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潘庆玉 背影 教学实录
《背影》教学实录
执教者:山东师范大学 潘庆玉
时间:202_年12月3日下午第一节和第二节 地点:重庆市璧山中学校老校区多功能教室
班级:七年级2班。
一、方法引领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来到咱们重庆,大家知道重庆有一个别名叫什么吗? 生(异口同声):山城。
师:大家都知道啊,看来都很热爱自己的家乡。还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泉城”,大家知道是哪儿吗? 生(齐声回答):山东。
师:山东太大了,泉城只能在山东的一个地方„„ 生:济南。
师:济南被称为泉城。有这么一副对联说的就是泉城风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听着就很美吧!同学们有没有到过济南? 生:没有。
师:那放假可以让爸妈带你到济南玩一玩。这副对联就写在大明湖公园里。潘老师来自济南,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我们一块来上一堂课,上课之前,我先跟大家做 个交流,我希望今天同学们回答潘老师问题的时候,能够忘掉你从教学参考书、语文全解里看到的关于这篇文章的解释。我希望听到从你自己头脑里发出来的声音。同学们,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回答):好。师:我看今天哪个同学的回答让我能够发现你比那些专家们解读的更贴切,更能打动我。所以,今天同学们上课,一定要认真地听潘老师问的问题,然后好好地想一想,再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跟大家交流,好吧? 【出示PPT:浦口车站旧照片】
师:下面我们看这样一幅图片,它显示的是——南京火车站北站,也就是浦口火车站的样子。在98年前那个冬天的一个下午,寒风料峭,一个父亲到浦口车站给儿 子送行,他的儿子要到北京大学去念书。父子俩上车之后,父亲一再地嘱咐儿子,路上要注意这注意那,夜里不要着凉。一切安排妥当,儿子就对父亲说:“爸爸,你走吧。”这时父亲朝窗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处,不要走动。”儿子往窗外一看,对面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正等着顾客。要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跳下来,再爬上去,而父亲是一个胖子,要走过去就很不容易。因此儿子本来要去,可是父亲不让,儿子只好让父亲去。只见这位父亲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他穿过铁道爬上对面的月台就不容易了。只见他两手攀住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儿子恰好看到了父亲的背景,他的泪很快就流了下来。这件事过去了很多年之后,儿子把这一幕写成了一篇文章,在当时 的《文学周报》上发表,文章的题目就是《背影》,这个儿子就是朱自清先生。今年恰好是《背影》发表90周年,所以,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特殊的纪念意 义。《背影》发表之后,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那么,在《背影》的后面到底蕴含着一个怎样的文学和情感的世界?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背影》,探究背影背后 的秘密。【出示PPT: 怎样学语文
朱自清先生在《怎样学国文》里说:
古人作一篇文章他是有了浓厚的感情,发自他的胸腑,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在文字里隐藏着他的灵魂,使旁人读了能够与作者共感共鸣。】 师:朱自清先生北大毕业之后,曾经在江浙一带的中学教过语文课,当时叫国文,后来他写了篇文章——《怎样学国文》。我想他这段话对今天的语文学习来说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下,请这位同学来读一下。(生读略)。
师:你讲一下,读了这段话对你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启发?
生(很有感触):我觉得呀,我们学语文就要发自自己的内心,然后把自己感触到的用真诚的话语写下来,使自己与读者读了这篇文章有共同的感触,感受到自己的这份感情。
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谈的很好。谈到了作者要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学语文,要发现文字里面作家的灵魂,要体会胸腑里面蕴藏的深厚的情感。那怎么才能体会出来呢?
师:我们今天介绍两种方法。一个叫联系上下文,第二个叫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猜一猜?
生:我觉得就是根据人来评论世界。
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讲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至少字面的意思他讲出来了。字面后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就要了解他生活的世界、他生活的时代,尤其是他的生活阅历和他的写作动机,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这就叫知人论世。大家懂了吧? 生(纷纷点头):懂了。
师:今天在回答潘老师的问题的时候要想一想,是要联系上下文呢,还是要知人论世。
二、理清脉络
师:下面我们完成一个基础工作,对文章的思路做一个梳理。大家看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的线索,我们把它分成三部分,你觉得应该怎么分?文章里有一些重要的词是与时间有关的,把它找到,我们就根据这些时间词来划分段落。(生默读思考约40秒。)
师:差不多了,可以根据潘老师的提示首先找到与时间有关的词,然后把文章能分成三部分。哪个同学与大家交流下?
生:我觉得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从第二段“那年冬天”一直到倒数第二段“我的眼泪又来了”是第二部分,说的是那年冬天祖母去世了我跟父亲回家,然后父亲送我去火车站发生的事情,最后一段是第三部分,对事情进行了总结。师:好,你讲的很清楚,我听明白了。这篇文章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到一件往事,第二部分就是写这件往事,第三部分写我现在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和想法,是这样吗?
生:是的。
师:好,再给大家一个任务,就是给这篇文章每一部分做个概括,起个小标题。希望你用上“背影”这个词,我给大家做个示范,第一部分我们起个小标题叫“点题的背影”,第二部分叫什么的背影呢?(学生拟标题,教师板书:点题的背影。)生:是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师:好,这个背影是现在发生的吗? 生:不是。
师: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生:是过去的时候。
师:过去的,是不是回忆中的? 生(纷纷点头):是。(板书:回忆中的背影)
师:第三部分,大家可以用原文中的话概括,什么的背影?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我觉得可能是一种想象中的背影。
师:想象中的背影,好,那原文里的词能不能找到? 生:努力的背影。
师:最后一部分,有“努力”吗? 生(摇头):没有。
师:大家应该从最后一部分找。生:我觉得是“泪光中的背影”。
师:是泪光中的背影,他读了父亲的来信,眼泪又流出来了,我们概括成“泪光中的背影”。
(板书:泪光中的背影)
师:课前有个同学问我:潘老师,我们这篇课文的线索是不是背影啊?大家看是不是背影啊?
生(若有所思):是的。
师:当然啊,还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第一部分可以是“最难忘记的背影”,我们为了简洁就用“点题的背影”,那“回忆中的背影”也可以是“记忆中的背影”,这都无伤大雅,关键是通过概括我们可以捋清文章的脉络。下面我们读一读这些重点字词。【出示PPT: 读一读
一、1、背影
二、2、差事 交卸 祸不单行 狼藉 簌簌
3、变卖 典质 亏空惨淡 赋闲
4、游逛 勾留 浦口 妥帖 踌躇
5、脚夫 讲定 拣定 照应 迂
6、月台 蹒跚 探身 攀 缩 拭 搀
三、7、东奔西走 颓唐 触目伤怀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触他之怒 惦记 举箸提笔 大去之期 泪光】
师:我读第一行,后面这一列同学依次每人读一行,好不好?(生读略,个别正音。)
师:通过朗读这些重点字词,我们大体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下面我们说一说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请你解释一下“狼藉”的意思。生:狼藉就是指一种东西变得非常不整齐。
师:好,说的很对,为什么不整齐呢?本来指狼踩踏过得地方,象草一样乱七八糟。有个成语——“杯盘狼藉”,指吃完饭桌上横七竖八地摆着盘子、碟子、杯子和筷子,乱糟糟的。“狼藉”就是乱七八糟的意思。我们再看下一个——典质。生(有点犹豫地回答):变卖典质就是拿些东西去卖。
师:请坐。注意区分:“变卖”是指把值钱的东西便宜几个钱卖掉;“典质”是指拿着东西到当铺里去换钱,等有了钱之后在规定的时间里还可以把东西赎回来。当然,从当铺换来的钱要比物品的真实价值低很多,这样当铺才能赚钱。我们再看“赋闲”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赋闲可能是说他有空闲。
师:好,请坐,确实有空闲,他是因为什么有空闲?因为没有工作,不能挣钱了,在家里闲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生(异口同声):坏事。
师:我们再选一个“蹒跚”,你来说一下。生:我觉得蹒跚就是指走路摇摆不定的样子。师:因为什么摇摆不定呢? 生:因为腿脚不便。
师:好,因为腿脚不便,请坐。蹒跚是指走路不利索,与年龄大了有关系,和体态胖也有关系。我再问大家一个词语,“大去之期”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大去之期”是指那种离别的重要的日子。(众生笑。)
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说到了重要的一点,它确实是很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个人的生命到了终点,大去之期是指人要去世了。好,词语解释就到这里。大家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词可以随时问我。
师:想一想,从屏幕上这些蓝色(斜体)的字词,你能读出朱自清现在家里情况怎么样? 【出示PPT:
一、1、背影
二、2、差事 交卸 祸不单行 狼藉 簌簌
3、变卖典质 亏空惨淡 赋闲
4、游逛 勾留 浦口 妥帖 踌躇
5、脚夫 讲定 拣定 照应 迂
6、月台 蹒跚 探身 攀 缩 拭 搀
三、7、东奔西走 颓唐 触目伤怀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触他之怒 惦记 举箸提笔 大去之期 泪光】 生:惨淡。师:可以说的再详细一些,你从这些词里读出了朱自清现在家里的情况怎么样? 生:我觉得现在他家里比较惨淡,没有什么收入,所以才会有大把的时间,所以他们才会去变卖典质。
师:是因为没有钱了才去变卖典质,不是因为有大把的时间,这个因果关系我们要注意一下。这个同学发现了他家的经济状况陷入了困难的境地。父亲失业没有工作 了,借了债需要还钱,经济出了问题。除了经济出了问题,你发现他的家里还笼罩着怎样的一种氛围啊?下面这两行蓝色的字你再读一读。生:我从“东奔西走”知道他们父子俩不能团聚。师:嗯,你看出了父子分离之苦,还有没有别的发现?你觉得父亲的心情怎么样,这里面有没有描写?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触他之——怒。好,你说一下。生:我觉得这个时候,他的父亲作为男人,失去了亲人,经济上自己又发展得不太好,因此情绪上有些暴躁。
师:好,请坐,有些暴躁,脾气不大好。大家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朱家不仅经济状况不好,生活负担十分沉重,而且心情还很悲伤,精神也很压抑,可谓惨淡窘迫。下面我们带着这种理解去读《背影》,去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这就是一种“知人论世”。
三、触象感怀
(一)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师:我们学习文章第二部分。先看2—5段,回答: 【出示PPT:
在你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师:大家自由读课文,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好了,我看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呢? 生:我从第三段看出了父亲很有担当,是一家之主。
师:父亲很有责任感,很有担当,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办完丧事马上出去找工作,作为一家之主,是家里的顶梁柱。很好,哪个同学再谈一下。
生:我发现办完丧事他马上去找工作,他是一个坚强、乐观,对生活很积极的一个人。师:好,她发现了父亲是一个坚强、对生活乐观的人。这是老师刚才没有发现的。现在父亲的形象更丰满了。大家再看前面第二段“那年冬天”这一部分。读一读,你发现父亲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父亲说了一句话,可以读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我给大家读一下: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仅 簌簌地落下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坚强、乐观的父亲。
师:嗯,坚强、乐观。从他的话里看出了坚强、乐观,还可以看出他对儿子怎么样?
生:关心。
师:关心、体贴、宽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安慰。大家看黑板,潘老师写个字。(板书:篆书“ X ”的右半边。)
师:中间画了一只眼睛,眼睛下边是流下的两行眼泪。孩子流泪了,哭了,父亲给他安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所以这个字体现了长辈、父亲 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和惦念。明白了吗?中间是儿子在流泪,上下加在一起,是长辈、父母对孩子的体贴、关心和惦念。这是会意字,其实上下加在一起是衣服的 “衣”字,就是用衣服把孩子包裹起来,抱在怀里,安慰他,这是它的本意,引申出来就是对孩子的关心和体贴。所以刚才那句话使我想到了这个字。师:大家看下面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写的很有意思: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句话写了几件事? 生:三件。
师:同学们说三句话就写了三件事。好,让我们看一看,“回家变卖典质”写了几件事?回家是从徐州赶到扬州的家;变卖是把家里值钱的首饰卖掉一些;典质是把值钱的东西送到当铺里去换钱。几件事啊? 生(惊愕):三件。
师:那你再看这三句话到底写了几件事? 生:六件?
师:六件!三句话写了六件事,哪六件?后边的“还了亏空”,还有“借钱”,借了钱再去“办丧事”。那通过这三句话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哪位同学来谈一下?
生:我觉得父亲是一个比较有孝心额父亲,他明明做生意已经亏了,他还是变卖典质借钱去办祖母的丧事,足以看出他对祖母很有孝心。师:嗯,他很有孝心,你觉得他忙碌不忙碌? 生:忙碌!
师:怎么忙碌的?你再来说一下。
生: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又去借钱,又去变卖典质,又去办丧事。
师:是个忙碌的父亲,他的忙碌一半是出于无奈,另外我们也能看出父亲非常的干练,很能干,困难来了我们就想办法解决困难: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三句话,写了好多的事情,所以我们以后写文章也要言简意赅,对不对?语言很简单,但表达的思想很丰富。师:大家读“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这一部分,你觉得又读出了什么样的父亲?本来父亲很忙不去送我,终于决定还是要亲自送我,你觉得这一部分又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哪个同学来说一下?
生:我觉得父亲十分爱我、关心我,他怕茶房不稳妥,还是不放心,所以才去送我。
师:嗯,父亲十分关心他。大家注意一个问题,为什么父亲改了主意,非要亲自去送他,课文里有一句话,你读一读。生: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
师:好,请坐。父亲因为忙本来不想去,可是后来想来想去还得去,因为放心不下,不放心。(板书:篆书“ ”的树心旁。)
师(指着竖心旁):不放心,心是悬在哪儿啊?上边!放下来就不悬着了,所以心悬在上面。左右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字,这是哪个字啊?大家猜一猜,可能不好猜。
生:我认为这个像是孩子的“孩”。
师:好,请坐,这个字不是孩子的“孩”。比较困难,我给大家写一下。这边是“树心”,这边是个“不”,合在一起是个“怀”字。所以我们看这个“怀”字的时候很难想到父母对你的关心、疼爱和惦记,是不是?可是看到这个篆书的“ ”字你就能想到,面对孩子的委屈和难过,父母表现出来的不放心、关心、惦记、疼爱和体贴。
师:通过这一段我们看到父亲对朱自清的疼爱、关心、不放心。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他说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是到哪儿去啊?是陪我到什么地方?
生:北京。师:你怎么知道是陪他去北京呢?
生:看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我也要回北京念书。这里定了要去的一个地点,后面熟识的茶房跟他同去,跟他一起去当然是去同一个地方了。
师:好,还有没有从其他地方发现要去哪个地方?有没有不同意见说不是去北京?
生:我觉得他是要去月台。
师(师生笑):是去车站,不是月台。
生:去车站,因为我是要去北京读书,而茶房是不会和我一起去读书的。师:是爸爸让茶房送我到车站,是这个意思吗?还有没有发现?你认为是陪他去哪儿?大家看后面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找到这句了吗?那在哪儿照应我?已经到了车站了。应该在哪儿? 生:车上。
师:那是去哪儿呢? 生(异口同声):北京。师:这种方法就叫——
生(齐声回答):联系上下文。
师:好,同学们回答的不错,学会了运用这种方法。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父亲为他想的多么周到。不是让茶房把他送到车站,而是要把他送到北京。为什 么要送到北京?他已经20岁了,是大学生了。这里老师交代一下,解放前,八、九十年前从浦口到北京火车要走两天时间,时间很长,而且又是冬天,所以父亲十 分不放心。后面还讲到了行李怎么样? 生:行李很多。
师:所以,我们看父亲为儿子想的特别周全,想的很多。我们再看第五段,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生默读思考。)
师: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首先我觉得这个父亲从身材上来说是一个肥胖的父亲,有点愚笨。师:哪儿愚笨?
生:讲价钱的时候。
师:这个地方不是蠢笨,而是有点迂,是吧? 生:对。生:我看到的是父亲和脚夫们讲价钱,从这儿看出父亲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好男人。还有从给我拣定了一张靠车门的椅子一直到好好照应我,可以看出他是特别细致、细心,特别体贴我。师(指向篆书“ ”字):还是对孩子不放心。
生:对,不放心,关心,疼爱。
师:好,同学们从文章里面读出了一个这样的父亲形象,对孩子关心无微不至、勤奋乐观又有担当,还是一个很能干的父亲。生(点头):是的。师:这是我们从这一部分读出来的父亲。思考第二个问题,在当时朱自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出示PPT:
在当时朱自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师:这个问题课文里说的很清楚,结合着课文,大家讲一讲。生:应该是迂腐,斤斤计较,为了一点小费就讨价还价。
师:在我的眼里他讲话不漂亮,不灵活。还有一个地方写到,他父亲嘱咐茶房的时候怎么写的?从中可以看出来,在朱自清眼里父亲是怎样的?
生:在朱自清眼里父亲很唠叨,因为他写道:像我这样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照顾自己吗?
师:嗯,很唠叨,朱自清甚至有点反感。我们想想看,刚才你们读出了一位多么好的父亲!多么体贴儿子,关心儿子!但在当时朱先生眼里,父亲却有点迂,说话不漂亮,有点啰里啰嗦。再看第三个问题。【出示PPT:
在写文章时的朱自清先生的眼里,父亲又是怎样的?】 师:在写文章时的朱自清先生的眼里,父亲还是那么迂吗?还是那么说话不漂亮吗?
生(态度肯定的回答):不是。师:那你是怎么看出来不是,不再是青年朱自清眼里的父亲,谁来谈一下?r> 生:在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那黑布棉袍深青布马褂、那肥胖的身躯又出现在眼前,唉,我不知何时再与他相见。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很想和自己的父亲相见。师:好,这位同学有超前意思,提前读到了后面。还是从刚才的2—5段读,比如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我现在还觉得自己很聪明吗? 生(纷纷摇头):不是。
师:不是了,这是句反语!还有,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是讽刺还是夸赞自己? 生:讽刺自己。
师:一开始父亲在我眼里是那样迂阔啰嗦的形象,最后才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所以,对爱的理解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沉淀的。生(沉思):对。
师:好,刚才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朱先生的父亲送他去车站。师:那么在这个故事里面,作家是从几个角度讲故事的? 师:其实前面讲过,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主要人物? 生:(若有所思)父亲和我。
师:一个是写父亲,父亲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另一部分是我,写我的所思所想。所以是几个角度? 生:两个角度。
师:几条线索?刚才我们讨论了三个问题,一个是你眼中的父亲的形象,二是年轻的朱自清眼里父亲是什么样子的?第三个是现在的朱自清眼里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问题比较难。一共有三个线索:一个父亲,两个朱自清。一个是年轻的朱自清,一个是现在的朱自清。这段文字看起来松松散散,其实在它的背后有很清晰的行 文线索。【出示PPT:
文章题目是“背影”,在2-5段没有写背影,能不能把这些删去,使文章更简洁?】
师:文章的主线是背影,可是这几段根本就没有写到背影,把它们删去文章不更简练吗?你赞成不赞成这个观点呢?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生:我觉得不可以删去,因为这里也是写了父亲对他的关爱。
师:好。他写父亲的背影是为了写自己的感动,可是他的感动不是凭空来的,是由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起来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所以这些内容是不能删去的。
(二)走近作者笔下的背影
师:下面我们走近作者笔下的背影,这是文章里面最经典的段落。我先给大家读一下,这是父亲去买橘子时的样子。(师读略)【出示PPT: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大家齐读一遍好不好。
(生有感情且非常认真地齐读。)
师:好,大家读的都很认真,很有感情,下面,我们省略掉一些词,读的时候自己再添加上去。【出示PPT:
我看见他戴着 小帽,穿着 大马褂,棉袍,走到铁道边,慢慢 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 了。他用两手 上面,两脚 再向上;他身子向左,显出 样子。】 师:我先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师读略)
师:下面,我们再齐读一遍好不好?(生准确且整齐地读出了原文。)
师:好,同学们真不简单,读了两遍就几乎把它背下来了,潘老师没有这么好的记忆力啊,很羡慕你们。这段写得好不好呀? 生:好。师: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说一下,从这段写父亲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父亲,从父亲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东西?。(生举手,师示意回答)
生:我感受到一样,就是父亲十分的朴实。师:嗯,怎么朴实了? 生:穿着很朴实。
师:你从穿着上看出了父亲特别的朴实,那么从父亲的动作上你又能读出什么呢?
(课堂鸦雀无声,教师提示。)
师:实际上文章都写出来了,父亲去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生举手。)
师:嗯,你说一下。
生:我是从这几个动作看出来的:戴、穿、蹒跚、攀、缩。我觉得这里可以看出他爬上去是很费力的,为了给朱自清买橘子,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的那种很强烈的爱!
师:嗯,好,你说的太好了。通过朱自清先生的描写,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肥胖的父亲爬那么高的月台,真的不容易。这段文字很感人,也是文学上的经典段落,它这么感动我们,那么它一定有文学上的修养,请你从这段文字里找出比喻、排比、拟人、夸张这些修辞手法。
(学生低头阅读文本,认真思考,约1分钟。)
师:好了,大家找到没有啊?首先回答我:有还是没有?如果有,在哪里?第一个问题,有还是没有?大家大胆地说。我跟大家说啊,你不要管教参上怎么说,也不要管你看到的其他材料怎么说,你只问自己,有还是没有? 生(小声地胆怯地):没有。师:你们真的确定没有?(学生不做声了。)
师:好,同学们很了不起啊!没有被老师的问题给带偏了。这段文字这么感人,但是它确实(重读)没有使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这些手法,不使用这些手段还写得这么感人,那么在文学上它一定得有一种说法,这个说法就是“白描”。【出示PPT: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师:大家第一次接触是不是? 生:是。师:什么叫白描?本来是画画的时候不加色彩,只是用线来勾勒,像连环画一样,没有颜色。后来引申到文学里则指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即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绘形 象,不重辞藻、修饰语。你看,这段文字里边是这样吧?是!用最简练的文字来写父亲,没有用任何的修辞手法,可是仍然打动了我们。
因此,散文家林非这样评价这段文字:《背影》用朴素和流畅的文字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和至诚的情感,这又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只要能够达到这一点,肯定就会长久地打动读者的心弦。是这样吧? 生:是。
师:九十多年过去了,这段文字仍然能打动我们。语言学家朱德熙说:作者描绘父亲的背影,并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情。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
师:所以以后我们写文章,也可以不使用那些华丽的辞藻,却仍然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背影》就是一个例子,大家记住没有?(生恍然大悟状。)
(三)于空白处悟深情
师:好了,大家想想看,前面我们读的那一段是父亲买橘子去,父亲买橘子是空着手去的还是拿着东西去的? 生(齐声):空着手去的。
师: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父亲买橘子时攀爬月台时的困难。你看原文是怎么写的: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什么的样子啊? 生(齐声):努力。
师:我想如果我们不用 “努力”,你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同样体现出父亲那时的状态。如“什么”力? 生:吃力。
师:有的同学说“吃力”,你讲一讲为什么用“吃力”?(学生站起来,害羞不做声。)师:你说就行,大胆说就行!
生:因为“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爬过杠杆的同学都知道这种方法其实是很那种„„ 师:很笨的方法?
生:嗯,虽然说爬杠杆跟这种方法一样。还有另一种方法,但另一种方法比较困难,有技巧性一点。父亲肥胖嘛,肥胖的话就是脂肪过多,行动不便。(学生笑。)
师(笑):我明白了,对,行动不便,这位同学说把“努力”改成“吃力”,老师也认为,在今天的现代汉语语境里面,“吃力”要比“努力”好,“吃力”更直 观。“努力”和“吃力”的感情色彩不一样,我们说“努力”带有一种褒义,“吃力”当然不是贬义的,但它写出了承担、承受不起,对不对呀?其实,朱自清现在 看到的就是“吃力”的父亲,但是写父亲他不忍心写下“吃力”的“吃”来。因为太心痛!所以写成“努力”的样子,是不是呀? 生:是。
师:其实是很吃力,很费力的,对不对呀? 生:对。
师:空着手去就这样吃力,现在,不是空着手去,而是要抱着橘子往回走了。你能不能想象一下他的父亲抱着橘子往回走,你觉得他遇到的困难跟刚才的时候比是多了还是少了?是大了还是小了? 生(齐声):多了。
师:好,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段文字,就写父亲回来的时候,抱着橘子,注意他的动作、神态和表情。就按照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写: 【出示PPT: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我赶紧去搀他。】
师:课文里写了一段,比较简单,我们发挥想象力,帮朱先生把这一部分扩充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大家来看(PPT显示铁道照片),这就是当时的铁道。大家看站台就这么高,说他吃力一点也不为过,是不是呀? 生:是的。
师:你要想一想,他的父亲买橘子回来,是提着橘子还是抱着橘子呀? 生(齐声):抱着。
师:抱着橘子往回走,先要干嘛?把橘子放下,再下这个月台,下来之后再抱起橘子,再穿过这个铁道。大家想,这个铁道是横七竖八的,高低不平,他父亲抱着橘子,眼睛能不能看见脚前的地面啊? 生:看不见。
师:是看不见的,因为他胖,又抱着橘子,所以眼睛只能看到老远老远的地儿,他走的时候,你想一下,应该是怎么走?最后你看,他的儿子说“我赶紧去搀他”。大家发挥想象力,写这一段话,好不好?现在开始写。(学生写作七分钟。)
师:同学们写的很认真啊,有的写的很长,差不多了吧?写不完也不要紧,你写多少我们就交流多少。课下我们还可以再写。同学们先停下吧,把笔放下,我们交流一下。他在抱着橘子回来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子?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你写的。生一:我再往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他的大手紧紧地抱着橘子,身子一颠一颠的,显得格外滑稽,像一个笨拙的小丑。他到了月台的边缘,先是往 下望了望,弯下腰去把橘子放在地上,然后蹲下身来小心的把脚探出去,肥胖的身子一点一点的向下滑动,他吃力的抓着月台的边缘,仿佛承受不了自己的重量。终 于,他脚踩到了地面,他拍拍身子的灰,立马去抱起台上的几个橘子,一脚深一脚浅的走了过来。因为他的肥胖,他只能将身子微微前倾,脖子和头努力的向前张 望,走的十分困难。橘子在他怀里滚动着,使他的行动变得十分艰难,好不容易才费力的跨过铁道,我赶紧跑过去搀他。(师生鼓掌。)
师:哇!写的太好了!太感人了!如果朱先生在天有灵,他也会被你感动的。哪位同学再给大家读一下你写的这段文字?这位男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生二:过铁道时,他先将自己的橘子放下,然后自己一摇一晃的爬下了月台,身子还未站稳,便伸手去抱,将散落在地上的橘子重新放在自己的胸前,随即迈动那粗 壮的大腿,在起伏不定的铁路上奔走。偶尔橘子掉了一两个,还要费劲心机地弯下腰去捡,重新放在胸前,继续奔走。我看见他要到这边的月台了,急忙跑过去。父 亲见我走来,将橘子放在地上,双手撑在月台的上面,脚向上一跳,我伸手去搀扶他,终于一摇一晃地爬上了月台。父亲抹了抹头上的汗珠,又再一次抱起橘子,和 我一起向车门走去。师:好,为他鼓掌。(掌声又一次响起。)
师:这位同学笔下的父亲同样感动了我们。再找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哪位同学想主动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三: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他抱着一大袋橘子,从栅栏外左摇右晃的走到月台来。他轻轻的把橘子放在地上,随即转过身,两手放在冰冷 的石块上,先把一只脚放下,探了探,接着又伸出另一只脚,慢慢的从站台上顺着滑下来。还没站稳又赶紧抖了抖身体,怕了拍衣服,伸出手把橘子拿下,紧紧地抱 在怀里,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他肥胖的身躯不支持他那样平稳的走着,一直摇摇摆摆的。他好不容易过了铁道,脸色显得越来越苍白,我赶紧跑过去搀他。
师:好,刚才我们听了三位同学的描写,我觉得大家都已经入境了,来到了当时的现场,看见朱先生的父亲如何艰难的、一步一步的从对面的月台下来,穿过铁道,又爬上这边的月台,大家写得都很生动、形象。以后在读书的时候,对这样的重点部分可以适当进行想象和写作练习。
师:我们前面讲了父亲空着手去买橘子,大家又描写了他抱着橘子往回走,在这之间有个过渡。“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是他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接下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师:“朱红的橘子”!大家注意一下,当时的火车站是灰暗的,爸爸戴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也是灰暗的,是不是呀? 生:是的。师:整个背景都是灰暗的,可是他再往外看时,父亲抱着的橘子却是什么颜色的? 生(齐声):朱红。
师:朱红色是什么样的一种颜色? 生:很鲜艳的颜色。师:很鲜艳,看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是冷啊,还是暖啊? 生(齐声):暖!
师:在朱先生眼里,父亲抱的仅仅是朱红的橘子吗? 生:不是。
师:那你说一下,还是什么?
生一:我觉得他抱着的、怀揣的还是一颗爱子之心。
师:爱子之心!太好了,我觉得也是。这个朱红的橘子,自从映入了朱先生的眼帘,接下来就再没有离开过。他后面写的是什么?父亲把橘子放下,对不对呀?下 去,便抱起橘子走,上了车之后,将橘子一股脑的放在皮大衣上。后边都在写橘子,其实都在写自己的眼睛从这一刻起就再也没离开„„ 生:父亲。
师:所以,这个怀抱的朱红的橘子是写父亲温暖的胸怀。(板书:温暖的胸怀)
师:大家再看,刚才这两段话是联在一起的,现在,下面那句话突然掉下来了。(PPT中“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这句话与上句分离,中间留出大片空白。)
师:看到没有?中间一下子空出来了,这是个过渡啊,一去一来。我的问题是:在这一去一来之间,他写道“我再向外看时”,那“我再向外看时”和我刚才看到背影之间相隔多长时间?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在干嘛? 生(齐声):往回走了。师:你不觉得这里面应该有点事情要发生吗?这至少有三四分钟的时间吧,可作者连一个字也没有写,对不对呀?时间都去哪了?大家能不能前后左右交流交流,在这几分钟里你觉得朱自清是怎么度过的?(学生交流讨论,约两分钟。)
师:好,我看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请你汇报一下,你认为这段时间他是怎么样一个状况。
生:他看到父亲去买橘子,心里在想:父亲去买橘子,他身体这么肥胖,为了我他才去买。作者感到了父亲对他的爱。师:父亲对他的爱!好,你们组。生:我觉得可能在这段时间里朱自清先生在想以前他和他父亲的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的一些回忆,关于他父亲关怀他的一些回忆。还有一个想法,我觉得就是刚才他不是说他聪明过分了吗,我觉得他对文章中的那些想法产生了愧疚。
师:好,这位同学又看到了另一个层面,除了感动,还有愧疚。是的,应该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说不清咱们就看一看。(播放《时间都去哪儿啦》的配乐沙画视频。)师:看了之后你是不是觉得内心很温暖啊? 生(感动地):是的。师:朱先生当时的内心多多少少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经过这几分钟的空白,朱先生变(重读)了。在这篇文章里朱先生变了,对父亲的态度变了。一开始的时候嫌父亲什么?说话不漂亮,嫌父亲迂,是不是呀? 生:是。
师:父亲在车上嘱咐他这,嘱咐他那,让他小心,不要受凉,对不对呀?他当时对父亲说“爸爸,你走吧”,听这句话的时候,你听出惜别之情没有啊? 生:没有。师:因为爸爸太啰嗦了,所以说你走吧,我自己就行了,是这个意思吧?可是大家看啊,当看到父亲的背影,他的泪流了下来,他赶紧拭干了泪,怕人看见,怕爸爸看见,是不是呀?他感动了,但是还有点放不下面子,他还有点小害羞,对不对呀?可是你再看后边,他爸爸回来的时候,他是怎么写的?他是赶紧干嘛?上前搀他,是不是呀?然而他父亲要走的时候,父亲等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出示PPT:比较
1.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2.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看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师:大家看,如果把“找”改成“看”,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举手):我觉得“看”的话,这个感情就特别的平淡,如果改成“找”的话能更好的突出惜别之情。师:对,说的好。原来他说“爸爸你走吧!”现在呢?舍不得爸爸走。“找”(重读)不着了,我的泪又来了。大家看,朱先生变了吧?变了!父子之间原来的隔阂现在消融了吧?消融了。
师:那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明明儿子是一个大学生,但父亲为什么不肯让儿子去买橘子?非要自己这么大年龄拖着肥胖的身体去买橘子,为什么“不肯”,父亲前面有个“不放心”,这里又来了一个 “不肯”,为什么不肯啊?哪位同学说一下,你觉得为什么爸爸不肯,非要自己去啊?(学生若有所思。)
师:我给大家说一下吧,朱自清现在是一个大学生,穿得特别整洁,像个知识分子,对不对呀? 生:对。
师:大家知道,过铁道去买橘子要跳下去爬上来,大冬天的,穿着学生服或西服去爬那个月台,你觉得好看吗?不好看,而且弄得浑身是土。冬天啊,那个月台是冰冷的。实际上父亲把麻烦留给了自己,把方便让给了——儿子,是不是呀?(学生纷纷点头。)
师: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那温暖的胸怀,舐犊的情怀。(板书:舐犊的情怀)
师:大家看这个词——“舐犊之情”,是老牛用舌头舔小牛,大家见过这个画面没有啊?就像老猴子用爪子给小猴子捋毛一样,表达了对孩子的喜爱、疼爱。实际上这一段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父子情深啊!
四、探究作者的写作动机
师:我们最后来探究一下作者的创作动机。
师:朱先生生于1898年,浦口送别是在二十岁,虚岁二十岁,也就是1917年。《背影》写于1925年,中间隔了几年啊?八年,是不是啊?大家想,你八年前在干什么?
生:八年前,我还在„„ 师:小学还是幼儿园? 生:幼儿园。(全班大笑。)
师:八年前在幼儿园,对!过了八年朱先生才写这样一篇文章,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对不对呀?是,时间这么长,什么原因呢,我们探究一下。最后这一段我给大家读一下,因为时间不多了。(PPT显示最后一段,师读略。)
师:这一段文字讲写得比较委婉,也比较晦涩,不大好懂,所以需要知人论世。比如说“东奔西走”指的是什么?朱自清大学毕业后,在江苏浙江几个地方教学,不 断换工作,他的爸爸也是,找到工作干不长又失业了,还要再找工作。朱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我的南方》,写他大学毕业后五年的经历,其中写道“五年来的跋 徨,羽毛般的飞扬”,说自己像羽毛一样飘忽不定。(板书:跋徨)
师:跋呢,就是跋涉,跋山涉水;徨呢,就是犹豫不决,栖栖遑遑。大家明白了吧?这就是东奔西走。
师: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有个成语叫度日如什么? 生(齐声):年。
师:他写到因为家境不好,他父亲容易生气,待他渐渐不同往日。那么往日父亲是怎么待他的呢?我们看一段文字,看父亲往日怎么对待他的子女。【出示PPT:朱自清《冬天》选段: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 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 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 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师:温暖吧? 生:温暖。
师:温暖!温馨吧?温馨!这就是他的父亲以前怎么对待他的子女的。所以父亲以前对他特别的好,那“我的不好”是指什么呢? “我的不好”就是我工作之后,想经济独立,给家里寄的钱比较少,父亲不高兴,因为父亲要养一大家子人。朱自清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除了母亲,还有一 个庶母,就是他爸爸的姨太太。一家子没有什么收入,主要靠朱先生一人的工资,所以父子之间啊,因为贫穷产生了一些矛盾。朱先生与父亲产生矛盾之后啊,只身 离开了扬州,到了浙江去工作。从此啊,父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后来他把自己的夫人、孩子接出来,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家庭。甚至,有几年啊,朱自清先生与父 亲音信全无,基本不再来往。
师:大家看,是不是朱先生自身的不好?是,确实,因为在封建大家族里面,在没分家之前,收入主要由家长来支配,因为人口比较多,需要平衡。当然这里面也与 另外的事情有关,将来你们大了,可以去研究一下,为什么他的家这么贫困,都已经是大学老师了,日子过得还这么紧张?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朱先生其实这 几年也没有尽到一个真正的孝顺儿子的职责。所以,朱先生承认“我的不好”,我确实做的并不好,惹父亲生气。那么父亲原谅没原谅自己的儿子啊?当朱自清 1925年接到清华大学的聘书,从浙江到了北京之后,父亲又担心他了。儿子只身一人又回到北京,举目无亲啊!又担心儿子,所以父亲主动地给他写信:“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父亲不与儿子斤斤计较,他的心怀多么宽大啊!(师板书:宽大的心怀。)
师:大家注意,如果我把这句改成“只惦记着我和我的儿子”,行不行?把上面那句话改成底下这句话你觉得好不好? 【出示PPT:比较:
1.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2.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和我的儿子。】(学生思考,个别摇头。)师:不好。这样的话就不能够突出我的父亲不但惦记我,而且还惦记着我的儿子。儿子与孙子,在老父亲看来有同样的分量。
师:这是父亲那封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师:读了这一封信,大家看啊,朱先生被感动了,为什么?这封信里面有一个矛盾。大家再看,第一句“我身体平安”,身体好好的,对不对?最后一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是啥? 生:死了。
师:就是去世,你觉得矛盾吗? 生:矛盾。
师:矛盾!对不对啊?为什么矛盾啊,就是父亲写信的时候依旧报着平安,可是又考虑到毕竟要把真实的状况告诉儿子,否则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他会接受不了 的,所以最后又写了一句“大去之期不远矣”。体现出了父亲对孩子的那种舐犊的情怀,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所以答案就在这里:他为什么写背影。【出示PPT: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师:看到没有啊?父亲的来信促使朱自清反省,反省这么多年来自己承担的家庭责任。我再给大家补充一下: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朱自清的父亲不仅培养了朱 自清这样一个文学家,而且也把其他子女培养成人。朱自清的二弟叫朱物华,当时家庭很贫困,可是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父亲最后还是支持他去上了这个学,拿了 全额奖学金,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到美国去读硕士和博士,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5年成为我们国家的第一批科学院院士。朱自清的二弟,就是父 亲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他的三弟叫朱国华,考上了厦门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厦门大学毕业,在解放前的政府里做地方检察官,为官清正,两袖清风。他的 妹妹考上了南京师范学校,做了教师,一辈子献身教育事业。大家看,父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子女们一一培养成人。【出示PPT: 朱自清的反思:身为四个孩子的父亲的朱自清,读了父亲的来信后进行了深刻的自省和反思。】
师:“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没有耽误你,你现在是大学教师了,你那孩子还 在农村呢!没有人教育他啊,不能这样!所以“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对待我们来着!”因此,这篇文章也是朱自 清人近中年,从一个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位有担当的父亲的重要标志。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全班鼓掌。)附:板书
第二篇:《背影》教学实录
一堂令学生感动的课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实录
执教 宋秀荣
教材分析
《背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不仅表现了深深的父爱,还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感激、怀念之情。这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写家庭生活的几篇文章中的一篇,且写到了对父爱由不理解到被感动的过程。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理解亲情,学会与父母更好地相处。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是十三四岁,正是自我意识空前发展的时期,他们往往自以为是,也正是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老师容易闹矛盾的时期。学习这篇文章,对他们感受亲情、理解父母是很有好处的。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2.理解文章表现的父子亲情及体会生活中的亲情,与作者产生共鸣。3.学会理解、关爱父母。
重点:理解文中所体现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情。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亲情,理解父母。
教学准备:视频散文《背影》、歌曲《懂你》及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然后由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出示)下面由一个学生来读一下。
生: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全集》里。收在各级语文教材里的文章有《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师:请大家记忆一下。生记。师:《背影》这篇文章曾感动过和正在感动着成千上万的读者。它到底写了什么事?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出示)请一个同学读一下。生:《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就是课文最后一节提到的“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之期——与世长辞的日子)朱自清作为人子,怎不悲伤感怀。读着父亲来信,作者不禁回忆起八年前(1917年)的往事——
师:这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往事呢?下面让我们同朱自清先生一起走进回忆。[导课简洁,由写作背景导入,既让学生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起因,又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观看散文《背影》的视频,感受文章内容及所体现的感情。
[视频的配乐、画面及诵读都紧扣原文,把文章内容及感情表现得很到位,达到了感人的效果。]
(教师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眼中的泪光。)
三、畅谈听读课文的感受
师:感谢朱自清先生写的这篇散文,也感谢这段视频的制作者。在听读观看这部视频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同学们眼中闪动的泪光,我知道我们正被感动着。下面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谈谈你听读后的最深的感受吧。以“听完文章,我感受到了……” 或以“听完文章,我特别……”为开头来谈一谈。一句两句都可。
生:听完文章,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文中的父亲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为儿子去买橘子,特别令人感动。
生:我还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情。那里面有对父亲的感激,也有对父亲的怀念。
师:是的,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父爱,也有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那么就让我们走进文章,先来寻找父爱。
[在听读、观看的基础上,让学生畅谈感受,是对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能力的培养。]
四、寻找父爱
师:这篇文章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情节?
[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最感动的段落”开始学习活动,学生学习起来专注、投入。]
生:是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给我买橘子那一情节最感人。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生不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被这个情节感动了。那么为什么你会被这个情节感动?谁来谈谈。生:父亲行动不便,爬月台那么艰难,还为儿子去买橘子,所以特别令人感动。师:下面让我们来赏析一下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动作的艰难的。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后,交流讨论。
生:从“父亲是一个胖子,行动蹒跚”写出了父亲动作的艰难。生:从“探”“攀”“缩”“倾”等动词可以看出父亲行动的艰难。
师:现在请大家揣摩一下“探”“攀”“缩”这几个动词具体所表现的样子,看能否换成别的动词来替代,如果替换了,还能不能表达出原来的意思。学生讨论。
生:“探”字不能换,因为父亲腿脚不灵便,年纪已大,要下去时,只能慢慢地试探地下去,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跳”下去,这正体现了父亲行动的艰难。师:分析得很到位。
生:我们认为“缩”字也是不能换的。因为“缩”字写出了胖胖的父亲靠双手的力量把身体往上移的艰难,又写出了双脚无所依靠的样子,其艰难的情状便深刻地表现出来了,换成别的词都没有这种效果。师:你们组分析得真好。……
[抓住重点仔细揣摩,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语言的运用、赏析能力的培养很有意义。] 师:是啊,父亲为了儿子,不顾年老体衰,不顾行动不便,去过铁道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做这件他所力不能及的事情。唯其艰难,父爱才更深沉,才尤为感人。你通过读课文,知道父亲是在什么境况下什么心情下为儿子做这件他不能胜任的事情吗?
生:当时父亲失业了,到南京也是来谋差事的。
生:当时祖母去世,父亲也是很悲伤的。也因为父亲的失业、祖母的丧事,家里光景很是惨淡。
师:是的。当时,父亲丧母、失业,双重打击下的父亲是怎样的悲伤、怎样的心急如焚哪!作为大儿子的朱自清还在读书,父亲肩上的担子是何等沉重!他是多么急于要找到一份差事啊!可是,纵然是这样,他还是把儿子的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这个背影感动了我们大家。[通过上面的引导,学生更加深了对父爱的理解。] 师:除了这个最令人感动的情节包含着浓浓的父爱,在父亲的其他举动中也无不浸透着父爱。下面让我们继续寻找父爱。
生:课文的第四段中“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表现了父爱。师:你怎么从他嘱咐茶房中能读出父爱?他叮嘱的会是什么呢?
生:他叮嘱的肯定是一路上要好好好照顾儿子,从“再三”“仔细”这些词中可以看出父亲是多么地不放心。
生: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要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从“不放心”“怕”等词可以看出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他虽然有太多的事需要去做,我又二十了,但他终究不放心,还是亲自送我,所以这里面包含着父亲的爱。
生:“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也体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他怕怕儿子路上渴,就不顾年老体衰去给儿子买橘子,这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有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在这句话中,父亲把橘子一股脑儿都给了我,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个,还有他心里感觉轻松,是因为他为儿子尽了力,心里觉得很欣慰。这些都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这就是父亲!这就是为了儿子,可以抛下一切,为了儿子做着自己能够胜任的与不能够胜任的一切事情的父亲!他的举止也许平凡,他的言语也那么朴实,但他对儿子的深挚的爱就在这平凡朴实中荡漾开来,感动温暖了读者的心灵。[引导学生字里行间寻找父爱,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父爱无处不在,它就渗透在父亲的一言一行里。为下面谈自己生活中享受的亲情埋下了伏笔。]
五、讨论“我”的态度的变化
师:面对父亲的爱,“我”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写作本文时,作者又是怎样看待当初的自己的? 生稍作思考。
生:面对父亲的爱,“我”开始并不理解,还觉得他说话不漂亮,暗笑父亲迂,直到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背影,被父爱深深感动,才领悟到深沉的父爱。
师:你从哪儿看出这时“我”领悟了父亲的爱的?
生:“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和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感动的泪水,也是“我”领悟了深沉的父爱的表现。
师:那么写文章时,作者是怎样看待当年的自己的?
生:文中这样写道: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些都是反语。可见,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愧疚。师:为什么自责愧疚?
生:为当时自己不能理解父亲的爱而自责愧疚。
六、体会人间真情 关爱理解父母
师:对于父亲的爱,当年二十岁的朱自清先生开始并没有真切感受到,直到看到父亲蹒跚的艰难地为自己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才体察到深沉的父爱。时隔八年,事过境迁,更是深刻地理解了父爱,对父亲充满了深深的思念、感激之情。师:是啊,父母从小到大养育了我们,把爱给了我们,把整个世界给了我们,可是年轻气成盛的我们,常常忽略父母的爱。请认真回忆你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景,谈一谈能体现父母对你的爱的琐事。也许你曾跟朱自清先生一样,也曾不能理解父母给予你的爱。请敞开心灵,来表达你对父母的感谢和理解之情吧!(轻轻播放背景音乐《懂你》)[由文章中所表现的父爱以及儿子对父亲态度的变化想到生活中的父母的爱以及自己对父母爱的理解,过渡自然,容易引起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八年级学生正是自我意识膨胀的时候,很容易忽略身边的亲情。进行这样的文本和生活的有机联系,是很有必要也是极有意义的。] 生回忆、思考。
生:曾经我对父母的唠叼特别反感与不耐烦,尤其上学路上的嘱咐,每次饭桌上的训导,等等。学习这篇文章之后,我才明白,这里面其实包含着父母对我的爱。我以后会认真地听从父母的教导。
生:学习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父母的好:饭桌上老是给我夹菜,平日里嘘问暖,(学生哽咽,不能作答)……
师:这个同学想起父母的爱,情不能自已,哽咽不能语。你请坐吧,既然你已理解了父母的爱,那么希望你以后多体谅父母,多用行动来回报父母。我觉得通过学习本课使同学们理解了父母、感受到父母的爱,这就是最大的收获。生:看视频时我流泪了。我知道父母的爱其实无处不在,它就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里,常常被我们忽略,以为这一切理所当然,习以为常。今后我一定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让他们少为我操心。……
师:同学们说得都太好了!我也在被你们的诉说感动着。是啊,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让这爱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吧,它将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就让年轻的我们多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多一颗细腻敏感的心灵,去理解亲情、关爱父母:为劳累的父母捶捶背、为他们夹一次他们爱吃的菜、帮他们打扫一下卫生、回家时给他们倒上一杯茶等等,这时你会从父母的眼里看到满足和幸福,这时你也会收获快乐、收获温馨。去告诉父母,就像歌中所唱得那样: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的爱你。
下课!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认识,从而使学生开始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展开生活的全面教学,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更有对生活的认识以及对情感的滋润,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与父母相处,学会智慧地生活。] 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写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我认为在可塑性特别强的中学时代,通过文本濡染,使学生以正在逐渐成熟又未成熟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中的人与事、学会与周围的人相处、学会智慧的生活,显得特别重要。这篇文章写父爱,又不仅仅写父爱,还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感激与怀念。我认为学习本文,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父爱,进而理解生活中的父母之爱,其次,要引导学生通过朱自清先生对自己的父亲由不理解到理解,进而让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能体会亲情,理解父母、关爱父母,学会与父母更好地相处。就像上课时我讲的那样——“我觉得通过学习本课使同学们理解了父母、感受到父母的爱,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设计了教学环节:让学生观看了颇为感人的视频——又重点研读了买橘背影一段——从其他段落中找父爱——作者对父爱的态度——寻找生活中的亲情——理解关爱父母。看到有的同学满眼含泪起来哽咽不能成语的样子,我觉得学习本课的情感目标达到了,我感到很欣慰。遗憾的是这样的同学人数还少,可能时间上紧张,没能让学生充分展开谈论也有一定关系。
第三篇:《背影》教学实录
《背影》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父亲》
师:同学们知道刚刚这首歌的歌名吗? 生:《父亲》
师:听完这首歌,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
师:在人生路上,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动,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今天,让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去感受一个平凡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师: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作者?
生: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名篇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师:朱自清的散文是经典的名篇,这篇散文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生:(介绍背景)
三、整体感知,初步悟情
师:本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我今天也想听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能用“我知道文章写了 ”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
生1:我知道文章写了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这件事。生2:我知道作者那时候的家境很不好。生3:我知道文章写了四次背影。师:哪四次背影,你能给我们找出来吗?
生: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师: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应该是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纵观本文,父亲的背影总共出现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和第四次,分别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虚写”,而最真实的背影,是作者坐在车厢里,看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是出现的。
四、品味语言,深入悟情
顺势切入课文第六段,进行精段品读
师:如果把“背影”比作一块情感的通灵宝玉,那么,它的两面都写着爱。请问写的是什么?
生:一面是“父亲爱我”,一面是“我爱父亲”。
师:知道这两种爱是比较容易的,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它们是怎样表达的,这是我们探究的重点、难点。
此文很妙,就在于作者重构了一个具有强烈视感效果的焦点场景,形成了一个动人的文学意象——“背影”。而且这个“背影”又将“父爱”与“爱父”两种情感统一在一起。
为了作理性深入的分析,请同学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背影”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什么?也就是说卖橘子的货摊在什么地方? 生:卖橘子的货摊在“栅栏外”,与车厢有铁道相隔。师:那么父亲怎样才能买到橘子?
生:须穿过铁道,要跳下这边月台,还要爬上那边月台。师:“背影”是什么情况下的“背影”? 生:是父亲上那边月台时的背影。
师:假如像我们今天常见到的情景:列车旁的月台上有流动购物车,父亲顺手买了一兜橘子从车窗递给儿子,还会有书中所写的“背影”吗?
生:没有的。顺手买一兜橘子,就使这行为很平淡,不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刺激。师:所以说是车厢与橘摊的空间位置构成了产生“背影”的客观条件,它增加了买橘人的行动难度。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般来说付出了较大努力得到的东西让人觉得怎么样呢? 生:难忘、甜蜜、喜悦
生:付出较大努力得到的东西让人倍觉珍贵,须加倍爱惜。
师:难度增加了价值。我们再从父亲的情况看,假如父亲像你们年轻的体育老师那样三十几岁,又身强力壮,身体利落,穿着也利落,能轻快地跃身跳下,能轻快地纵身上跳,那么,还会有文中所写的“背影”吗? 生:没有的。父亲条件愈好,上下月台越不成问题。
师:所以文章极写父亲攀爬能力之弱,显示攀爬难度,这样,文章的情感力量会怎么样? 生:父亲条件越差,上下月台难度越大,文章的情感力量也就越发的集中和强烈。师:具体说父亲是怎样去买橘子的呢?儿子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呢?尽量用书中的摹状语句表述。
生: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过铁道,“慢慢探身”,下到这边月台下边,然后在那边月台边“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师:这样具体,这样传神,说明儿子是怎样看着父亲的? 生:说明儿子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父亲的举动。生:我感觉好像儿子和父亲一起使劲儿。
师:这一瞬间,儿子心中的骨肉亲情被激发开来,这是对父亲的一种认知。他深切地感受、理解了父爱,所以才会有情至深处、不由自主的“流泪”。同学们要记住——认知是情感产生的条件。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明白其中的缘故,就会有相应的情感。“背影”描写很具体,间接写出儿子心理很专注。甚至还写出儿子对父亲心理的体验。文中写父亲买橘子回到车上怎么说? 生:看见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师:“心里很轻松似的”是说父亲的心里感觉,儿子怎么知道?
生:“扑扑衣上的泥土”,这本身就是父亲的一种轻松的动作,从这样的动作里,可以看出父亲买来橘子好像做了一件大事情之后的轻松。
师:这些描写,其实就是儿子对父样的认知——从外表到内心。在整个买橘过程的描写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准确使用摹状词,比如“攀”、“缩”、“蹒跚”、“左倾”、“努力”,等等,都是在极力体现这橘子来得怎么样? 生:不容易。
师:“不容易”是文中的原话,我们用一个字怎样来概括? 生:难。
师:是的。用“难”来体现“心”。整个“背影”都围绕这个“难”字写。为了体现“难”,甚至还着意写父亲的穿着。他穿了什么?
生:“大马褂”、“布棉袍”,这样的衣着为上、下月台增加了不少的困难。师: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工笔画一般细致入微的描写,从父亲的衣着形象以及一连串的动作,走、探、穿、爬、攀、缩、倾、抱等,每一个动作那都像电视特写慢镜头一般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那说明父亲买橘子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而是费了不少的周折。几个小小的橘子,包含着浓浓的父爱。这是第一个“背影”。文中还写了第二个“背影”。第一个“背影”突出了“难”的动作,第二个“背影”体现的是什么呢? 生:第二个“背影”体现的是“难舍”的情。师:凭什么这样说?
生:“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这才回到车里。这说明“我”一直注视着父亲。
生:一个人走进人群里,我们盯着看,有时看不到了,过一会儿,就又看到了。不见了,又见到。反反复复,直到最后消失在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生:那个“再”字很传神,传出“我”对父亲的关心。
师:这就是“难舍”,目光依依远送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孤帆远影碧空尽,不见长江天际流”。循着第二个“背影”,让我们诠释一下本文标题——《背影》。“背”,一个意思是“脊背”的“背”,一个意思是“离”。“影”,这里应该解作“像”。“背影”者,父亲渐渐去我而背之像也。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布置一道课外写作题:回家后,用心去感受一下你父母对你的付出。你会发现,他们真的很让我们感动,这感动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不经意的一件小事,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然后把你的感动用文字记下来。
第四篇:《背影》教学实录
《背 影》教学实录
——初中语文学科德育课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2.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二)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三)情感目标
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教学难点】
理解父子深情,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方法]
1、朗诵法:对重点段落反复朗诵,在诵读中体会情感。
2、导读法:在老师引导下分析重点段落,体会父子深情。
3、研讨法:就重点问题先个体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师:龙应台在《目送》中曾经这样说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年轻的我们总是渴望着远方的风景,一路向前奔跑,所以父母就这样一路目送着我们离去的背影。但终有一天,当我们停下脚步,驻足回首时,或许会发现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中包含了太多我们以前从未察觉的深意。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目送一位父亲的背影,那请问这位是谁的父亲? 生:朱自清(学生齐答)
师: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呢?
生: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品有:《背影》《春》《荷塘月色》《绿》等。师:我们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有什么? 生:《春》(学生齐答)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人物细节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2.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3.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老师就来考一下大家。快速读一下屏幕上的这些字词,看看你能否正确的读出他们的读音呢? 生:狼 藉、踌躇、蹒跚、迂腐、颓唐、琐屑、差事、举箸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师: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 生:1925年
师:那这篇文章所写的这件事情发生在哪一年呢? 生:1917年
师:也就是说这件事情过去八年之后作者又拿起笔将这件事情写了下来,由此可见这件事情在作者心里怎么样? 生: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师:那究竟是怎样的画面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找寻答案。
师: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 师: “那一回”在文中指的是哪件事呢? 从课文中划线找出描写的片段。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大声朗读课文并找出答案。学生阅读思考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找出的内容呢? 生:望父买橘的画面。
师:在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呢,给大家读一下。
生: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大家找的跟这位同学的是一样的吗? 生:一样(齐答)师:那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生:学生齐读望父买橘片段
师:这样的一个背影让作者时隔八年之久依旧如在眼前一般,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穿过茫茫人海,将目光聚焦在这个背影上,去发掘这个背影背后的深意。
师:细细品读望父买橘这一片段,找出打动心灵的细节描写,并说说从中你读出了什么。老师提示一下,可以从父亲的穿着,走路的姿势,一系列动作角度思考。边读边在课本上作注释。(学生圈画、批注,教师巡。)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读出的内容互相交流讨论一下。学生开始激烈的讨论。
师:好,哪位同学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打动你的细节呢?
生:我从“攀”“缩”“倾”这三个动词,这里写出父亲爬月台很艰难,不容易,表现出对儿子的深挚的爱。
生:我从“蹒跚地走”“慢慢探身”,这“蹒跚”“慢慢”写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怎么从这两个形容词里读出了父亲的爱呢?似乎还没读到词语的内部去。还有同学关注这两个词了吗?
生:蹒跚的意思是走路摇摆的样子,不方便。父亲年纪大了,又是一个胖子,所以腿脚不灵活吧,走路摇摆,动作缓慢,加上铁道边难走。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坚持自己去给儿子买橘子,这里面渗透着父亲的深爱。
师:很好。父子分别在即,作为父亲想要为孩子多做一件事情,多尽一份心,即使这件事情再微小,他也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好。生:黑布、深青布,从这几个布字里,可以看到当时父亲当时生活的艰难。
师:不错,这位同学关注了父亲的外貌。生:两个“黑”字,说明父亲有孝在身;
师:对,父亲奔丧回家的目的是为了料理丧事,黑色给人一种悲凉与沉重之感。内心承受着双重的压力,丧事、赋闲。即便如此,父亲依然惦记着儿子,前来送行,爱在不言中。
师:那在读这一段时,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呢? 生:低沉,缓慢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感动,大声诵读这个片段。一会老师配上背景音乐让同学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配乐朗诵
师:父亲并不善言辞,但他的一言一行中都体现着对儿子的爱,于无声处见真情。除了买橘子这件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打动着你呢? 生:父亲安慰我的话 生:父亲再三嘱咐茶房来送我
师:父亲的背影让我们为之动容,那身为儿子反应呢? 生:儿子流泪了 师:原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
师:联系文中儿子的先后表现,说说儿子的眼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呢?现在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哪位来说一下从眼泪中你读出的情感呢?
生:我觉得这是感动的眼泪,父亲行动不方便却依然要去给我买橘子为我送行,这让我觉得很感动。
生:我觉得这是心酸的眼泪,父亲的背影让儿子觉得很心酸。生:我觉得这是愧疚自责的眼泪
师:那文中哪个句子体现儿子的愧疚和自责呢? 生:我暗笑他的迂
生:“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儿子的自责? 生:“太聪明 ”。
师: 聪明本来是赞美人有智慧的,这里怎么会有自责的意味呢? 生: 我觉得,这是作者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嘲。
师: 很好。“聪明 ”这个词,在这里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反语使用的。反语,就是反过来说话,常带有一种讽刺的意味。父亲的这一封信,让儿子回忆起了父亲那充满爱的背影,唤醒了 作为儿子应该感恩并报答父亲的良知。
师:是啊,年少轻狂的我们总是那么自以为是,在事隔多年后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生:眼泪中还有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师:父亲特殊时刻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这一刻儿子理解了父亲,懂得了父亲。板书:子懂父
师: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 父亲的信上写什么了?
生: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师:读到此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什么? 生:父亲的背影
师:作者由衷的感慨了一句? 生:“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师:这两个句子里标点都是什么? 生:感叹号
师:唉,从这一声叹息,两个感叹里我们能读出儿子当时怎样的心情呢?
生:两个感叹号,饱含作者想见父亲的热望。生:“唉”里有对父亲身体的担忧。生:“唉”里有说不尽的愧疚。
师:从不相见到何时才能相见。一声叹息,两个感叹。说不完的别离,言不尽的沧桑。这也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不要等到失去后再去后悔。师:父亲是一本书,一本儿女们很难读懂的书,但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这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角,那就是你。书的每一页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字,那就是爱。请同学们欣赏公益短片《打包》,更好的读懂父亲这本书。(播放公益短片《打包》)
师:这位父亲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东西放在哪里,甚至忘记了有没有吃饭,但他却清楚的记得:我儿子爱吃饺子!正如最后这句话“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他从未忘记爱你。”这就是父亲,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你永远都是他内心最深的牵挂。我想此刻,同学们的脑海中肯定闪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是谁呢? 生:爸爸
师: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的父亲任性过、误解过。请以“爸爸,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你的父亲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的心声呢
生:爸爸,我想对您说,我爱您。以前有太多做的不对的地方,我向您道歉。以后我会努力学习,我一定会成为您的骄傲的。师:我想爸爸如果听到这番话的时候一定会特别欣慰感动的 师:给大家留一个作业,晚上回家的时候把你写的这段话亲自说给你的父亲听,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的话,可以把它做成一个小小的纸条偷偷的放进你爸爸的衣服口袋里,我想等他发现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很喜欢一句话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这句话用在父母子女身上也很合适。小时候,他们扶着我们蹒跚学步,陪伴着我们长大。现在,我们和他们并肩而行。在未来,当他们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搀扶着他们去看夕阳的风景。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要懂得爱,更要懂得陪伴、理解和珍惜。希望这节课能让同学们更好的去读懂父亲,也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谢谢大家!
第五篇:《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一、【情感铺垫】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品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美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都读过这篇文章吗?
生:(齐答)读过了。
师:在阅读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部分学生,声音较低)很感动。师:《背影》这篇文章,是一首悲歌,更是一支爱之曲,它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虽然它的时代与同学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但这并没有影响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同学们仍然能读出文中那淡淡的哀愁里浓浓的父爱。在学习课文之前,我想做两个调查。
(教师用电脑投影调查题目: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师:很多同学都知道父母的生日,真好,我替你们的父母谢谢你们。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调查:你能说出在与父母相处的日子里,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或者一个片段)吗?(老师让学生默想一分钟,但没有学生说得出)
师:很多同学能够体会到父母为你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并且在接受爱的时候,也能够爱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爱是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也有一些同学没能好好地体会父母的爱,也许是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平凡,也许是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的一种天经地义。亲爱的同学,让我告诉你吧,父母的爱的确很平常,很实在,但它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其实我是没有资格责备你们的。因为,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我也没有体会到父母的爱。只是现在人到中年,我自己也做了父亲,同时看到父母额头的皱纹一天天增多,头发一天天变白,我才会想起从前父母伴我走过的岁月,一种感动,一种愧疚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候,我才真正读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父母健在的机会,好好尽孝。感谢上苍,我的父母依然健在,我还有机会尽一份孝心。
二、【听读课文】
师:好了,不说太远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品读这篇写父亲的经典美文。请大家打开课本,边看课文边听朗读录音,用心感受。
(老师用电脑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课文,老师注意观察学生听读时的情况)
三、【交流感受】
师:从同学们的默默无语中,我知道了,你们已经走进了作品,并且被作品深深地打动了。那么,文章哪个地方最令你感动呢?请大家来谈一谈,好吗?
生1:我觉得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很感人。(老师让学生说出原因)因为当时他的家竟很贫困,可他却还要为儿子买橘子,我读到这里很感动。师:当时作者的祖母亡故,父亲又失业,家境的确十分惨淡。在这种凄凉哀愁的背景下,父亲还要亲自送儿子上车,亲自为儿子买橘子。这种爱子深情就显得特别感人,也特别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生2:“父亲走后,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个地方也很令人感动。作者原来并不理解父亲,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作者已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和爱子深情,在离别的时候,儿子终于忍不住流泪了。
师:儿子理解了父亲,此刻,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他流泪了,在这泪水里,有对父亲的感激,有对父亲往后日子的担忧,更有依依不舍离情别绪。
生3:儿子读父亲来信的那一段也很令人感动。
(老师让学生读这段文字,生读)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师:(与全体学生一起再读这段文字)读到这里,又使我想起了那句古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学生跟着老师读这两句诗)
生4:我感觉到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那一段很感人。因为父亲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仍要攀上爬下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一片深深的爱子之情。
师:是呀,这一段写得真的十分感人。身体肥胖,步履蹒跚的父亲,艰难地攀上爬下去为儿子买橘子。望着父亲的背影,作者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感动了,可见作者是动了真情的,动真情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生5:父亲为我铺好座位,叮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那一节让我感动。生6:父亲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亲自送我,这一段令我感动。(老师让该生说说感动的理由)因为父亲很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他已经再三嘱托茶房,但他还是放心不下,踌躇再三还是决定亲自送我。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体贴和关怀。
师:是呵,父亲再忙也牵挂着儿子,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呵。刚才大家找到了很多感人的地方,都是一些细节之处。其实父母的爱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它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你捧在手里的一个热腾腾的鸡蛋,也许只是你装在书包里的一盒牛奶„„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四、【精段赏析】
师:刚才同学们也提到了,父亲过铁道买要橘子这个场景很感人。的确,文章开头作者所难忘的背影,文章结尾作者读信时在泪光中再现的背影,其实就是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那么这个“背影”写得如此感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绘它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朗读第六段,好吗?
(同学们齐读第六段)
师:文段从哪几方面写父亲? 生1:(老师点名让一生回答,该生回答有困难)写父亲„„ 师:(引导)描写人物有哪些方法呢? 生1:写了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齐回答了有关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语句)师:在这个场景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 生:(齐答)三句。
师:父亲的话不多,但这朴实的话语却饱含了一片爱子深情,同学们能体会到吗? 生:(齐答)能。
师:除这三种描写外,作者还运用了一种描写,写得也很感人。生:心理描写。(老师要求同学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生:(学生自由读)“心理很轻松似的”。
师:买橘子,爬上爬下,那么累,为什么还轻松呢? 生:(七嘴八舌地)高兴、一切安排妥当„„师:你们可能还不能理解,因为你们还不是父母。父亲之所以感到轻松,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
师:在这些描写中,我们对动作描写作点重点分析吧。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背影”已成为了父爱的象征,定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艺术长廊,定格在广大读者的心中。而父亲攀爬铁道的动作,也成了一种经典的动作,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请大家找出描写动作的关键的词语。
(学生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蹒跚地走、探、攀、缩、倾。教师同时投影显示这些词语。)师:接下来,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分析这些动词运用的妙处。
(学生前后桌讨论,教师巡堂并参与讨论)师:好,现在我们把小组讨论的情况交流一下。
生1:我觉得这些动词写出了父亲买橘子很吃力,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师给予肯定)生2:“蹒跚”说明父亲行走不便,但他还要穿过铁道亲自去买橘子,很不容易。“攀”更写出父亲爬的艰难。这些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爱。
师:好,分析很具体。生3:“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父亲小心翼翼的样子。父亲是个肥胖的老人,“探”字很符合人物的物征。
生4:我想说说“攀、缩、倾”这三个动词。“攀”说明月台高,不容易上去,比如“攀山”,像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攀天都峰》,天都峰又高又陡,所以用了一个“攀”字。“缩”字说明了父亲腿是悬空的,无处借力。而“倾”字是写父亲身体的动作,让人能想像出父亲很努力的样子。父亲是个胖子,他爬月台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
师:说得真好,还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看来,大家是真正体会到了文章里表达的父子之情了,真正走进了这篇感人的作品里去,并被深深的感动了。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如此感人,我以为,主要是三个字:真、细、实。“真”即是真情实感;“细”即是描绘细致;“实”那就是朴实无华了。同学们读文章时感动了,作者当时也动情了。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动情了呢?
生:作者流泪了。
(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写作者流泪的句子)
五、【总结拓展】
师:从父亲的“背影”里,我们读懂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意,从作者的眼泪里,我们又看到一个儿子对父亲深切的理解、牵挂和感激。可以说,这一对父子间的挚爱亲情,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同时我们也更明白,不管生活环境如何,至爱亲情,血浓于水。同学们,父爱如山,是那样地厚重、深沉;母爱如水,是那样的温柔、绵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毕生都无以回报,但,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懂得父母的心呵。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首歌曲,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
(播放《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