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库城小学提升薄弱学科工作总结1
2009--2010学年库城小学提升薄弱学科工作总结
关注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是中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宗旨的重要内容 ,也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这种相对薄弱的地位得不到改变 ,就不可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基础教育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必须加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首先解决好教学思想问题。教师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一是要树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全面质量观 ,即在学科教学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学生观。三是要树立高效率低能耗的效率观 ,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 ,使教学中各要素有机联系起来 ,发挥互相协调的整体功能。2 加强教学督导 ,落实“两全”方针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了解教学工作 ,深入基层研究指导工作 ,检查督促“两全”的落实。
(一)取得的优点与成绩
学校在提升薄弱学科教师素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机构健全,措施有力。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农村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明确由校长为学校提升薄弱学科教师素质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校长室、教科室、学科研训组三级培训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本校薄弱学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进行科学规划,在培训前,学校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要求,制订出《师德与教师职业》、《库城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新课程教学评价》四门学科的培训计划;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按照计划项目,由主持人负责实施培训,每位参训教师按主持人要求参加培训,记载培训内容,并完成相应的培训作业;这样,每次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学时、人员等方面都能进行合理安排,确保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工作有序推进。为确保素质提升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制订出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教师素质提升的整体规划,制定新教师培训制度,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素质提升工程培训领导小组和培训考核小组,将培训工作纳入对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与年终评优评先挂钩,措施落实具体,管理手段科学有效。
2、经费到位,设备齐全。
库城学校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素质提升工程教师培训经费的必要投入,学校设立教师科研培训奖励制度,对教师外出集中培训均能按规定给予报销,学校用于更新培训设备、聘请专家、添置图书、教师外出培训的差旅费、培训费等素质提升工程经费支持均能达到每年不少于教师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三。在培训基地上,学校至少有一个能供全校教师集中学习的电化教室,有独立的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还购置了各年级、各学科的多媒体课件;在培训设施上,学校有一个可以容纳十几台电脑的计算机房,计算机都已联网,学校有自己的的校园网,便于教师上传资料,达到资源共享。
3、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学校重视培训者队伍的建设,注重对培训者的水平培养,学校项目主持人和素质提升工程成员通过参加相应的业务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确保教师素质提升的质量,此外学校还外聘专家和其他学校讲师团成员来校讲座、辅导,丰富学校的提升工程内容,还组织教师参加县、市级培训,要求回来介绍他校的培训经验,使本校的素质提升工程方式更灵活多样,学校还组织教师积极研究和探索培训的形式,建立了自修反思、结对帮带,开课评课、专题讲座、主题研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会诊、案例引领、读书沙龙、课题牵动、请进走出等多种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固定,学校建立学科培训活动日制度,每个学科有半天时间安排学科培训活动,培训工作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紧密结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使教师觉得理论学习能够为实际教学服务;培训内容也比较丰富多彩。通过我校务实、创新的培训工作,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培养了一批名师、名校长,许多论文、课题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在省市级论文、课题评比中获奖。为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推动推动提升工程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我们在看到自己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和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校薄弱学科培训的有关制度还有欠缺,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学校领导重视素质提升工程薄弱学科教师素质的培训,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培训制度,但有一些遗漏欠缺,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培训资源缺乏,研训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学校研训资源不足,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由于学校待遇差留不住,也因为学校资金紧缺,不可能花大本钱请外聘专家,校本培训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为此,要进一步整合研训资源,在充分挖掘校内培训资源的同时,切实增设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解决校内资源不足,培训不尽如人意之状况,还可以通过学校简报、校园网络、教育博客等形式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作;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
3、缺少课题引领,培训还需主题化、系列化。
学校缺少教师教育的课题;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培训缺少主题,以研代训。为此,培训要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加强培训前的调研工作,结合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学期初,要面向全体教师发放培训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根据教师自身需求,确定培训专题,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对全年的培训工作有一个系统的安排,把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促进培训主题化、系列化,让教师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同时,要进一步推进课题发展、成果普及,规范实施以课题为中心的培训。
4、档案管理工作有待规范,材料整理须齐全、及时、详实。学校不够重视档案整理工作,虽然培训工作在扎扎实实地开展,但缺少收集培训过程原始资料的意识,资料还不齐全,资料的整理、归类还不规范,检查组指出规范档案管理的要点:简洁、分类,重过程。如学科研训组每次培训后,档案里有以下内容要体现:研训组的活动计划、讲课稿、参加教师签到表、活动内容记录表、活动总结(如听课,要有听课老师笔记、评课内容、教学反思);另外,规范的档案整理,还要建立目录索引,让检查者一目了然。
总之,在这次提升薄弱学科教师素质的活动中,学校领导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能开拓创新,探索并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新模式,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改革意识不断增强,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篇:库城小学提升薄弱学科工作总结2
2010----2011学年库城小学提升薄弱学科工作总结
抓薄弱学科建设,促教师素质提高
为了消除学校发展的障碍,今学年学校把教学工作的重心下移到了薄弱学科建设上,努力提高薄弱学科教师的教学成绩,从而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所谓薄弱学科,是指组内教师业务素质、教学水平整体不高的学科。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有利于均衡各学科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为了将薄弱学科的建设落到实处,收到理想的效果,学期初,学校出台了“加强薄弱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采取得力措施,突破薄弱学科教学。现将学校加强薄弱学科建设的做法简单做以介绍:
第一,加强薄弱学科的集体备课,让薄弱学科的教师使用统案进行教学。
集体备课是教师备课的关键和重点,是集中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加强薄弱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以集体备课为载体,以使用学案教学为抓手,实行定时集体备课与即时性交流相结合的集体备课的形式,搭建平台集中团队力量,最终形成能有效指导教学的统案,并使薄弱学科教师共享集体智慧,使用统案进行教学。
1:是确定集体备课时间。学期初备课组要以级部为单位确定出集体备课的时间,并上报课评处备案。
2:是每单元确定一名主讲教师,负责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在集体备课(定时的集体备课)时,主讲人要将自己对本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点、重疑难点以及挖掘出来的“真问题”等进行分析讲解。同时备课组成员要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发挥备课组全体成员的智慧,群策群力,将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重点、难点分析透彻,并对挖掘出来的“真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总结突破思路,形成统案。
3:是集体备课时,备课组成员轮流主讲,最后由备课组长根据集体备课的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分工,分头整理出统案(每周二节),并打印出来,提前一周分发给其它备课组成员。教师必须使用统案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感悟或遇到的问题,要进行即时性交流(不定时的集体备课)。
4:是每位教师所讲的每节课都要以构建优质课堂、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首要目标,围绕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讲授时间,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用真问题组织教学,学生互动合作学习,精讲多练,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加强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质量提高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二,抓追踪听评课,解剖分析薄弱课堂。
要想真正提高薄弱学科的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最关键的。薄弱学科教师必须切实提高授课艺术,用真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要做到精讲多练,当堂检测,及时反馈,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为了提高薄弱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听评课领导小组,专门对薄弱学科进行追踪听评课。以调度课的形式,每周听评2—3节课,即听即评,同时检查是否使用统案进行教学。授课教师一般在2—3天前接到听课通知,提前做好准备。讲课结束,先由讲课教师谈一谈所讲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自己本节课教学感受,主要说明自己是在哪些“真问题”的引领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然后评课小组成员进行评课,主要评价“三讲三不讲”的落实情况,开诚布公地指出课堂教学中哪些是学生已经会的、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哪些是讲了学生也不会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授课教师根据评课小组的评课意见,进行自我改进完善,等候评课组的追踪听评。评课小组对不过关课堂的追踪直至课堂达标为止。
第三:追踪成绩分析,检测薄弱学科发展状况。
薄弱学科的强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我们在抓备课、抓课堂的同时,还对薄弱学科进行跟踪检测和成绩分析。阶段性考试(学校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教科院统一组织的)结束以后,课评处及时依据成绩,采用比值法对薄弱学科的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成绩,进行纵向、横向分析。所谓“比值法”,就是用每次考试每位教师的教学成绩比上同学科最高教学成绩得出的比值,然后用“比值差”来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进步(或落后)幅度的作法。具体操作程序是:先算出薄弱学科每位教师的起始比值,也就是学生刚分班时的成绩比值。然后,用每位教师在分班后第一次学校组织的考试成绩比值与起始比值相比较,若大于起始比值说明进步了,若小于起始比值说明后退了。当进行第二次统一考试后,及时算出成绩比值,与对应分班后第一次成绩比值相比较,若差大于零,说明进步了,若差小于零,说明落后了。每位教师既可以将比值纵向比较分析(自己与自己比较),看进步(或落后)的幅度,又可以将比值横向比较分析(备课组内教师相互比较),看谁的进步幅度大,学校将每位教师的“进步幅度和”纳入绩效考核,激励教师上进。这样循环下去,薄弱学科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状况了如指掌,从而积极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第四: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作用,力促薄弱学科的转变。
我们让班主任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协调:首先,开好分析会,让每一个学生找出自已的弱科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听课、练习、兴趣等主面。其次,树标、传经、请导师,让薄弱学科的优秀学生或优秀教师做学法介绍,从学科特点、学习方法、勤奋刻苦、自我调节等方面改进。再次,利用密切协作家长课程实验这一契机来促进家校关系的和谐,引导家长牵手学校、牵手孩子。班主任经常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弱科学生和学生的弱科,从生活上温馨体贴,从心里上及时解困,人人手中都有几个重点学生名单,关注他们的听、说、练,及时进行交流谈心,面对面、心对心地进行辅导。实践告诉我们,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巧妙发挥班主任的影响力,尽快提高家长家教素养,挖掘家长的教育潜能,让孩子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一条发展教育行之有效的重要优生学途经。薄弱学科教师认真备课,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与名师结伴同行,以学习促提高 学校积极为薄弱学科教师创造条件,促其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一是薄弱学科教师随时可到学校多功能辅助教学资料库查看名师的优秀备课、优秀学案设计、优秀试题锦等,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每周设计三个优秀学案,出一套高质量的达标题。二是与名师结对子,经常走进名师课堂,虚心向名师学习,每周写不少于千字的教学反思。三是充分利用周六研究课走出去学,写好听课后的反思,并借鉴外校名师教育教学经验,改进不足,提高自己。
第六: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
薄弱学科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之后,对进步较大的学科,学校按照奖励制度进行奖励。奖励制度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加强了备课组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当然,仅仅奖励是不够的,苏藿姆林斯基说:“在听课过程中应当把实际材料加以概括,有助于形成集体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技巧,鼓励创造性的探索。”对此,学校帮助有教学个性的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理想设计,并在全校范围进行精彩示范活动。
总之,在学科建设中我们不是要给哪一门学科戴上薄弱的帽子,而是想通过以上措施来优化我校相对薄弱的学科,提高教学效果,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三篇:库城小学提升薄弱学科工作总结3
2011--2012学库城小学提升薄弱学科工作总结 加强薄弱学科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近年来,我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研气氛也正逐步浓厚,开始注重课题研究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并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校尚存在许多困惑与不足,特别是如何搞好薄弱学科的教学,尤其是体、音、美、劳等薄弱学科课程的开设与管理,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根本的原因,我认为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为主观原因,大家认为薄弱学科不统考,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不开设,不如集中时间突击统考学科,提高统考学科的质量;二为客观因素,农村小学开设小学科课程,既缺师资,又缺购置教学设备所需的资金,实施起来困难太大。因此,小学科课程虽开设部分科目,但多属于有其名无其实,开设的科目也缺乏必要的管理,结果有些课程的开设只是流于形式,疲于应付上级检查,是名副其实的“薄弱学科”。
面对这一局面,大家困惑:分明我们时间花了,精力用了,经费投入不少,为什么教学质量总上不去呢?为寻找一条走出困境的路,从新学期开始,我们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再次认真学习国家制定的有关教育教学法规,请人介绍外地的办学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析我们在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最终认识到: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必须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理念,着力推进素质教育,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大力加强薄弱学科课程的管理,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使得薄弱学科教学方面有所突破。
一、加强组织领导,尽最大努力建设一支学科完备的教师队伍
学校成立“薄弱学科教学过程管理小组”、“薄弱学科教学研究小组”以及“薄弱学科教学效果评价小组”,从而第一次将薄弱学科的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
要保证全面开课,首先必须解决师资问题。我校师资补充不足,班额大,教师结构年龄偏大,知识与理念更新缓慢,教研活动实效性不高。这些都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再加上学校还是按统考学科课程采取“教师包班制”,根本谈不上配备专职的小学科教师,尤其是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更是奇缺,等上级分配可望而不可及。校委会一班人认为:“等米下锅,不如找米下锅。”矬子里选将军,宁愿语数外老师分配相对薄弱些、劳累些,我们也要尽最大可能挤出专任教师来。没有美术教师,我们将一位平时爱写好画的教师选上讲台;没有音乐教师,我们与镇中心小学协调,从该校换调一位音乐教师来我校任教;专职体育教师人员不足,我们找教委主管部门从毕业分配人员中予以解决;经过一番努力,一支各学科齐备的专职教师队伍基本上组建起来。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为建设好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我们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加强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师进行了培训:一是知识培训,给教师“充电”。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加强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每周安排5小时的自学时间,同时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函授学习或自学考试。二是业务培训,我们采用“校内传帮带,校外请进来”的方式,着重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教学手段方面进行培训和经验交流,大力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全面实施“一帮一”工程,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三是思想培训,每学期每学年,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学习
上级有关文件,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增强现代教育观念,强化现代教育意识,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注重仪表,语言文明,做学生的表率。尽可能降低教师教学理念与新课标要求的差距。
为确保薄弱学科教师队伍的稳定,我们规定非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换薄弱学科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学校尽量让薄弱学科教师专职化,不担任其他兼职。在职称评定与论文、优质课方面,也做到大科目小科目同等对待,以解除这些薄弱课程任课教师的后顾之忧。这一规定,为开展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保证薄弱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今学校除少数科目外,体、音、美、劳等学科教师均已专职化,一支较为完善的教师队伍已建设起来了,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加大投入力度,创建一个条件优越的教学环境,为薄弱学科实施构筑平台
几年来,我们每年从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坚持提留30%作为专项经费,用于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
学校从各方面为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方便。为提高音乐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先后添置“雅马哈”高级电子琴、脚踏风琴以及绘画版、全套绘画模型;并组建了一支文艺宣传队,添置服装、道具等,同时,正在筹备添置全套鼓乐队设备,组建一支鼓乐队。建起了一所微机室,各类配套设施完善。
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我们建起了图书室,现在正在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除部分为学生损赠外,学校投入一定经费。现有专职图书管理员一人,每周二、周四下午活动时间开放。图书室的充分利用,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方便。
三、强化管理措施,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对薄弱学科的实施管理有的放矢
在增加对薄弱学科硬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加大对薄弱学科教学软投入的力度,加强对薄弱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在管理上,讲究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努力使薄弱学科教学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理顺关系,分清职责
前几年,我们学校也成立了一些学科教研组,但它们只负责承担对统考科目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指导的任务,而劳、体、音、美等小学科没有具体划归哪个小组负责管理和指导,关系未理顺,分工不明确,因而教学、教研上的管理就流于形式。为了加强这些薄弱学科的管理,从2011年秋季起,我们结合实际,特别成立了体卫艺教研组,直接隶属教务处,由教务副主任直接挑头,协调管理学校薄弱课程实施,这样就使各个小学科归口了相应的教研组管理,体卫艺教研组就负责承担对相应小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的任务。
(二)强化措施,把好关口
为了加强薄弱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一是严把教学时间关。鉴于以往小学科课时挪作他用的现象,我们一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今后出现类似的情况,除批评教育外,还要给予相关人员以经济处罚;另一方面我们对兼任薄弱学科课程的教师,教导处不在其所任统考科目的班级内安排兼任科目,而采用回避的方式,将兼任科目安排在其他年级,从客观上人为地予以控制。二是严把过程管理关。我们一改过去的做法,变终结目标为形成目标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抓开学前的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二抓期中的进度检查、典型教例及计划的实施;三抓学期末教学工作的评估表彰与经验总结,避免平时教学工作的形式化倾向。三是严把考风考纪关。因为要抓好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首先必须从端正考风的工作着手,“正本”必须“清源”,因此,对于薄弱学科的考试问题,我们与统考科目一样提出严格的要求。对于考试中出现的作弊现象,我们及时提出批评,屡教不改者予以取消考试成绩的处分,并予以全校通报,以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四是严把奖惩结算关。我们将薄弱学科的教学效果与统考科目一起纳入教学奖惩结算关。学校将每人的校发部分工资全部拿出作为教学奖。我们还规定,师生在薄弱学科竞赛中获奖与统考科目一样实行奖励,并与教师晋级、评模、评优严格挂钩,一视同仁并适度倾斜。
(三)把握标准,科学评价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对于薄弱学科的教学效果评价问题,是我们搞好薄弱学科教学管理的关键和难点,尤其是对体育、音乐、美术、劳技等科目质量的评价,更是难以把握标准。我们采取了“点面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以及“竞赛与考试结合”的三个结合的原则实施评价。即为了减轻学校结算奖金的工作量,我们让全体学生参加音、体、美劳等科目的考试,在质量结算时抽取各班学生总数的20%作为结算对象,这就叫“全员考核,取点结算”。我们将平时的教学“五认真”检查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与期中、期末学生的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参与考核。我们还采取积分制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将学生竞赛获奖的积分与学生考试取点结算的积分作为参与质量结算的依据外,我们还将“教师教学满意率”调查结果作为质量考核的参与依据之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研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评价方案”,改变以往主要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的弊端,以此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调动薄弱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新形势下,加强校校沟通,多措并举,为薄弱学科顺利实施拓宽有效途径
学科间发展不均衡,有强势学科,也有比较薄弱的学科,重语数外、轻音体美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科学考核薄弱学科及其教师,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新课改形势下,学校如何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尚且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特别是对薄弱学科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仍然没有做到科学合理。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尽力帮助薄弱学科顺利实施。
构建高效课堂: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注重典型的指导作用和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相互借鉴经验,努力探讨构建不同形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法指导的研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实现资源共享:县内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薄弱课程实施管理等方面相互学习借鉴;在教研设备、师资、软件等方面开展互助共享活动;在集中教研、集体备课方面共同商讨,分工突破。努力实现优势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增加相互学习探讨的机会,加强先进教学理念的及时交流、沟通,并用于教学工作实际中。
推出典型现场:各学校要积极推出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法指导等方面的典型经验,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交流。强化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学科引领和指导作用。开展优秀案例交流、观摩课研讨以及师带徒等活动,促进各学科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异校同级学生牵手,开展学生间学法交流,互动互助,共同成长。建立博客
论坛:组织论坛,建立多种形式的博客,定期编发简报,适时交流,集思广益,促进学校师生素养全面提升内涵,实现学校师生健康持续发展。管理交流论坛:包括学校领导、班主任、教研组长和学科组长论坛;教师论坛:按学科设立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教法、教材处理、疑难解惑等论坛。学生兴趣小组:按学科设立不同、学段(高中低),优秀学生风采展示,加大对学生学习兴趣点的刺激!
总之,尽管我们农村小学真实的存在着“薄弱学科”,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实我们什么都不差,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是最全能的多面手,其他教师会做的我们也会做,城市教师不会做的我们还会做。而且只要我们下决心要走到时代的最前沿,永远最快地更新着自己的知识,我们的能力甚至左右着学校学生的发展程度与方向,这也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只需那么一点点的努力,需要多那么一点点的用心,需要我们所有教师团结协作,需要我们有一点点更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坚持日积月累的行动,有“薄弱学科也会有大作为”的决心。别人能做到,我们一定也能做好!
第四篇:薄弱学科整改及提升计划
2015-2016学第二学期黑河小学 中期后学校对薄弱学科的提升计划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各学科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校在基础教育阶段还存在相对薄弱的学科,如我校期中考试整体排名居后,数学成绩不能突破瓶颈,实现快速发展,小三门虽然有所进步,但与全乡的整体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
经过学校会议与教研组会议研究决定,对我校薄弱年级一、二、六年级,薄弱学科一年级语文、二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语文进行专业督导,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力提高这些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校根据薄弱学科教师队伍的现状制定了一整套提高薄弱学科建设的方案。
在增加以对薄弱学科硬件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注重加大对薄弱学科教学软投入的力度,加强对薄弱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在管理上,讲究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努力使薄弱学科教学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员培训,落实课标,整体提升薄弱学科教师业务水平课程标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突破学科中心,加强了整合,把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此,我们将领会课标,解读课标作为提高薄弱学科教师业务素质的切入点。全员培训采取分科形式,教师研讨交流、反思质疑,就课堂教学中的困惑进行互动研讨,在研讨中梳理认识、加深体会。通过培训加速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创造了条件。在培训中实行任务驱动,强调突出问题的解决、凸显案例教学,通过培训也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一系列培训、学习、考核活动,各科教师明确了新理念,对课程性质的定位更全面、准确。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更明确、具体。从而提升了薄弱学科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落实课程计划,保证教学质量,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严格执行国家教委下达的课时计划,坚持计划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责任制。每学年开学初,教导处审查学校的课程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再执行,并做到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的授课表与班级日志相符。建立教师任课情况登记表,加强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从组织管理上保证课程的开齐和课时的上足,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检查考评提供了依据。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结构,提高授课效率,不断探索着综合、校本科课堂教学的路子,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教研组要组织多次听课评课活动,对薄弱学科学校第周组织听课不少于一次。只有不断地听、评、议、反思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不断提高。
四、改进考试办法、搞好检查考核
众所周知,考试如同“指挥棒”,具有导向作用,为此,我们对检查考核这些学科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教学质量情况的方法作了改进。从督促领导教师重视和加强这些学科的教学、掌握学校的教学情况的目的出发,确定抽考年级后,根据抽考成绩,要求教师书面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思、分析这样既能督促教师重视这些学科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为领导提供,了解掌握面上的教学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加强指导,改进管理。
五、校本培训,以训带教,开展薄弱学科教师能力提高
学校各科目教学中,薄弱学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原因:教师的素质、学生的品质,重要因素是教师的素质、业务能力是根本因素,决定因素。好的质量必须有好的教师作为保障,当教师素质偏低时,学校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加强教研培训,改变或提高教师素质,在校本培训中实现高素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成果共享,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借以提高教师素质,改变落后面貌,众所周知,没有一个教师不愿提高自身素质,只是学校校本研训中,如何提供一个为大多数人接受并主动参与的方法、环境。在这一方面,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制度规范、名优引领、自我激励的模式,致力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制度规范,旨在建立一种规范的教研方式,强制性地让每一个教师必须投入校本教研中,进而形成一种自觉行为,我们做如下尝试:教研制度:教研学习制度、集体备课要求、常规听课制度。四差(差班、差课、差科、差生)定期改进制度,尤其在差课改进中,我们提出“一谈、二警、三停”。即:“一谈”:第一次不达标者,校领导与其谈话;“二警”:第二次不达标者,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三停”,第三次还不达标,停课一周,听优秀老师的跟踪课,包组领导监督、教务主任、优秀教师作专题辅导。
六、强化措施,把好关口
为了加强薄弱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一是严把教学时间关。二是严把过程管理关。我们一改过去的做法,变终结目标为形成目标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抓学期教学计划的重新制定;二抓期中的进度检查、典型教例及计划的实施;三抓学期末教学工作的评估表彰与经验总结,避免平时教学工作的形式化倾向。三是严把考风考纪关。因为要抓好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首先必须从端正考风的工作着手,“正本”必须“清源”,因此,对于薄弱学科的考试问题,我们与统考科目一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七、把握标准,科学评价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对于薄弱学科的教学效果评价问题,是我们搞好薄弱学科教学管理的关键和难点。我们采取了“点面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以及“竞赛与考试结合”的三个结合的原则实施评价。我们将平时的教学“五认真”检查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与期中、期末学生的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参与结账。
为确保薄弱学科教师队伍的稳定,我们规定非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换薄弱学科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学校应尽量让薄弱学科教师专职化,不担任其他兼职。这一规定,为开展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保证薄弱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薄弱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在以上几方面继续探索努力。我们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着力组建薄弱学科中心教研组,从集体备课入手提高薄弱学科教师施教能力。继续引导、督促有效教学行动研究,注重薄弱学科教师的阶段性总结。并利用送教下乡、片区交流、校级交流等教研活动,培养薄弱学科骨干教师。
黑河小学 2016年5月11日
第五篇:数学薄弱学科提升计划
数学薄弱学科提升计划
根据期中考试成绩,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分析、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我校七年级数学相比之下较为薄弱。为尽快赶上,提高学生总体成绩,本学期特定以下加强薄若学科工作的措施:
1.学习先进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育观念,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加强学习,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需要,利用例会、教研会等形式,抓好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自觉转变教育观念。
(1)改革备课方式,提高薄弱教师备课的质量。备课是教师对知识的自我转化,改造和构思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走出备课中重形式轻实效、重教法轻学法、重课前教案的编写轻课后反思的误区,突破备课环节这一瓶颈。第一,在备课形式上,我们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侧重设计好教学的基本思路,允许用提纲式,表格式,框图式等不同的书写形式。
第二,教学设计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法,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讲求教案的实效性和创造性。第三,要求教师写课后记。强调课后反思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做好课后备课(反思),书写形式上允许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第四,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挖掘教师的合作潜力。积极促进和帮助教师主动进行“自备、集体备、补备”的备课模式。力求在一个组合内就学科教学与研究,薄弱学科改造、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学术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能加强沟通和协作,提高核心竞争力。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灌输——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合作,自学辅导,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富有个性的心得过程。根据课改实验的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3)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要求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课堂中角色的定位,努力实现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讲求课堂中的师生平等,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的发展,想方设法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永褒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自身的内 在要求。
(4)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都突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生的“学法”。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的培养,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3.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
重视单元练考。学校要求重视课堂及单元练考后的质量分析工作,特别是薄弱学科,要认真详实的做分析,查找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总结薄弱学科、薄弱班级、薄弱教师教学成绩转化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效果。重点查找教学常规的落实、督查、反馈与矫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及团队精神,学生学习的时间管理,学生学法指导及心理疏导,学生学习风气及学习规范等方面,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调整、制定下阶段整改措施和工作项目安排。4.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第一,是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是影响质量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所以,对学困生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求老师建立学困生档案,认真做好学困生的阶段提高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实行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对其进行分层教学,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5.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引领作用,力促薄弱学科的转变。薄弱学科的形成与班主任工作紧密相连,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和引领是薄弱学科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求薄弱学科班主任从以下方面来协调:一是开好分析会,让学生找出自已的弱科及造成的原因,如:听课、练习、兴趣等方面。其次,树标、传经、请导师,让优秀学生做学法介绍,从数学学科特点、学习方法、勤奋刻苦、自我调节等方面改进。再次,采用家校携手的方式,引导家长与学校、任课教师、学生牵手,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班主任经常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弱科学生和学生的弱科,从生活上温馨体贴,从心里上及时解困。巧妙发挥班主任的影响力,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效应,与骨干教师结伴同行,以学习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