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石蛙范文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20-446394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03 21:36: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石蛙范文

石蛙,学名棘胸蛙(Paa Spinosa),又名石鸡、坑蛙、石麟、石 冻、谷冻,属两栖类蛙科动物,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 省,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石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 的深山密林的山涧溪流中,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但由于近年来

过度的捕捉和环境的恶化,石蛙的资源日渐匮乏。

为了保护石蛙的野生资源和市场需求,各地的石蛙生态养

殖规模日趋扩大,石蛙的无公害养殖、营养成分、疾病防治等已 经有了报道,但都是针对石蛙的某种疾病基础防治对策,没有 全面的介绍石蛙常见疾病的防治。笔者将浙江省平阳县青山石 蛙养殖场在石蛙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技术进行 归纳,以期为山区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提供帮助。石蛙常见疾病的防治 1.1 蝌蚪的疾病防治

1.1.1 车轮虫病。车轮虫病发生在每年的 5~8 月,其症状是鳃 表面及蝌蚪体表出现青灰色斑,或尾部发白,多发生在密度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

防治方法是 :

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控制放养密 度,经常保持水质清新,可预防病发生 ;

治疗时可用 0.5mg/kg 硫 酸铜和

0.2mg/kg 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1.1.2 气泡病。气泡病的症状是蝌蚪腹部膨胀如球,失去平衡,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抢救则造成死亡,多发生在水温高,池水含

氮量高的水泥池中。蝌蚪的肠内、鳃、皮肤的血管内含有过量气 体。

防治方法是

:最有效是换水,将病蝌蚪移入水质清新的水域 中暂养

1~2 天;高温期间每隔 2~3 天加注清水一次。

1.1.3 水霉病。水霉病一般以冬末春初流行最盛,其症状是患 病蝌蚪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殖生长,常在池边缓慢游动。如果

蝌蚪受外伤后,特别在放养密度较大的池中,伴随蝌蚪拥挤,其

中的水解酶使伤口难以愈合,使蝌蚪焦燥不安,食欲减退,衰竭 死亡。防治方法是

: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 ;拉网、转运操作尽量 仔细,勿使蝌蚪受伤 ;治疗时可用红霉素 0.05~0.01mg/kg,全池 遍洒。

1.1.4 烂鳃病。烂鳃病的症状是鳃丝腐烂发白,俗称烂鳃,患病 蝌蚪出现呼吸困难,迟缓地游于水面。该病还因感染部位不同,名称也不同,如鳃腐烂发白称烂鳃病,体表皮肤有大小不一斑 点称白斑病

。预防方法是用漂白粉全池泼洒。1.2 幼蛙与成蛙的疾病防治

1.2.1 红腿病。红腿病的症状是病蛙后肢无力、发抖,腹部和腿 部皮肤发红,头部伏地,不吃不动,肌肉呈点状充血,病危害大,可造成石蛙的大批死亡。

预防方法:定期进行池水消毒,改善水质条件。治疗方法: 病蛙用

10%~15%的食盐水抹擦患部可治愈;或用 30mg/kg 高锰 酸钾溶液浸洗

5~10 分钟,然后注射庆大霉素(4 万单位)2~4ml,次日再重复治疗一次,均有一定的疗效。

1.2.2 烂皮病。烂皮病主要引起 100g 以下的幼蛙发病,其症状 是初期蛙头、背、四肢等处皮肤失去光泽,同时出现白斑,后表 皮脱落、腐烂,3~4 天后现白色内皮,7 天左右内皮脱落露出红

色肌肉,此病蔓延甚快,10 天左右池中大部分蛙可同时发病,死 亡率极高。

防治方法 :

饲料要多样化,加强营养 ;

补充维生素 A,可投喂 维生素

A 胶囊或鱼肝油。蛙病病因分析 蛙病的发生,是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与蛙体自身反应

特性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恶化,蛙体抵抗力下降,某 些致病菌可以从腐生转化为寄生(如弧菌、气单胞菌)。石蛙的

致病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

2.1 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水环境中除存在一些致病 微生物外,多数是兼性致病菌。

蛙常与养殖环境中的弧菌、粘 菌、假单胞菌和氧单胞菌等兼性致菌接触,虽有感染也不发病,但随着环境的恶化,抵抗力的减弱,这些细菌就逐渐转化为致 病菌。

2.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水的温度、pH 值、溶解氧、硫化氢、甲烷等 有毒气体,汞铅等重以金属,以及农药等,可以直接造成石蛙致 病或致命。

2.3 饲养管理因素 在石蛙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人为因素,往往 引起发病与死亡

。如不合理的放养密度,投饵不科学(如腐败变 石蛙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 罗厚强 1,段龙川 1,王清艳 1,涂国众 1,严加本 2(1.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6;2.平阳县青山石蛙养殖场,浙江 温州 325407)[摘 要] 根据浙江平阳县青山石蛙养殖场在石蛙养殖方面的经验,总结出石蛙在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的病 因、症状和防治措施,为山区农民发展特种养殖提供支持。[关键词]石蛙;常见疾病;预防措施

-36-刘婕,等:云南省奶牛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 质,饥饱不匀,缺乏其种微生素、矿物元素所致的代谢疾病等)。预防石蛙疾病的基本措施 3.1 养蛙场的设计应符合规范

!“#”$ 在建蛙场前,首先应对供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必须水 源充足,水的理化特性适合石蛙生长,水中不含有病源,附近没

有污染源,水中没有或较少含有病源。。):。在设计进、排水渠道时,应使每只蛙池能独立地从进水 渠来水,并能直接将池水排入排水沟,不可造蛙池串灌现象,这

有利于防止蛙病蔓延和防治疾病。

3.2 改进饲养管理技术

!%&%$ 尽量就地繁殖蝌蚪和培育幼蛙,避免因从外地运来蝌 蚪、幼蛙时将民地蛙病带入。。。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蛙池环境卫生,勤巡池,发现病情及 时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和蔓延。捕捉、搬运、放养时应细心操作、防止蛙体受伤。

基金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X2009T0271。参考文献 : 31M 刘承钊#中国无尾两栖类!M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12M 王云娣&章秋虎&王继法等#棘胸蛙无公害养殖技术!JM.科学养鱼# 2005J 30926-27.13M 谢海妹&袁久尧%棘胸蛙养殖关键技术研究!JM.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6260409457-460.14M 朱炳全%棘胸蛙营养成分的分析!JM.动物学杂志%2000635030931-32.15M 邓德芳%棘胸蛙红腿病防治初探!JM.现代农业科技%20090609200.16M 金大春&李德安%石蛙的开发利用前景及养殖技术要点!JM.农村百 事通% 2006932-36.作者简介!罗厚强)1984506 男%湖北黄石人%硕士%主要从事动物疾病诊治方面研 究+ 1 引言

目前云南省奶牛养殖主要以小规模的家庭散养为主,饲养 管理水平较低,普遍存在饲养设施简陋,牛舍设计不合理,牛舍 及周边卫生状况差,饲料利用不充分,饲喂方式不科学,粗饲料

供应不合理,奶牛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治的知识匮乏,奶牛信息 不易检测等问题,奶牛生产性能不能完全发挥。目前发达国家

对奶牛的饲养管理以及挤奶等工艺已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靠精细养殖、科学管理提高了牛奶的产量和质量。

我国的奶牛

平均单产与国外相比偏低,同奶牛场间的差异也很大,充分利

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对推进我国

饲养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奶牛信息采集 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奶牛个体实现定位及个体信息采集,克服

了过去工作环境脏、奶牛信息不易检测等弊端,系统还可以根

据所采集的奶牛信息来制定科学化的养殖规模、饲养方案、疫 病防治,从而提高奶牛产量和质量。奶牛信息采集平台设计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奶牛的科学化管理,首先自下而上地 采集各奶牛养殖厂奶牛的信息,包括奶牛基本信息库、奶牛饲 养管理信息库、奶牛饲料配方信息库、牛奶销售管理信息库、奶 牛疫病防治信息库等(见图 $)。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可分两种 采集方式,一种是利用采集卡、传感器等硬件将自动获取的数

据上传至系统,如:每头奶牛的体温、体重、运动频率等信息;另 一种是需要养殖人员手工录入的信息,如:产奶量、鲜奶价格、奶牛个体病史等信息。

养殖户可根据采集的信息分析每头奶牛 的生理状况,再根据奶牛的生理状况进行分类饲养,制定科学 合理的饲喂和疾病防疫方案。

在获取各养殖小区(户)

奶牛基础

数据后,上级(省、市、县)畜牧部门可依权限获取相关信息,实 现数据的分类查询、历史分析、统计汇总等应用,对全省各级奶 牛规模养殖和散养户的各阶段数据了如指掌,极大地节省了省

市县定员入村统计的时间。加上对奶业企业、奶站订单、配送流 通等上下游产业的分析,以奶牛存栏指数、牛奶数量、价格等指

标作为综合依据,并及时在各级畜牧门户网站发布奶牛养殖数 量变化、疫病防治、价格走势等信息。

信息采集系统的搭建打破

了过去由人工统计、层层上报数据的低效、滞后、数据缺失等弊 云南省奶牛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 刘 婕$王 奇)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0 6摘 要&奶牛精细化数字养殖是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针对云南省目前养殖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低 的现状#构建奶牛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时获取奶牛个体信息, 对养殖户而言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喂和疾病防疫方

案#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对畜牧部门而言可获得全省各级奶牛养殖及牛奶供应信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奶牛养殖和 牛奶供需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奶牛养殖-信息采集-饲养管理

第二篇:石蛙生财有道

石蛙生财有道

棘胸蛙,又叫石蛙,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野生石蛙通常栖息在山泉水涧或阴深的岩石缝中,因其肉质细嫩鲜美,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被美食家们成为“百蛙之王”。

主持人:当然了,这宝贝也不是凭空就这么从地上长出来的啊,它也有主人,它主人在哪儿呢?就在这儿,龚阿良….这个,它这个为什么叫棘胸蛙呢?

龚阿良:那个蛙这个脖子下面有刺刺,这个刺是表示这个公的那个标志,刺越粗母的就越喜欢。

说起棘胸蛙,龚阿良打小儿就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15岁的时候,阿良就经常跟着大人去山里抓棘胸蛙拿来卖钱,那个年代野生棘胸蛙已经能卖出很好的价钱来….龚阿良:那时候有两块多钱,大概两块五这样子,一天会抓两三斤,三四斤的样子,那时候会赚十块钱感到非常高兴

在七十年代,一天十几块的进账赶得上普通老百姓半个月的收入了,当时只有十五岁的阿良开始挑起家庭的重担,靠上山捕蛙补贴家用,然而随着当地农民的大量捕食,野生棘胸蛙的数量越来越少,市场上卖的价格也越来越高。

龚阿良:八几年就涨三十多块钱一斤了,那时候价格就已经很高了 棘胸蛙迅速升值的同时,它也被福建省列入了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单,禁止捕杀。就在这个时候阿良的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龚阿良:我就想这个东西如果能养起来的话,那个可能是有一条后路 既然是人人喜欢的好东西,为什么不能人工饲养呢?有了这个想法,阿良马上开始了自己大胆的驯养试验。1997年,他在自家后院砌了一口3M2的水池,抓来了十来只棘胸蛙开始试养。龚阿良:我也不懂的会不会成功,那个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清楚... 主持人:反正就先试试 龚阿良:嗯,先试试...

为了能够观察到这十几只小蛙的一举一动,阿良有时候在水池边一蹲就一整天。即使是这么用心的呵护,问题还是出现了…

龚阿良:它一直往那个墙上去撞,它好像很爱跑出来这样子,它关不住。鼻梁那块撞的那个皮都没有了,好像嘴巴短一截进去了。

阿良发现,棘胸蛙在放进池子之后表现的及其暴躁,它们会不停的撞墙,直到鼻梁撞断,皮肤发炎,最终十几只棘胸蛙全军覆没。

试验失败后,阿良经常上山观察棘胸蛙的生活习性,他发现,每当自己靠近的时候,这些小东西就喜欢往石头缝儿里钻,根据这个特点,阿良对池底进行了改造,在水池上加盖了一块石板儿…

龚阿良:我有用那个石板这样子,把它改过去做那个洞,它会藏在里面这样子。它感觉到没人去干扰它

原来,棘胸蛙需要的是安全感,这次改造完毕,阿良从老山家里进来了一批小蛙开始第二次试验。这次小蛙们的确没有出现撞墙的情况,可是新的麻烦来了,有几只棘胸蛙得病了…

龚阿良:腿啊,背上啊,它那个眼睛啊,那个皮它自己会脱下来掉,一脱下来,它就死了。

阿良开始寻找棘胸蛙得病的原因,直到有一天水池中一股奇怪的味道引起了他的注意….龚阿良:比如说我们盖住的那个池子打开的时候感觉到有种臭气这样子啊,臭气就感觉到我心想肯那个是水污染这样子。后来我就一直想那个烂皮病肯定是细菌感染。

阿良一下子想明白了,棘胸蛙从来都是生长在山间流淌的溪水边,而水池中的水是不流动的,这样的水质怎么能不感染细菌呢…

龚阿良:一直总结总结就是水质,好像你那个,比如说你也会拉一点东西,比如说挖一点蚯蚓啊这样子给它吃,吃了它不是有粪便排出来会污染那个水源,它就会变成那个得到烂皮病。

找到问题所在,阿良马上对水池的水路进行了改造,他从山上接近水管,把山泉水直接引进棘胸蛙生长的水槽中,一边进水一边出水,这就确保了棘胸蛙每天都能沐浴在流淌的山泉水中了。

龚阿良:这个水要非常清晰,这边是进进来的,这个是没污染的水;那边是出出去的水…

主持人:哦,这边是出水的口是吧,那边是进水的口,所以你这就是常年的这种流动水…

龚阿良:嗯,流动水,一天还要换一次…

换成流动水之后,阿良成功的阻止了烂皮病蔓延,可是那些已经感染上了病的棘胸蛙怎么办呢?让它们等死,还是想办法治好他们的病呢…阿良又开始做实验了.龚阿良:按人的方式去推理。比如说你那个人脚啊什么的创伤了得了那个烂掉的那个病,他是用什么药。那我呢把这个东西搬来用行不行 …试了很多种…

阿良买回来给人治病的消炎药,认真的在家里做起了配药试验。经过多次尝试,阿良终于掌握了药和水的精确配比,棘胸蛙烂皮病的难题迎刃而解。

这一年,是阿良作棘胸蛙养殖试验的第十年。在这一年阿良也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龚阿良:繁殖出来以后呢也赚了万八千块钱这样子… 主持人:万八千块钱,那也不少了,是吧,当时?

龚阿良:是啊,感觉到非常高兴,花了辛辛苦苦十来年也赚了这么多钱,总是有点成绩吧

在沙县,能够攻克棘胸蛙养殖难题的人屈指可数。所以,棘胸蛙根本不必愁销路,甚至供不应求。看到如此大的市场需求,阿良开始酝酿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为此他专程去浙江进行了棘胸蛙养殖的系统培训,他要为这个想法做好充足的准备。

龚阿良:这我就跟我村里面这个书记开始跟他商量。比如说你能不能跟我搭伙一起弄这个厂,给它弄起来这样子啊…

阿良要办一个养殖场大规模养殖棘胸蛙。由于自己资金有限,他找来了村书记陈其湘,让他看到自己试养棘胸蛙的成果,希望陈其湘能够帮助自己一臂之力,合伙办厂。

陈其湘:只要你认准了一个事情,认为这个事情能做,前景很好,那我们要用本事去做。当时资金也不是那么充裕,那我这样子再找两三个合伙。

陈其湘给阿良极大的鼓励,他动员了村里几个有头脑的人一起投资合伙办厂。虽然得到了陈其湘的支持,可是阿良却遭到了妻子的极力反对。

阿良妻子:我说你干这就没钱盖房子了,钱弄里面你就没有房子了,孩子又大了是不是呀…

自己家都没钱盖新房,阿良怎么能把自己仅有的积蓄投在办养殖场呢?妻子不能理解阿良的想法。

龚阿良:我说你不要急着去盖一个房子。我也慢慢给她做思想工作这样子。我说你现在盖房子盖下来你一点钱全部花到里面你以后老了以后你怎么办..阿良坚持办厂,老婆也只好同意了。可是阿良办厂的消息一时间却成了村里人的笑柄。大家都没有听说过棘胸蛙能够大批量养殖,阿良怎么可能成功呢。

龚阿良:我就说你人家你看不起我做不起来,我越要做起来给你们看一下。主持人:当时就这么大信心?

龚阿良:啊,我就这么大的信心,人家越讲我就要越要做。

2007年,在村书记陈其湘的大力支持下,阿良凑集了60多万,在村里选了一块小山坳,这里有永不枯竭的山泉水,有优雅的自然环境,他要在这给棘胸蛙按一个美丽的家。一年的时间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终于建成了。阿良花了9万块钱进了300对种蛙轰轰烈烈干起了自己的养殖业。

经过三个多月的悉心照顾,阿良引进的种蛙成功受孕,小蝌蚪孵化出来了。可是当阿良还沉寂在新一代诞生的喜悦中时,这些小蝌蚪缺莫名其妙全都死掉了。

龚阿良:那死的时候一死就是万把只啊…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阿良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龚阿良:我就一下子瘦下来,非常担心,一下瘦下了二十几斤…非常担心。主持人:你担心主要是担心什么?

龚阿良:担心就是万一是这么大的投入进去,搞了这么大的场子进去,万一是大规模的养殖不成功的话,怎么办,不成功就是会倒闭掉。

难道真的是想村里人说的那样,大规模养殖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吗?阿良看着耗资60多万新建起的厂房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他把死去的蝌蚪拿去化验,发现蝌蚪根本没有得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全都死了呢?阿良和陈其湘一起在网上翻阅了大量资料,才发现原来是饲料喂的太多,蝌蚪撑死了。主持人:蝌蚪的时候你喂它什么东西吃啊?

龚阿良:喂那个南瓜、地瓜、米饭、青菜、牛奶、蛋黄等、。主持人:这哪是喂青蛙,这时喂孩子啊这是…

龚阿良:喂很多种,全部撑死了。全部那个胃肠炎,全部撑死了。后来就慢慢摸索,摸索了这个经验出来,现在就变成这样子。我现在放这边两三个月它都不喂食,四五个月都不喂食。

蝌蚪很贪吃,如果喂的太多必然会出现撑死的情况。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幼蛙孵化也就再也不会出现其他状况了。很快阿良的棘胸蛙产量大增,从最初的600只,已经繁殖到了10000多只。2008年,阿良赚到了办厂以来的第一笔钱。

龚阿良:第一笔收入好像是一万多块钱吧,好像是。很高兴。主持人:哪一年啊?

龚阿良:去年嘛,2008年嘛。很高兴…

虽然这一万多块钱收入和当初70万的投入相差甚远,但是这笔钱却给了阿良极大的鼓舞。他知道自己只要努力,迟早会赚到钱。2009年阿良养殖棘胸蛙的收入的确如他所愿,比8年的一万翻了好几番。

主持人:那养这个东西,它成本得多少钱啊?

龚阿良:成本要14块到16块左右 主持人:这是养多少啊,14块到16块? 龚阿良:养一年多。

主持人:一年多,这时光饲料钱呢? 龚阿良:啊,光饲料钱

主持人:养一斤一年这饲料才14块到16块啊,那你这一斤能卖多少钱呢? 龚阿良:能卖80几块钱,90块钱,纯利润就有60多块钱。主持人:那你去年这一年卖出去多少斤啊? 龚阿良:三四千斤吧

主持人,那这么算,那就是将近二十多万呢!啊,是吧? 龚阿良:是啊。

养殖棘胸蛙可是说是一本万利,出了一次性投入新建厂房之外,它的花费只有饲料。棘胸蛙因为视力较差只能捕捉活动的小昆虫,所以最好的饲料就是黄粉虫。为了给棘胸蛙备足饵料,阿良也可是养起了黄粉虫,这样既能省钱还能赚钱呢。

主持人:那你现在卖棘胸蛙,再加上卖黄粉虫,黄粉虫大概占你整个收入的多少呢?

龚阿良:百分之十左右吧。

现在,阿良的养殖场已经有三万多只棘胸蛙了,他的养殖事业也逐步步入了正规,当地的村民对阿良另眼相看,还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石蛙王子”。

主持人:野生的棘胸蛙它都吃什么东西啊? 龚阿良:什么东西都吃啊,连鸟都吃啊... 主持人:那它那么厉害,我们去吃它吧...^^

沙县小吃名扬天下,在当地人的餐桌上,棘胸蛙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养生美食。(他们开始吃了....)

龚阿良:我就准备扩大到,在扩大到五亩地,三千个平方我就可以养将近七八万只的蛙。七八万只我按一只30块钱,三八二十四,这个就是按毛利来算,这样子可以达到两百多万的钱啊....(完)

第三篇:石蛙繁育

*

石蛙繁育、产卵及卵的收集和孵化

彭德姣,陈林,张建芝

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张家界 427000 吉首大学生态所,乌龙山蛇蛙研究所,湖南吉首 416000 摘要: 通过对湘西石蛙的人工驯养繁育技术探讨,发现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做出改进,效果可行;并提出了石蛙等蛙类的驯养繁育建议,为规模化、产业化养殖蛙类、可持续利用野生蛙类资源提供基础资料。关键词:石蛙,驯养,繁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英文题目

Discuss Technology of Sharp-snouted Fu’ Domesticate and Breed in Xiang-xi

PENG De-jiao Meng Xian-wen(Key Laboratory for Ecotourism of Hunan Province,Zhangjiajie 427000 College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Jishou University,Jishou City,Hunan Province 416000)Abstract: Discuss Technology of Stone frog Domesticate and Breed in Xiang-xi.Find some problem of cultivation.We have made better and suggest how to protect、to utiliz.Key words: Stone frog, domesticate, breed, discuss

石蛙繁殖产卵: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每年4月底气温2℃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份基本结束。种蛙一般在21:00至零晨抱对,配种母蛙于4:00-7:00排卵,产出卵块通常黏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600粒,极少数达到1000粒以上。卵粒呈圆形,受精卵的动物极呈灰黑色,植物极呈浅黄色,未受精卵经2~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色,植物极呈白色,不透明。刚产出的卵在1个小时内尽量不要移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防止惊动或强光照射,否则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为营造一个光照弱、环境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适宜配种产卵的良好环境。一般产卵时间在凌晨较多,产出的卵块应在4个小时内用不锈钢的捞勺轻轻地将卵块捞起,移入孵化池内。未受精的卵块应及时捞出,以免影响水质。受精率一般可达90%以上。

1、人工孵化

石蛙产卵,经我们几年养蛙观察,一般是天快亮时,就有母蛙产卵,大约半小时以后,蛙卵就出现膨胀。在卵上面出现黑点,能看见一片黑色的圆点就正是采卵的好时候。因池内放有水草,如水花生、水浮莲、木板等,蛙把卵产在水草上,用剪刀把卵从水草上剪下来,第一作者简介:彭德姣,教授,硕导,主要从事动物生理生态教学及研究。湖南省科技厅项目NO:2010SK303吉首大学项目NO:JDSTLY201110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NO:12C26214304972。Email:qioapmoon@aliyun.com。用脸盆或塑料盆将卵块和草轻轻捞起移放到孵化池,进行孵化。在孵化池大约经7—14天就能全部孵出,像这样孵出来的蝌蚪,大体一致好饲养,好管理。

2、孵化密度

蛙卵孵化密度与孵化的多少,密切相关。按每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大约放5—6千粒。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不需要换水,孵化率可达95%以上,相反孵化密度大,孵化出来的蝌蚪容易缺氧死亡。如果用流动水孵化,就不会发生缺氧现象,不过同时也应该注意观察。

3、孵化设备

孵化蝌蚪,应修建孵化池,修建孵化池与养蛙池不同。孵化池不需修高,只要一个水泥砖的高度就可以,约20—25公分,长和宽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的自然条件而定,现我们修建的孵化池是这样的,长3米、宽2米、高25公分,四周用水泥浆抹平。池内共6个平方米,左右两边各一米宽的斜坡,为蝌蚪变态后,为幼蛙提供登陆之地,又是给变态后的幼蛙提前准备食台。在池内上方设置进水口,池的下方,设置出水口,同时在出水口处另外安装一个能够调节水位的水管,控制水的深浅,在池的上面,用木条、塑料网‘钉成长2米宽,1米长的长方形塑料网框架,盖在整个池子上面,既可以防鼠、防蛇、防鸟、又能防变态后的幼蛙从池中逃跑。

4、孵化管理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我们掌握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4.1定时检查,作好记录,坚持每天巡池一次,其中主要检查水温、水质、光照、卵孵化的情况,有没有敌害侵入,如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

4.2控制水温和水质。石蛙卵的孵化与水温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宜孵化的水温是25度至30度。假设水温高于30度,就要及时换水降温,换水的方法是将原有的池水放掉四分之一,及时加入温度较低的清凉水,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水深控制在25—30厘米。

4.3避免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在卵面上,即发生卵粒失水死亡。因此要在孵化池上面搭遮阳棚,防止阳光直射。

4.4要防止敌害,这里指的敌害主要是老鼠,其次是蛇和鸟类等。

4.5要及时清出死卵,在孵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没有受精的卵,必须及时捞出,使池水保持清洁,水质清新,以免污染水质而感染健康卵。

5、蝌蚪管理

蝌蚪孵出后,个体小,体质弱,对敌害无抵抗力,全靠在水中生活。因此要加强管理才能提高蝌蚪的成活率。刚孵出的蝌蚪,长约0.5—1厘米,常依附在水草枝叶上,稍有惊动,就会出现乱游动。当水温在25度以上时,孵化出3天后的蝌蚪开始活动。在池里放一些水草,如水浮莲、浮萍等,作为蝌蚪的附着物。刚孵出的蝌蚪,体小、体弱,不能吃食,主要依靠吸收卵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孵出后,5天开始吃食,这时可投喂一些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的蛋白质饲料。例如煮熟的鸡蛋黄、蕃茄、牛奶。拌成水浆,均匀地泼洒于水面上,早晚各一次。投喂多少,一般以5000蝌蚪为例,投喂一个鸡蛋黄就足够了,或二两牛奶粉化水浆也够了。蝌蚪采食后要及时投喂,否则会因饥饿而相互吃咬,出现大吃小的现象。但投喂量也不能过多,过多的投喂,吃不完全污染水质。一般20天的蝌蚪可投喂熟红苕、西红柿、南瓜、米饭、豆浆等,随着蝌蚪的不断长大,吃食量增加,就要转入蝌蚪池饲养。投喂的饲料,由40%的玉米粉、40%的米粉、10%青菜、5%红苕、5%的南瓜组成,煮熟后用粉碎机打成软浆。池子内放一食盘将软浆放入盘中,让其自行采食,每天投喂2次,灵活掌握,看采食量多少而定,一般来讲,检查时,食盘里有少量的余料为好。如果剩的太多,浪费食料,污染水质会发生肠胃病。如发现食盘内剩的多,应及时洗掉,不让蝌蚪吃变质的食物。

6、变态期蝌蚪的培养 蝌蚪从长出后脚到前脚伸出和尾巴全部变全。这段时期是变态期,变态期活动减少,吃食也减少,因为蝌蚪变态不是一致的,就是一天孵出的蝌蚪早变态的已经长出四只脚,而迟变态的还是一条长尾,纯蝌蚪一个。因此就整体来讲,还是继续投喂,只是减少投喂量和投喂次数,直到完全变成幼蛙为止。变成幼蛙后,不能完全在水里活动。这时就需要陆地了,水陆比例是四分之一的为陆地,四分之三为水面,同时要放些水草、木板等漂浮物,让变态的幼蛙在上面休息,同时要注意防止惊动。要有一个安全、安静的变态环境。蝌蚪变态是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稍有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要加强变态期的管理,在变态期要保持水质清新,细水长流,环境安静、定期投喂优质饲料等。

7、合理投喂

合理投喂是蝌蚪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投喂不足,蝌蚪处于饥饿状态,妨碍生长发育,还会互相咬伤和大吃小的异常现象,投喂过多,污染水质,容易生病,所以投喂要坚持四定:即定质、定位、定时、定量。

定质:就是要喂新鲜,清洁适口,营养丰富的饲料,切记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定位:定位是为便于清理残料,保持水环境清洁、投料要有固定的食盘。定时:就是每天定时投喂2次,早晚各喂一次。

定量:由于蝌蚪在不断地生长发育,吃食情况,天气变化、水温、水质,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来讲,投喂以1%—3#,水温高时适当多投,水温低时,投量少一些,随着气温水温的变化,当水温降低时,低到10度以下,蝌蚪基本停食,处于半冬眠状态,当气温升高时,水温回升到15度左右时,又开始活动觅食。

8、蝌蚪越冬

蝌蚪越冬与水温密切相关。据观察,水温降到8度以下蝌蚪处于半冬眠状态,少吃少动潜伏于水底和水草丛中冬眠,当水温回升到10度以上,开始苏醒。蝌蚪冬眠是不稳定的,在冬眠期,只要是晴天水温上升就会浮出水面游动,只要天气变冷,就自然而然的转入水底冬眠,据我们总结3厘米长的蝌蚪,越冬成活率可达95%以上,已长出脚的蝌蚪越冬成活率只有50%左右,越冬时,应在池内放一些瓦片等物,以供蝌蚪躲藏。越冬密度可加大1倍。建议夏季末期孵出的蝌蚪的喂养:在开春之前,尽量不投喂动物饲料(如鱼粉等高蛋白的饲料),这样可以抑制蝌蚪的变态;在开春后,可适量增加动物饲料的投喂,可以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9、幼蛙的管理

蝌蚪养到80天,变态完成,长出四脚,成为幼蛙,由水生变成水陆两用,刚变态的幼蛙个体小、体质弱,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很差,所以要精心饲养加强管理以提高幼蛙阶段的成活率。幼蛙阶段是决定养殖成功与失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养殖全过程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9.1怎样养殖幼蛙

刚变态的幼蛙,不能转池。在变态池中喂养一段时间,待长到2厘米左右,再转池。转池前对养殖池要进行消毒处理,每平方米用生石灰二两的浓度进行全池消毒,五天后,待药性消失,排除旧水,放入新水才能放蛙。再放蛙前还要用3%食盐浸蛙5分钟,然后再放入蛙池。

9.2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应根据蛙的大小来决定,一般是20天的幼蛙每平方米放150只,30天的每平方米100只,60天的放80只,90天的放60只,因为放养密度比较大,养一段时间后要根据蛙的大小进行分类饲养,重新调整密度,否则也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现象,如果饲料不足也会出现大吃小的异常现象。如幼蛙体重在25—50克每平方米只能养80只,长到100克,也就二两每平方米只能养30只,如饲养得当,当幼蛙经10—12个月就能达到上市标准。

9.3合理投喂 刚变态的幼蛙体轻、体弱、抵抗力差,消化也差,所以前10天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饲料以小蝇蛆为主,每2天喂一次,10天后再喂较大一点的蝇蛆或小蚯蚓,30天后可喂小蚯蚓、60天后可喂大蚯蚓。每天投喂应掌握定时、定量、定点,投料时要注意,不要把蚯蚓投到水里面,不要投得过多,一般按蛙体重的3%—5%计算,并且要严格控制投量,以当天吃完为最好,投喂的饲料以品种多样化、质量新鲜、营养全面、用量充足,保证幼蛙健康发育,生长迅速,减少疾病的发生。

9.4值得注意:

喂养幼蛙最好饲喂蝇蛆,因为蝇蛆小,且好动,蛙一般只捕食运动的食物,如果用蚯蚓喂养的话,蚯蚓个体较大,切成段的话可能僵硬不动,石蛙不会捕食。再者,蝇蛆生长周期短,天气变冷时,蝇蛆7天就可成蛹,而当气温较高,如达到20 ~ 30℃,蝇蛆只需5天就可成蛹。蝇蛆成蛹的时候会向阴暗的角落移动。一般变态一周的蛙饲喂出卵2~3天的蝇蛆。幼蛙的饲喂要适量,不能投喂过多的蝇蛆,否则没被捕食完的蝇蛆会污染水质,影响蛙的生长。而较大的成蛙可以加量投喂,因为没捕食完的蝇蛆成蛹后,变成蚊蝇亦可成为蛙的捕食对象。

参考文献:

[1] 刘焕亮.中国养殖的两栖动物生物学研究进展[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4 ,19(2):120-125.[2] 谢忠明.经济蛙类养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 朱炳金.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一)[J].淡水渔业,2000,30(1):20-22 [4] 丁德明.石蛙的养殖 [J].湖南农业,2013年第1期:37.

第四篇:石蛙养殖

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在我国分布较广。该蛙体重可达500克以上,含有高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防癌抗癌之功效。发展其人工养殖,是致富的好门路。生物学习性

棘胸蛙属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后肢粗壮,跳跃能力很强,畏光怕声,白天一般伏在洞口,或潜伏于草丛、砂砾和石头空隙间,伺机捕食附近的食物;生长温度为18~28℃,超过36℃则活动异常,甚至出现死亡,低于12℃进入冬眠,双目紧闭,不动不食;食谱较广,蝌蚪以浮游生物、轮虫、纤毛虫、草履虫、苔鲜、植物碎屑为食,幼(成)蛙以昆虫为主,兼食蚯蚓、螺蚌幼体、小鱼小虾及其它小型动物,人工饲养时,经驯化可撮食配合颗粒饲料;繁殖季节4月~9月,5月~7月为盛期,属1年多次产卵类型,交配一般在晚上进行,交配前,雄蛙发出”呱呱”的求偶声,雌蛙听到叫声则在水中徘徊,有时发出”卡”的应和声。抱对时,雄蛙骑伏在雌背上,并用其前肢紧抱,精、卵同时排出体外受精。蛙池建造

养蛙场址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早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室外池上可建凉棚,防止阳光宜射。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具有水、陆、石穴、水草、喂食等条件,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插所。

2.1种蛙池和成蛙池

面积—般为10--30平方米,池深0.8米,水深10—15厘米,池四周或中间留有一定的陆地,水、陆面积比为1:1,池底应有少量软泥,铺些较大的鹅卵石,设有栖息的石穴,陆地种植野草、蔬菜等,池内移植一些轮叶黑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便于栖息。

2.2 产卵池

面积5—10平方米,池深0.5米,水深15--20厘米,浅水区面积占水面的1/3左右,池内种植一些水草,供种蛙栖息、产卵和附卵。

2.3 孵化池

应为水泥池,面积1-2平方米,池深0.5米,水深30厘米,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2.4 蝌蚌池

水泥池或土地池均可,面积3—4平方米,池深0.5米,水深10~20厘米,水、陆面积比2:1,需遮光饲养。

2.5 幼蛙池

面积10~20平方米,池深0.8米,水深10~20厘米,水、陆面积比2:1,池内铺3--5厘米的小石于,筑石穴,水质良好。人工繁殖

3.1 种蛙选择和培育

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成熟的成蛙作种蛙,一般要求2龄蛙,体重300克以上,雌雄比1:1,放养量10只/平方米左右。放养前要对蛙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放养时用2‰食盐水浸泡蛙体15~20分钟。种蛙下池4~5天后即活动摄食,可投喂蚯蚓、小杂鱼等,日投喂量为蛙体重的5%一6%。此外,每2~3天换水1次,保持水质清新,pH值6-8。

3.2 配种和产卵

当气温在20℃上,便开始配种产卵,产卵多在清晨的4—7时进行,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上,—般每次产卵约600粒,多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内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造成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的环境。此外,可进行人工催产。常用催产药物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释放激类似物(LRH-A),前者剂量为每千克雌蛙注射3~5毫克或800—1 000国际单位,后者为每千克雕蛙20--25微克,雄蛙剂量减半。药液用0,7%的生理盐水配制,每只种蛙注射1—2毫升。注射部位有腿部肌肉和腹部皮下两处。注射后静放片刻,然后按雌雄1:1放入产卵池。当见雌雄蛙相互追逐、拥抱时,一人左手抓住雌蛙,右手顺着泄殖腔方向轻压腹部,将卵子从泄殖孔挤入脸盆内,同时另一人解剖雄蛙,取出精巢并切碎,加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拌匀成精于悬液,泼洒在卵子上,用羽毛搅拌1~2分钟,使精卵充分棍合接触,然后将受精卵移入孵化池孵化。

3.3蛙卵孵化

孵化池使用前须用1%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6天,然后冲洗干净,经40目筛绢网过滤注入清水,保持水深30厘米左右。孵化池可放卵5 000—6 000粒/平方米,最好采用缓流水孵化,以不冲动蛙卵为度;若静水孵化,每天至少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左右。孵化用水溶氧量要求达4毫克/升以上,pH值6—8。孵化期间要注意防止阳光直射和暴雨冲淋,室外孵化应在池上建棚。胚胎发育适宜水沮为20—29℃,最适宜水温为25~26℃,当水沮25--29℃时,约7—8天即可孵出蝌蚪,孵化率85%。

4饲养管理

4.1 蝌蚌培育

蝌蚪刚孵出时体长仅0.6-0,8厘米,尾长1.0厘米左右,很少活动,以卵黄作营养维持生命。蝌蚪要适时分养,一般孵化10天后放养密度为1 500~2 000尾/平方米;20天后为700~1 000尾/平方米;30天后为100尾/平方米左右。蝌蚪孵出3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摄食,可投喂高蛋白流质饵料,如蛋黄等,每天喂熟蛋黄1个/3 000尾,早、晚各喂1次;5-6天后改喂粉状饲料,将粉状饲料调成团状,投于池内饵料盘中;10~20天内,日投饵50—100克/1 000尾,其中动物性饲料(鱼粉、鱼肉浆等)占60%,植物性饲料(煮熟的南瓜、豆浆、藻类等)占40%;30天后,日投饵量500~1000克/1000尾,动、植物性饲料各占一半。培育期间要加强水质管理,每3—4天换水1次,保持池水肥、活、爽、嫩,控制水沮在20-29℃,pH值6--8。

4.2 幼蛙饲养

一般4~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变态后的前10天,饲料以小蝇蛆(投喂时用水漂洗干净)为主,10天后投喂较大的蝇蛆或小蚯蚓,30天后可投喂蚯蚓,60天后需投喂粗大蚯蚓,投饲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于池内食台上,每天傍晚前后投喂1次,日投饲量为蛙体重的10%左右,视蛙体划、食欲、气候、水温、数量而酌情增减。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静,光线暗,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池水一般深10~15厘米,换水根据水温、水质变化而定,水温20--26℃,每天换水1次;气温超过37℃时,水深保持10~20厘米,采取活水饲养。水池、饵料台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高温,蛙活动采食的旺季,更应做好消毒预防工作,以减少疾病发生。幼蛙应采取分级饲养,养殖密度相对大—些,一般掌握在100--200只/平方米。此外,蛙池上口盖上纱窗盖,防止鼠害和幼蛙潜逃,同时有利于防暑防冻。

4.3成蛙养殖

放养密度一般为80~100只/平方米,其饲养管理方法与幼蛙后期基本相同。为使棘胸蛙摄食配合饲料,可进行人工驯食,驯食应在幼蛙前期培育时进行,其方法是:以蛆作诱饵,投于饵料台内,投喂一定时间后,在蛆中掺人少量大小适度的颗粒饲料,并慢慢减少蛆的比例,逐渐增加颗粒饲料量,最后全部投喂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蛙体重的5%一7%。

4.4越冬管理

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温低于12℃时,蝌蚪即趋于冬眠状态,不吃不动,潜于水底石缝或草丛中。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如水面结冰则应将冰面敲破,使水体有一定的氧气交换,以免蝌蚪窒息死亡。幼(成)蛙冬眠期,一般水深为15厘米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应采取塑料薄膜加盖保温措施。室外蛙池,晴天可掀开薄膜让阳光照射,晚上封盖。冬眠一般不需喂料,气温回升,蛙便上来活动,井有摄食能力,此时应给少量饲料,以增强蛙的体质。越冬期,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第五篇:石蛙养殖

石蛙养殖行业分析

一、行业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势头更是锐不可挡,中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与过去的几千年相比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为我国的广大农民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空间。中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科学把握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国的特种养殖也将从传统的“副业”逐渐的发展成为若干个地区的“主业”。

(一)石蛙简介

1、石蛙的生物学特征

石蛙(Ranaspinosa)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是我国华南丘陵山区名贵的水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石蛙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在野生自然状态下,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流、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平时常伏于石穴洞口,并常共栖一处。其夜晚活动旺盛,大多是在晚间四出觅食。石蛙具有食活性、冬眠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A、食活性:石蛙喜欢吃活体动物性饵料,不食或少食死的动物体及其它不会动的饲料。因它的视觉特殊,只能看到会动的饲料。喜食的动物体饲料有:蚯蚓、黄粉虫、蝇蛆、泥鳅、小鱼虾及其它昆虫。蝌蚪则喜食嫩绿的水生藻类植物。

B、冬眠性:石蛙有冬眠习性,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在长江以南气候条件下,冬眠期4个月左右,一般在11月中下旬开始冬眠至3月中下旬。此期间不需投喂饲料,只要保持水质清新即可。石蛙成体与蝌蚪的抗寒力较强,冬天水温保持在0℃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夏天水温不超过30℃即可安全度夏。生长旺盛的适宜水温在15℃—2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可延长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生长速度。

C、繁殖能力强。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年可产卵两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8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10—15天孵化即成蝌蚪,孵化率可达90%以上,蝌蚪变幼蛙率在80%左右。如水质良发的地方,每平方米可饲养蝌蚪1000尾左右,幼蛙150—200只左右,成蛙50—80只。一个专职养殖人员可负责100平方米左右养殖池的各项工作。

2、石蛙的养殖价值 A、营养价值。石蛙是一类大型野生蛙类,它体大肉多而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素有“百蛙之王”的美称。

B、经济价值。石蛙体内含脂肪少,但在卵巢前方有一对金黄色的脂肪体却富含脂肪,经提炼后的蛙油,涂于创伤、烧伤的伤口有消炎、消肿、保护创面生肌长肉的作用,也常用作人类的高级飞机、火箭上精密仪表的优质滑润油。此外,蛙油不经提炼还可直接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卫生、制革等行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二)石蛙的开发前景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新兴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已成为发展效益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石蛙是集皮用、食用、药用于一体的特色新品种,其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1、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以前上市的石蛙基本上靠捕捉。由于近年来滥捕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不断上扬。而人工养殖石蛙整套技术刚在近年研究成熟,目前国内正在起步阶段,加之种源及技术推广和养殖条件等局限性,近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更不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供过于求的情况。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资源的日趋枯竭,求大于供的矛盾日益增大。因此,引进、掌握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尽快形成养殖规模,抓住时机,先行一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石蛙的主要食物为蚯蚓、昆虫、蝇蛆等动物,不与人类争粮食。养殖石蛙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更适宜于山区农民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安静的环境,都可以建池养殖。附:

江西三高绿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原生态养殖方式繁养的“明月山石蛙”,在通过质检机构严格检验后,顺利取得上海世博会“通行证”,从宜春山间“跳”上世博餐桌。

江西省大余县左拔石蛙养殖基地由曹书致和钟义在2006年创办,钟义并被江西卫视冠以“石蛙王子”的美称。

经江西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批准,江西首家棘胸蛙(石蛙)养殖合作社在婺源成立。婺源县白玉溪棘胸蛙(石蛙)养殖合作社现有社员150余户,600余人。

江西宜春市人民政府在《宜春市2006—2015年水域水产养殖规划》中,提出了在“铜鼓县、袁州区、宜丰县、靖安县建立棘胸蛙自然保护区800公顷,每个县(区)建设1-3个繁养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推广方法,发展棘胸蛙养殖,到2015年,年供种蛙达到200吨,年产商品蛙5000吨的任务”的明确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基地调整产业布局,新增活饵生产车间,提高活饵产业化发展水平,改善供水条件,增加优质水量,为石蛙的大批量产出创造了条件。

浙江省建德市是石蛙养殖业发展最早的地方之一,在全省的石蛙养殖业中,科技水平也很高,已拥有四项国家专利;浙江省开化县石蛙研究所、浙江省开化县棘胸蛙种蛙种苗繁育基地,是一个集研究与养殖为一体的石蛙生态养殖场,近年来各大电视台为其石蛙养殖都作了专题报道。

(以上资料均来自百度网)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江西和浙江是人工养殖石蛙的主要产地之一,两地政府均给予大力支持,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石蛙养殖业正如火如荼。

(三)石蛙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资金问题。目前养殖石蛙的养殖户资金都不是很多,在投入一定资金后,就再没有后续的资金跟进,导致养殖终止。

2、时间问题。石蛙养殖周期比较长,生长时间比较慢,石蛙生态养殖从野生石蛙驯化、繁育、产卵到蝌蚪孵化变态、幼蛙培育、成蛙养殖、商品蛙出售,全过程一般需要2-3年,有的会更长。因而导致养殖户半途而废。

3、技术问题。目前石蛙养殖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养殖模式、没有专门的养殖技术及专业技术人才、品种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对石蛙的习性、病害防治及繁殖都比较模糊。

(四)市场分析

石蛙于2003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可以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的蛙种,其本身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比较高,口感好,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石蛙目前在市场上很少见,大城市几乎没有,北方更少。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捉,自然界中的的石蛙日趋减少,而石蛙养殖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高档酒楼消费趋势渐旺,成蛙供不应求,价格也呈逐年上扬之势。

其次,石蛙是两栖冬眠动物,适宜长途运输,冬季把石蛙放在透气的包装盒里可以存放1个月以上。元旦、春节期间把石蛙包装成高档礼品,馈赠亲朋好友,市场前景看好。目前作为礼品蛙售价较高,但上市季节性较强。

二、江西几大养殖场案例

江西石蛙生态养殖场(江西赣州大余)联系人:曹书致 *** 地址:江西赣州市大余县左拔云山村 江西省大余县左拔石蛙养殖基地落座于享有世界钨都、中国瑞香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的江西省大余县,地处赣西南山区,森林覆盖率达87.5%,故素有“绿色银行”之称。基地处于山脉交汇处,森林茂密,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山溪小沟,泉水淙淙,终年不断,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石蛙的生长。

本石蛙养殖基地由曹书致和钟义在2006年创办,钟义并被江西卫视冠以“石蛙王子”的美称,基地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石蛙养殖池2200平方米、石蛙饵料黄粉虫和大麦虫养殖房300平方米,主要以原产地石蛙养殖和繁育为主的生态养殖基地。公司拥有江西省农业厅颁发的《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常年供应商品蛙、种蛙、蝌蚪、幼蛙、黄粉虫,大麦虫。

本场经营已有六年时间,主营业务以养殖石蛙为主,黄粉虫、大麦虫、蚯蚓为辅;黄粉虫、大麦虫、蚯蚓主要满足自养石蛙的饵料,有剩余的也对外销售(蚯蚓养殖较少,因其养殖需牛粪,取材不便)。六年来已投入资金约60万元,至今已收回成本。年均销售商品蛙约为3000斤左右,产品主要由福建、上海的经销商上门收购,现收购价为150元/斤,成蛙饵料成本约为20-25元/斤,全部成本费用约为30-40元/斤。毛利约为125元/斤,毛利率83%,利润约为110元/斤,利润率73%;每年可产种蛙1000对左右,自留200-300对,其余对外销售,主要销售给来本场培训养殖技术的学员,售价200元/对;幼蛙年均销量约为3-4万只,小的6-7元/只,大的(20g)10-15元/只。综上所述,年均产值约为100万元。每对种蛙每年可以产300-400尾,成活率约60%,即每对种蛙约200尾,每尾蝌蚪两年长成商品蛙0.3两(150g)以上。(本段资料来自电话调查)

本场一直以自身经营累积的经验、技术进行养殖,目前本场养殖技术相对稳定,常年有不少湖南、浙江、福建学员前来学习。其认为场地、气侯等对种蛙产卵及孵化产生重要影响。其负责人表示,目前养殖场产值约100万元,如有合作意向,至少投资200万元可拥有50%股份。

江西永修向阳石蛙生态养殖场 联系人:丁先生 0792-3290022 地址:江西九江市永修县燕山向阳村

向阳石蛙生态养殖场已初具规模,以江西庐山原产地石蛙(石鸡)养殖、良种繁育为主;黄粉虫及蚯蚓为辅的养殖、销售于一体的生态养殖场。

向阳石蛙生态养殖场个人独资,主要以江西庐山石鸡(石蛙)为原种养殖和良种繁育为主的生态养殖场。养殖场已建成石蛙养殖池3500多平米,黄粉虫厂房200多平米和10000平米的蚯蚓养殖池;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石蛙养殖过程中不段改进和完善养殖模式,完全模拟生态养殖。在石蛙养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主要产品:庐山石蛙、成蛙(商品蛙)

本场经营已有五年时间,主营业务以养殖成蛙为主,黄粉虫、大麦虫为辅;黄粉虫、大麦虫主要满足自养石蛙的饵料,有剩余的也对外销售给当地养蝎及宠物的买主。五年来已投入资金35万元,至今尚未完全收回成本,其负责人表示成本收回后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2010年销量约1000斤,2011年销量1000斤不到,主要供应给上海、南京小酒店,现售价为158元/斤,含运费(运费50-60元/件,20斤/件,折合3元/斤),成蛙饵料成本约为25-30元/斤,毛利约为128元/斤,毛利率81%。每对种蛙每年可以产300尾到500尾,成活率约60%,即每对种蛙可达到200尾,每尾蝌蚪两年长成商品蛙0.3两(150g)以上。(本段资料来自电话调查)

本场一直以自身经营累积的经验、技术进行养殖,其负责人认为,目前石蛙养殖技术不够成熟,浙江大学做了近十年的研究,与其合作的很多养殖场倒闭,技术难以突破。待技术完成成熟推广后,石蛙价格将下跌,但就目前来看,近20年内将呈上涨趋势。江西省全南县高古寨养殖基地 联系人:黄先生***

地址: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黄金村黄屋排

江西省全南县高古寨养殖基地位于赣州三南,定南,龙南,全南,再往南就是广东交界,交通方便。全南县是一个林业矿产工业大县。本竹鼠养殖场主要养殖竹鼠和石蛙。

主要产品:江西竹鼠养殖场、江西竹鼠种苗、江西商品竹鼠、赣州竹鼠养殖、全南竹鼠、江西石蛙养殖、赣州石蛙养殖、石蛙养殖技术、全南石蛙养殖、江西石蛙种苗、商品石蛙、大麦虫种苗。本场经营石蛙养殖已有三年时间,主营业务为养殖竹鼠和成蛙为主,黄粉虫、大麦虫为辅;黄粉虫、大麦虫主要满足自养石蛙的饵料,有剩余的也对外销售给当地养蝎的买主。三年来已投入资金20万元,预计今年将收回成本,其负责人表示成本收回后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现在缺少资金和场地。年均销量约2000斤左右,直接销售给供应商,现售价为120元/斤(夏季相对便宜),每斤成蛙饵料成本约为7元,防病害等相关费用约为7元,毛利约为106元,毛利率达88%。种蛙售价约为200元/对,幼蛙(20g)10-15元/只,黄粉虫约为15元/斤。每对种蛙每年可以产1000尾到2000尾,成活率约为50%,即每对种蛙可达到500尾,每尾蝌蚪两年长成商品蛙0.3两(150g)以上。(本段资料来自电话调查)

本场以自有技术进行养殖,因之前养殖地水质不好,去年新换了个养殖地,水质较好,其负责人认为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种蛙的产卵及成活率,目前石蛙养殖业主要缺乏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江西明月山石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组织结构:

主要产品:

石蛙蝌蚪、石蛙幼蛙、石蛙商品蛙、石蛙良种种蛙。产业基地:

研发中心:

经营模式:

公司 + 基地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农户,推进石蛙产业化经营。浙江省江山市山泉谷石蛙养殖场 联系人:华辉 0570-4828568

地址: 浙江省江山市峡口镇峡南村大石前

本场集石蛙养殖、销售、技术培训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石蛙养殖场。本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依托浙江大学技术力量,并结合中国多家石蛙养殖技术的精华,取长补短,现已创立了一套具有本场特色的石蛙养殖技术,让有限的人员创造高效的经济效益。另外本场回收学员的石蛙,解决了学员石蛙的销路问题。本场位于中国旅游胜地浙江省江山市,这里有闻名中国的江郎山、仙霞关和戴笠故居,本场建在山青水秀的峡口镇大石前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很清澈、无污染的山泉水,非常适应石蛙的仿生态养殖。

本场现有养殖基地11亩,主要销售石蛙的种蛙、青年蛙、幼蛙、蝌蚪、黄粉虫、大麦虫和大平二号蚯蚓等等。

本场经营已有六年时间,主营业务以养殖石蛙为主,黄粉虫、大麦虫、蚯蚓为辅;黄粉虫、大麦虫、蚯蚓主要满足自养石蛙的饵料,有剩余的也对外销售(蚯蚓养殖较少)。六年来已投入资金约60万-70万元,年均销售商品蛙约为3000斤左右,产品主要供浙江酒店和野味批发商上门收购,现售价为150元/斤(因夏季野生石蛙上市多,价格略低,约130元/斤),成蛙饵料成本约为20-25元/斤,毛利约为125元/斤,毛利率83%。种蛙主要销售给来本场培训养殖技术的学员,售价200元/对;幼蛙年均销量约为1-2万只,约 10-15元/只。每对种蛙每年可以产200-500尾,成活率好的时候达80%,差的时候约50%,即每对种蛙约200尾,每尾蝌蚪两年长成商品蛙0.3两(150g)以上。(本段资料来自电话调查)

本场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学员收费2500元/位,学时一周时间,包括学习石蛙养殖技术及其饵料虫子的培殖技术。本场去年底已新建成两个养殖场,现已部分投入养殖。其负责人表示看好石蛙养殖行业。

三、总结、建议和思路 总结:

(一)石蛙养殖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国内对于石蛙养殖技术已有近十年的研究,但仍未有较大突破,技术不够成熟。目前养殖场普遍看好石蛙养殖行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成熟的技术,都是小规模养殖,产量不高,产品供不应求。

(二)石蛙养殖是一个利润率很高的行业,商品蛙毛利率达80%以上,成本主要是饵料及人工成本;种蛙利润更高。

(三)目前养殖石蛙饵料主要以黄粉虫和大麦虫为主、蚯蚓较少(蚯蚓成本更低),此类饵料一般都由养殖户自己养殖供应。

(四)一对种蛙年产300-400尾,成活率受气候、场地、水质影响较大,一般能达到70%算是很理想了,有时候只有40%甚至更低(说明技术不稳定)。养殖户选择种蛙一般为三年的,产卵量不是最高,但孵化率较高;

五、六年的产卵量较高,但孵化率很低。建议和思路:

(一)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繁育、开发和利用正是我司亿年酉鱼的发展战略和思路,石蛙养殖与亿年酉鱼合作,可以相互借鉴,补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规模效益。

(二)加强宣传力度,普及驯养技术,营造打造石蛙产业的良好舆论氛围。既要引导生产者打破“石蛙难养”的思想禁锢,又引导消费者了解这一“山珍极品”的价值和功能,形成消费趋势。

(三)针对技术滞后,应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尽快形成生产力,有效开发利用资源,提升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能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作攻关,加强在种苗繁育、饵料开发、病害防治、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四)近亲繁殖会影响产卵及其质量,为了提高种蛙产卵的数量及质量,可考虑异地联姻或进行杂交,如将美国青蛙和石蛙进行人工杂交。成蛙对生活环境非常依赖,在驯化后可进行高密度养殖。

(五)石蛙作为珍贵的绿色食品,也考虑与其他物种混养,提高养殖密度,如无土静水泥鳅和石蛙混养。引进石蛙及泥鳅无土高密度仿生生态技术,实行鱼蛙混养流水高密度仿生态立体养殖。(六)可采用“公司 + 基地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石蛙产业化经营。农户按公司制定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养殖的石蛙产品,采用与农户签订产品订单合同,以保护价进行收购,公司以统一品牌进行销售。

石蛙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