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校长论坛发言稿
编辑:浅唱梦痕 识别码:16-59195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2 09:12: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校长论坛发言稿

遮放镇弄喜小学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上午好!我是遮放镇弄喜小学的负责人,我叫杨福刚。今天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站在这里,激动是因为我得到了绝佳的学习、锻炼机会;忐忑是怕我无法向在座的行家里手们交上满意的答卷。在我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生活习惯养成、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向各位领导进行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遮放镇弄喜小学位于320国道3578千米处,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学校建于1958年,至今有53年的办学历史,学校设两个校点。目前,学校有11个教学班(含1个学前班),在校学生358人,其中一至六年级学生329人,学前在班幼儿29人,有专任教师20人。

二、抓机遇,出

2011年,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心校的关心帮助下,紧密结合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生活习惯养成年,全州校园文化建设年,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各项工作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一是积极开展教师关爱学生工作。要求每位教师挂钩帮-1-

扶2名学困生,党员教师挂钩帮扶3名学困生,积极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全校共挂钩帮扶学困生45名,一年来,通过挂钩帮扶,学困生的在思想、行为习惯上有很大的转变,学习成绩逐步提高;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建设年系列活动。一年里来,我校共选派10名教师参加中心校组织开展的教师才艺展示、“铸师魂、展师风、修师德、强师能”主题演讲、教师课件制作、公文写作四个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进千村入万户三个一”活动(即:每一位老师每学期带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一名老师每学期学习一门农村种养植技术;每一名老师每学期到村寨组织召开一次群众会)。同时组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比赛,共收到学生作品60件,其中有10间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及优秀奖。10月28日,组织教师参加遮放中心校组织的第二次“警示考试”,警示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在教师队伍中内形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尚。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为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对学生提出“养成十种好习惯” 的要求,具体要求是:养成自立自强、注重文明礼仪、尊重他人、努力学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讲究公德、勤俭节约、锻炼身体、注意安全的习

惯。从学生的衣食住行、个人卫生、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抓实养成教育,使学生逐步成为形象整洁大方、举止文明、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学校管理

1、教师的管理。以追求管理的精致、精细、精品为目标,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重点解决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师生安全等方面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实行分层、分块管理,做到“人人包”、“事事包”、“处处包”;工作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

2、班级的管理。倡导班级管理精细化,做到班里的事,事事有人做;班里的人,人人有事做;班里的事,事事做得好;班里的人,人人有进步。

(四)校园文化建设

为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好的落实“培优补困抓特长”的工作思路,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播下希望的种子,使学校的教学工作逐渐向民族特色之路发展。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本地区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教师的特长,把办学特色定位为“弘扬葫芦丝文化、引进腰鼓文化快乐学腰鼓,举办好“乐动未来”校际音乐汇。”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1、传承傣文化的精髓“葫芦丝”。从2010年9月,我校开办了葫芦丝兴趣班,并成功的组建了葫芦丝兴趣一班,学生30人,兴趣班有音乐教师负责教授,利用每周周二、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教学,教学的方式有集中授课、个别辅导、特别关注等。经过学生的不懈努力和老师的精心教学、无私奉献,学员们个个收获丰盈,近70%的学员能够吹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人们向往的地方》等乐曲,并多次在加政府举办的文艺活动、中心校举办的各类文艺汇演以及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崭露头角,表现极佳,赢得众人的喝彩。2011年9月,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的总体规划以及家长的意愿,学校又组建了葫芦丝兴趣二班,学员50人,由于参与的人太多,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一班学生的特长,采取老师教授、指导老学员不断提高,老学员带新学员学成长的模式,让葫芦丝文化悄然在校园内蔓延,成为学校的时尚。说实话,我爱我的学校、爱我的家,爱那里可亲可爱的学生,爱那里的一花一草,每当我想起学校,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副景象“美丽的校园里,翠绿欲滴的大榕树下,夕阳做伴,有一群孩子正在吹奏这优美的葫芦丝乐曲,教室里还不时传来琅琅书声,优美的乐曲伴随着琅琅书声,充分的展现校园里学习知识与追求艺术的和谐美”。是呀,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追逐梦想的权利,作为老师、学校的负责人竭尽全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播种希望,让希望之花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驿站。

2、快乐学腰鼓。为使孩子多元化发展,真正实现多元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理念,开办《快乐学腰鼓》兴趣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参与腰鼓训练,表演,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每周四放学后在操场上用一小时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腰鼓训练。师生们都乐在其中,练习过程中。笑声,呐喊声、口令声,鼓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3、以“乐动未来”校际音乐汇为契机,让校园文化丰富多彩。2010年10月,梅赛德斯-奔驰“乐动未来”音乐教室在我校落户,使我校成为全国125所,云南省仅有7所,德宏州2所受助学校中的一员。奔驰公司捐赠价值3.5万元的音乐器材,为我们送来了希望与快乐。根据奔驰公司的要求,我校经过近一学期的准备,全体师生总动员,2011年11月24日成功的举办了主题为“快乐歌唱、快乐童年、快乐成长”校际音乐汇,会演在全体师生的快乐歌声中拉开序幕,节目有葫芦丝合奏、独奏;钢琴伴奏歌舞;大小鼓、沙锤等乐器表演;孔雀舞、傣族舞等组成。活动中小演员们个个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举手投足间无不展示出他们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整个活动近90分钟,参与表演人数约150人次,节目形式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得到了校领导、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科研中心的帮助下,我校的校际音乐汇于2011年12月2日在德宏电视台播出。

三、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质量与社会、家长的意愿有一定的差距,有待于提高。

2、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进程缓慢,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3、校园外在文化、内在文化离内涵发展还较远。

四、今后工作的工作打算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2、加大质量监控力度,是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在加强学生生活习惯养教育的同时,努力渗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继续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进程,扎实走好民族特色之路。

过去的点滴成绩是我们今天工作的起点,2012年,我们将脚踏实地,满怀信心,抓住机遇,用激情和智慧、勤劳和汗水培育祖国花朵。

第二篇:校长论坛发言稿

风正悬帆踏浪行

——丹东市第十三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发言稿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们的校长。”这句话道出了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领航作用。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如何高举教育“旗”,出好管理“牌”,下活特色“棋”,奏响质量“曲”是每个校长必须思考的。我欣赏并且相信一句话: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作为校长,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要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要达到。思想有多远,校长就能走多远!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创新是学校进步的灵魂。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往哪里走,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同样,一个勇于上下求索的优秀校长若能够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全体教师理想和行为的共同愿景,那么,学校就会焕发巨大的发展潜能。面对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难题,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妙药可治,只有用创新去破解。创新绝非时髦的口号,而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校长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校长要知道,真正的好学校并不是纪律最严明、学习最严谨、规范最周全的学校,而是给学生自由和想象的空间较多,创设出宽容和关怀氛围,特别是在思想与智慧上给予学生启迪最多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生存需要创新,在理念、方法上要不断更新,在管理体制、制度上要不断翻新,在队伍建设上要不断出新,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在竞争上占得先机,这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所在。卓越的校长并不需要做得很多,但必须比别人往前多跨一步,要站在大教育、大时空、大视野上思考问题,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并且使之既有跳动时代脉搏的宏观意识,又有可行的阶段目标和具体的落实行动。站在当今教育发展崭新的平台上,应以创新为使命,引领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因为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发展——再创新——再发展是学校迈向高速道的必由之路。创新与创效一旦结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由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将万紫千红总是春。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命脉,活力是学校发展的通道。校长是一校之魂。我认为,‘魂’要附‘体’,如果‘魂’不附‘体’,那就失去了价值。这个‘体’是什么,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校长无法改变教育生存状态,更无法改变家长对学生升学的过高期望,但可以改变学生的课堂,改变学生的课外活动,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文本课程要转化为实施课程,落脚点在课堂;教育理念要转换成可以实际操作的策略、方法,落脚点也在课堂;课程再丰富、理念再先进,没有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堂堂有质量,学期才有质量,人人有质量,班级才有质量,班班有质量,学校才有质量。因此,要让传统的课堂变为充满创新的活力课堂,让学生的心灵碰撞、让智慧的火花迸溅,让灵感生发。校长要经常性深入课堂,去发现、感受、欣赏教师的创新实践,从中积聚自己的创新能量。校长也要鼓励广大教师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增强教师的创新精神。让创新的火花竞相迸发,让创新的劳动得到尊重,让创新的人才得到支持,让创新的成果得到展示。在支持教师的创造中,校长要深化自己的创新意识,激发自己的创新活力,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并且,要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创新措施,勾画创新蓝图。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摒弃思维定式,与因循守旧作别,与探索创新拥抱,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步伐。

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文化是学校生存的根本。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是优质,不仅要看这所学校大楼有几座,更要看有多少优秀教师;不仅要看这所学校设施有多好,更要看办学目标是否正确、办学理念是否先进、办学行为是否规范、办学是否有活力;不仅要看这所学校规模有多大、人数有多少,更要看班子是否和谐、团结,学校是否尊重教师,教师是否关爱学生,学生是否热爱学校,家长是否相信学校;不仅要看这所学校学生学习成绩有多好,更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充分的、充满灵性的发展。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个性,有没有特色,有没有内涵。特色不是城市学校的专利,学校有城乡之分,特色没有地域之别。学校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学校资源,重塑学校形象,创建特色学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有所超越,就必须使学校变得与众不同。也就是务必坚定一个信念:“能创第一创第一,不能创第一创唯一。”“第一”或“唯一”就是特色,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根植于校情学情民情的文化。没有文化的学校,只是一具少了筋骨没有灵魂的躯壳,永远不能以鲜活、伟岸、丰满的形象站立起来。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体现,独特和鲜活是它的生命力。因此,这种根植于特色学校文化不能移植,不能引进,更不能照搬照抄,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量身打造。没有特色的教育,是一个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文化的学校,是一所没有生命力的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是学校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强校之基。我相信,特色不断形成之时就是学校不断壮大之日。

管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人本是学校和谐的支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制度总有不能的地方,这就需要校长在管理中以法规为指导,以实际为需求,以管用为原则,建立健全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动态式人文化学校管理制度体系。校长很有必要认同一个观点——世界上最难的管理是以人为本,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是不断创新,世界上最高境界的管理是激励人。管理的理想境界是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的局面。校长要努力创造这样一种环境——任何一位教师无须花心思通过搞人际关系而赢得自己的地位,只须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出实际贡献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校长对教师要有“放心”的诚意、“放权”的胆略和“放手”的措施。校长要多用“微笑”代替“严肃”,多用“关注”代替“威严”,多用“倾听”代替“命令”,多用“引领”代替“控制”,多用“情感沟通”代替“批评指责”。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校长管理的人性化必然带来教师发展的个性化,人是教育创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学校给予教师珍视自我,释放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空间越大,机会越多,教师创新的欲望就越强,学生张扬个性的潜能就能发挥得越深;学校的发展前景也因此就越宽。可以预见,有特色的个性化教师能够培养出有特长的学生,进而形成有特色的学校;教师的发展也必将带来学生的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关爱学生,是质量提升的宝典。尊重教师,是校长智慧的选择,二者叠加,才是成就名校的秘诀。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追求的步伐没有止境,高峰永在攀登的路途上。当前,教育正处于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作为一校之长,要把工夫下在学校目标的制定上,把温情洒在师生的共同成长上,把汗水流在特色品牌的创建上,把真心用在学校的内涵发展上。以质量立校,以课改强校,以特色建校,以和谐兴校,这样,学校才能如灵动的音符华丽转身,演绎出波澜壮阔、海纳百川的交响乐,在教育殿堂庄严的奏响!

第三篇:校长论坛发言稿

校长论坛***一中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在2011年***县教学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教育三年攻坚计划,***镇党委、政府也制定了***教育“一年大变样,三年上台阶”的目标要求。政策激动人心,催人奋进,我们***一中针对我校实际,积极实施“围绕七、八年级强根基,主攻毕业班要成绩”的攻坚计划,在这个攻坚的浪潮中,我们***一中全体教师员工扎实工作,激流勇进,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步。现我就三个方面来谈,并与大家共勉。

一、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夯实学生道德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人的道德水平却没有得到较大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9月份,我们***一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弟子规》、《三字经》作为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我校制定了为期五周的集中教育计划:第一周是宣传发动阶段。喷绘总计30余平方米的《弟子规》、《三字经》内容版面,张贴到醒目位置;向每一个学生发放《弟子规》、《三字经》学习材料;各班开展以“我心目中的道德明星”大讨论,并制定学习计划。第二周是集中学习阶段。德育处抽出专人对学生采取校集、开广播会的形式讲解《弟子规》、《三字经》内容大意;德育处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具体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第三周是强化背诵阶段。学校要求全体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学习材料的背诵,并在每天早饭后集合全体学生开展集体诵读活动,强化背诵。第四周是检查比赛阶段。德育处每天在上午课间操后抽取各班学生进行背诵,做好情况记录,下午课间操后接受学生背诵,排出先后名次。第五周是总结表彰阶段。学校召开校集,对各班评出的36名(每班3名)“道德明星”和最先会背的30名同学进行隆重表彰,向他们发放《弟子规》、《三字经》和名著读本。集中教育后,我校把每天早饭后的集中诵读活动坚持下来,形成了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进行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学生在校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能够孝敬父母。文明礼貌在大新一中像花儿一样绽放,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二、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力度,创建一流的教育教学环境。

由于***一中在建设初期未实行统一规划,造成现在学校布局结构不够合理,校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并请专家论证,对学校建设布局进行了合理调整。几年来,我校先后投入资金 万元用于硬件设施建设,在教学楼前兴建了两个100平方米的对称型花池,栽种了各类花草,每到花开季节,花红草绿,俯仰生姿。其间购置了2个高档雕塑,与花草浑然一体;在办公楼前,兴建了10个乒乓球台,购置了6个多功能健身器材;在操场,硬化了篮球场和排球场各一个,购买高档篮球架一对,购置大型天梯2个;硬化校园主干道、公寓楼支路、其他枝干道共计4000余平方米,开挖下水道300多米;整修了教学楼、图书楼、公寓楼及餐厅房顶,更换了教学楼、图书楼的全部窗户;安装了三个系统,即光纤通讯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监控系统,建设了多媒体教室等。这些硬件设施的兴建与改善,使***一中办学条件变“硬”了,校园环境变“绿”了,学生活动变“多”了,教师教法变“活”了。

三、制定务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紧紧围绕“教学质量是第一生命线”这一中心,着重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激发教师的工作干劲入手,重点做好了一下几点工作: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11月份,在我校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各教研组展开了教学大比武,经过激烈角逐有10名教师获得了奖励。通过教学大比武,获奖教师的优秀教法在全校得到了推广运用。校委会针对我校新教师比较多的实际情况,加大了新教师的培养力度,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至少要听2节新教师的课,听后对其进行指导和勉励。

(二)、加大教学成绩在评先晋级中的比重,激发教师的工作干劲。当前教师最想得到什么,我们每个领导者是最清楚的,那就是评先、晋级、涨工资。我校就从教师的最迫切需要入手修改了***一中量化细则,将教学成绩所占分值提高到量化总分的60%。规定大型考试获得第一,晋级加2分,且累计加分;县调研考试中进入全县前10%名、20%名、30%名,既可晋级加分又能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新细则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运行,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平时不努力,晋级跑证书”的时代一去不返,全校逐渐形成了“平时比干劲,考试比成绩”的争先氛围。

(三)、狠抓九年级教学管理,力求实现中招成绩大突破。

1、实行电化教育。实行电化教育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捷径,新学年伊始,我校给九年级3个班安装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购买了教学资源卡。从此,九年级的课堂教学变得既有“声”又有“色”,课堂容量加大了,教学进度加快了,学生学习兴趣变浓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2、认真开好三类会议。开九年级教师会,要求教师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深入进行考后质量分析;开学生会,不断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加满油鼓足劲;开家长会,及时和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商讨教育方案,取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行教师承包学生责任制。结合培优补差工作,把一定数额的优等生和差生承包给任课教师,一包一学年,并与教师的量化挂钩。

4、升学任务分解到班。我校根据九年级学生情况,把今年的县高中上线目标定为32人,我们把这个目标作为任务分解到各班,分别为

九、1班11人、九、2班10人、九、班11人。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校虽然取得了一点微小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师的课改意识还需大力加强,九年级后期复习效果不理想等。

历尽天花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县教育三年攻坚的号角正响彻扶沟大地,我们大新一中全体教师员工必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新的学年里创造出更大的业绩,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亮点,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们群众满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校长论坛发言稿

以身作则树威信,团结协作构和谐

——在中小学校长论坛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同仁:您们好!(鞠躬)

非常感谢教育局中心校能组织这次论坛,给予我们一个这样难得的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听了前面几位校长精彩的演讲,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校长们丰富的管理经验使我受益非浅。借此机会,我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加以梳理、加以反思,以发现不足,找出差距,谋求发展,希望领导和同仁们批评指正。

我汇报的题目是《以身作则树威信,团结协作构和谐》。

北店学校位于白营镇西北中心,具有优良的教育传统。近年来,在教体局、中心校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各项工作都有较大进步:素质教育扎实开展,教改教研循序渐进;校园文化氛围浓厚,育人环境优化升级;校园标准化建设强力推进,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我一直遵循“树立威信,以情换情,团队协作”的原则。

首先 树立威信。

作为校长,要有“威信”,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职位,而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人格魅力的核心——“德”。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德”立身,以“德”服人,用校长自身的良好“品德”和个人“魅力”,来赢得师生的拥护和爱戴。

怎样树立自身的威信:

1.表里如一,以自己的坦荡人格树立威信。在学校管理中,我一直奉行光明磊落的做人原则,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为人。对上级敢于讲真话,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客观反映情况,做到表里如一,对下属更是一视同仁,对自己工作的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班子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或误解,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班子之间能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民主和谐的方式加以解决。

2.先锋表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威信。俗话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我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模范形象。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带头坚持值班,每天早上早早到校,到校门口迎接学生到校,七点半督促学生打扫卫生,放学后送学生平安离开学校,下午放学后查看校园安全后最后离开校园,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班 主任突查学生课外活动情况,用实际行动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日常教学生活中以细心细致树立威信。细心不是万事亲为,而是了解掌握学校大大小小的教学、生活、后勤、安全等事宜。以自己的行动提醒班子、老师各司其职,完成自己的任务。就我个人而言,每天我都在校园各处转转、看看,学生看见校长来了,就会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老师看见校长来了,会想想自己今天的工作有没有准备好。校门口地面较低,每到雨天,给学生出行造成困难,我立即与村两委洽谈相关事宜,重新铺设硬化地面,受到家长和师生一致好评。

随着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学校各项管理进一步做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

其次 以情换情、春风化雨。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作为一名校长,我知道如果没有一点威严,做起工作来将会非常困难。虽说学生喜欢爱笑的老师,教职工也总是喜欢校长“阳光灿烂”,但有时对于违反纪律、犯小错误的教职工,就应当板起脸孔,这种严厉的脸色语言,有力地传递出一种信息,从而起到扼制作用。不过更多的时候,校长威信的树立,更离不开情感的力量。生活中的人似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人人期望得到别人尤其是领导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哪怕是一个主动的招呼,一句亲切的寒暄,一句笑话,都会使人感到是对自己的尊重和亲近,从而达到心理相容,情感相通。正如华师大培训教授所言“校长的表情,就是老师的心情”。当然,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生活中的互相关心、关爱更能调动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张新民校长班内李鹏宇同学,母亲病故,奶奶去世,家庭贫困,寒冷的冬天里,看到孩子冻得红透的小手,张校长默默的为孩子穿上他---省吃俭用---买来的新棉袄、新棉鞋。张颖老师班内的一位学生生病了,她义无反顾的替这位学生补习功课,家长们感动的不知如何表达,拿出500元钱表达心意,张颖拒绝了,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孙敏老师常年患病,却从不肯耽误学生一堂课,手术时间一拖再拖,愣是等到寒假假期里才完成这次手术。“天道酬勤”,他们的付出换来的是硕果累累-----2014年北店学校综合排名全区第一,2015年全区排名,单科排名6科第一,其中靳林英老师,梁志军老师全乡第一。

最后,加强和谐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常言道: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在学校的管理上,我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互补协作能力,在每周一上午的例会上,各分管领导总结上周工作,查找缺漏不足,汇报本周工作打算,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重大事务经班子会议集体讨论,集思广 益。工作中我们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我们经常召开教师座谈,在会上听取他们的心声以及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此取长补短。在我们学校,年轻教师能充分创新实践、展示才华,中年教师不怕艰苦,勇挑重担,老教师能传授经验、踏实勤恳,大家对工作认真负责,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关系融洽。这使我深深体会到“学校要靠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发家”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这里,我为自己在北店学校这样一个团队里感到骄傲,我为有这样的一班同事和“战友” 自豪,再次谢谢你们!(鞠躬)

“扪心自问”、“三省吾身”。我认为,作为一名管理者,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应该切实做到一个“聪”字,所谓的“聪”字就是说既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学校生活,用耳倾听全校师生的呼声,用口表达广大师生的意愿,用心装着全校师生,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勤于思考,敢于探索,谨言慎行,善于反思,勇于超越。

回首几年的工作历程,有笑有泪,有喜有忧。成绩已成为过去,更要转化为压力和动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基础教育的管理者,我清醒地认识到本人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我校与兄弟学校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将更加虚心地向先进学校学习,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建设特色学校的发展道 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打造平安、文明、和谐校园,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鞠躬)

北店学校 于志华 2015年9月

第五篇:校长论坛发言稿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拓宽家校合作空间

冉堌镇中学 王先锋

山大附中赵校长从山大附中教育理念与实践出发,曾重点阐释了学校是“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理念,包括“做有信仰的教育”,王波主任以语文组阅览课的实施方法为例,形象地展现了“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促进教师发展”的课程理念,周文清老师的家校合作的管理经验。他们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每一项课题都比较完整而系统。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决心更好的开展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

今天,我就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拓宽家校合作空间”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人职业能力的成长和进步,也指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和进步的一系列活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得以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平、获取持续发展。

教育部制定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有四个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另外还有十四个细化的评价维度。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但从我们学校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教师评价已经严重制约了教师专业的发展。传统教师评价主要是与奖惩挂钩的一种终结性评价。这种教师评价往往把评价作为奖励、表扬或惩处教师的一种手段,它是面向过去的.着眼于教师个人过去的局部的工作表现;不具备发展性,它忽视了教师自我创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一些老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工作懈怠。常是出勤不处力,经常请事假、病假,干自己的私活。

(三)大部分老师第一学历低,外出学习机会少。虽然学校已经很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给一些老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但大多数老师仍只能是固步自封,仍坚持着自己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四)我们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还都不够重视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等等,都使老师们的心理不堪重负。学校里,有些老师心理已处于亚健康状态。

(五)我们学校是农村初级中学,省优质课获得者为零,市优质课、教学能手获得者也不足10%。很多老师由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欠缺或教育教学观念、方法、手段落后,造成专业知识欠缺,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等明显不足。即使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积极进取、愿意学习的老师,我们却苦于没有学习的机会,没法进行专业成长。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县优质课获得者、教学能手数量占全校教师的80%,而市优质课教学能手的数量仅为10%,而省优质课教学能手数量为零。我们的老师也不甘心落后,谁也不愿意在本该努力的时候而偷懒懈怠。因此我们迫切渴求把一些名师请进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来,打造我们自己的名师,培养我们自己的学科带头人,从而辐射到各个学科、全体教师,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以实现全体教师的长足发展。

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制定动态的评价体制,增强老师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新型的教师评价不再是与奖惩挂钩的一种终结性评价,而是力求体现教师的发展性。注重教师的自我创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教研组、备课组的合作,把教师的专业发展,诸如课题研究、论文、教学反思等也纳入评价机制,并制定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师综合量化管理细则》,以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与提升。

(二)开展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立足于学校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立项,促进校本课题研究。督促建立学科课题。从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资源、学科理念的建设、学科课程规划、学科课堂教学等方面考虑建立研究课题,将相关点以课题的方式来做直接服务于教学。

(三)帮助老师排解心理压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学习山大附中建立教师博客群。让教师在博客中展示自我,记录自己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共享有价值的信息,交流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借用群体智慧促进自我发展。使教师从个人生活的小圈子中走出来,开阔教师的眼界和视野,同时开阔教师的心灵。

(四)请进名师,打造高效课堂。从2013年12月起,我们几次请于文江老师到我们学校传经送宝,学习打造研究型的高效课堂,又到广州路中学亲身体会研究型课堂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打算邀请山大附中实验学校教师、魏凤英等名师到我们学校讲座,并再次邀请于文江老师带着她所指导学校的名师向我们传授经验。把身边名师请进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经验请进来,从而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名师、名师学科带头人,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

(五)我们在充分利用好图书室的同时,搜集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书籍、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以及其他方面如教育史的书籍,培养老师们写教育随笔和读书笔记的习惯,以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育规律,提升教育水平。我们还要充分依托山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平台,通过教师的学习、借鉴、推广,达到提高业务能力的目的。力求让更多的老师获得专业成长,能获得省市教学能手等荣誉。

二、我们要拓宽家校合作空间,取得家长与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搭建家、校、社会共同育人的桥梁,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幸福快乐的成长。

目前我们的家校合作虽然也有些微成效,但真正的落实还不够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家长委员会虽然早已成立,但利用率相对来说比较低。我们只是在发现学生问题后才通知家长,远在外地的家长还通常会说:“班主任,孩子交给您了,不听话了该打就打。”班主任不敢打也不能打,班里五六十个人,有时有点顾不上,结果有的孩子就成了问题学生。

(二)和家长的沟通难以施行。我们是农村中学,大多数孩子的爸爸妈妈是农民工,他们外出打工,就把孩子扔给老人抚养。老人虽然也能让孩子吃饱穿暖,但是不能尽到正确监护的职责。隔代亲害了一部分孩子。孩子生病了,没人来看,班主任只能又当爹又当妈。孩子厌学了、进入青春期了、早恋了等等,都没法与孩子的爷爷奶奶沟通。

(三)孩子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和关爱,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忧伤,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四)学生对家长会有抵触情绪。许多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讨厌开家长会,班主任一定会告我的状,回家爸妈一定会揍我。长期缺乏沟通和了解,就失去了家校合作的意义。虽然家校合作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我们的学生大都是零零后的学生,家长大多是七零后的中年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家长经常沟通,汇报孩子的点滴进步、生活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并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为了更好地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我们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我们要继续充分利用好“校讯通”这个网络平台和家长沟通。一开始一些家长不理解,只是几元钱的事就怨声载道。现在的家长已经越来越感谢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对我们的温馨提示交口称赞,对我们汇报的孩子的成长历程感激不尽。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不再有缺席的遗憾。由此可以看出,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非常关心,家校合作促进教育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了。我们打算开展家校共建、让家长进课堂、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活动,把家长拉进来,拓宽家校合作空间。

(二)基于本校校情,设置家校合作课题进行深远研究。开办校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边研究边改进边提高。事实上,我们也有一些家校沟通的成功经验,例如母亲节给妈妈打电话,老师到留守儿童家中和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本学期我们已经召开初三毕业班学生家长会,主题是初三毕业季,邀请初一全体新生家长到校观看初一新生军训汇报演出和走进中学门活动,同时我们正积极筹备初二全体同学的十四岁生日庆典活动。

(三)我们打算深入到留守孩子父母所在的务工单位,拍摄他们辛苦工作的图片,录制一些父母留言或生活视频,拓宽家校合作空间。我们会把父母的视频放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学会感恩。把孩子们学习和生活场景录制下来带给家长,让家长们能够安心在外工作。

(四)让孩子们参与家长会全过程,明白家长会的目的是探讨如何正确的疼爱孩子。家长会不是要开成声讨大会,而是强调学校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要重视孩子的“养”育,这样,每个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再好的制度,也不能只记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文件上,而是要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继续发扬勤恳踏实的做事风格,用一颗平静的心,做好爱的教育。真正的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的良性发展。真正的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与成长中来。抓住老师的进步,抓住家长的参与,抓住定陶教育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拓宽家校合作的空间。

校长论坛发言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