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归园田居会所开业方案(简洁版)范文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7-43881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29 20:37: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归园田居会所开业方案(简洁版)范文

银杏嘉年华帝都温泉归园田居会所开业策划案

一、活动时间:12月07日

二、活动地点:洛阳银杏仙庄

三、活动主题:千年银杏吉祥迎宾,归园田居盛装起航

四、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开业庆典,吸引外界的关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近和走进庄园,加强了解和交流,同时为2012年1月份温泉正式开业渲染气氛;

五、活动组织:营销部

六、活动内容:

1、12月07日上午10点在欢乐草坪广场举行会所开业庆典,嘉宾介绍、领

导致词,员工方阵,剪彩仪式等

2、园区参观:营销部负责参观线路;

七、邀请计划:

1、12月6日前由营销部落实完成参加此次活动公司领导的邀请; 2、11月6日前其他各部上交客户邀请名单,报行政办统一安排;

八、现场布置:

1、充气拱门2个,2、横幅2条、3、园区马路两旁用彩旗装饰;

九、活动准备: :

1、12月5日房屋部完成客房的卫生清理及物品摆放工作及会所公共区域的卫生清理并接受领导的检查;

2、12月6日晚客房、营销、行政等相关各部门开专题会,确保此次庆典的顺利进行;

十、活动流程:

1、09:30——09:50,庆典开始前各项工作的最后检查,2、09:50——10:00,员工方阵列队等候,口号排练;

3、10:00——10:20,领导入座,主持人宣布庆典开始,鞭炮;

4、10:20——11:00,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公司领导致词等;

5、11:50——11:18,剪彩仪式;

6、11:20——11:30,主持人宣布仪式结束;

7、11:30——12:00,引领贵宾参观园区;

十一、活动宣传:

1、网站宣传: 公司的网站在12月5日完成更新,发布会所开业信息;

2、短信群发:12月6日发送会所开业短信广告5万条;

3、电台广告:12月6日在洛阳交通电台播放会所开业信息。

十二、费用预算:

充气拱门:2个*250元/天=500元彩旗:100面1500元

条幅竖幅:2条*100元/条=200元鞭炮礼炮:1000元

贵宾胸花:10朵*10元/朵=100元电台广告:5000

短信广告:3000元

预计费用11300元。

营销部:申纪伟

第二篇:归园田居酒店开业庆典活动方案

归园田居酒店开业庆典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 归园田居酒店即将开业,预计到09年年底将隆重开业。如何将“农家式酒店”的认知影响最大化,把品牌所营造的“势能”,转化成横山市场落地推广的市场动力,是横山新店开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 正式宣布进入横山市场,引起横山市场同行、目标消费者以及媒体朋友的关注;让横山市场的目标客户以及竞争对手的潜在用户进一步充分了解提供的独特服务,创造出对体验的强烈欲望进一步加强与横山媒体的互动和交流,为在区域市场的销售和推广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借助开业机会,建立起与横山市场的相关政府部门和合作伙伴的良性关系,为后续的市场经营及推广做好铺垫。让横山人民了解、认识、对有个感性认识

三、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新旅伴——归园田居酒店开业仪式

活动基调:热烈、欢快、大气、分享、严谨 

四、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流程分三部分进行:筹备工作、现场控制和后期跟进。

<一>、筹备工作:

(1)工作计划拟定:

1)整个活动的流程及方案的制定由好日子婚庆公司于12月10日完成,完成后交至驻店经理处审核。

2)活动方案通过后,确定此次活动的相关负责人,将责任到人。(2)场地确定: 酒店大门口

(3)礼品准备:选择VIP免费入住体验卡或其他特色礼品(负责)(4)引导员的准备:安排引导员引导与会人员进场(5)人员邀请与确定:

在活动举行前一周与邀请的相关人员提前通气;

在活动前三天,把相关邀请函发到邀请的相关人员手中; 建议邀请人员见以下表格。人员邀请组成注:人员邀请应注明来宾身份。6.物资准备:

表二:物资准备

<二>、现场控制:包括场地布置及活动流程与控制 1.场地布置(负责):包括场外布置和场内布置:

A:场外布置:

`1)在酒店大门两侧的马路边上插上带标志的彩旗;

2.在酒店大门两侧放置2个升空气球,气球下悬挂条幅,内容待定;3.酒店大门上沿挂一条横幅,内容:归园田居酒店开业庆典;4.酒店主楼的墙壁上悬挂祝贺单位的条幅;5.酒店门口两侧摆放祝贺单位的花篮;

6.周边主干道上开业增加20条条幅做宣传;

7.酒店大门上悬挂2-4个大红灯笼(增加喜气,烘托气氛);

8.酒店大门右侧搭建一个7MX4M的舞台(舞台布置:以带有酒店Logo和活动主题的彩板为背景板,舞台上设麦克风、演讲台、音响一套等);9.酒店大门入口处设置气球拱门,拱门上设置横幅,内容为活动的主题内容。

10.楼顶放升6个升空气球,气球下悬挂条幅,内容待定11.主宾区铺上红地毯

室内布置:

1.酒店通道必须有醒目的引导标识

2.签到区设置在大厅入门口处,签到桌上摆放签到用品:签到牌、签到簿、签到笔、桌花等。

3.总台、休息区的茶几上摆放鲜花和烟缸。4.酒店的电梯内悬挂宣传物品。

(2)活动流程与控制:

1)日期:二零零九年.十二月日

2)地点:归园田居酒店门口(如遇下雨将地点移至大堂内)

3)活动流程:

A:7:00筹备组人员、礼仪公司人员到场,检查电源,调试音响

设备,舞台布置,将所有准备工作做最后检查。

B:8:00各部门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责,背景音乐循环播放喜

庆欢快的乐曲。

C:8:20庆典工作人员、礼仪小姐、接待人员在指定位置准备 D:8:30礼仪小姐走台做最后的彩排,熟悉接待路线、接待方式

和位置等。

E:9:30酒店领导迎接嘉宾,礼仪小姐配合签到,佩带胸花,发

放企业宣传资料,引导嘉宾到休息室休息。

F:10:18主持人就位后,介绍出席的领导和嘉宾名单,然后宣

布仪式开始,G:10:20 - 10:35驻店经理宣布新店正式开业并致欢迎辞 H:10:35 - 10:50公司领导致辞

I:10:50 - 11:00政府部门嘉宾致辞

J:11:00- 11:05酒店全体员工宣誓仪式,显示出很强的团队

精神(内容见附表五)

K:11:05- 11:20公司领导与重要嘉宾揭牌及剪彩〈揭牌时礼

炮响起,剪彩时千只和平鸽腾飞/放飞氦气球,非常壮观、漂亮,主持人场外音朗诵:“和平鸽的腾飞,预示着将会在横山市场上自由的翱翔;气球的腾空,象征着酒店事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L:11:20主持人宣布仪式圆满结束

M:11:20 - 11:50公司领导接受媒体访问 N:11:50 - 13:30答谢午餐

M:结束后向与会人员发放纪念品(负责)注:活动前一天应该进行彩排,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2.其他:1)当天来宾的车辆停放地点由负责安排人员引导停放。2)当天的午餐由负责3)当天的礼仪小姐由负责4)当日的安全保卫工作由负责 <三>、后期跟进工作

1)剩余物资的搬运工作; 2)现场活动录像带的整理。

第三篇: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从情感上看,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答案】 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9.“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这句诗有景物描写,有人物活动,联系上一句来看,其内容是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热爱。

【答案】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一.理解选择:

1.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2.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作者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西晋著名诗人。“世外桃源”就出自其作品《桃花源记》。

B.“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C.“带月荷锄归”,劳作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D.“但使愿无违”中的“愿”蕴含着诗人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里失去自我,要隐居归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3.下面是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B.颔联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C.带月荷锄、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的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5.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B.

三、四两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各种杂草。C.

五、六两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种祈盼有个好收成。6.对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语,前实后虚,相互补衬,完美和谐。

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D.以“衣沾”写躬耕的艰辛,而归隐生活的乐趣远大于辛劳,故“不足惜”。二.名句赏析:

1.赏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三.理解作答:

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2.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4.“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答案: 一.1.D 2.A 3.C 4.D 5.D 6.B 二.1.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月夜归耕图,把平凡的劳动生活写得这般美好而有有情趣,读来亲切,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躬耕自食,返归自然的强烈愿望。

三.

1.“愿”在诗中指的是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的感情。

3.“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4.说明了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

5.表达了诗人宁可归隐田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第二问示例:归隐遁世是他不满社会现实黑暗,又想保持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的方法。

《归园田居·其三》考点练习:

一、1.这首诗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意思。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流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简析本诗的语言特点。

6.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7.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8.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9.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二、(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

(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5)“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7)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三、1、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并答题。

2、.这首诗可分,三层意思。

3.“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

4.这首诗流露了对 的感情。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简析本诗的语言特点。

7、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

9、前四句为第一层,10、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

11、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

【参考答案】

一、1.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4.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5.语言“自然、通俗”。

6.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7.D

8.“愿”在诗中指的是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9.“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没有丝毫修饰,运用口语,平和亲切;“道狭草木长”“带月荷锄归”随口而出,平淡朴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

二、(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说明了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

(6)表达了诗人宁可归隐田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第二问示例:归隐遁世是他消极逃避现实的表现或当时社会现实黑暗,他无力抗争,只好逃避。

(7)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8)答: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三、1、①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地点的一句是:种豆南山下②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时间的一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③ 表现作者晚归情趣的一句是:夕露沾我衣。表现作者归隐耕作目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2、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_

3.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4.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5.答: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6.语言“自然、通俗”。

7.“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

8.(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一整天。)

9、写劳动情形。

10、(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

11、(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第四篇: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诗歌的相关要求有:“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做出恰当的评价,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教师要深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准确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关键环节。

二、教材定位 《归园田居》(其一)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这三首古诗的学习,可以对我国五言诗的发展脉络有个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认识。这三首诗在本册古代诗歌单元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唐诗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我们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诵读的要领: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声音洪亮,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情韵美。

2、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感受诗人的田园情怀、赏析情景交融的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四、教法

1、借助课本和学案对作者、写作背景的介绍,了解诗人特定时期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创作背景。

2、从优美诗句的揣摩、赏析、玩味入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

3、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或默读、朗读、齐读、指明读、品读,或小组研讨,或课堂成果展示,或教师明确,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阅读、鉴赏。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目标定向,知人论世

1、导入:有一位诗人,他向往宁静祥和、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他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一》,体会他超凡脱俗的品质和归隐田园后闲适愉悦的心境。

2、出示学习目标

A掌握诵读的要领: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声音洪亮,体会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B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感受诗人的田园情怀、赏析情景交融的手法。

3、背景预览 A B

(二)涵咏品读,揣摩深悟

1、读一读。(生单读,正字音)

师:根据大家的预习,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读一下,读时希望能够注意以下四点:A读准字音;B把握节奏;C读出感情;D声音洪亮

生1读 生2评价(从优点和缺点)生2再读

师补充:这两位同学基本上达到了老师刚才对于朗读的要求,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本诗虽然短小,但有几个较重要的字词。

形近字: 拙 绌 咄 黜

形声字: 暧 嫒 湲 瑗 多音字:绿树成荫 封妻荫子 根据老师的补充,生齐读

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好。如果想读得更好,更出色,更有感情呢?我们就要认真学习分析这首诗。

2、想一想。

师: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眼睛,题目中最重要的字眼也就是题眼。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一个字呢?

生: “归”字

师:古诗词中有不少关于归的名句,如唐代孟郊 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祥的母亲希望远游的孩子早日归家,那诗人要归向何处?

生:田园

师:请大家找出诗中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大声朗读。

师:作者笔下的田园美不美? 田园生活美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句?下面大家把诗齐读一遍,小组内交流讨论

提示:从表现手法、景物、情感等方面探讨

3、品一品。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因何而归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向何处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去心情 A、归向何处? 生:自由发言 师:点评补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白描 写诗人归隐后,只有微薄的产业,简陋的家室,表现了诗人淳朴的生活,淡泊而又舒畅的心境。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拟人修辞 荫:树荫,引申为遮蔽,荫蔽。罗:罗列,排列。写诗人田居的环境,堂前屋后,浓阴遮蔽,桃李争艳,令人逸兴遄飞,心驰神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暖暧:模糊不清隐约可见的样子。远人村:远处的村庄。村庄是人聚居的地方,所以称“人村”。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烟:指炊烟。○写远望之景,静中寓动,一切都呈现出安宁、柔和的情调。“暖暖”一词,写出了轻烟淡雾迷漫飘忽下,乡村似隐似现的杳远景象,极富诗意。“依依”一词,画出了炊烟袅袅中的村落的安闲景象,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完全契合。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本义是头顶,引申为泛指顶部。○写近听之景,以动显静。“狗吠”“鸡鸣”都衬出了田居的宁静和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

近处:宅院、林木——亲切可即

远处:村落、炊烟——给人以悠长的遐思 色彩:桃红、柳绿——环境幽雅美丽

声音:狗吠、鸡鸣——以动衬静,更显宁静和平师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八句话,诗人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作者生活在如此诗意的田园之中,归隐后的心情如何呢?请大家自由诵读找出答案。B、归去心情? 生:喜悦

师:这种喜悦之情体现在哪句诗中?

生: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师:这几句话体现原仅仅是喜悦吗?有没有其他的情感? 生:讨论

提示:无尘杂:没有官场上的烦恼事 有余闲: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做诗 樊笼:指官场。生:回答 师:“久”,感叹自己在官场的时间太长了,哎,我这一辈子大好的青春时光都在黑暗的官场度过了(悔)。既然樊笼代比喻官场,那诗的前半部分有无类似的比喻?你能从中找出诗人因何而归吗? 生自由诵读找出答案 C、因何而归

生:尘网:比喻官场。羁鸟池鱼:自己。旧林故渊:故乡(向往的田园生活)师:在官场一呆就是若干年,诗人感觉自己就像笼中鸟池中鱼,非常想回到无拘无束的田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归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师:既然作者“性本爱丘山”,他为何又要出仕? 生讨论 师总结:

除了性格,陶渊明还有一种潜在的精神追求。他比一般的知识分子更懂得舍弃。他知道自己不想要、不适合,毅然抛开尘世,将心灵彻底放牧,做心灵的绝对自我。正如袁行霈所说: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如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莫不如此。

诗歌小结: 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

根据老师所讲,请大家把诗自由诵读2遍,更深入理解诗人的田园情怀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4、悟一悟

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呢?(结合写作背景: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的生活,终老田园。)

明确: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养家糊口,大济苍生。

提示: 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于追名逐利。找3生回答

师明确:儒家知识分子信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学而优则仕”,陶渊明出仕,说明他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但陶渊明深知官场黑暗,故选择了退守田园,追求自由,这也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的做法。

5、背一背

陶渊明虽是一个在官场中失意的落魄文人,但却是一个有文采有气节的知识分子,一个在生活上有情趣懂快乐的人。同学们站起来吧,让我们高声背诵《归园田居》,来纪念这位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老人吧!(归园田居,陶渊明,开始!)

“语文教育语用观”成果展示----达标检测

师:为了更好的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大家拿出达标检测: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诗歌的相关要求有:“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做出恰当的评价,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教师要深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准确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关键环节。

二、教材定位 《归园田居》(其一)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这三首古诗的学习,可以对我国五言诗的发展脉络有个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认识。这三首诗在本册古代诗歌单元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唐诗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我们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诵读的要领: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声音洪亮,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情韵美。

2、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感受诗人的田园情怀、赏析情景交融的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四、教法

1、借助课本和学案对作者、写作背景的介绍,了解诗人特定时期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创作背景。

2、从优美诗句的揣摩、赏析、玩味入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

3、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或默读、朗读、齐读、指明读、品读,或小组研讨,或课堂成果展示,或教师明确,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阅读、鉴赏。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目标定向,知人论世

1、导入:有一位诗人,他向往宁静祥和、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他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一》,体会他超凡脱俗的品质和归隐田园后闲适愉悦的心境。

2、出示学习目标

A掌握诵读的要领: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声音洪亮,体会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B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感受诗人的田园情怀、赏析情景交融的手法。

3、背景预览 A B

(二)涵咏品读,揣摩深悟

1、读一读。(生单读,正字音)

师:根据大家的预习,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读一下,读时希望能够注意以下四点:A读准字音;B把握节奏;C读出感情;D声音洪亮

生1读 生2评价(从优点和缺点)生2再读

师补充:这两位同学基本上达到了老师刚才对于朗读的要求,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本诗虽然短小,但有几个较重要的字词。

形近字: 拙 绌 咄 黜

形声字: 暧 嫒 湲 瑗 多音字:绿树成荫 封妻荫子 根据老师的补充,生齐读

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好。如果想读得更好,更出色,更有感情呢?我们就要认真学习分析这首诗。

2、想一想。

师: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眼睛,题目中最重要的字眼也就是题眼。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一个字呢?

生: “归”字

师:古诗词中有不少关于归的名句,如唐代孟郊 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祥的母亲希望远游的孩子早日归家,那诗人要归向何处?

生:田园

师:请大家找出诗中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大声朗读。师:作者笔下的田园美不美? 田园生活美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句?下面大家把诗齐读一遍,小组内交流讨论

提示:从表现手法、景物、情感等方面探讨

3、品一品。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因何而归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向何处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去心情 A、归向何处? 生:自由发言 师:点评补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白描 写诗人归隐后,只有微薄的产业,简陋的家室,表现了诗人淳朴的生活,淡泊而又舒畅的心境。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拟人修辞 荫:树荫,引申为遮蔽,荫蔽。罗:罗列,排列。写诗人田居的环境,堂前屋后,浓阴遮蔽,桃李争艳,令人逸兴遄飞,心驰神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暖暧:模糊不清隐约可见的样子。远人村:远处的村庄。村庄是人聚居的地方,所以称“人村”。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烟:指炊烟。○写远望之景,静中寓动,一切都呈现出安宁、柔和的情调。“暖暖”一词,写出了轻烟淡雾迷漫飘忽下,乡村似隐似现的杳远景象,极富诗意。“依依”一词,画出了炊烟袅袅中的村落的安闲景象,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完全契合。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本义是头顶,引申为泛指顶部。○写近听之景,以动显静。“狗吠”“鸡鸣”都衬出了田居的宁静和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

近处:宅院、林木——亲切可即

远处:村落、炊烟——给人以悠长的遐思 色彩:桃红、柳绿——环境幽雅美丽

声音:狗吠、鸡鸣——以动衬静,更显宁静和平师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八句话,诗人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作者生活在如此诗意的田园之中,归隐后的心情如何呢?请大家自由诵读找出答案。B、归去心情? 生:喜悦

师:这种喜悦之情体现在哪句诗中?

生: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师:这几句话体现原仅仅是喜悦吗?有没有其他的情感? 生:讨论

提示:无尘杂:没有官场上的烦恼事 有余闲: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做诗 樊笼:指官场。生:回答 师:“久”,感叹自己在官场的时间太长了,哎,我这一辈子大好的青春时光都在黑暗的官场度过了(悔)。既然樊笼代比喻官场,那诗的前半部分有无类似的比喻?你能从中找出诗人因何而归吗? 生自由诵读找出答案 C、因何而归

生:尘网:比喻官场。羁鸟池鱼:自己。旧林故渊:故乡(向往的田园生活)师:在官场一呆就是若干年,诗人感觉自己就像笼中鸟池中鱼,非常想回到无拘无束的田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归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师:既然作者“性本爱丘山”,他为何又要出仕? 生讨论 师总结:

除了性格,陶渊明还有一种潜在的精神追求。他比一般的知识分子更懂得舍弃。他知道自己不想要、不适合,毅然抛开尘世,将心灵彻底放牧,做心灵的绝对自我。正如袁行霈所说: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如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莫不如此。

诗歌小结: 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

根据老师所讲,请大家把诗自由诵读2遍,更深入理解诗人的田园情怀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4、悟一悟

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呢?(结合写作背景: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的生活,终老田园。)

明确: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养家糊口,大济苍生。

提示: 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于追名逐利。找3生回答

师明确:儒家知识分子信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学而优则仕”,陶渊明出仕,说明他以“兼济天下”为己任;但陶渊明深知官场黑暗,故选择了退守田园,追求自由,这也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的做法。

5、背一背

陶渊明虽是一个在官场中失意的落魄文人,但却是一个有文采有气节的知识分子,一个在生活上有情趣懂快乐的人。同学们站起来吧,让我们高声背诵《归园田居》,来纪念这位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老人吧!(归园田居,陶渊明,开始!)

第五篇: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一、教学目标:

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抒发流露的感情  学习运用解题的方法进行诗歌鉴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解题的方法逐步分析鉴赏诗歌。

三、教学手段:传统板书教学兼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讲解兼讨论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 请学生诵读《归园田居》

教师用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中的个别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基本理解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那我们现在先一起来齐读这篇文章,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本鉴赏

教师用语:文章的题目就好像是一个人的眼睛,以目传情,以目会意。作者通过题目可以显示文章所要描写的主要内容,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文章标题可以暗示许多隐形信息,那么,“归园田居”能带给我们什么信息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通过题目来分析鉴赏《归园田居》这篇文章。

那么我们一起来讨论:这首诗歌围绕哪个字来展开的? 讨论结果:整首诗围绕“归”字展开,“归”是全诗的线索。教师用语:那么,同学们自由朗读,并思考这几个问题:诗人从哪里

归来?诗人为什么而归?诗人归向哪里?诗人归后怎么样?(1)诗人从哪里归来?

讨论结果:尘网;樊笼。(尘世的罗网,指仕途官场。官场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罗网。)诗人把自己比喻成羁鸟、池鱼。(羁鸟:笼中的鸟;池鱼:池塘里的鱼。不自由,不自在)(2)诗人为什么而归?

点一个同学读“少无适俗韵……守拙归园田”

讨论结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根本原因。“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次要原因。陶渊明个性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而陶渊明所生活的年代,东晋,政治腐败,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个冲突矛盾是构成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根本原因。一个“误”字点明诗人对官场的厌恶以及误入官场的悔恨。于是最终,诗人决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选择“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保持自己独立自由的精神。(守拙:守正不阿。拙:在官场上不善于逢迎取巧。)于是就有了“实迷途而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归隐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对官场彻底否定唾弃。(3)诗人归向哪里?

点一个同学读“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

请一个同学翻译这几句,描绘陶渊明的田园风光田园生活。住宅周围有十余亩农田,八九间草屋坐落其间;屋后榆树郁郁葱葱、遮蔽后檐,屋前桃李争春、列满园前;住在这里,远方

的村庄隐约可见,袅袅炊烟依稀可辨;偶然还能听到狗在深巷中叫、鸡在桑树上啼。讨论结果:归向田园。

田园的特点:“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恬静、幽美、安详、和谐 一切景语皆情语。流露出诗人对宁静淡泊的生活的向往。(4)诗人归后怎么样?

点一个同学读“户庭无尘杂……复得返自然”

讨论结果:“无尘杂” “有余闲”“返自然”。从污浊腐败的官场回到清新和谐的田园,诗人感到字里行间透露出宁静、自由、闲雅的乐趣。怡然自得的喜悦之情。在田园朴拙自然的趣味中,诗人心情舒畅,乐而不返。

板书设计

从何归——尘网、樊笼 为何归——本性、守拙 归何方——园田 归如何——自然

归园田居会所开业方案(简洁版)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