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大众传播中比较网络 电视、广播、杂志、报纸、路牌等大众传播的优势和局限(共5篇)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24-654850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4 22:24: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众传播中比较网络 电视、广播、杂志、报纸、路牌等大众传播的优势和局限

公共关系中的大众传播比较

一.比较电视、广播、杂志、报纸、路牌等大众传播的优势和局限。报纸优点:1.制作简单 费用低廉

2.反应及时 信息量大

3.细节具体 较有深度

4.阅读自由 选择性强 报纸局限性:1.持久性差

2.报纸内容因信息量大而显得庞杂,往往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3.对于文化程度低的人来说,无法充分使用和享用这种媒介,这就大大限制了报纸的传播范围。

电视优点:1.覆盖面广 时效性强

2.形象逼真 参与感强

3.电视家庭化 有利亦有弊

电视局限性:1.信息保存性差

2.观众缺少选择性

3.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要求很高的技术手段,影响了电视的传播范围。

广播优点: 1.覆盖面广 渗透力强

2.传播迅速 时效性强

3.内容丰富 制作灵活

4.富裕想象 接近性强

5收听方便 个人性强

广播局限性;1.消息流失性

2.权威性较差

3.听众的收听率难以确切统计 杂志优点:1.内容专门化,读者群体化 2.解释充分 指导性强

3.连续性强 影响力深

4.印刷精美 保持性好 杂志局限性:1.时效性差

2.灵活性较差

3.杂志的专门化发展方向使其阅读范围受到限制,传播的覆盖面不够广泛。

路牌优点: 具可控性 针对性 目的性

1.在形式上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

2.其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受众行为的操纵

3.在传播方式上是一种反复刺激

或者说 1.到达率高

2.视觉冲击力强

3.发布时段长

4.成本低

5.城市覆盖率高

路牌局限性:1设计

2.大小

3.位置

二.网络时代,公众传播面对怎样的变化? 公众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传播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同时,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而且,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是在网络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人们自身交流的内在需求的促使下,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交流传播模式,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汇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之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特点:1.拥有强大的消解力量

2.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

3.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

4.每个参与者,无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和相互的控制。

局限性:1.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2.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

3.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传播效率低下

4.网络传播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时,却将人们封锁的电脑的旁边

5.即时交流工具是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即时交流工具的使用却不是对个人发展有利。

第二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户外、售点、网络等七大类的各自优劣势

关于对2007、2008年广州市荔湾区党政领导

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的考核意见

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组一行15人,受广州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的委托,于5月13-15日对荔湾区党政领导干部2007、2008年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在考核中,听取了周亚伟区长、江东副区长作述职报告,查阅了荔湾区的自评报告及有关档案资料,专访了周亚伟区长、江东副区长以及该区的编办主任、财政局局长、教育局局长、人事局局长,对来自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共144人进行了民意测评,召开了上述人员参加的4个座谈会,随机抽查了36所中小学(幼儿园)。在多方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了对2007、2008年荔湾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意见,反馈如下:

一、对2005、2006年考核意见的整改情况

在省、市联合考核组对荔湾区2005、2006年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督导意见中,提出了关于‚继续增加教育投入,用教育‘城市化’的更高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尽快解决部分学校在办学体制改革中遗留的‘产权’问题‛和‚加强对民办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扶持与管理‛的整改意见。荔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表现在:

(一)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2007、2008年,在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基础

条惠民补充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措施。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对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了实施教育‚三品‛工程和教育组团等一系列决策,推动荔湾教育的内涵发展。为解决南片原村办学校产权问题、三元坊小学周边环境改造问题、康有为纪念小学办学思路问题、西关外国语学校建设问题以及市一中、真光中学、市四中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问题等,区长、主管教育副区长多次深入学校调研,为学校排忧解难,为教育办实事。

2.坚持规划先行,引领‚文化立校‛,促进教育发展。荔湾区把教育发展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了《荔湾区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该区立足区情,提出了‚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的理念,以‚三品‛工程为突破口,通过开展以传统文化、西关文化、校本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全面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通过成立詹天佑少年科学院、何香凝少年艺术中心、奥林匹克少年学院等,促进科教结合、艺教结合、体教结合;通过鼓励学校更名与复名,提炼学校文化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从而,促进了学校的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3.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事管理体制。荔湾区按编制标准足额配备教师,以培养‚品牌教师‛为抓手,建立荔教新星、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荔湾名师等评选机制,实施校长、青年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监控机制,深化以教师职务聘任制为重点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基本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荔湾区注重提高教师待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未达标的学校进行改造,撤并了新隆沙西小学、市32中等14所中小学。同时,投入1854万元,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重点加强区一级学校和非等级学校的设施设备的配备。目前,荔湾区学校的学生生活设施完善,中小学的校舍、实验室装备和图书等基本符合建设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没有C、D级危房。

2.推动教育组团,提升综合实力。荔湾区以市一中、真光中学、市四中、西关外国语学校、南海中学、协和中学等6所知名中学为龙头,带动了一批以地域分布为域界的中小学、幼儿园共同进步,形成了6个资源整合、特色共享、教学互补、研究互动的学校群体,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荔湾区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与市电大荔湾分校、区成教培训中心整合后,实现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与培训一体化,形成了多功能、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3.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荔湾区开通了‚荔湾教育网‛,完成了荔湾教育宽带专用网的改造,建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南北两片信息资源的共享。全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达到了‚六个‛100%:100%学校实现‚校校通‛,100%学校建成校园网,100%学校配置了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网络电脑室配置率达到100%,中小学的信息课开课率达到100%,电教平台进学校达到100%。

三、存在问题及后续发展建议

(一)南片与北片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方面存在差距,南片学校的骨干教师相对匮乏;教师平均工资水

湾区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的复评,考核结果为‚优秀‛。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五日

大众传播中比较网络 电视、广播、杂志、报纸、路牌等大众传播的优势和局限(共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