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池课堂实录
《小池》课堂实录
课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小池》这首诗,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的有关春天的诗句。
一、复习导入,看图口述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刚学习了一些有关春天的古诗。谁还记得?XXX 生1:《春晓》(生背诗句)
师:嗯,背得真好,只不过有一丝小小的错误,春晓的作者不是王之焕,是谁呀? 生:孟浩然。
师:不要把作者记错。还有谁来? 生2:《绝句》(生背诗句)师:还有吗? 生3:《江南春》(生背诗句)
师:嗯,不错。还有一首。还有《春日偶成》,大家一起背。生:《春日偶成》(生齐背)
师:不管春夏秋冬,大自然的万物各有各的特色。从古至今,有很多的诗人,用他们来赞美着大自然的景色。那么前不久刚刚度过了立夏这个节气,时值初夏,今天,就让我们学一首有关夏天的古诗。题目叫?
生:《小池》
师:那么课前,何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这首,谁来告诉我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4:宋代杨万里。
师:是宋代的杨万里,宋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准确一点说是? 生4:南宋。
师:杨万里的诗读起来非常的朗朗上口,他的诗通俗易懂,而且极富生活情趣。现在我们就来好好的学习这首古诗。那么在学这首古诗之前呢,有一位画家将这首诗绘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挂画),同学们,你们能用你们最精彩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吗?好先请一位同学来,XXX你来。
生5:在青色的小池塘上,在青色背景的小池塘上,我看见了有一些碧绿的,有一些碧绿的荷叶,岸上还长着青翠碧绿的柳树,这样的美景,这样漂亮的美景引来了一只小蜜蜂,小蜜蜂在„(有学生小声提醒说是蜻蜓)呃,一只,一只蜻蜓在荷叶上偏偏起舞。
师:好,你在刚才的描述中注意了运用一定的顺序来描述这幅图画。生:由远及近(齐答)师:还有谁来描述?XXX 生6:在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池塘里,有一片片碧绿碧绿的荷叶它们像一把大伞,远处还有几棵柳树,它们的叶子好像在合理洗头。
师:嗯,在梳理它的头发。
生6:这样的美景不时引来了小蜻蜓,小蜻蜓在荷叶上飞来飞去,可爱极了。(生6说的时候,老师不住地点头)
师:那么,同学们来看看这里的荷叶,荷叶有什么不同?是我们所学过的《荷花》这片课文里的荷叶那样又大又圆吗?
生:不是(齐)师:有什么不同?
生7:这里的荷叶是嫩绿色的。
师:哦,从色彩上观察的,还有吗?XXX 生8:这里的荷叶都很长,而且很尖。师:哦,是尖,这里是尖尖角,这里的荷叶全都很尖,说明它怎么样? 生:没伸展(生各自回答)
师:还没有完全伸开来,说明它是不是盛夏? 生:不是 师:是? 生:初夏
二、初读想象,找出景物
师:那么刚才同学们用你们最精彩的语言描述了一下最吸引你的景色,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初夏的荷塘又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呢?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倒120页,自己读一读书,并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边读诗句边思考,诗人到底描绘了那些景色,用笔圈一圈。诗人向我们描述了哪些景物?
(生自由读约30秒,师巡视教室)师:把句子读通顺了,再来完成第二项任务,圈一圈,诗人到底给我们描述了哪些景物?(生拿出笔圈景物,用时约30秒)师:相同的景物就不要重复圈了。(师提示学生)师:谁来交流一下?诗人描述了哪些景物?XXX 生9:我了解了泉眼。师:哦,泉眼。(在黑板上圈出“泉眼”两个字)生9:树荫。师:嗯。(在黑板上圈出“树荫”两个字)生9:水。
师:哦,这里的水,就是这里的什么啊? 生:细流。
师:嗯,对了。这里的水呀是细流。生9:还有小荷
师:哦,还有这里的小荷。为什么是小荷呀?XXX 生10:因为它这个荷叶是刚刚才长出来的,还没有完全展开。师:哦,还没有完全展开。所以这里才是小荷,对不对? 生9:还有一个是蜻蜓。
师:嗯,还有一个是蜻蜓,对吧。生:对。
师:下面,我请同学们,你们先读诗句,你脑海中会有怎样的情景?(生自由读诗)师:你可以就一个点来说一说。谁来说一说 呢,好,XXX你来试试看。生11:蜻蜓在荷叶上飞来飞去,飞上了天,就好像在翩翩起舞。师:嗯,好的。你主要围绕蜻蜓来说的。还有谁来?XX。
生12:嗯在边上有,有姿态万千的,姿态万千的碧绿的荷叶在随风摆动,就像在跟我们招手。
师:嗯,用一个姿态万千来形容荷塘里的荷叶。刚才我们用了一种方法来读诗。就是什么呢,就是读着读着,脑海中出现一幅画面,这是一种重要的读诗方法。这就是(贴事先准备好的卡片)
生:读诗句,想画面。
三、解词句,指导朗读、想象、表演
师:哎,这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那么诗人究竟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初夏荷塘图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呀,我们首先必须理解诗句中的一些字词的意思。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同桌之间读一读,交流体会,看看你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13’04”)
(生自由读约1分钟,约师巡视,给学生提示。)师:XX你了解了那个字的意思?
生13:我知道“泉眼”的意思是泉水的出口。
师:哦,泉水的出口。那么大家来看一下这个泉眼是大还是小? 生:小。
师:那么这里的水流是大还是小? 生:小。
师:出口小,流出的水也就不多。还有谁了解了哪个词的意思? 生14:我了解了“晴柔”的意思是晴天柔和的光。师:哦,“晴”是指什么样的天?
生:晴天。师:“柔”又是指? 生:柔和的风光。
师:嗯,好的。还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说说?XX 生15:我了解了荷塘里的“细流”就是形成的漩涡。
师:嗯?形成的漩涡,溪流形成的了漩涡吗?水流怎么样? 生15:就是水流很小 师:水流很小,流的很? 生:慢。师:对吧,(生点头)哎,对的。还有谁了解了哪个词的意思? 生:我了解了“树荫”就是树的影子
师:哦,树的影子。是大树倒映在水面上的什么啊? 生:影子。
师:嗯,还有呢,还有谁能说说? 生1:我了解了尖尖角。尖尖角是指刚生出的紧抱着的嫩角,嫩角就是这里的荷叶尖端。师:哦,这里那里是尖尖角,你来只给大家看看。(生1到黑板前挂的画上指)师:哦,这里的尖尖角说明荷叶怎么样?是刚刚长出来的样子。对不对?嗯,还有没有?噢,XX。
生13:“惜”是爱惜 师:“惜”是爱惜的意思。嗯,不错。还有没有其他同学。好,没有了。那么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再细细来品味。好。那么同学们,刚才我们初学了诗句,读准了字音,也了解了部分字词的意思,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句的字里行间,来品味一下诗人站在荷塘边的那种悠闲和惬意。现在,谁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这是一口怎样的泉眼,泉眼中留出的水怎么样呢?流速怎么样?该怎样的读。试试看,谁来读?XXX 生1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好,你觉得在诗人的笔下,这小池塘中的泉眼怎么样?这是一口怎样的泉眼? 生17:这是一口小泉眼
师:小泉眼。那么从这口小泉眼里,水在怎样的流出来呢?我请以我为同学说。生:细细地流淌。
师:细细地流淌,好。这边的同学发言比较多,看来你们喜欢这首古诗。生:缓慢地流淌。
师:缓慢地流淌,好。那么我们曾学过《泉城》这片课文,对吧。那么你们说说看,从这口泉眼中流出来的水声是虎啸狮吼般的吗?
生:不是。师:是? 生:静悄悄的
师:那么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水很? 生:少。师:很? 生:慢。
师:由此可见,泉水渐渐地、慢慢地从泉眼里流出来,就像谁舍不得水流出来?(静了5秒钟)好像谁舍不得水流出来?XXX 生18:好像泉眼舍不得水从它的洞里流出来。师:哦,对了。那么,这里“惜”是什么意思? 生:爱惜
师:或者怎么说? 生:珍惜。
师:这里什么意思?
生(一个男生突然插嘴说):舍不得。师:哦,对了。这里是? 生:舍不得
师:所以我们在读第一句诗的时候,要读出怎样的情感来? 生:舍不得。
师:嗯,谁来读?这口泉眼它舍不得泉水从它的眼里流出来,不愿意多流一点点,显得它很舍不得,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XXX 生1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师:嗯!再舍不得一点。谁来?XXX 生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预备,齐。生: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唔,我想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得这么轻?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哪个词告诉你们的?
生:“无声”。
师:哪个词告诉你们的? 生:“无声”。师:哦,“无声”,说明声音很? 生:小。师:几乎都? 生:听不见。
师:好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树荫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诗句的第二句。谁来读一读。XX 生20:树阴照水爱晴柔。师:好,那么你们来看一看,“树阴照水”你怎么理解的?“树阴照水”,“树阴照水”你怎么理解的?
生21:树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
师:哦,倒映在水面上,那么它为什么会倒映在水面上?XX 生22:树荫它很喜爱晴天柔和的光。
师:哦,柔和的光,对不对?所以看出来,这里的“爱”是什么意思呀? 生:喜爱
师:树荫倒影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它怎么样啊? 生:喜爱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师:所以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我们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来啊? 生:喜爱
师:谁能用喜爱的语气来读好第二句呢?XXX 生1: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嗯,很喜爱,谁能更喜爱一点?嗯,我看到有些同学,哦,XXX。生23: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我们所有女同学一起来读好不好?(女生齐读)
师:特别的喜爱。好,那么,同学们你们来看一看,这一二两行诗主要写了泉眼、细流、树荫。作者把泉和和树荫当成了?
生:人来写。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你怎么知道的呢?XX 生24:只有人才会“舍不得”和“喜爱”。
师:哦,只有人才会“舍不得”和“喜爱”这种? 生:感情。
师:好。作者把泉和树荫当成人来写,让它们有了人的情感。其实呀,这是融进了作者的情感在里面。那么从这一二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片荷塘非常的?
生:喜爱。
师:那么,让我们怀着喜爱的感情来读好一二两句。生: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生齐读)
师:噢,你看,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来,没有一点声音。那池边的绿树照映在河面上,仿佛很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忽暗忽明,若隐若现。这是一片怎样的荷塘呀?没有声音„
生1:这是一片静静的荷塘。师:这是一片,你说。
生20:这是一片平静的荷塘 师:你说。
生25:这是一片安静的荷塘。
师:对了,所以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把声音读高? 生:不能。
师:对了,那轻轻地,再读一遍。预备,齐。生: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生齐读)
师:多美呀,那么,刚才同学们在学习一二两句诗的时候,我们通过走进诗句的字里行间,理解了诗意,从中体会了诗人的情感,这叫做?(贴文字卡片:解诗意,悟诗情)
生:解诗意,悟诗情
师:这也是一种方法。下面,用这一方法来学三、四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三四两句,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自由读,每人阅读两遍诗句。)
师:XXX你起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3: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的小角,但是早有蜻蜓立上了头。
师:能不能说的更美一点呢?我们知道诗句的字数很少,但是背后隐藏的内容很丰富。对不对。谁能说的更丰富一点?
生16:鲜嫩的小荷在水面才露出尖端,早已有蜻蜓欢快的飞上头上和它交流。师:哦,它们欢快的交流。谁再来说说看。好,XXX 生1:小小的荷叶刚露出尖,可爱的小蜻蜓就停在了它的头上,翩翩起舞。
师:嗯,好,同学们这一片荷塘中的荷叶怎么样?非常的?我找同学来说说看。刚才我们回答了这是一片小荷,小荷怎么样?XXX 生11:非常的嫩绿。
师:哦,从它的颜色看出来了。还有吗?XXX 生26:碧绿碧绿
师:嗯。完全展开的荷叶是碧绿碧绿的,那么刚刚伸出水面的是什么绿? 生:嫩绿。(齐)
师:嫩绿,对吧?哦,看到这幅画,你看到怎样的小荷?才怎么样?露出了? 生:露出了尖尖的角。
师:好,那么,这里有一个字,“才”“才”这个字有三种解释,你觉得哪种解释在诗句中最恰当呢?哪种解释最恰当呢?XXX
生27:第一种,刚刚的意思
师:哦,也就是说嫩绿的荷叶怎么样啊? 生:刚刚露出水面。
师:对吧,啊。还有一个字“早”,你们发现了没?(圈“早”)那么,你们看,它刚刚露出水面,就有谁来跟它打招呼啦?
生:蜻蜓。
师:哟,它刚刚露出水面,就有老朋友来跟他打招呼了,一个“才”,一个? 生:早
师:唔,说明诗人想传达什么信息呢?XXX 生28:诗人很喜欢这种嫩绿的荷叶。
师:哦,好的。你们看一看,这么一个细小的,而且有趣的大自然片段就被我们的诗人给捕捉到了,而且写入了他的诗中。那么,这两句,我们应当读出怎样的情感呢?XXX 生13:读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情感。师:为什么呢?
生13:因为嫩绿的荷花(师纠正说是“荷叶”)才刚露出了小角,可是蜻蜓早就飞来了,所以是迫不及待。
师:哦应该读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你来读一下。生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师:其中的那个字突出了迫不及待的心情? 生:早。
师:好,你读得特别的急切。还有那位同学起来说说你的理解呢?XXX 生29:读出高兴的情感
师:为什要读出高兴的情感?
生29:因为这样美妙的情景被诗人捕捉到了,他应该高兴才是。师:哦,那么,你来读一读。
生2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嗯,好的,还可以读出怎样的情感来呢?XXX 生27:可以读出喜爱的心情。师:那为什么是喜爱的心情?
生27:因为如果蜻蜓不是喜爱荷叶的话,它不会早就飞到荷叶上。师:嗯,好,那么你来读给大家听。
生2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嗯,那么同学们来看一下,小蜻蜓过了整整一个冬天才和嫩荷叶碰上了。它应该和荷叶有怎样的对话呢?同桌两个同学交流交流。(生自由交流1分钟)
师:好它们应该怎样交流呢?XX你先来。
生b:呃,蜻蜓可能会问刚刚露出水面的小荷叶,师:你们两个让人一个就是小蜻蜓,一个就是刚露出水面的荷叶,谁是蜻蜓? 生a:荷叶姐姐,荷叶姐姐,你怎么长出了尖尖角呀?
生b:因为现在是初夏,我,我刚发出了嫩嫩的芽,嫩嫩的荷叶,才有了尖尖角。到了盛夏,我头上的荷叶就会非常的,就会遮蔽了太~。
师:就会怎么样?就会~又大又圆。
生a:太好了,到了盛夏的时候,我就到你的下面乘凉吧。
师:唔,好。说得真好!好,谁再来交流交流?好,你们两个再来交流交流。生c:老朋友,一年多不见了,你可好啊? 生d:嗯,我很好啊!你去哪儿了?
生c:我在做工哪!这好长时间不见了,你还变漂亮了许多呢!还换了一身嫩绿的衣服呢!
生d:因为现在是初夏,我才发了新芽,而且还长出了尖尖的角呢!生c:那你夏天到了,下大雨了,你可以给我在你的大伞下面躲雨吗? 生d:当然可以啦!
师:嗯,好。还有谁愿意来交流交流的?哦,XXX你愿意来交流。生e:一年多不见了,你怎么还长了尖尖角呀? 生f:因为现在是初夏,我,所以我才长了尖尖角。生e:那初夏之后我要到你的~ 师:有没有其它的内容啊?好,这样吧,由于时间关系,我,你们都知道何老师喜欢什么?
生:不一样的答案。
师: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想交流的,由于时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后继续交流。好,那么同学们,你们看,整首诗在同学们不经意间,通过读诗句、想画面,解诗意、悟诗情就把这首诗差不多学完了。下面,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呢?好,试试看。
(生自由读约45秒)
师:好,停。有些同学迫不及待了,好XXX,你来。
生30:小小的泉眼水流无声地流着,好像舍不得它一样,柳树的影子倒映在~ 师:舍不得谁?
生30:舍不得源源不断流出的泉水,柳树的影子流水中,因为它很喜欢柔和的天气。虽然嫩绿的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的角,却早有一只蜻蜓在它头上愉快的玩耍。
师:嗯,非常的流畅,为她鼓鼓掌好不好。(生鼓掌)师:那么,同学们,其实初夏的荷塘还有其它的一些有趣的景致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美美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你的脑海里还会想出哪些景物来呢?(师读诗,生闭眼听。)睁开你们的眼睛。嗯,你的眼前还闪出哪些画面来呢?是诗句当中没有提到的。XXX 生8:有一只小青蛙蹦上了荷叶,后面还跟着好几只小蝌蚪,原来这只青蛙是它妈妈呀。它好像在说,连蜻蜓都来了,如果我在不来的话,就赶不上看这嫩绿的小荷叶了。
师:哦,它带着自己的宝宝来认识嫩绿的小荷叶呀。好,有没有其它的?看看这边还有好多好多没举手的。来看看,XXX。
生:嗯,我想,我还能看到一个头还没有露出来的花骨朵。
师:哦荷叶当中的,对不对?也迫不及待地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舞姿。好,还有谁,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只小动物趴在池塘边看风景。
师:哦,不仅诗人在看风景,小动物也迫不及待地,也来欣赏这美景了。
四、拓展阅读与比较
师:那么,诗人杨万里呀,可能,他非常喜欢夏日的风光,所以呀,他还写了一首诗,同学们想不想看一下,来欣赏欣赏?
生:想!师:(挂小黑板,上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好,看到没有,它也是写什么时候的景致的? 生:夏天。
师:哦,也是写夏天的,看来杨万里与夏还真是情有独钟的。那么,都是写夏天的,那它们的风光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呀?好XX你说。
生31:小池是写荷叶的,而那个是写荷花的。(其他学生小声说“不对”)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她的发言,你有没有补充?她说这一首(《小池》)是写荷叶的,而这一首是写荷花的。
生:也写了荷叶(生纷纷自己答)师:哪一句看出是写荷叶的?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师:哪一句是写荷花的?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仅仅只写了荷花吗?(师手指小黑板)还写了。。? 生:藕、荷叶(生纷纷自己答)师:XX你来代大家说。生:还写了荷叶。
师:哦,这首诗里的荷叶叫什么啊? 生:莲叶。
师:这里的莲叶就是? 生:荷叶。
师:那这里的荷叶和这首诗中的荷叶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哪些不同?今天第一大组的同学不够活跃。这边的同学能够积极举手。好XXX.生32:小池中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而那边的荷叶都已经是碧绿碧绿的了。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32:接天莲叶无穷碧。师:那个词? 生32:碧,那里面的“碧”。师:碧说明颜色很深。生:深。
师:而这里(指着图问)的颜色是? 生:嫩绿。
师:而这里(指小黑板)的绿是什么绿? 生:深绿。
师:你们从颜色方面看出了不同,有没有从其它方面看出荷叶的不同来呢?XXX 生15:小池是写初夏,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写盛夏。
师:嗯,对。那么,荷叶除了颜色上的不一样,还有没有不同? 生33:小池写的是嫩绿的荷叶,而刚刚那首诗写的~ 师:还怎么样?(指着图问)还蜷缩在一起,多吗? 生:不多。
师:但是你看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里“接天莲叶无穷碧”,多不多? 生:多
师:哪个词告诉你莲叶很多。XXX 生34:接天莲叶。
师:顾名思义,莲叶很? 生:多。
师:多到什么程度了? 生:都能连到天了。师:多到怎么样?XXX 生35:多到都看不清了。
师:看不清了,多到都跟天怎么样?都跟天连为一体了。那么这两句也是千古? 生:名句。
师:那么,下面,我们来把这两首诗再读一读,我们请一二小组读《小池》,三四小组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组(三四组)的同学任务比较艰巨,我们刚学了这首新诗,老师和三四小组一起读好不好?
生:好
师:比较比较看,看同样是夏的景致,有什么不同的景致?来,一二组同学,小池。(一二小组读《小池》,)
师:嗯,好,我们接着来,现在要到盛夏了啊!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齐。(三四小组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嗯,读得真棒,刚刚才学,你们就会读了。好,不管是春季也好,还是夏季也好,我们的所了解的都仅仅大自然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各种各样新奇、生动、多彩的景致等待我们去寻找,去发现。
第二篇:《小池》说课稿
《小池》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池》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小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时间”“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九个方面来说一下我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一、说教材
古诗《小池》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古诗通过对细流、树阴、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了一副初夏风景画,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的感受夏天的美丽景色。
二、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学生活泼可爱,乐于读书,求知欲强。对于阅读已经产生了兴趣,家长更是注重孩子的古诗学习,所以在阅读中体味古诗内容的优美,并结合诗文的语言环境学习生字变得尤为重要。由于我所在的`地区声母“l”和“r”的发音不够清晰,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于价值观这三方面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流”“柔”等生字,会写“爱、尖”等生字。
2、培养孩子朗读古诗的兴趣,并使孩子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的朗读使孩子能很好的体会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的书写。
2、教学难点:会背这首古诗,并能体会这首诗的美丽景色。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对比学习法:运用以前学过的字来与现在将要学习的新字相结合,形成对比从而很好地学习将要学习的新字。
2、开火车法。
3、诵读悟情法: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读》中写到:诗不仅供朗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真样才能陶治性情。所以古诗教学切不可忽视朗读,要让学生通过吟咏把握全貌,理解古诗的内容。
(二)学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内合作探究能力。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准备生字卡片
七、说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走进古诗
因为孩子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所以在上课的开始我会让孩子背诵自己拿手的古诗,从而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直接揭题,让孩子们齐读课题,走进古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找孩子起来读这首古诗,并对其进行表扬。
2、自读古诗,认识生字
打开课本用小手指着古诗进行自由的读,这是我将会提醒孩子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运用拼音来学习,还可以同桌或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能够全部认识这首古诗中生字的孩子还是不多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找出不认识的字,并能够进行学习,更能够加深对这些字的理解。
3、检查自读情况
(1)让孩子看着打屏幕上的带着拼音的生字,点名让他们读这些字。在读的过程中我会提醒他们读准字音。
(2)读大屏幕上的去掉拼音的字,并用开火车的方式来对这些生字进行记忆。
(3)通过课件帮助学生对新学生字进行记忆,例如“也、池”“昔、惜”“阴、晴”“柔、露”这些字的对比来进行记忆。
(4)同桌间运用手中的生字卡片进行检测,加固对这些生字的记忆。
(5)让孩子对新学的生字进行组词。
这样可以使孩子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掌握本节所要掌握的生字,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
4、通过课件学写生字
因为低年级孩子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所以在课堂上学写生字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通过课件上的笔画顺序,和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来使孩子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让孩子进行书写且提醒孩子正确书写姿势。
5、把生字回归古诗进行朗读。
(三)理解古诗,朗读感悟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孩子们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这样可以避免教师讲课的重复。
2、不明白的字词小组内进行自我解决。提高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教师指导孩子把全诗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解决词义和整首诗的意思。
(1)重点的讲解古诗中的重难点字词
(2)带领孩子吧古诗的整体意思通一下
(3)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述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
4、指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从读的过程中体会出古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5、指导背诵。
(四)作业延伸,全面巩固
1、把这首古诗回家背给自己的家长听。
2、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找几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并且把这些古诗读熟练。
九、说板书设计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惜细流
树阴爱晴柔
小荷露
蜻蜓立
第三篇:小池教案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金辉学校 刘丹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会标出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难应该开动脑筋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会标出自然段
2、了解乌鸦乌鸦喝水的过程,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猜的准: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乌鸦)(5分钟)。
二、初读感知,初读第一自然段,集体感知。
1、出示课件:乌鸦口渴了,它当时是什么感觉?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口渴”时的感受。
2、乌鸦是怎样找水的?请小朋友找出来,并读一读。
3、你能读出乌鸦想喝水时的心情吗?
4、乌鸦找到水了吗?请小朋友读一读。.(分组读。)
三、精读2至3段。集体感悟。(5分钟)
1、小乌鸦喝不到水,它想什么办法来了呢?
2、①句子练习:会用“渐渐“说句子””
②分组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会正确的划分自然段。
四、课文延伸,发散思维(15分钟)
思考:
1、小朋友课文当中的小青蛙非常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好办法,假如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想一想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请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同学听。五:指导背诵:
1、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故事。
(让学生各抒己见,如看图背诵、看动画片背诵等)
2、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教师领读。
六、教师指导书写:
1、观察“法、找、许”三个字的写字特点: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田字格内的生字,学生范写,教师评讲。
3、学生观察“可、石、办”三个字的字行特点,先描红,然后评议修改。
五、总结学习
亲爱的小朋友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遇到问题我们不要紧张害怕,要肯于发动自己的脑筋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当堂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石()见()乌()
古()贝()鸟()
2、用渐渐地说句子。’
1)
2)----
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第四篇:小池教案
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小池》,能够准确掌握杨万里的背景以及诗歌创作特点。
2、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的古典美意境。
3、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爱好美好事物的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小池》,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通过学习《小池》培养学生的发现美得能力,留意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小池》是三年级的课文,对孩子门来说这么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这份热爱之心,以及古诗用词的精妙(尤其是 “惜、爱、露、立”),都是比较难体会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愿?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
1、看图引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图画。小朋友们赶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课件出示图片“池塘”图片。师:你们看到什么了?
2、揭题“小池”。
(1)读题,注意读好“池”是翘舌音。
(2)随机识字。师: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池”字?
3、课题拓展。师:你们喜欢这个小池吗?为什么?
4、引导再次读题。师:那咱们就用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课题。
(二)欣赏图画,引学古诗(1、2两行)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小池的水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猜想完毕后,课件展示“细小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师: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师告诉你,这个池塘的水是从这个泉眼里(课件指着泉眼)流出来的。练读“泉眼”。
2、请仔细观察观察,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
(1)同桌讨论。
(2)个别汇报。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师:细细听听,有声音吗?(引出无声)师: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样子?(引出惜细流)
3、教学生字“惜”。
(1)指名读。
(2)师:谁能给他找找好朋友。
(3)师:看看图,读读诗,是谁舍不得谁呀?
4、引导朗读第一行。
师: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语气读读吗?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师:读得那么好,你瞧,太阳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课件展示柔和的阳光)
5、出示“晴柔”引导读准“柔”字。
6、课件展示“树阴”。
(1)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学习生字“阴”。
(2)师:树阴在哪儿呢?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学习生字“照”(注意翘舌音),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7、出示第二行古诗。
(1)个别读。
(2)学习生字“爱”。
①个别读。
②师: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③师:在这里,是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阳光?
(3)那你就带上高兴的心情,喜欢的语气读读吧!
(三)出示古诗,绘图体会(3、4两行)
1、出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自由读读这两句古诗(读正确)。
(2)指句读。
(3)电脑老师范读,师: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4)指名反馈。
2、组织学生看诗画图(可以独立完成,也可找几个小伙伴合作完成)。
3、组织评画,在评议中随机教学生字“露”“立”。
“露”:(1)师: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2)师:你能给它找朋友吗?
(3)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立”:(1)师: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指名表演。师: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3)引导书写。师:仔细看,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范写描红自由练习
(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
1、引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读。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牵引示范)。
(4)再次个别朗读(尝试品读)。
(5)同桌互读(扩大朗读训练面)。
(6)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2、组织背诵。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师: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嫩嫩的荷叶,可爱的小蜻蜓,还会有什么?
2、换位体验,说话训练。
师:如果你就是只可爱的小晴蜓,你就是条活泼的小鱼儿,你就是这嫩嫩的荷叶……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3、师:多可爱的小池!多美的小池呀!难怪大诗人杨万里看到后会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古诗。
引读杨万里的《小池》。
4、师: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来感谢一下杨叔叔齐读古诗。
板书设计:
小池(杨万里)
泉眼
惜
树阴
爱
小荷
露
蜻蜓
立
第五篇:小池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小池》教案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教材分析
《小池》这首古诗,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三、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泉、流、爱、柔、荷、露、角’’七个生字。
2、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的古典美意境。
3、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爱好美好事物的情趣。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小池》,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通过学习《小池》培养学生的发现美得能力,留意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
《小池》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里的一首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么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这份热爱之心,以及古诗用词的精妙(尤其是“惜、爱、露、立”),都是比较难体会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的意境,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这是什么?小朋友们赶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课件出示图片“荷花”图片。师:你们看到什么了?
2、揭题“小池”
(二)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词
泉
流
爱
柔
荷
露
角
重点讲解’’荷、露、角’’三个多音字
2、了解作者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
3、把生字放进课文读并给生字找好朋友 泉眼
细流
爱晴柔
小荷
才露
尖角
4、给古诗画出节奏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根据节奏有感情的朗读
6、比赛朗读古诗
请两位同学朗读古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深入学习古诗,体会诗意
1、师:泉眼什么意思(泉水的出口)惜(爱惜)细流(细小的流水)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刚刚出水的嫩荷叶)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
2、课件出示小荷尖尖角和蜻蜓的图片
3、提问:小池写了夏天的哪些景物? 泉眼,细流,树荫,小荷,蜻蜓
这首诗写的是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作者写了夏天小池美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
(四)课外拓展
1、和家人出去旅游,看到一片荷塘,还有蜻蜓立在上面,你会用哪些诗句来形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南宋诗人杨万里还写了一首描写夏天景物的诗,课件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同学们根据节奏读一读,课下背一背,对比一下两首诗的异同点。
(五)板书设计
荷{
河 露{
和 角{
禾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