃青菜,木耳等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所以我总长不高。为此,妈妈为我想了许多办法,都行不通,妈妈十分着急。

一天晚上,妈妈做了我最爱的炸肉丸,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一口一个丸子。我风卷残云般的将一盘肉丸一扫光。这时,妈妈一脸坏笑的说:“宝贝,好吃吧,可是你不是不吃蔬菜的吗,为什么今天吃了这么多?”我惊讶极了:“我有吗,我明明吃的是肉丸啊,哪来的蔬菜?”“哈哈,这是我给你特制的‘蔬菜肉丸’,里面掺了切碎的蔬菜,肉丸的味道没变,但营养价值提升了几倍!”妈妈笑着说。哦,我这才明白过来,从此我也喜欢上了吃蔬菜。

妈妈不仅只是鼓励,在我有坏习惯的时候也会责怪我。

“妈妈!快来快来,我又考100分了”我在门口大叫。妈妈微笑着走来。“妈妈,我们班的张三真笨,连这道题都做错了”“妈妈,李四这次连90分都没考到,笨死了。”„„

忽然,妈妈的脸色变了:“虽然你考得不错,可我却在你眼里看到了傲慢,自大,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能考到100分!”

我无言以对,从妈妈那严厉的目光中,我似乎看到了什么„„

“失败了没关系,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行。”“别人看扁了你没关系,关键是你要用行动去证明你自己可以!”“在别人落魄的时候,不能取笑人家,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的价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在我的成长路途中做我的一盏明灯,长大后,我将会做您的拐杖!

9.灯

暗夜无边时,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照明;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照明。可是你知道吗,在我的心中,一直都有着一束不灭的灯光。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磕磕绊绊了12年,在黑暗中摸索了12年,我困惑过,我迷茫过,终于我看到了她,我心中的明灯,一个从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海伦。凯勒。

她大概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孩子,在两岁大时突发高烧险些丧命,最后成了又聋又盲的孩子。但她从不觉得自己和其他人有什么差别,她有着惊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还有着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于是,她就凭着顽强的毅力,最终战胜了命运。

我是在两年前一本书上看到她的轨迹,当时的我正为着自己成绩的下降而苦恼。我很庆幸自己看了这本书,海伦。凯勒与不幸命运抗争的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我突然感到自己是 5 多么的渺小;自己是多么的脆弱;自己是多么的没用!我只会面对困难手足无措,却不曾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于是我拿起笔,重新振奋起来,为自己定下日后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每次我累了,我都会对自己说:“你凭什么停下,你有真正的付出过吗?比起海伦.凯勒,你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然后我有会再一次努力地付出,不让自己奋斗的脚步停下。

而今的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是有失败有成功,有泪水有欢笑,我一样会感到迷惑,也一样会感到迷茫。但当我想起她,我就会重新振作起来。是呀,比起她来,我的失败算得了什么?我的成功又算得了什么?她又何尝不是失败过,痛苦过,再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呢?古今中外,又有哪位名人志士不是如此获得成功?那么我,既然立志要做一位成功的人,就应该像她一样!

她——海伦。凯勒就是我心中不灭的明灯,是她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

10.灯

我家住在学校里,有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传来笃笃的敲门声。爸爸放下手中的遥控板,我想可能是爸爸的同事来了。爸爸将门打开。门外却站着一个满脸凶悍和留着长发,看上去样子非常疲惫的陌生年青人:“张老师,我刚从广东回来,在车上我的钱丢了,想找您借一百元钱包个摩托车回家。”那个年轻人说。我看着这个陌生男子,觉得好生面熟,我努力的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个人原来是我们学校前两届的学生,因偷人家的东西被发觉,便辍学回家了。

那时也是初冬,天气很冷,看着他穿着单薄的外衣,在微微的发抖。爸爸对那位陌生男子说:“还没有吃饭吧!先进来吃了饭再说,外面很冷!”那个年轻人犹豫了半响,才悸悸地走进了屋。爸爸给他找来一件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上,让他在客厅里看电视,自己跑到厨房做了一大碗面条端出来,对他说:“我做饭的手艺不好,将就吃碗面条吧!”那个年轻人也不说话,只是拼命埋头吃起面条来,爸爸等年轻人吃完面条后,便递给他一百元钱,说:“外面也经没有摩托车了,你就坐明天上午的那趟车回家吧!今晚就睡在我这里!”那个年轻人推辞了一番,便又坐了下来。就在这时,学校领导打电话给爸爸,说班里有一名学生发高烧,已经送到了医院里,叫爸赶快过去。领导的声音很大,年轻人也听到了。他什么也没有说,站起来就拉门往外走。爸爸急忙拉住他:“你干什么去?”年轻人满脸歉意地说:“张老师,这钱我一定会还给你的,您的学生病了,我不方便住在您家,我去外面随便蹲一夜得了。”

爸爸显然有些生气了,对他说:“你把张老师看成什么人了?今晚就不许你走,再说,外面挺冷的,你就放心住在这里了。”那个年轻人看我和爸一脸的真诚,眼睛有些湿润了。然后爸叫我陪同他一起去医院。

第二天我们回家,那个年轻人已经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是家里物品却原封未动。

二个月后,爸收到一封来自广东的信和一张一百元汇款单,钱和信都是那个年轻人寄过来的。他在信中说道:“张老师,您教会了我怎样做人的道理,我将一辈子不会忘记您,在我无助的时候,您却这样信任我,帮助我,给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次信任,让我知道了人生的价值,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这一切都是您赐予我的。”

爸爸捧着那封信,久久不能平静。在自己不经意之间,却改变了一个人的信念,付出了一份真诚和信任,却送给了别人一轮明月。

第三篇:灯

《灯》教案

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象征手法及其作用;体会文中语义含蓄的句子。

2.把握关键词语,理清作者思路。

3.结合对文理和文义的分析,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思路和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象征的立意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我们知道这篇散文采用了象征手法,即以海燕象征革命的战士,以雷电象征反动势力,其实很多名作家都喜欢用这种手法为文。那么,什么是象征手法呢?所谓象征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象征手法包含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我们今天学习的巴金的《灯》也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文章。

二、字词识记:

噩梦

窒闷

泥泞

回溯

溺死

火炬

殉情

徘徊

梦寐

三、作者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在“五四”浪潮的冲击下,走出封建家庭,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27年赴法国。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所揭示的民主主义思想最吸引他,并开始创作早期作品《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都写一群知识青年在军阀统治中从事的种种活动,揭露了封建军阀同志的残暴与不义。他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作者以很大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启蒙教育方面,尤其《家》作用最大。鲁迅曾称赞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是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四、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巴金就为抗战到处奔波,从来没有放下手中的战斗的笔杆。1941年9月,巴金从昆明转到桂林,一直住到第二年2月。在这半年时间里“生命的毁灭、房屋的焚烧、人民的受苦,我看得太多了!但是一切是不是就把中国人民吓倒了呢?是不是就把中国的知识分子吓倒了呢?当然没有。”巴金在这段时间内接连写下了《长夜》《寻梦》《怀念》《灯》、《火》等几篇散文。这几篇散文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有着共同的情绪流露,有着相似的艺术表现手法。后来作者把它们都收入了《废园外》这部散文集中。

五、解题:

“灯”有多层意义,既指文中所写的灯火,又指光明、温暖、希望,也是一种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六、理清结构思路。

本文的思路:(1)先写眼前的灯给“我”和夜行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2)再写回忆的灯给“我”和在人生道路上的奋进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3)接着写联想的灯给古今中外的人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4)最后回过来写眼前的灯,得出“灯光是不会灭的”的结论。

七、朗读课文

思考问题: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这篇文章是以“灯”为象征,写灯光给人光明和温暖,希望和勇气,从而表达出抗战必胜的信念。巴金曾说:文中的“灯”“灯光”主要的寓意是指光明,是指对光明的向往。

八、师生共同讨论,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第一部分(1—4段):写眼前的灯给“我”和夜行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

第二部分(5—8段):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行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第三部分(9—12段):讲述有关灯光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

光的象征意义(“联想”——域外的传说、朋友的经历)。

第四部分(13段):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窒闷”到“微笑”的感情转变(结束了“回忆、联想”,再次写“眼前”——“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九、从全文看,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思路的?

全文内容始终是围绕着“灯”展开和深化的,其具体脉络是:

眼前(灯)(1~4)→回忆(灯)(5)→眼前(灯)(6~8)→联想(灯)(9~11)→回忆(灯)(12)→眼前(灯)(13)

十、分析文章第一、二部分(1—8自然段)

第一段,说明“噩梦”“空闷”“寒夜”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象征政治环境的黑暗和作者找不到理想出路压抑苦闷的心情。)

第二段,“沉睡的大海”比喻什么?为什么“灰白色的马路”“像浪花似的浮起来”?

(“沉睡的大海”比喻黑暗的浓重,越是“黑暗”,越衬托出灯光可贵。“马路”的浮现,虽然是灯光的作用,写“马路”实际是巧妙地暗写灯光。)

第三段,写灯光“从平房里射出”有什么用意?“扫淡”一词可否换成“照淡”“减弱”?

(“灯光”来自“平房”,意在暗示光明、希望在人民之中。“扫谈”一词用得十分有力,它突出了灯光主动搏击,迫使黑暗变淡的情意,“照淡”“减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第四段,灯光使几种人受益?文中强调哪种人最需要灯光?为什么?(三种人:“我”,“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第三种人最需要灯光的指引,所以作者特意写了眼前一个“夜行者”,说灯光使他“眼里、心上”感到“明亮”。“温暖”,给他指路。)

第五段,说明“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这句话的含义。

(强调灯光的普遍作用——指路。)

第六段,作者在“廊上”看到灯光和“在雨中摸夜路”看到灯光,感觉为什么没有一点分别?

(迷途人需要灯光“指路”,迷途的“灵魂”更需要灯光的“指引”,才能从迷阵中找到归路。文意从灯的物质作用升华到精神作用。)

第七段,“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

(这是对上文的补充,强调灯光使“心灵”得到了慰藉。)

第八段,“我爱这样的灯光”一句抒发了怎样的心情?“这样”指什么样的灯光?

(说明作者对灯光的感情愈来愈深,由赞而到爱。指“心”得到益处,给那些因苦闷而不眠的人带来勇气和温暖的灯光。)

十一、分析文章第三、四部分:

第九、十段,作者引用欧洲两则古老的传说,用意何在?

(揭示灯更深广的象征意义: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为捕鱼人导航,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曾给恋人以力量,既分别颂扬了骨肉之情和坚贞爱情,又含蓄而深刻地告诉人们,不管现代或古代,不管是中国或是希腊,不管是陆上或是海中,只要有“灯”就会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就会有光明,有温暖,就会给人们指出归路,给人以奋然前行的莫大鼓舞。)

既然希洛的火炬早已熄灭,一对情人也已死去,为什么说“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

(这里的“火光”已经不是实指,它是爱的象征,真善美的标志,至今“亮在我们的眼前”是说这种精神千秋万代照耀、鼓舞着人们,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好的人生。)

第十一段,“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人更需要精神“食粮”,才能更好地活着。)

“永沉海底”是什么意思?

(比喻如果没有灯光的指引,会迷失人生航向,绝望毁灭。)

第十二段,“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灯的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它不仅救活一个人的生命,而且使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灯所象征的团结友爱的奉献精神正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十三段,“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相信希望之灯永照人间,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必定胜利。“微笑”与开篇的“窒闷”照应,反映出作者由空虚到充实,由压抑到振奋,由迷茫到坚定的思想发展轨迹。)

十二、总结课文,再次梳理文章的思路:

“我”的恶劣处境——山边灯光燃起的希望——灯的形象和作用(眼前的灯光——回忆的灯光——联想的灯光)——阐明自己的信念

十三、归纳主题

文章以紧紧围绕“灯光”这一象征物,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想,让读者从豆大的灯光联想到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民众力量追求光明的不屈斗争,通过对灯的歌颂,赞扬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民众力量。,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们照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对抗战的必胜的信念。

板书设计:

窒闷

(眼前灯)①傍山建筑的平房里的灯光---扫淡黑暗

(回忆灯)②风雪夜豆大的灯光---给身体指路

(眼前灯)③山脚的灯光---给心灵指路 呼吸畅快很多

(联想灯)④灯塔,一盏孤灯---给爱指路

⑤火炬---给精神指路

⑥一盏油灯--给人生指路 | |(眼前灯)山那边的希望光明之灯 微笑

第四篇:灯

教学目的

理解本文,以灯为线索组织材料,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灯》,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对中国人民的胜利仍然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灯》,“形”较散,起笔便写感受;接下去,又从对眼前灯光的观察写到与灯光有关的故

事与传说,议论感慨杂列其间,学生不大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象征手法连贯全篇,含蓄抒情的语句也较多,增加了学生理解作品主旨的难度。因此,在讲解课文之前,要让学生了解巴金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思想状况及有关的时代背景。课上应指导学生梳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教师要用简明的语言讲清《灯》的写作背景,客观、恰切地介绍作者巴金在当时的思想状况。

2.以导读题引路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作者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在授课前印发一份有关作品创作背景的文字材料,先让学生自己阅读。

布置以下三个预习题:

1.想想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中心思想的。

2.熟悉文中关于灯的两则传说和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内容,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惜篇幅写这些内容。

3.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

附:《灯》的写作背景

《灯》是巴金在1942年2月写成的一篇散文。抗战以来,巴金与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巴金在西南地区目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看到时时出 现的险恶的政治形势,心情是苦闷和抑郁的。但他在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周恩来)的关怀帮助下,抗日救国的意志愈益坚定了;尽管环境艰苦危险,他始终未放下手中那支宣传抗日的笔,民族解放战争必胜的信念化作战斗的力量,写下了像《灯》这一类鼓舞民众斗志,抨击投降势力的文章。为适应斗争环境,《灯》采用的象征的手法,含蓄深沉的语句中充满了作者真挚的情 感。

二、巴金写作《灯》的背景。

鉴于有关背景材料已在课前印发给学生,引入新课时用语应简洁,不要重述“材料”的全部内容。

教师引入语:

1942年2月,巴金在桂林写下一篇有名的散文《灯》。

那时,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连续扫荡我抗日根据地,气焰嚣张。国内的妥协势力重新抬头,悲观消沉的情绪日渐蔓延;再加上日本法西斯政府铤而走险触发了太平洋战争,更使一些人迷惘、恐慌。

巴金在共产党的教育下,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始终是坚定的,他自觉地投入战斗,秉笔为文,用特有的战斗方式鞭挞亡国论的鼓吹者,用火一般的热情感染、激励国统区的民众。《灯》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在我们全文朗读这篇文章之前,先听听作者当时的心声吧:

“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我怀疑过„将来‟么?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

(这些话是巴金1942年2月写下的,见《废园外·后记》)

三、朗读全文。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由师生分别承担若干段的朗读任务。

教师:第1—3段。学生甲:第4—8段。

学生乙:第9—12段。

教师:第13段。

这样安排还有一个目的:通过换人轮读暗示学生,文章有如上的几个层次。

(至此,教学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

四、提出导读题让学生自读15分钟。

以下导读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提示学生抓阅读重点,二是让学生寻求答案时进行“第一阶

段”理解(不是每个题都兼有这两个作用)。

导读题:

1.作者起笔写“窒闷”感,收笔时却落在“微笑”上,在这一感情转换过程中既无他人诱导

劝慰又无突发事件,作者究竟是靠什么力量完成这一感情转换的呢?

(此题较长,宜用投影幻灯或事先写好的小黑板展示。)

2.按“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这一线索来考虑 文章的结构。

(由于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对“灯”象征意义的解析,所以文章线索问题由教师提出以便节省时间集中精力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五、依据导读题,设计好口询题并以此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用12—14分钟)教师提问:

1.全文有多少个自然段都写了(或涉及)灯光?

学生对第3段到第12段都写了灯光是不会有什么争议的,当然也会肯定地指出第1段没有写及灯光。

问题是,第2自然段究竟涉及了灯光没有?

这一段是暗写了灯光,虽未言及灯光二字,但作者对于灯光已感受到了。这是行文很巧妙的一段,也可以说是由“噩梦中惊醒”到渐而清醒的一个过渡。作者的感情变化是从视觉变化开始的。

“漆黑的一片”→“黑色逐渐减淡”→“终于分辨出来了”(实写视觉,暗写感情)(以上文字可形成板书)

在“漆黑”的夜里竟然分辨出山、宅、菜园,靠的正是灯光。第3自然段的内容恰恰是这一结论的注脚。

第13自然段并没有实写灯光,但作者的心理活动涉及了灯光,而且揭示了灯光的象征意义——“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

(处理以上内容,5分钟)

2.文章的主体内容都是写灯光,自然,□□□□□□也是靠对“灯光”的体味来完成的。

(应填:作者的感情变化)

3.作者除了写眼前的灯光,还通过什么材料写灯光?这些材料最后落在哪一点上?

通过回忆“风雪夜走出迷阵”(我的经历),“哈里希岛的传说”,“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

事”,“友人投江”等材料来写灯光。这些材料最后都落在“我”对灯光的体味上。

这个问题搞清了,又会加深学生对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一特点的认识。

(处理以上内容,8分钟左右)

六、布置作业。

1.《灯》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本〔思考和练习〕第四题的每个小题都应怎样回答。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具体的材料或语句弄清象征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一课时布置的作业(结构及内容概括),完成“教学要点”中第1项所提出的任

务。

1.复习提问:《灯》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教师以板书形式展示学生回答的要点:

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

教师小结:

作者正是以“灯”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将现实的感受和一些故事贯串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

2.检查作业完成情况(请两至三名学生谈文章的结构,并说出划分的根据——亦即每一部分的内容提要)。

如果学生回答有不合理的地方,就结合已板书的“线索要语”进行后发、校正。

板书如下:

第一部分(1—3段):从噩梦中惊醒,看到黑夜中的几点灯光(“眼前”)。

第二部分(4—8段):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行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第三部分(9—12段):讲述有关灯光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光的象征意义

(“联想”——域外的传说、朋友的经历)。

第四部分(13段):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窒闷”到“微笑”的感情转变

(结束了“回忆、联想”,再次写“眼前”——“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教师在小结时要指出以下两点:

第一,从上面的结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虽然伫立在一个定点上,但思绪驰骋,选取的材料不受时空限制,有所见也有所想,有切身体验也有他人的故事,虚实相济、古今结合。如果在这个意义上说“散”,那《灯》可谓“形散”之典范;但这些材料都聚向一个中心——尽写对灯光的特殊感受,恰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艺术特点。

第二,要注意,作者写眼前的灯光时,即对议论、抒情,其意都比较显露,可以说是“直抒胸臆”(注:可以让学生读这些句子)。写传说及友人的故事时,不多议论,讲究含蕴,留给读者品味的空间。

二、理解全文的象征意义。

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时,要安排好启发性较强的思考题(题目宜小不宜大)通过口询、讨 论进行。

1.第1段中“窒闷”一词真是指居室空气不足吗?

(“窒闷”一词的含义很深,暗指当时的政治空气很沉闷,失败主义情绪给人们造成的精神上的重负。点出了时代背景,为全文以象征手法行文奠定了基础。)

2.灯光,本来是作用于人们视觉的,但作者着力写灯光在感情世界上的作用,这是为什

么?

(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以明了作者就是要以灯光为象征,向人们指出抗战的光明前景。必胜的信念犹如黑夜的灯光,犹如迷路行人的标灯。)

3.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写灯光给予他特殊感受的词语并体会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例如:第6段“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

舞。)

4.作者写了两个古老的传说,颂扬灯光(火炬)的伟力,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请讲讲第11段在文章的作用。

(这一段写得必要、精湛。没有这一段,两个传说就会游离开文章的中心,只不过是 “凑

凑材料”而已;有了这一段才能说明作者出于抒情、说理的需要才精心采选了这样的材料。

这一段的设置反映了作者驾驭材料的高超能力,放得开,收得拢。“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 这几句话是全文的精髓,灯光的象征意义至此已基本揭示出来了。如果读者能体会这几句话,也一定能产生与作者共同的感受─《灯》不单属于巴金,这篇文章中透射出来的“光”与“热”也会“恩泽”每一位追求光明前景的中国人的!)

5.“友人的故事”写得很细,二、三十年前的情景与最近的晤面一一交代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把“真实”的材料用“繁笔”写出来,一是强调作者对灯光的特殊感受是长期形成的,灯光与作者的感情早已融为一体—“物我同一”,因此作者由“窒闷”到欣慰“微笑” 的感情转变是完全合理而可信的;二是加重“真实材料”的力度,使象征意义落到实处避免“虚幻化”,如果全文都写畅想,便会显得“轻飘”,作品的现实意义也将被削弱。

几点说明:

第一,这节课难度较大,应多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尽量抓课文中的原话来分析、阐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和练习〕的第四题(含5个小题)应让学生在课下笔答,并安排专时逐题讲评,讲评前教师应抽检部分学生的作业。

这一题的参考答案在“教参”中有载,这里不再重复。

第三,如有必要,可以再安排一节课进行比较阅读(与《白杨礼赞》、《海燕》作比较,进一步弄清象征手法的行文特点及作用,区别一般的比喻句与有象征意义的比喻句,不要把象

征与比喻混为一谈)。

第四,在讲课中应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这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倡的科学的教学原则)。把写作背景先交给学生,是“大”,让学生先把握住全文的象征意义,也是 “大”;没有这种先“抓大”的基础,对含义深刻的语句是难以彻悟的,对一些关键性词语的含义也体会不深,甚至会忽略过去。

第五,这篇课文不宜搞“顺序平推”式的串讲,有些“隐示信息”也不一定即时处理,可采

取“前后勾联”的方法解决。如,第1段中的“噩梦”与时局有无关系,须读至第6段最后一句(“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才可能得出肯定的回答。

第五篇:灯

如今的繁华都市,被各种各样刺眼的灯光笼罩着,总给人一中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而在一片喧嚣之外,却有一处灯光,它没有霓虹灯那样绚丽多彩,没有太阳灯那样耀眼,它不像灯笼那样充满着喜气。它散发出的是昏黄暗淡但却柔和的光。

在我的记忆中,着灯光已经亮了很久很久。灯光下那个小女孩,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樱桃般的小嘴,高高的鼻梁,还有那美丽的面庞,隐藏不住她的俊秀。每天,她都端坐在那张木头椅子上,手拿一支笔,托着腮帮,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做作业。她时而闭目沉思,时而抓耳挠腮,时而又会心的一笑„„小孩子们都在一旁快乐地追逐玩游戏,她望着,眼神里流露出几分羡慕。

国庆之夜,家家户户都在窗外挂上了大红灯笼,从屋里传出电视播放声、人们的歌声、还有热闹的欢笑声。大家都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周围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我趴在窗台上,发现与众不同的还是,还是那扇旧窗户里闪耀的灯光。我很不解,便去问爸爸,爸爸抚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这也许就是小姑娘庆祝国庆最好的方式吧!”

我常常望着那扇窗户发呆,从小姑娘身上,我找到了自己所缺少的那种孜孜不倦和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愿着灯光永远陪伴着小姑娘。愿有更多这样的灯光亮起来,让这些灯光照亮我们美好的明天!

河南新乡长垣县胡庄五年级:张珂琳

关于灯的作文:不平常的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