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乡镇工作[模版]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14-777577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31 17:28:1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乡镇工作[模版]

乡镇工作

一、正确认识乡镇工作的重要性

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巩固农村基础地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镇作为人民政权的基石,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乡镇干部作为稳固农村政权的骨干,直接担负着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展农村、建设农村、稳定农村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众就是通过乡镇干部的形象来认识我们的党,通过乡镇政权的执政能力来判断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各级领导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充分认识做好乡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乡镇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1、工作环境差,工作待遇低。乡镇生活清贫,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尤其像周宁县咸村镇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村落分布较广,人口居住分散,给下乡下村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再者,乡镇与县级、市级机关之间在待遇、工作量、工作难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别。乡镇干部整天早出晚归,经常上山下乡,周末加班加点,还经常得不到群众的理解,甚至经常得到的是抱怨,但在政治、经济待遇较县级机关更低。

2、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乡镇工作覆盖经济、教育、计生、文化、卫生等多方面的工作,任务十分繁杂,并且人手却十分紧缺。乡镇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村工作面广、量大、事杂,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在还没有来到乡镇之前就听说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顺口溜,哪根拽得紧,就跟哪根转。乡镇中经常会有一些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任务,而且都要与工资、考核、奖惩挂钩,不搞不行。乡镇干部经常是不分昼夜也难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诸多指标,这就给乡镇干部造成了莫大的压力。

3、乡镇班子不稳定。乡镇班子的任期一般都是三年,第一年先是调查了解,熟悉情况;第二年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第三年本来应该是大干快上,加快发展,但因为又面临着换届,很多乡镇领导只有等待观望,得过且过。加之,近年来,干部交流轮岗的力度较大,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变动频繁,致使乡镇经济发展的决策还未来得及实施,或刚刚实施就调离,决策落实不了,规划实现不了。而新上任的领导又另起炉灶烧上“三把火”,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延滞了经济发展步伐。

三、如何做好乡镇工作

1、促进班子团结,加强队伍建设。搞好乡镇工作,责任在党委,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一方面乡镇主要领导应该要从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不断的促进班子凝聚力,要明白拥有强有力的班子成员,才能各抒己见,各尽其责,带领好干部,更好的完成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队伍建设,稳定乡镇干部队伍,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各级各部门要在生活上、工作上多关心乡镇干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报道为主,多宣传先进乡镇的典型经验和优秀乡镇干部的先进事迹,让全社会都理解和支持乡镇工作。同时,要把对乡镇干部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并贯穿在干部的思想教育、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各个环节之中。

2、做好维稳工作。

3、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乡镇工作根本目的就是服务群众,乡镇领导应大力号召全镇干部开展知民情、化民怨、帮民富、暖民心等活动,做到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乡镇工作主要就是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乡镇干部无论时间多紧,任务多重,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同农民讲政策,听农民心里话,帮农民办实事,体察群众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对农民群众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忧虑什么、盼望什么,领导干部应做到心中有数。干部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才会有干部。只有干群关系融洽了,才能取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工作才能打开新局面。

4、发展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乡镇工作难的根本途径,要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理念。目前,乡镇一级政权的行政职能发生转变,市场手段和服务功能逐渐增强,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正逐渐成为乡镇工作的主题。乡镇政府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搞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指导、服务和管理,强化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功能,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维护市场秩序。乡镇领导要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工作重点,调整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带领群众早日走上致富之路。乡镇干部要学习和掌握市场知识,自觉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民的生产,围绕一家一户农民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全方位服务。了解国家相关“三农”政策,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同时,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培植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增加农业税收,扩大基础财源。根据本镇实际,各乡镇要大力发展具有本镇的等项目,促进镇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第二篇:乡镇工作

在新形势下乡镇干部如何找到工作的“抓手”

古柏乡宣传文化中心侯玉金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正在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城乡分离向城乡融合、农民向城镇人口的转变。与此同时,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三农”问题的政策有了新的改变和突破,“三农”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作为人民政权的基石、党的执政基础,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和最紧密的乡镇干部,如何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种转变,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三农”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党委、政府在农村的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2004年起,党中央连续两年以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更加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而各省、市结合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将1号文件加以具体化,提出了现阶段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今后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这显示了中央和省市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而从2005年起,随着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在各省市的逐步取消,并相继实行粮食直补、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国债资金和财政资金加大,加快对农业的投入,都是国家政策对“三农”问题调整的具体体现。国家对“三农”政策从过去的“取”到现在的“予”,从“积累”到“反哺”,从保障供给到强调质量和效益的大转变。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的调整和出台,使乡镇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更加优惠,环境更加宽松,财政投入加大,机制更活。如何把当前的机遇和挑战化为现实和前进的动力,是摆在我们广大乡镇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乡镇干部在农村的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央的“两免三补贴”、“多予少取”、“放活”和加大投入的惠农政策极大地理顺了群众的怨苦情绪,有力地化解了干群矛盾,密切了党群关系,使广大农民得以休生养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日益高涨,农业生产形式出现良性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乡镇干部也从催粮、催款的矛盾冲突中解放出来。但是很多乡镇工作和乡镇干部对未来工作却出现了“失重”和茫然的现象,不知该如何干,从哪里抓,感到心中无数。因此,新形势下,乡镇干部如何切实地开展工作,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需要,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3、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乡镇干部的传统观念和传统的工作方法正发生着激烈的碰撞。

广大农民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20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撞击,面对信息技术、传媒手段的开放和推广,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知识、法律、能力、效益观念、竞争意识、法制观念、道德水平的需求和提高。而很多乡镇干部的思想、认识、知识、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几年、十年,甚至20年前的基础开展工作。他们习惯了传统的命令式指挥,强制性地工作,思想上也出现了转型期的调整,一时陷入“无权、无钱、工作无抓手”的内心“恐慌”。如何从管理型人才向服务型人才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工作作风,是摆在我们广大乡镇干部面前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4、矛盾出现新问题,乡镇干部的执行力正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中央实行“两免三补贴”以及一系列惠农的政策措施,使广大农民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但是乡镇干部的思想却正经历着巨大的震荡。不少乡镇干部在交流时表现出来的忧虑:乡镇财政本来就是吃饭财政,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取消后到哪里去补这个缺口,我们广大乡镇干部今后如何生存,乡村公益事业如何建设和发展,乡镇历史债务如何化解,用什么来还,谁来还;农村农技推广体系本来就很脆弱,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和事业编制的广大乡镇干部养老保险没有解决,平时和年终的福利待遇更没有保障,他们的积极性如何调动,战斗力如何得到加强;本来就分散、难管的村民,现在国家却给了他们那么多的优惠政策,对其权利的保护也更加重视,在目前来说,老办法(行政手段)不敢用,新办法即依法行政不好用,更好的办法没有,即使有的情况下,也不怎么管用。怎样缓解和化解新形式下出现的矛盾,找到乡镇工作的抓手,是我们乡镇干部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产生的根源

1、相当一部分乡镇干部的素质和作风在新形式下农村工作的不适应。

虽然目前大部分乡镇干部都是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即使不是,都拿到了大中专函授文凭,但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所学知识不是已经老化,就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尽管各级政府每年都要组织乡镇干部轮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毕竟时间有限,混天过日、蒙混过关的人占多数,加上多年养成的管理型习惯,要转变其服务型的工作态度一时比较困难,这就造成了乡镇干部的工作和农村、农民工作的不对路,结果就是领导干部叫累,具体的乡镇工作员叫苦的现象,其最终后果是农民反感和不满意,造成在农村工作的更大的被动。此外,还存在很大一部分乡镇干部作风不实、不正、工作飘浮、难以下沉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某些乡镇的主要领导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工作上,功夫在“谋外”,具体工作安排给副职,而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酒桌上和考察上,由于主要领导作风不实,领导乏力,对其他干部的影响也很大。

2、层层压迫式、命令式的指派任务机制的不合理。

尽管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取消后,县委、县府照样按命令式的方式给乡镇政府下达各种各样的指标,如: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外出劳务等等。任务层层派,指标年年涨,这些指标是上级考核乡镇工作的重要内容,能否完成,关系“政绩”、“帽子”和“位子”,而乡镇领导班子为完成任务不得不把指标和任务层层分解各部门和广大乡镇工作人员,要完成上级的任务,乡镇干部可谓煞费苦心:要么弄虚作假,要么玩数字游戏,即使偶尔真能完成,我们的乡镇干部也是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其它工作。

3、考评机制不合理。

目前各乡镇对乡镇干部的考评虽然有差异,但具体情况都差不多。工资是一个死杠杆,干好干坏照样拿,而平时和年终的福利、资金虽少,但也沿袭了吃大锅饭的习惯,评优、评先进讲的是论资排辈,成绩出来谁优先:乡镇主要领导、部门领导,而出了大量工作精力的普通工作员还排不上号。

4、乡镇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的不适应。

目前,乡镇的部门可谓五花八门,这也是行政事业机构改革不彻底的遗留。如乡镇事业机构改革后,农技站、农经站、农机站、水管站归入农业服务中心,而原来机构就不存在了。事实并非如此,虽说法人单位没有了,但名称还在,县上各分管局要指导和向上汇报工作,也只认原来的单位,不认现在的农业服务中心,人权、财政、事权农业服务中心也能象征性地指导,这就造成了与工作中很多不协调和不合理的存在。此外,有权有钱的部门又因县级或垂直管理部门抽走,如国土所、建环所、工商所、派出所等。按理说,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因,相应的责任也应一同带走,但现实并不是如此,这种权责不统一的体制造成了人权、事权、财权脱节的状况,因而导致“管得着的看不到,看得到的管不好、管不了”的现象。

5、乡镇内部财政管理的不合理。

应该说同受乡镇一级管理,同在一个财政吃饭的行政、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的待遇也应该在同一级财政范围内解决。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乡镇很大一部分在内部都实行的是两套财政政策:对待公务员、行政序列的人员,其工资、奖金、福利、差旅报销等都在财政解决;而对事业编制吃财政饭的人员,每月只划基本工资,基于过年过节、福利待遇根本无从谈起,更不要说办公费、差旅费的报销了;更有甚者,每年的党报党刊分配各部门的,因自身没有资金解决,部门全体人员只得用工资贴上。乡镇平时出台政策,行政序列的人都可以在财政所领取,而领导们给广大事业序列人员出台的文件是按自有资金渠道解决,试问,他们的资金渠道是什么,在哪里,税费取消前,他们或许有一丁点微薄的手续性、管理性收入,税费取消后,他们除了财政划来的基本工资,其他收入就筹于零。内部的不平等导致内心的不平等,他们哪里还有进取心、事业心,农村的农技推广体系,公益事业建设的状况就可想而知。

三、怎样找到乡镇工作的抓手

1、思想观念要从因循守旧向开拓创新的转变。

很多乡镇干部总认为乡镇工作难搞,却很少思考难搞的主要症结在哪里。乡镇干部要树立“如何排忧解难”的意识,针对农村的新形式、新问题,要主动去排查和化解,而不是被动去应付,只有树立了这种意识,才能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开拓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广大乡镇干部要适应新形式下“三农”工作的不断变化和需求,不能老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2、工作方法要转变。

要从过去的“粗暴型”向“和风细雨型”转变,要向服务型、引导型和扶持型的人才的转变,要把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变农村落后的状况作为第一要务,把怎样让农民安居乐业作为一种责任和任务。这样我们在农村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找到切入点,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更加融洽。

3、工作作风要转变。

要变“上访”为“下访”,扎根在基层,深入农村实践,熟悉农村工作情况,要善于把农民由工作关系变成朋友关系,了解他们的愿望、意见和建议,然后对症下药来整理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发展思路要转变。要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其关键在于我们乡镇干部如何引导,如何当好他们的参谋。我们乡镇干部要利用一切政府资源、信息、技术、服务的手段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5、事业干部要有“有其为,才有其位”的观念。

不要动不动就向领导讲待遇和福利,我们这一部分干部要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干出成绩。我们有自己的技术优势,这是其他乡镇干部无法比拟的,我们只要有成绩,工作出色,切实地为农民增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相信党和政府不会不管,也不会不理的。

6、上级政府要转变对乡镇工作的指导机制。

上级党委、政府要从全面的战略高度,加强对乡镇工作的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乡镇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新问题,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乡镇干部的积极性,各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创新任务的分派机制,充分考虑乡镇的实情和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下达指标,尽量少派或少搞一些达标评议,不用或少用一票否决,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真正重视乡镇建设,真正关心乡镇工作,真正爱护乡镇干部。把对乡镇干部的关心爱护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并贯穿于

乡镇干部的思想教育,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各个环节之中。

7、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要转变。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切实转变一个政府、两套政策的做法,要本着切实维护广大乡镇干部的利益和机关内部和谐出发,对同在一级财政吃饭的乡镇工作人员一视同仁,不另起炉灶和歧视性的政策,只有那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乡镇党委、政府的各项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三篇:乡镇 工作职责

乡镇 工作职责

、县级各部门

(一)县财政局

1.确保我县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达到国家“三个增长”的要求;按照规定的用途,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资金落实到位;按照规定将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额拨付教育使用,并确保符合经费用途,重点统计核查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四年,乡镇 工作职责。

2.确保将教职工国标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由财政按时足额发放。确保绩效工资的发放。

3.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规定比例落实县本级应负担的新机制经费;足额预算并执行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督促落实好“两免一补”资金;会同物价、教育部门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

4.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管理,会同发改、教育等部门落实并管好用好各项教育工程的专项资金。

5.会同教育部门督促做好义务教育账务的清理、剥离及化解工作。

6.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县级配套的170万元按时拨付。负责根据国检所需经费及表彰奖励经费的需求,进行梳理和核算。及时拨付国检专项经费,确保我县国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县地税局

1.加大征管力度,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并及时上缴国库。

2.积极扶持勤工俭学;在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教师住房建设等方面,严格执行有关税收减免规定,给予教育优惠政策。

(三)县发改委

1.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把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2.指导教育部门编制和完善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3.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优先审批或批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积极争取中央和盛州资金支持,加大对我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督导检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的实施,促进农村中小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5.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和监督检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四)县扶贫办

1.落实有关扶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扶贫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在上级下拨的扶贫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帮扶贫困学生。

2.引进扶贫资金帮扶贫困地区的“两基”工作。

(五)县妇联

1.组织实施“春蕾计划”,配合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做好控辍保学和扫除妇女文盲工作。

2.加强家庭教育,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中小学学生家长及监护人的劝学工作。

3.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女学生及女教师的维权工作。

4.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女童的入学与巩固工作。

(六)县工商局

1.配合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清理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的行为。

2.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市场的整顿。

(七)县公安局

1.加强户籍管理,做好拆迁户的户口迁移工作,积极解决人户分离问题。协助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返校就读工作,并对当地义务教育适龄人口的管理和统计工作给予配合,协助教育部门健全完善辖区内人口文化户口册登记工作。协助做好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

2.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打击对学校及师生的违法犯罪活动。

3.整治学校周边突出治安问题,在校园周边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加强对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网吧、商业摊点的整治。年内至少开展2次集中专项整治工作,为迎检营造良好氛围。

4.会同教育等部门和学校做好中小学生自我防护、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禁毒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在公路沿线学校门口设置警示标志,工作总结《乡镇 工作职责》。

5.开展警校共建平安校园活动,做好选派民-警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的工作,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巡逻。

(八)县广电局

1.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宣传部关于《大姚县“两基”迎国检宣传方案》的精神。

2.从2010年7月起,每天大姚新闻前后,插播两条“两基”宣传标语,在其他节目滚动播出“两基”宣传标语字幕,每周更新一次。

3.从2010年7月起,县电视台开设“两基”工作专栏,多角度宣传“两基”工作,营造良好的迎检氛围。

4.从2010年7月起县广播电视台组织开展“两基”迎国检新闻宣传专题采访报道活动,突出宣传扫盲和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办学条件、普及程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个人先进事迹。

5.在2010年10月上旬前完成制作全面反映我县“两基”工作成果的电视专题片,并为制作全县“两基”展室提供有关材料。

6.对各级政府组织的督查和国家的检查验收过程进行报道。

(九)县国土资源局

1.督促落实中小学建设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应保障新建或扩建中小学用地。

2.在土地利用计划上优先保证审批中小学用地,并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确保中小学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3.在用地审批程序上为中小学建设项目依法简化手续,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4.依法查处侵占教育教学用地的违法行为。

(十)县计生委

1.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管理系统,协助完成非农户口核查、清理登记,非农文化户口册建档工作。

2.负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参与全县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

3.认真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帮助《独生子女户》、《两女结扎户》和《计生特困难户》的子女入学,解决实际困难。

(十一)县监察局

1.加强对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教育工作职责及效能情况的监察,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2.督促各有关部门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各项建设工程质量、项目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进行监察。

(十二)县建设局

1.把中小学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依法落实城镇住房小区配套建设中小学的有关规定。

2.对中小学建设项目优先办理报建手续,并实行优惠政策。

3.加强对中小学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

4.会同教育行政等部门做好中小学危房鉴定和改造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克期完成危房和除险加固工作。

5.按县政府本重点建设项目,克期完成9月招生学校的建设及竣工验收工作。

6.为学校办理房产证。

(十三)县教育局

1.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收集、汇总国检的各项数据、报表和有关资料。

2.督促各单位依法采取措施控辍保学,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非文盲率等有关指标达标。

3.负责中小学管理工作;会同公安、司法、文化、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理,确保中小学校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卫生事件;会同物价、财政等部门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4.负责教育质量各项指标的监控,督促中小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5.加强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和师德师风建设。

6.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部门加大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力度;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组织实施并督导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的实施情况,促进农村中小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7.配合财政部门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并做好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有关工作,理顺校财局管校用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机制。

8.督导全县各级“两基”表册档案建设。

第四篇:浅谈如何加强乡镇人大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乡镇人大工作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基层权力机关,是乡镇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基本形式。我区的乡镇人大工作,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的过程,10多年来,乡镇人大建设得到了加强,其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乡镇人大工作与法律规定相比,还没有完全到位;与新时期要求相比,还不能完全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与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探析乡镇人大工作的成因,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乡镇人大的主要职权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加强和完善,尤其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有较大的发展,基层政权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了加强。地方组织法自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之后,又经过了四次修正,比较准确地定义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

(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遵守和执行;

(二)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

(三)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

(四)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五)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

(六)选举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

(七)选举乡镇人民政府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

(八)听取和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工作报告;

(九)撤销乡镇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十)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十一)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十二)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

(十三)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这13项职责全面概括了乡镇人大工作,并为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当前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北仑区乡镇人大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为推进乡镇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发挥了主导作用,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我区乡镇人大工作与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闯劲不足。由于长期在社会上流传的“年纪大、上人大”和人大是“空架子、大牌子、老头子”等偏见,使为数不少的年长的乡镇人大主席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二线”思想,把乡镇人大作为退休前的“中转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少数年轻的乡镇人大主席也认为乡镇人大工作既没有硬指标,又没有硬任务,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未老、志先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缺乏对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钻研。此外,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乡镇人大工作者很少有机会接受指导和培训,特别是乡镇人大副主席和人大主席团办公室主任来上级人大学习培训极少。一些乡镇由于财政紧张,没有完全落实代表活动经费,代表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导致了乡镇人大工作实践与理论上的脱节,更不利于人大工作

者和代表素质的提高。

二、运行机制不畅。一方面,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是属于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尽管乡镇管辖范围小,人大代表人数少,但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一般是一年一次,加上乡镇人大主席团既不是常设的,也不是临时的,既没有行使职权的主体,也没有行使职权的途径,这种尴尬机制,使得乡镇人大职权不能及时有效地行使到位。另一方面,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过分集中在党委,这是现行政治体制运行不畅通的主要表现。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党委决策,政府执行”模式,而乡镇人大对党委的决策过程并不了解,当在工作中出现某些问题时,使得在党委领导下的人大工作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三、工作业务不熟。乡镇人大主席大多是因年龄偏大、身体偏差等原因从乡镇党委、政府转至人大工作的。他们长期在党政部门工作,习惯于依文件、按指示办事,对人大工作的性质和工作程序往往了解不多。因此,在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无所适从,既不懂监督,又不敢监督,畏首畏尾,对政府的事小心翼翼,件件避实就虚,将监督的“尚方宝剑”束之高阁,弱化了监督。据了解,我区另有一些乡镇的人大主席还承担了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招商等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具体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宣传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法规以及人大的决议决定,造成工作错位,出现“种别人地、荒自家田”的现象。

四、领导力度不够。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乡镇人大工作千头万绪。由于同级党委对乡镇人大工作领导力度的软化,主观上存在乡镇人大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偏见。加之去年乡镇换届后,不少乡镇人大主席是同级党委书记,从表面上看是加强了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领导,实质上这很难保证这些同志有足够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来抓好乡镇人大工作,导致乡镇人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设想

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使乡镇人大工作沿着健康、规范、有序的方向迈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健全常设机构。乡镇人大没有常设机构,宪法规定的“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的权力在基层就很难实现。地方组织法赋予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召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职权,并要求配备主席、副主席及相关工作人员。从这个角度看,乡镇人大主席团既有常设的特征,也有常设的必要。如果人员常设而机构不常设,就会人为造成乡镇人大主席团是多余的误区。因此,应从法律上明确主席团的常设地位和监督权。同时,还要采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法律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深化其对乡镇人大性质、地位、职责和作用的认识。

二、理顺监督关系。要理顺党委、人大、政府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要变过去“党委决策、政府执行”为“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的体制,从国家领导制度上解决以党代政的问题。一是要理顺与同级党委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乡镇人大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在人员配备、干部交流、工作条件等方面予以改善。二是要理顺与同级政府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乡镇人大在监督中要克服“怕”的思想,把支持寓于监督之中,努力做到决定不越权、监督不失职、帮忙不添乱。

三、加强联系指导。乡镇人大,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础。把乡镇人大建设好,不仅是全党的事,也是我们区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们通过沉下去、请上来,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具体指导,使全区人大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一是沉下去指导。建立和完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片蹲点制度,经常沉下去指导。我们将19个乡镇划分四个片,每个片都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挂钩联系指导。挂钩蹲点的主要任务是参加所在乡镇人大的重要活动和会议,调查了解乡镇人大工作情况,具体指导所在乡镇人大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请上来指导。建立和完善区人大常委会与各乡镇人大联系会议制度,请上来进行指导。北仑区人大常委会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有乡镇人大主席和副主席参加的联系会,通过联系会,学习有关法律、文件,沟通信息、交流情况、探讨问题、研究工作。

三是实践中指导。建立和完善邀请乡镇人大主席参加区人大常委会活动制度,在工作实践中指导,凡是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常委会会议、视察、调查、执法检查等活动,我们都要邀请他们列席,有些调查和检查也吸收他们参加,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增长知识,学习工作方法、熟悉业务。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乡镇人大工作者到外地参加上级人大常委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并经常集中他们学习有关法律和乡镇人大业务知识,寄送《中国人大》、《时代主人》、《人民代表报》、《南昌人大》、《人大信息摘报》等业务书刊。通过培训、参观、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和人大工作责任感,开阔视野,为将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强化自身建设。乡镇人大担负着保证法律、法规和上级人大决议、决定在本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对本乡镇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和决定;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等职责。为此,乡镇人大干部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要加强组织建设。对乡镇人大干部队伍的配备要坚持“四化”原则,既要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要有大、中、专院校毕业的青年同志,实行老、中、青相结合,以老带新,逐步向年轻化发展。同时,还

要注重优化乡镇人大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应选拔一些法律专业的大专生到乡镇人大工作,使乡镇人大干部队伍逐步走向知识化、专业化。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由于监督法的实施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形势有了较大发展、变化,乡镇人大的工作也应不断深化,需要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更要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来规范,以保障乡镇人大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建立和完善代表小组活动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人大主席团办公室自身建设制度、主席团例会制度、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制度、代表议案和建议督办制度、接待代表和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组织代表视察、检查、调查等方面的制度,使乡镇人大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要加强思想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要重点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加强对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定期交流学习体会,确保学习实效,使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的政治素质、法律水平和业务能力逐步提高,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四要加强作风建设。乡镇人大作为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作为人大工作的基本职责,把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作为人大工作的基本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人大工作的基本标准,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考,用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来衡量和检验人大各项工作,定期开展主席团成员向代表述职活动,广泛接受代表监督,工作好与不好由代表评判。此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乡镇人大干部的进取心,促使他们自我加压,创先争优,调动乡镇人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第五篇:乡镇工作难点

乡镇工作难点

乡镇一级政权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政权,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矗据调查,如今最让基层头痛的、反应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无法集中精力搞建设,乡镇工作难点。初步统计显示,基层每年真正用于搞经济建设的时间不足20%,有80%的精力则用在了计划生育、收缴各项统筹、集资、历史欠债,解决民事纠纷,应酬各级各部门的会议和检查工作等具体事务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基层政权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核心课题。

一、正确认识乡镇工作的重要性

乡镇是政权的基储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冶,就充分说明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巩固农村基础地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乡镇作为人民政权的基石,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乡镇干部作为稳固农村政权的骨干,直接担负着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展农村、建设农村、稳定农村的重任。乡镇政权和乡镇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民心的向背、事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众就是通过乡镇干部的形象来认识我们的党,通过乡镇政权的执政能力来判断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各级领导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充分认识做好乡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乡镇领导如何正确审视自己,找准发展路子,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乡镇工作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1、工作环境差,工作待遇低。乡镇干部是“三苦”干部,生活清苦、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尤其是像我县这样的民族边远地区,乡域分布较宽,人口居住分散,下乡到村有时要走两天。再者,乡镇与县级机关之间在待遇、工作量、工作难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别。乡镇干部整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辛勤工作,但政治、经济待遇较县级机关更低,而且往往得不到上级领导的正确评价。乡镇干部对星期天、节假日的概念几乎是没有的,每天百事缠身,上管天,下管地,鸡毛蒜皮全管荆工作稍落后,便要受到多个“婆婆”的批评和指责,容易两头受气。工作辛苦也就罢了,还往往得不到农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乡镇干部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而且由于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身处各类矛盾的漩涡之中,群众稍有不满,乡镇干部就是他们的直接发泄的对象。“有吃有穿不怕你,出了问题要找你,不来解决就骂你,你来硬的要告你,催粮催款不理你”就是农民群众对乡镇干部的态度的普遍反映。我县属国定贫困县,经济十分贫困,有些乡镇政府机关的基础设施甚至比一般的农民生活条件还要差,很难使干部做到“以乡为家”。没有一个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很多乡镇干部不安心干本职工作,乡镇干部思“城”心切,都想往城里、往机关跑,一些乡镇干部干不了几年就要求进城、进机关,有的乡镇领导甚至提出,到机关当个一般干部都行,甚至有些宁愿外出打工也要放弃这相对比较稳定的“铁饭碗”。由于上级领导只过问乡镇干部的作风、任务完成情况,不问工作背景,对他们的酸甜苦辣、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家庭住房等后顾之忧无人问津,因而导致乡镇干部工作中普遍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众所周知,乡镇政府要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多项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法律赋予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权力却越来越少,造成职权行使“虚化”和“悬空”。乡镇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村工作面广、量大、事杂,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既要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指令,又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既要改造旧环境求发展,还要维护稳定保平安等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哪根拽得紧,就跟哪根转。由于国家体制和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市县一级条条块块分割过宽、过细,“衙门”、“婆婆”和“菩萨”过多,哪尊“神”也得罪不起,今天你来检查,明天他来验收,应接不暇,乡镇领导整天应付不完。特别是一些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任务一茬接一茬,而且都要与工资、考核、奖惩挂钩,不搞不行。乡镇干部经常“跑断腿,磨破嘴”,不分昼夜也难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诸多指标。这达标,那验收,样样都需要钱,庞大的招待费使得乡镇政府无法招架。凡事有考核,轻则受处罚,重则“一票否决”。签不完的责任状、数不清的一票否决让乡镇领导胆战心惊,如履薄冰。有些乡干部很无奈地说:“乡镇干部真是忙,一票否决压脊梁。成天泡在乡村里,难有空闲难见娘。上面下面都得顾,忘我工作也无房”。这就是对当前农村基层工作难抓的最主要原因。

3、乡镇班子不稳定。由于《组织法》规定,乡镇班子的任期是三年,而通常是第一年“看”:调查了解,熟悉情况;第二年“干”: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第三年“换”:本来应该是大干快上,加快发展,但因为又面临着换届,很多乡镇领导又只有等待观望,得过且过了。加之,近年来,干部交流轮岗的力度较大,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变动频繁,致使乡镇经济发展的决策还未来得及实施,或刚刚实施就调离,决策落实不了,规划实现不了。而新上任的领导又另起炉灶烧上“三把火”,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延滞了经济发展步伐。

4、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乡镇一级政府财力单一,特别对我县这样的国定贫困县而言,财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广大农民基本解决温饱,至今尚未彻底摆脱贫困,乡镇又实行财税包干制,要完成任务才能得到工资,乡镇工作困难重重。乡镇领导要突出政绩,又必须在任期内争取项目和资金来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地方经济。由于项目资金的审批程序繁琐,使用管理严格,运转周期较长,很多工程就只有靠借、贷、要,这样虽然政绩出来了,但给乡镇遗留下了许多隐形债务。甚至为了维持正常的公务开支,乡镇政府只好经常向老百姓伸手,向老百姓“挤”,这是导致当前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的重要因素。笔者曾下乡搞调查研究,全县49个乡镇,只有10%左右的乡镇因经济条件较好,能基本上保证按月发薪,其余的均不能按时、足额给职工兑现,最长的有连续8个月没有领到一分钱,干部怨声载道,百姓苦不堪言。由于经济困难,乡镇政府根本无力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更别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了,工作总结《乡镇工作难点》。农民增收难、债务偿还难、财政平衡难这“三难”是制约乡镇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因素。

5、乡镇干部身份复杂,违法行政难以有效遏制。现在中央提倡“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依法行政强调得特别严,它虽能规范干部的行为,也有利于干部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是法治手段不配套,人治手段违法,行政手段又无用,乡镇领导经常处于“早起来丈夫怪罪,晚起来婆婆怪罪”的两难境地而无计可施。且乡镇干部的身份难以准确定位,实际工作中“被-迫”身兼数职,不仅是乡官还是税官、警官甚至是法官,在没有任何执法权的情况下要管辖区内的交通安全、处理纠纷,还要发展公益事业和地方经济,而且在不少工作中直接点名要书记、乡长挂帅,一把手负总责。由于少数乡镇干部法律意识不强,专业知识不具备,为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就难免出现违法行为,与群众发生冲突和矛盾,这就直接造成了群众与乡镇政府的对立。近年来媒体上经常披露基层干部违法行政受处罚的典型案例,受处理的几乎是乡镇一级,乡镇干部在农民心目中形成了“上级干部爱民如子,基层干部视民为草”的印象,得不到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理解和支持。

6、农民对基层政权的依赖逐步削弱。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取消,政务公开全面实施,农民对乡镇政府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客观地讲,除了征收超生费及办理有关证明外,乡镇政府巳无多大行政安排职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在经济非常贫困的地方更是难上加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无所不能”的形象,也让不少乡镇干部产生一种大权旁落、今非昔比的失落感。如今农村就流传着这样的思想:土地到户不靠你,大小事情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来解决就骂你,要钱要粮不给你,你逼急了就告你。这是乡镇工作难以开展的客观反映。

三、搞好乡镇工作的对策与思路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搞好乡镇工作,责任在党委,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领导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乡镇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实。要发扬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抓乡镇工作的经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乡镇工作的新路子。针对少数干部在一个地方不安心,思“迁”、思“调”的问题,要在乡镇领导班子及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大力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苦干实干带群众致富”的学习热潮,以“三个有利于”和“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标准衡量一切工作,秉承“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执政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增强乡镇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乡镇领导既要在届期内出成绩、出政绩,又不能留“尾巴”、留“后遗症”。通过学习,要求乡镇干部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和干扰,切实转变乡镇机关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切为群众服务,开拓创新,廉洁自律,勤政务实,苦干实干,带领群众早日奔上小康。

2、稳定乡镇干部队伍,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要保持乡镇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主要领导干部的调整不能过于频繁。除了任届期满,或班子极不团结,或个别领导干部能力水平低、素质差外,在任期内(宪法修改后应为五年)一般不宜对班子和领导干部作大的调整,也不宜把这个乡镇的领导调到另一个乡镇去交流使用,要尽量在本乡镇使用(特别是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以保持乡镇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各级各部门要在生活上、工作上多关心乡镇干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报道为主,多宣传先进乡镇的典型经验和优秀乡镇干部的先进事迹,让全社会都理解和支持乡镇工作。同时,要把对乡镇干部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并贯穿在干部的思想教育、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各个环节之中。结合本地实际,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对乡镇干部的住房、家属调动、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方面也要给予关心和照顾,使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感到政治上有盼头,事业上有奔头,经济上有想头,工作上既有压力,更有动力。让乡镇干部思想顺心、生活舒心、工作安心,满腔热忱、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3、给乡镇干部松绑减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任务非常繁重,县上各部门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合理调整和安排各项工作,严格控制非生产性任务下派,减少基层工作压力。各部门制定出台政策要注重配套衔接,增强可操作性,在下达各项指标任务时要充分考虑乡镇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把所有矛盾都推到基层,要更多地为乡镇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上级党委、政府要适当压缩或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达标升级、检查评比活动,对乡镇工作的检查考核要简化程序和办法,重点考核工作实效,不能单纯强调投入、装备。禁止多头检查,慎用、少用“一票否决”。各部门及对口联系单位不得在乡镇乱吃乱喝,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强行向乡镇摊派报刊、书籍,为乡镇-压缩不必要的开支。这个会那个会,这个应酬那个接待,党政正职不参加,就说你不重视,就要挨批评。所以,还要尽量压缩文山会海,减少乡镇政府迎来送往和不必要的应酬活动,切实给乡镇领导松绑减压,使之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经济、搞建设、谋发展,这是基层干部的强烈愿望,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4、搞好协调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乡镇工作难的根本途径。目前,乡镇一级政权的行政职能发生转变,市场手段和服务功能逐渐增强,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正逐渐成为乡镇工作的主题。乡镇政府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搞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指导、服务和管理,强化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功能,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维护市场秩序。乡镇领导要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工作重点,调整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带领群众早日走上致富之路。乡镇干部要学习和掌握市场知识,自觉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民的生产,围绕一家一户农民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支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财政税收等政策,用政策引导乡镇发展。同时,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培植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增加农业税收,扩大基础财源。根据我县实际,各乡镇要大力发展具有雷波特色的优质脐橙、茶叶、青椒、莼菜、竹笋等项目,促进县域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5、密切干群关系,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大力号召全县乡镇干部开展知民情、化民怨、帮民富、暖民心和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法律的“四民四送”活动,做到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乡镇工作主要就是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乡镇干部无论时间多紧,任务多重,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村组和田头地角,同农民讲政策,听农民心里话,帮农民办实事,体察群众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对农民群众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忧虑什么、盼望什么,领导干部应做到心中有数。干部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才会有干部。只有干群关系融洽了,才能取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工作才能打开新局面。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和法规,集中人、财、物力,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工作中的难点,往往是工作得以突破和推进的关键;群众关心的热点,常常是大局稳定与否的“晴雨表”。当前要积极按照中央安排部署,稳步推进和巩固“费改税”的成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农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农民集中精力抓发展、奔小康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

6、建立健全制度,科学规范乡镇工作。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要运用好约束

乡镇工作[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