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环〕围。〔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古代作战时士兵用以保护身体的军服)。〔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至〕极点。〔畔〕通“叛”。〔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不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题目是编者加的。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孙步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市井之间)。〔任〕责任,担子。
〔也〕这个词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饿其休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所为,所行。〔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曾益〕增加。曾同“增”。〔恒〕常。
〔过〕这里意思是犯过失。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拂(bì)士〕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弼。〔出〕在外面。指国外。
〔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第二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
知识点: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现象。
2、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1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亲戚畔之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委而去之 古义:今义: 池非不深 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 以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环而攻之 以天下之所顺三里之城 多助之至 利而
天时不如地利环而攻之而不胜 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 4用原文回答:
(1)守城一方的防卫条件具体表现在哪里?
(2)攻城一方“环而攻之”所凭借的条件是什么?(3)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5“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 分)
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4 分)
9、翻译下面句子。(3 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1.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得出了
的结论。12.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3.翻译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 14.“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答:含义:。事例:。
15.文章中运用排比修辞强调“人和”的句子是:
16文章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的具体体现?
___。17.分析文章的论证特点是怎样的?
18.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1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20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哪两方面逐层论证?(用原文回答)
21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
22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23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24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25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26.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一词多义
发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征于色,发于声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士国
管夷吾举于士国恒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去国怀乡 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词类活用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人恒过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通假字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今异义词 1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今义:
六,读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苦其心志()人恒过()
4、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7、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8、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9、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案:9.①委:放弃去:离开②畔:通“叛”,背叛
10.D(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
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2.①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
②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13.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2_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2_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能举类似一例即可)答案:7、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9、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1.①却、可是②这③护城河④放弃 2.①震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器装备的精良。(或“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②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把“亲戚”译成“内亲外戚”亦可)3.D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城,内城;郭,外城)(去,离开。今义:往,到)(护城河。今指水塘)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
2.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表现?
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4.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哪两方面逐层论证?(用原文回答)
5.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
6.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7.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11.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13.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
3.天时地利人和人和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6.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失道者(守城者)7.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8.不能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否定句排比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2.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答案:
1、《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3、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4、使„„坚韧、奋起,有所作为、被举用,被选拔、在外面,指国外、给、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指被任用
5、翻译(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6、B
7、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8、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9、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第三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是由孟子以及他的弟子编写。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伋的再传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人称孔子为“圣人”,而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他继承孔,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1注释译文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6)[环]围。(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10)[而]连词表递进。(11)[是] 这。
(12)[也] 表判断语气,“是”。(13)[非]不是。(14)[池]护城河。
(1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16)[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17)[米粟]粮食。(18)[多]充足。(19)[委]放弃。(20)[而] 连词表顺承。(21)[去]离开。
(22)[之] 代词,代“城”。(23)[故] 所以。
(24)[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25)[以] 凭借。
(26)[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27)[固]巩固。(28)[国]国防。(29)[山溪]山河。(30)[险] 险要。
(31)[威] 震慑,树立威望。
(32)[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33)[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34)[寡]少。(35)[之至]到达极点。(36)[畔]通“叛”,背叛。(37)[顺] 归顺,服从(38)[以] 凭借。
(39)[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0)[故] 所以。(41)[有] 要么,或者。
(4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4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4)[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1]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戚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2文言文总结
通假字
(1)畔(pàn),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内城 今义:城市(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3)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4)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5)亲戚
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7)域
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今义:地域(8)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9)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10)然而
古义:虽然这样,但是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2)之
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3)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气候,时令(4)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和乐(5)去
委而去之:离开,逃离,逃亡(6)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取胜(7)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8)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9)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10)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原文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第四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着写教学反思的机会,我就谈谈在这节课中的“得”与“失”。
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不只是理解词义、句义,不只是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和学习几个句式。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更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我就先谈谈我在这次教学中的“得”。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安排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孟子生活的年代和他思想的精髓。并指导他们分类整理。这样活动就能为文本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2、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中可以质疑,互相解决问题,交流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这些都是我觉得自己在设计过程比较合理的,但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想面面俱到确实很难,通过上这节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失”。
1、学生在汇报自己的翻译情况时没能注意形式的变化,使得气氛较沉闷,学生注意力没能高度集中。
2、文言文应该在诵读中理解,但我考虑到课堂的完整性没有充分的让学生接触文本,朗读不到位。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教师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该务实,把每个问题都要讲透,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得。”我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课堂设计才会出彩吧。
第五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课人:
二、说课内容
初中五四制语文第五册第17课《孟子》二章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孟子》二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孟子》二章是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作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他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学习《孟子》二章既可以了解孟子的`重要思想,又可以巩固论文知识,还能学到孟子关于文章写法等方面的技巧,可谓一举三得,因此,教材把《孟子》二章列为第五册讲读课文,列入中考阅读篇目中,是不无道理的四、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法的确立.1、知识目的:积累文言词语,领会课文内容及论文特点。
2、能力目的:培养以词造句的能力,论文写法能力。
3、德育目的:以君者应以“人和”为本,为人者应以“做人”为根。
4、情感目的:以朗读感染学生,创设渐入学习佳境的氛围。
5、把理解词义和背诵第四段立为教学重点。
6、把对论点的理解和第四段结论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区别。
7、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教学。
五、如何突破重点、难点
围绕教材以书注为主加以突破重点,通过朗读达到熟悉以至背诵的目的;难点的突破放在“人和”与“得道多助”的关系上。
六、学习《孟子》二章应达到的目的1、领会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思想及社会意义。
2、掌握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及结构。
3、巩固排比、对比等方法。
4、背诵并默写重点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相关文章: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题含答案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文及翻译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5.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和翻译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学反思
7.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范文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