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泥塑活动:特别的我
幼儿园大班泥塑活动:特别的我
作者:陈贺芳 来源:《幼教博览》202_.0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头部,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陶泥和泥工板若干,各种辅助物(豆类、铅丝、火柴、羽毛、毛线等),背景音乐磁带;
2.网上下载的脸谱图以及一些大师的作品;
3.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1.师生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找一找自己头部特别的地方。
教师: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最特别? 幼儿:我的眼睛小小的,还戴着眼镜;我的耳朵象数字3;我的头发是卷卷的„„
教师小结:每个小朗友都很特别,这些特别的地方都很有趣。
2.欣赏网上下载的有趣的头部造型或大师的作品,拓宽幼儿思路,引导幼儿富有个性地想象。
教师:老师这里也有几张特别的脸,有的还用了一些特别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觉得哪幅作品最特别?什么地方最特别?它是用什么材料来装饰的? 幼儿:这些作品都很特别,有的耳朵象蝴蝶;有的一张大脸上还有三张小脸;有的脸象个爱心;有的辫子上还有两个小脸;有的脸上还插着羽毛„„
教师小结:这些作品有的很有趣,有的给人感觉很奇怪,但这些作品都很特别。
3.幼儿创作“特别的我”。(1)教师:老师也想变一个特别的我。教师运用泥工的基本技能进行示范讲解:先用紫砂泥做脸盘(紫砂泥有些硬,可以先捏一捏,再压一压,尽量使脸盘变大),然后用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做眼睛、嘴巴、耳朵等五官,最后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装扮“特别的我”。
教师引导语: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得特别呢?那你想变得怎样特别呢? 幼儿互相交流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时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变?”“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扮自己?”
(2)幼儿操作,教师提示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进行创作。(放背景音乐。)4.交流展示幼儿作品。
(1)请小朋友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什么地方变得最特别?心里是怎么想的?(2)同伴间互相评价:你觉得谁最特别?为什么?(3)教师评价幼儿作品:表扬有创意、能显示个性的作品。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个小明友都用紫砂泥和辅助材料为自己设计了一张特勋的睑。老师觉得,只要我们小朋友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那你就是最棒的。
活动反思
泥塑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选择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材料——陶泥,并加以辅助材料:羽毛、纽扣、吸管、毛线等,让幼儿与材料展开积极互动,大胆想象和创作。另外,活动中还提供了一些大师的作品,让幼儿与大师直接对话,感受其独特的构思和创意,这为幼儿的想象打开了更宽广的空间。尤其是本次活动立足于让幼儿在熟悉“团圆、搓条、压扁”的技能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出“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我,突现了幼儿对自己的想象和对自我的认识,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编辑:cicy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泥塑活动--特别的我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泥塑活动--特别的我
作者:陈贺芳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泥塑活动--特别的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头部,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陶泥和泥工板若干,各种辅助物(豆类和铅丝,火柴、羽毛、毛线等),背景音乐磁带。
2.网上下载的有趣的脸谱图以及一些大师的作品(见附1)。
3.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玩“照镜子”游戏:找一找自己头部特别的地方
师: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最特别? 幼:我的眼睛小小的,还戴着眼镜;我的耳朵像数字3;我的头发是卷卷的„„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很特别,这些特别的地方都很有趣。
二、欣赏有趣的脸谱图或大师作品,拓宽幼儿思路,引导幼儿富有个性的想象
师:老师这里也有几张特别的脸,有的还用了一些特别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觉得哪幅作品最特别?什么地方最特别?它是用什么材料来装饰的? 幼:这些作品都很特别,有的耳朵像蝴蝶;有的一张大脸上还有三张小脸;有的脸像个爱心;有的辫子上还有两个小脸;有的脸上还插着羽毛„„
教师小结:这些作品有的很有趣,有的给人感觉很奇怪,但这些作品都很特别。
三、幼儿创作“特别的我”
1.师:老师也想变一个特别的
我。教师运用泥工的基本技能进行示范讲解:先用紫砂泥做脸盘(紫砂泥有些硬,可以先捏一捏,再压一压,尽量使脸盘变大),然后用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做眼睛、嘴巴、耳朵等五官,最后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装扮“特别的我”。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得特别呢?那你想变得怎样特别呢? 3.幼儿互相交流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时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变?”“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扮自己?”
4.幼儿操作,教师提示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进行创作(播放背景音乐)。
四、交流展示幼儿作品(见附2)1.请小朋友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什么地方变得最特别,心里是怎么想的。
2.同伴间互相评价:你觉得谁最特别?为什么? 3.教师评价幼儿作品:表扬有创意、能显示个性的作品。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用紫砂泥和辅助材料为自己设计了一张特别的脸,老师觉得只要小朋友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那你就是最棒的。
活动反思
泥塑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选择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材料——陶泥,并添加了羽毛、纽扣、吸管、毛线等辅助材料,让幼儿与材料展开积极互动,大胆想象和创作。另外,活动中还提供了一些大师的作品,让幼儿与大师直接对话,感受其独特的构思和创新,这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尤其是本次活动立足于让幼儿在熟悉“团圆、搓条、压扁”的技能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出“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我,凸显了幼儿对自己的想象和对自我的认识,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幼儿园)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泥塑花瓶》教学建议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泥塑花瓶》教学建议
上周调研的班级是大二班,带班的是年轻教师z老师。上午共两个活动,第一个是语言活动《笨拙的大钳子》,第二个是美术活动《泥塑花瓶》。课后,我与该教师进行了交流和反馈,并提出了建议。对语言教学的建议:
1、分析、吃透教材很重要。
拿到一个教材,如《笨拙的大钳子》,我们首先要确定这是语言领域的哪个内容,是故事呢,还是讲述,确定了基点后我们就可以按照基本的教学范式设计教案。因为故事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体验作品,而讲述的重点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用语言进行表达表述,两者是有区别的,教学时的侧重点和环节设计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很重要的。
2、提问设计的有效性。
讲述的提问要能引发幼儿积极观察画面中有价值的细节,具有针对性。如《笨拙的大钳子》前部分主要是讲大钳子给螃蟹带来的麻烦,教师的提问可以这样设计:“有一只螃蟹,它不喜欢自己的钳子,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为什么?”、“看看这幅画中螃蟹的大钳子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这样让幼儿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主题上来。如果只是提问“这幅画里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之类的问题就容易远离主题,造成时间的浪费。
3、教师语言的生动性 每一个的教学活动都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而语言活动中教师语言的生动性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上扬或低沉,使之深深地吸引幼儿的注意。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幼儿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这需要教师平时多多注意,多多练习,多看看一些教学生动的老师的执教,相信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第四篇:大班美工活动.doc泥塑花瓶
大班美工活动:泥塑花瓶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泥塑中搓条、压扁等技法,塑造出花瓶的基本造型,并做适当的装饰。2.感受手工劳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花瓶资料 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家里有花瓶吗?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花纹?
二、欣赏花瓶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花瓶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师:这些瓶是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发现?
它们瓶体似葫芦,叫葫芦瓶是南宋后期龙泉窑创制的。小口,短颈,瓶体由两截粘合而成。名与“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
它们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花纹?这是梅瓶,是典型的乾隆时期出的花瓶,口子小,正好适合插一枝梅花。所以叫梅瓶。
最后看一组。因为造型很像冬瓜,因而得名冬瓜瓶。而冬瓜瓶的寓意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小结:原来花瓶也有许多形状,有葫芦瓶、梅瓶、冬瓜瓶等。上面的花纹也多种多样。
三、幼儿尝试做手工花瓶 1.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已经欣赏过花瓶了,今天我们用泥贴一个花瓶,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能贴出花瓶呢?(泥塑中的搓条技法可以贴出花瓶。)
2.请幼儿讨论并演示泥贴花瓶的具体方法。
师:怎样才能把泥均匀地搓成长条?请你演示给大家看。(先搓圆再搓长,搓长时用力要均匀,可以把泥放到泥工板上搓。搓成长条后,在底版上用长条围合成花瓶的形状。)
师:你会怎样装饰花瓶呢?
幼儿自由充分讨论。(可以用泥条围合成图案,也可以用搓圆压扁的方法拼贴成图案)3.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尝试探索各种可能的方法制作花瓶泥贴画。(在装饰花瓶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瓶盖.牙签等工具进行图案装饰。)
第五篇:大班泥塑活动教案 - 竹板装饰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点、线及简单图形对竹板进行装饰,并运用所学过的排序方法。
2、进一步掌握团圆、压扁、搓长的技能。
3、培养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和体验玩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能按图形进行排序。
材料准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块竹板,一块抹布和竹刀,紫砂泥。
教师准备:竹板装饰画范例(1)―(3),将范例花边的排序图画在长条纸上,准备一个箱子,把范例在箱子中藏好,并用布盖住,梁祝音乐。
【活动过程】
一、老师告诉幼儿,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箱子”,(老师掀开盖在箱子上的布),非常神秘的问幼儿,想不想看看箱子里藏了什么东西?以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二、以“摸箱”的形式出示空白竹板和由简到繁的范例(1)―(3),教师将这些竹板放在投影仪上。师生共同观察范例中间图案与花边的特征,引导幼儿发现花边按规律排序的美。出示过程与步骤如下:
1、教师边转动箱子边念魔术词:“神奇的箱子转啊转,变出了„„”教师把手伸入箱子拿出空白竹板,问:变出了什么?(空白竹板)。
2、同样用上面的方法“变”出范例(1)―(3),引导幼儿依次观察范例。
范例1):这个竹板又多画上了什么?(中间画有太阳的图案)
范例2):引导幼儿发现竹板上的花边,找出图形排列特点,(中间画有一个小朋友的笑脸,花边由图形一点二波浪线规律排列组成)。
范例3):引导幼儿发现竹板上的花边图案的特点,(中间画有一棵树,花边由一个三角形+两朵花为“序”组成)。
3、教师在竹板(3)、(4)旁边贴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引导幼儿发现,竹板花边是由一组“序”往下重复排列而成的。
三、让幼儿以“小小设计师”的形式,参与作画。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已的装饰构想:“想在中间画什么?花边选用哪些图案组成?要将这些图案按哪种顺序排列?”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设计方案进行演示,在过(jy135幼儿教育)程中告诉幼儿该在哪些情况下使用抹布,保持个人与环境卫生。
3、提出作画要求:先想后做;先里后外。
4、全体幼儿开始动手装饰,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选择一定图形按规律进行装饰。
四、请幼儿将自已的作品陈列在“展览馆”里,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1、你觉得在竹板上作画好玩吗?心情怎么样?
2、你觉得自已的作品美吗?哪里最美?
3、“竹板”里的其它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五、活动延伸:
把竹板洗净,置于美工区角内,可让幼儿用颜料、橡皮泥和其它材料继续进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