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家庭教育现场工作会交流汇报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13-731594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4 21:10: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家庭教育现场工作会交流汇报

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家庭教育工作汇报

-----金月玲

本文档是讲座提纲纲,具体讲座时会有截图为支撑。

时间:约10分钟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学生总人数:约4300人

住校生:约2500人

农村学生:约1500 人

高一27个班(维、哈各一个班)

高二28个班(维、哈各一个班)

高三28个班(维、哈各一个班)

教师及教辅后勤工作人员:400名

从住校生数目和农村学生的数目,可以看出我们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二、家庭教育的实施手段

家长方面:

1、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

2、月月家长学习菜单

* 家长和教师月月菜单

* 依据年级特点,针对性的制定特色菜单

3、家长作业

4、《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征订

5、参与家长学习菜单的制定

6、家长沙龙学习交流汇报

学校方面:

1、10名指导师,45名班主任学习家庭教育

2、图书室配备11-18卷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93本

3、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

4、呱呱练兵专用电脑

5、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培训

6、班级和校级家庭教育博客、家庭教育校园网站

7、请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为800多名高一高二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做培训

8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做二次培训

9、建立QQ群

班级家长QQ群、班级学生QQ群、乌市101中班主任群、家庭教育学员群

父母成长在线群

101中班务工作群

10、家庭教育实施效果

1、家长逐步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育人素养的提高。学校家庭教育博客以及部分班级的家庭教育博客

2、家校关系更加和谐。

3、家庭教育让我校的教育如虎添翼

4、家庭教育让101中走出新疆。

5、优秀学员周日公益讲座(3人)

6、优秀学员博客发表在《不输在家庭上》(18卷2人。19卷也已推荐)

7、武雪科长的论文《家庭教育在宿舍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8、课题申报《高中家长学习管理模式初探》

三、家庭教育未来计划

1、小手拉大手

 征文:成长烦恼

 家庭教育板报

 家庭教育名言积累

2、志愿者团队个案辅导

3、菜单的特色化

4、评选进步家长及其优秀家长。

5、评选优秀班主任

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家庭教育工作站2012.9.18

第二篇:市教学工作会交流汇报材料

以人为本 狠抓常规 规范发展 提高质量

涟水县淮文外国语学校

2013年,县委县政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对城区学校布局作出重大调整,郑梁梅学校集团化办学解散,我校从此次步入独立发展之路。学校本着“人文管理”的原则,崇尚“本色教育”,坚持“不折腾、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办教育” 的精神,一年来,校容校貌、办学规模、教学质量、教育品位等方面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学生快乐,教师幸福,构建文化育人新机制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与完美的。”幸福和快乐便是水的载歌载舞,教育呼唤的是幸福的老师和快乐的学生,让每位老师感到幸福,为每位孩子创造快乐,是我校追求的目标。

学校多次举办发展论坛,目的是通过教师、领导的共同参与确定一个符合我校校情的、教职工普遍认可的发展愿景和行动纲要。面对当前喧嚣繁华,物欲横流的大背景,全体淮文人达成一致共识——教育呼唤安静。在不断思考和论证中,经过深刻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提出:教师需要安静下来思考育人教书,学生需要安静下来思考所学知识,校园需要快乐的学生和幸福的老师。大家一致认为——学校要有书院风,学生要有书生气,老师要有先生味。不跟风,创设安静洁静充满书香味的校园环境。我校以“让每个学生都快乐成长、让每个教师都能幸福工作,”作为办学理念,把“在我校就读成为每一个孩子人生中难忘的经历,一生的财富”作为目标。全力打造学校品牌文化,以文化引领学校走向卓越。

二、精耕细作,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善教之本在于乐教,而乐教之源在于幸福。”要想赢得学校长远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必须从寻回幸福开始。

1.帮助教师形成健康乐观的职业心态。在当前绩效工资的背景下,部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懈怠厌倦的情绪。学校把如何加强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当作首要问题来解决。校长汤胜国亲自带头,要求全体教干做到“亲近学生、善待同仁、以身作则、雷厉风行”,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做到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切实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倡导“以博大的胸怀去容忍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去看待

绩效工资现状。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四多四少”,即“多一些爱心,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反思,少一些牢骚;多一些储备,少一些应付;多一些规范,少一些随意”。大力推进全体教师常态化读书活动,教职工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图书推荐给学校,学校负责购买供教师阅读,让他们从书本中汲取正能量,提升文化素养、哲学素养,修炼先生味。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教师平均年龄29.6岁,在全县所有学校中最为年轻。从学校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势头上不难看出这支年轻队伍的朝气和活力。青年教师这群新生力量的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办学品位的高低,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学校以“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为指导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展青蓝结对、教学沙龙、校级互动、优课评比、做中考卷竞赛等系列活动,不断创新着我校校本培训的模式,学校扎实开展“教师论坛”系列活动,利用每周的周前会,让教师上台畅谈感悟、分享心得、建言献策。全体教师踊跃参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关注自身专业提升,关注学校更好发展的良好风气正悄然形成。

三、深化课改,抓实常规,探索务实高效的课堂。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认为就质量抓质量是没有出路的,更不会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着重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备课组集体建设。备课组的中心工作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活动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抓实、抓牢集体备课在整个备课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检查集体备课主要看是否具有实效性、共享性、研讨性、互补性,是否达成目标意识、合作意识、过程意识、学习意识,是否解决“教”的有效性、“学”的有效性、“练”的有效性。在重点研讨目标要求、重难点突破、练习设计形成统一意见的基础上,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鼓励教师自由设计、自主创新。

2.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我校教务处、教科室通过调研发现当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 “面子”不亮(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与保持),“里子”不厚(知识、能力修炼不足),“根子”不牢(理念陈旧,教师讲太多,不顾及学生目标是否达成)等问题,通过专题研讨制定了“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扬其所长、投其所好、解其所惑、助其所为、促其所成”的策略,课堂上力求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对学生的所思、所需、所感、所动、所长、所好、所惑、所为用心用爱去了解其状况,各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均要对上述原则有所体现,教学反思都要从中进行感悟。每周要有一次详细的教学反思报告在集体备课时进行研讨,做到一人反思大家受益,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3.落实导师制与分层过关制。学校根据每学期“我评我恩师”活动中学生对本班科任教师的喜欢程度,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喜欢程度最高的老师担任导师,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状况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定期建立谈心谈话制度,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种独具创新的导师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分层过关制方面要求对各类各层学生,以想学、会学、乐学为目标,通过周初布置过关任务,编制过关练习集体过关和二次过关,使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做到点点人人天天过关,以达到每个层次的同学都能学有目标,学有所为。要想学生跳出题海,老师必须跳进题海,布置作业力求少而精。统一练习格式,注明命题人、做题人、审核人,周末由级部、督查组统计每份练习的质量,在例会上总结,出现差错的责任人被通报。作业设计注重练必寻类,练必规范,错必纠正。

5.强化教学督查。为更好地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跟踪督查,教学督查组对课堂教学、作业编写质和量、试卷命题及批改质量、备课组教研活动质量和青年教师的成长等进行督查,凡是课堂效率低下、课堂起点高、出现科学性错误、自主学习卡使用不合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检查与指导不得法等问题,对存在的不足及时通报和点名批评,每周出一份教学督查通报,凡有扣分均纳入教师奖励性绩效考核。

回顾过去,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发扬团结拼搏、敬业奉献的优良作风,虚心学习兄弟乡校先进经验,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进一步砥志不辍,努力寻求教育发展和改革新的增长点,力争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家庭教育交流材料

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基石

——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家庭教育工作介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所以,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前所末有的普遍关注,据此,我们对校内外的各种动力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市妇联、教育局的指导下,规范办学,长效管理,不断创新,大大提高了全体家长科学教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校风,从而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我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学校基本情况

自2000年以来,伴随着开发柴达木的热潮,大批来自海东的农民举家流入格尔木,为了解决这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受教育问题,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教育局于2006年6月,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八一路东修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2006年9月我校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

学校现有九个年级33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91名,在校学生近1600人,92%的学生无本市长住户口,95%的学生都是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

族,留守儿童117名。占学生总数的25.6%。学生基本上全部来自我省民和、化隆、循化等比较偏远的山区。绝大部分为多子女家庭,以务工和临时性小生意为生。家长(或监护人)文化素质较低,文盲率较高。学生中隔代抚养以及留守现象十分普遍。为了满足流动人口子女接收良好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五年来,十二中全体教师打破狭隘的区域观念,对前来就学的适龄少年儿童敞开大门,对流动人口和少数民族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用我们无私的爱呵护着这些来自异乡的孩子。我们克服了生员流动性大、家庭教育缺位错位等诸多困难,从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和理想信念教育入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浇灌这些渴求爱和知识的生命,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享受灿烂的阳光。

二、健全制度,加强各层领导。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本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举办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家长学校工作的领导。健全家长学校工作的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由学校校长担任家长学校校长,学校教导主任担任家长学校副校长,德育主任任家长学校教导主任,选定由学校总务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学校在家长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各部门分工合作,制定工作计划,并制定了相应的校务管理制度,教学工作在教导处统一领导下,聘任各班主任担任家长学校班主任。

三、举办专题家长学校,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我校生源多为来自流动人口家庭。因此,学生家长来自四面八方,外来打工者、个体商户……家长们职业阶层、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表现等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长学校要有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一些特点:

1、“上课”与家长会相结合。家长学校毕竟是家长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故时间不宜占得太多,我们把上课与“家长会”结合起来,每次学校或年级开家长会,总是先安排一点时间讲家教的专题课:“学生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办法”,“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训练”,争取家长听得进、记得牢,达到认同与内化的境界。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

2、“上课”与学前指导、咨询相结合。为了使孩子们尽早地适应学校生活。我校专门开设了学前班,举办“新教材分析”、“小学生入学准备”、“参观明天的教室”等为主题的学前指导班,积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经过学习,家长们调整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幼儿园和家庭的配合下,四、改革家长学校办学形式,实现教育的广泛性。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总希望自己孩子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正好与学校老师工作目标相一致。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始终不能与学校工作协调一

致,他们往往重知轻德,轻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一部分老师缺乏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学生个性特点,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家长学校重视与家长们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要求教师深入每个家庭实施因材施教,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各项活动,从而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我校采用的主要形式有:

1、教师走访家庭。学校每学期开展教师走访家庭活动,安排全体教师定期集体家访(新接班教师和起始年级教师)与分散家访相结合,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家访,并记录访谈内容。重点是上门接受咨询,宣传家教知识,指导家教方法,同时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有效调整学校教育。

2、把家长请进校园。

听课、学校每年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校听老师怎样上课,子女在课上有什么表现,让家长领悟到教学的艺术,知道子女怎样才能上好课,养成哪些学习习惯,便于家长配合学校教学。让老师聆听到改进的意见,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观摩。请家长到学校来参加观摩活动。我校“六一文艺汇演”、“学校运动会”、“诗歌朗诵”等活动,吸引了很多家长。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增强育人的责任感,懂得“外面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竞争很激烈”,必须培养孩子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长。

征询。学生家长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因此,充分调动他们中的积极因素,争取他们为办好学校,多做贡献。我们曾多次召开家长座谈会征询他们对学校的批评意见和改进工作的建议,也曾多次请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在会上介绍他们家教的经验体会等。

3、让学校教育活动走入家庭。在学校教育工作涉及不到的时间和空间里,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求得家长们相应的支持和配合。我校特此聘请部分有特长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在家庭里建立假日活动阵地。家长的参与让孩子倍感亲切,不同行业的家长带给孩子们不同方面知识。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在生活实践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此同时,学校还定期印发家校联系卡,向学生家长发出各种活动的倡议,以便家长了解学校的信息。为了让一年级学生尽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每年九月份开学前,学校统一印上了各班的课程表及学校作息时间表。这些做法赢得了家长们的欢迎,有利于调动家长的教育力量,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五、关注留守儿童,用爱温暖每一个心灵。

由于我校的根本就是为了解决周边流动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因此形成了我校生源不稳定,流动性大,家长打工忙,留守儿童较多,目前,我校共有117名留守儿童学生。为了让这部分学生享受与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和爱,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享受灿烂的阳光,为此我们作了以下工作:

1、留守儿童普查。每年寒假前,由政教处牵头,班主任具体负责,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1600名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确保每名留守儿童入学。每学期开学第二天,学校要召开会议,对那些没有来报到的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采取打电话、让学生带话、上门寻问等方式,了解他们上学存在的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帮他们解决。使他们能和别的学生一样接受教育。

3、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家人的关爱,缺乏自信,学习偏差。班主任就把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结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30多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与部分特困留守学生一帮一结对子,不仅主动承担了他们的学习费用,还定时和他们谈心交友,班主任老师无条件但当留守儿童监护人,老师们义务但当起特殊学生的监护人,带回自己家中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使这些留守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取得的成效

几年来,我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们保证了每一名流动儿童入学,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家庭教育为全校整体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不断攀升,党建工作不断完善,学生道德教育不断加强。

2006年9月我校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2006-2007被评为“先进党支部”;2007年获格尔木市首届“教学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在2008年全市校园绿化评比中获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州级文明单位”;2010年被评为“州级绿色学校”。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把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当成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教育质量作为我们的不懈追求,把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我们奋斗目标。

第四篇:统计工作会交流材料

统计工作会交流材料

近年来,在省局、市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县统计局围绕“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这一理念,以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优质服务为目标,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不断加强统计法制建设、统计业务建设和统计队伍素质建设,统计事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

一、抓改革,建网络,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有关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有档案资料的“五有建设”要求,加大了对乡镇规范化建设的力度,率先打造了坑田、鹿冈等乡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其中坑田镇获得了“省级规范化建设乡镇”。2020年乡镇机构改革,各乡镇仍然保留统计专岗2人,续聘原来统计人员。目前,全县各乡镇共有专职统计人员28人,兼职8人;县统计局(含普查中心)定编14人,实有14人。全县基层统计系统队伍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

二、抓制度,促规范,着力提高整体水平。

为更好地规范统计工作,县建立了统计工作、统计考核、统计奖励“三项制度”,由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县主要经济指标预警监测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和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四上企业”入规入统工作》等一系列文件,确保了统计计基础工作的落实。县统计局制定了《县乡镇规范化建设考核细则》《乡镇高质量发展考评办法》《县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建设考核细则》等文件,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健全了统计法制建设。同时,为全面提高乡镇、企业统计人员的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了统计工作奖励制度,给予乡镇和“四上”联网直报企业统计员给予150元/月的统计补贴,实行按考核发放。

三、抓利用,促服务,积极参与政府决策。

县统计局重点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多层次的调研分析,充分发挥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为领导决策、服务群众提供更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支撑。每年编印《统计年鉴》,每月及时公布月度统计数据,编印《统计月报》,每周在政务信息公开平台上发布政务信息,2020年累计发布各类政务信息100余条。同时,紧跟省市统计工作研究课题,2020年共撰写30余篇统计报告、统计分析,分别在省市统计内外网发布。县统计局近年来在省市统计部门领导的关心关爱下,多次获得省、市统计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县直单位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等荣誉,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县统计局作为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常驻列席单位,参与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

四、抓学习,促管理,打造统计部门新形象。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办法》《规定》等文件精神,县切实加强统计人员的政治素质的培养和统计业务知识的学习,采取集中辅导、各专业轮流授课、定期交流学习心得和工作经验等形式,引导干部职工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政策、法律,以及省、市、县重大决策和工作动态,引导他们不断钻研业务,争当行家里手,提高适应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应变能力。每年组织各类学习培训达1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统计人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了统计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到了科学统计、依法统计,推进了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确保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虽然,我们在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强化统计优质服务、提高参与决策能力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与形势发展的需要、与各级领导要求想比、与兄弟县区成绩相比、与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虚心学习,扬长避短,努力把统计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以积极进取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第五篇:畜牧工作会交流材料

县农村工作会议材料

狠抓现代畜牧示范区建设 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畜牧系统干部职工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现代畜牧示范区建设,以实施“211”工程为重点,坚持“宣传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强化服务”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全县畜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年末,存栏猪42.8万头、牛6.6万头、羊48.5万只、家禽285.7万只;出栏猪59.8万头、牛2.4万头、羊32.9万只、家禽270.4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3万吨、2.7万吨、3.5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9.1亿元。现将我们的做法和成效汇报如下: 一、四点做法:

1、以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狠抓机关作风及规范化建设。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基层站、养殖场户、村级防疫员、监管对象等,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谈心活动、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征求群众意见,梳理、提炼、整理出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积极予以整改,促进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机关规范性建设步入正轨。

2、以疫病防控工作为重点,狠抓畜产品质量安全。在完成县镇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积极推行“签约式”产地检疫模式,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做好生鲜乳收购站监管和生猪定点屠宰场整顿。严格实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大检疫执法力度,确保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

3、以现代畜牧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县域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县政府强县富民政策为动力,大招商、招大商。紧扣示范区建设主要任务,紧盯中省市产业投资政策和信息,策划、包装和争取中省市项目支持。对已批项目加大指导、监督、服务力度,确保项目建设成效。

4、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狠抓示范镇村和标化场建设。在现代畜牧业示范县镇村创建及省市标准化养殖场创建中,我们派技术专家组包联,定期到场指导,逐项完善,直至达标。二、六大成效

1、肉羊产业跨越式发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肉羊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3年底,全县羊存栏48.5万只,出栏32.9万只,同比增长67.2%、58.9%,产值2.6亿元。涌现出赵渡、韦林、官池、羌白存栏3万只以上的镇4个,存栏10万只大型养殖场1个,千只以上场(小区)25个。

2、肉鸭核心区克难奋进。陕西丰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克服市场低迷、资金短缺困难,改扩建种鸭一场圈舍8000平方米,新增自动饮水、上料、机械清粪设备和污水收集系统;新建种鸭二场鸭舍5栋8500平方米,种鸭共存栏15万只,年产种蛋3000万枚。

3、招商引资成绩斐然。万头奶牛示范牧场由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和陕西农垦集团在大荔沙苑农场共同建设,存栏规模3万头。首期建设1万头国内标杆奶牛示范牧场,总投资4.5亿元,占地850亩,年内已完成公司注册、项目环评等前期准备工作;30万只肉羊基地项目由陕西金紫阳农业科技集团建设,总投资8亿元,计划存栏能繁母羊15万只,后备母羊5万只,育肥羊10万只。年内建成羊舍350栋,20万平方米,存栏肉羊10万只;万只肉羊良繁基地由陕西鼎冠农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年内已投资500万元,完成办公生活区建设;30万只蛋鸡基地项目由大峪禽业责任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占地60亩,一期建成标准化鸡舍5栋4000平方米,配套办公生活用房240平方米,饲料房330平方米,存栏青年鸡15万只,完成投资1000万元。

4、生猪良补项目首惠大荔。通过努力争取,1.5万头、60万元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落户大荔。项目实施中,建立人工授精点18个,配备繁育员32名,配送良种猪精液6万份,受配能繁母猪1.5万头。“生猪良种繁育服务平台”技术推广成果荣获渭南市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5、质量安全监管取得新突破。经过努力,连续7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未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全年共检疫活畜禽42.5万(头,只)、畜产品650吨、查处违法案件8起。

6、畜牧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为18个畜牧兽医站购置了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安装了宽带,培训电脑操作专职18人,基层站办公实现了自动化。与联通公司合作,搭建县级信息平台1个,为13个养殖场户接通了宽带,安装了摄像头,为远程视频培训、诊疗和畜牧超市对接,奠定了基础。

虽然在2013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仍然清醒地看到我县畜牧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2014年我们将以丰沛亿只肉鸭、金紫阳30万只肉羊、沙苑万头奶牛畜牧产业三大园区为突破口,以现代畜牧业示范县镇村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全力推进畜牧产业规模扩张和上档升级。

2014年4月8日

家庭教育现场工作会交流汇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