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
全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
http://.cn时间:202_-07-07 10:51:31来源:荆楚网进入论坛>>
昨日,武汉大学公布了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90后”的大学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这份针对该校“90后”新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涉及学生消费、心理、社交、学习以及社会认知等诸多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与前几届大学生相比,“90后”的一代新生不仅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着更高标准,更逐渐表现出了社交需要、自我需要以及审美需要等高层次需求。
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很普及
“90后”新生中,91.9%的学生配有手机或小灵通,几乎实现“人手一机”,近七成学生拥有电脑,而购买了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接近六成,甚至有8.1%的学生拥有汽车等奢侈消费品。
不过,绝大多数“90后”的消费观念仍然很传统,在被调查学生中,有66%的人倾向于“月月有余”的消费方式,而选择超前透支消费的仅占不到5%。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与此前社会多数人群所认为的,“90后”“消费观念超前”的情况相反。这表明依靠真才实学考入名牌大学的这一批“90后”与其他的同龄人比起来更加理性而现实,在消费时,多数学生都对包含诸多风险的信用消费并不接纳。
经济独立意识差对家庭依赖大
对新生每月生活费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间贫富差距拉大,最低不足300元/月,最高超过202_元/月;但近半数新生的月生活费在501元-1000元水平。这表明家境十分贫寒的学生仍然存在,也说明高校助学贷款和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扶助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51.4%的“90后”表示:若生活费透支,会向家人索要;只有18.1%的学生打算通过打工赚钱的方式来弥补。
这份调查报告指出:这反映出“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经济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高校和社会应该重视给“90后”大学生更多锻炼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武大专家则认为,新一代大学生出生于优越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节约意识”教育仍需加强,应鼓励他们积极、合理消费。同时,高校需要增强对大学生正确消费意识的引导,培养他们科学理财能力。
专家说,澳大利亚人认为:“再富也要穷孩子”。这与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的育子观念截然不同,但却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不给孩子创造太优越的条件,可以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节俭的习惯。
爱读书也爱奢侈消费
调查显示,武大“90后”新生中,有62.3%的学生保持着读书的良好习惯,但兴趣爱好已经不像他们的前辈们那样局限和狭窄,从聚会联谊到体育健身再到文艺方面,均有广泛的涉猎。
在这批“90后”中,每月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书籍、文具等学习方面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5.6%;而每月主要消费在娱乐性支出、电子产品以及化妆服饰等方面的学生,也比“80后”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分别为38.8%、22.8%和20.1%。该份报告认为,这表明“90后”的大学生更注重与信息化时代的接轨和自己的外在美,但其中娱乐性支出比例较高,也隐含着部分奢侈消费的成分。此外,引起该校专家关注的是,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烟酒消费的比例竟也达5.4%。
专家表示,这一数据既表明“90后”的一代学生在社会监督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位,也反映了这一代大学新生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早的接触到了社会,体验了社会生活,因为烟酒等商品,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交际的象征。
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淀和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90后”大学生不再像过去的人那样保守,这也是“90后”这一代人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逐渐增强的昭示。
在该校被调查学生中,仅有10.9%的人热衷于标新立异的文字或者装扮,这与社会上流传的大部分“90后”喜欢使用“火星文”和“非主流装扮”的说法大相径庭。调查报告认为,这可能是重点高校生源素质较高的缘故。心理脆弱 耐挫力差
“90后”大学生常被称为“天之骄子”、“幸福的一代”,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而较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也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但是这也在另一个方面减少了“90后”直面挫折和失败的机会。
武大在这项调查中,关于“遇到挫折后”的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有阴影,并
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专家认为,这一调查结果令人心存隐忧,大部分“90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不足,在面对困难时就更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这一点也是高校教师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在释放压力方面,超过五成的学生选择与家人、同学聊天来纾缓情绪,而有近三成的人则寄托网络,通过QQ空间、博客、上网打游戏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还有二成半的同学则善用目标转移法,通过学习和工作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麻木自己,给自己放松减压。
敢于承担责任但过于自信
在调查中,有64.7%的学生认为责任就是“要为自己做的、决定的每件事情坚持下去并承担后果”,体现了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的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但也有9%的“90后”认为“应该摆脱责任的束缚,做人开心快乐就好”。
不过,令专家更为关注的是,调查显示,有34.5%的新生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32.2%的人不相信梦想和信念对人生的影响;但却有77%的“90后”新生对自己“充满自信”。
该份报告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当一部分“90后”信仰缺失、缺乏人生目标,却“自信满满”。这一事实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90后”的大学生日后终将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然而信仰的缺失会导致这一批接班人将难有特别重大的作为和贡献,这是符合历史事实和辨证规律的。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早日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这对于他们的成才和发展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同时,这也表明当前社会环境中,学校和家庭对于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的教育还存在比较薄弱的部分,而理想信念的教育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切实有效的措施。
崇拜对象多为政界商界成功人士
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八成“90后”大学生在选择体娱界明星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自己也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如胡锦涛、周恩来、朱镕基、普京、巴菲特、李嘉诚、比尔盖茨等都成为了这一代大学生崇拜的对象。
在65.3%的“90后”大学生看来,个人价值与“其对国家和社会所作的贡献”画等号,还有45.9%的人则认为个人修养的高低是决定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关键因素。
人际交往靠电话、短信、QQ
调查显示,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短信和打电话、聊QQ成为“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而传统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则不被“90后”青睐,仅有1
7.4%和13.8%愿以这种方式交朋友。
同时,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多数学生认为与家长“谈不来”
调查发现,家长制和与长辈之间的代沟是“90后”与家人沟通的最大障碍,38.8%的学生认为“家长爱限制自己的行为自由,不重视自己心里的想法”是与家人沟通不畅的原因;还有25.5%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与家长间存在“代沟”。半数学生有恋爱经历
武大此次调查发现,有50.6%的“90后”新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接近10%的同学谈过多次。
而更令人关注的是,这次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青少年早恋和婚前性行为这个问题的看法,已不再如他们的前辈那样“谈虎色变”。
在受调查学生中,约有22.7%的新生表示赞成,并认为“自由快乐就好”;另有37.5%的新生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还有近四成的新生表示反对或不愿表态。
调查报告认为,这充分表明了“90后”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方式。同时,当代青少年对于“早恋和婚前性行为”赞同者居多的趋势,也必须引起各方关注。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心理方面尚未能独立承担这些做法的后果,盲目的赞同婚前性行为只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三管齐下,引导青少年端正在早恋和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认识。痴迷武侠小说不太爱看古典名著
在对“90后”新生的调查中,武侠、科幻推理和娱乐时尚类书报分别以42.8%、39.3%、35.8%的比例排在前三位,而古典名著的受欢迎程度仅为12.2%。武大老师认为,大多数“90后”的作文中,越来越充斥着网络词汇,充斥着一些俗不可耐、夸大其词甚至真假莫辨的例子,而真正具有自我个性的文字正悄然溜出他们的作文空间。这种简单化的个性,反而暴露出他们缺乏自我个性,精神空间“缺氧”的事实。
这说明,随着现在电视、网络的功能增大,使得青年一代们的书面阅读能力减退,进入“浅阅读时代”:即阅读不再思考图文,而是跳跃式的阅读方式,容易导致“90后”大学生在阅读中缺少思考。
第二篇:全国大学生网络聊天专题调查报告
——全国大学生网络聊天专题调查报告
因势利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作者:孙彩平周艳培 张慧发表时间:202_-1-12 7:06:11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访问次数:8
32编者按:为客观、深入地了解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在教育部“十五”青年专项课题、吉林省“十一五”重点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立项课题资金的支持下,东北师范大学进行了全国范围内大学生上网情况的专题深度调查。本报特选取其中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两个专题调查报告连续刊发。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网络聊天以其超越空间界限、隐匿现实身份、便捷而经济的特点,对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充满了吸引力。我国的大学生如何看待网络聊天?参与网络聊天的情况如何?网络聊天在他们的人际交往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了客观、深入地了解这类问题,在教育部“十五”青年专项课题、吉林省“十一五”重点课题和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立项课题资金的支持下,从202_年春季开始,东北师范大学对全国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1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11套,回收有效问卷4645套,有效回收率为96.5%。
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参与网络聊天
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参与网络聊天。本专题是选做题,限有网聊经验者参与,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5%,可以看出,网聊对大学生而言是一项普遍参与的活动,而且在性别、年级、性格倾向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参加网聊的大学生中42.3%的人认为自己善于交往,认为自己不善于交往的占19.4%,说明参加网聊的大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性格倾向(内向、孤僻等或者外向、活泼等)。
近七成的大学生网聊时间在每天一小时之内,超过8%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聊天依赖。67.7%的大学生将网聊时间控制在每周5小时之内;也有23.7%的大学生网聊时间在每周5-15小时之间;每周网聊时间在15-30小时及30小时以上的分别占5.8%和2.5%,这部分人已经存在聊天依赖现象。此外,调查数据表明,网聊时间与专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从时间长度看,按文→理→工→医→商,逐步减少,但是在每周5-15小时、15-30小时、3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段上,商学院和医学院的学生明显占据多数。
一半的大学生把网络聊天当作经济便捷的通讯工具。根据调查数据,51.6%的大学生选择只同熟人聊天,31.6%的大学生则选择从陌生人到熟人,女生更倾向于同熟人聊天。
网络聊天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有积极影响的一面
改善了大多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调查表明,58.5%的大学生通过网聊认识到人际交往是一种需要,59.0%的大学生认为网聊让他们感受到与人交流是一件快乐的事。68.8%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他们认识到真诚在现实中很重要,但是网聊时间长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产生了影响,每周聊天时间在30个小时以上的学生倾向于否定态度。同时,网聊使45.2%的大学生更信任现实中的朋友,31.2%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自己更敏感。
对多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42.6%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自己与人谈话更主动积极,45.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聊,自己与陌生人交流更自如放松,41.5%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他们在现实中与他人有更多的话题,而32.1%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他们在聚会中更活跃。其中,男学生更倾向于认为网聊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性别差异显著。
一位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在访谈中指出:“网络聊天促进了我的人生经历,丰富了对各种人性的辨别能力,因为网络交往的真实性与虚拟性让我能够思考现实交往对象,现实中的他们会不会像网络中的他们那样也有虚假的一面呢?通过网络我加深了对现实交往对象的认识,当网友表现出不真实的行为的时候,我会想到现实中的交往对象是否也会这样。”
在态度和礼仪方面,网聊使超过半数的大学生(55.3%)在交往中更尊重别人,同样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51.7%)认为网聊使他们更加注重礼节,但随网聊时间的增多,礼节的重要性在大学生心中慢慢减弱。45.3%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他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更宽容。
提高了多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其交往能力得到改变,44.1%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提高;在网聊时间逐步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55.8%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自己从多种角度、以多种方式表达想法,聊天中加入表情符号会使交流变得生动活泼,有时符号比文字更能完整准确地表达感情。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他们能与不同性格的人有效交流,他们“更愿意与不同观点的人交流”,45.4%的大学生认为网聊使自己能更好地理解、体察他人的意图、心情。
与此同时,也有20.4%的大学生否认网聊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积极影响,他们认为网络的交流是一套有别于日常交际的语言体系,“上网时间长了,我连用嘴怎么说话都忘了,和人说话很费力”。
锻炼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网聊使61.4%的大学生认识到与人交流在不同情况下应该使用不同方式,有学生说:“上网聊天提高了我的判断能力,如果在将来碰到了类似的情况,我就知道怎样处理它。”69.1%的学生认为幽默感有助于交流。
合理利用网络聊天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
把网络聊天作为大学生锻炼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传统的智力观仅把智力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是狭窄的,事实上,每个人至少拥有七项智能,其中人际交往智能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美国杰出的教育家卡内基强调:“一个人的成功,15%靠他的专业知识,85%则是依靠他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人际交往智能的重要性。网络聊天作为一种全新的动态的人际交往形式,对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丰富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对网络聊天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尤其是部分不善于交往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聊天锻炼自己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在网络聊天的引导中注意专业与性别差异。针对男生的对网聊过高的评价,应当引导其客观对待网聊,并引导其在网络生活中的负责意识;鼓励女生在网络交往中更加积极和开朗,在谨慎的前提下,通过网络聊天拓展自己的交往范围。
引导学生提高自制力,警惕网络聊天成瘾的情况发生。对于少数存在网络聊天依赖现象的学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大学生增强自制力,在有所节制、合理选择的条件下发挥网络聊天的积极作用,在网上聊天与网下交流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沉溺和迷信网络。
特别提醒:本文如有发表看法,仅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情感倾向。
第三篇:202_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
202_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的抽样样本库为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985、211院校和普通高校名单中抽选的23所高校,调查对象涵盖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3所高校的约1800名在校大学生。共收回问卷1751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7.88%。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总数的49.51%,女生占总数的50.49%,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一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20%,大二占31%,大三占29%,大四占10%,研究生也占了10%。出游意愿强烈 境外旅游仍未普遍
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热爱旅游,这说明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多数属于正面。
从出游范围看,57.57%的被调查者近来曾在省内旅游,比202_年高出了
3.54%;58.08%的被调查者最近在国内其他城市旅游过,比202_年增长了10.5%;只有7.54%的被调查者最近去过国外旅游。
在出游频率方面,47.91%的被调查者每学期出游一次,而28.65%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一次,只有15.36%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三次以上,8.02%的被调查者从未出游过。
在出游时间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出游时间在3天至一周,占据了总数的56.77%,比202_年增加了约3个百分点;而进行一周以上长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则为6.66%,比202_年下降了4.15%。
在被调查对象中,46.82%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32.07%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之间,与202_年相比增长了4.18%。旅游费用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与202_年大致相同,60.64%的被访者资金来源于父母,23.01%的被访者是通过平时节省生活费来积攒旅游资金,11.7%的被访者是通过做兼职工作。
39.45%的被调查者愿意把生活费的10%~20%用于旅游;28.29%的被访者愿意把20%~30%的生活费用于旅游,与202_年相比下降了5.31%;10.75%的被访者愿意把生活费的三成以上用于旅游,但与202_年相比,下降了2.89%。在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缺乏”仍是最大的因素,虽然比例比202_年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据了64.39%;“时间不足”仍然排在第二位,占据了23.62%,比例比202_年稍有增长。
住宿花销最多 最愿为美食花钱
在短途旅游中(3天以内),40.88%的人花费在200元以内,41.92%的人花费在200~500元,只有14.12%的人花费在500~1000元。
在中长途旅游(3天以上)中,花费在200元以内的比例降至22.11%,200~500元的比例下降至34.66%,而500~1000元的比例上升至25.22%。在所有花销中,住宿成为花费最多的项目,占据了31.73%;其次是景区门票,占了20.88%,交通(17.38%)和餐饮(16.98%)位列其后。
而在花费意愿上,78.22%的大学生愿意为美食花钱,看特色演出(38.37%)、买当地特产(33.66%)和景区门票(32.1%)均排在美食之后,此结果与202_年相同。
自助游极受青睐 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
在本次调查中,有73.17%的被访者选择自助游的出游形式,说明自助游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受青睐,选择旅行社团队游和社团旅游的则分别只占据了14.91%和6.28%。
在选择出游的同伴时,“要好的朋友”仍然占据首位(39.86%),其次是“家人”(27.09%),“同学”(11.91%)和“独自一人”(10.82%),“恋人”则占了9.79%。在“是否会乘坐以下交通工具”的选择当中,71.16%的被访者选择会乘坐“火车”,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坐比例远远小于火车。选择会乘坐“汽车”的有50.6%,选择“飞机”的有20.96%,另外还有10.57%的人选择“自行车”,6%的人选择“轮船”。
观赏风景仍是出游首要目的在旅游目的的调查中,“观赏风景”(56.38%)仍为第一位,比202_年增长了18.45%;“增长见识”(48.71%)仍排在第二位,比202_年增长了19.5%。更倾向暑假出游 网上寻找出游信息
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暑假”依然是被调查对象的首选,选择此项的人数占总体的63.85%,而选择“十一黄金周”(33.12%)、“寒假”(32.44%)、“五一等小长假”(31.47%)、“双休日”(25.01%)的比例则远远低于“暑假”。
在“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了解旅游价格信息”两项调查中,“网上信息”均名列前茅,分别为61.56%和65.1%,这占据了绝对的比例,远远超出“朋友介绍”和“通过旅行社”等方式。
55.27%的被访者表示会提前两周进行旅游准备,30.07%的被访者选择“提前一个月”,此结果与202_年基本持平。
旅游舒适度仍是首要关注因素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舒适度”仍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占
39.52%;其次是“费用”,占23.04%;第三是“安全”,占20.85%。此结果基本与202_年持平。
在“旅游过程中感到不满的环节”调查中,“住宿”(39.06%)和“交通”(32.38%)仍是让大学生容易感到不满的环节。
最爱用新媒体分享图片
大学生群体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分享旅游感受的方式上,传统方式如互赠照片、发彩信等早已不是主流方式,而“博客”(54.25%)、“社交网站”(48.32%)和“微博”(30.5%)则成为大学生最倾向选择的分享方式。
77.49%的被访者会选择与他人分享旅行图片,只有16.13%的被访者会选择用文字记录旅行感受。
境外旅行更青睐自然风光类景点
本次调查在往年基础上增加了境外旅游的项目设置,其调查结构与之前的类似。
“看世界新角度”(70.76%)成为大学生选择境外旅游的最主要目的,其次是“长见识”(65.68%)和“锻炼自己”(61.39%)。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进行境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及能够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而在选择境外旅游目的地中,“自然风光类”更受大学生青睐,占了66.78%,“历史人物类”则稍逊一筹,占33.22%。
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停留的时间比国内旅游的时间更长。有58.7%的被访者选择停留10天以上,31.25%的被访者选择停留一周,而做3~5天的短途旅游的仅占6.78%。
“背包自助”和“交换游学”成为出境游最主要方式
在选择境外旅游的出行方式中,“交换游学”(37.66%)和“背包自助”(35.26%)成为最主要的两种方式。而在选择“背包自助”的人中,男生占了55.45%,女生占了44.55%;在选择“交换游学”的人群中,男生占了43.99%,女生占了56.01%。由此可见,在选择境外旅游方式上,性别上存在有一定差异,男生更愿意进行背包自助旅行,而女生则更偏向于通过交流或交换项目,边学习边旅游。
在对阻碍境外旅游因素的调查中,“交通费用高”(58.31%)成为首要阻碍因素,其次是“签证困难”(44.89%)和“安全问题”(43%)。而“无信任旅行社”则是最
小的因素,仅占了22.9%,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对旅行社的信任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青年是旅游的主体参与人群,而大学生群体,又是其中最有活力与市场潜力的群体,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已经连续进行了3年,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将每年持续进行这项调查,使旅游主管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该群体的旅游意愿、消费动态,为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对旅游市场发展作出前瞻性判断;使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定制出针对性强的旅游产品;使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能在同一坐标系下,了解同龄人的喜好,为出游提供很好的参照系。(文/许晔、齐征)
第四篇:全国大学生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硬件电路设计精解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模拟电子线路设计v
202_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硬件电路设计精解
肖申克的救赎
当幸福来敲门
阿甘正传
三傻打闹宝莱坞
简爱
爱很简单
童话
可惜不是你
卡农
该死的温柔
十年
知足
CAD基础教程
CAD绘图规范
CAD作图心得和作图布置79种CAD小问题解决办法CAD零件图练习
财神客栈
第五篇:大学生调查报告格式
大学生调查报告格式
实践教学任务指导书01
调查报告:XXXXXX在校大学生个人信仰的调查与分析
一、指导思想
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使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流砥柱和社会知敏感人群的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持有正确合理的信仰,依然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针对不同对象的调查和分析,来做出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的判断。
二、活动目的1、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
2、透过表层深入到大学生的情感深处,判断何种情感支撑着信仰的需求从而揭示信仰“有无”的心理依据。
3、通过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信仰的选择,判断大学生信仰状况的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4、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全面而有效的策略。
三、实施步骤
1、分组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报告样卷可作参考,附表一)
2、对问卷调查表的统计、分析。
3、对XXXXXX大学生信仰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估
4、结合以上分析,写一篇小型调查报告:XXXXXX在校大学生个人信仰的调查报告
四、注意事项
1、分工要求
学生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分组,以30人左右为一小组,学生在一周内由班长负责上报分组情况,包括小组成员名单、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及该小组拟研究的相关内容。向学生公布各个小组的指导教师姓名、联系电话及各小组的具体活动时间安排。
2、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以系别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表(每个小组至少100—150份),调查内容要真实,有明确的针对性,要对问卷进行归纳分析,写出一式二份调查报告并附有电子文稿一份。(另上交一份本小组实施调查的操作方案、人员分工名单。)
3、调查报告格式要求:①标题②署名(包括系别、班级、学号)③正文(包括摘要、关键词、前言、主体、结尾)④参考文献
4、调查报告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5、调查报告上交截止时间:第十五周周五。
附表一:(选择题均为单选)
XXXXXX在校大学生个人信仰的调查问卷(参考)
院系: 年级: 专业: 性别:
政治面貌: 有无兼职工作经历: 是否学生干部:
1、你有没有对信仰进行过思考:
A.很认真的思考过 B.或多或少的思考过 C.从来没有
2、你可以解释什么是信仰吗:
A.能清楚的解释 B.有一些概念或想法但无法用语言表述明白
C.有些模糊
3、你觉得信仰是什么:
A.个人的行为原则 B.对天命、宗教或其他的信仰
C具体的生活目标 D.调节自我的心理的方法
4、下列哪个信念更符合你:(可多选)
A.我的命运把握在我的手中
B这是个物质的世界,钱主导了我们的生活
C.知识就是力量,尽我所能学到一技之长,成就一番事业
D.珍惜时间活出价值,奉献自己
E.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快乐就好
5、你的个人信仰:
A.共产主义 B.宗教信仰 C.神灵 E.其他
6、你有没有具体的宗教信仰呢:(如果有宗教信仰请选择其一)
A.没有 B 基督教 天主教 伊斯兰教 佛教 道教 C 其他
7、你对有宗教信仰的同学怎么看:
A.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受影响 B理解接纳
C有兴趣了解不同的信仰 D无所谓异同
8、你的信仰怎样产生:
A通过自身的积极寻求探索自身的经历及阅读
B.受家庭的影响
C.受教育或老师同学的影响
D.其他
.9、你认为什么可以影响你的信仰:(可多选)
A书籍 B网络、大众传媒 C学校教育 D信教
10、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什么是你的主要阻力:
A 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持的毅力
B 家庭 社会 现实和理想的阻力
C 未来的不确定性
11、以下哪种情况你更愿意捐款:
A家庭遭受突然变故,经济遇到苦难的同学 B深受疾病折磨的陌生人
C购置一部复印机供大家使用
12、未来的五年你的愿望是什么:(可多选)A多赚钱 B事业成功 C学业有成D 家庭安好 E有个合适的伴侣 F身体健康
13、你觉得信仰对人有影响吗:
A是一个人的精神动力和支柱 B没有C有影响但是随外界的影响变动较大
14、你周围的人有信仰吗?
A几乎没有 B 很少人有自己的信仰C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D不知道
15、你是否觉得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
A 是 B否 C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