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风化雨 不断耕耘
春 风 化 雨
不 断 耕 耘
我是安庄一名普通数学教师,88年工作以来,我年年担任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数学课。“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回顾24年的教学历程,正如那丝丝细雨,润物无声,但我无时不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在学习中谋进步,在教改中求创新
俗话说:“学高为师”,又道是“教到老,学到老”。随着当今社会的日新月异,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只有坚持不懈努力学习、善于钻研的人才能尽快适应社会发展、改革的浪潮,才能不断地满足新时期学生的知识和心理需求。任教以来,我始终坚持“学习-教学-再学习”的理念,平时,除了认真研读课本、教参、课标、综训等基本书籍外,像《山东教育》、《教育科研》、《数学教师》、《教材全解》、《考试说明》等资料我更是爱不释手,并对好的试题、观点、篇章等分类汇总,认真摘录,不断积累。我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完善、充实自己,不知有多少次为了查阅资料,制作课件、修改教案,编拟试题,放学后很晚才回家,深夜十一、二点才睡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去,请进来”,我非常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几年来,我去青岛、龙口、即墨、杜郎口、泰安等地学习的机会十余次,每次学习我都虚心地听,认真的记,积极的讨论,对每位专家的讲座、每位教师的优质课,不论是文本资料,还是影像资料,我都诚恳地请求人家给予,以供回家后学习借鉴。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法,无论是先前的自学辅导法、五课型、洋思经验,杜朗口经验,还是近期的省庄经
验、六环节教学法,盲目的追求形式是不足取的。我认为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科,每一个课堂,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接受对象,教学方法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我认为适合自身,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法、学法,对此,我在不断的实践、探索着。
从教以来,我一直以“学习,反思,总结,创新”这样的思路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始终站在历次课改、教研的前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在教改中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标而孜孜以求,我的课学生乐学,达成度高。为此,我多次获省、市级公开课、优质课奖,并获肥城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称号。我撰写的论文有十几篇分别发表于《现代教育导报》、《中国教师报》、《少年素质报》、《少年智力开发报》、《泰安日报》等。
二、在奉献中求发展,在爱心中求快乐
为师如喝茶,不喝茶者畏茶苦,不为师者畏师累。有人说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艰辛。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如玉,玉不琢,不成器,学生在未成器时自然需要老师的费心雕琢,可以说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一种责任,也是教师的一种担当。
记得06年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了一名比较“特殊”的学生。该生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上网成瘾,纪律涣散,由于和老师发生冲突而转学。对此,家长也感到束手无策,没办法的情况下转到了我校、我班。入班后,我把他安排到第一行,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的到来表示了欢迎,没想到这位同学第一次感到了 “家”的温暖,竟情不
自禁的溢出了泪水。我以此为契机,后来多次与他谈心,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课下我有意识的安排班中比较好的同学和他交流、娱乐。在大家真挚的情与爱的感染下,该生渐渐地改掉了一些不良行为,学习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后来他参了军。来信中他写到:“老师,如果不是您的真诚关爱,我可能不会有今天,迷茫中是您点燃了我求知的欲火,干涸时是您倾注给我沸腾的血浆,跋涉中是您为我挥鞭呐喊。。”是的,有了爱的滋润,定会有爱的收获,如果说后进生是一朵霜打虫咬的鲜花,那么只要我们倍加坷护,定能恢复生机,芳香四溢。在一次又一次的后进生转化教育的过程中,虽然有艰辛甚至委屈,但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时我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与欣慰。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想:只要自己有心,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那么就会找到那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三、因材施教,为每位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教学中我始终信奉的道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采用分层作业、分层辅导的方法寻求突破。经常鼓励潜能生,要他们从自信心中勇敢前进,从自卑中解放出来,并从内心热爱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在课堂上对潜能生严格要求并且多加指导,我总是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一定要热血化春雨,甘露育枯苗。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充分信任老师。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数学苗子需要我们去发
掘和挑选。每个班都有一些数学尖子生,他们在课堂上明显“吃不饱”,为了使这些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经常给他们充电,如利用网络搜集、下载有关的资料,分析一个题涉及到哪几个知识点,与所做过的哪种题有联系,该题可如何进行变式,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将一些较难的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化难为易,让学生逐步体会到攻克难题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氛围日渐浓厚。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定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和颇丰的收益。多年来,我辅导的学生有近30人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
四、在辛勤中收获成果,在成果中再创辉煌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品尝教学工作的苦涩与甘甜,我觉得自己拥有的更多的是鲜花、掌声和幸福。每次考试,我所任学科及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成绩都在前列,正是由于如此,任教以来,我曾3次获肥城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并多次为肥城市教研室撰写单元测试题、期中、期末考试题,也曾为两家报社提供过十几套模拟试题。03年在山东省数学备课研讨会上我还作了说课,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好评。24年的教学历程中有14年我是在毕业班度过的,看到每年中考有较多的学生升入高中,每次分班有较多的家长想把孩子分到我班,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这也是我最大的满足,因为成绩的取得赢得了学校、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几十年如一日,可以说,我都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着,可以说,从未松懈,从未埋怨,因为,我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就选择了奉献。
在教育这个美丽的岗位上,我将继续奋斗,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每一位学生,像谋划自己的家庭一样,去谋划自己的班级,面对教育改革创新的大潮,面对家长的重托,面对孩子的期盼,我将矢志不渝,再攀新高。
第二篇:春风化雨不断耕耘
春风化雨不断耕耘
----记双山子高级中学朱晓春
朱晓春,女,34岁,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大学本科,中学一级。现担任双山子高中高三数学教师,数学教研组长。她曾获“秦皇岛市优秀教师”称号;连续两年获县级“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教学上成绩也很突出,曾获市、县级优质课奖,历年统、抽考中总能获奖;发表论文、教学设计多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回顾这十二年所走过的教育历程。朱晓春,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正如那丝丝细雨,润物无声,默默奉献。在这三尺讲台上,她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用自己无限的爱心,用自己的坚定执着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广阔的蓝天,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塑造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辉形象,谱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追求之歌。
一、爱生如子,甘为人梯
作为一名教师,她热爱自己的职业,更爱那些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她就暗下决心,要用真挚的爱去浇灌每个学生,立志做一个好老师,不误人子弟。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谈起班主任工作,她说:“缺少了爱心的班主任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因为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核心。”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一直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了解他们的优点与不足,用真挚的情,浓浓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朱晓春老师从教的十二年来,就像一部拧紧发条的机器不停的运转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优秀教师的誓言。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动和感染者每一位教师。凡是与朱老师共事过的同行提起朱晓春都竖起大拇指发出由衷的钦佩和称赞。
是的,她精心的呵护每一个学生,热心的关心、帮助每一位同事,可她却很少有时间关心自己。她每天都早早的来到学校,晚晚的离开学校。给学生补课更是不分星期礼拜,全身心的投入。繁忙的工作使她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孩子没满周岁,她就给孩子断了奶并送回自
己婆家抚养。对于这一切她毫无怨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她一步一个脚印得为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奋斗着。她就是这样在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的耕耘,一直把吃苦当作享受,把奉献当作自己的追求。
三、孜孜以求,诲人不倦
“教无涯,学亦无涯”朱老师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始终带着遗憾的艺术。但我却始终在努力,努力追求完美。”为了“完美”,她付出了很多很多。她认为“教学”应该为“学教”,即先引导学生'学“,然后才是教师适当的”教“。她对教学的认识的确有它的思想。把学生推上学习的舞台,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工作中,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刻苦专研教学,诲人不倦。她始终坚持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她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她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的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她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教学理想而孜孜以求。特别是在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作为数学教研组长,她能以身作则,带领数学组教师认真的备课,搞教研,她们教研组经常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从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为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县德育科研先进个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6--2008年中考中,连续三年获直属初中数学学科第二名。2007年,撰写的论文《浅谈数学教学的兴趣教学》《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模式》,获国家、县级一等奖。2008年、2010年,《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函数》分别获市、县级二等奖。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师德标兵”。在2008—2009学第一学期期末全县普通高中统考中,获得高一数学学科第一名。2009年9月,设计的《三角函数图像》在全县高中数学学科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获“秦皇岛市优秀教师”殊荣。
她那高尚的师德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信赖,出色的工作业绩得到
了领导教师们的好评。十二年来,她就是这样倾注自己全部的爱心,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阳光之路,付出自己全部精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化做红泥更护花"她就是这样一位甘为人梯的青年名师。
第三篇:班主任随笔人生没有一劳永逸只有不断耕耘
班主任随笔人生没有一劳永逸只有不断耕耘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随笔人生没有一劳永逸只有不断耕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看到一位同学的反思,距离期末考试只剩下一个多月了,该加倍努力了,为了期末好成绩,再苦再累一个月,能这样想已经很不错了,读到这里,自己上学时的情景浮现眼前,考试前加倍努力,开夜车,考试后,开始休息放松,总以为考前应该紧张,考后就应该休息,没有必要一直那么努力,结果成绩总是很一般,有时甚至很差,还总以为上天不公平,题出的不好,都是自己没有复习上的;而有的人,不是很努力,却总是成绩很好,总是以为别人智商高。原因究竟为何?
前不久看到了关于“烟王”储时健的一个报道,自己用十几年的时间建立了红塔集团,自己的香烟帝国,突然风云突变,由于贪污问题,被判入狱,当时已经七十四岁了,在狱中由于重病,被保外就医,这时他回到家乡,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承包了一万多亩荒山,种植橙子,五年后“储橙”品牌名誉全国。很多人都登门拜访,想知道他成功的秘诀,他说告诉你们也无妨,人这一辈子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不断努力耕耘,才可能干成一些事情。试想七十四岁的老人,重病在身,还能干什么,正是不断努力耕耘,不贪图安逸,不仅赢得了健康的身体,还收获第二次事业的成功。
不断努力耕耘,是自己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心中有梦想追求,为之不断努力,精神支柱不到,身体也会受到感染;相反贪图安逸,无所事事,身体往往会受到伤害,而且会在不知不觉之中缩短你的寿命。有人说,如果你想害了一个人,你就给他吃穿用,让他无事可干,很快此人就会废人一个。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更需要天天耕耘,考前一阵子,考后就就停下来,仅仅为了一次分数,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吗?可悲的是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只有那些坚持学习,这种学习不需要太刻苦,但是一直在路上,就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一样,有足够的坚持,笑傲终点,可喜的是我们班现在应经又有部分这样的同学了,像荆荣佳,常夏洋,付宇琦,张志昂,赵卓琳,马金辉,刘依真,庞静蕾,郑策恒,付晨浩已经有了这种不断耕耘的状态,希望这种状态可以永远保持下去,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多。
第四篇: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自育自学”课题实验中的个人经历和心得
阜阳市七里河小学郭晓凡
2011年8月,我校无比荣幸地被“自育自学”总课题组正式批准为该课题组的实验学校,由于当时我们许校长外出学习,没能到会,深表遗憾,特让我转告何主任自己的歉意。我和教导处张亚颍主任有幸参加黄山“自育自学”课题年会,聆听了何炳章教授的报告,收获非常之大,回来后,我们按照何主任的工作部署安排,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我校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我们全体教师在许巍校长的带领下,认真践行何主任“自育自学”的理论精髓,从原点出发,视生如子、关怀备至,给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下面我将结合学校课题研究的实际状况及自己的工作经历作一粗浅叙述。
1、从原点出发
一是开设亲情教育课。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统一组织“留守学生”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吃、睡、炼”的安排计划及实施情况,了解父母在外工作、劳动、身体等情况,接受家长的教育与要求。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利用节假日把学生接到家中,像父母一样关心照顾,让他们重新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我校老师以亲情般的温暖和“留守儿童”沟通,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内有这样一位“留守儿童”,名叫金义雪。因为家里女
孩多,在她出生时就被寄养在她姑奶奶家,她常年跟年迈的姑奶奶生活在一起,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金义雪同学性格孤僻,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见此情形,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瞅机会就跟她聊聊。每到课间我给她补课,她虽然不怎么跟我交流,学习总算慢慢在进步。节假日里我带她到我家小住几天,我们一起逛超市,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听音乐„„记得当时听盲人歌手杨光唱歌时,金义雪很触动的样子,她偎在我身边,像我自己的女儿一样亲热,她低低地说:“老师,我比杨光要好一点,因为,我身体的每个零件都完好无缺,虽然我没在父母身边,但我有您,老师——妈妈,„„”当时,看到她那幸福而有灵气的眼神,我心里暖暖的。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一向性格孤僻的金义雪同学竟以她出色的表现,赢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校长颁奖的那一刻,孩子哭了,我也哭了„„此情也感染了在座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这一切,怎一个“情”字了得?
开展学生“结对子”活动,鼓励父母在家且家庭和睦的同学与“留守学生”结对子,便于平时的作业辅导、生活关心、思想交流;以宣传栏、团队活动为载体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解决学生集体荣誉感弱、道德品行低、学习成绩差等问题。为了给“留守儿童”一个大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少先大队部特意开设了“红领巾”广播站这个栏目,每周一至周五上午课间休息的时候,这群孩子可以在这里诵读诗文,讲讲故事,读读表扬稿„„对于那些特别内向的“留守儿童”,老师总会先告诉她:“孩子,别怕,这里只有你
和老师,先读给老师听„„”当他们读的时候,我悄悄地把他的“播音”录了下来,等节目结束的时候,再拿给他们听。“瞧,你表现得多棒啊!全校师生都听见你的声音了。”我亲切地说。这时孩子的那份兴奋之情早已溢于言表了。有了第一次的演练,孩子的胆量自然就会日益见长了。四是建立家校联系卡。整理好学生详细信息并建成家校联系卡,代理监护人和学校各持一份,定期电话联系和家访,把“留守学生”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反馈给代理监护人。这样,跟踪思想教育,共同管理好留守生。
每学期的家访是我们每位班主任的必修课,尤其可贵的是校长亲自到留守儿童家里去看望他们,若是赶到节假日,校长总会自己掏腰包给孩子带点吃的,有一次,校长去了我们五一班的一名留守儿童张心怡家里,我也陪同去了,这孩子的父母离异了,爸爸不在身边,她常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们在麦地里找到了她的爷爷,七十多岁的老人,正弯着腰,汗流浃背地收麦呢,见此情景,我们一阵心酸,校长则一边主动帮他们收麦,一边和他们攀谈了起来,那亲切劲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作为老师,有这样的榜样,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呵护这些孩子呢?
2、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每周开设一节心理教育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指导。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三是采取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或设立“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等个别辅导方法,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四是采取
正确引导、善于等待、坚持不懈、对症下药等策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这学期,开学之初,一(1)班的老师找到了我,我班的魏泽浩同学,现在跟奶奶生活在一起,上课没有好习惯„„第二天的下午,魏泽浩随张老师一起来到心理咨询室,一进门,我看到一个衣衫不整的孩子,他怯怯地躲在老师的后面,我拉着他的小手跟他玩了一个游戏,慢慢地他对我亲近了许多,我帮他擦好鼻涕,告诉他,要做一个讲卫生、注意听、好学习的好孩子,他郑重地点点头,我顺势抱起他说:“老师喜欢你这样的好孩子,当时孩子有点受宠若惊的样子,不过从他那红红的眼圈中,我看出了他的感动,以后我又连续给他做了两次咨询,他真的慢慢改变了很多,每当我经过他教室的时候,他都会下意识地做好,看到这一切,我是多么欣慰啊!
3、提升“留守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是自主规划,引导学生描绘人生理想,厘定优势和不足,确定发展目标,拟定发展计划,规划发展行动,时时对照、检查,看其是否偏离发展目标。二是签订自律承诺书,鼓励学生找出自身不足,向大家承诺限期有计划地改正,并写明改正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三是鼓励自我评价,教师要让学生用各种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省,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找差距、找原因。
4、“自育自学”出成果,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在各项工作步入正常轨道的坚实基础上,我校又开设了经典诵读、心理健康教育、绘
画班、音乐班、乐器班、英语角„„丰富多彩的特长班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培养了一大批特长生。这不,绘画班的作品登报了,英语角的同学能排演出精彩的话剧《猴子捞乐》、《白雪公主》等,音乐班里的孩子们组成合唱团也唱出点名堂了:六一儿童节那天,在王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合唱团的孩子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个个英姿勃发,他们款款步入舞台的中央:一曲嘹亮的《红星歌》唱出敬党、爱党、颂党的心声,《鸟归林》歌声清新婉转、意韵悠长,专业而甜美的唱法赢得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经过激烈地角逐,我校在全市三区五县十六支代表队的高手林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最终以9、74分的最高分取得一等奖中第一名的好成绩。用市委宣传部耿玲部长的话说:“七里河小学的孩子们不简单!”
总之,教育教学的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人”,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法关注的就是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水平,返璞归真,从原点出发,注重感染熏陶,追求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自育自学”课题实验中的个人经历和心得
阜阳市七里河小学郭晓凡
第五篇: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
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Keating)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拉丁文:carpe diem,英文:seize the day),并以该原则行事。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基廷并没有在教室里上课,而是领同学们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并去领悟的生命的真谛。[2]基廷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他的学生们甚至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另译:古人诗社),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但不久后,学校发现这个小组,校方对基廷老师教育方法十分反对。[3]
基廷的学生尼尔(Neil)热爱表演,并在一次演出上大获成功。但他父亲坚决反对,并将他带回家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尼尔极度痛苦却无法倾诉,在当晚自杀了。小组成员之一卡梅隆(Cameron)出卖了他们。校方逼小组成员在声明上签字,将责任推卸与基廷身上,将他开除出学校。在老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站立在桌上,并说著“哦,船长,我的船长!”,以表达老师传达给他们的信念会在他们心中一直存在着。
“非主流”的好莱坞导演
电影在情节的安排上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花哨,喜剧式的上半场和悲剧式的结局使得观众的心情也随着情节的变化而跌宕起伏。在本片中,导演彼得·威尔更深入地涉及到成人与小孩的矛盾冲突,妥协服从与自我实现的无奈对抗,禁锢的思想与年轻生命的对立。
影片从1988年11月14日开拍至1989年1月15日结束,历时两月整。故事虚构了一所位于佛蒙特州的威尔顿预备学院,而影片的实际拍摄地是位于特拉华州的圣安德鲁学校。电影剧本根据作者托马斯·舒曼在蒙哥马利·贝尔学院(一所位于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男子预备学校)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影片中基廷老师的角色灵感来自于康涅狄格大学的英文教授萨缪尔,是作者托马斯·舒曼曾经在蒙哥马利·贝尔学院读书时的老师。电影的另一个灵感来自于詹姆士·希尔顿的小说《再见,基普先生》,该书至少4次被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8] 更改的结局
原著中故事的结尾,佩里先生控告基廷毒害了内尔的心灵,要求学校赔偿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失。托德和其他死亡诗社的成员联合起来为基廷老师进行辩护。此时身患白血病的基廷老师病情日益严重,孩子们也被留校察看,最终基廷老师死于白血病,但是却对孩子们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导演更改了原著的结局,更加突出了孩子们的个人成长经历,但他同时表
示他希望当时遵循了原著的意思。同时,该片成为北美高中英文课上的电影教材。为了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孩子们之间友谊的微妙发展,以及他们对基廷老师日益增长的敬佩之情,导演特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拍摄。[8]
关于演员
当年在选演员时,比尔·莫里和达斯汀·霍夫曼都是基廷老师的人选,但是杰夫·凯纽打算执导这部电影后,就让罗宾·威廉斯出演了该角色。事后达斯汀·霍夫曼对罗宾的试镜大为赞扬,认为他一定会比自己演的更加出色。
罗宾·威廉斯饰演一位50年代的英文老师基廷,他热爱文学、爱好诗歌,鼓舞年轻人发挥个性的。他尽量收起一贯的搞笑伎俩,但他的即兴幽默已经深深融进基廷老师的教学风格当中,他出色的表演为本片增色不少。
当年年仅18岁的伊桑·霍克饰演一个害羞、缺乏自信的好学生托德(Todd),并在片中大放异彩。在采访时他对导演彼得·威尔盛赞有嘉,认为导演对他的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对导演的第一印象是“他讲话很有意思”,尤其是当时伊桑还没怎么遇到过澳大利亚人,但是他很快明白了导演想要的效果,他也交出了自己完美的答卷。
影片9分40秒的开场,由103个镜头组成,其中80%为特写或近景镜头。通过典礼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动作和表情,为观众营造出学校所特有的严肃呆板的气氛。典礼结束,人物开始走动,镜头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固定。通过人物和镜头的综合运动,剧情发展到宿舍内部阶段,镜头语言已经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精辟的对话,剧作的功力得以展现。[9]
《死亡诗社》是一部人物众多的影片,且各有特色和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潮,例如安德森课堂吟诗,诺克斯追求到了心爱的女孩,死亡诗人俱乐部聚会的情景等等。尼尔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自杀的一段成为全片的高潮,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也是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背负着父母的厚望,尼尔始终在抗争这个残酷的现实,他在基丁的鼓励下,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可惜的是,尼尔在听到父亲要他转学的决定后,绝望的选择的自杀的道路。尼尔的死给影片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也为最后基丁的离校作出了铺垫。[6]
影片结尾想表达的是一种为了自由而产生的抗争,这才是死亡诗人俱乐部的真谛,也是诗的真谛。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5]结尾在提到课本撕掉的那几页时,基丁笑了,这一笑本来可以作为全片的终结,但影片要表达的是抗争,所以一些学生必须站出来。影片用了近40个镜头表现这种抗争,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镜头分切如此之碎,是前面片子所未有的。影片最开始镜头也是很碎,分切很快,表现对典礼的准备,结尾这种快速分切的镜头正好和开头形成对照,在节奏上首尾呼应。
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模式化的教育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影片所讲述的不仅仅是这样的现实,更多的是反映出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向往,影片的结尾,导演将镜头从基丁的裤下穿过,看见了学生们骄傲的站在课桌上,这才是精神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