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家庭文章
做好家庭文章,奏响和谐旋律
--------开展“五型”家庭创建活动总结
近年来,石头河子镇妇联在市妇联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建设和谐家庭,服务和谐社会”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妇联优势,以家庭和谐促进村镇和谐,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妇女服务于“和谐镇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和谐家庭创建机制
我们在总结多年五好家庭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成立了和谐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对全镇文明家庭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将和谐家庭建设作为新时期文明家庭创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和谐家庭建设的工作载体
1、以创建“五型家庭”活动为载体,深化和谐家庭建设
我们以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和谐、家庭与社会之间相互和谐、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三个方面建设为着力点,开展了“学习型家庭”、“平安行家庭”、“绿色型家庭”、“创业型家庭”、“节约型家庭”创建活动。一是以德治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家庭,以板报、宣传栏等阵地为载体,将传统美德渗透到各项工作之中;二是以法治家。以推进平安家庭创建为抓手,以“三八节”,“母亲节”、法制宣传日
为契机,做好法律知识进家庭,法律服务进家庭,法律咨询进家庭的“三进”工作,推进全社会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三是文明和家。以推进“绿色家庭”创建和深化“双合格”工程为抓手,举办科普知识讲座,通过“相识、相助、相知”为内容的“邻里三相”活动为载体,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倡导远亲不如近邻的良好氛围。四是素质兴家。以“学习型家庭”为抓手,建立农家书屋,掀起家庭学习热潮;五是节约富家。发动全镇妇女向家人和带动家庭成员共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注重对子女的节约和环境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文明健康、珍惜环境的生活习惯;使用绿色产品,积极参与美化绿化。
2、以创建巾帼文明示范户活动为载体,推动和谐家庭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积极发挥妇女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强化邻里互助、环境建设和志愿者队伍,推进和谐家庭建设。一是组建志愿者队伍,义务投工投劳,帮助调解家庭纠纷,清洁卫生等;二是开展美化居住环境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织家庭成员开展房前屋后美化绿化活动,种花、种草,门前“三包”,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三、整合社会资源,营造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氛围
1、配合党政部门中心工作,整合和谐家庭创建资源
我们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发挥成员单位的作用,协调作战,齐抓共建。与计生办联合开展“婚育新风进家庭”活动和“关心妇女健康“活动;与镇综治办联合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与镇团委联合开展了”节能减排“活动,这些工作优化了和谐家庭创建的文化环境、法制环境及社会环境。
2、创新工作方式,扩大和谐家庭创建工作影响
一是创新宣传载体,发挥网络优势;二是加强对外联络,扩大妇联影响力;三是信息调研工作,结合实际,深入听取群众意见,撰写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篇:学习型家庭文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习型家庭的先进代表,你们好
今天,我作为全区众多学习型家庭中的一员站在这里发言感到十分的激动,能够和大家共同学习十八大精神,共同探讨交流学习型家庭构建的经验,我感到万分的荣幸。
我叫XXX,今年56岁,是XXXXXXX妇女主任、计生专干,我立足我的岗位已经有21年了,这21年来我时刻严格的要求着自己,要积极学习,勤奋工作,要视育龄妇女为亲人,有求必应,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在生活中,我更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尊重知识,学习知识,利用知识,努力构建学习型家庭,为建设文化强国献出一份力。
建设学习型家庭,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共同目标,建立家庭全员学习、父母带头学习、互动学习的机制,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温馨的家庭关系,营造人人好学的家庭气氛,追求丰富充实的生活内容。
我是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同我的祖辈一样,靠种地为生,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进行知识文化学习。但是我从小就有一颗好学好问的心,并不甘心眼前的生活,于是长期坚持用晚上等休息时间去学习一些关于致富、健康等信息,以便借鉴他人的致富之道,学习他人生活信念等等。在我看来,只有自己学到真本事,才能够健健康康生活、实实在在做事、明
明白白做人。我明白学习能铸就人生跨越,于是我刻苦学习种植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我更要用我的率先垂范,为儿女做出榜样,谱写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学习型家庭的典型。
1990年,我开始担任XXX妇女主任。凭着对家乡的无限深情和对水果种植的执著追求,我开始钟情于芒果树栽培。1994年,我家率先种植芒果50多亩,由于缺乏管理技术,挂果很差,没有经济效益。但是,我始终坚信,只要肯学习、动脑筋,依靠科技一定会趟出一条新路子。就这样,为掌握这门技术,我几次三番到镇农经站向技术员请教,前往周边区县的水果种植大户拜师学习,求知取经,同时购买了果树树栽培管理技术书籍,还订阅了多种科技报刊学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学习钻研,我逐步掌握了芒果栽培技术。我克服困难,积极学科技、用科技,先后掌握了芒果新品种的扦插、嫁接技术,以及施肥、防虫、管理的一套技术。
在致富的道路上,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自己走上致富路,让村民走上致富路。一直以来我也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谋路子、学技术、学经营,一点一滴,我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我终于可以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紧握科技金钥匙,打开芒果种植的致富门,并成为引领一方群众致富的带头人。2003年,中共XX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我“芒果种植科技示范户”称号。
2007年8月,我被村民选举为XXX芒果专业合作社社长、芒果协会理事长。我相信科学,用科技带动群众,做经济发展带头户。在带动全村人民群众用科学发展生产,大力倡导科技致富的同时,还积极带头,从我做起,由我示范,逐步推开,带动群众。平时,我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潜心致力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推广。为了使农户的芒果产品得到最大化升值,2007年10月,我被推举参加了“全国农产品女经济人培训班”进修,我学习刻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被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合格证书。2007年12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我深知,作为一名党员,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要以党的伟大的理论武装自己,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服务群众,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
针对XXX严重缺水的状况,2007年,我到XXX妇联争取到农户补助资金7万元,先后修建起“母亲水窖”50口,共蓄水1210立方米,解决了群众的生活和芒果灌溉用水,深受群众的欢迎。我作为XXX芒果科技协会的“创史人”之一,积极带动当地芒果事业发展。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群众的观念一直难以转变,总是以粮食为重,不参与退耕还林。我积极实施绿化荒山,在荒山上种植芒果树,为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在任芒果专业合作社社长、协
会理事长期间,主动邀请攀枝花市农林科学院的芒果专家到合作社为果农作理论知识培训和田间实际操作,我自己还用所学知识为果农传授“摸花摸芽推迟芒果成熟期”技术,受到芒果专业种植户的的肯定。如今,我们村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达235户,7850余亩,亩产由750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2011年,XXX仅芒果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7840元。
虽然我们村的村民都通过芒果过上了好生活,但是我深知,周边的彝族同胞还需要我们的帮助,于是我主动到务本乡大火山村,向彝族同胞传授芒果技术管理,把自己积累的种植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助彝族同胞脱贫致富。
我还带动村里的妇女一起学习养殖、种植技术,共同发家致富。在我的带动下,村里很多妇女都成了养殖能手、种植能手。如今,XX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家家户户达小康。
虽然我们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了,但是我依然觉得欠缺点什么,于是我又不安心了。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2008年,我组成了一支有36名成员的文艺队,在文艺队的带动下,村民们积极参加文艺活动,村民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我多次带领普达村村民文艺队到镇、区参加文艺演出并获奖。
我有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在家庭教室上,我崇尚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德治家的思想。因此,我们夫妻恩爱,女儿热情礼貌
健康上进,我们全家人学习进取、关爱社会,热心公益事业。我们夫妻更是以自身言行影响女儿,为女儿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我们家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一家人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镇、村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
我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儿女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们家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孩子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我们的儿女在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强,在外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爱清洁,在学校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成绩拔尖。
我们一家人在村里有着很好的人缘,在村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从没与其他村民吵过嘴,逢年过节邻居都爱到我家去串门,我很支持村里工作的开展,只要是对全村发展有帮助的事情,总是配合村干部去做,争取给村委会帮忙
由于我长期勤奋学习进取,严于律己,关爱社会,热心公益事业;敢于尝试新技术,才能靠科技引领普达村群众走富裕之路,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赞誉和信任;党和政府也对我的工作也给予了肯定:2002年被评为XXX市“十佳科
技示范户”、2003年被XX区委、区政府授予“芒果种植科技示范户”称号、2008年荣获攀枝花市“十佳绿色家庭”称号、2008年被XXX市委、市政府授予“巾帼文明示范村”、2009年被评为XX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XX芒果专业合作社、芒果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被XX区评为“优秀妇女干部”。
在感谢组织肯定的同时,我也想要诉说一下我的感想,虽然我们农民受的教育少,但是我们从不放弃自身的提高和努力,让我以土地承载梦想,用知识改变命运,凭责任成就精彩,让我们展现一幅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和人生画卷。
第三篇:做好降本增效大文章
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炼铁工区应对危机多措并举
做好降本增效大文章
在当前钢铁企业遭遇市场“寒冬”的大背景下,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炼铁工区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多措并举,在工区范围内大力开展 “认清形势、应对挑战、多做贡献、降本增效”活动。使区域职工树立了危机意识,坚定了一线职工同企业共度难关的信心。
该工区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和设备检修协力中心既定的奋斗目标,主动把过“紧日子”、搞好降本降耗工作作为今年的长效活动来抓。在日前召开的干部大会上,该工区专门就进一步做好降本增效工作进行了总动员,并结合各个维护区域的实际,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多做贡献,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并积极行动起来,掀起“降成本、增效益”的热潮。同时,该工区还针对目前鞍钢企业的现状广泛开展“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的形势任务教育活动。
这个工区把打造“优质服务年”活动同降本增效工作有效结合,提出“主体光荣我光荣,我为主体争光荣”的保产服务口号,通过对维护区域设备的保养、修旧利废、双增双节等多种手段来为主体厂节省设备成本,保证优质服务。同时,该工区还把科技创新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向科技要效益,下大力气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此来降低劳动强度,节省检修成本。该工区号召全体职工向炼钢工区“工人发明家”李新林学习,用创新展现自身价值,并鼓励职工在工
作中推陈出新,建立惩奖机制,保持职工的创新热情。与此同时,该中心还广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只要是有利于降本增效的建议,一经采纳,就会给予一定奖励。此外,该工区还广泛发动各级组织,利用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开展了“争创岗位创新能手”、“我为成本管理献一计”以及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练内功、降成本、增效益”的工作上来,在全工区形成“爱岗敬业做贡献、奋勇争先降成本”的良好氛围。(王旭)
第四篇:做好沙漠文章
做好沙漠治理这篇大文章
——鄂尔多斯调研报告之三
2013年9月初,国务院研究室调研组赴鄂尔多斯调研9就库布其沙漠治理问题作了了解,考察了治沙骨千企业亿利资源集团治沙绿化和沙产业发展现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沙漠治理一举多得
从库布其沙漠治理实践看,沙漠治理意义重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一)改善生态环境。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 万平方公里,距北京正西侧直线距离8胍公里,是京津童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20多年前这座沙漠的状况是‚五个没有,两个很少,一大泛滥‛,即没有植被、没有道路、没有医疗、没有通讯、没有文化牧民收入很少、沙漠降雨很少,沙尘暴泛滥。经过持续治理,目前库布其沙漠实现绿化面积 5153平方公里,控制荒漠化面积1皿〇0平方公里,建成了全长 20〇 多公里的沙漠生态绿色屏障。沙尘暴天气由过去每年
七、/十次减少到现在的三、五次。降雨量由过去每年 70亳米增加到现在的 30〇 多亳米° 2〇12 年达到42〇 亳米,沙漠生物多样性也得到 了 明显恢复。(二)拓展可利用国土空间。近年来,一些地方采用填海造地等方式解决土地1 紧张门题,引发较大争议,如果不科学规划、适当=制,可能破坏当地
和盐碱地治理则有利无 改良们大规模厘米级厚 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生态恶果,而沙 害或利多弊少。调研发现,库布其沙漠 的土壤,初步具备了农业耕作的条件,创
f“ 了‚沙漠奇迹% 沙漠治理没有破坏生态缅是在改善生态的过
ˉ 中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通过沙漠治理向沙漠要土地是可行的, ‘为国家拓展可利用国土空间找到了重要途径。
(三)培育沙漠产业。沙漠也是资源。调研了解虬修复沙漠
湛 态的同时发展生态经济,可以变沙害为沙利,变劣势为优势。例 ,亿利资源集团发展了干旱生态植物培育扩繁、干旱地区生态修
产业,以沙漠甘草为主的天然药业,以沙漠太阳能光伏发电、沙
生物能源为主的再生能源产业,沙漠生态材料应用产业,沙漠旅
产业等,2〇12年沙漠产业收入达w2亿元。
’(四)改善民生、凝聚民心。沙漠农牧民是沙漠治理的最
大受
者。库布其沙漠十多万农牧民人均年收入由十几年前不足 胍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 3〇〇〇〇 多元,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差fi。通过沙漠治理事业将散居在2咖〇多平方公里沙漠及周边的
牧民凝聚起来,沙漠生态建设的工区和牧民集中居住的社区建
了党组织,农牧民充分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密切了党群、茸 群、企群和民族关系。
壳(五洁领国际道义制高点。库布其沙漠治理成效在国际上引
、、库布其沙漠已连续举办4届国际沙漠论龋 巨大反响和妤评°
有效宣传了中国在防治荒漠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上付出的巨大努力
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做好沙漠治理工作有助于眦界传播蛔走
绿色发展之路的理念和经验,展示中国在生贼明建设上负责任
大国形象,提高在全球可持续发恸面的话语权,提升国际形
象, 也有利于在吏大范围埂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贼流与合作。
二、沙漠治理需要市场化、产业化和公益性相结台 库布其沙漠治理的经验可概括为严是建立可持续的治沙模 式。库布其形成了沙漠治理-生态修复一产业发展_民生改善` 生态经济 沙漠治理的自我循环谀现了由”输血“5台沙到”造血>> 治岫转变,推动了‚生态、经济、民生‛平衡互动良性发展,通过可
持续的模式真正取得了治帧效。二是构建市场亿产业倘公 益性相结合的治沙机轧 在国家必要投入的基础上库布其注重
调动企业、农牧民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刑用帷资源发展生态经
济,用市场之手引导资源向沙漠地瓯臵;推动形成了规模化、高
效益的沙漠绿色产业,如岫饲料产业、中药材产业诃再生能源
产业、新材料产业、生态修复产业等。同眦坚持沙漠治理的公益
性质,每年从企业收益中提取公益基金肝治沙绿化。三是采用
多样化的治沙方式。主要包括逵态工程治沙咖在有条件的地区
修建穿沙公路,实施锁边林工程,建设人工围栏等;开发式治泌即
通过土地整治和产业开发带动防沙治沙和生态修氨生态移民治 ,即把分散的农牧民集中起来址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和沙漠产
实现增收致富,同时让沙漠得以休养蛐;科技治沙珈培育免 w如
耕胍寒、耐旱经济植物、9研发适合沙漠地瓯用的种植技术,提高 植被存活率和治沙效率。
恤
三、巩固和扩大状进沙退‛成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 I 多年来哦国沙漠冶理取得了显著成绩。沙化土地面积由上
世纪夫年均扩展驰%平方公里,转为目前年均缩减m4平方公 里。截至2〇12年末,全国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面积7_2万平方
公里丹相当于2个海南省国土面积。我们初步遏制了沙漠
化扩展 的趋势9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重大转变。同时也
要看奎 ,我国沙化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仍有 i l73 万平方公里, 占 国土面积近五分之一,具备治理条件的约有 5〇 u 多万卉 方公里,主要是现代形成的沙化土地和沙漠周边扩展形戚
~的沙化土地。以现有的冶理手段和速度,需要几代人上百年甚至
吏长时间才能完戚。一些已经治理的地区如果得不到有效巩固, 就会前功尽弃,下一步需要冶理的土地,自然条件更差,治理难度
吏大o 当前沙漠治理正处于攻坚克难、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好转
和恶化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口
2〇13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加H_ 202〇 年)》,提出到 202〇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
得到治
理,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可治埋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可以相信, X过长期艰苦努力 ,有可能基本消灭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等面
曰相对较小的沙漠。
灶本库布茸沙漠治理 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 ,要充分发挥沙漠的潜在效益,变‚视沙为害‛为‚兴沙之利奶积极推进科学化、市
场化踪合化治沙,探索实践沙漠治理的新模式、新产业、新技术, 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沙漠治理之路。具体来看,建议从以下几
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支持企业化经营运作。引导企业参与重点生态工程建 设,优先支持其发展沙漠产业,获得投资收益;对沙化土地按照生
态治理土地零出让的方式招标,定期进行治理成效验收;对企业实
施生态移民加大政策宣传和财政补贴力度;健全沙区植被保护和
扩大绿化面积的奖励制度,让企业治沙在行动上得到激励、经济上
得到回报、政治上得到荣誉。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组建民菅生态
银行,为治沙产业化发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完善对企业破坏
沙区资源环境、非法占用沙化土地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 制度。
(二>延长沙化土地使用年限。按照我国现行土地政策,沙化 土地使用年限只有 30 年,而沙漠治埋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事
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在 30 年的土地使用期限内,治理成
果有限,更难以巩固,企业也很难获得效益,缺乏积极性。如果到
期将土地收回重新分配或承包,成本和不确定性将明显增大.治理
成果可能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建议廷长沙化土地使用年限至70 年甚至吏长时间9先期可将库布其沙漠列为沙化土地政策试验区 先行先试。
〈三〉更好发挥科技支撑 4^ 作用。科技支撑应贯穿于沙漠治理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沙漠治理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沙漠 理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 走 皓、、, 产祟研一体化发展之路,强化企业技
木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地位。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要加大资金
和人力投入,在流莎、经物培
育、沙地高效利用、节水灌溉和节水技术等领域,针对关性科技
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建立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
和成果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四〉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治沙。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治
理、谁收益‛的原则,保障各类治理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释放各类
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沙区集聚。无论是造林大
户、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还是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都可
以承包沙地造林种草7并享受同等的国家优惠政策,形成国家、社
会、企业、个人共同参与沙漠治理的新局面。
第五篇:做好平安家庭创建文章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做好平安家庭创建文章 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龙岩市新罗区西陂镇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西陂镇地处闽西中心城市的新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已逐步成为龙岩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省级工业开发区龙州工业园和龙岩火车西客站、汽车客运中心也先后落户,与中国闽西交易城毗邻,系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人气火旺的新兴城区,全镇52.29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9.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2万人。
2006年以来,西陂镇按照“平安新罗”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紧紧抓住中心城市西移和龙州工业园区落户的发展机遇,做好做足“小家庭大平安、服务发展促和谐”的大文章,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覆盖率、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100%、98%和96%,为确保西陂镇实现“闽西第一镇”的目标和中心城市的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主要做法有:
一、重抓五个到位,推进创建活动有力开展
一是抓思想到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家庭的创建活动,充分认识到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只有每个家庭的平安和谐才会有村、镇仍至全社会的平安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及时将“平安家庭”的创建活动纳入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党建、经济工作、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二是抓领导到位。成立由镇 1
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分管副书记具体抓和班子成员共同抓及综治、妇联、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机构,由妇联主席兼任创建办主任,各村(居)同时成立以支部书记挂帅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有序推进工作的开展。三是抓责任到位。制定和完善各成员单位、村(居)的工作职责,将考评标准进行细化分解落实,明确镇、村任务和职责,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建立责任追究责任制,消灭创建活动的“盲点”。四是抓保障到位。将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长,2006年镇财预算为1万元,2009年增至3万元,实际支出达5万元,村财投入也由2006年的3.5万元增至2009年的11万元。五是抓奖惩到位。做到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先进有表彰、落后要通报,每年表彰平安家庭先进单位5个、先进个人10个和50名平安家庭标兵户,对开展不平衡的村(居)在全镇大会上通报批评,调动干部和平安中心户长的积极性。
二、着力创新载体,积极营造浓厚活动氛围
1、巩固宣传阵地,创新活动内容。一是利用镇、村法制宣传栏、科普画廊、《西陂简讯》、《妇工简报》,大力宣传“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义、参评程序、达标条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知识等,提高知晓率,增强群众“六防”意识(防拐卖、防诈骗、防盗窃、防抢劫、防毒品、防隐患)和能力。三年来共出版法制宣传栏115期、平安科普画廊12期、《西陂简讯》62期、《妇工简报》15期。二是利用村民法制学校和“法律服务站”,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提高他们遵法守法依法维法的能力。三是重点扶持和发挥农村文化书屋和文化大户的积极作用,延伸创建活动的触角。在农村书屋设立妇女读书角,摆放“平安家庭”“无毒家庭”创建活动倡议书,提高知晓率。在文化大户野果文学社、红色山庄等成立巾帼书屋,开辟以法律读本、革命历史教育、实用技术为主的窗口,文化大户的文艺宣传队伍开展综治和平安家庭、健康文明生活方面的宣传,如:方言快板《厝边董清水》荣获全区婚育新风杯农村文艺汇演二等奖等,红色山庄免费每年接待学生3000多人。四是将创建活动延伸至新兴住宅小区,在龙岩最大住宅小区水韵华都开展平安小区创建活动,举办有关法律知识、绿色家园、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宣传和平安家庭文艺进社区活动等。
2、开展“送法下乡”,创新活动形式。积极开展“法律进万家”、家庭助廉、法律咨询等各种活动,邀请知名律师为妇女同胞举办《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合同法》等讲座,发放《治安处罚法》、《物权法》摘要等宣传资料。在“三八”节、“六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发放倡议书、张贴标语、出专栏、挂横幅、送年画和环保购物袋、围裙及文艺进社区等,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活动,广泛动员,积极营造氛围。三年来,共发放《倡议书》、妇女保障法、治安管理等宣传资料10万多份,张贴刷写标语260多条,开展文艺演出160多场次,使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开展宣传,如群发平安短信,开通5000多部固定电话平安彩铃等。
3、重抓学校阵地,创新活动群体。中小学生既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希望,抓好中小学生的宣传,其效果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开展以德育人,为国教子,争当“双合格”父母活动,以家长学校为阵地,召开家教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共同培育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二是举办各类师生道德实践主题活动,龙岩二小举办了以“和谐、平安、共享同一片蓝天”为主题的 “创建平安校园”幼儿师生现场作画比赛;龙岩八中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比赛;以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三是开展送法进校门入农家活动,由干警担任中小学及幼儿园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每年通过中小学生将4万余份的平安家庭宣传资料带回家,推动家长和家庭成员学法、用法、守法。
三、务求实干实效,全面提升平安家庭创建水平
1、立足家庭为主体,着力提升家庭成员的法制意识。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通过“两抓两带”,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平安理念。二是抓好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及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以党员干部的带头和包组包户向村民宣讲法律,发挥平安建设活动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共同推进活动深入开展。发挥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及妇女禁赌协会作用,劝导妇女远离黄赌毒,鼓励她们学法守法、诚信经营、带头参与,力促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三是建立承诺书制度,由党员、干部带头签订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治家协议书,引导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全镇共签订党员干部承诺书 925份,创建“平安家庭”治家协议8095份。
2、培植培育典型,推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一是抓典型示范村的培育,重点抓好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石桥村和排头村的典型示范,对大洋村、西山村、紫阳村等7个村作为镇级示范培育,通过家庭申报、村两委联评、张榜公示等程序,评出“平安家庭”,开展评先创优和经验交流互动等形式,带动更多的家庭和村(居)加入创建活动。二是开展评选表彰示范家庭活动。在各村开展创建“美德之家”、“创业之家”、“无毒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特色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在镇级表彰的基础上,还推荐石桥村邱美卿等受到区级表彰,排头村妇代主任郑丽华受到省级表彰。石桥等村也通过户或组“海选”方式,评选表彰了村级“平安家庭”标兵户,从而在全镇上下营造了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
3、注重民生和谐,力促创建活动取得成效。一是关注关心妇女儿童,普及卫生健康知识。邀请专家举办了以育龄妇女为主的“三优知识”、“女性生殖保健知识”等健康知识讲座6期,免费为育龄妇女进行乳腺及生殖道疾病检查,倡导健康文明的科学生活方式,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提高环保意识和科学保健意识,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拒绝邪教、毒品,让广大妇女在参与和谐家庭中得实惠。开展“卫生保健进社区”试点活动,西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制定个人保健计划,筛查疾病跟踪回访等服务,促进家庭幸福和谐。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帮助解决失地失业妇女就业。镇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供补助300元/人,石桥、排头、大洋等村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补助政策。2006年以来已有1000多位农民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发放培训补助款20多万元。发挥劳动保障所(站)、妇代会的作用,利用龙州工业园区和新区商贸发展的优势,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失地失业妇女到园区就业,举办了失地农民及还乡农民自主
创业培训班和电脑培训班,共有365位参加了免费培训,帮助解决妇女到园区企业和辖区商贸企业就业950多人。三是服务进城务工人员,推进活动向流动人口延伸。在排头、大洋等村成立“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开展“共谋发展 共享和谐”为主题的服务进城务工妇女活动,设立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提供“双查”、办理婚育证、暂住证、解决劳资纠纷、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就业、解决子女入学等服务;每年在“六一”节镇财政拨出专款慰问在幼儿园就读的7000多名外来务工子女。还建立村党员干部帮扶和村村手拉手帮扶制,由村干部、优秀党员与未达标家庭结对,进行一对一帮扶;由先进村与落后村结对开展帮扶活动。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与关爱弱势群体相结合,努力消除因生病、贫困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4、创建成效显著,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通过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村民遵纪守法、安全防范、和睦相处的理念,树立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营造了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实现了“小家庭大平安,服务发展促和谐”的目标。2006年以来全镇承担着闽西中心城市60%以上的市政重点工程和龙州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涉及100%的行政村和90%以上的农户,共完成征地面积6310亩、拆迁房屋面积35万平方米,不仅如期完成各项任务,而且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实现了大拆迁、大发展,得到市、区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表扬,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也步入市、区先进行列,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乡镇,在全区目标管理考核荣获一等奖。由于有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和
总量及增幅均居市区乡镇前列,其中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就有10家,实现了“闽西第一镇”的目标。据统计,2009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0.3亿元,财政收入3.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1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0.6%、82.2%和116.6%;村财总收入2495万元和农民人均纯收入10605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65%和29%。农村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显著成效,被授予全省流动人口服务先进乡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市文明乡镇等。
我镇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虽取得了一定在成效,但与先进乡镇相比还有差距,今后还要在“比学赶超、促进发展”中继续努力,在创优争先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营造更优更好和谐稳定的服务发展环境,推进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