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最美教师事迹材1
编辑:无殇蝶舞 识别码:16-77255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7 20:47: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最美教师事迹材1

最美教师事迹材料

我叫xxx,是巨野县田庄镇xxx小学的一名教师。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地奉献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7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被选聘到xxx小学任教。在这里,领导安排我做中层干部,分管学校的卫生、纪律、学习、公共财物等工作。对此,我采取了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分担给各班级,然后成立检查小组,每天检查各班级任务完成情况,最后进行评比公示等一系列方法。这些方法,把各班级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能自觉保护环境卫生了,能自觉爱护公共财物了,道德素质提高了,矛盾变少了,班集体主义荣辱感大大增强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习惯;学校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出现了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看到学校出现了这么好的局面,看着同学们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我内心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我感到我对学生的关爱落到了实处,起到了作用。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时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我对学生充满着深深的爱,我密切关注我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2001年,在xxx任教时,我发现我班里一个叫xxx的学生,由于得过小儿麻痹症,下肢虽然能走,但走起路来非常困难。有个别学生歧视嘲笑他,还模仿他走路。我发现后,及时对那位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那位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了彻底的转变。在给学生排位时,我还把xx同学特意安排靠近教室门的位置上,目的是使他进出方便。一个星期五的上午,我感到胃里不舒服。放学后,我正想去卫生室买药时,却发现xx同学的父母今天没来接他,xx独自一人一步几拐非常吃力地走着。我毫不犹豫,推迟买药时间,连忙驱车把他送回了家。当时,xx的父母下地劳动还没回家,只有他年近70的奶奶在家。xx和他的奶奶都很感动,都非常盛情地邀我在他家吃饭,但我婉言谢绝了。

自任职以来,被我帮助过的学生有很多很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解了我对他们的真情友谊,因而相信我,乐意接近我,非常敬重我。不仅对自己的学生我甘心帮助,就是对萍水相逢的人我也乐于伸出援助之手。

2000年4月26日下午,我在菏泽自学考试完坐车回到巨野汽车站,天已经很黑了,便取出记在车站的自行车赶快往家赶。当赶到郓巨路黄庄附近时,我发现有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好像在跟着我。我当时有点紧张,心想是不是遇到了坏人。我于是加快了骑车的速度,可那人也加快了骑车的速度,我又放慢了骑车的速度,令我惊奇的是,那人也放慢了骑车的速度。我鼓起勇气,索性停了下来,看看那人到底想干什么。那个人也在我不远处停了下来。我壮壮胆,试探地问:“你,你谁呀?”“叔叔,我迷路了。”一个童音传了过来。我一听是个孩

子,心里悬起的石头落了地。我推着车走近那孩子,问清了他的情况以及迷路的原委。原来,这孩子是原夏官屯乡的,他到新华书店买完书后,就在城里转悠着玩了起来,玩着玩着就找不清回家的路了。他说他家没有电话,也不知道他邻居家的电话号码,暂时我也给他说不清他回家的路,于是我决定带他回家。回到家后,我让他吃了饭,并给他安排了住宿,第二天便指点他返回了家乡。

我每天都出满勤、干满点,早到晚归,不愿耽误学生一分一秒。2013年4月2日下午,我儿子得了重感冒。第二节下课后,我给儿子量了量体温,儿子竟然发烧烧到了39度半。几个同事知道后,都劝我:“快去给孩子看看吧,别把孩子烧坏了。”我说:“没事没事,可能是刚才量错了。”我欺骗了同事,更欺骗了我自己。其实,我心里不愿麻烦同事,更不愿耽误我学生的第三节语文课。最后,我还是坚持上完第三节课才急忙去给孩子看的病。在给孩子看病的路上,看到孩子那蜷作一团难受的样子,我心痛得几乎想要流下眼泪,我感到自己对儿子太狠心,我感到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爸爸。也许由于我给儿子看病不及时,害得儿子打了一星期的吊瓶,疼的妻子直抹眼泪,不住地嗔怪我:“天天像着了迷似的,学生,学生,你的眼中只有你的学生,什么时候有过我们娘俩!”也不怪妻子唠叨,细细想来,为了我的学生,我实在亏欠他们娘俩太多,太多!为了能更好地奉献他人、服务社会,我还踊跃地加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为了一名“学雷锋志愿者”。

我对教育事业有着一份炽热而执着的爱。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刻苦学习,于2002年拿到了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证书,并在2005年和2010年分别取得了曲阜师范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和菏泽学院本科毕业证书。

由于我的基本功比较扎实,2005年8月,我指导的学生战兰争在菏泽市首届少年儿童英语和普通话风采大赛暨山东省首届少儿讲普通话说英语风采大赛(菏泽赛区)选拔赛中,表现突出,荣获二等奖;2008年11月,我在田庄镇中心学校举办的“师德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1年5月,我的硬笔书法经山东省中国书画艺术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评审,达到中级四级水平。我能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高,在学校的工作考评中,经常被评为优秀;2009年,由于少先队工作成绩显著,我被共青团巨野县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工作者。

总之,多年来,自己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奉献出自己美好的青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今后,我要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姿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培养出更多的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主要事迹材1

主要事迹材料

周志荣,男,1988年12月出生,高中学历,2008年12月退伍,2009年7月加入玉屏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协警。

周志荣同志加入公安队伍以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勤恳恳工作,刻苦学习警务技战术及技能,服从领导,听从安排,努力工作,积极协助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处置三穗群体性事件中,他充分发扬了特别讲政治,能吃苦、能战斗,守纪律、能奉献的特巡警精神,为成功处置三穗县群体性事件作出了应有贡献。

2014年10月11日21时许,周志荣同志接到大队同志:前往三穗县进行维稳处突工作。接到指令后,周志荣立即赶到集结地点,与大队全体民警及队员一起赶往三穗县。10月12日11时许,一万多人聚集广场,当周志荣与战友们正在以防暴队形隔离闹事人群和劝解受蛊惑的群众时,一群激进人员向队伍投掷水瓶和石块,砸伤了很多名工作人员,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根据领导指令,立即采取驱散工作。周志荣与大队民警和队员一起,按照处置流程,一步一步将闹事人员逼退。为防止无辜群众受伤和保持处置队形完整,周志荣一边向群众喊话,一边提醒队员们保持好处置队形。通过处置队伍的齐心协力处置,事态得到了有效控制,闹事人群成功驱散,并抓获了几名闹事人员。

在接下来的巡防工作中周志荣同志与全体参战队员,积极奋斗在巡防工作一线上,以高昂的斗志、严谨的警容参与徒步巡逻、车辆巡逻。在没有休息场所的情况下,4天5夜都是在车里或者是在草坪上和衣而卧,克服着没有洗澡、蚊虫叮咬的环境,周志荣在参战队伍中起到了积极表率的作用,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

第三篇: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冯苏桂

用心呵护未来 用爱点亮希望

——关于推荐两当县最美乡村教师冯苏桂同志事迹材料 冯苏桂,女,小学高级教师,1982年参加工作,现任教杨店学区夏装教学点。

人们都说‚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崇敬和赞美。冯苏桂老师却说‚我的职业和学生是太阳最灿烂的一束光辉,我用心血呵护守望。‛这是冯老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诠释。冯老师三十二年如一日,执着而痴情地守望着她心中的那一束阳光,谱写了一曲淡定优雅的乡村教师之歌。

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

1982年年仅20岁的她来到杨店乡夏庄村。该村土地贫瘠,闭塞偏僻、愚昧、贫穷、落后。为彻底改变她童年苦涩的记忆,追随她心中的阳光,在家乡父老乡亲的要求下,她毅然执起教鞭,走上讲台。在村里当起了十几个学生的‚孩子王‛。春去冬来,寒暑往返,一干就是三十二年。冯老师曾风趣的说:‚我的职业生涯,真是‘三十二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如今,冯老师是已面粘风尘,鬓染白装。

三十二年来,她的学校一直是‚一校、一师、一班‛的‚三一‛学校,她一直坚守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家住学校门口的一位老党员和其她乡民及村民都说,30多年来、冯老师从没有无故放过一天假,从没有因私耽误学生一节课每逢刮风下雨,总是见她背着学生,拉着学生,往返在上下学的路上……

其实,三十多年来,冯老师有很多升迁和外迁的机会,但她都放弃了。她舍不得她的这一特殊的岗位。她也十分明白,也没有人能够真心实意,甘心情愿地去,像她那样站在她的那个特殊的岗位上。直至今日,她还‚单兵‛奋战在夏庄教学点,执着地守护着她的那片热土上,守护着她心中的那一束阳光。她要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一直走到她职业生涯的尽头。

艰苦创业 三十二年风雨路

夏庄教学点,地处杨店乡夏庄村,距离杨店九年制学校九公里山路,小学生入学十分不便,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公社和大队决定在该村创办一所小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和地方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冯老师积极主动的争取改变办学条件,她到村里、乡里求哥哥拜姐姐,不知跑过多少路,磨破多少次嘴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强烈的事业心感化了村民,感动了上级。县乡村三级陆续多渠道集资,将原教室改建成五间校舍,一间用作库房,一间用作办公室,三间用作教室,并相继配备了木质课桌凳及相关的简易教具和器材。平整了篮球场,添臵了篮球架,垒起了乒乓球台,拉起了围墙,安装了铁门。学校终于成了一所真正的学校模样。如今的学校国旗飘扬,绿树成荫,书声朗朗,师生与百鸟共鸣,阳光与绿水同辉。

‚单兵作战‛的工作是很难想象的,谁能没有私事,谁能没有儿女情长。在处理家庭事务与工作的关系上,冯老师尤为痛苦,令人感叹。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是冯老师最感为难的问题,为让这些孩子找回近乎失去的亲情母爱,她经常带留守儿童回家,抛去家务和农活,无偿地为学生做些可口的饭菜,嘘寒问暖,献上温馨的母爱。

07 年有个叫周宇的学生在家里玩耍时,腿骨摔断了,她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不能回家照顾,奶奶体弱多病,也无力照顾,为了使这个学生不缺课。冯老师坚持背她上下学,一背就是三个月。

在三十二年风雨路上,冯老师用良知指引着自己前进的方向,用行动守望者心中的一束阳光。

植根乡土 呕心沥血育新人

三十多年来,冯苏桂老师植根乡土,与夏庄小学相生相伴,互为见证。呕心沥血,默默耕耘,哺育新人。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学校布局的调整,夏庄小学现已成为一个教学点,隶属于杨店学区,两地相距九公里。同往年一样,目前仍仅有一个教学班,四五名学生。冯苏桂同志一人扮演着学校的多重角色,上好每堂课,教育管理好每个学生。办公室,教室里的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周工作安排表,应有尽有。学生档案,学校公物、报刊图书、教具器材管理的有条不紊。学校工作计划,德育计划、安全教育计划安排得细致合理。上级文件装订的整整齐齐,便于翻阅和查找。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各科备课细致实用,具有创新思想,且书写规范完整,看得出没有丝毫懈怠和马虎。她的办公桌上,放臵着几沓整齐的学生作业本。翻开学生作业,可以清楚的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十分端正,书写认真工整规范,红色笔迹,无论是改符号,还是评价意见都一丝不苟。作业批改记录、学生家访记录、学生成长记录等各项记录齐全详实。教室的学习园地里,学生的手工制作、表扬与警示、学生的作业展,每一个细微之处,无不透视出冯老师的心血和汗水。

冯老师多年个人包班教学,而她有天生的不会懈怠,积劳成疾,她患有严重的慢性咽喉炎,说话声音嘶哑。每次复发,都咽喉红肿,说话、吃饭都困难,老公劝她休息治疗,她总是生气的说:‚那学生们怎么办?‛老公知道她的脾气,犟不过她,只有含泪目送她走向学校。

冯老师虽已年近花甲,临近退休,但她仍然不甘落后,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她的另一张办公桌上,经常存放着几摞厚厚的崭新的书籍报刊,有新课程新理念的,还有师德建设和法制教育的,还有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杂志报刊。还存放着几摞学习笔记与教育心得和教学反思等。几年来,大兴教育科研之风,冯老师也毫不示弱,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

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义务承担起夏庄村民的科技文化教育工作和国家政策及社会公德的义务宣传工作,主动参与村里的社会事务、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夏庄村无论是男女老幼都称冯苏桂为‚老师‛。这不是客套和逢迎,而是发至内心的挚诚的爱戴和崇敬。

冯苏桂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山村教师,她用三十二年的时光守望着她心中的那一束阳光,她用三十二年的汗水诠释了人民教师的丰富内涵,她用三十二年的心血塑造了一位乡村师魂的光辉形象。

杨店乡九年制学校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二日

第四篇: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李进文

甘当山区学校的教书人

——关于推荐两当县最美乡村教师李进文同志事迹材料 李进文,现任杨店学区灵官教学点教师,一九八〇年三月参加工作,任教三十四年。

自从踏上教学之路起,李进文同志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责任重大,事业光荣,他一心一意扑在教学工作上,凭着自己年轻有为和一腔热血,把工作当事业,把学生当亲人,把学校当家庭,爱岗敬业,勤奋踏实地在基层边远山区学校任教,一干就是三十四年。

三十四年中,李进文同志首先在灵官小学任教,那是一九八〇年,当时任民办教师,每月工资只有五块钱,离家三十多里,那时不像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只能常年住校,隔几周才能步行回家一次,顺便带点生活用品,微薄的收入,生活有的时侯还得父母接济。后来由于上级工作调整,李进文老师又由灵官小学调往夏庄小学任教,夏庄小学比灵官小学更远更偏僻,自然回家更不方便,想帮助父母干农活根本顾不上,每到冬季周六放学,步行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为了不耽误上课,星期天又得趁早赶回学校为下周备课,一九八四年,他爷爷和奶奶相继去世,由于当时信息不通,交通不便,当家人前来报信时老人早已离世,最令李进文老师遗憾的是没能见上亲人最后一面,带着悲痛的心情料理完老人们的丧事后,他又匆忙返回学校给学生上课。一九八七年教师调整,李进文老师又从夏庄小学调往颜河小学,这次调动,李进文老师几乎是从杨店学区的北面调到了南面,颜河小学地处偏僻,不论到校回家都要翻越五家梁,来回自然只能步行在崎岖的山路上,那时每参加一次学区会或教研活动都很不方便,多次遇到

1下雨或下雪天李进文和一同的三位教师手拄一根竹棍(因为这样才能防滑)艰难地行进在泥泞之中。他以苦为乐,互相协作,所带科目的教学成绩连续几年一直名列学区前列,由于李进文同志工作出色,一九九〇年教委又调动他到兴化小学任教。兴化小学当时的条件和现在相比,差距很大,吃水要从县城用车去拉,生活等各方面困难重重极不便利,尤其是山高路远,缺乏交通工具,自行车是李进文老师唯一的交通工具,当时的田西公路刚刚修通,并没有硬化,上山自行车只能推着走,由于坡陡湾急,山上拳头大的石头时常散落在路上,李进文老师一次骑自行车路途中就被石头蹭翻,由于下行的惯性使人从车上摔出几米远,不知昏迷多长时间,被一辆前往站儿巷运货车的喇叭声唤醒,强忍着疼痛直起身,这时手掌划破了,衣服刺破了,看着这前后无人的绝境,当时多想有人前来拉自己一把啊!

后来组织考虑到李进文的家庭确实有困难又先后调动他到豆坪小学、灵官小学任教。

在三十四年的教学中,李进文老师无数次照顾过在校突然发病的学生,为他们请医看病,倒水服药,护送小学生安全回家。

由于李进文老师曾经经历过一九七六年的地震,所以二零零八年“5.12”大地震发生之前时的微震,使他凭直觉感到有地震发生,他在大地震爆发之时已将全校学生安全的撤离到操场中心,大地在剧烈震动时,同学们吓哭了,李进文老师不停地安慰着他们,他当时都无暇顾及家人,这是多么伟大的爱、无私的爱……

在三十四年来,他感到有成功的喜悦,也感到无数的亏欠。听闻自己的学生考上大学,成为各行业的领导、成为致富领头人他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但这样付出的背后,更多的是对家人的愧疚,他没有尽到作为

父亲应尽的义务,没有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三十四年来,他长年忙于教学,无暇顾及家庭琐事,孩子的护理等重担全压在妻子一人肩上,而她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他刻苦钻研教学业务,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他本人先后参加了甘肃省自学考试,分别获得武威师范和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证。之后又参加了市、县、乡“远程教育”培训、“国培”、“万名教师”培训等,这样一来,他感到知识更充实了,在教学上信心更大了,劲头更足了。他本人除了教学经验的积累,更注意新课程改革的信息,使教学方法灵活而不呆板,先进而不落后。教学上能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他一直认为每一个学生对于老师来说都是天上的一颗闪耀的星星。当老师要不唯亲,只唯实,要把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做人作为自己教学的终极目标。

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一起工作的同志许多都改行了,认为当一辈子老师没出息,但他的职业观念很牢固,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当老师是自己的终生理想。在工作中李进文老师能以身作则,任劳任怨,服从组织纪律,听从组织分配,团结同志,顾全大局。任教以来,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认真履行各项岗位职责,努力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由于他本人在教学上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曾先后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1985年、1987年、1988年、1992年、1995年、2004年、2008年等七次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2009年获全县小学毕业质量测试三等奖,2012年“万名教师培训”中获优秀学员奖。

李进文老师一直坚信,教育是一种崇高的事业,自然需要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教师要有“蜡烛”和“春蚕”的奉献精神。山区学校各项环境差,条件落后,留不住教师,因此,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不仅要有园丁的爱心和责任心,更要有一种不怕苦和耐得住寂寞的恒心。他自己生在农村,甘愿为农村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杨店乡九年制学校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二日

第五篇: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李彦军

满腔热血育桃李丹心一片献山村

——关于推荐两当县最美乡村教师李彦军同志事迹材料 李彦军,男,汉族,1960年出生,1980年被录用为民办教师,1996年转正,小学高级教师,曾任教杨店学区颜河小学,现任教杨店学区灵官教学点。在从教35年中,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热血和汗水书写着自己平凡的人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认可。先后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就是我的家”

1980年春,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迈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来到杨店乡颜河小学这个离县城较偏僻的村学,当时教室是一座破烂不堪的古庙和四面透风的旧仓库,大部分学生坐着缺胳膊少腿的破桌凳上课,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他暗下决心:“我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就这样,他像一颗种子把根深深地扎在远离他家的这块土壤里,一干就是十年,十年中他主动与村干部协商,维修了教室和教师宿舍,后来又组织全校师生勤工俭学,利用这些有限资金添加了二三十套新桌凳,还制作了篮球杆,爬杆,挖了跳远沙坑等,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1986年他又主动与乡政府领导协商,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把旧仓库教室拆除了,1987年5月,一所崭新的学校竣工了。1990年初,他又被乡教管会和学区领导调至本乡灵官小学任教,当时,校舍破烂不堪,他通过各方面协调争取资金,经过一年时间,一所崭新的学校建成。没有体育教育教学用具,他就组织师生勤工俭学,利用勤工俭学筹得资金购木板和师生自伐木头做篮杆,带领全体师生利用劳动课坚持两个多月,取土铺操场,自倒两副乒乓球台,学校设施俱全,灵官小学成了全乡一流村学。每年“六一” 儿童节,他都动员组织

师生积极排练文艺节目,在节日上给父老乡亲献上了一曲曲纯真的赞歌,受到了与会领导、群众的好评。为了感谢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严抓学校和教学管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整顿校风和学风,使灵官小学的教学质量步步提高,连续多年毕业班升学考试成绩名列前茅。1993年毕业班双科合格率100%,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和奖励,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乡政府的奖励,获得了县级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人们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在学校他既是校长又是家长,学生吃喝拉撒,大大小小的事他都得管。冬天,他给一二年级学生生火;夏天,他怕离家较远的学生喝生水、吃干馍拉肚子影响学习,就每天给学生烧开水喝,小学生脸脏了,他动手洗。每当开学时,他就走东家串西家,动员学生及时返校,使学龄儿童及时入学,决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在他的努力下,学校入学率达到100%。35年来,他所到学校没有一个学生因各种原因而辍学。

在孩子眼中,他既是班主任,又是父母。在学习上,他对每个学生都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他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视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在灵官小学任教期间,闫林林同学早年丧失母亲,父亲在外打工,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孩子衣服破烂不堪,冬天来了,就用麻绳系在腰上,有时来学校没有馒头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忍心看着孩子受苦,自己给闫林林同学缝补衣服,每天将自己的饭菜分一份给他吃,帮他买课本、学习用具等,这一行为感动着这个孩子。后来闫林林同学写给他一封信,为了报答李彦军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认他做了干爸。2003年非典期间,他天天坚持给学生量体温,熬白蒿水喝,教室消毒等。有一次,四年级学生

陈英发高烧,他立即给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打电话,并守护陈英同学直到医用车将她送进医院做检查治疗,事后,家长向他感谢,他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他用自己赤诚之心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到一所学校,他都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尊敬。正如学生家长多说:“你既是学生的家长,又是学生的父母,把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

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

35年来,他勇挑重担,年年担任主课授课任务,每周授课量不少于30节,始终将质量当做学校的生命。在33年的村学校长工作中,他总是将教育教学及学生安全当做学校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他常对教师说:“质量是学校的而生命,我们要将质量时刻记在心上,挂在嘴上,抓在手上,要不愧于学生,不愧于家长”。

这位农村的儿子,以他宽广的胸怀,用心用热血塑造和培养着下一代,他认真分析,潜心研究,针对学校教学现状,确定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教学改革要质量”。为此他率先垂范,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坚守工作岗位,爱校如家,为其他教师做了表率。他在2004年寒假中,砍柴不小心砍伤脚,去医院治疗缝合四五针。2005年春开学,他的脚伤没有完全治愈,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他拄着拐杖坚持上课。当时学区校长下村学检查工作时发现,并准假让他休息,他却说:“只要能走,就能上课,找人代替我上课,我不放心。”一直坚持到学生放假,这一行动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也感动了学区校长,为此得到了师生的尊敬和家长的爱戴。

高度的责任心,出色的教学成绩,使他受到学生欢迎,家长的称赞,灵官小学曾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个人曾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奖励,获得杨店乡党委、政府表彰数十次,面对成绩,他从不骄傲自满,教学上的高尚品德和治学态度,为师生做出榜样。他忠实地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灵官小学的巨大变化都倾注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35年来,他迎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展翅高飞的小鸟,也赢得了如潮的鲜花和掌声,谱写着山村教师动听的乐章。

杨店乡九年制学校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二日

最美教师事迹材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