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青年教师读书报告会上的讲话
让读书成为人生最优雅的姿态 老师们:
英国大文豪、大哲学家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对话”,读书就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读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增进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心灵,而且必将进一步提升我们每个人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作为教师,勤于读书、善于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生活,增强专业能力,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还能促进书香校园和学习型学校的建设。这几年我们相继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青年教师读书报告会,我想讲几点体会。
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热爱读书的教师,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老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应当作为教师十分正常的生活常态。当前,我校教师中一部分人不读书,这一现象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和教师“平庸化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我校已全部进入新课程阶段,课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这为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提供了契机。北宋词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的人面目可憎、俗不可耐;那么,长时间不读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也必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读书,理应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惟有如此,教师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可以这样说,读书决定眼光,读书决定态度,读书决定思想的深度和教育教学的高度,读书可以使教师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净化灵魂、升华人格。
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一定提升,但是我校教育要想走向更高的层次,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读书,是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的。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灵活自如地在教育这一方天地里纵横驰骋。我校的广大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高举教师专业化的大旗,不断地读书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老师们,读书活动是青年教师个人发展应有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坚持以阅读引领自我精神成长,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打造一片更广阔明丽的天空,在阅读中享受精神成长的愉悦,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希望本次活动能真正营造出全校教师共同读书的浓烈氛围,使教师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校园,让阅读伴随教师成长,让读书成为人生最优雅的姿态,以书激趣,以书养性,以书育人,建设教师精神家园,从而打造出我校教育亮丽的精神底色。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学区读书报告会上的讲话
在桃花学区读书报告会上的讲话
各位校长、主任: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我们举行了本次读书报告会。读书是每个人生命的需要,开卷读书,就是打开窗户,就是手捧希望。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书籍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也是启迪心灵的最好方式,是构建个体幸福精神世界的根本途径。我们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我们的学校真正的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借本次读书报告会活动之际,我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要经常读书,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唯有经常读书,与书为伴,才能积累知识、丰富阅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走好走稳人生路。二是要多读好书,品味生活真谛。要多读名家名人的名作名篇,拓宽视野、丰富心灵,珍惜生活、感恩生活。
三是要学以致用。要把读书获取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各位校长、主任,让我们捧起油墨飘香的经典,让我们轻吟文辞典雅的名著,使读书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线;使读书成为诗意生活的最好呈现。
最后,预祝本次读书报告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三篇:读书报告书目推荐
期末论文推荐书目
从推荐文献中选择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精读,写一份读书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推荐文献1、2、3、4、5、6、7、8、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邓小平文选》第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江泽民:“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外交工作”,《江泽民文选》社1991年。出版社1991年。
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民出版社1994年。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江泽民:“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第1版。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第1版。
14、习近平:《之江新语》
15、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6、《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17、《青年们,读点马克思吧》
18、《软实力:权利,从硬实力到软实力》
19、《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20、《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
21、《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
22、《腐败与改革——美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23、《激荡三十年》
第四篇:读书报告书名
读书报告书名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王力(1985)《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2005)《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斌胡裕树(1989)《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张斌(2005)《现代汉语语法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1997)《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庆株编(1999)《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
邵敬敏等(2009)《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2006)《汉语语法学史稿》(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吴竞存等(1982)《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论国学》读书报告会稿
《论国学》读书报告会稿
20104316 张娱嘉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却逐步发现新的信仰,价值观与伦理道德的缺失,于是很多人开始进行“精神寻根”,寻至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也就形成了今天的“国学热”。“国学”,是在我国近现代历史转型时期应时而生的一个时代名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而在刘梦溪先生的书中,对国学、中国百年文化传统以及国学大师们的思想和成就进行了详尽而精辟的阐释。
下面我将就我组比较感兴趣的两个概念进行简要说明。
一、浅谈两个概念:包容性,信仰
包容性:包容性在文化上表现为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刘梦溪先生称之为“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我在想:为什么世界上从古至今有如此多的宗教战争,然而中国的广袤国土上却从未发生过,为什么佛教传入中国后能被潜移默化地独创性的儒化为禅宗而广为流传,为什么清末西学传入中国爆发了激烈的文化冲突,其结果却是“中国文化打了败仗”(西方已经建构了现代文明社会,中国还没从几千年的传统社会力转过身来,双方没有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不可能有对异质文化的正常吸收)?刘梦溪先生说:对异质文化的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激烈的冲突,也不会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我觉得这应该就是原因之一吧。中华民族的包容性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包容性。从战国末年开始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魏晋南北朝时的中原文明与北方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再至元清两代作为少数民族一统中国,这些一次又一次的文化上的碰撞与交流最终都归于了中华文明的统一和融合,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具有这样一种对于异质文化强大的吸收力和融合力,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了唯一一支完整贯穿世界文明史的古老文明,而其他一些古文明,因为不具备广博的包容性,最终却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信仰:“信仰”这一概念在我的意识中一直都很抽象和模糊,可能直到现在也不是很清晰明了,因此,我以下的阐述算是抛砖引玉,发表一下拙见。
(信即可信,可相信、可依赖;仰即仰望、崇拜、敬畏之意。)在书中,刘先生提到“在文化传统中,信仰的因素非常重要”,它就像是凝固剂一样,统一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使其凝固为传统。但刘先生也谈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问题,是崇拜成分大于宗教意义上的信仰的,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思想的伦理纲常就是这样一种传统。
那么“信仰”到底是什么?百度上说“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我在这儿要说明的一点是信仰并不等于宗教,不信仰宗教并不代表没有信仰,比如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一种信仰。其实,当信任变得极端化也就形成了信仰,它引导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规范着做人的底线。因而,当信仰完全缺失的时候,那将是一场惨不忍睹的浩劫,1966到1976的那十年文革,谁又能说不是因为信仰真空化和对毛主席盲目的个人崇拜而引发的呢?而在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时期,却频频出现商业领袖学历造假、2岁女童被车碾18路人无人问津等等令人匪夷所思之事。中国人的信仰到底在哪里?我想,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我们学到了什么? 读完《论国学》这本书,我们到底收获了什么?是陈寅恪、王国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还是国学大师们贯中西、通古今的广博学识?我想:在这方面,后人恐怕已经再难以望其项背了。而对于我们,除了要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都理应有的国学常识体系和常识以外,摆在我们面前的,更实际具体的问题是: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中国人需要信什么?如果真的有一天,一位老人不小心摔倒在你面前,你是否也会犹豫?也怕被诬陷?小悦悦的事情发生以后,网上出现了北大副校长“撑腰体”,说北大学生下次看到老人摔倒,尽管去帮忙,如果被诬陷,由北大法律系出律师为你辩护,如果要赔偿也由北大来出。我当时觉得“哎,挺好哈!我要是北大学生,一定毫无顾忌地上去搀扶老人”,可是转念间想想,难道中国人的道德已经沦丧到了要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维系的程度了吗?这不免更让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