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物重点培养对象青年骨干教师总结
初中生物重点培养对象青年骨干教师总结
根据《东营市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培养和管理意见》中规定的相关职责,我对这三年来的工作学习做出如下总结。
一、业务提高方面
1、.读书及理论宣讲
“腹有诗书气自华”。三年来我一直认真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比如《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建议》、《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有效教学》、《魏书生文选》、《名师课堂》、《齐鲁名师美国行》、《陶行知教育名篇》《大教育论》、《中学生物学》、《中学生物教学》等等。
我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的经验,为我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我读了刘儒德老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后,感慨颇多。全书共64条规律和效应,分别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和引导。刘教授把一些玄妙高深的心理学规律演绎的通俗易懂,而且简单实用,实在是令人钦佩。每篇文章都是以经典的实验、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或问题情境开始,然后再介绍这个规律或效应的心理学背景,接着举例说明它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我的积极准备,以及学校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我宣讲的《注入效应,收获精彩》,在全市初中生物重点培养对象宣讲活动中获一等奖。
2、优质课
2008年加入杨守菊老师“名师工作室”,参加定期举办的各类教研活动。在工作室老师们的互相切磋互相探讨下,我提高了很多,真是受益匪浅。
每一次讲课,通过备课、磨课、再磨课的阶段,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我的收获可真是不小,在一次次试讲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着自己。2009年执教《 病毒》获东营市初中生物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09年执教《病毒》一课获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课比赛市一等奖,并获山东省电化教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执教《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获全市优质课比赛二等奖;执教《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获校一等奖;2011年执教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展示课等。
3、论文
我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写出其中的点滴体会。《平淡日子的恬恬幸福》一文发表于《中国教师报》;《润泽生命的教育场》获山东省百佳论文评选一等奖;《生命的激扬,独具的魅力》获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评选三等奖;《播种效应、收获精彩》获东营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等。4.外出学习
外出学习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我非常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参加了全省生物优质课听课,全市实验教师培训、山大附中学习、广饶稻庄学习”小组合作”、东营区一中学习“和谐高效课堂等活动,对自己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我明白了,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投入的生活世界,应该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味十足的课堂环境中,体现出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所在;在日常生活中,彰显出教育所独具的魅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味着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知识层面的讲授上,而更应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在学生整体素质中的关键地位。我们要注重教学育人功能的落实,关注人性的发展,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学生人文关怀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辅导学生
2010年指导的实验《牙膏对口腔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获实验一等奖。通过这样的活动,也让我积累了辅导学生实验的经验。
二、工作实践方面
我按照一名新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经验,积极去听老师们的常态课,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平日里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学习,加以实践,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付出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2011年被评为校“三八红旗手”和校“教学能手”。
做为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收获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我感觉自己身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做一名更加出色的教师。
第二篇: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以及学科带头人培
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以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通过培养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
校园网讯 根据《关于做好2009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养计划执行情况验收检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我校聂东宋、孙明保两位教师顺利通过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养计划的考核,毛新耕等12名教师通过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养计划执行情况的验收检查。此次检查我校教师获得佳绩,体现了我校教师孜孜以求的求学精神和工作态度,相信在他们的指导下满怀激情的理工学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实习记者/汤伟)
第三篇: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总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而无效的教学。没有目标的培训同样也是盲目而无效的。确定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目标首先要领会骨干教师的涵义。何谓骨干教师?我们认为,骨干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并能唤醒他人思想、爱学习并能影响他人学习、敢创新并能激励他人创新、善研究并能带动他人研究,可发展并能促进他人持续发展的有较高活跃度、美誉度、认可度和较强的学习力、影响力、辐射力的优秀教师。
基于我们对“骨干教师”的理解,我们试图通过多条途径,多种形式,多项活动,搭建学习的平台、实践平台、交流平台,为其成长、发展尽责用心出力。也许我们的希望没有完全重合你们的希望,但我们愿意用我们殷切的希望复合你们崇高的理想。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今天,迎来了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隆重喜庆的结业典礼,我们将和302名圆满结业的学员一起分享这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喜悦,一起回顾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故事。
两年的行动研究,为了真正体现目标的明确性、培训的实效性、学员的主体性,我们实施了五项策略,选择了五条路径,创设了五种课堂,凸显了五个亮点。
一、五项策略,成长路上奠基石
1.健全项目组织管理,为骨干培训保驾
在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评价、管理工作中,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政策上强有力的支持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县教委设立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教委主任周刚、教育工委书记唐诗雷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教育工委副书记沈海林任副组长,教委相关科室及培训机构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规划、统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培训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县教委划拨专项经费为骨干教师培训保驾护航,仅教育考察经费一项就达30万元。我们按照“深度分析现状,深入研究需求,深化培训认识”的思路,做到统筹管理,专款专用,把骨干教师享受的这份其他教师没有享受到的培训福利的效益发挥到极致。
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为骨干培训护航
教师的专业标准有三个坐标体系:即“道德坐标体系—专业知识坐标体系—专业能力坐标体系”,如何衔接教师培训“形而上”的理念与“形而下”的操作,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以聚集课程为重点的培训模式研究。我们通过“专题研究破解课程设置难题——基于课堂探索培训课程模式——师德修养充实培训课程内容”三大体系科学地设置培训课程。在集中研修阶段设置了“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大模块,旨在增长学员学科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培训以案例为载体,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观摩示范、学员研讨等方式,为学员构建了一个丰富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学科教学能力的网络体系,力求通过系统的学习促进其专业发展,能力形成。
3.建设研修实践基地,为骨干培训奠基
我们认为,能让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培训。理论学习要形成能力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实践,建设好研修实践基地,加强培训机构与培训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能为学员提供更宽阔的训练舞台。为了发挥研修基地的主导作用,本着“依托基地,服务基地”的原则建设基地。培训基地的选择既考虑区域分布特点,又兼顾各镇乡的纵深辐射,还考虑基地作用发挥的多元性、均衡性。我们将全县95所中小学列为研修实践基地,选择性地在不同的基地开展不同的培训活动,基本做到每个研修基地的学科教师都能享受骨干教师培训的资源。
4.创建任务驱动模式,为骨干培训寻法
“任务驱动培训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培训模式,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培训模式。“集中研修—自主研修—合作研修—成果鉴定—效能考核”五个培训阶段都给学员布置了相关的任务,这些任务既有个人完成的,也有小组合作完成的,还有全班共同作用完成的。重要的是设置的任务调动了学员多种感官,触动了学员多元思维,同时加强了完成任务的过程指导及反馈。在接受任务—完成任务—反馈评价过程中,学员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求知欲,逐步形成独立探索、自觉反思的自学自修能力。学员的学习力在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
5.建立分段淘汰机制,为骨干培训提质
为了强化培训不走样,我们采取了“执行方案注意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管理方式注意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组织形式注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效果监测注意现场与网络相结合”等策略,建立了分段淘汰机制,学员只有参加并完成了相应阶段的培训任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否则将自动淘汰,以保证其有效性、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项目组制定了一个指标详实的考核项目表,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参训学员进行考核评价。确保学员学习有方向,前进不偏向,促进学员素质素养螺旋式提升。培训过程中16名学员已被遗憾淘汰。二、五条路径,成长路上撷阳光
.理论引领,意识唤醒
一名缺乏理论素养支撑的教师,不可能飞得很高,一名学科理论素养不能与时俱进的教师,也不可能行得更远。“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导师的专业理论引领、指导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集中研修阶段,我们邀请了山东安丘一中副校长高国东、渝中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小毅、沙区语文教研员董晓宇、重庆市谢家湾小学陈正兰、珊瑚小学唐文春、育才中学熊少华、重庆一外冉启兵、重庆79中黄垚等老师为学员讲学,还聘请了我县土生土长的市级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学科带头人以及教科所、各中小学的特级教师、研究员、中学高级教师为学员作专题报告,对学员进行系统的学科理论引领。导师们的80几场精彩报告和讲座,带给学员的是意识的唤醒、理念的更新以及思想的冲击、碰撞甚至是颠覆,赢得了学员们由衷的赞誉和深深的敬意,学员们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添了一份大气,多了一份底气,学科专业理论素养逐步提升。学员们无时无刻不怀抱一颗虔诚的感恩之心念着潘晓燕、李小元、孙登亮、张安、郭培恒、董晓明、梁义富、王华权、陈奉奎、夏生勇、郭金成、陈秀万、曾瑞东、莫新玉、唐宗彪、任康生等为之付出心血的所有老师。
2.远程跟进,系统梳理
为了弥补集中研修阶段时间短,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系统的缺陷,自主研修阶段,我们首次采用了“线上虚拟环境研训+线下实际环境互动”的混合培训模式。通过网络专家讲座、论坛研讨,完成研修日志,撰写教学反思,提交教学故事等系统梳理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学科理论水平。创造了短期不短,远程不远的培训效应,学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3.基地主导,文化浸润
在培训中研究,在研究中培训才是最有效的培训。我们将培训与科研有机结合,与梁山小学合作开展了“小学语文学科基地主导式培训研究”的市级课题研究,旨在加强培训机构与基地学校的深度合作。搭建以基地学校为主导,以导师、学员为主体,以教学相长为主旨,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培训机构与基地学校同步发展为主轴的教师学科专业成长的专业实践指导平台。力求最大限度发挥基地学校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尽其所长,倾其所能,全方位,多角度给学员以多维立体的熏陶、引导与指导。作为课题研究对象的小学语文骨干学员从第一阶段的“集中研修”活动中对基地学校梁山小学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认识,专家理念引领,名师课堂观摩,小组合作磨课,让学员走近了梁山小学。第二阶段“实践研修活动”将基地学校提出的“同行同乐,自我超越”的培训理念变成了可能。智慧分享解惑、艺术鉴赏丰翼,导师对症指导,学员实战践行,为期一周的耳濡目染,学校的“活教乐学”特色文化,年级组的教研特色文化,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文化让我们的学员感受多多,感动多多。学员们制作的精美微视频《梁山印象》,记录了梁山小学23名领行教师与小学语文骨干班84名同行教师一起成长的历程。
4.链式传动,整体推进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自主研修阶段,我们开展了“市县级骨干教师指导骨干学员——骨干学员指导新教师”的“链式”指导活动,骨干学员在接受他人指导的同时指导他人,要求相互听课交流不少于8节。骨干学员是活动的主角,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传帮带的链式推进,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同步发展。此活动中彼此传播的是新理念、帮扶的是新方法,带动的是新发展。每一个齿轮在外力的作用下都无法停止不前,如同为身处链条中的每个人插上了一对隐形的翅膀。
5.考察交流,境界提升
教育考察是学员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为期五天的教育教学考察活动,受到了兄弟区县教委、学校领导热情欢迎。通过查看资料、听经验介绍、上交流课、互动研讨、实地参观等,学员们感受了发达地区高品位、高质量的教育优势,发展强势,增强了为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如果没有与南岸区天台岗小学、綦江区陵园小学、万盛区中盛小学、渝北区金港国际实验小学、永川区红旗小学、大足区西婵小学、重庆十八中、江津聚奎中学、黔江中学、永川区大石中学、涪陵十四中、重庆江北中学等市内12所名校的相遇、相识,我们何以有对“朝气、灵气、大气”的感悟,何以有对“文明、文雅、文化”的崇拜。短短几天的考察交流,相信学员们的所见所闻是丰富的,所思所悟也一定是丰满的,学员们撰写的3xx篇考察报告变成了xx教育宝贵的资源。小语二班学员徐红芳在考察报告中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做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要做到转变三种思想、树立三种理念、改革三种模式、培养三种习惯的观点,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认同,其考察报告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创造了很高的点击率。
三、五种课堂,成长路上硬翅膀
常言道“医生的功夫在临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这句朴实的话语阐释了教师在职研修的基本规律,那就是“定位在课堂,研修在课堂,成长在课堂”。我们的学员非一般教师,处于“经验型”向“专家型”跨跃的临界点。所以在整个骨干教师培训中,我们始终秉承“聚焦课堂、追求卓越”的理念,把目光放在学员的课堂上,“导师示范课——小组合作课——基地汇报课—考察交流课—成果开放课”,学员在五种课堂中历练、成长。
1.导师示范课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来磨砺,最终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得以检验。集中培训阶段,市县级骨干教师朱明静、吴世伟、谢凤毅、江斌、王海波、周俐、唐辉、舒伟、雷海鹰、姜小红、李云峰等老师分别为学员展示了精湛的教学技艺。目睹了骨干教师的风采,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点评,准骨干教师们无形中感受到了差距和不足,压力自然而来,动力悄然而生。
2.小组合作课
为了让每位参培教师分享各种学习资源,项目组在集中培训期间采用导师与学员同课异构“双情景”切换模式进行实践训练,小组成员共同围绕抽签确定的一个课题,先独立钻研,认真备课形成独立的教学方案,后小组合作分享,深入研讨,形成小组的教学方案,再以抽签的形式确定各组在实践基地学校上课人员,学员自始至终都是参与者,取得的各项成绩属于组内每位学员,在活动中建构知识,建构能力。学员们在平等中相互切磋、质疑、交流与合作;在信任中相互沟通、理解、启迪与完善;在争论中相互碰撞、交锋、比较与鉴别,实现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智慧的大集合、大融合。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学员的研究学习,不再是单枪匹马而是群策群力;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齐心协力。
3.基地汇报课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骨干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提高其专业水平的同时,增强其辐射力,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合作研修阶段,我们开展了骨干教师基地汇报课活动。将年级不同学科各异的4至5名学员组成小组深入37所小学,17所中学基地学校上培训汇报课290节,给全县几千名教师一个同学科、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实实在在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这次汇报课活动,给大家一个对外开放的讲坛。很多课集美感、动感和语感于一体,有着很高的观摩学习和参考价值,我们欣喜地看到,学员们总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舒展自如地驾驭课堂;总能从容面对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浑然天成地加以处理。师生激情共鸣点此起彼伏随处可见;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语言信手拈来生动活泼。学员们对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趋于成熟化、理性化,已从最初的追求形式上的美观多样,转向教学实实在在的需要。学员们精心打造的课堂是教师的“精神盛宴”,它让教师的精神与心灵在“阳光的课堂”相遇、相通,相知,实现教学经验与智慧的共享。基地汇报课堂,既是学员激情飞扬的舞台,也是缺陷曝光的舞台。我们收集了一些典型案例,让导师会诊,开出药方,希望为大家尽快治病疗伤。虽然我们有很多课值得推敲,并不成熟,但我们相信,我们正在走向成熟;虽然我们很多课遗憾不少,谈不上完美,但我们相信,我们正在追求完美。此活动的开展让教师们达成了共识:知识是有限的,成长的空间是无限的。本此活动得到基地学校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各承担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真正实现了培训机构与基地学校的协同互动。
4.考察交流课
考察交流是学员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在向兄弟区县虚心学习教育理念,观摩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也注意拓宽交流的舞台,让我们的学员在陌生的教育环境中得到锻炼,兼收并蓄,寻找教育思想的融合点。刘显艳、文贵明、刘子云、石庆敏、吴华军、唐彤、谭仕华、罗成芳、唐琳、仇朝蓉、甘立琼、刘均、赵秀丽、刘东明等14名学员分别与12个考察区县学校的19位教师同课异构,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学员从不同的视角在他们风格各异的课中寻找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交流课可谓堂堂精彩,课后与兄弟学校老师思想碰撞、观念交锋,实实在在的议课、评课活动更精彩。评课交流没有你吹我捧的形式主义,也没有礼节性的高唱赞歌,有的是实实在在的质疑和建议,朋友般地指不足谈改进,学员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得以全方位地展现,短暂的交流学习留下的是丰厚的收获。小学语文骨干班的全体学员有幸参加了重庆天台岗小学“幸福教育台阶课堂”研讨会。深圳蛇口育才四小孙茜、天台岗小学左荣、骨干学员罗成芳三位教师同课异构《女娲补天》,课后大家议课、评课把活动推向高潮。特别是重庆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张咏梅老师的精彩点评,给大家带来很多启示。
5.成果开放课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成果鉴定阶段,我们开展了三个层次的学员课堂开放活动,包括校级课堂开放、片区课堂开放、县级课堂开放活动。
(1)校级课堂开放课。要求每位学员完成本校课堂开放课,并制作课堂实录光盘作为培训考核内容之一,我们收到教学实录光盘285张,这些课例将收入我县师资培训资源库。
(2)片区课堂开放课。我们确定了合兴、明达、蟠龙、聚奎、云龙、虎城6个片区活动点。梁山小学领行教师、小学语文骨干班学员、新教师以及全县其他小学语文教师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分别到所在片区参加课堂开放活动。每个片区我们组织了3节观课1节议课1节说课1节评课。梁山小学导师、骨干学员、新教师三个层次的教师分别执教不同年段、不同类型的绘本课、识字课、阅读课、作文课、语文综合实践课,让全县小学语文教师观摩到了难以观摩到的课型。这些课既有导师的示范课、也有学员的展示课,还有新教师的成长课。导师朱明静在聚奎片区上的一堂作文课给大家很好的示范,屏锦一小刚参加工作一年半的全洪梅老师议课时激动地发言说从朱老师的课中学到了九点,活动之后还梳理成了一篇题为《作文课堂的真·善·美》的观课感,其超人的表达力、学习力、领悟力、感悟力是后生可畏的最好例证。虎城片区课堂开放活动中,我们发现虎城小学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新教师群体,他们自发组织了“学校青年教师教研组”,每周上一节研究课,邀请学校领导及导师听课指导,希望自己快速成长。这群教师议课时发言异常积极,提问、质疑、讨教,生怕失去取到教育“真经”的机会。活动中大家表现出来的这份热情、热度,我们倍感温暖。活动中,我们的学员不负厚望,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采。学员彭小红、魏晓玲、侯艳、罗昌波、全慧芳、张勇、杨晓京、陈琳都能以开放的心态走进开放课堂,欣然面对自己的成功,坦然接受他人的质疑,真正学会了提炼和反思,我们深感欣慰。课后参与者议课、执教者说课、梁山小学导师评课营造的浓浓的教研氛围以及老师们发言时表现出来的迫不及待足以证明我们都热爱教育。我们希望以片区开放课为载体集合片区同学科教师一起教研,分享骨干培训资源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了。
(3)县级课堂开放活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本次骨干教师培训成果展示活动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骨干教师的成长需要这样的平台,全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也需要这样的平台。学员龚德平、邓静、曹剑波、李婷婷、龙正江、王忠芬、吴成玲、唐云峰、姚中华、杨波、蒋玉兵、陈玲甘当县级课堂开放活动的主角,代表大家展示作为骨干学员在结业之际应有的风采。学员们深知只要课前做足了功课,课中回馈你的一定是学生的专注与投人,自己的轻松与自如。课后的评课议课,我们仍倍加重视,因为我们知道成长路上需要走好每一步。担任评课的都是学员的导师,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学员们的开放课进行了点评,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这个大部队的课堂教学操作技艺出谋划策,让上课教师在反思修正中快速成长。这些点评既让学员增强了自信,也让全体学员感受到“优秀的东西是没有学科界限的”,自己还有广阔的成长、发展空间。
各位学员,走进课堂,博众家之所长,集“万卷书香于一身,百家灵气于一体”,我们在众星捧月中一起享受着被爱的幸福。四、五个亮点,成长路上谱华章
回顾骨干教师培训两年的培训历程,学员们共呈现了近700余节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参与我们培训活动的其他教师达3500余人次,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培训凸显了五个亮点。
1.突破瓶颈,突出培训的实践性
缺少行为的培训,缺少实践的体验,培训中容易出现只有“感动”、“激动”和“心动”,而没有“行动”的现象,这样的培训效果将会弱化、衰竭,甚至消失。我们在骨干培训的五个阶段中都设计了实践环节,突破了大规模培训实践环节的瓶颈,突出了教师培训的实践性。
2.加强交流,增强培训的反思性
教师的教学经历只有经过反思内化才能成为教学经验,不断的交流学习,也就会促进学员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从而相互之间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整个骨干培训中,我们为学员组织了多次的交流学习活动,学员收获的不只是方法和技巧,更有教学理念的提升,关键是还会促动行为的转变。
3.强化带动,彰显培训的辐射性
在基地研修中,学员与基地学校的领行教师“同行同乐、共同发展”,带动了基地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基地汇报课”“成果开放课”活动,向全县中小学展示了骨干学员蓬勃的朝气和课改的热情,触动了各中小学学科教师的课改神经,彰显了骨干培训的引领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实现了“培训一个、影响一校、带动一片”的培训效能。
4.丰富活动,凸现培训的愉悦性
培训期间,为了减轻学员学习压力,增进友谊,我们组织开展了两次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活动结合学科特点围绕一个主题,展示学员们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特长,歌舞、哑剧、经典诗文朗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员们利用休息时间编排的节目出乎意料的精彩。导师们的积极参与博得学员们阵阵喝彩,学员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既紧张又活泼,学习真的使人如此美丽和快乐。结业联欢活动中我们还邀请了基地学校代表梁山小学和上届骨干学员代表参加我们的晚会,他们带来的精彩节目给我们的晚会增添了一抹新的亮色,让人久久回味。
5.物化成果,强化培训的实效性
为了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把学员的阅读思考放在重要的位置,带领学员阅读教育名著,学员阅读了《教育漫话》、《大教学论》、《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五千字左右的读书笔记,让学员学会主动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理念。
在培训中,我们注重物化成果,将学员的学习心得体会,五课案例,听课笔记等汇聚成册,全部记载在《成长之路》的集子上,形成书面成果,使参培教师养成主动写作,积极反思总结的习惯。根据骨干教师培训入学考试试卷的分析,我们对学员的教育理论素养现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要求学员将自主研修阶段的研究成果浓缩成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参加答辩。答辩中,导师的指导、点拨让学员深受启发,无形中将答辩活动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导师教给了学员论文选题,提炼论点,选择有价值的材料等方法,学员们知道了怎样的论文才是规范且有价值的论文。同时,答辩结束后,导师提出了存在的选题过大,研究不深等具有共性的问题,并针对部分学员撰写的论文发表了针对性很强的改进意见。通过答辩和专家的指点,学员不但增长了知识,交流了信息,内化了功力,提升了能力,而且更进一步认识到:要想做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必须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的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论素养。
这次培训活动也是学员和领行教师共同实践交流的过程。学员们在学习中与导师平等探讨,互促互进,导学相长,共同进步。xx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是一次学员收获颇丰的幸福之旅,学员们在经过集中研修、自主研修、合作研修的学习和积累,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教学研究方面都有了全面的提升,这种提升需要鉴定,需要交流,更需要分享。沈晓琴、蒋朝燕、杨勇、甘立琼、唐云峰、方仁见、龙黄莲七位学员在成长论坛上的表现,学员们的掌声和欢呼声就是最真实的认可,他们或交流培训感悟,或讲述成长故事,或分享学习收获,给大家带来了深深的启迪。各班的微视频制作各具特色,其展播活动不仅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参训学员珍惜机遇,转变角色、潜心研修,涌现出许多优秀学员,由于名额有限我们只评了93名优秀学员,给更多的学员带来了些许遗憾,我们深表抱歉。有学员将本次培训形象化为“杀毒、更新、升级”的过程,有学员将本次学习比作是习惯了平地之后重回洼地,有的学员表示在培训期间终于实现了“上一堂让自己满意的课”的梦想。还有的学员带着哺乳期的孩子听课、考察,这些画面常常令我们感动得没了语言。学员们普遍表示更新了教育观念,明确了发展方向,拓展了知识结构,提升了教学能力,掌握了科研方法,学会了指导他人。培训期间,学员易同蓉荣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称号,并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学员曹崇丽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论文评审活动”获一等奖;学员赵流泉、曹渊菊、王小虹分别获第九届、第十界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一等奖;小学语文班学员沈晓琴获得了县级赛课一等奖、市级二等奖,唐琳、廖国娥、黎小燕获得了县级赛课二等奖。据不完全统计,学员们撰写的188篇论文获市县等级奖,5篇在市级刊物发表。92人次获国家、市、县级荣誉。
在此期间我校把搞好培训宣传作为培训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为扩大培训的影响力,我们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及时反映培训动态,将培训简报58期及时上传至重庆教师研修网、xx教育网、学校网站等多种媒体上,为学员提供了学习交流和了解信息的渠道;也为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培训及学员学习情况提供了实时的信息。在档案资料整理方面,安排专人对培训全过程摄影、摄像和文字整理工作,完整地记录培训的相关情况,并制作班级学习微电影,用文字和图片留下了培训过程资料,这些措施有利于将培训实效延伸到学员以后的工作中,激发学员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教育是力求不断减少遗憾又不断遭遇遗憾的艺术。仅有高山流水般抒情,阳春白雪似回味的教育是不生动的教育,也是单薄且缺少生命力的教育。本轮培训虽然我们一路快乐着你们的快乐,成长着你们的成长,但作为组织者的我们心情仍然潮湿,因为准骨干教师身上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继续关注的问题:理论素养有待加强;科研能力尚需提高;总结、反思意识相对淡薄;学科专业知识的拓展尚缺深度和广度;普通话、粉笔字等教师基本功提高迫在眉睫;理念与实践结合不够理想,走进课堂似乎就迷失了方向。因为我们跟踪不力,“链式活动”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因为我们课程设置的缺陷,部分学员撰写论文不知如何下笔,只能在网上剽窃他人成果或东拼西凑不成章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各位学员,两年的风雨兼程铸就了今日的柳暗花明。专家报告,激起我们奋斗的渴望;学友交流,打开我们智慧的门窗;基地实践,让我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弥彰;骨干引领,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优秀其实就在咱们身旁。尽管我们曾经历过雨雪风霜,有过迷惘与彷徨,但也有过勇敢与坚强。当我们用青春把沉甸甸的责任扛在肩上,我们已然用执著将平凡的职业演绎成了不平凡的事业。两年的且歌且行,我们用爱播撒每一粒希望的种子,用心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我们收获了你们的朝气传递给我们对教育的那份飞扬激情,更收获了与你们携手相伴的美丽心情。回眸那深深浅浅的足迹,我们欣喜但不若狂。欣喜我们正在用独特的方式将自己的理想无限延长,欣喜我们有了对教育的深度理解,亲手描绘出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美好画面。
朋友们,太多的激动让人热泪盈眶,太多的感动令人终生难忘,借此机会,我代表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团队感谢教委、教工委领导的亲切关怀!感谢培训基地学校给予我们的真诚关爱!感谢培训班所有授课教师的细心指导!感谢培训班班主任的倾情付出!感谢培训班所有班委付出的智慧和汗水!最后,我们要感谢培训班全体学员对我们工作高度认可给予我们的鞭策与鼓励!
第四篇: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活动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重点培养对象总结
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三年前在区一中召开的重点培养对象启动大会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领导的期望和指导老师的教诲一直在激励我努力向前进步。十分幸运,我第一年教初中历史就能在史亚玲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当时的我,教材不熟悉,课标不清楚,教案仿教参,教学手段单一。可以说,没有任何初中历史教学经验的我真是茫然一片,对教学没有什么头绪。在史亚玲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实验中学各位优秀历史老师的基础上,我有了十足的进步。
一、思想方面
三年来,我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学习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教学中适时向学生传达。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做宏观的了解。注重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教师的职责和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增强我对献身教育的使命感、道德责任感,从依法治国的认识高度来依法执教,培养自己的师德师风。
二、教育教学方面
三年的时间,我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教了一轮。第二、第三年我都是同时带两个年级的课,所以我对教材不能说是倒背如流,也大体能说出六本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页的内容。为了熟悉教材,我曾不分日夜的看课本,我在七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九年级的课本看了
个遍。为了能了解初高中内容的衔接,我也一直在看高中四册课本以及做高考题。除此以外,考研的历史专业书,白寿彝的《中国近代史》,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通史》,叶汝贤的《唯物史观发展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专业书籍的阅读,也让我对初中历史知识有了长足的认识。为了写教案,我查阅教参,搜索网络上优秀教案,六册课本我写了25本教案。现在我正按自己的思路写属于自己风格的教案。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搜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在信息量铺天盖地的的信息社会,如何去搜集信息和辨别信息的真伪是个很重要的能力。
三、个人发展方面
1.提升自己专业知识
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是进行历史教学的根本。在钻研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我涉猎相关的专业书籍,如《明史》、《中国史纲》、《美国史》、《日本史》等。教育学专业知识如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石中英的《教育学基础》等,我也阅读较多。此外,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我也十分的重视,阅读过陈琦、刘儒德的《教育心理学》,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等。在阅读的同时,我也做了5本读书笔记。作为一名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是必须都需要掌握的。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我在提高学科专业素养的同时,也了解了历史学科的前沿知识。
2.注重个人能力发展
有了专业知识做基础,我还要在教育教学中去灵活运用。三年来,我着重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精心备课、上课和反思,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积极用教育教学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方面,我在两个班级采用两种教学模式来组织课堂,来试验教学效果,为以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下基础。
三年中我一直积极向实验中学优秀老师学习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史亚玲老师的指导下,我多次参与实验中学老师们的听评课活动,这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此外,我还从网上搜集了30余节优秀课例,来学习不同地域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三年来,每学期听课记录至少20节,共计140多节。
在学科教研方面,由于学校历史教师实在缺乏,所以之前更多的是我自己的摸索,之后就是在史亚玲老师的指导下和向实验中学老师的学习。由于历史教师少,我们教研都是和政治地理一同教研的。这样在我们不同学科的交流中,我对学科之间的整合了解了很多。
我每周按时按照学校的要求撰写教学札记,记录自己每周的教学经验和反思,通过平时点滴的记载和反思来积累自己的经验,并将之作用于教学,从而提升自己。
3.培训学习方面
三年来,我一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在培训中学习先进的经验来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枣庄举行的2010年省优质课,是我听的第一次省优质课,其中各地的优秀老师所展现的《明朝君权的加强》、《伟大的历史转折》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这三个课题,让我认识到了各地历史教师风采和不同的教学风格。
在工作之余,我还加强自身的学习。我2009年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教育硕士,通过第一年教育学、英语、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政治等公共课的学习,提升了我对教育基础学科的认识。第二年专业课的学习更使我受益匪浅。我的导师周文玖教授所讲授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让我对史学史的认识更为加深。郑林、马卫东、侯树栋、郭家宏等老师的课程让我对历史教学前沿和理论性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尤其是郑林和马卫东老师,他们是专门研究历史教学的,他们渊博的知识,前瞻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让我们获益良多。现在我正在潜心读书,准备完成毕业论文。
4.不足方面
三年的时间,在史亚玲老师的指导和各位同事的关怀下,我成长了很多。随着我的成长,我越来越感到我的不足。知识储备的不足、教学手段缺乏多样化、教学风格尚未形成、新的历史理念的应用不足等等。我知道我还欠缺很多,我会用我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去提高自己。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重点培养对象思想汇报
重点培养对象思想汇报 作者:長理程静征
敬爱的党组织:
5月底,我被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以来,思想上主观、客观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毕竟从第十九期党校培训毕业后又历经三年更进一步。但是我深深明白入党绝对不是从时间上衡量,而是从思想上衡量的,这也就是所谓“思想入党重于一切”的由来。组织要不断的考察,听取群众的意见。所以,能成为一名重点发展对象是光荣的,内心是十分激动的,这说明党组织现阶段愿意栽培我,帮助我成长,群众对我感到信任,而后面的道路,我将秉承自己的优点,勤改陋习,在入党的道路上,不急功近利,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
5月底已是学期末,课业任务减少,留给自己安排的时间越来越多,借着自己在长沙上学的机会,这个发起近现代红色革命的地方,又因为一直没有机会去橘子洲和岳麓山游历,现在自己作为一名重点发展对象,我觉得有必要去游历,去学习,去增长见识,去亲身感受,去回忆那段峥嵘的岁月,现将游历后的感受和思想汇报如下:
少年若亡,则国家将亡;少年若兴,则国家必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段时候,总会有一位风云人物来带领着前行,毛泽东主席便是一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位。长沙是个红地方:红土、红水、红天、红地、红色的革命。
岳麓山,是个压抑的地方,拾阶而上,三步一碑,十步一墓,漫漫山头皆是烈士们的墓葬,革命的胜利果实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而换来的,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取得的辉煌只能让我们更加铭记他们的努力,当年面对的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现在已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执政党。真是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政治组织,像共产党这般,拥有如此广大的群众基础和集结如此众多的先进分子,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那么多的牺牲,并且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成和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
橘子洲,一个因狭长而安静,一个只有途径千步才能看到伟人雕像却不会因为入目悲痛而无法前行的地方。从橘子洲大桥下去,踏上这方土地,有一种情绪悠忽而过。当你走到洲头,那首诗词便应时应景、轻移莲步走入我的脑海: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湘江在眼前,正好少年时。当年的毛泽东主席岂非同样如此,江山代有才人出,伟人是一种精神,他们标榜起一个高度,不是阻止后来人的脚步,而是希望推动他们去带领民族的继续大步前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个时代的少年实在是惊才艳艳。雕像映出的是毛泽东的青年时期,是他最有理想的时候,目视湘江东去,仿佛在看着被大山压着的中国,目光如炬,这是一个半身像,我想如果加上双手的话,他当时一定紧紧的握着拳头许下"七尺之躯尽付祖国"的理想。看着这个雕像,是在看一种精神,岁月只能改变容颜,他的心早已融入了崛起华夏的赤流。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这些斗争都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与失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只有我党才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对我们党来说,党的领导历来是与党的性质和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确立的,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辉煌的前景。
通过游历,通过思考,是对一个地方的感悟?还是对一场盛世辉煌的憧憬?答案已经不言而喻,我荣幸于我的祖国,我荣幸于我党的精神,我荣幸于向我党积极靠拢。
“思想是最高的觉悟,行动是最好的答案”这是我所认为的,我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向毛泽东主席的青年时期学习!向我党致敬!向诚挚深爱的祖国和人民致敬!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