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情境作文学做一道菜
编辑:紫芸轻舞 识别码:17-900922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6 11:48: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情境作文学做一道菜

第四课:《学做一道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水果的特点,将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及其营养价值介绍清楚,描写时内容要具体,语句要连贯;

2、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并正确的运用到作文中去;

3、能够完整地记叙活动的过程,并能通过活动得到启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能力,教会学生的观察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形象地描写出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及其营养价值。

2、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并正确的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难点: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并正确的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准备:布袋一个,各种水果少许,小刀、盘子、沙拉酱

教学过程:

导言:欢迎大家走进小桔灯情景作文的课堂,让我们大声喊出我们的口号: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下面请大家一起进入我们的第一站,我们第一站的口号是:手提桔灯——转转转

第一课时

第一站:手提桔灯——转转转

导入话题——猜猜我是谁

师说:同学们,今天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布袋,里面有很多很多水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它们呀?

生:……

师问:水果家族的朋友们说了,要大家猜出它们的名字才肯出来露面。我们来猜猜名字,把它们请出来好不好?

生:……

游戏规则:各组轮流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摸水果,猜猜这个水果是什么!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我摸到的是一个_______(形状)的水果,我猜它是______(水果名字)

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他猜得对吗?(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思考,强化水果的形状)

(游戏中……)

师说:大家看看,专门只知道形状,不一定能正确地猜出水果的名字,我们还要深入了解水果的颜色和味道!你来说说你手中的水果是什么形状?生么颜色?什么味道的?

总结:看来只要我们掌握清楚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就不难猜出这个水果的名字!

第二站:点亮桔灯——闪闪闪

过渡:在第一站中,咱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水果(PPT出示各种水果)。那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一种水果吗?

生:(不知道)

师说:老师最喜欢葡萄,因为它们就像一颗颗紫幽幽的水晶珠子,漂亮极了!(PPT出示葡萄)师问:那你们能说说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水果吗?为什么喜欢它呢?

(教师引导学生把句子说生动,用上比喻和拟人)

师引导:哦!你喜欢的是XXX,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你觉得它像什么呢?(点五、六名学生作答)

总结:

大家不仅能准确的说出你喜欢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还把这种水果形象的比做别的东西!太生动了!我们说把一种东西,比作另一种东西就叫做比喻句!把一种东西比作人就叫作拟人句!但是这两种东西一定要有相似的地方哦!(PPT出示比喻句的概念和例句)

例句:

1、圆圆的西瓜像一个绣着绿色花纹的大抱枕。(西瓜比作抱枕相似点:大、绿色花纹)

2、弯弯的香蕉像天上的月芽,又像一条两头翘起的小船!(香蕉比作月牙、小船相似点:弯的)

3、红红的苹果像小朋友的脸。(苹果比作小朋友的脸相似点:圆、红红的)

第二课时

情景创设——做沙拉

过渡:在第二站,我们已经和水果朋友很熟悉了!大家知不知道,水果也是可以做成菜的呀?老师准备这节课要亲自下厨,给大家做一道别样的菜——水果沙拉!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回家也给爸爸妈妈做一个,好不好!

教师边做边引导:

首先将水果洗净、去皮,用小刀将大个的水果切成片或丁或丝

师引导:剥皮的香蕉是什么样的呀?(又白又细),切成丝的苹果是什么样的呢?(像妈妈做的土豆

丝),扒皮后剥成一瓣一瓣的桔子像什么?(像一个个红色的小耳朵)

然后,拿出沙拉酱,均匀地浇在水果上,拌沙拉酱

师引导:五颜六色的水果住在一起真漂亮,但是他们很脆弱哦,一定要小心拌匀,不要把他们压坏

了。

接着,要摆盘了,把拌好的水果摆成好看的花型。

师引导:可以摆成各种各样花的形状,也可以排成一座五颜六色的宝塔,还可以……大家做的时候

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摆出你最喜欢的造型。

过渡(我们的美味大餐——水果沙拉做好了,大家想不想尝一尝呀?想尝尝的同学可要听好老师的问题了!)

师问:老师在做水果沙拉的过程中分几个步骤?(首先…然后…最后…)(PPT提示)每一步是怎么做的?(见上文引导的过程,把过程说清楚,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说准确)生:……(多点一些同学来作答,站起来说的同学都能尝一尝沙拉的味道)

总结:刚刚同学们说得可真精彩,把我们这节课学的新知识都用到作文中了。(PPT出示知识点)

练笔:下面咱们也来动手写一写,看看你们能不能把把这些水果小朋友描写生动,就写写我们洗水果、切水果的过程吧!看看这些水果小朋友在没洗之前是什么样,切完之后又是什么样子?注意写清楚水果三方面的特点哦!

(ppt出示写作的开头:老师把水果搬上了桌子……)要求:8分钟150字

点评:针对水果三方面的特点,是否用了比喻句或拟人句,提出表扬做范例!

过渡:大家写得可真棒!看来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哦!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第三站:桔灯引路——碰碰碰

范文赏析:B册P36《水果沙拉》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小作者做这个拼盘用了那几个步骤?

(剥皮、切块、拌酱)

师引导:这里我们还可以加上“摆花”的过程,那就更全面了

二、精读文章,感悟技法

2、小作者把香蕉比做什么?(小尾巴)把削了的苹果皮比做什么?(彩虹)

3、拌好酱的水果是什么味道?(苹果甜又脆,桔子酸又甜,香蕉甜又滑)(原文中的答案)

三、品读文章,初级鉴赏

4、你认为这篇文章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

第四站:桔园飘香——乐乐乐

我有妙笔——写一写

《水果沙拉》

1、今天上作文课,老师给我们做了一道大餐。

2、水果沙拉既好吃又好看,还有营养。

3、我准备回家也给爸爸、妈妈做做这个大餐。

或自拟题目

(教师可作相应指导)

第五站:摘桔收果——笑笑笑

●相互品赏——高乐高

① 初步自评:学生自读习作,进行自评自改,提醒注意字词句的正确通顺,段落意义的完整,开头

结尾的完善等等

② 小组互评:

a小组互评之前教师进行点评示范,教师点评两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可以从语言、结构、构思、选材、立意等方面进行,以鼓励赞扬为主;

b把学生分为每四人或两人一组,每一组指定一名组长。组内作文进行交叉批改:可以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可以把不当之处划出来或改成正确的,甚至可以写下自己对某一句、一段的感想,最后,再写上点评者的评语,签上点评者的名字。

③ 修改作文:

a让学生根据教师与同学的点评对自己的作文作出修改;

b陆续上交,上交时老师浏览一下,对明显的毛病,老师可要求学生再做修改。

第二篇:学做一道菜心得

西红柿炒鸡蛋

动物们一生下来就必须很快地学会它的第一种本领,就是奔跑。因为动物学会了奔跑,才能躲避敌人的攻击。人也不例外,因为人活着的第一个需要就是吃饭,所以,人们必须掌握一个本领--做饭。我就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学会了做饭。

每次看到妈妈做饭,我的手都痒痒了。我曾经多次向妈妈请求让我做饭,大概是怕我被烫着吧,每次她都找一些借口拒绝我的请求。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那是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做家常菜。那天我和同学去游泳,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地,我们的肚子已经开始唱空城计了。忽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过,为什么不借着这个机会完成作业呢!说干就干,我么立刻回到家,做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吧,好吃又实惠。我们该切菜的切菜,该打鸡蛋的打鸡蛋,连忙把天然气灶打开,把锅放好。把鸡蛋炒好后。应该先放什么呢?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猛然发现锅已经开始冒青烟了。看来没时间让我考虑了,我手忙脚乱地把葱花倒进锅里。顿时,一股热气向我扑来。哦,没放油。将油到进锅里,等油热了,我把辣椒放进去,油溅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过了一会儿,我鼓足了勇气,拿起锅铲在锅里胡乱铲了几下。天啊!辣椒上已经长了一块块的“黑斑”了。我及时将西红柿放进锅里,给锅降降温,翻炒一会儿,把提前炒好的鸡蛋倒进锅里,翻炒片刻就出锅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妈妈已经回来了,还惊喜地说:“你们这么能干,把菜都炒好了。”我赶紧把妈妈推出厨房,让她坐在餐桌前。把菜端给了妈妈,妈妈看了看,鼓做惊奇地说:“这道菜应该是炒黑菜吧?”妈妈尝了一口,风趣地说:“我平时炒的西红柿炒鸡蛋是三色的,你居然能炒成四色的!”大概是妈妈为了照顾我们的面子吧,还是吃了桌上的菜。妈妈还给我们做的菜做了一个“很高”的评价:“就你这水平,开个馆子不亏得你倾家荡产才怪!”我们几个偷着笑,妈妈走后我们把剩下的菜吃了个精光,挺好吃的呀,可能是饿急了。

有了这次经历,我做菜有了信心。经过妈妈手把手的指导,我终于学会了做饭。不过,你如果想吃我炒的四色西红柿炒鸡蛋可就没希望了!

第三篇:作文学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教案

第二单元,编写人崔艳艳

写作指导——留在记忆中的童年

学习目标:

1、知识学习:学习确立中心,围绕中心选材,及构思方面的知识。

2、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领会“立意、选材、构思”的写作思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情感体验:感悟童年,珍视童年。

学习重点:身临其境,思路真正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将心中事、心中情,转化成文字进行表达。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童年”的文章,准备课上展示。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同学们,一个生命自个呱呱坠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直到满头白发,年迈老者。人的一生是如此漫长,又是如此短暂。说它漫长,是因为人生存在太多的无奈和忧愁;说它短暂是因为人生又实足地充满快乐。同学们,你们认为人生最快乐的时代是什么时候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步入多彩的童年„„

二、交流研讨

1、仿写句子,概括童年。

提到童年大家兴高采烈,在你的心中童年是什么样子呢?老师说:“童年象一杯热茶,耐人寻味。”你们能用同样的句式概括你心中的童年吗?

例1:童年象一壶酒,浓烈醇香。

例2:童年象一首歌,旋律优美。

2、活动起来,感受童年。

童年的歌声依旧回荡,童年的笑脸依然清晰。但如果我们的儿时没有了游戏,我们的童年一定会大失光彩。在你小时候,玩过哪些有趣的游戏?请以“我最喜欢„„因为„„”的句式发表你的见解。

例1:我最喜欢“踢毽子”因为刺激„„

例2:我最喜欢“老鹰捉小鸡”因为它是一个团结协作的游戏„„

3、回首往事,感悟童年。

童年,一个充满希冀和诗意的字眼。童年充溢着幻想和好奇的时代,童年,多姿多彩,童年,无拘无束。下面从你记忆的仓库中采撷你童年生活中最亮丽的花瓣。用浅显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讲给同学们好吗?

例1:小时侯和小伙伴过家家,我们拿小石头当馒头,拿树叶当饺子„„

例2:我小时侯给小猫眯刷牙,挨了猫咬,爸爸还说我自作多情呢„„

4、激发兴趣,抒写童年。

“我道人生无再少,童年一去不复返“童年的旋律依然回荡,童年的激情依然火热。当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寻顾往事时,我们的笑脸依旧灿烂,当我们用感情的潮水去感悟童年时,我们的心情依旧澎湃。但多彩的童年已悄然与我们分手。此时,老师想到了百草园捕鸟的鲁迅,想到了天天吃灶糖而不惜把自己许给卖灶糖老汉的小姑娘,想到了鞭打蛤蟆的小男孩,当然也想到了那个充满稚气与成熟的小大人——林英子。还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同学们,我们和他们有同样多姿多彩的童年,为何不拿起笔,让我们的童年变成永恒的回忆呢?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记载童年呢?

三、写作指导

从主题看,文章的材料可涉及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对自身生活的关注,应该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感触,即使是伤感的,也让人感到欣慰,这是甜蜜的哀愁、含泪的微笑,是一种感悟、一种理解、一种精神的自我评定。

从题目的确立上讲,拟题时,要扣住主题,画龙点睛。可以拟《水中的童年》、《苦难伴我成长》、《背篼里的童年》等;

下面是几个精彩构思,希望能帮你开启思索的大门。

童年趣事 可结合个人经历,讲述童年中的有趣故事。

可贵的童年 可采用书信体的形式,模拟长辈给孩子写信的语气,写出童年生活的可贵。

童年的成长烦恼,采用回忆反思的形式,站在今天的成熟线上反思当年的成长的过程。

铭记的童年,可以某一个凸现的点,结合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来谈童年的某一点在自己以后的成长中的促动或者启迪。

四、佳作引路

(1)例文欣赏

童年记忆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题记小的时候,父母常常出外打工,由于种种原因,我被送到了外婆家。我的童年生活有一段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外婆家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开始的时候,我又与外婆很生疏,所以经常和外婆斗气,但她从未骂过我,任由我胡闹,慢慢地,我也就就和外婆形影不离了。

乡村的生活很单调,但也很精彩。在这样的小小的山村里,晚上是最美的了。大人们忙了一天也都收工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很是热闹,晚饭后,我常常偎依在外婆的怀抱看天上时圆时又扁的月亮,也经常仰着头数星星。“外婆,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啊?”外婆笑笑说:“天上的星星和你的调皮劲一样多”。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假装赌气不理睬外婆,自己耐心数起来:“一颗,两颗,三颗„„一颗,两颗,三颗„„”一会又跳出一颗,两颗,三颗„„,总也没有数完的时候,不一会儿,我的兴趣就又被池塘里青蛙的对歌吸引去了,此起彼伏的声音,不绝于耳,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虫儿也在应和,墙角的蛐蛐,更是让人兴趣盎然,终于把数星星的事放一边了,留在脑海中的星星还是一颗,两颗,三颗。

有时候,外婆也给我讲牛郎和织女星的故事。那时,在我的心中,姥姥就是依靠,就是那有着数不完星星的天空,外婆说过,人死了,灵魂就会升天,天上就会再多一颗星星,我问道“天上那颗最大最亮一定姥爷了?” 外婆没有回答,眼睛似乎充满了思念和泪水。我感到心里有股莫名的酸痛„„

后来,父母打工回来了,要把我接回去,我哭闹着不肯离开,我知道,我现在已舍不得外婆,舍不得外婆家的小山村了。可是,我不知道当时姥姥已患了重病,不久就永远的离开我了,送行的那天,我哭地撕心裂肺。

如今,我已经成了一名中学生,每天下了晚自习,我都依然要出去看星星,我知道天上又多了两颗最大最亮的星星,那就是姥姥和姥爷。而童年生活的这一段记忆,也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点评] 童年是一曲动人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音韵和谐的诗„„童年是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永不褪色的老照片。“我”的这段童年生活是跟外婆一起度过的,留给我的还有小村夜色中那满天的星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满天的星空,早已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幕,那里有“我”的童年生活,更有与“我”曾形影不离的挚爱亲人。

文章构思巧妙,小作者从我们熟知的事——数星星写起,却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从平常事中写不平常的情,融情于事,充满了真情实感。

小时候特想不明白的事

我小时候总是搞不清“生前”是啥意思,明明是死前嘛。

我小时候认为美国一定很美,而且有很多美人,要不为什么叫美国?为此和小朋友吵架,因为他说英国才是最美的,因为英俊、英明等词都是好词。然后被老师罚站一下午,因为当时正在操场开大会,偶们俩的声音后来整个操场都能听见。老师让偶们必须认识到:“崇洋媚外是可耻的。”这句话偶记得很清楚„„

小时候怕吃饭,可每次爸妈总给盛一碗,不吃完就得挨打。那时老是纳闷儿:我的碗比他们的小,可他们碗里的饭怎么很快就没有了呢?偶认定他们在桌子下藏了一根管子,一端通偶碗里,一端通他们碗里。为此还钻到桌子底下探寻了一番,结果当然什么也没有找着。

小时候,有个高年级的学生对我说,生水不能喝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细菌,然后他用玻璃杯接了杯自来水给偶做实验。他指着杯子里面的小气泡说:看见

没有?那些泡泡就是细菌。后来我喝汽水,总是觉得喝了一肚子的细菌。

雷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就是“好人好事”的意思。如果雷锋是个人的话,那么雷锋塔就是纪念他的了。

小时候站在楼顶望远处,总觉得天边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

小时候,我看何仙姑和吕洞宾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神仙和神仙不能结婚?神仙和妖怪不能结婚偶可以接受,白娘子和许仙不可以结婚偶也帮他们忍了。后来上生物课,我晓得了不是同类不能结婚的道理。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妹妹闹个不停,我妈吓唬她:“再哭,等一会儿收破烂儿的来了就把你卖了!”结果刚好有人敲门,我就跑到大人前头堵住门口,说啥也不让开门。争执了一会儿,我居然哭了:“不许你们卖妹妹!”从那以后,每当我跟老妹吵架,威胁要打她的时候,她就充满自信地说:“哼,偶知道你舍不得!” 我就此威风扫地。

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很爱吃松花蛋,也就是皮蛋。当头一次听说松花江的时候,羡慕得不得了,一心向往着漂满松花蛋的江面„„真馋死了„„

翻出《水浒传》看,对“大败”一词难以理解,每次梁山好汉都大败官军——都大败了,可明明是打了胜仗,这让偶对“大败”这个词很困惑。遇见很多次后只好自己给自己解释“败”就是输了,“大败”就是赢了。

真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小时候以为结婚是一家人的事——爸爸和妈妈结婚,我长大了应该和姐姐结婚。可是弟弟怎么办?

【点评】文章用断想的形式回忆小时候弄不明白的事情,内容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心情故事。行文时注重了对童年的回忆和梳理,比较准确地把握住童年对自己的影响,表现对童年的难忘之情,充满童趣和智慧,幽默感强,读后让人回味。

(2)展示课前准备佳作

五、教师小结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当我们还来不及细细品味童年时,童年已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索性,在这短短的一节课里,大家用自己的热情、勇气和智慧梳理了童年、回忆了童年、感悟了童年„„,下节课就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笔,记录自己的童年吧!

第四篇:作文学教案

写作指导——留在记忆中的童年

教学目标:

1、知识学习:学习确立中心,围绕中心选材,及构思方面的知识。

2、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领会“立意、选材、构思”的写作思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情感体验:感悟童年,珍视童年。

教学重点:身临其境,思路真正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心中事、心中情,转化成文字进行表达。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童年”的文章,准备课上展示。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

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学生回答)同学们,一个生命自个呱呱坠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直到满头白发,年迈老者。人的一生是如此漫长,又是如此短暂。说它漫长,是因为人生存在太多的无奈和忧愁;说它短暂是因为人生又实足地充满快乐。同学们,你们认为人生最快乐的时代是什么时候呢?(学生回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步入多彩的童年„„

二、交流研讨

1、仿写句子,概括童年。

提到童年大家兴高采烈,在你的心中童年是什么样子呢?老师说:“童年象一杯热茶,耐人寻味。”你们能用同样的句式概括你心中的童年吗?

例1:童年象一壶酒,浓烈醇香。

例2:童年象一首歌,旋律优美。

2、活动起来,感受童年。

童年的歌声依旧回荡,童年的笑脸依然清晰。但如果我们的儿时没有了游戏,我们的童年一定会大失光彩。在你小时候,玩过哪些有趣的游戏?请以“我最喜欢„„因为„„”的句式发表你的见解。

例1:我最喜欢“踢毽子”因为刺激„„

例2:我最喜欢“老鹰捉小鸡”因为它是一个团结协作的游戏„„

3、回首往事,感悟童年。

童年,一个充满希冀和诗意的字眼。童年充溢着幻想和好奇的时代,童年,多姿多彩,童年,无拘无束。下面从你记忆的仓库中采撷你童年生活中最亮丽的花瓣。用浅显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讲给同学们好吗?

例1:小时侯和小伙伴过家家,我们拿小石头当馒头,拿树叶当饺子„„

例2:我小时侯给小猫眯刷牙,挨了猫咬,爸爸还说我自作多情呢„„

4、激发兴趣,抒写童年。

“我道人生无再少,童年一去不复返“童年的旋律依然回荡,童年的激情依然火热。当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寻顾往事时,我们的笑脸依旧灿烂,当我们用感情的潮水去感悟童年时,我们的心情依旧澎湃。但多彩的童年已悄然与我们分手。此时,老师想到了百草园捕鸟的鲁迅,想到了天天吃灶糖而不惜把自己许给卖灶糖老汉的小姑娘,想到了鞭打蛤蟆的小男孩,当然也想到了那个充满稚气与成熟的小大人——林英子。还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同学们,我们和他们有同样多姿多彩的童年,为何不拿起笔,让我们的童年变成永恒的回忆呢?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记载童年呢?

三、写作指导

小时候特想不明白的事

我小时候总是搞不清“生前”是啥意思,明明是死前嘛。

我小时候认为美国一定很美,而且有很多美人,要不为什么叫美国?为此和小朋友吵架,因为他说英国才是最美的,因为英俊、英明等词都是好词。然后被老师罚站一下午,因为当时正在操场开大会,偶们俩的声音后来整个操场都能听见。老师让偶们必须认识到:“崇洋媚外是可耻的。”这句话偶记得很清楚„„

小时候怕吃饭,可每次爸妈总给盛一碗,不吃完就得挨打。那时老是纳闷儿:我的碗比他们的小,可他们碗里的饭怎么很快就没有了呢?偶认定他们在桌子下藏了一根管子,一端通偶碗里,一端通他们碗里。为此还钻到桌子底下探寻了一番,结果当然什么也没有找着。

小时候,有个高年级的学生对我说,生水不能喝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细菌,然后他用玻璃杯接了杯自来水给偶做实验。他指着杯子里面的小气泡说:看见没有?那些泡泡就是细菌。后来我喝汽水,总是觉得喝了一肚子的细菌。

雷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就是“好人好事”的意思。如果雷锋是个人的话,那么雷锋塔就是纪念他的了。

小时候站在楼顶望远处,总觉得天边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

小时候,我看何仙姑和吕洞宾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神仙和神仙不能结婚?神仙和妖怪不能结婚偶可以接受,白娘子和许仙不可以结婚偶也帮他们忍了。后来上生物课,我晓得了不是同类不能结婚的道理。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妹妹闹个不停,我妈吓唬她:“再哭,等一会儿收破烂儿的来了就把你卖了!”结果刚好有人敲门,我就跑到大人前头堵住门口,说啥也不让开门。争执了一会儿,我居然哭了:“不许你们卖妹妹!”从那以后,每当我跟老妹吵架,威胁要打她的时候,她就充满自信地说:“哼,偶知道你舍不得!” 我就此威风扫地。

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很爱吃松花蛋,也就是皮蛋。当头一次听说松花江的时候,羡慕得不得了,一心向往着漂满松花蛋的江面„„真馋死了„„

翻出《水浒传》看,对“大败”一词难以理解,每次梁山好汉都大败官军——都大败了,可明明是打了胜仗,这让偶对“大败”这个词很困惑。遇见很多次后只好自己给自己解释“败”就是输了,“大败”就是赢了。

真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小时候以为结婚是一家人的事——爸爸和妈妈结婚,我长大了应该和姐姐结婚。可是弟弟怎么办?

【点评】文章用断想的形式回忆小时候弄不明白的事情,内容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心情故事。行文时注重了对童年的回忆和梳理,比较准确地把握住童年对自己的影响,表现对童年的难忘之情,充满童趣和智慧,幽默感强,读后让人回味。

二、教师小结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当我们还来不及细细品味童年时,童年已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索性,在这短短的一节课里,大家用自己的热情、勇气和智慧梳理了童年、回忆了童年、感悟了童年„„,下节课就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笔,记

第五篇:初中作文学

初中作文学、悟、述、修四步教学法

(一)、“学”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学”写作文。怎样教学生“学”写作文呢?首先是“学”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博览群书,广为采撷。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马克思博览群书而写《资本论》,司马迁周游列国而著《史记》。多读是写好作文的第一要素,只有多读,广泛涉猎,方能写出质量高、见解独特的好文章。在阅读时教师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片段,这样一则可以检查学生是否这样做,二则可让其他同学速记,资源共享。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饮”。而这“米”绝大多数源于各类书籍。多读名著不仅可以积累语言、蓄存资料,而且可以打开作文的思路,丰富自己的头脑,活跃思维。学生只有博览群书,才会在大脑中建立丰富的材料库,“仓库充实”,下笔才会汩汩流畅。

其次是摹仿:

很多人把模仿当作剽窃,不足挂齿,不让学生摹仿。其实不然,许多大家的举世之作,如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诗,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不都是出神入化、光耀千古的“模仿”吗?况且,学生的写作是学习阶段,而模仿可以缩短到达成功彼岸的路程。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教师用范文引路,学生依葫芦画瓢,模仿名家范文,或摹其言,或仿其形,日积月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通过模仿能让学生从范文中得到启示和借鉴,领悟写作的真谛,进而变成自己的写作本领。

(二)、“悟”

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基础,没有生活体验写文章就象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陆游在《学子遍》中:“汝果欲学诗乎,工夫在诗外”。我们常抱怨学生不会作文,试问,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给了孩子多少广阔的生活的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开创一片自由的生活,让他们有自己主宰的时间,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节假日,孩子们可以去郊外踏青、去乡间游玩,亲近大地、走进自然;双休日,孩子们可以去逛街购物、去参观游览;更别忘了让孩子们有自己亲密的小伙伴,那里也有一个“小小”的社会、“大大”的人际关系„„总之,学校中的所见所闻,家庭的生活小事,街头议论、读书心得、电影观感,都是学生们可以信手拈来的写作内容。让孩子有一块可以自由生存的时空吧,有了生活,才会有写文章的内容,感悟生活那是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第一要义。

怎样感悟生活呢?从写作角度来说就是观察。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鲁迅说:“如果写作,第一须观察”。古今中外,由观察而写出的佳作不胜枚举。比如,朱自清的对其父穿过铁道买桔子时的背影观察而写成的名著《背影》。因此教师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吸取营养,积累材料,把自己见闻感受搜集起来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教师要教学生用眼去观察每天接触到的不断变化的人和事,用心去体会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平凡琐碎的家庭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材料积累多了,脑子里就有可写的东西,写起文章来就不用为无事可写而发愁了。

但只简单地记下观察的东西是不行的,要对生活素材进行筛选,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有分析判断能力,能分清真、善、美和假、丑、恶。有的学生之所以文理不畅,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观察生活要细、要广。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星半点未曾被认识的特点。我们要去发掘它。”观察生活要与思考并存,看、听、问、想,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俯视。观察生活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景物类要抓住形、声、色、气味和滋味五要素。事情活动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写人要抓住外貌、语言、行为等特征。

(三)、“述”

学生作文时常常自己觉得很感人、很美的事,写出来却不感人,也不美。这

就是表达的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

1、教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文章最忌:假、大、空。文章要写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老师提倡同学们写“心里话”,首先要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义或使人受到启迪,有的会使你感动,难以忘怀。如果我们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其次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没有具体事物,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的。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教师一定要教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想象在文章中的运用

没有想象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高尔基说:“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朱自清的《春》调动绝妙的想象描绘出春天的万千美景,使人如临其境,感悟到春深似海的深刻内涵。可见想象是作文的翅膀。如何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1)丰富学生的知识,人的想象需要借助知识和记忆的表象。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就是具备丰富的知识才写成的。(2)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想象的基础。如果作家鲁彦缺乏对大海初潮时的细致观察,或对生活中铃子、铙钹、钟鼓之声认识不够,就不可能道出想象的火花,不可能将两者的声态契合在一起,形成确切的比喻和想象。

3、教学生在写文章时运用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和其它一些写作技法,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一篇文章如果只有记叙,文章就象寒风中光秃秃的大树,缺少生命力和美感,如加上恰当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文章才象夏日的大树,枝繁叶茂,倘若加上恰到好处修辞或其它写作技法,文章犹如绿叶葱葱、生机勃勃的大树沁人心脾。

(四)、“修”

文章是需要修改的,好的文章往往是在不断锤炼中产生的。曹雪芹的《红

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精修细改是写作由初级阶段通往高级阶段的阶梯。然而,中学生的作文应当怎样来修改呢?长期以来,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所谓的“常规”教学又要求学生写完后老师精批细改,每篇要有评语、等级、时间„„违背这个“常规”便视为不负责。

叶圣陶说:“至如本本批改,而所批所改或当或不当,询之学生,学生又不晓教师之用意,如此者徒劳而无功,我未能同意也。”

“常规”教学的作文批改有两大弊端:一是浪费时间;一个语文教师改两个班的作文若要精批细改至少要2天以上,老师每批改一篇作文都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和汗水。为此,不得不以减少写作文的次数(一学期大约写6~8篇)来减轻自己的负担。二是低效率,魏书生先生曾诉苦道:我辛辛苦苦写出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这次作文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况且大部分老师的评语千篇一律,笼统空泛,于学生则无异于隔靴搔痒,于事无补,于生无益,于师无时。叶圣陶说:“学生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

作文批改的新理念:

⑴作文修改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常规”式的批改不能达到目的,不如另谋出路;⑵文章修改从来就不是先生的事,学生只有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⑶老师不按“常规”式批改作文并不是不负责任;不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老师才是不负责任的;⑷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无论从写作篇幅还是从修改次数都应该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5)老师批改作文太费时,而功效甚微,让学生自己修改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作文教学中始终贯彻“学、悟、述、修”四步教学法,让学生拥有了自主阅读的时空,从中文名著中汲取养料;让学生拥有了多彩自在的生活,从生活中感悟真谛;让学生拥有了记载知闻、表达情意的方法;让学生能自主、合作修改作文。学生写作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整体上升。这不正是我们共同的期盼与希冀,这不正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与目标吗?

情境作文学做一道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