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金融机构残缺123
北京市金融机构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人民币流通管理,保护人民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金融机构,是指北京市辖内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及其他原因形成的,按照《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第四条 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各级营业机构都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推诿。
第二章 兑换标准
第五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
(一)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二)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以上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纸币呈正十字型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第六条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的,兑付二分。
第三章 兑换程序
第七条 金融机构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应采用人工和仪器手段分别鉴别真伪,在此基础上辨清面额、点清张数,并严格按照本细则第二章所述兑换标准进行兑换。
第八条 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应向持有人告知兑换标准、认定的兑换结果及其享有的对认定结果表示异议和申请鉴定的权利。
第九条 持有人同意金融机构认定结果的,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纸币,金融机构应当面将带有本行行号的“全额”或“半额”戳记加盖在票面上。
第十条 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中发现故意毁损人民币行为情节严重的,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和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第十一条 持有人所持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属于可兑换范围或不符合兑换标准不予兑换的,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说明理由,并将不能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退还持有人。
第四章 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兑换
第十二条 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因火灾、虫蛀、鼠咬、霉烂等特殊原因,造成外观、质地、防伪特征受损,纸张炭化、变形,图案不清晰,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剩余面积是指票面图案、文字、纸张能按原样连接的实物面积,包括与票面原样连接的炭化、变形部分。不能按原样连接的部分,不作为票面剩余面积计算。
第十三条 金融机构应按照合理布局、有效覆盖、方便群众的原则,指定营业网点专门办理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指定营业网点应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 非专门办理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的营业网点在接到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申请后,应指引持有人到本金融机构内部就近的专门兑换营业网点办理兑换。
第十五条 金融机构办理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时,应经复核和业务主管确认无误后,使用专用袋封装,填制《金融机构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单》(以下简称《兑换单》),加盖有关人员名章,并向持有人办理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
《兑换单》一式三联,第一联粘贴在专用袋上;第二联金融机构留存,保存期2年;第三联交持有人。
第十六条 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中,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或金融机构难以正确把握兑换标准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结果认定书》(以下简
称《认定书》)并将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退回持有人。并告知持有人可持《认定书》第一联到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申请鉴定。
金融机构应妥善保管《认定书》第二联备查,保存期6个月。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在出具《认定书》前,应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取得电话联系并说明情况,否则视为拒绝、推诿兑换。
第十八条 持有人持《认定书》到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申请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鉴定,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应自申请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鉴定书》(以下简称《鉴定书》),并将可以兑换的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封装入专用袋。
《鉴定书》第一联粘贴在专用袋上;第二联由持有人交原办理兑换的金融机构,并由金融机构留存备查,保存期2年;第三联人民银行留存,保存期2年。
第十九条 持有人持《鉴定书》和封装后的专用袋到金融机构进行兑换时,金融机构应当面检查专用袋封装完好并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核实确认后,凭《鉴定书》填制《兑换单》,并办理有关兑换手续。
金融机构不得打开已封装的专用袋。
持有人所持专用袋封装破损的,金融机构可要求持有人重新进行鉴定。
第二十条 金融机构应及时将装有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的专用袋随同其他残损人民币一起交存人民银行发行库。
第二十一条 非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中,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参照特殊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兑换程序办理鉴定事宜。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依照本细则通过处理群众投诉、现场检查等方式对金融机构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金融机构应在各营业机构显著位置设置现金服务指示标牌,标明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的义务以及本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的监督电话。
第二十四条 金融机构违反本细则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金融机构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同时作废。
第二篇:谓语残缺
谓语残缺
谓语残缺。常见的病因是错把状语或宾语中的动词作整个句子的谓语。
例1. 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例2. 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例3. 每天从凌晨5点到下午2点,他在车上摇来晃去的时间。
例4.他就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激发同学们学习热情。
例5.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例6.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有不畏劳苦的精神,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的高峰。
例7.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不学好语文,就不可能有条有理的思维能力和准确清楚的表达能力。
例8.他边走边想,非常投入,突然路旁的河里有人喊救命!
例9.人和动物间的冠状病毒不同,不会交叉引起发病,市民完全不必因恐非典而忌食家禽.例10.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例11.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修改:例1,将“为”删掉,或把“努力”改为“而努力”并调到句末。
例2,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例3,在“他”前加“是”。
例4.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缺宾语,在句末加上“的工作”
例5.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显然有悖整个句子的意思,“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应在“赔偿”前面加上“责令他”。
例6.句中“向着„„高峰”后面缺少一个谓语,应在后面加上“攀登”作谓语。
例7.句后面部分的主干是“不可能„„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可在“不可能”后面加上“具有”作谓语。
例8.,突然之后少一个听到;
例9.交叉后面应该有感染一词才好.这两例都是谓语残缺.例10.“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例11.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第三篇:残缺与完美
残缺与完美
在今年的春节晚会上,21个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天衣无缝,美妙绝伦。
《千手观音》是残疾人用生命的感悟创造的完美,她们让全国人民领略到了美的别样韵味,那是一种源自心灵的震撼,她们用优美的身姿和婀娜的体态为有声世界带来了最为精彩传神的画卷。
当我们在电视前看到她们的表演时,要不是知道她们旁边有人用手语指挥着,还不知她们是聋哑人呢!这更让我对她们的精神感到无比的钦佩,因为她们不会因为有缺陷而一直沉默在黑暗世界中,而是欣然接受并挑战命运的安排,勇敢地拥抱并超越生命的极限,而且她们对生活对艺术对完美一直保持着艰辛却无悔的追求!她们难得的品质让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不由得汗颜。这个节目唤醒了我们心底里对于残疾人的不是同情而是发自敬意的真心关爱。
她们的演出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她们(千手观音)宁静安详却又生机盎然,美得纯粹圣洁,难以抗拒;也因为她传递了一种久违的向善向美的信息,祝福的味道,普世的情怀;她唤醒了俗世生活中奔忙的人们心底里对于高尚情操,美好事物的本初追求;还因为它的表演者们不平凡的人生经验让人感动。她们是特殊的艺术家,有特殊的毅力,特殊的品格和特殊的境界,所以才创造出了光芒四射的特殊艺术。但因为爱是共同的语言,所以完美和残缺的世界可以彼此相融。
第四篇:残缺的苹果
残缺的苹果
有这样一种说法,上帝拥有三个苹果,一个给了亚当和夏娃,代表欲望;一个给了牛顿,代表智慧;最后一个给了乔布斯,代表创新和创造。
前几日,51岁的乔布斯离开了这个世界,所有人都为失去了这样一个天才而感到无比惋惜。然而有人却说,乔布斯他脾气暴躁,高傲且不可一世,经常训斥下属,根本就是个残缺之人。
我想这些人一定没有看到,如果没有乔布斯,没有iPhone,就没有今天发展壮大的安卓(手机操作系统),谷歌不会收购摩托罗拉,也不会有诺基亚与微软的合作,人们永远只会在3英寸的屏幕上用按键操作手机。如果没有乔布斯,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水平将至少倒退十年。
他们也一定不知道,乔布斯与胰腺癌抗争了七年之久。他早已斑白的鬓角述说着他顽强的意志,过去魁梧的身材如今也早已瘦骨嶙峋。他知道自己即将离去,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选择了隐退,选择了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病痛的折磨与死亡带来的恐惧。
如此之伟人,我们为何对他如此苛求?一个拥有全球市值最高甚至超过美国政府的公司的天才,我们又何必拿着放大镜去看他?他就像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但谁能说这残缺的苹果不完美?
曹操,乱世之枭雄,同样是一颗残缺的苹果。
他拥有雄才大略,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足见他治世之才:他拥有满腔豪情,挥笔洒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言:他老谋深算,让所有敌人都不敢掉以轻心。但他同样多疑、猜忌,杀死身边参谋杨修毫不留情;他同样贪婪自利,道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虚伪卑劣;他同样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来“汉贼”的诟骂。
可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代英雄。三国志里的曹操,才情满怀,壮志凌云,统领千军万马而无所畏惧。如此之英雄,何妨他成为我们的偶像,何妨他成为我们的精神领袖?
曹操就想一颗苹果,因为被赋予了太多的美好而被上帝咬了一口,让他成为了一个不完美的人。但这残缺的苹果,难道不更让人铭记在心,不更让人印象深刻吗?
其实我们都是这样一颗残缺的苹果。人无完人,但这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好人。这世间人性本善,一切的的缺点与不完美,正是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独特个体。
上帝只拥有三个苹果,我们已经无法得到。但上帝给我们的也许是别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思考。我们都是不完美之人,无须苛求细枝末节,无须与其斤斤计较,更无须苛求残缺的苹果变得完美。
因为残缺的苹果,才是最完美。
高三
(四)班
刘雪琳
第五篇:高考作文素材残缺
残缺也是一种美
——读《米洛斯的维纳斯》有感
渴望到漠北,在长城的断壁残垣上,在呼啸的狂风暴雨中,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在我心如天空般明净时,感受美的真谛。
渴望到岭南,在乡野的碧水青山间,在金光万里的夕阳下,在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中,寻找美的真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美是秩序,匀称和明确。”对于这句话,我一直无法理解。于是,我不懈追求,不断寻找美的真谛。直到我读完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文章后,那灵动的文字和秀丽的图片似乎为我指明了方向。
我曾以为,美是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美是秋天里比火更炽热的枫叶,美是黄昏沙滩上疾行的丹顶鹤,美是空旷大草原上驰骋的梅花鹿。
我曾以为,美就是“朝看晨鸟啼柳绿,夕看晚霞染山红”的悠闲;美就是“晴看日丽天高远,雨看船行水迷蒙”的雅兴;美就是“春看雏燕吻桃红,秋看风凉月如钩”的逍遥;美就是“夏看荷花剪莲舟,冬看雪白洁如玉”的快乐。然而,当我再次凝眸维纳斯那丧失了双臂的雕像时,我的心猛地一震。我发现,那才是极致的美,正如作者所言:“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诚然,维纳斯是一尊残缺的雕像,可它所焕发出来的美却是一种极致。这种美不是一种浅层次的优雅,而是有深刻的内涵。它不同于身残志坚的霍金,不同于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海伦、凯勒,不同于逆境当自强的高士其。他们是现实中的残缺,不能谓之为“美”,而是人类精神上的一座座丰碑。
也许,豪华的装饰、时尚的衣着给了我们美丽的印象,但这毕竟只是美在外表。试问,一时的美丽又怎能给予人永久的回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换个角度想,残缺确是一种极致的美,是一个空间、一段空白,是一片无垠的世界,任我们随意去想象,去描绘,去弥补,而这想象、描绘、弥补的后面是一个故事、一段机缘、一种艺术,正如这断臂的维纳斯一样。
残缺之美已成为艺术上公认的一种美,原因在于它们给予我们艺术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去玩味,去咀嚼,去驰骋想象,去品位生活。正如维纳斯一般,因断臂而身价倍增,因残缺而名扬世界。
难以忘怀维纳斯那残缺的玉臂,难以忘怀她灵动的双眸,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们昭示着:残缺也是一种美。
断臂维纳斯所表现的是一种美的残缺,是对有着无穷魅力遗憾之余的感叹。而二胡曲《二泉映月》所带给人们的却是一种由残缺创造出来的震撼之美,是在残缺的逆境中走出辉煌。如果说前者是残缺的形象美,而后者则是残缺的内在美,前者是美的残缺,后者是残缺的美。
作为一个自然人,阿炳是残缺者,他双目失明,清瘦病态的脸庞上永远挂着一付墨镜,破旧的长衫相依着心爱的二胡、琵琶,一年四季,无论是万木复苏的春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无论是秋高气爽的秋月,还是寒风凛咧地冬日。一根探路的竹杆没有变化的敲打着无锡街巷的石板路,告诉人们一位盲人走过来了,他永远呆在这黑暗的世界里。
作为一个社会人,阿炳是心灵至美者。“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阿炳眼瞎心明,身残而心灵至美,是真君子。古罗马哲学家普洛丁指出:“美也就是善,从这善里理性直接得到它的美。在美后面的我们把它叫做自然的善,美是摆在善前面的。美是理式所在的地方,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质”。阿炳的美蕴藏在他的琴声里,他卖艺不行乞,受赠不言谢,饿死不媚俗,他的琴声从不为利益所动,他的琴声是正义之声,是真、善、美之声。
作为一个音乐家,他给人们留下了巨作----《二泉映月》。阿炳自幼在道观中长大,道家朴素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阿炳的世界观,天人合一。对立平衡的观念也无不进入阿炳的艺术创作。在阿炳的心中,世上万物有圆有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分为二,变幻无穷。阿炳因残缺而弥补,因弥补而得全,在《二泉映月》中,他弥补的天衣无缝,创作出天人合一的竟境。人们只看到飞针走线,却理不出一丝一缕的痕迹,人们只听到剪走刀飞,却寻不到一边一角的残缺,所有的只是变化中和谐的旋律,空旷的天籁之音。
上天似乎是不公的,从小在道观中长大的阿炳从小就失去母爱,世俗的偏见使他亲生只能当做养子认,道观的恶习逼他远离道场,几乎所有年轻人的不幸都集中压在了他的身上。苦难远不止这些,生活的窘迫又夺取了极具音乐天赋青年的双眼,从此在黑暗的世界又丧失了最后一点光明的希望。世道的不公让阿炳的行动更加的不自由,行走中乐器失去了支撑,从此二胡上多了根绳子,它将二胡与阿炳连在了一起,多了根绳子的二胡和阿炳,使行走中飘出的琴声多了股被束缚的压抑。
上天终究是公正的,“天不绝人心绝人”。昔日活泼好动的阿炳从演艺的喧闹中跌入黑暗的寂静世界,使阿炳受尽了生活的磨难和心灵的洗礼,现实世界的光明与黑暗一起融入属于他
自己的音乐世界,失明的双眼化为惠山二泉,他用心中的双眼,冷观时世艰辛,笑览世态炎凉,将生活的全部感受都注入琴声,他用顽强的生命力和倔强的抗争力支撑起二胡的身姿,奏出貌似残缺却洋溢着美伦美幻的《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的残缺美,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演奏手法和独特的韵味。阿炳在双目失明之后,走路须人引领,边走边位。即使在茶楼酒肆也往往是站立演奏,无奈的演奏姿势,使得阿炳不得不采用适合站立演奏的技法,从而形成不同于正常人的演出手法。阿炳大多是将二胡挂在身上,演奏时换把不方便,他常常是一整段音乐在同一把位演奏,一个手指可以将几个音奏出,换把时略有停顿。这即是直立演奏的特点,也是音乐风格的特点所在。《二泉映月》定把滑指,空弦音运用的很多,独特的演奏手法,鬼斧神工地增添了乐曲的空旷感和滑指的独特韵味。人们不但没有感到丝毫的不舒服,反而觉得是难以替代的绝妙,是难以想象的神来之笔。
残缺不是美。残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产生的不幸,是败笔之作,是粗心大意的破坏。诚想有谁会将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故意造成残缺。仇恨和嫉妒。没有人对阿炳的失明感到美,也不会对阿炳行走艰难的边走边位的形态叫好。所有的是对盲人的同情和演奏艰辛的感叹,残缺是阿炳的不幸,街头卖艺是他的谋生手段,边走边拉造就了独特的演奏手法,创作出“二泉映月”是阿炳音乐天赋和强烈谋生欲望所致,缺一不可,恰到好处。
残缺不是美,残缺是完美的对应物。残缺所带给作品的并不是优美的展示,只是残缺与美的强烈对比才产生美。书法中的“布白”,篆刻中的“残边”,都是典型的残缺“造境”。清人王国维在谈及竟境时指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的两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之故也”⑤篆刻中古印的残印边缘的破损所表现出来的古拙美,已为人们所推崇,即使是新治印,也有击边的程序。书法中的“计白当黑”就是把空白作为一种表现因素,虚实,黑白的处理是作品意境的结构,使作品产生一种空灵,含蓄的魅力。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击边”“布白”的残缺,而是整齐化一,天地比齐的布局,又何来生动的感受,残缺更鲜明地表明了主题。《二泉映月》优美、和谐的乐声,从一个双目失明,手法怪异的艺人手中奏出,这是一个极大的反差,绝妙的挑战。阿炳所创造的竟境绝非造境,也不是一时的乘兴而“作”,而是心灵深处情绪宣泄的“写境”之作。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带来美。断臂维纳斯是世人公认的残缺美,但美的不是残缺,而是对残缺无可奈何的叹息----假如不残缺会更美。维纳斯带给人们的是遐想美,是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人们多次进行这种举动,为维纳斯接了多个断臂,结果均不理想,只好保持现状,并不是讲残缺了好,而是人们心中有无数个完美的维纳斯,对那只断臂有更高的要求,断臂带给人们无尽的美的遐想。同样阿炳的残缺表现在《二泉映月》中时,我们明显的感到不正常,独特的指法,异常的把位,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音色,这音乐是新奇的,在常音中从未出现过,但你对此又丝毫改变不得。一旦改变了这貌似残缺的技法,也就失去了独特的韵味,“有我之境”则“无我自境”,残缺改为完整则面目全非。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得到美。月亮的残缺表现出一种过程美。“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从银钩倒挂的弯月,到玉盘高悬的圆月,月亮经历了由残缺到圆满的过程,人们得到一种追求圆满的享受。借助于月亮的圆缺,将这一自然现象演绎为社会现象。更多的借物拟人,寄托人们的情感。阿炳《二泉映月》的泉中月,陈振铎《弓桥泛月》的桥边月,古人《汉宫秋月》的宫中怨月,天华先生《月夜》下的无奈之俗月,的民间俗月,一轮皓月当空,诉不尽的深情,讲不尽的话语,“今月曾经照古人”,月的残缺丝毫没有减少人们对它的情感信任,而是将此做为事物发展的必然,是过程中的正常展示。
残缺不是美。但残缺可以创造美。《二泉映月》所表现出来的美就是因残缺而创造出来的美。聋哑人演出的《千手观音》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但它所带给人们的是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超常的表现力和幕后的艰辛,更多地是人们对演员的惊叹和演技的赞许。《二泉映月》则不仅仅是因为这是盲人创作的作品,世上盲人何止千万,盲艺人也不乏技艺精者,但只有阿炳创作出了《二泉映月》这样感撼世界的乐坛佳作。它不同于维纳斯的“残缺遐想美”,也不是书法,篆刻作品中的“残缺对比美”,更不是月亮的“残缺过程美”,《二泉映月》是由残缺而创作的“残缺创作美”,改变了残缺的不足,化短为长,如同一块玉料,大小、轻重、凸凹、色别等终有差异,“观玉十年,动工一时”,《二泉映月》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是由残缺的无奈而升华为美妙的残缺美。
残缺不是美。阿炳残缺的不仅是失明,而是家庭的肢离破碎,故土的伦陷屈辱,道观的抛异世人的鄙视,这些都构成阿炳后半生的悲剧色彩。沉重深厚的悲剧意识压在充满多愁善感的阿炳身上。中国历来有东西南北诸调都来源于同一个悲剧故事之说“凄凉的东音,怀乡的西音,思亲的南音,离别的北音。”东西南北都是悲音,除了标明悲剧是个永恒的主题外,也为阿炳的残缺,为《二泉映月》的残缺美做了很好地解析:即有遭抛弃的恨,又有离别的苦,即有怀乡的情,又有怨世的愤,都是围绕着人的失和落为内涵,表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复杂和关系的错综,与其说《二泉映月》风景如画,不如说是阿炳心中悲怨蕴织。
残缺不是美,残缺出于无奈。断臂维纳斯终究还是不断臂的好,阿炳的失明也毕竟是人间悲剧,《二泉映月》流淌出来的苦水仍是不如惠山二泉照的月光美。《二泉映月》说到底是无奈之作,是阿炳的求生之举,这反映了阿炳自强自立的人生观,更多地展示了阿炳深厚的艺术功力和音乐创作天赋。阿炳的时代,二胡的内弦一般用二弦,外弦用子弦,而阿炳却多用老弦,用阿炳自己的话讲:“可以用的久一些。”阿炳用起来,演奏内弦高把位时竟毫无噪音,这是常人所不能的,显示了阿炳极高的功力。阿炳行走,站立演奏多有不便,在演奏中多以短弓见长,缩短行弓距离,保持了运弓的力度,演奏风格细腻深刻,纯朴苍劲。由于是直立演奏,琴筒无支撑,给换把定位造成困难,阿炳采用常滑指与一指伸展滑音,给音色增添了独特的韵味。老弦,短弓见长,定把滑指,正是这些正常人所不为的残缺之举,为我们演绎出了《二泉映月》。残缺的无奈是有限的,而创造的有为是无限的,阿炳带给人们的正是他自残缺中创造出来的震撼人们心灵的美,残缺的悲情美。
残缺不是美,阿炳是不幸的,阿炳在黑暗中远离了我们。残缺创造了美,我们是幸运的,阿炳为我们留下了永远的月光。阿炳用残缺创造了美,使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二泉映月》的残缺。《二泉映月》是完美的,它甚至没有给后人留下一丝改动的空间----因为它是由残缺创造出来的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天上如此,地上如此,《二泉映月》亦如此。尊重
一个坐轮椅的残疾青年想冲过一道台阶,几经努力,都没有成功。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俏丽的姑娘从后面走来,残疾青年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她从口袋里悄悄掏出一枚硬币,顺手一扔,硬币刚好滚在那青年人的轮椅下,她非常自然地走到青年人旁边说:“对不起,我的钱掉到你的轮椅下了。”说着,就把轮椅一推,那青年便稳当地上了那台阶,姑娘说了声:“谢谢!”就捡起钱走了。这一切看起来那么自然地结束了,那姑娘给予青年的不是居高临下式的施舍与同情,而是一种尊严和帮助。施爱者与受爱者在人格上应该是完全平等的。
某国一位儿童父母双亡,幸被一富豪资助,从此衣食无忧并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常有媒体对其追踪报道,富豪资助的事迹也便时常见诸报端。大学毕业在即,又有记者采访,问其准备怎样感谢资助人。谁料,此人出语震惊四座:“不,我不感谢他,贫穷是最可耻的事,他用我的贫穷换取荣誉,我们是等价交换。”
乍一听,此人言语似有忘恩负义之嫌,然深思之下,我不由得生出几许同情和敬意来———人并非因为贫穷便丧失自尊。这个孩子的成才固然要感谢那位富豪的关爱和帮助,但是,在媒体报道中长大的孩子,因为贫穷,因为常常被迫把这种羞于启齿的贫穷暴露给公众而受到的深深的伤害,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和体会呢?
个人&团结
蚂蚁的团队精神
小小的蚂蚁虽然微不足道,你用两根手指轻轻一掐,就能使它粉身碎骨,可是,成千上万只蚂蚁团结起来,却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记得有一个寓言:在非洲的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逃,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躲避,那一定是象群在发怒了;如果见到成百上千的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壮观景象,那是蚂蚁军团来了。这则寓言充分体现了蚂蚁团队的力量。
我虽然没有见过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情景,却亲眼看到过蚂蚁团队咬死蚯蚓,并搬走的过程。
在公园的角落里,我偶然发现许多黑蚂蚁排成一线,浩浩荡荡向前奔走。顺着它们前进的方向,我看到一条“巨蟒”——蚯蚓在地上痛苦地翻腾。蚯蚓身上、身边黑乎乎的爬满了蚂蚁。蚯蚓身上的蚂蚁不断被甩下来,也有被蚯蚓巨大的身躯压得动弹不得的。但是蚂蚁们毫不退却,轮番上阵,前赴后继。几分钟后,蚯蚓终于筋疲力尽、奄奄一息了。
蚂蚁们互相碰撞着触角,似乎在庆祝胜利的喜悦,又似乎在商量着善后工作。很快的,蚂蚁们在蚯蚓的两边列成长队,齐心协力把蚯蚓抬了起来。一只挺结实的蚂蚁在前面引路,挥动着前腿,好像在说:“大家加把劲,跟上我,很快就要到家了!”搬蚯蚓的蚂蚁们也互相给对方鼓气,有些蚂蚁搬累了,旁边很快就有蚂蚁加入搬运的队伍。
经过一段不短的路程,终于到了巢穴的入口,可是入口太小,蚯蚓太大,进不去。怎么办?没有经过复杂的开会、争论、做决定的程序,蚂蚁们马上分工把蚯蚓咬成几段,撕得四分五裂,连拖带拽地拉进洞里去了。
西点学员日常流行一句话:“精诚团结直到毕业。”这与美国陆军军人中流行的“同志间要友谊和忠诚”极为相似。
在西点军校,大家所信奉的是:“我们这样团结起来可以创造一种集体观念的气氛。”一个人不止代表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正是因为精诚团结成就了西点。
布莱克曾经说过:没有一只鸟会飞得太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飞升。所有人都因在团队中得到互相的扶持而比单独奋战达到更高的目标。除了强调团队意识,队员间互相扶持之外,西点还要求学员共同承担责任。军队是一个整体,一人犯错众人担。这样做的目的是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行动负责,并有义务监督并扶持其他人。