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不同的故事,一样的精神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14-778518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1 11:46: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不同的故事,一样的精神

不同的故事,一样的精神

——红旗渠畔话英雄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本报记者 胡心洁 任国战

1962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李文祥主动回到家乡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务农,带领乡亲与贫困抗争。而同一时期,在200公里外的林县,十万大军战太行,修建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范县与林县,李文祥与十万修渠大军,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演绎着同样的故事,凝练着同样的精神。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人民的自觉选择。

(一)李文祥身上所体现出的大爱无疆、始终胸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大德无痕、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大公无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

长期研究红旗渠精神的林州市文联主席申伏生,对李文祥的精神内涵与红旗渠精神作了如此的对比与评价。

7月14日,在全省学习李文祥的热潮中,林州市召开“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动员大会,该市计划用三年时间,筹资2.6亿元重修红旗渠。重修后,红旗渠将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26万亩。

半个世纪前修筑的红旗渠,解决了林县人民世代期盼的吃水用水问题。以后的半个世纪,由于红旗渠水源不足,引水量急剧下降。学英雄,见行动,该市决定弘扬红旗渠精神,开展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

“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者作出正确决策的根本依据。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决策是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今天学习李文祥重修红旗渠,也是如此。”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说。

(二)当年林县人民“十万大军战太行”的时刻,李文祥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回到家乡务农,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与李文祥一样,林州市采桑镇南采桑村党支部书记宋来生一干就是28年。“李文祥回乡务农后,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民办事。对我来说,李文祥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基层干部的不足。”宋来生感慨道。

红旗渠长达10年的建设,为当地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改革开放后,这支被誉为“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劲旅,凭借红旗渠精神纵横市场,林州市农村劳动力的70%从事建筑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建筑业。

如今,“出太行”的十万大军中,许多人又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返乡创业、回报家乡,郭卫红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上世纪90年代回到家乡东姚镇辛村,办起了第一家规模养猪场。在他的带动下,林州市各种形式的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有331个,吸引了全市近6000家养殖户加入。“与前辈相比,我应该为弘扬红旗渠精神作出更大贡献。”郭卫红说。

(三)李文祥回到家乡成为民兵连长、生产队长、生产大队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默默奉献的时候,在林州市,同样有一位践行着红旗渠精神的老人,和他一样默默奉献着。

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的除险队队长、特等劳模任羊成,后来成了红旗渠管委会护渠队中的一员,退休后又成了向游客讲解修建红旗渠过程的讲解员。修渠时长时间吊在半山腰除险,门牙被砸断了三颗,左腿被砸断过两次,任羊成落下了腰疼、腿疼、肩膀疼的后遗症,但他从来没对上级要求过什么。

在搬进不久的小院里,红旗渠一干渠十二支渠的渠水缓缓流过,他穿着红旗渠景区的文化衫,向一批慕名来访的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大学生陈园园说:“学习了任羊成和李文祥两位老人的事迹,我们年轻人感到惭愧,老人平凡生活中的伟大追求、淡泊名利中的满腔热血,值得我们敬仰和追随。”

“李文祥和我是同时代的人,他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坚守信念,体现的是红旗渠精神,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为重修红旗渠贡献微薄之力。”83岁的任羊成挥动着颤抖的双手说。

(四)2010年1月10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红旗渠调研时说:“红旗渠的建成不仅福泽一方,也为中华民族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在新时期,我们要很好地继承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今年1月4日,在距离红旗渠200公里之外的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卢展工无意中打开了尘封60年不老英雄李文祥的故事。

6月14日,林州市四大班子领导全体出动,与200名老党员、老干部及劳模代表,同吃大锅饭,共忆红旗渠,边吃边聊,问计于民。

近年来,林州市经济实力一直位居全省前20强,去年列第14位。但该市提出“精神立市、工业强市、和谐兴市”。他们对此的注释是:财富再多不可立市,只有精神强大才能立市。

由此上升到一个省份、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今天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有李文祥这样的精神境界,需要红旗渠精神以及新时期的“三平”精神作为精神支柱。

“有了这种精神,林州人民能够再造奇迹,中原儿女也能够创造奇迹。”郑中华饱含激情地说。②6

第二篇: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在我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来也没有缺少过帼国英雄,女中豪杰。从一代女皇武则天到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从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秋瑾,到著名作家冰心,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当代的就更不用说了,张海迪战胜病魔刻苦自学的精神曾激励过几代年青人,八十年代的中同女排甚至为国家、为民族注入了强大的自信心。而现在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女性又何止千千万万。事实证明女性的能力并不比男子差,女性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比男子低,但可悲的是,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却还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深思。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根深蒂固地长期存在,是有其深远的社会原因的。

首先,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在当时,男女体力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同人社会作用,做笨重的农活,男子比女子要强得多,家中多一个男子就多了一个劳动力,也就意味着能多一份收入。社会劳动力的需要造成了重男轻女的现象。再加上封建统治者出于其统治的目的,大力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封建思想,更加深了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

其次,中国传统的父母随儿不随女的家庭生活方式也是造成重男轻女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年老了总是跟儿子生活在一起,自然就有了“养儿防老”这一说法。上一辈将这种生活方式传给下一代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将重男轻女的思想教给了下一代。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农村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是由其社会生产力和家庭生活方式决定的,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而现在的人们继承了老祖先的这个“优良传统”,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却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一种盲目的虚荣心。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男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作用已没有多大的差异。

在以前,决定男女社会作用大小的体力问题,在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已逐渐不是问题。许多繁重的体力劳动都被先进的机械或其他科学手段所代替,可经想象,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男女体力上的差异对参加社会劳动的影响将越来越小,甚至消失。这使得女性可以参加更多的以前不胜任的社会劳动。

社会的发展,使社会保障制度、保险制度渐趋完善,老年人养老已渐渐不必依赖子女了。老年人不必担心养老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养儿防老”这一说法了,在不久的将来,“养儿防老”这个词将可能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同时社会的发展又使人口的流动性增大,儿女都不在老人身边的现象越来越多,对于老人来说也就不存在跟儿跟女的问题了,而这时女孩子比男孩子细心的特点可能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请关注女性,关爱女童吧!因为她们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的思想也应随之进步。祖先有很多的思想和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但应是有所取舍的继承,至少重男轻女这种思想我们不应该继承,因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第三篇:像石灰一样沸腾故事精选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但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绘画爱好者,他习惯于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灵和思想,并且努力想成为一位非凡的画家。虽然他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着,但却始终不能在绘画上取得什么成就。然而,幸运的是在他习画的同时,也酷爱文学,渐渐地,歌德发现自己更擅长用文字来表现心灵和思想。不知不觉中,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写作中去。

当时正是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日趋崩溃,革命力量不断高涨。歌德也因此而不断接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和洗礼,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创作出了一些诗歌和戏剧的剧本。但歌德的做法遭到了不少绘画界人士的抨击,他们指责歌德是对绘画艺术的“不忠”和“叛离”,是一个艺术叛徒。所以,当歌德尝试拿着自己的创作成果寻找出版商时,遭到了一些人的暗中作梗,以至于他的这些创作成果只能被长期搁浅,无法走向读者。

后来,一家私人出版机构总算同意出版了他的一本诗集,可一面世就遭到了不少人的炮轰,甚至有人买了那本诗集后,又邮寄给歌德,封面上却写有这么几行字:“这就是一个艺术叛徒所写的所谓的诗歌?简直太荒谬了!”

歌德收到这本诗集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把它当成一个装饰品挂在书房里最显眼的一面墙上。一位好朋友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容忍他们这样不断地向你泼冷水?”

“为什么不能容忍?他们在不断地使我成才,难道我要生气吗?”歌德微笑着说。

“泼你冷水是在使你成才?”他的朋友困惑地问。

“当然,假如你往一块干石灰上泼上凉水,它会立刻全身沸腾起来,泼的冷水越多,石灰沸腾得就越强烈,之后它就成为一种建筑材料了!”歌德这样说。

就在这种坦然面对挫折和打击的乐观心态里,歌德的心真的犹如石灰那样“沸腾”起来了——几年时间,他创作出了一大堆诗歌、剧本、小说和哲学作品,其中就包括德国历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冯·伯里欣根》和风行全球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的名字也由此而跃居世界级诗人行列,他最终成为一名无可替代的、璀璨于全球的文学巨匠!

第四篇:像麦当娜一样引人注目故事

有一家银行,要求广告公司做出一个与众不同、别具匠心的大型旅行支票的广告。

广告公司主管的压力很大,他召集同事说:“这次旅行支票的广告,上面很重视,要求我们必须拿出不同凡响的东西来。我打个比方好了,这个旅行支票广告一面世,就要像明星麦当娜上街一样地引人注目。”

广告部的同事听后,个个感到担子很重,要找到如此吸引人的好创意谈何容易?

大家加班加点,绞尽脑汁,可是想出来的点子总不能令人满意。

一天中午,几位同事一起出去吃完午餐后,四处闲逛,看看能不能找到灵感。

忽然,大家看到前方一片骚乱,于是也都跑上前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警察抓住了一个扒手,不少行人都围拢过来看热闹,远去的行人也频频回头。

“对啊!这不就跟麦当娜上街一样地引人注目?”一位同事突然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

过了些日子,这家银行推出了一个绝妙广告:

图:一个扒手正将手伸入游客的口袋。

文:你将亲眼目睹一宗罪行。

黑体字:使用我们的旅行支票可以预防这种罪行。

这张广告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旅行支票的广泛使用打开了通道。

无独有偶。纽约有位年轻人――摩斯,在纽约市的一个热闹地区租了一家店铺,满怀希望地做起保险柜的买卖。然而,生意惨淡,虽然店里形形色色的保险柜排得整整齐齐,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从他的店前走来走去,但是却很少有客人光顾。

看着店前川流不息的人群,摩斯终于想出一个走出困境的办法。

第二天,他匆匆忙忙前往警察局借来正被通缉的罪犯的照片,并把照片放大好几倍,然后贴在店铺的玻璃上,照片下面附上一张缉拿罪犯的说明。

照片贴出来后,来来去去的行人都被照片吸引,纷纷驻足观看。人们看到了逃犯的照片,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本来不想买保险柜的人,此时也想买一台。因此,摩斯的生意很快出现了明显的转机,滞销变成了热销。

不仅如此,因为他贴出了案犯的照片,使警察局得到了价值非凡的线索,顺利地缉拿到了案犯。因此,摩斯还荣幸地领到了警察局的表彰奖状,媒体也做了大量的报道。他也毫不客气地把表彰奖状连同报纸一并贴在玻璃窗上,可谓锦上添花,生意也更加红火了。

第五篇:一样的拜年不一样的故事

一样的拜年,不一样的故事

唐山市第十六中学八(4)班苑修远

指导教师:苑少岩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富足,拜年的方式也不断的变迁。从登门拜年,到电报、电话拜年再到视频拜年,从贺卡拜年到传呼机、短信拜年,如今又兴起了微博拜年„„一样的拜年,同样的祝福,在祖国发展的各个时代却演绎着不一样的故事。

太姥爷今年92岁了,他老人家解放前就在开滦下煤窑,走过艰难困苦的年代。每到春节,总忘不了和我念叨他小时候过年的情形。太姥爷小时候家里穷,可穷人也得过年啊!吃顿饺子、放几个二踢脚、在大年夜和小伙伴们提着灯笼挨家挨户给长辈们拜年,成了太姥爷儿时过年永久的纪念。太姥爷说,刚解放那会儿,大家日子过得还挺紧巴的。但过年还是很讲究的,好像一整年都在为过这个年做准备,攒了一年的好吃的,在过年时候全拿出来。左邻右舍遇见了都互相道着吉祥话,孩子们在后边也跟着学。小孩子们最高兴的还是要属跑东家去西家给亲戚朋友拜年,能拿一两块压岁钱,吃点好的解解馋。

爷爷、奶奶家在农村,爸爸每次带我回老家过年,奶奶就经常给我讲起爸爸小时候过年的故事。那时我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在农村,老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开始人们就自己准备礼品,挨家挨户串门拜年。后来就是蛋糕、果匣子,这些礼品往往是你送我,我送他,自己家都舍不得吃。过年做一身新衣服是小孩子们最盼望的事情,可这也得等到大年初一去给长辈们拜年的时候才能穿。

爸爸在1990年离开家到师范学校读书,他给我介绍说,那时同学们最热衷的拜年方式就是寄贺年片,给家人、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亲笔写下祝福寄出去,就像自己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高兴。在农村老家,如果有在外地打工的不能回家过年,就发封电报报个平安,给家里的亲戚朋友拜个年。

爸爸参加工作以后,在1997年也使用了当时很时尚的寻呼机。妈妈说,每到过年的时候,爸爸的寻呼机总会响个不停,同事、同学、朋友的新年问候在“滴滴”的响声中接连不断的来到。可是没有三五年的功夫,传呼机拜年又成明日黄花,手机迅速普及,短信拜年开始走俏,成为人们拜年的新时尚。

要说起拜年方式的改变,我看还属网络拜年最给力。我的二叔在西安,三叔在宁波,爷爷奶奶在辽宁老家,我们一家三代人分布在祖国的四个省份,过年团聚在一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如今却不怕了,因为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团聚,给长辈门拜年了!为此,爸爸和叔叔还专门在老家为爷爷奶奶购买了电脑,安装了宽带,两位老人家还像模像样地学起了电脑知识。过年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通过视频聊天,送去新年的祝福。虽然大家都不在一起,可照样热热闹闹的,一样有过年的气氛。今年过年,我开通了微博,晒起了自己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获得的各种奖励,还直播了自己过年的情景,与大家一起分享过年的喜悦。

拜年方式的改变,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科技日新月异,社会文明不断进步。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验证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富强,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富裕!

不同的故事,一样的精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