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初探
编辑:红尘浅笑 识别码:16-739738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9 14:53: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初探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初探

(宿松县广福初中吴在南)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它主要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在这里,学生有无进步,有无发展,是否体现全面性、普遍性,是鉴别“有效”的核心指标。有效提问能驾驭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既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此种情形之下的课堂教学势必事半功倍。

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尤其要注意探求问题的设计,注重提问的实效。

一、控制“度”,化难为易

语文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是复杂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剖析教学内容,在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力求表述清楚、详实、准确,切忌笼统、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要让学生感到所提出的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能唾手可得,有让学生“跳一跳够桃子”的难度;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可转化为一系列小题、浅题,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触类旁通,以平缓坡度,化难为易,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这样既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有一种自豪感,又能开动学生的脑筋,让他们在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才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对文本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到,要翻译这些句子也并非难事,如果将问题设计为:“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有哪些?将这些句子翻译过来?”学生会很快答出,问题没有难度,没有了思考的空间,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能力,那么稍作改动,变为“请用优美的语言创造性翻译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在思考时就要先想一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桃花林美景的,然后才能思考下一步如何作答。这样的提问既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又适合中考出题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提问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量”,循序渐进

语文课的内容多而杂,要在四十五分钟内让学生理解消化,作为引线作用的提问,就要注意处理好“量”的问题。过去不少课堂是一问到底,表面上显得热热闹闹、气氛活跃,而实质上收效甚微、误人误己。要避免这种误区,就要问得适时,问得巧妙,问得有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当然不能解决问题,提得过多过繁又会会让学生有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和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陋室铭》一课教学中,可设计以下问题:“从文题看,本文采用什么写法?所托之物是什么?所言之志又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借助对陋室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志趣的?”在这样的诱导下,一般学生都会认真阅读,积极思维,考虑怎样把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并清楚地表达出来。抓住文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明了而思路清晰,由浅入深,有的放矢,学生完全可以顺着课题这一线索,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主旨以及写作方法,收到预期效果。《湖心亭看雪》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谁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什么样的雪景?看雪中有着怎样的奇遇?为什么要在看雪中写奇遇?”只是这样几个问题,便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写,又不让学生有茫然的感觉,因为这样的问题有明确的指向,意在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结构——赏雪、奇遇,同时去深入思考作者所表达的“痴”的深层含义。避免了繁琐而简单的提问,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对于很多文章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只要认真挖掘教材,吃透教材的精髓,精心设计有效问题,力争做到少而精,就能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三、讲究“法”,面向全体

首先,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全方位兼顾。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既让优等生吃得好,又让后进生吃得饱,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换不同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如教《湖心亭看雪》一课,我就因人而异,为差一点的学生提问:“谁去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景?湖心亭上有怎样的奇遇?”中等水平的学生可回答的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雪景的?对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做赏析。”有能力的同学则思考:“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对于古代文人雅士的遗世独立你有怎样的看法?结合实际例子加以阐述。”整堂课的教学气氛活跃,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都有表现的机会。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会激发更高的欲望,当他们的表达欲望,表现欲望都被激发,我们的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提问要得法,还必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对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之有新鲜感,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切忌问题提得平平淡淡,老调重弹。提问的形式要不断变化,如整堂课采用形式单一的提问,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造成学习上的“疲倦”,从而失去有意注意,使教学的效度下降,甚至趋向无效。

四、动以“情”,因势利导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完成教学的有利条件,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课堂气氛的关键,提问又是课堂气氛调控的最佳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还少不了教师“动之以情”。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自己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这样才能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学生也才会抛弃思想顾虑,走进老师的思维中。一次听城关中学朱金华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让我赞叹不已、深受启发。难怪这位老师的教学成绩如此优秀,除了她有很好的素质,能够高效驾驭整个课堂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她的教态极具亲和力,特别是提问的措辞及语气恰到好处,很多时候她在提出问题时会说“你知道吗?你想说吗?谁来告诉我?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想法?……”看似很随意的几个字,听起来却特别亲切,不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成为学生的姐妹朋友,从而让学生乐于走近教师,乐于倾听,乐于表达,最终达到了乐于共同探讨的目的,踏上探求知识之旅。

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恳切评析,不应直截了当简单告诉其答案

就完事,应该用委婉的口吻告诉他们回答有理的地方在哪,不足之处何在,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委婉指出其不足。要以激励为主,适当指出不足为辅,要经常用:“这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还不错,这很好,但是某某地方还有一点小小的不足,总体还是不错的”这类话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巧妙运用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要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提问问题;二是立足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提问方法。只有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文笔小学 张玲丽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一.如何有效地提问

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提问的有效性?怎样的有效提问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下面我就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有效的提问应情境化、动态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对少年儿童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很难相象,当他对学习毫无兴趣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而数学知识的呈现又是抽象的、静态的,甚至是枯燥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有效的提问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明确易懂无歧义,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同时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既不能太难或太易,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久而久之,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效的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因此,教师所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教学应用题:“大丰粮店运进大米 40 吨,运进面粉的吨数是大米的 3 倍,运进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吨?”教师可作启发性提问:要求的面粉和大米一共有多少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这些有序的启发,引导学生抓住数量关系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有效的提问内容要难易适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对象,进行具体筹划,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来,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提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把问题提在学生的“现实发展区”,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不仅无助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提的问题太难,学生经过努力仍百思不解,也只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把问题提得比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能把果子摘”,把“最近发展区”转化成“现实发展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得到发展,教师的提问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五)有效的提问需要有效的评价

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

有效评价分两种:一种是肯定性的、激励性的;一种是否定性的。对回答正确又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当然应该充分肯定,还应给予必要的赞扬。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师在不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应明确指出其不正确,并进一步启发这些学生的思维,给他们再一次站起来回答的勇气,而不能摸棱两可,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敢面对、不敢批评。教师应注意将激励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方法和方式,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达到有效提问后的有效评价。二.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可以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任何时刻进行,但不同时刻的提问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提问存在着一个最佳时间的选择问题,在一个完整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只有少数几个瞬间时刻是提问的最佳时间。教师必须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抓住这些最佳时刻。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合理安排提问对象

有问必有答,教师提出问题必要有学生回答。不同的答问对象又会产生不同的答问效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别差异,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问题和每个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答问对象,安排答问顺序。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先提名再提问,或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比如按座位号或按点名册上的学号,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不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总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也不要总叫“差生”回答,这样会花去很多时间,也会使教学节奏松弛。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一般情况教师可以先叫中等学生回答,并提醒全班学生尤其是“差生”要认真听,等中等生答的八九不离十或答的差不多了,可以让好的学生补充回答,也可以试着叫“差生”,让他们逐步提高。教师应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把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灵活应用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当你设计好了提问内容,把握好了提问时机,选择好了提问对象,那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这东风就是提问技巧,我们要做到:提问形式多样化,提问语言要明确,提问态度要自然亲切,有效处理提问结果。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第三篇: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控制课堂教学过程、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提出的问题不科学;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出现太多无效提问;提问方式不讲究;追求标准答案;候答时间过短;反馈评价不及时等。教师要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提问,应该做到:明确提问目的;精心设计提问的语言,内容,时机,方式;及时给出反馈评价,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方法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绪论................................................................2

一、课堂提问的含3

二、课堂提问的作用..................................................3

三、如今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5

四、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8

五、结语............................................................8

六、参考文献........................................................8

绪论

课堂提问是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依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以促进其积极思维的教学形式,在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教师来说, 提问可以引导教学, 突出学习重点;检查教学, 检查学生的能力,揭示学生的学习过程;补救教学, 帮助教师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管理教学, 管理学生学习及教室秩序, 形成合适的学习环境;评价教学, 了解教学效果, 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指导。对学生来说, 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起学习动机,使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 评价、纠正和加强当前的学习观点;使学生关注教学进程的变化, 促进理解知识技能, 促进记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互动之中。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合适的提问方法和抓住恰当的提问时机,而且提出的问题随意性较大,从而导致出现问题质量不优、精度不准、价值不高、缺乏对生成性问题的预设等出人意料情况,不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及效果,还极易让学生产生抵制情绪,降低其学习热情,进而让师生间的互动大打折扣。总的来说,导致课堂“低效提问”现象时常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好的提问技巧不仅能够避免提问欠妥的尴尬,还可以为随后的课堂教学铺好基石。国内学者对提问的技术与艺术关注较多, 如李密、刘显国、金传宝、姚安娣、张东红、张丽等人, 总结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 发现提问的技术与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4大方面: 在设计问题上,在重要处设置关键问题,提出各种水平的问题,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善于提探究性问题;在发问上, 要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时发问,发问要面向全体, 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区别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发问方式灵活多样;在候答方面,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与准备时间,注意倾听, 对学生表示尊重;在反馈方面, 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教师反馈。【1】教师处理好课堂提问,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路,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课堂提问的含义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形式。

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它对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就教师而言,应是从教学目标出发,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寻求最佳答案进而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就学生而言,应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或课文疑惑之处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师生共同探讨,进而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培养创新精神。从认识规律看,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学生学有所疑,从有疑到解疑,认识就能前进,创新精神就能逐步培养。【2】

二、课堂提问的作用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3】学生的思维如一泓平静的湖水,课堂提问就好像往湖水中投入一粒石子,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提问能够保持整个课堂处于“动”的状态,其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有针对有计划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如以提问的形式导入一堂新课,能给学生一种新奇感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带着学习目的和兴趣投入一堂课的学习。实践证明: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好的提问,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的提问,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能打破学生脑海里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甚至波澜迭起。如在《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把这称为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心中马上充满了疑问,而且非常好奇,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十分强烈,于是马上投入课文去寻找答案。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所提问题蕴含的疑问和趣味,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发出的强烈的指令性信息,它迫使学生必须对这一信息进行积极思维,以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不仅可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而且也可大大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亚里士多德也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积极思维,是研究问题的内部动力,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是思维启发剂。课堂教学提问,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倘若没有提问,学生限于知识不足而不能提出问题,就会对自己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学习中遇见“疑难”也不认为是“问题”。

(三)、控制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可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堂之初时,当学生仍处于课前各种情绪波动时,可向学生提出一两个难度适中的复习检测性问题,或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开发性问题,来促使学生注意的转移,从而快速地回到课堂。如果课堂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有违纪行为,教师可灵活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其提出问题,用以促使其集中注意力。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解决问题之后,老师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学生的有意注意就很容易保持了。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双向活动。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好的提问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没有学生积极的认知活动,即使教师的“独角戏”再好,教学效果也提不上去。

(四)、获得信息反馈

提问使得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换的双边双向活动,而不是过去那种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单向活动。对教师来说,通过课堂提问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了解到哪些方面对学生来说存在困难,需要仔细讲解,哪些方面学生已经理解,只需一笔带过,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该补充则补充,从而针对每个学生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切实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提问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课的重点难点,通过对课堂提问的回答可参与教学,强化学习,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并明白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可以通过回答问题,从老师那里获取评价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式等。提问能使师生双方相互了解,共同努力,搞好教学活动。

(五)、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思考问题,能够控制学生的思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没有教师的课堂提问,就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答疑;没有教师的启发、诱导,就没有学生的积极探究。“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提问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有利于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统一。

(六)、巩固已学知识

课堂提问特别是新课之前的提问一般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回答的过程就是大脑对所学知识进行再现,提取,加工,重新联想和组合的过程。它们承上启下,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如在学习李白的《行路难》时,先叫学生说一说以前学过的有关李白的知识,诸如李白的生平,作品风格等等。复习旧知识能够很好的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设桥梁,新知识的学习就能很好的同化于旧知识的体系当中。这样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旧知识,强化新知识,并把新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地掌握知识。

三、如今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以问促教,以问促学,让问题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独立探究、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送信息,并获得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所以说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下:

(一)、提出问题不科学

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过难,超过学生水平范围,那么这个问题基本上就是无意义的。如在《蝙蝠与雷达》一文中,教师在第一课时就提出蝙蝠与雷达探路时的原理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个问题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有可能站起来一大片学生都回答不出,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如果太过容易也是不合适的。如某教师在教学《祝福》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1、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不幸设置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里,那是什么季节?

2、失去丈夫是否不幸?这两个问题显然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起不到启发的作用。鲁迅先生“将祥林嫂的不幸设置在一个什么季节”一看便知,至于对一个正常人提出“失去丈夫是否不幸”这样的问题并要求作答,简直有点笑话的味道!显而易见,类似的提问答问不仅无益于活跃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于只是让课堂添些混乱而已。太过容易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学生也会觉得这个问题太过简单幼稚,从而不愿意回答。

(二)、出现太多无效提问

有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特别喜欢问“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的问题,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说出答案,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会养成学生遇到问题浅尝辄止的习惯。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三)、提问目的不明确

有的老师在提出问题时,不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出现信口开河式的提问。如教师在教《詹天佑》后,在反馈交流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了这样一段问答:本文是围绕哪一个人物来写?詹天佑。写了几件事?四件。第一件是什么?„„第二件是什么?„„第三件是什么?„„这样的一问一答表面上非常热闹,实际这些细碎的小问题完全可以浓缩为一个问题:本文围绕主人公写了哪几件事?学生在一个问题的统领下,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追求标准答案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是老师自身的思维定势,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执着于“标准答案”。在提问时也是如此,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习惯于用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回答,总是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的答案向标准答案靠拢。如有个老师在一堂音乐课上,指着一幅穿着彝族服饰戴着银项圈的娃娃的图片问:“这个娃娃脖子上戴着的是什么呀?”有学生回答说是银项圈,老师一愣,连忙纠正道:“是银项链。”课后有人问这个老师,“这幅图上明明戴的是银项圈,你为什么要说是银项链呢?”老师回答道,答案上说的是银项链啊。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都一直盯着标准答案,何况学生呢?

(五)、学生思考时间过短

教师在课前都备好了教案,要完成一定的教学进度。有的教师为了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提问如连珠炮似地射向学生,问题量多而散,尽管有的问题设计的还比较好,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当然不佳。往往在提出问题后希望学生能够马上作答,当学生们凝神思考,没有小手如林的时候,教师就急不可耐地“点拨引导”了,或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立即降低难度、甚至叫其他的同学来“帮忙”,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

(六)、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有很多老师的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老师怕课堂提问出了差错,于是提问流于形式,提问对象集中,总是叫一些“得意门生”来回答问题,一堂课上总是那么几个人的声音,只让优生回答问题,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略后进生,很容易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不及时

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就不给任何回应了,弄得学生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也不给出任何评价,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是错。这样的提问就不完整,也没有了提问的意义。

四、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设计得好,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所提问题难易程度要适中

教师在问题设计前,首先要深入思考教学内容,透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根据教材和学生水平设计问题。使问题提出既能满足大多数同学的要求,让他们吃的饱,又能让优秀学生吃得到,而那些比较困难的学生跳一跳也能吃得着。所以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成为全体学生与教师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应成为少数几个尖子的“专利”。心中有学困生,优先提问学困生,让学困生也能跟随老师的提问而积极思维,努力做到让学困生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绝不让优等生代劳,让学困生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一步的关键是教师备课要充分,不仅仅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二)、准确把握时机

教师课堂上提问的时间没有规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课文的关键疑难处,二是在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处,三是在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有困难时,四是学生疑惑不解想要发出质疑时,五是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感知想要表达交流时,六是学生思想不集中精力分散时。教师如果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三)、给学生合理的准备思考时间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思考时间;二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研究表明,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如果只给学生一、二秒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并在学生还没有想好时就重复问题或请另外的学生回答,其结果是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了信心,减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师使用了等待这种技巧,学生在答问中就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l)学生会做出更长的回答,他们回答问题的语句数量会随着回答问题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2)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回答问题,一些学业失败者回答问题的次数也会增加;(3)学生的回答会更具有分析性、创造性和评价性,并且学生还会出示更多的论据,在提出论据之前或之后也都会对推理过程进行说明;(4)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现象有所减少;(5)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就感会有明显增强。【4】

(四)、及时给出反馈评价

问题提得好固然十分重要,但这仅是成功的一半,还有更为重要的另一半,那就是怎样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合理的反馈。对学生不论是给予激励还是加以引导,都十分的重要。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学生答题正确了,教师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

(五)、灵活采用各种提问方式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例如,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不点名提问,开火车问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先提一个问题,然后随之提供一些材料以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到启示,锻炼其自主思考能力,也使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六)、提问语言简练精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提问语言不仅要讲究准确性,还要讲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提问语言,不能含糊不清、晦涩冗长、漏洞百出。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时,教师在出示了“小卡车、小轿车、大客车”及各有多少辆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时第一个发言的学生提出“谁比谁多多少辆?”,紧接着,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提出了“还有谁比谁多多少辆?”、“谁比谁少多少辆?”等一大串问题。显然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所期望的,但根本问题却是教师的提问不够准确造成的。

(七)、明确提问目的

有的老师为了课堂教学不出差错,会把问题细化成很多简单的小问题,有很多直接就是问成“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这样的没有思考意义的问题。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说出答案。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会养成学生遇到问题浅尝辄止的习惯,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也是无甚益处的,至少是“高能耗低收效”。因此,提高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例如你是想通过课堂提问复习旧课为新内容的讲授奠定基础呢,还是用以启发学生思维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呢?明确了提问的目的,教师就能避免在课堂上随意而问,无的放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提问前教师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如问:“雪化了以后是什么?”学生就会有好几种答案,“水”,“春天”等。如果限定必须从物理学角度回答,那么答案就比较明确,“雪是固态的水,化了以后变成液态的水。”无论提哪一类的问题,都应当立意鲜明,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5】

(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明确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其次,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营造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提问并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注意让学生自行发现并生成问题。在课堂教学领域内,问题生成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是大于问题解决的,因为“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提倡的探究学习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如低年级学生大多不会提问或不能很好的提出与数学学习相关的问题,那么教师就要重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第一册“1-5的认识”时,在主题图出示后,可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提示学生“看着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们有的直接表示图意:“图上鸭子。”“图上有1个老奶奶。”有的则是提出与所教内容不相称的问题:“为什么老奶奶不在家里休息”,“老奶奶的孙女哪里去了?”等等。面对学生提问的误区,一方面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图中有几条狗,用数字几表示?”通过引导,学生茅塞顿开,纷纷提出“图中有几只小鸡,用数字几表示?”“图中有几朵向日葵,用数字几表示?”就这样,在学习中学生的头脑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并敢于大胆的提问,对提问充满兴趣。

五、结语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方法。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习,无疑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因此,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活动的源头,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考,才能进行探索,科学研究如此,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也同样如此。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老师要会提问,激发学生思维,慢慢引导学生自己能够提出问题,提高他们的提问意识与创新意识。参考文献:

[1] 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09:17-20.[2] 余标局.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再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3:1.[3] 曾佐萍.巧妙提问 优化课堂——语文课堂提问设计新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3:2.[4] 张丽.试论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25-28.[5] 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第四篇: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题目: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举例说明。要求:

1、根据相关课程理论进行阐述;

2、课堂实例具体明晰;

3、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答: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是以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为基础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常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巩固、运用情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体验,通过推理来获得新知。良好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能为他们发现、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登上知识的殿堂。实践证明,课堂上要提出有效问题,提高课堂效益,可采用以下几点策略:

1.课堂提问应充满“激趣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热情,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激发兴趣的问题。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若能对学习马上产生兴趣,那么他的学习热情将会空前高涨。

2.课堂提问应有效指向教学目标

教师上课,每节课都会有具体目标,具体任务。脱离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规定的提问,脱离了学生认识疑点的提问,发挥不了提问对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设计课堂提问,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认识结构出发,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使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相符合,并使提问具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能引发学生思考。少问或不问与目标无关的问题,而对具有统领作用,突出重点的问题,要问实问透。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生,做到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在掌握全局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在教学Module3 Unit2.Healthy Eating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利用在Warming—up中已讨论的三种食物的作用,进行小组讨论:What do you think should go into a good meal?通过讨论,使大家意识到好的饮食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并由此引向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任务: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reading passage and the pictures and predict: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通过这两个问题,将学生本身的认知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课文学完之后,围绕课文,再让学生进行以下比较:

What ale the weakness and strength of the diet in Wang-ping’s restaurant?

What are the weakness and strength of the diet in Yong Hui’s restaurant?

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知识体验,在基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比较容易地作出了对比,但是仅仅了解并不够,学生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可提出了如下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Wang Peng will provide •to win his customers back?

How do you think the story will end?

通过这种咨询性提问,更进一步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3.课堂提问难度要适当

问题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适当就是问题要切合实际。好的问题就像枝头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不是高不可攀,有时只需要踮踮脚。课堂提问最忌过难或过易。问题过于简单,意义则不大,要求过低,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但如果问题过于深奥,学生无法思考,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者都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应要求提问的内容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想问题,并善于改变设问的角度,提高课堂提问的价值。如在学习Module3 Unit 4: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这一课时,因为本课是一篇科技性的文章,内容较难,生词量也较大。为了使学生们更容易地理解课文,针对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对课文抽丝剥茧,层层深入。

1.In our solar system,there are eight planets circle around the sun.What are they? 2.Do you know any idea about how life began on earth? 3.How did the universe begin according to a widely accepted theory? 4.How did the earth form? 5.What was fundament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on the earth? 6.List the living things that appeared on the earth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development of life.

7.What problem is caused by human beings? 8.As students.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这些问题设计从调动学生已有认知开始,到表层理解课文,最后提升到认识,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解决不同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课堂提问应兼顾各种层次的学生

课堂提问应该坚持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往往有些教师为了课堂省力,只提问一些尖子生,好学生,从表面看起来,难题一个一个被攻破,课堂一片花团锦簇,热闹非凡。其实,参与课堂的只是极少数好学生,而大多数的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飘飘然、昏昏然、迷迷糊糊中过日子。这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薄弱校比较常见。时间长了,差生就会认为举手也有专利,以后即使碰到会的问题,他们也无动于衷,仿佛局外人。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被发现,更无从得到解决,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而对后进生来说,则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使课堂提问产生积极的、良好的效果,教师的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醉心于一枝独秀而忽视满园花开。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给后进生提供回答的机会,使他们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5.课堂提问旨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孔子早就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西方的苏格拉底对话教学其实也是问题教学法,关键之处智慧的一问,确实能使人豁然开朗,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我们的问题教学策略真正应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学习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问题解决”或“去问题”,教师应始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充分运用已学知识、技能进行发散式思维,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始终以问题贯穿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为发挥与释放学生的创造潜力提供广阔的空间。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生程序哦你的问题。课堂提问的最高境界应是激发学生自主地发问。当我们的课堂提问达到了此目的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益。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倪媛媛

【摘 要】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第一、要改变课堂上无效提问过多的现象。第二、提问对象要把握得当。第三、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关注学生的回答,并及时的作出评价和订正。第五、鼓励学生质疑,注意让学生自行发现并生成问题。

【关键词】无效提问 把握得当 思考空间 鼓励质疑

每个伟大的发明家成功的原因,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对遇到的问题都喜欢问“为什么”。而当他们费尽周折地解决了这个“为什么”的时候,成功便产生了,世界也就得到了一份馈赠。这说明:发现始于问题。

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多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课堂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提问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思维注意力、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的质疑能力。所以,课堂提问也成为了课程改革中效果较好,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很多教师课堂提问的技术性和有效性在教师教学发展上的体现并不成功,甚至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用“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之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的支离破碎,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才肯罢休。致使学生虽然热情参与了,却不知自己所学的是什么。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呢? 第一、要改变课堂上无效提问过多的现象。提问的数量不等于质量,问题多不等于效果好。如在一次随机的课堂调查中,一位教师在短短的5分钟时间里,居然随口问了38个

问题,学生也相应的作了38次回答。在这样的问答中学生的思考时间只能用秒来计算,可想而之,这样的问题究竟有何价值可言呢?而这也正从侧面反映出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许多教师还没有搞清楚课堂提问的目的,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问题”。我们所探究的“问题”应当具有下列品质:一是应当明确、具体和可感。学生可以不必为琢磨问题的内涵而费尽周折,可以直接关注问题所导向的学习领域或学习空间。只有这样的问题,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直接切入。二是应当具有思考价值,即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历经真实的思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组合进行苦苦思索、探究后,才能寻求到问题的结果;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应当让绝大多数同学经过思考后都能解决问题,并且让那些学习基础或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够不同层次的解决问题。三是要关注“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四是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

第二、提问对象要把握得当。大多数教师提问时都由学生齐声回答,就算指名也只是局限于少数优生,这样课堂气氛看起来确实很好,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大部分学生或在全班回答中浑水摸鱼,或是习惯于不被指名回答而不动脑思考。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的目光能在自己的身上停留,如果教师在提问时能够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后进生的学习基础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激励和引导,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第三、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很多教师在提问过后缺乏等待的技巧,或是因为担心学生思考的时间过长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而直接把答案说出来,这样提问不但起不到引导学生认识的作用,还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失去兴趣,起到逆反作用。新课程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能力和谐发展。所以,提问后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切实经历学习的过程,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关注学生的回答,并及时的作出评价和订正。有许多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对学生的答案态度严明:正确的表扬,错误的批评,并令其改正,或对回答错误的不予理睬。这样只顾流程,不顾评价,只会起到负面的效果。其实教师的评价和态度同样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对回答正确的加以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加以激励及公开的要求,更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第五、鼓励学生质疑,注意让学生自行发现并生成问题。在课堂教学领域内,问题生成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是大于问题解决的,因为“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提倡的探究学习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明确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其次,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营造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提问并提出不同的问题。

如低年级学生大多不会提问或不能很好的提出与数学学习相关的问题,那么,教师就要重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第一册“1-5的认识”时,在主题图出示后,可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提示学生“看着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们有的直接表示图意:“图上有一把太阳伞。”“图上有5个小朋友。”有的则是提出与所教内容不相称的问题:“为什么沙滩上的小朋友不去划船?”等等。面对学生提问的误区,一方面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图中有几把伞,用数字几表示?”通过引导,学生茅塞顿开,纷纷提出“图中有几个男孩,用数字几表示?”“图中有几只海鸥,用数字几表示?”就这样,在学习中学生的头脑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并敢于大胆的提问,对提问充满了兴趣。

总体来说,对于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教师面临着挑战。陶行知先生说的好:“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本,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只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独立的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切实的体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初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